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淑人 拼音shū rén
  • (1).善人。《诗·小雅·鼓钟》:“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郑玄 笺:“淑,善。” 汉 张衡 《思玄赋》:“感鸞鷖之特栖兮,悲淑人之希合。” 金 王若虚 《议论辨惑》:“虽然,此自 汉 以来,学者之所共蔽, 曄 ( 范曄 )也淑人,何足以知之!”
  • (2).古命妇封号。 宋 凡尚书以上官未至执政者,其母、妻封为淑人, 明 为三品官员祖母、母、妻封号。 清 因 明 制,又增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郡君者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县君者为室人、安人、孺人。”说郛卷三四引 宋 无名氏《趋朝事类·外命妇品》:“尚书以上封淑人。”永乐大典卷二九七二引《国朝诸司职掌》:“凡文官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奉国将军正室称淑人。”
  • (3).犹淑女。《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有淑人兮邦之媛,珮明月兮纫兰荃。”参见“ 淑女 ”。
國語辭典 淑人 拼音shú rén
  • 1.有德的君子。《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 2.闲雅贞静的女子。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四。江庙泥神记》:「有淑人兮邦之媛,佩明月兮纽兰荃。」
  • 3.清室皇宫后妃中,三品命妇的封号。《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秩官既分九品,命妇亦有七阶。一品曰夫人,二品亦夫人。三品曰淑人。」
漢語大詞典 淑女 拼音shū nǚ
  • (1).贤良美好的女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 传:“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閒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汉书·杜钦传》:“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色声音技能,为万世大法。” 颜师古 注:“惟求淑质,无论美色及音声伎能,如此,则可为万代法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若能如执盈,如临深,则皆为端士淑女矣。” 明 无名氏 《赠书记·家门始末》:“年少书生,工容淑女,双双奇事堪夸。”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如今有个内相人家,养着两位淑女,都有倾城之色。”
  • (2).泛指女人。多含嘲讽义。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他们的看客,不消说,是绅士淑女们居多。绅士淑女们是顶爱面子的人种。” 巴金 《〈沉落集〉序》:“他那遗言如今堂皇地刻在纪念碑的石座上面,甚至那些到金圆国家去观光的绅士和淑女们也可以看见。”
國語辭典 淑女 拼音shú nǚ
  • 闲雅贞静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龄上下相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