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赑屃 (贔屭|贔屓) 拼音bì xì
  • (1).壮猛有力貌。文选·张衡〈西京赋〉:“ 巨灵 赑屃,高掌远蹠。” 薛综 注:“赑屃,作力之貌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昔在 开元 中, 韩 蔡 同赑屃。”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唅呀怒以尊,赑屃斧而断。”
  • (2).指作气用力之貌。 宋 王安石 《同王浚贤良赋龟》:“北归与俱度 大庾 ,两夫赑屃苦不胜。”
  • (3).凝重貌;强劲貌。 唐 卢仝 《月蚀诗》:“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 宋 司马光 《景仁召饮东园呈彦升次道君锡才元子容》诗:“去冬辱嘉招,寒风方赑屃。” 明 沈梦麟 《余中》诗:“ 大江 绕长 淮 ,杀气寒赑屃。”
  • (4).大而重貌。 宋 司马光 《送齐学士知荆南》诗:“旗旆逶迤蟠 梦泽 ,楼舡赑屃压 江 涛。”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四围皆石,赑屃龈腭,藓封蔓络,佳木异草,上偃旁缀,樛葛荟翳。”
  • (5).蠵龟的别名。旧时石碑下的石座相沿雕作赑屃状,即取其力大能负重之义。 唐 元稹 《野节鞭》诗:“紧纫野节鞭,本用鞭赑屃。”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 清 钱谦益 《韩蕲王墓碑记》:“丰碑岿然,赑屃屈盘。” 秦牧 《逛东陵》:“驮着‘神道碑’的那只大龟有一个高雅的名称:叫做‘赑屃’。”
  • (6).用来代指石碑。红楼梦第七六回:“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清 田雯 《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 潮州 儋耳 同一辙,祠庙赑屃摩青苍。”
  • (7).负载。 清 王夫之 《始春试笔》诗之三:“方舆谁赑屃,蜃阁自风涛。”
  • (8).引申为担负重任。 清 毛奇龄 春秋毛氏传·宣公二年:“夫 穿 本 盾 弟,亦本 盾 党, 秦 晋 之战,皆二人相为赑屃。”
国语辞典 赑屃 拼音bì xì
  • 1.用力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
  • 2.动物名。龟类,好负重,旧时碑下所刻仙龟怪物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