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吞 → 呑吞”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
吞噬
拼音tūn shì
- (1).吞吃;吞咽。 晋 郭璞 《长蛇赞》:“长虵百寻,厥鬣如彘。飞羣走类,靡不吞噬。”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初, 刘闢 有心疾,人自外至,輒如吞噬之状。”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鸭颠其颈,作吞噬状。” 孙犁 《秀露集·戏的梦》:“这就象风沙摧毁了花树……鹰枭吞噬了飞鸟。”
- (2).犹吞并,兼并。《后汉书·南匈奴传》:“降及后世,翫为常俗,终於吞噬神乡,丘墟帝宅。”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 臧洪 、 陶谦 、 刘虞 、 孙瓚 ,生於季末,自相吞噬。” 宋 陆游 《〈傅给事外制集〉序》:“ 建炎 中,大驾南渡,虏吞噬不遗力。”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 夫差 有吞噬之志,寡人乏拒敌之谋。”
- (3).比喻消溶,湮灭。 茅盾 《昙》:“她觉得只有空虚和寂寞在她周围扩展着,包围了她,吞噬了她。” 常任侠 《吴淞》诗:“我为这些海波所吞噬,所振撼。”
國語辭典
吞噬
拼音tūn shì
- 1.侵略兼并。《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下。秦宗权传》:「巢死,宗权张甚,啸通逋残,有吞噬四海意。」
- 2.医学上指包围、破坏细菌或其他异物的现象。如:「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