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十六大力
  • 【佛學大辭典】
  • (名數)佛趣阿耨達龍王之請,為說無欲之法,使諸菩薩修諸清淨行,當得此十六大力,調攝身心,而化諸眾生也。一、志力,菩薩心志,善總持一切諸佛所說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薩心意與佛之所行同。於諸眾生未度者願悉度之,名為意力。三、行力,菩薩能以精進之行,通達一切諸法甚深之法義,名為行力。四、慚力,菩薩能以慚愧之故,遠離一切罪業,興同起種種善法,名為慚力。五、強力,菩薩於一切障難中能堅忍而不為非行,名為強力。六、持力,菩薩於所受之法,悉能演說開導,而無遺忘,名為持力。七、慧力,菩薩有大智慧,照了諸法皆空,千億魔兵,不能惱之。名為慧力。八、德力,菩薩修無欲行,具諸功德,離諸染著,名為德力。九、辯力,菩薩有大辯力,於百千劫隨解諸法,所說無礙,名為辯力。十、色力,菩薩色相端正,若帝釋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薩所,一見之頃,黯然無色,名為色力。十一、身力,菩薩之身,堅固清淨,猶如金剛,火不能燒,刀不能斷,於外道中最高特勝,名為身力。十二、財力,菩薩於眾珍寶隨所念願應時即至,名為財力。十三、心力,菩薩知諸眾生性欲,能一其心順而化之,名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薩化導眾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現神變,度脫之,名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薩於諸佛之法能廣為一切眾生宣說,使眾生聞之而不斷絕,信受奉行,等除眾苦,名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薩修習禪定,承順佛旨,能伏眾魔,名為降魔力。見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二。
  • 【三藏法數】
  • (出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
    佛赴阿耨達龍王請,為說無欲法,令諸菩薩修於清淨之行,當得此十六大力,調攝身心而化眾生也。(梵語阿耨達,華言無熱惱。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志力〕,謂菩薩心志,善能總持諸佛一切所說之法,化導眾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謂菩薩心意,同佛所行,於諸眾生,未得度者,悉願度脫,是名意力。
    〔三、行力〕,行即進趣之義。謂菩薩能以精進之行,通達一切所說甚深法義,是名行力。
    〔四、慚力〕,謂菩薩以能慚愧,故遠離一切罪行,興起種種善法,是名慚力。
    〔五、強力〕,謂菩薩於一切障難之中,而能堅忍不為非行,是名強力。
    〔六、持力〕,謂菩薩於所受持之法,悉能宣演開導,而無遺忘,是名持力。
    〔七、慧力〕,謂菩薩有大智慧,照了諸法皆空,雖億千魔兵而不能惱,是名慧力。
    〔八、德力〕,謂菩薩修無欲行,具諸功德,離諸染著,是名德力。
    〔九、辯力〕,謂菩薩有大辯才,於百千劫,隨解諸法,所說無礙,是名辯力。(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十、色力〕,謂菩薩色相端正,若帝釋、梵王及四天王詣菩薩所,一見之頃,黯然無色,是名色力。(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言帝釋者,華梵雙舉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也。)
    〔十一、身力〕,謂菩薩之身,堅固清淨,猶如金剛,火不能燒,刀不能斷,於外道中最勝獨尊,是為身力。
    〔十二、財力〕,謂菩薩於眾珍寶,隨所念願,應時即至,是名財力。
    〔十三、心力〕,謂菩薩知諸眾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順化之,是名心力。
    〔十四、神足力〕,謂菩薩化導眾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現神變,而度脫之,是名神足力。
    〔十五、弘法力〕,謂菩薩於諸佛法,能廣為一切眾生宣說,使其聞之,而不斷絕,信受奉行,等除眾苦,是名弘法力。
    〔十六、降魔力〕,謂菩薩修習禪定,承順佛旨,能伏眾魔,是名降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