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总载
- 尚书刑德放曰:帝者。天号也。王者。人称也。天有五帝以立名。人有三王以正度。天子。爵称也。皇者。煌煌也。
- 春秋演孔图曰:正气为帝。閒气为臣。秀气为人。
- 礼斗威仪曰:帝者得其根核。王者得其英华。霸者得其附枝。故帝道不行。不能王。王道不行。不能霸。霸道不行。不能守其身。
- 管子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
- 吕氏春秋曰: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为天子。
- 春秋考耀文曰:王者往也。神所输向。人所乐归。
- 春秋繁露曰:德俟天地者称皇帝。天祐而子之。号称天子。
- 董子曰:古之人造文字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连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才而参之。非王者其孰能当是。故王者必法天。以大仁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又养而成之。
- 韩诗外传曰:君者何。曰群也。敢群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
- 白虎通曰:帝王者。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明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
- 又曰: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
- 汉杂事曰:古者天子称皇。其次称王。秦承百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为号。
- 帝王世纪曰:孔子称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是以化合神者称皇。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
- 蔡邕独断曰:上者尊位所在也。太史令司马迁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之。但言上。不敢泄(○独断作渫。下同。)渎者尊号。言尊尊之义也。乘舆出于律文。曰敢盗乘舆服御物。谓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泄渎言之。故托于乘舆也。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为常处。当乘舆以天下。故谓之车驾。天子自谓行在所。今虽在京师。言在行所也。巡狩天下。所奏事处皆为宫。在长安则曰长安宫。在泰山则曰泰山宫。唯当时所在。
- 礼记曰:天子者。与天地参。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
- 六韬曰:王者之道。如龙之首。高居远望。深视而审听。神其形而散其精。若天高而不可极。若川深而不可测。故可怒而不怒。臣乃为虎。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行。敌国乃强。
- 管子曰:黄帝立明堂之议。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也。汤有总街之廷。观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宫。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止也。
- 尸子曰:孔子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曰:商知之矣。庄子曰: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 又曰:昔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轩辕氏尊卢氏伏羲氏。当是时也。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时则至治也。
- 孙卿子曰:人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狭(○荀子王霸篇作佚。)而功。(○王霸篇作功。)垂衣裳。不下簟席之上。而海内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帝王。
- 吕氏春秋曰: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德而后事。故事莫功焉。五伯先事而后兵。故兵莫强焉。
- 韩子曰:明王制其臣下者。二柄而已矣。二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 淮南子曰: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申泄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汜而无私。翾飞蠕动。莫不仰德而生。法阴阳。承天地之和。形万类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形类。则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与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敛。不失其序。喜怒刚柔。不杂其理。用六律者。生之与杀也。赏之与罚也。予之与夺也。非此无道。
- 又曰: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动。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脩通。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
- 潜夫论曰:太古之时。兆黎初载。未有上下。而自顺序。天未事焉。君未设焉。末后矫处。或相凌虐。为萌巨害。于是天命圣人。使司牧之。勿令失性。四海蒙利。草木被德。恭俭奉戴。谓之天子。
- 箴 晋潘尼乘舆箴曰:皇极肇建。两仪既分。彝伦未序。万邦纠纷。国事明主。家奉严君。各有攸尊。德用不勤。煌煌四海。蔼蔼万乘。匪贤焉倚。匪哲焉凭。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一日万机。业业兢兢。夫出其言善。则千里是应。而莫余违。亦丧邦有徵。辛作琁室。而夏兴瑶台。糟丘酒池。象箸玉杯。叔世道衰。末俗化浅。耽乐逸游。荒淫沉湎。不式古训。而好是佞辩。不遵正路。而覆车是践。灭败之效。载在前典。匪唯凌夷。厥世用殄。故曰:树君如之何。将民是司牧。视之犹伤。知其寒燠。故能抚之斯柔。而敦之斯睦。无远不怀。靡思不服。夫岂厌纵一人。而玩其耳目。内迷声色。外荒驰逐。不修政事。而终于颠覆。
- 论 汉贾谊过秦论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卷席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脩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贤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连横。兼韩魏燕楚宋卫中山之众。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及至秦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馀威振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山东豪俊。蜂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魏王粲难钟荀太平论曰:圣莫盛于尧。而洪水方割。丹朱淫虐。四族凶佞矣。帝舜因之。而三苗畔戾矣。禹又因而防风为戮矣。此三圣古之所大称也。继踵相承。且二百年。而刑罚未尝一世而乏也。然则此三圣能平。(○明本作乎。)三圣(○圣下疑脱不字。)能平。则何世能致之乎。孔子称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不移者丹朱四凶三苗之谓也。当纣之世。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周公迁殷顽民于洛邑。其下愚之人。必有之矣。周公之于三圣。不能踰也。三圣有所不化矣。有所不移矣。周公之不能化殷之顽民。所可知也。苟不可移。必或犯罪。罪而弗刑。是失所也。犯而刑之。刑不可错矣。孟轲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大而言之者。刑错之属也。岂亿兆之民。历数十年。而无一人犯罪。一物失所哉。谓之无者。尽信书之谓也。
- 魏曹囧六代论曰:昔者夏殷周。历世数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则。三代之君。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先王独知(○文选五十二作知独。)治之不能久也。故与人共治之。知独守之不能固也。故与人共守之。兼亲疏而两用。参同异而并立。是以轻重足以相镇。亲疏足以相卫。兼并路塞。逆节不生。及其衰也。桓文率礼。包茅不贡。齐师伐楚。宋不城周。晋戮其宰。王纲弛而复张。诸侯傲而复肃。二霸之后。浸以陵迟。吴楚凭江。负固方城。虽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奸情散于胸怀。逆谋消于唇吻。斯岂非信重亲戚。任用贤能。枝叶硕茂。本根赖之。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海内无主。四十馀年。秦据势胜之地。骋谲诈之术。征伐关东。蚕食九国。至于始皇。乃定天位。旷日若彼。用力若此。非深根固蒂。不拔之道乎。汉祖奋三尺之剑。骋乌合之众。五年之中。而成帝业。自开辟已来。其兴功立勋。未有若汉之易者也。夫伐深根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理势然也。汉鉴秦之失。封植子弟。及诸吕擅权。图危刘氏。而天下所以不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东牟朱虚。受命于内。齐代吴。楚。作卫于外。向使高祖踵亡秦之法。忽先王之制。则天下以传。非刘氏有也。大魏之兴。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子弟王空虚之地。君臣使民之失。(○文选五十二作君有不使之民。魏志二十注引同。本句当有脱讹。明本臣作亡。亦未尽恰。)宗室窜于闾阎。不闻邦国之政。权均疋夫。势齐凡庶。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世之业也。
- 晋陆机辨亡论曰:昔汉氏失御。奸臣窃命。祸基京畿。毒遍宇内。皇纲弛紊。王室遂卑。于是群雄蜂骇。义兵四合。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电发荆南。权略纷纭。忠勇伯世。威棱则夷羿震荡。兵交则丑虏授馘。遂扫清宗祊。蒸禋皇祖。于时云兴之将带州。飙起之师跨邑。虽兵以义合。同盟戮力。然皆包藏祸心。阻兵怙乱。或师无谋律。丧威稔寇。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招扰(○冯校本同。明本及文选五十三作揽。)遗老。与之述业。神兵东驱。奋寡犯众。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诛叛柔服。而江外底定。饬法脩师。则威德翕赫。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旋皇舆于夷庚。反帝座于紫闼。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殒。用集我大皇帝。以奇踪袭于逸轨。睿心因乎令图。从政咨于故实。播宪稽乎遗风。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畴咨俊茂。好谋善断。束帛旅于丘园。旌命交乎涂巷。故豪彦寻声而响凑。志士希光而景鹜。异人辐凑。猛士如林。谋无遗谞。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于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告类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棘劲铩。望飙而奋。庶尹尽规于上。四民展业于下。化协殊裔。风衍遐圻。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巨象逸骏。扰于外闲。明珠玮宝。曜于内府。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輶轩骋于南荒。冲輣息于朔野。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而帝业固矣。爰及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皇家有土崩之衅。历命应化而微。王师蹑运而发。卒散于阵。民奔于邑。城池无蕃篱之固。山川无沟阜之势。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虽忠臣发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向时人(○人字文选无。)之师。无曩日之众。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 又辨亡论下曰:昔三方之王。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杨而掩交广。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刘翁因险饰智。功已薄矣。其俗陋。夫吴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其求贤如弗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于戎行。擢潘浚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地方几万里。带甲将百万。其野沃。其民练。其器利。其财丰。东负沧海。西阻险塞。长江制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国家之利。未巨有弘于兹者矣。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术。敦率遗典。勤民谨政。脩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玄曰:乱不极则治不形。言帝王之因天时也。古人有言曰:天时不如地利。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言为国之恃险也。又曰: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险。言守险之由人也。吴之兴也。参而由焉。孙卿所谓合其参者也。及其亡也。恃险而已。又孙卿所谓舍其参者也。夫四州之萌。非无众也。大江之南。非乏俊也。山川之险。易守也。劲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功不兴而祸遘。何哉。所以用之者失也。故先王达经国之长规。审存亡之至数。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宽冲以诱俊人之谋。慈和以结士民之爱。是以其安也。则黎元与之同庆。及其危也。则兆庶与之同患。安与众同庆。则危不可得也。危与下共患。则其难不足恤也。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悯周之感矣。
- 晋干宝晋纪总论曰: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至于百姓与能。大象始搆矣。世宗承基。太祖继业。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至于世祖。遂享皇极。正位居体。聿脩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腹心不同。公卿异议。而独纳羊祜之策。至于咸宁之末。遂排群议而杖王杜之决。汎舟三峡。介马桂阳。役不二时。江湖来同。掩唐虞之旧域。班正朔于八荒。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馀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虽大平未洽。亦百代一时矣。二十馀年。而河洛为墟。戎羯称制。二帝失尊。山陵无所。何哉。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夫天下之大器也。器大者不可以小道理。势重者不可以争竞扰。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是以捍其大患。而不有其功。禦其大灾。而不尸其利。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如晨风之郁北林。鱼龙之趋渊泽也。然后设礼文以理之。断刑罚以威之。故众悦其教。而安其俗。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廉耻笃于家闾。邪僻消于胸怀。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之事乎。加之朝寡醇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趣向失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辨。而贱名检。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刘颂屡言治道。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黜。以为灰尘。而相诟病矣。由是毁誉乱于善恶之实。情慝奔于货欲之涂。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其妇女庄栉织纴。皆取成于婢仆。未尝知女功丝枲之业。中馈酒食之事也。故皆不耻淫佚之过。不拘妒忌之恶。有杀戮妾媵。有黩乱上下。父兄不之罪。天下莫之非。又况责之阐四教于古。脩贞顺于今。以辅佐君子者哉。礼法刑政。于此大坏。如室之斯搆。而去其凿契。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如火斯畜。而离其薪燎也。国将亡。本必先颠。其此之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