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挦剥 (撏剥) 拼音xián bāo
  • (1).拉扯撕剥。 宋 朱熹 《答黄直卿书》:“外间汹汹未已, 楼大防 亦不免……此诸人撏剥已尽,或须做语头来相料理,老朽寧復计此!” 元 马致远 《青杏子·悟迷》曲:“休更道咱身边没撏剥,便有后半毛也不拔。”
  • (2).特指剥取割裂他人的诗文。 清 孙枝蔚 《施匪莪司城惠示集句全稿》诗:“衣冠 优孟 谁能识,撏剥常为 义山 惜。”参见“ 撏撦 ”。
漢語大詞典 挦扯 (撏撦) 拼音xián chě
  • 亦作“ 撏扯 ”。
  • (1).拉撕剥取。特指在写作中对他人的著作率意割裂,取用。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祥符 、 天禧 中, 杨大年 、 钱文僖 、 晏元献 、 刘子仪 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尚 李义山 ,号‘西崑体’,后进多窃 义山 语句。赐宴,优人有为 义山 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撏撦至此。’闻者懽笑。”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作“撏扯”。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弘 正 之学 杜 者,生吞活剥,以撏撦为家常,此 鲁直 之隔日疟也。” 清 宋荦 《漫堂说诗》:“顾邇来学 宋 者,遗其骨理而撏扯其皮毛;弃其精深而描摩其陋劣。” 鲁迅 《华盖集·答KS君》:“尤其害事的是他似乎后来又念了几篇骈文,没有融化,而急于挦撦,所以弄得文字庞杂。”
  • (2).拿取,囚禁。 明 屠隆 《綵毫记·展武相逢》:“正遇着南北干戈乱似麻,把豪杰撏撦。神龙遭兔罝,忍交那騶虞劘虎牙。”
國語辭典 挦扯 拼音xún chě
  • 锁定、执定。《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谓如甲说如此,且挦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穷尽其词。」
國語辭典 挦扯 拼音xún chě
  • 多方摘取、摭拾。多指剽窃词句或割裂文义。宋。刘攽《贡父诗话》:「赐宴,优人有为义山者,衣服败敝,告人曰:『吾为诸馆职挦扯至此。』」宋。刘克庄〈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耆卿有教坊丁大使,意态美成,颇偷古句,温李诸人,困于挦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