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十五卷目录

 齿部汇考
  素问〈上古天真论〉
  释名〈释形体 释疾病〉
  博雅〈释亲〉
  宋杨士瀛直指方〈齿主于肾〉
  元李杲十书〈上下龈属手足阳明〉
  危亦林得效方〈齿者骨之馀〉
  明王肯堂證治准绳〈齿 上龈 下龈〉
  本草纲目〈牙齿释名 气味 主治 发明 齿垽气味 主治 附方〉
  古今医统〈齿候叙论 诸齿病皆胃火之故 齿病多为饮食厚味毒秽积塞为患 走马牙疳證 治齿病泻阳明胃火为先 治老人肾虚齿动 治牙痛有四法 治齿间肉壅出 齿病外因者不治 清胃散 玉池散 清胃饮 神功丸 立效饼子 嗅鼻散 追毒散 姜黄散 荜拨散 荜拨汤 椒盐散 齐峰花椒散 升麻散 犀角 升麻汤 驱毒饮 立效方 荆槐散 郁金散 防风散 梧桐律散 石膏升麻散 独 活散 细辛散 如神散 全蝎散 川芎石膏散 赴筵散 定痛散 逡巡散 蝉退散 祛风定痛散 香盐散 双枝散 芫花散 草乌头散 救苦散 露蜂房散 大戟散 蟾酥膏 香附子散 七香散 羌活散 白芷散 丁香散 雄黄定痛膏 牙宣散 砂糖丸 雄黄膏 白矾丸 瑞竹堂方 巴豆丸 乳香丸 韭叶膏 韭子汤 八味丸 安肾丸 麝香间王散 坚牙散 食疗方 经验良方 坚牙散 槐盐散 西岳华峰 方 海上方 青白散 圣济总录方 青盐煎 芎归散 妙应散 拜受齿药 石膏散 宣风牢牙散 御前白牙散 白牙散 雄鼠骨散 龙齿散 麝矾散 青金膏 青金 散 北枣丹 三仙散 取牙不犯手 又方 齿病门单方 针灸法 导引法 治案〉
 齿部艺文〈诗〉
  落齿           唐韩愈
  齿落辞          白居易
  齿落           明吴俨
  齿叹           皇甫汸
 齿部纪事
 齿部杂录

人事典第十五卷

齿部汇考

《素问》《上古天真论》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
人之初生,先从肾始,女子七岁,肾气方盛,肾主骨。齿者,骨之馀,故齿更。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肾气者,肾藏所生之气也,气生于精,故先天癸至而后,肾气平,肾气足,故真牙生,真牙者尽根牙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齿更。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平,足也。均,和也。极,止也。至真牙生而筋骨所长,以至于极矣。

五八,肾气衰,齿槁。
肾为生气之原,男子衰于气,故根气先衰,而齿槁也。

八八,则齿去。
数终衰极,是以不惟枯槁,而更脱落矣。

《释名》《释形体》

齿始也,少长之别始乎此也,以齿食多者,长也,食少者幼也。
牙,摅牙也,随形言之也。

《释疾病》

龋朽也,虫齧之齿,缺朽也。

《博雅》《释亲》

毁齿谓之龀。

《宋·杨士瀛·直指方》《齿主于肾》

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经云: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

《元·李杲十书》《上下龈属手足阳明》

牙齿是手足阳明,脉之所过,上龈隶于坤土,乃足阳明,胃之脉所贯络也,止而不动,下龈嚼物,动而不休,手阳明大肠之脉,所贯络也。

《危亦林得效方》《齿者骨之馀》

齿者骨之馀,肾主管养呼吸之门户也。

《明·王肯堂·證治准绳》《齿》

统属足少阴肾经。
《素问》曰: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又曰:肾热者
色黑而齿槁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

齿分上下龂。
一作龈齿根肉也。
《上龂》
属足阳明胃经。
《素问》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针经》曰:上爿痛喜寒而恶热,取足阳明之原,冲阳穴在两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中。注爿,判也,左半为爿,右半为片,朱丹溪曰:当灸三里,穴三里,足阳明经之合穴也,在两膝下外侧辅骨下三指地,离䯒骨外一指许,两筋间,宛宛中也。
《下龂》
属手阳明大肠经。
张洁古曰:秦艽去下牙痛及除本经风湿。《针经》曰:下爿痛喜热而恶寒,取手阳明之原,合谷穴在两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朱丹溪曰:当灸三间穴,三间手阳明经之俞穴也,在两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骨上缝中,赤白肉际。

《本草纲目》《牙齿释名》

李时珍曰:两旁曰牙当。中曰:齿肾主骨,齿骨之馀也。女子七月齿生,七岁齿龀,三七肾气平而真牙生,七七肾气衰,齿槁发素,男子八月齿生,八岁齿龆,三八肾气平而真牙生,五八肾气衰,齿槁发堕,钱乙云:小儿变蒸蜕齿如花之易苗,不及三十六,齿者由蒸之不及其数也。
《牙齿气味》
甘咸,热有毒。
《牙齿主治》
陈藏器曰:除劳治疟蛊毒气,入药烧用。李时珍曰:治乳痈未溃,痘疮倒黡。
《牙齿发明》
李时珍曰:近世用人牙治痘疮陷伏,称为神品,然一概用之贻害不浅,夫齿者肾之标,骨之馀也。痘疮则毒自肾出,方长之际,外为风寒,秽气所冒,腠理闭塞,血涩不行,毒不能出,或变黑倒黡,宜用此物,以酒麝达之窜入肾经,发出毒气,使热令复行而疮自红活,盖劫剂也,若伏毒在心,昏冒不省人事,及气虚色白,痒塌不能作脓,热痱紫泡之,證止宜解毒补虚,苟误用此则郁闷声哑,反成不救,可不慎哉,高武痘疹管见云:左仲恕言变黑,归肾者宜用人牙散,夫既归肾矣,人牙岂能复治之乎。

《齿垽气味》

咸温无毒。
《齿垽主治》
苏恭曰:和黑虱研涂,出箭头及恶刺破痈肿。李时珍曰:涂蜂螫。

《附方》

痘疮倒黡,钱氏小儿方用,人牙烧存性入麝香,少许温酒,服半钱。闻人规痘疹论云:人牙散治痘疮,方出风寒外袭,或变黑,或青紫,此倒黡也,宜温肌发散,使热气复行,而斑自出,用人齿脱落者,不拘多少,瓦罐固济锻过出火,毒研末出,不快而黑,陷者獖猪血,调下一钱,因服凉药,血涩倒陷者,入麝香温酒服之,其效如神。无价散用人牙、猫牙、猪牙、犬牙等分火锻研,末蜜水调服一匙。
乳痈未溃,人牙齿烧研酥调贴之。〈肘后方〉
五般聤耳出脓血水,人牙烧存性麝香,少许为末吹之,名佛牙散。〈普济方〉
漏疮恶疮乾水生肌,用人牙灰、油发灰、雄鸡内金灰各等分为末,入麝香轻粉,少许油调傅之。〈直指方〉阴疽不发,头凹沉黯不疼,无热服内补散,不起必用人牙锻,过穿山甲,炙各一分为末,分作两服用,当归麻黄煎酒下,外以姜汁和面傅之。又方川乌头、硫黄、人牙锻过为末,酒服亦妙。〈杨仁斋直指方〉

《古今医统》《齿候叙论》

经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又曰:齿者肾之标,骨之馀也。
《巢元方》云: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齿则齿病矣。《东垣》曰:夫齿者肾之标,口者脾之窍,诸经多有会于口者,其牙齿是也。手足阳明之所过,上龂隶于坤土乃足阳明,胃之脉贯络也,止而不动,下龂嚼物动而不休,手阳明大肠之脉所贯络也,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足阳明喜寒饮而恶热,其病不一,牙者肾之标,亦喜寒,寒者坚牢,为病不同,热甚则齿动,断摇袒脱作痛不已,故所治疗不同也,有恶寒冷之物,而作痛者,有恶热物而作痛者,又有恶寒热之物而作痛者,有恶寒饮少,热饮多而作痛者,有恶热,饮少寒饮多而作痛者,有牙齿动摇而作痛者,有齿袒而为痛者。有齿为疳所蚀缺血出而为痛者,有脾胃风热齿龂肿起为痛者,有齿疳臭烂秽,气不可近者,此火热之甚也。

《诸齿病皆胃火之故》

王节斋云:牙床肿痛动摇,或黑臭脱落,世人皆作肾虚,殊不知此属阳明经湿热,盖齿虽属肾而生牙床上,下属胃,与大肠二阳明经,犹木生于土也,肠胃日受美酒、甘肴、膏粱之味,致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或生虫,故齿不安而动摇,臭黑脱落宜泻,阳明之湿热则牙床清宁而齿自安矣。大抵齿痛皆属阳明胃火旺之故,且齿者骨之精华,骨乃肾之所主,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人,若肾气强盛则齿自坚,衰则齿必为病,且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于下齿,缝中灌注于牙,或风寒热郁本经既病齿则因之轻者,为宣露龂颊浮肿,甚者则为疳𧏾龋脱之證,齿牙之病在乎手足阳明二经,动摇龂脱是以足少阴,肾经主之,此三经为齿之所病也,病热则生风,病湿则生虫,齿病不过风寒湿热,虫也。

《齿病多为饮食厚味毒秽积塞为患》

《金丹大全书》云:今人修养倒置,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馀积于齿缝中,当于夜下洗刷,使垢秽不藏于齿缝,齿自不坏矣,故云晨漱不若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日饭后必漱,及晨晚通有五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

《走马牙疳證》

牙床腐烂,一时脱落不救,谓之走马牙疳,言其速也。此盖热毒蕴积既久,故令一时发,作如火郁于灶,突之中久矣,一发而势焰,燎然莫之能,禦病此者十无一生,惟初发之时,急以疳药搽之,漱之内泻,阳明胃火庶可愈者。
脉候

右手寸关脉洪数,或弦而洪肠胃中,有风热齿痛。尺脉洪大而虚者,肾虚主齿,动疏豁相火上炎而痛。

《治齿病泻阳明胃火为先》

丹溪曰:牙齿痛肿或动或血出,皆是属热,宜泻胃火,胃气实者用调,胃承气汤加黄连、石膏、升麻、白芷、防风、荆芥、薄荷、桔梗、甘草之类,外用四神散加胡桐律擦之,或加麝香。
《治老人肾虚齿动当以补肾固齿为本》
经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又云: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可见年及四旬,急以补肾,固齿不可少缓,果能于未伤之先,固济则无损坏之理。易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此之谓欤。

《治牙痛有四法》

圣惠方云:热者怕冷水,宜用牙硝、姜黄、雄黄、荆芥等治之。冷者,怕热汤宜用乾姜、荜拨等治之。不怕冷热乃风牙,以猪牙、皂角、僵蚕、蜂房、草乌治之。有孔者为蛀牙,宜用雄黄、石灰、砂糖等治之,用药了皆以温水漱之。

《治齿间肉壅出》

予邑宋汪丞相之宠,好食厚味,一日热大作齿间,拥出有肉,渐大胀满口,不能闭,水浆不入,一医治之,不日而愈,法用生地黄汁一碗,牙皂角数挺,火上炙热,醮汁令尽为末,敷壅肉上,随即消缩。

《齿病外因者不治》

齿因不知护惜,或击损者,或跌扑者,或啮坚物而伤者,或咬重物而伤者,此皆外因,非药之可医,知者不可不慎。

《清胃散》〈和剂〉

治阳明热盛齿痛,或因服热药及引脑痛皆然。

牡丹皮 升麻各一钱 当归 生地黄
黄连各钱半
右作一服,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玉池散》〈经验〉

治风蛀牙痛肿庠动摇,牙龂溃烂,宣露出血龂热。臭气

当归 川芎 防风 白芷 槁本 细辛
升麻 地骨皮 槐花 甘草各等分
右咀每服五钱,水二盏,黑豆三十粒,姜三片,煎一盏去渣,不拘时服,漱口吐去,咽下亦不妨。

《清胃饮》〈秘验〉

治一切风热湿痰牙痛,床肿血出动摇。

当归 生地黄 黄芩 石膏各一钱 白芍药青皮 黄连各八分 升麻五分 细莘 藿香荆芥穗各六分 甘草 牡丹皮各四分 苍朮栀子仁各一钱
右水二钟,煎八分,食后缓缓含呷之效。

《神功丸》〈东垣〉

治多食肉,人口臭不可近,牙齿疳蚀,牙龂肉脱血出。
藿香叶 当归身 木香 升麻各一钱
生地黄酒洗 甘草各三钱 黄连酒洗
缩砂仁各五钱
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菉豆大,每服一百丸,或加至二百丸,白汤食远服。此药兼治血崩、血痢及下血不止、血下褐色或紫或黑及肠澼下血空心,服米汤下,其脉洪大而缓者,及治麻木,血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皆效。

《立效饼子》

治一切风牙、虫牙,疼痛不可忍。

良姜 草乌 川芎 荜拨 胡椒各等分
右为细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捻作饼子,每用一饼,咬在患处,有涎出立愈。
《嗅鼻药》治诸般牙疼。

雄黄一钱 乳香 没药各五分
右为细末,右疼吹左鼻,左疼吹右鼻,治牙疼有四法,用此并无不愈者,先用吹药,次用漱药,次擦药,次随證服药,此为四治并施,是也。

《追毒散》

治诸般牙疼。

贯众 鹤虱 荆芥 细辛 蜂房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用三钱加川椒五十粒,水一钟,煎七分,乘热漱之。

《姜黄散》

治牙疼不可忍。

姜黄 白芷 细辛各等分
为粗末擦患处,须臾吐涎,盐汤漱口,面赤肿者去,姜黄加川芎立见肿消。

《荜拨散》

治牙疼最效。

荜拨 细辛 白芷 荆芥穗 升麻 郁金当归各等分
右为细末,瓦盒贮之紧闭,勿令泄气,每用少许擦痛处,后以荆芥汤漱之。

《荜拨汤》

治齿痛通用。

荜拨 生地黄 当归尾 荆芥穗 桑白皮炒白芷 蜂房炒 赤芍药 姜黄 细辛
槁本 甘草各等分
右为粗末,每用三钱,井水煎漱。

《椒盐散》

治牙痛用清凉药,不效及甚者,宜从治之以此。

川椒 荜拨 薄荷 荆芥穗 细辛 潮脑青盐各等分
右为末擦痛牙。

《齐峰花椒散》

治诸牙痛。

点红花椒四钱 潮脑 赤小豆 砂仁各二钱明矾枯一钱
为末以少许塞患处,咽下亦不妨,齿痛惟藉花椒。麻痹

《升麻散》〈经验〉

治牙疼腮肿。

升麻 生地黄 川芎 地骨皮 槐子 皂角白芷 细辛各五钱 川椒二钱半
为末以少许擦牙,有涎吐出,用盐汤漱。
《犀角升麻汤》
治阳明经风热之甚,口唇颊车连牙肿痛。

犀角一钱半 升麻五分 防风 羌活各六分川芎 白芷 黄芩 白附子各五分 甘草三分
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漱服。

《驱毒饮》

治热毒上攻,宣露出血,牙龈肿,痛不可忍。

屋游即瓦上青苔,不拘多少净洗。
水煎汤澄清,入盐一撮,频频漱之。

《立效方》〈直指〉

治牙疼不可忍痛,连头脑顶背,微恶寒饮,大恶热饮。

防风一钱 升麻七分 甘草炙三分
龙胆草酒制四分 细辛叶
右水一钟煎五分去查,以匙抄在口中,煠痛处待少时,立止如多恶热饮,更加草龙胆一钱,此法不定,随寒热多少,临时加减,若恶风作痛,加草豆蔻、黄连各五分,除去龙胆草,累用得效。

《荆槐散》〈良方〉

治牙宣出血不止疼痛。

荆芥穗 槐花各等分
为细末擦牙患处。

《郁金散》

治牙齿出血疼痛。
郁金 白芷 细辛各等分右为细末擦牙龈疼处,含少时有涎吐出。

《防风散》

治牙齿疼痛。

防风 鹤虱各三钱
右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含漱。

《梧桐律散》〈元戎〉

治足阳明经虚,风热所袭,流传牙齿攻蛀牙,龂则致肿结妨闷甚者,与龈间津液相搏,化为脓汁,宜用此药。

梧桐律 石胆矾 黄矾 芦荟 升麻各半两麝香 乱发各一钱 朱砂 细辛 当归
川芎 牛膝各二钱半
右为细末,先以甘草汤漱口,后用药少许,傅之尝用擦牙,去风热消肿毒,牢固永无牙宣疳血之病。
《石膏升麻散》治證同前

石膏 升麻 地骨皮 羊胫骨灰
右等分为末,每用少许,频擦牙齿根上。
《独活散》
治风肿牙疼。

独活 羌活 川芎 防风各半两 细辛
荆芥 薄荷 生地黄各一钱
右咀每服三钱,水钟半煎七分,漱咽。

《细辛散》

治风牙痛腮颊浮肿。

细辛 荆芥穗各一两 白芷 草乌各二两红花椒 鹤虱 荜拨 牙皂角 砂仁各五钱
为末用少许,频擦患处,有涎吐之,仍用盐汤漱。

《如神散》

治风牙、虫牙,攻注疼痛,牙齿摇动,连颊浮肿。

川椒炒出汗 露蜂房炙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用二钱水,煎数沸,热漱即止。

《全蝎散》〈秘方〉

治风牙虫牙疼痛。

全蝎 川椒 防风 荆芥 细辛 独活各等分
右咀每服二钱,水钟半煎一钟,乘热漱一方,为末擦。

《川芎石膏散》

治风牙痛。

川芎 石膏 升麻 细辛 草乌 白芷
防风 羌活
右为末擦牙,有涎吐出。

《赴筵散》

治风虫牙痛。

良姜 草乌 细辛 荆芥各等分
右为末如前擦。

《定痛散》

治风牙立效。

细辛半两 白芷 川乌各一两 乳香一钱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擦牙,有涎须臾吐出,以盐汤漱灌。

《逡巡散》

治风牙肿痛,亦治腮颊肿痛。

良姜二寸 全蝎一枚焙乾
右为细末擦牙,令热须臾吐出涎,以盐汤漱口。

《蝉退散》〈圣惠〉

治风虫牙痛。

蝉退 蜂房 僵蚕 牛膝 草乌 荆芥
细辛 地松各等分
右咀每服二钱,水一钟,煎热漱牙,冷则吐出。

《祛风定痛散》〈秘方〉

治一切风虫牙疼。

细辛 白芷 防风 白蒺藜 川芎 香附子石膏 沉香 甘松 三柰 没石子 薄荷叶旱莲草 青盐各二钱 胆矾七分
右为末,早晚擦患处,少时出涎吐出,用盐汤漱。
《香盐散》〈济生〉牢牙去风

大香附炒极焦黑三两 青盐一两另研
右为末,如常擦牙,乃铁瓮先生良方。

《双枝散》〈澹寮〉

牢牙去风虫龋宣露,一切齿候并皆治之。

槐枝 柳枝各截四十茎切碎 食盐四两
大皂角不蛀者七条
右件同入磁瓶,内固济糠,火烧一夜,候冷取出,为末如常擦牙。

《芫花散》〈选要〉

治风虫诸牙痛。

芫花 细辛 川椒 蕲艾 小麦 细茶各等分
右咀水一钟煎七分,温漱口三四次,吐涎出,即愈。

《草乌头散》

治风牙疼痛。

草乌头米泔浸一宿,去粗皮,切作片,炒一两。
五灵脂 高良姜 白僵蚕 荜拨
细辛去苗各半两 乳香另研一钱
右为细末研匀,每用一字擦牙合口,少时去涎,盐汤漱口。

《救苦散》

治一切牙齿疼涌,及风牙虫牙并治。

川乌 草乌 芫花 良姜 红豆
细辛各一钱 石膏 官桂各三钱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贴牙龂痛处,有涎吐出。

《露蜂房散》

治诸牙疼不可忍。

川芎 白芷 当归 赤芍药 细辛 防风槁本 升麻 蜂房炒各一钱 川椒十粒
作一服水煎,乘热漱,冷即吐出。

《大戟散》

治风虫诸牙疼痛,经验如神。

大戟三两 露蜂房炒 细辛各一两 防风半两
右咀每服五钱,水一钟煎八分,不拘时热漱。

《蟾酥膏》

治风蛀诸牙疼痛。

蟾酥少许 巴豆去油研如泥 杏仁烧
研如泥以绵裹如粟米大,如蛀牙扎入蛀处,如风牙扎入牙缝中,吐涎即愈。

《香附子散》

治牙齿疼痛往来不歇。

香附子四两 细辛五钱
右剉每服三钱,水一钟煎八分,稍热漱,冷即易之。

《七香散》

治风蛀牙痛及牙宣。

蔓荆子 荆芥穗 香附子炒 地骨皮 白芷防风各一钱 草乌三枚 麝香少许研
右咀每服三钱,水一大钟煎八分,澄清热漱。

《羌活散》〈东垣〉

治客寒犯脑,及风寒凑袭脑,痛项筋急,牙齿痛动,摇肉龂袒脱疼痛。

槁本 香白芷 桂枝各三钱 苍朮 升麻当归身各六分 草豆蔻一钱 羌活一钱半羊胫骨灰二钱 麻黄去根 防风各三钱
柴胡五分 细辛少许
右为细末,每以少许擦牙患处,有涎吐出。

《白芷散》

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麻黄 草豆蔻各一钱半 黄芪 升麻各一钱吴茱萸 白芷各四钱 当归 熟地黄各五分槁本二分 桂枝二分半 羌活八分
右为细末,先用温水漱净,以药擦之。

《丁香散》

治寒牙疼。

草豆蔻 白芷 细辛 草乌 丁香 蝎梢
右为末如前擦用。

《雄黄定痛膏》〈杨氏〉

治诸般风虫牙齿疼痛。

盆硝另研一钱 雄黄另研一钱 大蒜一枚细辛二钱 猪牙皂四定
右为末用大蒜一处,捣为膏丸,如梧桐子大,每用一丸,以绵裹药,左边牙痛放左耳,右牙痛放右耳,良久痛止取出,一药可治数人。

《牙宣散》〈子和〉

良姜 细辛 胡椒 荜拨 乳香另研
麝香另研 雄黄另研 青盐各等分
右为细末,先以温水漱净牙后,以末药擦患处,追出涎沫吐出,漱十馀次,痛立止,忌油盐二日。

《砂糖丸》〈经验〉

治蛀牙痛。

矿石灰为细末,砂糖丸如黄米大,塞蛀孔中。

《雄黄膏》

治虫牙痛。

雄黄二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麝香五分
右为细末镕黄蜡和丸,入一粒在蛀孔齿中。

《白矾丸》

治牙齿被虫蚀,有蛀孔疼痛,牙根朽烂。

白矾枯 黄丹各一钱 蝙蝠粪二十粒 巴豆一粒微炒去皮
右同细研以软粟米饭,和丸如粟米大,晒乾凡有蛀孔疼痛,不可忍者,以一丸于痛处,咬之立效。

《瑞竹堂方》

治虫牙疼痛不已。

天仙子不拘多少,烧烟以竹筒抵牙,引烟薰之,其虫即死。

《巴豆丸》

治虫牙疼蚀孔空虚。

巴豆一枚 花椒五十粒细研
右为极细末,饭丸黍米大,绵包塞蛀孔。

《乳香丸》

治虫蛀牙疼。

乳香一钱另研 巴豆三枚
右为末,以黄蜡溶化丸麻子大,每用一丸,塞孔中。

《韭叶膏》〈经验〉

治虫牙痛。

韭叶连根洗净。
捣烂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擦痛处腮上,外用纸贴一时,取下有细虫在于泥上,可以除绝病根。

《韭子汤》

治虫牙。

韭子一撮
用碗足盛之以火烧烟,用小竹梗以下,截破四开,纸糊密如琐呐样,引烟薰蛀齿下,牙蛀以韭子煎,浓汤漱虫自出。

《八味丸》〈局方〉

治肾虚牙痛。〈方见虚损门〉

《安肾丸》〈三因〉

治肾虚牙齿肿痛。

桃仁泡去皮尖麸炒 肉苁蓉酒浸焙 乾山药破故纸炒 石斛去根 白蒺藜炒去刺 白朮川蓖解 川乌泡去皮尖 巴戟去心各等分
为末炼蜜丸,空心盐汤下七十丸。
《麝香间玉散》〈元戎〉滋肾固齿。

酸石榴皮 诃子各二两 荜拨 青黛各钱半何首乌 青盐 百药煎 五倍子 绿矾枯升麻 没石子各半两 细辛 石胆矾各五钱白茯苓一两 荷叶灰 白檀香 川芎 白芷甘松 零陵香 沉香 茴香 猪牙皂角烧灰藿香 木鳖子各二钱 麝香五分
右为末,用药后清茶漱。

《坚牙散》〈大典〉

治牙脱落者,用此药栽之如旧。

熟铜末 细辛 防风各半两 当归三分
地骨皮半两
共为细末,每用少许,热置齿槽中,将牙栽于内,傅牙上五日,勿动漱勿吃硬物,一月如旧。

《食疗方》

治牙动及血𧏾并效。

皂角肥者二定 食盐一两
一处锻过为末,擦牙一月便坚固。

《经验良方》

滋肾固齿。

旱莲草连根一斤 青盐四两为末用
七八月取鲜旱莲草一斤,将青盐四两,腌三宿取出,油腻锅中炒,存性时,时将原腌水旋加入炒乾为末,每日早晨用一钱,擦牙连涎咽下。

《坚牙散》

骨碎补白水洗净,铜刀切片,铜锅内炒,用槐枝不住手搅少时,退火令,冷后又上火,炒微枯黑色,又住火。冷后又炒,至老黑色取起研末,不时擦牙,不独固齿,能补肾益精,去筋骨,中毒治筋骨疼治牙痛,除根不复作痛,其效如神。

《槐盐散》

治食甘甜过多牙痛。

食盐半斤 青盐四两同上炒乾
槐枝半斤剉断,用水五碗,煎至一碗去查,将水听用。
右入槐汤于盐锅中,同煮乾,取起研末,银盒盛,擦牙固齿最效。
《西岳华峰方》
固齿黑发。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
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
青盐等分同烧锻,研细将来用最良。
揩齿牢牙髭发黑,谁知世上有仙方。

《海上方》

同前。

三月清明折柳花,青盐等分莫教差。
擦牙早晚工无间,华发朱颜世可誇。
加味乌须固齿补肾方〈秘验〉

当归全用酒洗 川芎 熟地黄 川牛膝
枸杞子 香附子 旱莲草 胡桐律 牙皂角荆芥穗 细辛各三两 青盐六两
右为细末用粳米一升半,煮饭将药末拌匀,分作
七团,阴乾用桑柴火烧,存性为细末,银盒盛之,早晚擦牙,药与水咽下,年老牙齿不痛不动极妙。

《青白散》〈万氏〉

固齿治一切牙疼。

青盐二两 白盐四两 川椒四两煎汁
以椒汁拌盐炒乾为末,擦牙永,无齿疾,以漱水洗,面目亦无疾,此药极妙。

《圣济总录方》

固牙齿动摇。

黑铅一斤
用铁锅炒化成汁,以桑条柳木棍炒成砂末,候冷以绢罗为末,每早晨擦牙,温水漱在掌内,洗眼大能明目黑发。

《青盐煎》〈秘方〉

治肾不足,齿动欲坠。

嫩槐枝一斤 瓦松一斤 青盐一斤
右以槐枝瓦松二味切片,用清水煮半桶,至三四碗许去查,内青盐煮乾,取起研末,以磁瓶收置煖处,每日擦牙最效。

《芎归散》〈集成〉

擦牙去风,生血黑发滋肾。

川芎 当归 生地黄 青盐 石膏各一两细辛半两
为末如常擦牙。

《妙应散》

牢牙,疏风理气,补肾乌须发。

人参 细辛 白茯苓 香附子炒焦 川芎白蒺藜炒去刺 砂仁 百药煎 石膏锻
白芷 龙骨研 枸杞子各六钱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早晨擦牙,温水漱之。

《拜受齿药》

固齿极美。

香附子新大者半斤,去皮毛细剉,以生姜一斤,取汁拌和,浸五七日取出,去姜汁不用。
细辛 盐各二两
同以瓦器炒,存性为细末,每日擦牙。

《石膏散》

治牙黄口臭。

石膏锻 白芷 沉香各一两 寒水石二两升麻 槁本 细辛各半两 丹砂一分研
右为细末,以柳枝咬头,令软蘸药擦牙。

《宣风牢牙散》

驻颜补肾,牢牙固齿。

细辛 青盐各七钱 川芎 当归酒洗各一两
右为末每用少许,清晨擦牙,满口漱之,连药咽下,先以温水漱口,净然后擦药咽之。

《御前白牙散》

石膏四两另研 香附子一两 白芷七钱半甘松 三柰 藿香 零陵香 沈香
川芎各三钱 细辛 防风各半两
右为细末,先以温水漱口,次擦之妙。

《白牙散》〈东垣〉

升麻四钱 羊胫骨灰一钱 白芷七分
软石膏三钱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先以温水漱口,次擦之妙。

《雄鼠骨散》〈秘方〉

治牙落重生。

雄鼠骨生,打活雄鼠一个,剥去皮,去肚内物件,用盐水浸一时,炭火上炙,肉自脱取骨,然后炙燥入众药。内同研为末 香附子 白芷 川芎 桑叶地骨皮 川椒 蒲公英 青盐 川槿皮
旱莲草各二钱
右为细末擦齿,百日复出,固齿无不效。

《龙齿散》

长牙固齿。

龙齿锻存性 人齿锻存性各三钱 枸杞子人参 破故纸 牛膝 沈香各一两 旱莲草青盐各二两 石燕一对锻 小茴香 升麻麝香研各半两 花椒三钱 当归七钱半
桂枝二钱半
右为细末,日擦三次,良久漱之,有津咽下,亦不妨。

《麝矾散》

治走马牙疳危恶證候。

麝香少许 胆矾一钱 铜绿半两
白矾生用一分
右为细末,研匀擦牙患处。

《青金膏》

治走马牙疳,蚀损腐烂。

青黛二钱 砒霜一钱 粉霜一钱 轻粉
麝香各少许
右为细末,少以油旋研如稀糊,涂之于夹纸上,重
重砑之,每用量大小剪贴,仍以白纸封护。《青金散》治走马牙疳,蚀损唇,舌肉腐臭牙落,其效如神。

铜绿 砒霜各等分
为细末,每用些少傅患处。

《北枣丹》

治走马牙疳。

北枣去核,每个内入信一釐烧,存性研细,每以些少傅患处。

《三仙散》

治走马牙疳,一时腐烂即死。

妇人溺桶中垢白者火锻一钱 铜绿三分
麝香一分
右为极细末,傅齿上,不可太多。

《取牙不犯手》〈本事〉

凡齿不便,要取去用此。

草乌 荜拨各半两 川椒 细辛各三两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点在患牙内外一时,其牙自落。
又方取牙自落

白马蛆,用夏月白马头一个,候臭腐自蛆以大者四十九条,晒乾同药为末 蜈蚣一条 良姜
细辛 草乌 荜拨 胡椒各二钱
右为细末,用少许贴患处内外,须臾其牙自落。

《齿病门单方》

治牙齿动摇,血出不止,用白蒺藜不拘多少,为细末,每擦牙及患处,极效。〈道藏经方〉
一方治打伤牙动,用蒺藜根烧灰,贴动牙即固。又方治风虫牙痛,用良姜煨热,咬患牙痛即止。又方治风热上攻牙齿疼痛,以豨莶草霜后,收之晒乾为粗末,每用三钱以滚汤泡任意漱之,醋煎尤妙。一方治风虫牙痛,以菖蒲抵牙痛处,咬定或塞缝亦可。

又方

霜后老丝瓜烧灰,存性为末擦之,效。
治牙痛以苍耳子,不拘多少,水煮浓汁,热含漱之,茎叶亦可,或入盐亦佳。〈千金方〉

又方

治虫牙痛,藜芦为末,塞牙孔中,勿令咽汁,有涎即吐出,大有神效。

又方

治牙齿疼痛,以独蒜火煨极热,切断,乘热熨其痛处,冷即易之,亦治虫牙尤妙。

又方

治牙齿生虫,江南墓置草叶,似白杨,大纤蔓采,无时取三四钱浓煎汤点眼中,须臾引虫出,如三四分发丝,长大一二分者,有之置水中,能动牙痛久者,虫头黑,新者虫头红。

又方

治牙龈宣露,每旦以盐末擦牙,后用汤漱之愈久,后牙坚固。
治风虫牙痛,鹤虱以醋擂烂入盐,少许漱口良久,吐出又含又吐,其痛即止。〈外台秘要〉

又方

治牙肿痛不可忍,及口气,用细辛煮浓汁,含乘热漱吐之。

又方

治牙齿腐烂,用棘针二百枚,水二盏煎一盏,频频含漱。

又方

治牙齿疼,用雄黄末,蜜丸如枣棘,塞齿缝中。又方治虫牙,用杏仁烧烟未,尽研如膏,绵裹塞孔中。又方治牙痛,诸药不效,用甘草浓煎汁,含漱三五次定愈。

又方

治诸般牙痛,用香附子、生艾叶等分,浓煎汤漱之,治牙齿痛,用鲜李根,取白皮细切,水煮浓汁半碗,漱口含之,良久吐出,又含痛止绝根。〈千金翼方〉又方用苋菜茎,烧灰为末,擦牙痛处效,一方用茄蒂烧灰为末,搽患处。

又方

用胡荽子,浓煎汁含之。

又方

用槐白皮一握,剉醋一升煮,去查入盐少许,温含之,日数易之愈。〈广利方〉

又方

用猫儿眼草一握,捣烂汤泡去滓。

又方

治牙痛,用黑豆一撮、葱白三茎、艾叶一握、川椒数十粒、井花水一碗,煎七分热含漱。

又方

用良姜一块,全蝎一个,为末先以酸浆漱牙,次以药末擦之,流出水即愈。

又方

治齿痛,用青蒿一握,水一碗煎半碗,温漱之,痛即止。

又方

治食酸物多而齿者,用胡桃肉细嚼解之,治齿痛,吴茱萸煎酒含之愈。〈丹溪方〉
固齿极妙,每日擦牙,用香附子炒熟,大黄煨各一两,以橡斗子二十个,内取十八个,装满食盐于砂器内,单摆开瓦,盖烧存性与生橡斗二个,并香附子大黄同为末,每日擦牙掠髭鬓。

又方

用仙灵脾,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

《针灸法》

上齿痛取足阳明经,下齿痛取手阳明经。经云: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又云:足阳明脉入上齿,针灸齿痛,阳谷取之。
足内踝二尖,治上牙痛灸之。
足三里二穴在足阳明经膝下三寸,䯒骨外,大筋内陷中,灸四十九壮,治上齿痛者,灸之愈。
手三间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经穴,灸七壮,治下齿痛者,灸之愈。
列缺二穴,一名童元在手太阴肺经与阳明经相连,叉手取穴中,手尽处看其浮脉手叉之间,灸七壮,痛立止,永不再发。
合谷二穴,治齿龋痛,灸之。
内庭,治齿下痛,针灸皆可。
阳谷治上牙。
大渊治风牙。
肩腢二穴取法见中风门,灸七壮,随左右灸之。耳垂下尽骨上穴,灸三壮,痛即止如神。
一法治一切牙痛,以草量手中指至掌后,横纹止,将折作四分去二分,将一分于横纹后量臂中,灸三壮,随左右痛灸之。

《导引法》

一法常向本命日栉发之始,叩齿九通阴,咒曰:大帝散灵,五老反真,泥丸元华,保精长存,左回拘月,右引日根,六合清练,百疾愈因,咽唾三过,常教行之,使齿不痛,脑不痛,发不白。
一法向东坐不息,四通上下,琢齿三十六,治齿痛。一法凡人觉脊背皆崛强,不问时节,缩咽膊仰面努膊并向上,头左右两向按之左右二七,一住待血行气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用之三七遍,除寒热疾脊腰头项痛风,痹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终尽除也。

《治案》

张子和治泽州,李结之忽犯牙痛,皱眉不语,一客见之曰:何不乐也。曰:牙痛。客曰:予曾闻戴人云阳明经邪热有馀也,宜大下之。乃付舟车丸七十粒服毕,为友留饮药为盐酒,所发吐之,吐毕而痛止,患者大服,曰:戴人,神仙也。不三日复痛,再服前药百丸下,数行遂愈不复作。
丹溪治一妇人,年三十馀,病齿痛不可忍,口吸凉风则暂止,闭口则复痛,此阳明湿热为患也,用黄连、胡桐泪、苦寒、薄荷、荆芥、辛凉四味,治湿热为主,升麻苦,平行阳明经,为使牙齿骨之馀,以羊䯒骨补之,为佐麝香少许,为引用共为细末,擦之,痛减半,又以调胃承气,去硝加黄连,治其本下二三行,而止遂,不复作。

齿部艺文〈诗〉《落齿》唐·韩愈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馀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傥常岁落一,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齿落辞》〈并序〉白居易

开成二年,予春秋六十六,瘠黑衰白,老状具矣,而双齿又堕,慨然感叹者,久之,因为齿落,辞以自广。其辞曰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丰吾肤革,滋吾血髓,从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辅车,非无断腭,胡然舍我一旦,双落齿,虽无情,吾岂无情,老与齿别,齿随涕零,我老日来,尔去不回。嗟嗟乎,双齿孰谓而来哉,孰谓而去哉,齿不能言,请以意宣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馀年,昔君之壮也,血刚齿坚,今君之老矣,血衰齿寒,辅车龂腭,日削月朘,上参差而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噫君其听哉,女长辞姥,臣老辞主,发衰辞头,叶枯辞树,物无细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独不闻诸道,经我身,非我有也,盖天地之委形,君何嗟嗟,又不闻诸佛说,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由是而言,君何有焉,所宜委百骸而顺万化,胡为乎。嗟嗟于一牙一齿之间,吾应曰:吾过矣,尔之言然。

《齿落》明·吴俨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齿。若更活数年,所存知有几。刚风著唇吻,利与剑戟比。岂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譬若建重门,一扉常自启。外侮窥其间,孰禦而能止。又若筑长堰,隙穴不容蚁。今已决寻丈,不竭安肯已。或言死与生,其机不在此。不见张相国,齿尽乃食乳。髫龀若编贝,或有短折死。此虽释吾忧,终焉非至理。齿落竟何悲,不落亦何喜。但愿不肿痛,叫号动邻里。食物有所妨,肴核宜弃置。朝夕啖粥糜,其味固自美。出言有所妨,对客宜少语。况我之所病,正在伤烦易。忆我初落时,掩口含羞耻。只今落已惯,与不落相似。作诗记岁月,亦漫戏云尔。

《齿叹》皇甫汸

齿录非余望,形衰祗自伤。未须论舌在,讵是为唇亡。守默浑无语,欢歌渐有妨。闺中罕灵药,何得似张苍。

齿部纪事

《拾遗记》:庖牺龟齿。
《路史》:炎帝神农氏生,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
《竹书纪年》:帝喾高辛氏生而骈齿,有圣德。
《山海经》:黑齿国,帝俊生黑齿。按注:齿如漆也。圣人神化无方,故其后世所降,育多有殊类异状之人。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崙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按注凿齿亦人也,齿如凿长五六尺,因以名云。
《路史》:驩头生三苗氏,苗民长齿上下相冒。按注:崇宁五年,蔡京修第于河北,得瓦棺十数,其骸皆长丈馀,颅骨不圆而椭牙如犬牙,下冒其骸,时谓撩牙。按《述异记》:苗氏长齿上下相冒,盖当时自有此一种人,虞氏瓦棺则其时所瘗也。
《荀子·君道篇》:太公行年七十有二,齳然齿坠,文王举用之。
《春秋·元命苞》:武王骈齿,是谓刚强。
《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新序·义勇篇》:宋闵公臣长万以勇力闻,万与鲁战,师败,为鲁所获,囚之宫中,数月归之宋。宋闵公博,妇人在侧,公谓万曰:鲁君孰与寡人美。万曰:鲁君美。天下诸侯,唯鲁君耳。宜其为君也。闵公矜,妇人妒,因言曰:尔鲁之囚虏尔,何知。万怒,搏闵公颊,齿落于口,绝吭而死。仇牧闻君死,趋而至,遇万于门,携剑而叱之,万臂击仇牧而杀之,齿著于门阖。
《说苑·敬慎篇》: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
《路史》:老子齿六八。
《神仙传》:老君疏齿。
《太平清话》:俗传伍子胥美齿牙,避楚至护牙山,恐为人所识,以石击毁其牙,山神为震,因名护牙,下有子胥庙。
《孝经钩命决》:夫子骈齿。
《庄子·盗蹠篇》:孔子往见盗蹠曰:今将军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蹠,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
《礼记·檀弓》: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左传》:哀公六年,齐陈僖子召公子阳生。十月,丁卯,立之,将盟,鲍子醉而往,其臣差车鲍点。曰:此谁之命也。陈子遂诬鲍子曰:子之命也。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按注孺子,茶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牵之,荼顿地,故折其齿。
《淮南子·主术训》:豫让臣智伯。智伯与赵襄子战于晋阳之下,身死为戮,国分为三。豫让欲报赵襄子,擿齿易貌。
《史记·范睢传》:睢事魏中大夫须贾,贾使齐,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辨口,赐睢金及牛酒,贾以为睢持魏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以告魏相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佯死,得出。
琴操聂政,父为韩王,冶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长,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七年,琴成入韩,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泣曰:君齿何以似政。乃入山援石击落其齿。
《汉书·任敖传》:张苍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年百馀岁乃卒。
《东方朔传》:朔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后汉书·梁冀传》: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龋齿笑,以为媚惑。按注: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
谢承《后汉书》:豫章项诵字叔和,为郡主簿太守,为属县所诬,诵诣狱证,要引自掾血出滂流,齿皆堕地,太守获免。
《晋书·周访传》:访与诸军共征杜韬,韬遣其将张彦陷豫章,访率其帐下将李午等破之。时访为流矢所中,折其两齿,形色不变。
《温峤传》:峤有齿疾,拔之,中风而卒。《慕容皝载记》:皝字元真,廆第三子也。龙颜版齿。《慕容垂载记》:垂字道明,皝之第五子也。少岐嶷有器度,身长七尺四寸,手垂过膝。皝甚宠之,常目而谓诸弟曰: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故名霸,字道业,恩遇踰于世子俊,故俊不能平之。以灭宇文之功,封都乡侯。垂少好畋游,因猎坠马折齿。慕容俊僭即王位,改名𡙇,外以慕却𡙇为名,内实恶而改之。寻以谶记之文,乃去夬,以垂为名焉。
《世说》: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曰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在坐,瞻瞩甚高。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谢曰:唇齿相须,不可偏亡。
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晋书·谢鲲传》:鲲字幼舆。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成恭杜皇后传》: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有来求婚者辄中止。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
《博物志》: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獠子妇人生儿既长,皆拔去上齿牙各一,以为身饰。
《云仙杂记》:谢灵运半日吟诗百篇,顿落十二齿。《宋书·王元谟传》: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颜师伯缺齿,号之曰齴。
《沙州记》:国人年五十以上,四齿皆落,由地寒多瘴气也。
《临海水土志》:夷州人俗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北齐书·神武本纪》:神武目有精光,长头高颧,齿白如玉。
《徐之才传》:之才好剧谈谑语,以小史好嚼笔,故尝执管就元文遥口曰:借君齿。其不逊如此。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武成生齻牙,问诸医。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武成怒而挞之。后以问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武成悦而赏之。
《唐书·高宗则天皇后传》:后图革命,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俄而二齿生,下诏改元为长寿。
《张果传》:果至东都,帝亲问治道神仙事。帝谓高力士曰:吾闻饮菫无苦者,奇士也。时天寒,因取以饮果,三进,颓然曰:非佳酒也。乃寝。顷视齿燋缩,顾左右取铁如意击堕之,藏带中,更出药傅其龂,良久,齿已生,粲然骈洁。帝益神之。
《云仙杂记》:孔戣好术艺,延接方士多所传授,能口中现五色牙齿,彩色光绚,一瞬即改。
类隽温庭筠无行检,过淮南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齿。
《酉阳杂俎》:梵那衍国有金轮玉齿长三寸。
《西屠俗》:染齿令黑。
《读书镜》:宋太祖一日后苑挟弓弹雀,有臣僚扣殿,称有急事,请见上,急出见之,受所闻奏乃常事,太祖曰:此事何急。对曰:亦急于弹雀上。怒以钺斧柄撞口,两齿坠焉,徐伏地取齿置怀中,上怒曰:汝将此齿去讼我也。对曰: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上怒解赐金帛慰劳而去。
《湘山野录》:江南李后主,煜神骨秀异骈齿,一目有重瞳。
《清异录》:大雪乍晴开明,窗深炉之会,时檐际串脯,正乾湿得宜取以侑觞,众宾用小刀削食,独丘侑之左右咬嚼,捷如虎兕,一坐哗云:丘主簿,口中自有玉版刀也。
《盩厔吏魁召士人训》:子弟馆于门,士人素有蛀牙。一日复作,左腮掀肿,遂张口卧意似瞢,腾忽闻有声。发于龈腭若切切语言人,马喧鬨渐次出,口外痛顿止,至半夜却闻蚤来之声,仍云:小都郎回活玉巢也。似诃喝状,颊上蠢蠢然,直入口,弹指顷齿大痛,诘旦具告主人劝呼,巫祝用符水,士人从之,痛已肿消,竟不知何怪也。
《宋史·西夏传》:建隆四年,李继迁生于银州无定河,生而有齿。
《墨客挥犀》:倪彦及朝奉,尝为太原府,幕官云:太原人喜食枣,无贵贱老少,常置枣于怀袖间,等闲探取食之,则人之齿皆黄,缘食枣,故乃验,嵇叔夜齿居晋而黄之说。
《梦溪笔谈》:供奉官陈允任衢州监酒务日,允已老,发秃齿脱。有客候之,称孙希龄,衣服甚蓝缕,赠允药一刀,圭令揩齿。允不甚信之。暇日,因取揩上齿,数揩而良,久归家,家人见之,皆笑曰:何为以墨染须。允惊,以鉴照之,上髯黑如漆矣。急去巾,视童首之发,已长数寸;脱齿亦隐然有生者。予见允时年七十馀,上髯及发尽黑,而下须如雪。
《谈苑》:欧公尝曰:少时有僧相我,耳白于面,名闻天下,唇不著齿,无事得谤。其言颇验,耳白于面则众所共见,唇不著齿余不敢问,公不知何也。
《珍珠船》:元退处士,年踰七十,口食无齿,咀嚼愈壮,常曰:今方知齿为妨物。
《香案牍》:郑思远每出行乘虎,二虎雏负经以从,横江桥,逢许隐具煖药酒,虎为拾柴燃火,隐患齿痛求虎,须热插齿间,思远拔之,虎帖地不动。
辟寒供奉官罗承嗣住州西,邻人每夜闻击物声,穴隙视之,乃知寒冻齿相击耳,赠之毡坚不受。
《明诗小传》:李梦阳应诏,陈言末及,寿宁侯张鹤龄怙宠殃民,系锦衣卫狱,旋释之,出遇鹤龄大市街,乘醉唾骂,挥鞭击之,堕两齿,鹤龄隐忍而止。

齿部杂录

《诗经·卫风·硕人篇》:齿如瓠犀。按朱注,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
《鲁颂·閟宫篇》: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礼记·曲礼》:毋刺齿。按注,口容止不宜以物刺于齿也,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
《韩子·扬权篇》: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惛惛乎。按注唇齿可以发言语也,吾不为始则彼自为始,吾愈惛惛,彼愈昭昭。
《淮南子·原道训》:齿坚于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干也;坚强者,死之徒也。
《说文》: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抱朴子·内篇》:或问坚齿之道。答曰:养以华池,漱以浓液,永不动。次则服灵,非散,既脱更生。
《神仙传》:服神丹三百岁,齿化为石。
《物理论》:夫齿者年也,身之宝也,藏之斧凿,所以调谐,五味以安性气也。
字林齿不相值也,齿伤酢也,咬齧噬也,老人齿如臼也。
《迂书》:迂夫病𧏾齿,呻吟之声,达于四邻,通夕不寐。有道士过之,问曰:子知病之所来乎。曰:不知也。道士曰:病来于天,天且取子之齿以食,食骨之虫而子拒之,是违天也。夫天者子之所受命也,若之何拒之,其必与之迂。叟曰:诺于是以齿,与虫惛然而寐,一夕而愈。《闻见后录》:杜祁公齿落,诗有刚须饶舌在,寒不为唇亡之句。时年八十,其警策尚如此。
《张景岳全书》:古有晨昏𨙫齿之说,虽亦可行,然而谷谷震动,终非尽善之道,余每因劳因酒,亦尝觉齿有浮突之意,则但轻轻咬,实务令渐咬渐齐,或一二次或日行二三次,而根自固矣。又凡欲小解,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故余年逾古稀而齿无一损,亦大得此二方之力,一《金丹全书》云: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夜晚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
《本草纲目》:楚人多食酸则齿软,谓其水生木,水气弱木气盛,故齿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