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十二卷:历

历一

  • 《尚书》曰:「恊用五纪,其五曰历数。」
  • 《汉书》曰:「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以历数,定三统服色之制。又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阨之患,吉隆之喜,此圣人知命之术,小人强欲知天道,坏大以为小,削远以为近,是以破碎而难知。」
  • 《续汉书》曰:「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璇玑之运,三光之作,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
  • 《晋志》曰:「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璇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敬农时,兴物利,皆以繁顺两仪、纪钢万物者也。然则观象设卦,扐闰成爻,历数之原存乎此也。」宋王涯
  • 《说元》曰:「自黄帝迄三代之末,凡二千四百十四年,历凡七变。汉四百年凡四变(一云五变。),自魏晋迄隋又十六变,而后魏、后周六历不与焉。唐三百年历凡九变,自五代之调元钦天,而历法始弊。本朝自建隆迄庆元二百五十年间,历十四变。上距黄帝之历,凡五十八变矣。夫二代之历,多至八百年,少至四百年而一变者,非历之差也。正朔既改,历不容不变也,汉历率百年一变,唐率百年三变,本朝历率百年而六变,以其用之久,近观之则法之疏密可知矣。」

历二

  • 《世本》曰:「容成作历。(注:「容成,黄帝臣也。」)」 
  • 《尚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 《尸子》曰:「造历数者,羲和子也。」杨泉
  • 《物理论》曰:「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
  • 《汉书》曰:「历数之起尚矣,传述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其后三苗乱德,二官咸废,而闰馀乖次,孟诹殄灭,摄提失方。」 
  • 《风土记》曰:「黄帝颛顼下,达三王治历,十有一家,考课损益,各有变衰,非天运之错。考察意异故也。」
  • 《益部耆旧传》曰:『巴郡洛下闳,汉武帝时改颛顼历更作太初历。曰:「后八百岁,此历差一日,当有圣人定之。」』 
  • 《汉书》曰:「昭帝用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历,罢废尤疏者十七家,使校历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若连珠,渠奏状,遂用邓平历。」王隐
  • 《晋书》曰:『张载弟,前乌程令,名亢。依蔡邕注、
  • 《明堂》
  • 《月令》《中台要解》,又缀诸家历数而为历赞,荀崧见赞而异之,云:「信诙罗历表义矣。」』
  • 隋〈律历志〉曰:「宋氏元嘉何承天造历,迄于齐末相仍用之。梁武初兴用循齐旧,天监中,方改行宋祖冲之甲子元历(大明中造)。陈武受禅,亦无创造,后齐文宣用宋景业历,西魏入关行李业兴历,至周武甄鸾造甲寅元(明克逊与太史正定新历),遂参用推步焉(马显上景寅元历)。百济行宋元嘉历,以建寅月为岁首。」 
  • 《南史》曰:「何承天,东海剡人也。改定元嘉历,改刻漏二十五箭,皆从之。」
  • 《北史》曰:「李业兴撰新历,自以为长于赵□、何承天、祖冲之,信都芳难业,兴五阙芳私,撰灵宪历,以等月大小證据甚明,书未成。」 
  • 《唐书》曰:『王勃聪警绝众,于推步历算尤精,尝作大唐千岁历,言唐德灵长千年,合承周汉运历,不合承周隋躲祚,其论大旨云:「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金王者四十九代而九百年,水王者二十代而六百年,木王者三十代而八百年,火王者二十代而七百年,此天地之长期,符历之大数也。」』 
  • 《经济类编》曰:「唐开元间,太史言麟德历浸疏,日食屡不效,上命僧一行更造新历,梁令瓒造黄道游仪以候七政,遣太史监南宫说等于河南北平地测日晷及极星。」又曰:「蒙古耶律楚材以金大明历不应,制庚午元历上之,蒙古主每征伐,必令楚材预卜吉凶,亦自灼羊髀以符之,然后行。」又曰:「元行授时历,郭守敬等以为金虽改历,止因宋纪元历微加增益,未尝测验于天况。冬至者,历之本,而求历本在验气,汴宋旧仪今多不恊,乃与南北日官陈鼎臣等创造仪象圭表为器,凡十有三,复遣监候官十四人,分道测验凡二十七,所编参历法,酌取中数,成新历上之。言自汉以后,历法经十七改,创法者三十家,今所考正者,凡七事,所创法者五事,其法视古皆密,而又悉去诸历,积年月日法之博会者,一本天地自然之数,可以施之永久而无弊。历上赐名曰授时,颁之天下。」 
  • 《函史》曰:「明吴元年,刘基造戊申大统历上之,历注上御历三十事,民历三十二事,壬遁历六十七事,灵堂郎辨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保章正专,志天文之变,辨吉凶之占。挈壶正,知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明之度,上与群臣论天日月五星之行,傅藻等以书传左旋之,说对上天曰左旋,日月五星右转二十八宿,附天不动。朕起兵来,与善推步者仰观二十有三年矣,夜指一宿为主,度太阴所距,初几何尽一夜渐过而东,非右旋而何。」

历三

  • 【六德】【五官】《后汉书》曰:「历有圣人之德六焉,以本气者尚其体,以综数者尚其文,以考类者尚其象,以作事者尚其时,以占往者尚其源,以知来者尚其流,大业载之,吉凶生焉。是以君于将有兴焉、咨焉,而以从事受命,而莫之违也。」太史公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于是天地神祇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 
  • 【舆棺】【佩印】《隋志》曰:「张宾历既行,刘孝孙与冀州秀才刘焯并称其失,宾有宠于高祖,二人竟以他事斥逐。宾死,孝孙仍直太史,累年不调,寓宿观台,乃抱其书,弟子舆棺来诣阙下,伏而恸哭,执法拘以奏之。高祖异焉,以问国于祭酒何妥,妥言其善,即日擢授大都督,遣与宾历比较短长。」 又曰:「隋文帝时,张冑元直太史,参议律历,时辈多出其下。太史令刘晖等甚忌之,然言多不中,及太子新立,刘焯上皇极历驳正冑元之短,太子颇嘉之。焯为太学傅士,负其精博志,解冑元之印,官不称意,称疾而归。」 
  • 《旧唐书》曰:「张冑元佩印而沸腾,刘孝孙舆棺而恸哭。」 
  • 【千岁】【万年】上详历二。庆元五年,临安进士侯堂校写万年历十七卷。
  • 【和六气】【恊三光】《张曲江集》云:「洛下闳极其数而知来,耆旧传尚其占而示后,下恊黄钟,上稽元象,以和六气,以恊三光。」

历四

  • 【黄帝造】后汉〈律历志〉云:「黄帝造历,元起辛卯。而颛顼用乙卯,虞用戊子,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秦用乙卯,汉作太初历,元以丁丑。」
  • 【容成作】详历二。 
  • 【正岁年】《周礼》:「太史正岁年次,以序事颁于官府都鄙。」
  • 【覈晷度】《元嘉起居注》云:「尚书郎乐循以为治历之官,当覈晷度。」
  • 【明时度】太史公曰:「尧历羲和之官,明时正度。」
  • 【揆天行】《洪范‧五行传》曰:「历者,圣人所以揆天行而纪万国也。」 
  • 【正节气】【审寒温】并详历二。
  • 【阳历】【阴历】《汉书》云:『先藉半日,名曰阳历;不藉,名曰阴历。所谓阳历者,先朔月生;阴历者,朔而后月乃生。』 
  • 【天地之纪】《汉书》云:「历者,天地之大纪。」 
  • 【帝王之司】《后汉书》曰:「若夫用天因地,揆时施教,颁诸明堂,以为明极者,莫大乎月令。帝王之大司,备矣;天下之能事,毕矣。」 
  • 【治历明时】《易》云:「君云以治历明时。」 
  • 【治历改元】杜预奏事云:「自黄帝已来,治历改元,永以为制。」 
  • 【底日】日官以底日底致也。
  • 【考步】【历正】少皞,官凤鸟氏历正也。
  • 【司历】哀公十二月螽,仲尼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火伏十月。
  • 【五家历】《五行传》云:「五家之历多疏阔,颛顼历为微近。」 
  • 【六家历】蔡邕议云:「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凡六家历。」
  • 【三统历】《汉书》:「刘歆作为三统历。」
  • 【四分历】《续汉书》云:「章帝徵能历术者,为四分之历。」 
  • 【太和历】《魏略》云:「推步弦望朔晦为太和历。」 
  • 【景初历】《魏志》景初元年黄龙见,有司奏改太和历为景初历。
  • 【乾象历】《吴志》云:「孙权黄武二年改四分历用乾象历。」 
  • 【四时成岁】《尚书》:「咨女羲暨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 【历数在躬】又曰:「天之历数在尔躬。」 
  • 【黄帝不死】黄帝合历而不死,始终无穷,故曰不死。 
  • 【重黎惇嚁】尧命。 
  • 【日御不失】诸侯有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 【宿离不忒】无失经纪。
  • 【秦推五胜】五行相胜。 
  • 【汉习秦正】【唐都分天部】《汉书》云:「治历者,凡二十馀人,方士唐都分天部。」注曰:「谓分二十八宿为长短之度也。」 
  • 【洛下算转历】又云:「巴郡洛下闳运算转历。」 
  • 【正分至之节】【考寒暑之实】并详历一。 
  • 【小学太史之职】《汉书》云:「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钩深,莫不用焉。纪行于一,衍万其术在为天下小学,职在太史,羲和掌之。」
  • 【少凤鸟之官】详上。
  • 【日者】【历生】《六典》云:「置历生三十六人。」 
  • 【高丽请颁历】武德七年。
  • 【吐浑请颁历】正观十年。 
  • 【察纪律之行】【观运玑之动】【原星辰之迭中】【寤晷景之长短】徐干〈中论〉。
  • 【天旨裁其纪纲】【日官考其精要】张说〈贺表〉。
  • 【包万象以为法】【齐七政以立元】【测土箭以候气】【审朓朒以定朔】【明九道以步月】【校迟速以推星】【考黄道之邪正】【辨天势之升降】晋显德二年学士王朴奏。
  • 【中星正则天运可求】【分至定则日行可准】

历五

  • 梁简文帝〈谢赐新历表〉曰:「五司告肇,万寿载光,琯叶璧轮,庆休宝历。班和布政,悬阙徇道,式弘敬授之典,载阐浃辰之教。」
  • 〈谢赐新历表〉曰:「璇籥环玑,凤司肇律,观抖辨气,玉琯移春,万福维新,尅固天保。」
  • 梁沈约〈谢赐新历表〉曰:「窃惟观斗辨日,驭生为本,审时分地,稼政莫先,何则胜杀无舛,拘忌之理难忽,珠璧有徵,礼节之原攸序。」
  • 王僧孺〈谢历表〉曰:「窃以龙驭不爽,靡见侵薄,凤职是司,曾无昃朓,璧联珠灿,轮映阶平,义实明时,事惟均政。固以先天候其馀,始执杓验其平分,九瀛仰化,万寓依朔。」
  • 宋王安石〈谢赐历日表〉曰:「清台课历,肇明一岁之宜;列郡仰成,钦布四时之事。文切忭拜赐为荣,躬包历数,政顺玑衡,齐日月之照临,体乾坤之阖辟。考观星度,远存尧象之明;推步大端,犹存夏时之正。尽俯仰察观之理,裁成辅相之宜,岁事备存,诏文偕下。先天诞告,间无杪忽之差;率土逢占,验若节符之合。敢不恭承睿旨,顺考时,行赞圣神化育之功;极天人和同之效。奉而行政,期不戾于阴阳;推以治人,庶克跻于富寿。」
  • 苏轼〈谢赐历日表〉曰:「迎日推策,虽曰百王之常;后天奉时,惟我二后之德。伏读诏旨,灼知圣心,伏以嗣岁时将兴,旧章毕举,三朝受海内之图籍,七月陈王业之艰难。冬有祁寒,知民言之可畏;阳居大夏,识天道之至仁。故于颁朔之初,更下布新之诏,恭惟视民如子,以国为家,振廪劝分,人自忘于艰,岁消兵去杀。天必报之丰年,敢不省事清心,贵农时之不夺;思患预备,期岁计之有馀。」
  • 梁庾肩吾〈谢历日启〉曰:「凌渠所奏,弦望既符,邓平之言,锱铢皆合。登台视朔,睹云物之必书;拂管移灰,识权衡之有度。初开卷始,暂为春留,未览终篇,便伤冬及。徘徊厚渥,比日为年。」
  • 唐穆宗〈长庆宣明历序〉曰:「累圣缵绪,必更记历,推体元居,正之道彰。敬授维新之法,感易象之随时,怀礼经之听朔。爰命太史,洎乎畴人,候望于清台,论思于别殿,究微妙,考休祥,观浑仪以见天心,视圭景而知日至。则八卦之气不杂,百工之职允釐。」
  • 张说序曰:『开元十有三祀,诏沙门一行,上考黄颛夏商周鲁五王一侯之遗式,下集太初至于麟德二十三家之众议。比其同异,课其疏密,振古未探之象,必发挥于神算;大钧不测之气,尽覼缕于天聪。更审晷度之长短,度星间之广狭,绳九道之朓朒,纠五精之进退。参大衍天地之数,综八卦六爻之序,一辙于文王也。覆春秋交蚀之辰,研九畴五纪之奥,同符于孔子也。杼轴万象,优柔四载,臣奉诏金门,成书册府,纬合编次,勒成一部名曰:「开元大衍历」。经七章十卷,长历五卷,历议十卷,立成法天竺九执历二卷,古今历书二十四卷,略例奏草一卷,凡五十二卷。所以贯三才,周万物,穷术数,先鬼神,称制曰者,即圣人顾访之旨;标谨按者,是历家进对之词。盖中黄之宝符,大紫之神器也。谨以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岁之新历(唐明皇以八月五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