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三十六卷:河

河一

  • 《春秋说题辞》曰:「河之为言荷也,荷精分布,怀阴引渡也。」
  • 《说文》云:「河者,下也。随地下流而通也。」 
  • 《穆天子传》曰:「河与江淮济三水为四渎。河曰河宗,四渎之所宗也。」 按《水经》注及《山海经》注河源出昆崙之墟。(《山海经》曰:「昆崙山纵横万里,高万一千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其白水出其东北,陬屈向东南流,为中国河。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发源及入中国,大率常然。」)东流潜行地下,至规期山北流,分为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其河复合,东注蒲昌海,复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山,西南流又东回入塞燉煌、酒泉、张掖郡,南与洮河合,过安定北地郡,北流过朔方郡西,又南流过五原郡,南又东流过云中、西河郡东,又南流过上都、河东郡西而出龙门。(汾水从东于此入河,河东即龙门所在。)至华阴潼关与渭水合,又东回过砥柱,(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今陕州、东河、北陜县三县界。)及洛阳(孟津所在也。)至巩县与洛水合,成皋与济水合。(济水出河,北至王屋山而南,截河渡正对成皋。)又东北流过武德与沁水合,至黎阳信都(信都今冀州,绛水所再。绛水一曰渍水,一曰漳水也。)钜鹿之北遂分为九河,(钜鹿,今邢州,大陆所在。大陆,泽名,九河:一徒骇,二太史,三马颊,四覆釜,五胡苏,六简,七絜,八钩盘,九鬲津。)又合为一河而入海。(齐桓公塞九河以广田居,故馆陶、贝丘、广川、信都、东光、河间以东城池,九河旧迹犹存。汉代河决金堤,南北多罹其害,议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穿之,未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兹距汉以亡,其八枝也。河之故渎,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故尚书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今绛州龙门县界。)南至于华阴,北至于砥柱,东至于孟津,(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洛汭今巩县,在河洛合流之所也。大伾山今汜水县,即故成皋也。山再成曰伾。)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其绛水今冀州信都,大陆,泽名。今邢州钜鹿。)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是也。(同,合也。九河又合为一,名为逆河。逆,迎也。言海口有朝夕潮以迎河水。)初禹自黎阳东北界分河为二渠,以引水一南出会隰川,今河所流也。(今河滑州以东是旧隰水。)一出贝丘,即九河之上河,王莽时废塞,故俗谓之王莽河。(《史记‧河渠沟恤志》并云:「河之为菑害,中国尤甚。禹导河自积石历龙门,又酾二渠以引河如淳。」注:「二渠一出贝丘,一则隰川,王莽时河遂塞,但用隰耳。」)隋炀帝于卫县,(今卫州卫县。)因淇水之入河,(淇水亦曰清水。)立淇门以通河,东北行得禹九河之故道,隋人谓之御河。
  • 《春秋考异邮》曰:「河者,水之气,四渎之精也,所以流化。」
  • 《尔雅》曰:「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又曰:「水自河出为雍河,出昆崙墟色白。」 
  • 《山海经》曰:「昆崙山河水出焉。」 又曰:「阳纡之山,河出其中,陵门之山,河出其中。」 又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 
  • 《物理论》曰:「河色黄赤,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一直一曲,九曲以达于海。」 
  • 《诗》曰:「谁谓河广,一苇航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 《左传》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楚辞》曰:「与汝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 《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 《庄子》曰:「河润九里,泽及三族。」 
  • 《吕氏春秋》曰:「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名曰洪水。禹乃决流疏河,为彭澧之漳,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 桓谭
  • 《新论》曰:「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其流激迅,故为平地灾害。」
  • 《传》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 《淮南子》曰:「河以逶迤,故能远。」 又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绝者,有昆崙之输也。」 
  • 《文子》曰:「河之大溢,不过二日。」
  • 《京房易传》曰:「河者,经天亘地之水。」 
  • 《抱朴子》云:「撮壤不能填决河,升水不能冷原火。」 又云:「寸胶不能理黄河之浊,尺水不能却萧丘之火。」 又云:「冯彝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 
  • 《元史》曰:「朵甘卫西鄙,直马湖蛮部正西三千馀里,去云南丽江府西北一千五百里,水从地涌出百馀泓,方七、八十里,履高瞰之,灿若星列,因名星宿海。番名鄂端诺尔。东北流百馀里,汇为大泽,又东流为齐必勒河,又合呼兰等河,始名黄河。又东北至陜西兰县,始入中国,又东北经沙漠,地折而南流入山西境,凡九千馀里。」 
  • 《魏书》曰:「龟兹国南有大河东流,号计式水,即黄河也。于阗国名树枝水。」 
  • 《白孔六帖》云:「穆穆哩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泉流色赤,行益远,他水并注则浊,故世举称西戎地曰河湟。」 
  • 《笔谈》曰:「蹈河北人谓之活沙,人马皆没,有数百人齐蹈,无孑遗者,或谓即流沙也。」 
  • 《异苑》曰:「永宁县涛山有河,水色红赤,有自然石桥,多鱼獭异禽。阴雨时,尝闻鼗角声甚亮。」 
  • 《水衡记》曰:「黄河十二月各有水名,正月名凌解水,二月三日名桃花水,四月名麦黄水,五月名瓜蔓水,瓜正蔓也。六月名矾山水,七月八月名荻苗水,荻花正开也。九月名登高水,十月名复槽水,落复故道也。十一月十二月名蹙凌水,冰断复结,蹙起成层也。」 
  • 《拾遗记》曰:「黄河千年一清,圣人之大瑞也。」

河二

  • 《河图始开图》曰:『黄帝问风后曰:「余欲知河之始开。」风后曰:「河凡有五,皆始开乎昆崙之墟。」』 
  • 《三秦记》曰:「禹凿龙门,辟伊阙,决江开岷道四渎。」注:「凿龙门以通河,凿岷山以开江,导淮于桐柏,导济于王屋,故言导四渎。」 又曰:「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断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 
  • 《贾子说林》曰:「河伯宴伯禹于河上,献亥既之,珠透山光,玳瑁五灰,陈兆大龟,延螭翥凤,鲛绡百两,宜土四时,宝花珊瑚树五十株,人间所无奇宝,不可胜数。禹悉不受,惟受河图及大龟、珊瑚树两株而行。」 
  • 《中侯》曰:『禹理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 晋
  • 《地理志》曰:「大禹观于浊河而受绿字。」 
  • 《淮南子》曰:『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暝,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石,右秉白旄,瞋目而麾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者。」于是波息遂渡。』 
  • 《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骛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冯彝之所都居,是惟河宗氏。河宗伯逆天子燕然之山,天子西征,猎于渗泽,获白狐元貉,以祭河宗。」 桓谭
  • 《新论》曰:『王平仲云:「周谱言定王五年河徙故道,今所行处,非禹所穿。」』
  • 〈毛诗序〉曰:「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新台有泚,河水瀰弥。」 
  • 《谷梁传》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晋君召伯尊,伯尊过遇辇者问焉。辇者曰:「君亲素缟,帅群臣哭之,既而祠焉。」伯尊至君问之,伯尊如其言,而河流矣。』
  • 《搜神记》曰:「齐景公渡于江沅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砥柱之下杀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拔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
  • 《左传》曰:『楚昭王有疾,卜河为崇,大夫请察。王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河非所获罪。」遂弗祭。』
  • 《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按《京房易占》:「河水赤,下民恨。」
  • 《韩诗外传》曰:『申屠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圣仁之人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不救溺人可乎?』申屠曰:「昔桀杀龙逢,纣杀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非无圣智,不用故也。」遂负石而沉于河。』
  • 《说苑》曰:『韩褐子济于河津,人告曰:「夫人过于此者,未有不用事者也,而子不用乎?」韩褐子曰:「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域之内,大夫祭其亲,士祭其祖祢。褐也未得事河伯也,津人申楫舟中水而运,津人曰向也。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而运,甚殆,治装衣而下游乎!韩子曰:「吾不为人之恶我而改吾志,不为我将死而改吾义,」言未已,舟泆然行。』 又曰:『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坠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艘楫之间,则吾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
  • 《史记》曰:「秦灭六国,自以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 又曰:「汉高祖封功臣,誓曰黄河如带。」 又曰:「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于是天子以用事万里沙,则还临决河,沈白马钰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而取淇园之竹以为楗。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瓠子之歌。」
  • 《前汉纪》曰:『宣帝幸河东诏曰:「东济大河,天气清静,神鱼舞河,幸万岁宫,神爵翔集。」』 
  • 《东观汉纪》曰:『郭伋为颖川太守,光武召见,辞谒。帝劳之曰:「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并蒙其福也。」』 
  • 《续汉书》曰:『桓帝延熹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疏曰:「春秋注记,未有河清,而今有之。」』
  • 《易乾凿度》曰:「上天将降嘉应,河水先清。」 
  • 《京房易传》曰:「河水清,天下平。今天垂异、地吐妖、民厉疫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河者,诸侯之相,清者,阳明之徵。岂独诸侯有窥京师也,明年宫车宴驾,徵解渎侯为汉嗣,是为灵帝。」 桓谭
  • 《新论》曰:『大司马张仲仪曰:「河水独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决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决以其噎不泄也,可禁民,勿复引河。」』 
  • 《别传》曰:『梁冀专政,天为见异,河水逆流,五星失次。张衡对策曰:「水者,五行之首,滞而逆流者,人君之恩不能下及而教逆也。」』 
  • 《献帝传》曰:『袁绍将济河,沮授谏曰:「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绍弗从,授临济。叹曰:「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不返乎!」』 
  • 《北史》曰:『后魏高昂为西南道大都督,径趋商洛祭河伯曰:「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行经君所,故相决酬。」』 
  • 《通典》曰:『天宝六载河渎封为灵源公,祝文云:「惟神上通云汉,光启图书,分导九枝,旁润千里,素秋戎序,用率典常。」』 
  • 《乾□子》曰:「郭汾阳镇浦,欲造浮桥,而急流毁墠。公酹酒许以小女妻之,其夕退木立墠上,遂成桥。而小女寻卒,因塑庙中人,因立公祠,号为河渎亲家翁。」 
  • 《唐书‧薛平传》曰:「始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才二里所,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因命其佐裴弘泰往请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弘正许之,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它地。疏道二三十里,以酾水悍还壖田七百顷于河南,自是滑人无患。」 又曰:『袁帝天祐二年朱全忠聚朝士贬官者三十馀人于白马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初李振屡举进士,竟不中第,故深嫉缙绅之士,言于全忠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全忠笑而许之。』 
  • 《梦溪笔谈》曰:『庆历中决北都,商河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往董作,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功全在此。是时屡塞不合,时合龙门埽,长六十步,有水工高超者,献议谓:「埽身太长,人力不能压埽,不至水底,故河流不断,而绳缆多绝,今当以六十步为三节,每节埽长二十步,中间以索连属之,先下第一节,待其至底穴,压第二第三。」旧工争之,以为不可。云:「二十步埽,不能断漏,徒用三节,所费当倍,而决不塞。」超曰:「帝一节水,信未断然,势必杀半,压第二节止用半力,水纵未断,不过小漏耳。第三节乃平地施工,足以尽人力处置。三节既定,即上二节,自为浊泥所淤,不烦人力。」申锡主前议,不听超说。是时贾魏公帅北门,独以超之言为然,阴遣数千人于下流收漉流埽,既定而埽,果流而河决愈甚。申锡坐谪,卒用超计商河方定。』

河三

  • 【九折】【两源】详前。 
  • 【龙宫】【贝阙】《汉书》:「武帝元光二年春,河水从顿丘南流入渤海,其五月河决濮阳,汎十六郡,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泉宫。」 贝阙见上。 
  • 【捧土】【转石】朱浮〈与彭宠书〉曰:「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于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 谢承《后汉书》曰:『安帝时尚书陈龟上表曰:「仁恩广被,化流殊方,使老者以寿终,孤幼得保年,犹运河转石,易于反掌。」』 
  • 【汎柏】【航苇】《毛诗》曰:「汎彼柏舟,在彼中河。」下详前。 
  • 【玉渎】【金绳】《河图考灵曜》曰:『赵王政以白璧沈河,有黑头公从河出,谓政曰:「祖龙来授天宝。」开中有尺二玉渎。』 
  • 《河图》曰:「舜以大尉即位,与三公临河,观黄龙五采负图出置舜前,以黄玉为柙,白玉为检,黄河为绳,紫芝为泥,章曰天黄帝符玺。」 
  • 【马图】【龟谶】《礼记》曰:「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郑元注:「马图,龙马负图而出。」 孙柔《瑞应图》曰:「玉龟者,师旷时出河东之崖为圣图出河,负录谶书。」 
  • 【三门】【九曲】郦道元《水经》注曰:「砥柱山在虢之西界,望之若柱,故曰砥柱。三川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成公绥〈大河赋〉曰:「乘高赴下,决没长奔,驰会五户,分下三门。」 
  • 《河图》曰:「河水,九曲长者入于渤海。」 
  • 【绀盖】【白璧】卫宏《汉旧仪》曰:「祭四渎,江河淮济,用三正牲圭沈,有车马绀盖」。 下详玉牍注。 
  • 【荣光】【休气】《尚书中侯》曰:「荣光出河,休气四塞。」休,美也。荣光,五色。 
  • 【开奥】【出图】河洛开奥,符命用出。 子曰:「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经渎】【灵源】谷永以河为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今溃溢横流,异之大者,宜修政以应之。 长源。 
  • 【禹功】【秦德】《左传》「远续禹公庇人乎!」 下见河二《史记》。 
  • 【洋洋】【浑浑】《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浊河。
  • 【秦瑞】【魏宝】上见河二《史记》。 吴起为魏西河守,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曰:「在德不再险。」
  • 【出昆崙】【导积石】并详前。 
  • 【包砥柱】【冒石门】详前。 
  • 【鱼折溜】【龙蹛水】《河图》曰:『黄帝云:「余梦见两龙挺曰图,即帝以授余于河之都。」天老曰:「天其授帝图乎!」试斋以往视之。黄帝乃斋河洛之间,求象见者,至于翠妫泉,大卢鱼折溜而至,乃问:「天老子见中河折溜者乎?」见之,与天老跪而授之,鱼汎白图,兰采朱文,以授黄帝,舒视之名曰录图。』 
  • 《春秋运斗枢》曰:「舜即位为天子,五年二月东巡狩,至于中州,与三公诸侯临观,黄龙五采负图出,置舜前蹛入水而前去。」蹛,之逝反,宋均云:「蹛,去也。」
  • 【沈白马】【祭元貉】详前。 
  • 【入葱山】【沦蒲海】并详前。 
  • 【悲申屠】【寻方叔】《楚辞》曰:「望大河之洲渚,悲申屠之抗迹。」 
  • 《论语》曰:「鼓方叔入于河。」成公绥〈大河赋〉曰:「善尼父之不济,寻方叔之远迹。懿吴起之谠言,大汎舟之兴役。」 
  • 【三日变】【千年清】《易乾凿度》曰:「天降嘉应,河水先清,三日清变为白,白变为赤,赤变为黑,黑变为黄,各三日。」 王子年《拾遗记》曰:「丹丘千年一烧,黄河千年一清,皆至圣之君,以为大瑞。又黄河清而圣人生。」 
  • 【视诸侯】【称水伯】《礼》:「四渎视诸侯。」 下详前。 
  • 【桃花水】【竹箭流】《沟洫志》:「河决而桃花水羡溢。」注云:「三月水涨名。」 慎子曰:「河下龙门,流驶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 【抱石沈】【临流叹】申屠荻事。 
  • 《魏志》:「沮授临流而叹。」详见前。 
  • 【灌百川】【润九里】《庄子》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光武诏曰:「河润九里。」
  • 【鳞屋龙堂】【泉室水府】《楚辞》曰:「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王逸注:「贝做阙。」下见鲍昭〈河清颂〉。 
  • 【子朝沈圭】【延世锡爵】《传》曰:「天子朝以成周之宝圭沈于河津,人得知河上,自浮水出,将卖之则为石。」 汉武帝河决馆陶,上使王延世塞之,三十六日河堤成,遂为河平元年,上曰:「延世长于计策,功费约省。」乃赐爵关内侯及黄金百斤。 
  • 【上应绛河】【中贯清济】清济贯黄河者,截流而不混。 
  • 【九里之润】【四渎之宗】
  • 【延年开岭】【张骞穷源】汉武帝时齐人王延年上书:「请令水工开大河上岭,出之胡中,东注之海,则关中长无水灾,北边不忧匈奴,此功一成,万世大利。」上壮之。 
  • 《汉书》:「张骞使大夏,穷河源,恶睹所谓昆崙者乎!」 
  • 【贾让献策】【鲍昭为颂】汉哀帝时贾让奏治河三策。 宋元嘉中河济俱清,昭为〈河清颂〉。 
  • 【王景赐书】【成公著赋】《水经》注:「汉明帝永平中议治汴渠,上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因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 晋成公绥尝著〈大河赋〉。
  • 【大禹凿砥柱】【巨灵擘华山】《水经》注:「禹凿砥柱以通河水。」 下详华山。
  • 【麾阳侯而渡】【伤鸣犊而还】武王伐纣,事见前。 孔子之晋及河,闻赵简子杀窦鸣犊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美哉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
  • 【见一清于千年】【变五色于三日】

河四

  • 【祭先河】《礼》曰:「先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此之谓务本,言海之本源自河。」
  • 【偃鼠饮河】《庄子》曰:「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出胡中】齐人王延年上书,请令水工开大河上岭,出之胡中,东注之海,上壮之诏曰:「延年计议甚深,然大禹所导,恐难更改。」 
  • 【放北海】《汉书》:『贾让奏言:「治河者,有上中下三策,若徙其当水冲之,人以避之,放河使北入海,泛滥期月,自定不劳人力,此功一立,河定人安,千载无患,谓之上策。若穿漕渠,使人得以灌田,虽非圣人法,然亦救时术也。今据坚地,作石堤,东西水门,但用木与土耳,旱则开东方水门以溉田,水则开西方高门以分河,此诚富国安人,兴利除害,谓之中策。苟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此害,为最下策。」』
  • 【河上筑宫】汉武帝塞瓠子河,筑宫其上。 
  • 【神鱼舞河】《汉纪》宣帝诏,见前。
  • 【决成川】李寻解光曰:「江河满溢,所谓水不顺下,明天道有困而作,今由其自决且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顺天心,图之必有成功,用财力寡。」
  • 【河畔筑堤】隋炀帝御河河畔筑堤以植柳。
  • 【忧涸】《文子》曰:「以数集之寿,忧天下之乱,犹忧河水之涸,泣而益之。」注集年也。」 
  • 【止浊】阿胶五寸,不能止黄河之浊。
  • 【渡河还家】王绩聚徒河汾间,欲见兄弟,辄渡河还家。 
  • 【河溢】马燧还河阳,秋河溢,军吏请避。燧曰:「使城中尽鱼而吾独完,吾不忍。」既而水不为害。 
  • 【盘涡毂转】李白〈云台歌〉曰:「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黄流】韩愈赋:「窥黄流之奔猛。」 
  • 【入于天渊】柳宗元〈晋问〉。 
  • 【清如井水】《唐史》:「乾元二年岚州合河,关河三十里,清如井水。」 
  • 【清澄彻见底】宝应九年同州至陜州河清,澄彻见底,同上。 
  • 【济州河清】永徽五年同上。 
  • 【隰州黄河清】《五代‧朱梁纪》。 
  • 【滔滔河流】刘鄩诸将欲战,鄩悉召诸将入以河水一杯饮之,或饮或辞,鄩曰:「一杯饮之犹难,若此滔滔河流,可尽乎?」
  • 【大河】【洪河】【长河】【中河】

河五

  • 梁范云〈渡黄河〉诗曰:「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桂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荒畴馀故塍,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  刘孝威〈公无渡河〉诗曰:「请公弗渡河,河广风威厉,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枻。绀盖空严祀,白马徒生祭,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君为川后臣,妾作江妃娣。」
  •  陈张正见〈公无渡河〉诗曰:「金堤分锦缆,白马渡莲舟,风严歌响绝,浪涌榜人愁。棹折桃花水,帆横竹箭流,何言沉璧处,千载偶阳侯。」
  •  北齐萧悫〈奉和济黄河应教〉诗曰:「大蕃连帝室,骖驾奉皇猷,未明驱羽骑,凌晨方画舟。津城度维锦,岸柳夹缇油,钟声飏别岛,旗影照沧流。早光生剑服,朝风起节楼,滔滔细波动,裔裔轻舷浮。回桡避近碛,放舳下前洲,全疑上天汉,不异谒蓬丘。望知云气合,听识水声秋,从君何等乐,喜从神仙游。」
  •  陈江总〈渡黄河〉诗曰:「葱山沦外域,盐泽隐遐方,两源分际远,九道派流长。未殚所闻见,无待验词章,留连嗟太史,惆怅践黎阳。导波萦地节,疏气耿天潢,悯周沈用宝,嘉晋肇为梁。」
  •  隋薛道衡〈渡北河〉诗曰:「连旌映溆浦,叠鼓沸沙洲,桃花长新浪,竹箭下奔流。塞云临远舰,胡风入阵楼,剑拔蛟将出,骖惊鼋欲浮。雁书终立效,燕相果封侯,勿恨关河远,且宽边地愁。」
  •  唐刘孝孙〈早发成皋望河〉诗曰:「清晨发岩邑,驱马走轘辕,回瞰黄河上,惝恍屡飞魂。鸿流导积石,惊浪下龙门,仙槎不辨处,沉璧想犹存。远近洲渚出,飒沓凫雁喧,怀古空延伫,叹逝将何言。」
  • 增李峤〈咏河〉诗曰:「源出昆崙中,长波接汉空,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德水千年变,荣光五色通,若披兰叶险,汉使敢云功。」
  •  高适〈同敬八卢五汎河间清河〉诗曰:「清川在城下,沿汎多所宜,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昔涉乃平原,今来忽涟漪。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 王维〈渡河到清河〉诗曰:「汎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坼,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  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曰:「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我行送季父,弥棹徒流悦,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  储光羲〈夜到洛口入黄河〉诗曰:「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暂停舟。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浦溆既清旷,沿洄非阻修。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汉游。」
  •  李白〈公无渡河〉诗曰:「黄河西来决昆崙,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冯,公果溺死流海湄,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  阎防〈与永乐诸公泛黄河作〉诗曰:「烟深载酒入,但觉暮川虚,映水见山火,鸣榔闻夜渔。爱兹山水趣,忽与人世疏,无暇燃官烛,中流有望舒。」
  •  骆宾王〈晚渡黄河〉诗曰:「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源,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棹唱临风断,樵讴入听喧。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谁堪逝川上,日暮他乡魂。」
  •  杜甫〈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困寄此诗,用宽其意〉诗曰:「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何坼,遥连沧海高。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倚赖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  宋王安石〈次御河〉诗曰:「客路花时祇搅心,行逢御水半晴阴,背城野色云边尽,隔屋春声树外深。香草已堪回步履,午风聊复散衣襟,忆君载酒相追处,红萼青跗定满杯。」
  •  晁补之〈黄河〉诗曰:「黄河齧小吴,天汉失龟鳖,灵源潭下藕烂死,只有菖蒲不生节,白马桥边迎送胡,冀州断道无来车,新堤筑得高嵽嵲,旧堤杵声未可绝。」
  •  明刘基〈白杨河〉诗曰:「白杨河下春水碧,白杨河边多估客,东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岸上居人才数家,茅茨深处见桃花,小妇河边汲新水,老翁门外看雏鸦。桑苗未青麦苗绿,牛羊散落村墟牧,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住杨河曲。」
  •  黄哲〈河浑浑〉诗曰:「河浑浑,发昆崙,度沙碛,经中原,喷薄砥柱排龙门,环嵩绝华熊虎奔。君不闻汉家博望初寻源,扬旌远涉西塞桓。穷探幽讨事奇绝,云是天津银潢之所接,葱岭三时积雪消,流沙万派从东决。东州沃壤,徐豫之墟,怀山襄陵,赤子为鱼,夕没钜野,朝涵孟诸,茫茫下邑皆沉污,民不粒食乡无庐,桑畦忽变葭苇泽,麦垄尽化鼋鼍居。宫中圣人方旰食,群公夙夜忧旷职,星郎又乘博望槎,西去盟津求禹迹。始闻古道行千艘,一朝转徒才容舠,奔冲倏忽骇神怪,浅不浮沤深没篙。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万人举锸功莫施,犹拟宣防再兴筑。宣防汉武威,曷若尧无为。洪波阅九载,端拱垂裳衣,元圭锡夏后,安得辞胼胝。龙门一疏凿,亘古功巍巍,巍巍功可成,河水浑复清。」
  •  何景明〈渡河〉诗曰:「夙征肇延津,明晨临大河,洪源下积石,砥柱屹嵯峨。渺渺梁宋区,汗漫纵经过,自非陵与岸,与岸障其波。扬帆赴中流,四顾莽无涯,崇云徂广泽,迅风夕吹沙。积阴不可测,鱼龙偃相加,前无千尺梁,一苇胡足誇。人生寡恒居,奚异波上槎,岂无舟楫志,漂泊当奈何。」
  •  屠隆〈潞河晚泊〉诗曰:「回浦落帆尽,长堤带郭斜,暮烟平吐树,春雨薄沈沙。白艇藏渔市,黄茅覆酒家,一瓢云水外,不复问年华。」
  •  张时〈彻渡黄河〉诗曰:「黄河回九曲,适郢乍经过,积雨初天涨,无风亦自波。人行沙岸小,树近夕阳多,为爱沧浪曲,因之鼓枻歌。」
  •  袁中道〈渡黄河〉诗曰:「如雪寒沙千里平,猛风虽尽浪犹惊,草经青女全无色,雁过黄河别有声。骑马久无浮宅梦,倚篷忽动荡舟情,可怜广武山常在,寂寞谁知竖子名。」
  •  陆釴〈玉河〉诗曰:「玉河桥下断冰流,流尽西风不见鸥,纵然收得霜红叶,磨灭多情一半愁。」
  •  释宗泐〈望河源〉诗曰:「积雪覆崇冈,冬夏常一色,群峰让独雄,神君所栖宅。传闻嶰谷篁,造律谐金石,草木尚不生,竹产疑非的。汉使穷河源,要领殊未得,遂今西戎子,千古笑中国。老客此经过,望之长太息,立马北风寒,回首孤云白。」
  • 魏应玚〈灵河赋〉曰:「咨灵川之遐源,于昆崙之神丘,凌层城之阴隅,赖后土之潜流,冲积石之重险,披山麓而溢浮。蹶龙黄(一作角)而南迈兮,纡鸿体而东流,涉津路之峻泉,播九道乎中州。纷澒洞而腾鹜,恒亹亹而阻征,肇乘高而迅逝,阳侯沛而振惊。有汉中叶兮,金堤隤而瓠子倾,兴万乘而亲务,董群后而来营,下淇园之丰筱,投玉璧而沈星。若夫长杉峻槚,茂栝芬橿,扶流灌列,映水荫防,隆条动而畅清风,白日显而曜殊光。」
  •  晋成公绥〈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崙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与曲阿,陵砥柱而激湍兮,踰洛汭而扬波。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穹苍,贯中夏之畿甸兮,经朔狄之遐荒。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殷徒涉而求固,卫迁济而遂强,赵决流而却魏,嬴引沟而灭梁。思先哲之攸叹,何水德之难量。」
  • 宋鲍昭〈河清颂〉曰:「夫四皇六帝,树声长世。大宝也泽浸群生,国富刑清。鸿德也制礼裁乐,淳风迁俗。文教也诛箠羯黠,束颡象阙。武功也鸣鸟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大宝鸿德,文教武功,其崇如此,幽冥同赞。神祇与能,厥应如彼,唯天为大,尧实则之。抑又闻之,势之所覃者浅,则美之所传者近;道之所感者深,则庆之所流者远。圣命谁谌,皇历攸归,谋从筮协,神与民推。黄旗西映,紫盖东晖,纳瑞璃玉,升政衡玑。汪彼四渎,湄此双川,伏灵遥纪,閟贶遐年。澄波昆丘,镜流葱山,泉石凝淀,水府清涓。」
  •  张畅〈河清颂〉曰:「浑浑洪河,家国之滨,襟带晋卫,领袖齐秦。龙门诞溜,积石传津,乘运能有经启天人,化流上帝,时表初星,飞书曝瑞,龙图照神,协灵既伟,通气载荣。」
  • 后汉李尤〈河铭〉曰:「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武诸侯会于孟津,鱼入王舟,乃往尅殷。大汉承绪,怀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 铭周王褒〈四渎祠碑铭〉曰:「灵祠岳立,贝阙云浮,寂寥诡怪,髣髴神游。姬嬴分国,河渭合流,桃花春水,灵草孤洲。潼乡河曲,汾阴□壤,乱流不度,龙门难上。河鱼送迎,江妃来往,水开通迹,山临高掌。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荣光离合,云气徘徊。水仙遗操,津吏馀杯,波息川后,浪靖澹台。」
  • 增王延昌〈河渎神灵源公祠庙碑〉曰:「中国经渎河为长,上应析木,下朝扶桑,演昆崙,踰积石,缭大漠,经龙门,灌注九州之间,经营万里之外。古先哲后,罔不钦崇,奠封君之仪,修坛墠之制。存乎祀典,代以为常,则班固序汉书,所谓河祠临晋是也。伟其南直太华,左邻中条,渭水过其傍,汾睢揭其后。风云相荡,精气交驰于以礼,神事之宜也。至于春以泮冻,秋以涸流,初以岁祷,终以报祈,尝醪有加,骝驹是荐。盖以在雍州之域,通天子之都,地既称雄,礼云异数,幽赞之力,实赖河公,息昏垫之苦,绝羡溢之忧。滨河之人,阔无大害,此灵长之德,上善之功也。辞曰:浩浩长河,中国之纪,洪流激射,横制地理。蒸云吐雾,荐图效祉,是曰经渎,斯为德水。嗟我上相,四方是维,维言祐之,河公降禧,众神在列,曾未区别,公为之节。内寝攸设,寝庙亭亭,中外有经,濯濯厥灵,妃偶攸宁。于戏祠宇,焜耀中土,在河之浒,在城之下,刊兹片石,昭灼千古。」
  • 东晋郭璞〈尔雅图赞〉曰:「昆崙三层,号曰天柱,实维河源,水之灵府。」
  • 原 文后魏孝文帝〈祭河文〉曰:「维大和十九年,皇帝告于河渎之灵,坤元涌溢,黄犊作珍。浩浩洪流,实裨阴沦,通源导物,含介藏鳞,启润万品,承育苍旻,惟圣作则,惟禹克遵。浮楫飞帆,洞厥百川,朕承宝历,克纂乾文,腾鸾淮方,旋鹢河濆,龙舲御渎,凤旆乘云。汎汎棹舟,翩翩溯津,宴我皇游,光余彝滨。肇开水利,漕典载新,千舻桓桓,万艘斌斌。保我大仪,惟尔作神。」
  •  唐颜师古〈四大河祝文〉曰:「维神上通云汉,光启图书,分导九枝,旁润千里。素秋式序,用率典常。」
  • 宋苟伦〈与河伯笺〉曰:「伏惟河伯府君君侯,潜曜灵泉,翱翔神渚,发洪流于昆崙,扬高波于砥柱,包四渎以称王,总百川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