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二十五卷:岩

岩一

  • 《说文》云:「岩,崖也。山边谓之崖。」 
  • 《尚书说命》曰:「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予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力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 《晋书》曰:「许询移居皋屯之岩常与沙门支遁及谢安石、王羲之等同游往来,今皋屯呼为许度岩。」 又曰:『顾恺之为谢鲲像,坐石岩里,云:「此子可置丘壑中。」』 
  • 《齐书》曰:「徐伯珍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长隐处也,山多龙须。柽柏望之成五采,世呼为妇人岩。」
  • 《浔阳记》曰:「赤山崖峻壁上多灵岩,生仙菜,村人恒采之也。」 
  • 《嵩高山记》曰:「少室山大岩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经书,自然饮食,室前有一石柱,象承露盘。上有石脂,滴滴流下,服之一合,寿与天地同毕。」 盛弘之
  • 《荆州记》曰:「平乐县有山临水岩间,有两目如人,眼极大,瞳子白黑分明,名为目岩。」 又曰:「始兴机山东有两岩相向,如鸱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声。」 郑缉之
  • 《东阳记》曰:「北山有春草岩、根竹岩、仙姥岩,不生蔓草,尽出龙须,尤多药物。」
  • 《南康记》曰:「阳道士葬岩室,临终语弟子等可送吾尸置彼石室中,巾褐香炉,此外无所须也。葬数年,犹俨然如生。今舟行者过其山渚,长闻香气,咸叹异焉。」 
  • 《鄱阳记》曰:「香岩在贵溪县东五里,旧名腥腥岩。昔术者许旌阳见蛇于此岩下,因此名焉。后人恶其名,遂改香岩。」 又曰:「弋阳岭上多蜜岩,元嘉中有人见岩间有三铁镬,可容百斛,中生莲花,他日往寻,不知所在。」 
  • 《国老閒谈》曰:『鲁宗道为执政,营一小室,画山水,朝退独坐,曰「退思岩」。』 
  • 《水经》注曰:『桂阳有山,盘纡数百里,有赭岩迭起,冠以青林,与云霞乱。采山上有白石,英山下有平陵,有大堂基。耆旧云:「尧行宫所。」』 又曰:「九疑山基盘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又曰:「庐山山川明净,风泽清旷,嘉遁之士,继响窟岩,秦皇汉武及太史公司马迁咸升其岩,望九江而眺钟彭焉。」

岩二

  • 【醉仙】【卧佛】《潜确类书》曰:「醉仙岩在巩昌府成县,南连凤皇山,有仙像在崖壁,如世人所画醉仙状。」 又曰:「卧佛岩在重庆府彭水县,岩石攲悬,生一窍甚圆,仰窥之,又生一窍。其石虚明,有横石一块,眉目宛然如如来佛曲肱枕卧时之像也。」 
  • 【斑竹】【蟠桃】又曰:「斑竹岩在长沙府茶陵州南,岩际生斑竹,相传舜葬,九疑二妃寻至湘,以手洒泪成斑色。」 又曰:「蟠桃岩在岳州府慈利县七姑山下,岩洞中有石乳结成佛像及石床鹿项。」 
  • 【辛女】【任公】又曰:「辛女岩在辰州府庐溪县,大江之左,有石屹立如人。相传高辛氏女于此化为石。」 又曰:「任公岩在福宁州,与柘洋相连。昔任公栖隐于此岩,后有悬崖,上犹存任公手书。」 
  • 【翠云】【甘露】又曰:「翠云岩在永安,一名侍郎岩。宋侍郎张驾、祭酒杨时、司谏陈瓘读书于此。」 又曰:「甘露岩在泰宁县,石门天成,一径仅通单骑,飞瀑垂岩而下,甚甘。宋时有僧倚岩,架层楼叠阁,扪萝而上,俯瞰溪流,一碧万顷。探幽者,以不易到为恨。」 
  • 【壶公】【谢客】又曰:「壶公岩在南丰县,壶先生尝委蜕此岩。」 又曰:『谢客岩在华盖山东南,谢灵运书:「白云曲春草。」吟于崖上,今尚存谢客岩三篆字。』 
  • 【献花】【涌翠】又曰:「献花岩在应天府,祖堂法融禅定于此,百鸟献花。」 又曰:「涌翠岩在馀杭大涤山前,峭壁涌起,高二丈,广三丈。其上花翠玲珑,奇怪万状,有石乳焚火极香。」 
  • 【浮石】【积书】又曰:『浮石岩在崇仁,三岩鼎立,中贯一溪,可容舫。宋尚书何异辟为山庄,表其胜迹五十五所。题曰「三山小隐」,理宗书「襄庵」二大字赐之,异揭于方壶室,洪迈有记。』 积书岩详见山一。 
  • 【石燕】【玉琯】又曰:「石燕岩在长汀县。」 
  • 《寰宇记》云:『昔有飞燕颉颃,偶遇骤雨,燕集石上,顷之皆化为石。』 又曰:「玉琯岩在永州府宁远县舜祀侧。汉哀帝时零陵郡文学奚景得玉琯十二于此,今舜祀后石室是也。」 
  • 【注米】【滴水】又曰:「注米岩在会昌,深广二丈。伏虎禅师驻锡处有小窦,相传出米随人多寡可给,后人凿之,仅有流泉。」 又曰:「滴水岩在陜西文县城北,乱山矗立,划开两峰如了髻,飞泉千尺,置槽引之,以给居人。又远为飞邛洞、上清洞,其高接天,深邃,益不可穷。」 又浙江新昌县有滴水岩,岩下清泉一滴,烈日冻雨,皆无盈缩。其味清甘,甲于众泉。又有乳香岩、太师岩,半壁有钓矶,相传任公子钓鱼处。 
  • 【抱玉】【会仙】又曰:「抱玉岩在湖广承天府荆门州西北,有潜玉亭址,即楚卞和采璞处也。」 又曰:「会仙岩在武昌府通山县南,高五丈,深七尺,悬石若钟鼓,叩之有声,巨石如床。昔樵者见有拄锡端坐其上者,顷即不见,疑以为仙人云。」

岩三

  • 【燕岩】《山堂肆考》曰:「燕岩在山西太原府寿阳西,山多蛰燕,因此名山曰燕岩。」 
  • 【花岩】详山。 
  • 【灵岩】《山堂肆考》曰:「灵岩在吴县西,上有石马,望如人骑,吴王馆娃宫响屧廊、香水溪、玩花池在焉。」 
  • 【月岩】《天中记》曰:「杭州凤皇山,下瞰大江,直望海门,势若凤皇欲飞之状。有石如片云,拔地高数丈,巅有一窍,名曰月岩。惟中秋之月,穿窍而出,十四、十六则外此窍矣,馀日尤斜。」 
  • 【澹岩】在永州府城南,上有澹山寺,楼殿隐石隙中,风雨不能及,四壁削成万仞。 
  • 【明岩】在天台桐柏山下,初入岩谷深邃,石窦崁空,楼阁半在岩间,不复覆以茅瓦,即石成岩。洞口有帽影马迹,俗传闾丘胤委蜕于此。 
  • 【寒岩】在台州府天台县,石壁高数百丈,为屏为洞,容数百人。夏至不见日影,一石甚方正,乃寒山子晏坐处。 
  • 【蜜岩】史梁傅昭为临海太守,郡有蜜岩,太守封固,取其利。昭下教勿封蜜岩。 
  • 【梅岩】在江西馀干县藏山上,赵汝愚尝读书于此,理宗为题「梅岩」二字。 
  • 【石岩】在乐安,望之如梁,曰石桥。其下空旷轩豁,可以游观,前有石灶,出泉五色,后有大石肖人,小石肖牛鼻,俗呼牛鼻岩。傍有动石,风作则运动如轮。 
  • 【宣岩】在汀州府长汀县,岩洞幽窈,泉清木茂。宋崇观间邑人宣明尝贡,辟雍不乐仕进,归隐于此,郡守谢诇雅重其人,榜曰「宣岩」。 
  • 【西岩】在宁化县,登石梯而上,石笋屹立如门。上有石乳,下有垂泉涓涓,自乳而下滴于笋末,毫发不爽。又有石宛然如龙,当门之顶,其中空洞如砥,可坐千人。 
  • 【东岩】在宁化县,中有数石室,始入,隐隐若有人形,谛视则无,谓之「山影洞」。傍有石莲数朵,大如车轮,左有石龛藏经,谓之经翕。又有石如壶,高可二丈,寒泉涌出壶口,皆成钟乳。下有芝田数区,上有响石,撞之如钟。西有石柱,峻削如清琅玕。其南有泉,自石中出,潺湲迅急,复入于石缝,不知所之。 
  • 【香岩】在大理府西点苍山之半,香从空来,世传释迦佛苦行地。 
  • 【荻藤岩】在安庆府太湖县北。 
  • 【金谷岩】在桐城东八十里,浮山岩轩壑宏敞,就石为佛阁,不施瓦柱,中有丈六全身像。有青乌一双巢于岩,时来时去,声如笙簧,见之者云百馀年矣。 
  • 【会胜岩】在浮山,石屋连蜷,深邃幽杳,前有远录禅师塔,有欧阳文忠公遗迹,浮山有三十六岩,此二岩为最。 
  • 【金晶岩】在常州府宜兴县,佛窟洞西,岩石晶莹,日光射之,绚烁如金。 
  • 【松林岩】在庐州府六安州南,一名高寮岩。松柏苍翠,中有佛子宫,酷暑不热,隆冬不寒。岩东石上多兰蕙。 
  • 【玉虹岩】在彰德府林县支离岩东,下对白龙潭,如一匹练。 
  • 【天井岩】在武安县,岩石四围如井,状极险峻。 
  • 【定晋岩】在武安县北,县崖百仞,松柏苍蔚,中藏梵刹,风雨莫侵。岩下有池,池畔有透影碑,相传自池涌出,至今犹存。
  • 【蝌蚪岩】在登封县,汉张芝获蝌蚪古书于此,因名。 
  • 【太白岩】在四川夔州府万县,西山上有「绝尘龛」三字在石壁上,有唐人诗刻,相传李白读书处。 
  • 【岑公岩】在夔州府万县,大江之南,石岩盘结若华盖,左右方池有泉喷薄,岩下如帘,松葟藤萝,蓊蔚苍翠,记称神仙窟也。 
  • 【石龙岩】在衡州府临武县,中有石如龙状,因名。岁旱时,洗之即雨。 
  • 【高士岩】在永州府宁远县舜祠西,旧名野猪岩。昔有猎者见群豕,逐之入岩,忽不见。因得乐器一部,无为观道士以献之朝,丘顺甫改名高士岩。 
  • 【仙迹岩】在杭州府馀杭县,大涤山石崖上有肩帔簪冠之迹,隐然而见,不生苔藓,旧志秦始皇驱鬼兵塞海,岩势欲动,忽有神人呵叱,以身镇之,故有此迹。 
  • 【大楼岩】在遂昌,飞瀑四时不绝,冬则凝结倒悬如玉浮屠。下为龙湫者三十六,其第四湫号龙井,尝有净空禅师振锡其侧,感黄龙出,受戒祷雨,辄应有献楮钱,无得过三百,踰数则推出不受。 
  • 【丫头岩】在江西弋阳,有大石如人首而岐,故名。或题诗云:「何不当时嫁却休,长教人唤作丫头。」后施逵续云:「只因未有良媒在,直到如今几百秋。」 
  • 【石仙岩】在江西南丰县,南唐升元中,张天师远孙洞宣自龙虎山来,聚石为坛,作石室。方广二十丈,脩炼其中,先是岩为神栖,飞石掷人,人不敢近,洞宣篆符石壁上,患始息。今五指印掌石上,隐隐犹存。 
  • 【龙成岩】在万载,岩深九房,有石如列仙者以百数,有如钟者,扣之铿然,有如砚、如墨、如笔者,岩水流注砚中,横其上,笔阁其旁,有石人坐白沙旁,作鬻盐状,或扫去,顷之复积。宋元祐间猎者逐兽至其处,获骨一具,其顶穹然如角,识者谓龙蜕也。 
  • 【铁石岩】在信丰,二门相对,中可容百人,又有石井龙岩者穿而过,见右爪,岁旱祷岩中,鸣鼓,水涓涓而已,筛金则长泻。 
  • 【汉仙岩】在会昌,旧名汉溪,深广数十丈,相传为秦王读书处,有石窦,仅容一人匍匐而入,至读书堂,又横过石壁,有石龙数丈,见者讶以为真。又有古木一株,大不盈握,横亘绝壁,山风狂吼,终古不堕,俗谓之仙女挂降真。又有鹰蹲、僧帽、罗汉、龙头、故萝、蟾蜍、天河、天开诸石,玉笋、天竺二峰,天开、阁、月镜台、会仙亭、金刚窟、滴水池、白龙徵、万松庵、一线天、白莲池、石 罅泉、石狮、石龟、笏碣、仙人奕诸景,人谓可匹闽之武□。 
  • 【皇恩岩】在瑞金,旧名月圆岩。有龙穴,水中二珠,每秋际月澄,珠时出游水际,莹莹然,亦有神异也。岩状如鱼,横阔十馀丈,前有二潭,曰龙曰龟。宋天圣中僧法明结庐于此,敕名皇恩。 
  • 【八仙岩】在福州府候官县。 
  • 【方壶岩】在永福,岩中有二名室,其下有泉净照毫发。有红鱼,腹下四足。 
  • 【蔡溪岩】在仙游,岩前巨石如双阙,曰石门。高三十馀丈,广百十丈,其上洞壑幽深,飞泉奔激,一尘不到处也。 
  • 【灵惠岩】在大田,拔地千丈许,内有厅事,环坐数百人,洞外众峰森列如笋,有泉出石罅间,随饮者多寡为盈缩,曰圣泉岩,名灵惠以此。 
  • 【百丈岩】在永安高约百丈,周围三重,四面峭壁,中有一径陡绝,其巅长冒云气,开荠之时,香炉、狮子诸峰,悉见于前。 
  • 【南安岩】在武平,形如狮子,中有二岩,南岩,窈窕虚明若室天成,东岩差隘而石龛犹缜密。 
  • 【谦师岩】在漳州府龙溪县鹤鸣山中,宋时开元寺白衣僧从谦尝游此山,见二贫士对奕,就之。化为二鹤,冲天而去。馀一棋子,取而食之,因而辟谷不食,乃坎石为室,居四十馀年,后遂仙去。 
  • 【锦石岩】在韶州府仁化县,崖中石壁五色间错,旁有小石,洞号梦觉关。 
  • 【湘水岩】在广西省城东,俗呼圣水岩,夜半则潮上岩,日中则潮下岩,每日如常,地广数十亩,即《水经》注云:「潮汐塘也。」 
  • 【牛龙岩】在兴业南,中可容千牛,每冬则居民驱牛入岩以避寒,又有龙蛰于此,因名。 并《潜确类书》

岩四

  • 梁丘迟〈夜发密岩口〉诗曰:「弭擢缠假寐,击汰已争先,敞明朗霞彻,惊明晓魄悬。万寻仰危石,百丈窥重泉,丛枝上点点,崩溜下填填。」
  • 增唐刘长卿〈斑竹岩〉诗曰:「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点点流残泪,枝枝寄此心。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欲觅樵人路,蒙茏不可寻。」
  •  宋谢翱〈雨饮玲珑岩下〉诗曰:「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夜含星斗光,隐若金石气。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盆中蓄海石,左顾如牡蛎,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回指南海峰,苍茫傥一至。」
  • 孙龙〈隐岩〉诗曰:「跳波触石喧,古木抱崖拥,老蛟厌泥蟠,一笑作潭洞。孤峰起崷崒,哀壑浩呼汹,腥风噤蛙淫,冻雨落毛□,凛凛白昼寒,瘴发立尽耸。」
  • 元张翥〈一生岩〉诗曰:「初地灵峰下,重来为讲经,神应何掌受,石亦点头听。云鹤随飞钵,湖龙入净瓶,至今花雨处,长照一镫青。」
  •  明陈秀民〈灵岩〉诗曰:「宝殿压崔嵬,华池顶上开,山从太白出,水自洞庭来。阁道连珠塔,岩花照石台,吴王清暑地,那得受尘埃。」
  •  崔子忠〈滴水岩〉诗曰:「入不知高下,山春水似秋,星河平地看,鸡犬半天游。洞腹藏元气,山根养伏流,白云朝出宿,知是绕神州。」
  •  吴兆狮〈塔岩〉诗曰:「石罅置檐楹,高低纵复横,临深畅幽意,极险尽游情。火照潭心影,经传洞腹声。际眉岩电射,绕足涧霓生,潜怪禅能伏,啼鼯狎不惊,欲穷前胜处,无路若为行。」
  • 增 铭唐吕温〈傅岩铭〉曰:「赫赫汤德,如火不灭,滔滔商祚,如海不竭。发祥播气,世祚圣哲,国诞武丁,野生傅说。说始胥靡,武丁即祚,德通神交,忽梦如寐。若帝导我,期于题素,有无之间,邂逅相遇,宵衣而起,爰得其人。貌符心契,如旧君臣,飞龙在天,山川出云,感激自致,其间无因。舍筑傅岩,脱鳞鹏升,作霖时和。奋揖川程,金在吾砺,木从吾绳,君何言哉!殷道中兴,元凯攀尧,微舜熟阶,阿衡于汤,抱鼎徘徊,会合之际,厥惟艰哉!何如梦中,天授神开,惟贤是登,道贵特达。匪次勿用,才其壅遏,高宗得说,乃在恍惚,揭铭光,万古不没。」
  • 记明徐学谟〈游贵西仙岩记略〉云:『出龙虎山一里,南迫大溪,溪水澄莹,可鉴毛发。岩凡二十有四,总之名仙岩,云初一岩若三人然立水侧,拱客而前者,曰「三教岩」。其一人俯而瞰溪者,曰「观水岩」。岩之凹处,置廒具数处,局木横列,差若贝齿。或启或整或坠者,曰「仙仓岩」。其下为酒瓮,岩有陶罂欹贮岩中,东头若古冢囊一棺,而暴其半者,为「仙棺岩」。其材色白他岩,棺尤累累,有规行而锐首者。其次曰「药罗岩」,有石磨一旁施药罗,即今医肆中所陈。其次曰「丹灶岩」,岩之故灶,彷佛颓坏,惟败堑壅之,尚有水淋火炼之色。其次为「木屐岩」,石形如屐緉,其次曰「杼机岩」,若转空轴而待织者。曰「马厩岩」,两柱间悬一坜,若将秣焉。曰「鹰架岩」,一木横之鹰已飞去而溲滓常积。又其次曰染具、杵臼二岩,架轴舂碓之器,亦宛然罗列。曰「仙乐岩」,山中常闻丝竹声,又若有物伏岩际,跳梁惊跃,是为狮子、山犬、仙羊离列之为三岩,由三岩而下,为「辘轳岩」,旧有尺木阁岩,上外悬汲器,以绠敛纵之,有土炉一具,旁罗诸铁器者,曰「铁炉岩」。杂委诸工料,狼籍不除,似将营室者,曰「泥料岩」。又有壑而舟横者,窦而床列者,虽去人远甚,俨有形似,其名曰「仙船岩」,曰「仙床岩」。惟恓贞岩最高,无他奇,以其巍壮伟怪有重楼复阁之势,故名。其末为「奕棋岩」,岩中设石棋枰,若有两人对奕者,足迹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