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猎获 (獵獲) 拼音liè huò
  • (1).谓行射礼时,矢不中靶,而从唱靶者护身具(乏)旁擦过。仪礼·乡射礼:“命曰无射获,无猎获,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郑玄 注:“射获谓矢中人也,猎矢从傍。” 贾公彦 疏:“猎矢从傍者,谓从乏傍也。”参见“ 获者 ”。
  • (2).由打猎而获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田七郎 ﹞入山三日,无所猎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誉之为翎毛被剪掉的凤凰,比之以作为普通的兽类而被猎获的麒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他们把猎获的禽兽用枪尖或叉尖挑着。”
  • (3).求取。《花城》1981年第3期:“在这短短的时光里, 莓莓 渐渐把 张青 当作了自己猎获的对象。”
汉语大词典 获者 (獲者) 拼音huò zhě
  • (1).猎得禽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注:“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 (2).指古代举行射礼时持旌唱获者。犹今之报靶员。仪礼·乡射礼:“司马又命获者倚旌于侯中。获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郑玄 注:“谓之获者以事名之。” 贾公彦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获故名获者也。”
  • (3).射中靶心者。仪礼·乡射礼:“拾发以将乘矢。获者坐而获。” 贾公彦 疏:“射著禽兽为获,获则得也……射著正鹄亦曰获。”
  • (4).谓逃亡而被抓获,没为奴婢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