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芒刺 拼音máng cì
  • (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唐 杜甫 《除草》诗:“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唐 陆龟蒙 《蔷薇》诗:“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 清 吴振兰 《和孟东野〈审交诗〉》:“滋养待成林,芒刺伤我手。”
  • (2).比喻隐患。周书·闵帝纪论:“政由 寧氏 ,主怀芒刺之疑。”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 高祖 克翦芒刺,思弘政术,惩专朝之为患,忘维城之远图。”参见“ 芒刺在背 ”。
  • (3).比喻言词尖刻。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
國語辭典 芒刺 拼音máng cì
  • 草叶上的细小尖刺。《三国演义》第二○回:「朕每见之,背若芒刺。」《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姑娘此时心慌意乱,如生芒刺,如坐针毡。」
漢語大詞典 芒刺在背 拼音máng cì zài bèi
  • 形容极度不安。汉书·霍光传:“ 宣帝 始立,謁见高庙,大将军 光 从驂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新唐书·崔日用传:“吾平生所事……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亦作“ 芒刺在躬 ”。 前蜀 杜光庭 《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亦省作“ 芒背 ”。 宋 苏轼 《与温公书》:“某以愚暗获罪,咎自己招,无足言者;但波及左右,为恨殊深。虽高风伟度,非此细故所能尘垢;然某思之,不啻芒背尔。”
國語辭典 芒刺在背 拼音máng cì zài bèi
  • 比喻因畏忌而极度不安。《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新唐书。卷一二一。崔日用传》:「然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也作「背生芒刺」、「背若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