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沤麻 (漚麻) 拼音òu má
  • (1).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一折:“我去那碾麦场中打套子,煞强如您沤麻坑里可都摸泥鳅。”
  • (2).晋书·石勒载记下:“ 勒 令 武乡 耆旧赴 襄国 。既至, 勒 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初, 勒 与 李阳 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驱击。至是,谓父老曰:‘ 李阳 ,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 阳 。既至, 勒 与酣谑,引 阳 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后因以为争斗之典。 清 唐孙华 《冬日书怀》诗之一:“沤麻有斗阋,争桑或寻雠。”参见“ 沤麻池 ”。
国语辞典 沤麻 拼音òu má
  • 治麻的人先将麻杆放入池中浸泡,去其表皮及胶质使其容易分析。《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汉语大词典 沤麻池 (漚麻池) 拼音òu má chí
  • 沤麻的水池。 后赵 国主 石勒 未贵时,曾与 李阳 争沤麻池,旧址在今 山西省 榆社县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石勒 与 李阳 相近, 阳 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元和郡县志·仪州:“ 石勒 沤麻池,在县北三十里,即 勒 微时与 李阳 所争处,今枯涸才有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