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
编钟
(編鐘)
拼音biān zhōng
- 见“ 编鐘 ”。
- 亦作“ 编钟 ”。 古代打击乐器。铜制,顶端铸有半环,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悬于一木架上,故称“编鐘”。《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 郑玄 注:“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 贾公彦 疏:“‘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者,按《史记》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是古者未有纸,皆以韦编竹简,此钟磬亦编之,十六枚在一簴,故读从之也。”《隋书·音乐志下》:“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於一簨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编钟形稍褊,上下两层掛之,架两角缀以流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更点击钟》:“太史门有典鐘二百八十人,常击编鐘。”
國語辭典
编钟
拼音biān zhōng
- 乐器名,打击乐器。源于中国,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由青铜铸成,依照大小排列,常见十六钟同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分为两层,其形制随音阶的高低而不同,音愈高者,钟形愈小;音愈低者,钟形愈大。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西元一九七八年在湖北省随县曾出土一套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最庞大的乐器,共有六十五个钟,横跨五个八度音阶,甚至每座钟正鼓音与侧鼓音分别可发出三度音程的音高,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上重要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