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麒麟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五十七卷目录

 麒麟部艺文二〈诗〉
  麟诗           唐李峤
  获麟赠姚辟先辈     宋欧阳修
  赐观进贡麒麟献诗〈有序〉明王一宁
  麟〈有序〉         徐渭
 麒麟部纪事
 麒麟部杂录
 麒麟部外编

禽虫典第五十七卷

麒麟部艺文二〈诗〉

《麟诗》唐·李峤

汉祀应祥开,鲁郊西狩回。奇音中钟吕,成角喻英才。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若惊能吐哺,为待凤凰来。

《获麟赠姚辟先辈》宋·欧阳修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崄巇。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馀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曜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日遭蔽亏。常患无气力,扫除浮云披。还其自然光,万物皆见之。子昔已好古,此经手常持。超然出众见,不为俗牵卑。近又脱赋格,飞黄摆衔羁。圣门阐大道,夷路肆腾嬉。便可剿众说,旁通塞多岐。正路趋简易,慎勿事崎岖。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苟思垂后世,大禹尚胼胝。顾我今老矣,两瞳蚀昏眵。大书难久视,心在力已衰。因思少自弃,今纵悔可追。戒我以勉子,临文但吁嘻。
《赐观进贡麒麟献诗》〈有序〉明·王一宁
皇上改元之三年,远国以麒麟来贡,叨列词垣幸睹嘉祯不胜欢忭,谨拜手献诗以志其盛。

圣皇御寰宇,治化敷深仁。至孝格天地,和气周八垠。天心答灵贶,百福咸骈臻。绝域产嘉瑞,表兹泰运新。远人慕帝德,重译献紫宸。跄跄殿陛间,拜舞亦何驯。重瞳一回顾,百象皆生春。行规折中矩,牛尾麇之身。有定而不触,有趾而振振。所游必择土,所居宁肯群。周室在郊薮,汉庭来九真。迄今千载下,屡出应昌辰。巍巍吾皇德,旷古无与伦。作诗继周咏,稽首歌圣神。

《麟》〈有序〉徐渭

汝宁府光州光山县于万历十三年二月二十日,据高陌里民曹国隆同地方李章等呈称,本月十八日当四更时,本庄偶见天光如电,一时辄黑迨,至五更,忽又光如白昼。居民毕起,又黑如前。众相惊疑,不知何谓。逡巡达晓则有五色瑞,氛郁如霞采瀰漫亘空不意。本日未时国隆家所畜㹀牛大叫数声,产一麒麟。胞破液流,液乃黄色。牛时舐麟血漉于舌,麟卧微动,则见遍体迸射并是红绿焰光。须臾霏雾罩笼,风雨大作。群树鸣吼,尘土飞扬,雨下如墨。至十九日未时麟绝不向乳,遂不喘息。即今马家桥至砖桥一带黑水尚存,可验随。该知县牛应元主簿王汝政典史梁朴公同往视,麟之遍体及头尾四蹄并是龙鳞,鳞却方样,凑缝所在并衬现紫色绒毛。所据国隆等呈麟产于牛,非常事等。奈辄不乳无由进呈,谨具图画一本并所呈由均乞转达阙廷惟复别有定夺,右乃删削彼处,文移以存其实。

一辞羌马献兰筋,四海歌谣美汉文。天为吾皇厌祥瑞,不教麟犊恼明君。


光山产麟光烛天,无心住世去飘然。鲁叟若逢应不哭,不比哀公十四年。


帝王瑞到我皇真,主圣臣贤尽凤麟。即看阁上千秋画,不羡牛边数叶鳞。


吾皇已却千里马,天亦踌躇五色麟。尚恐越裳重译至,急传黄纸与边臣。


清时麟夭不须伤,野老番为哭一场。傥似角端能解语,欲传一语奉明王。


鳞中许贡止常鳞,但取冰时片甲新。五马敢团茶叶饼,一车不动荔枝尘。


南潦北旱禹汤年,何瑞能回圣主怜。亲御布袍行十里,汗香飞绕一坛圆。


闻道麒麟斗海东,亲令白日蚀当中。牛肠鳞甲知何物,干犯天光半夜红。

麒麟部纪事

《通鉴前编外纪》:黄帝时,麒麟游于苑囿。
《云笈七签》:黄帝有茂德,感真人来游玉池,至德所致也。有瑞兽在囿,元枵之兽也。
《路史》:帝尧在位七年,麒麟游于薮泽。
《新序》:舜为天子,天下化之,蛮夷率服。北发渠搜,南抚交阯,莫不慕义,麟凤在郊。
《吴越春秋》:禹时,麒麟步于庭。
《汲冢周书·王会解》:规矩以麟者,兽也。〈注〉规矩亦戎也。麟似鹿,牛尾,一角,马蹄也。
《竹书纪年》:成王麒麟游苑。
《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孔丛子·记问篇》:叔孙氏之车子曰: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麇身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遂往,谓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视之,果信。言偃问曰:飞者宗凤,走者宗麟,为其难致也。敢问今见,其谁应之。子曰: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祥,今宗周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因此幽愤作《春秋》焉。
《孔子家语·辨物篇》: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折其前左足,载以归,叔孙以为不祥,弃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麇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观之,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孙闻之,然后取之。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见害,吾是以伤哉。《汉书·武帝本纪》: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终军传》:武帝拜军为谒者给事中。从上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角而五蹄。时又得奇木,其枝旁出,辄复合于木上。上异此二物,博谋群臣。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南越窜屏葭苇,与鱼鸟同群,正朔不及其俗。有司临境,而东瓯内附,闽王伏辜,南越赖救。北胡随畜荐居,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若罚不阿近,举不遗远,设官俟贤,县赏待功,能者进以保禄,罢者退而劳力,刑于宇内矣。履众美而不足,怀圣明而不专,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封禅之君无闻焉。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故周至成王,然后制定,而休徵之应见。陛下盛日月之光,垂圣恩于勒成,专神明之敬,奉燔瘗于郊宫,献享之精交神,积和之气塞明,而异兽来获,宜矣。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未见于神祇,而获兽以馈,此天之所以示飨,而上通之符合也。宜因昭时令日,改定告元,苴白茅于江淮,发嘉号于营丘,以应缉熙,使著事者有纪焉。盖六鹢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各以类推。今野兽并角,明同本也;众支内附,示无外也。若此之应,殆将有解编发,削左衽,袭冠带,要衣裳,而蒙化者焉。斯拱而俟之耳。对奏,上甚异之,由是改元为元狩。后数月,越地及匈奴名王有率众来降者,时皆以军言为中。
《郊祀志》: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赐诸侯。白金以风符应合于天地。〈注〉改元狩元年以此符瑞之应。
《洞冥记》:元鼎元年起,招仙阁编翠羽麟毫为帘。《后汉书·班彪传》:孝武之世,太史令司马迁,上自黄帝,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注〉武帝泰始二年,登陇首,获白麟,迁作史记,绝笔于此年。《西京杂记》:五柞宫前有梧桐楼,楼下有石麒麟二枚。刊其文辞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足折,折处如血。
《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十一年,是岁,麒麟所在出焉。《宋书·符瑞志》:延光三年七月,麒麟见颍川阳翟。《后汉书·安帝本纪》:延光三年八月,颍川上言。麒麟见阳翟。
四年春正月壬午,东郡言麒麟一见濮阳。
《宋书·符瑞志》:汉章帝元和二年以来,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见郡国。
汉献帝延康元年,麒麟十见郡国。
《吴志·孙权传》:赤乌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
《宋书·符瑞志》:吴孙权赤乌元年八月,白麟见建业。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麒麟见南郡枝江。
咸宁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见平原鬲县。九月甲午,麒麟见河南阳城。
太康元年四月,白麟见顿丘。
《拾遗记》:张华,字茂先。武帝赐麟角笔,以麟角为笔管,此辽西国所献。
《宋书·符瑞志》:晋悯帝建兴二年九月丙戌,麒麟见襄平,州刺史崔毖以闻。
晋元帝大兴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见豫章。
《晋书·成帝本纪》:咸和八年五月,麒麟、驺虞见于辽东。《石季龙载记》:郡国前后送苍麟十六,白鹿七,季龙命司虞张曷柱调之,以驾芝盖,列于充庭之乘。
《吕光载记》:麟见金泽县,百兽从之,光以为己瑞,以孝武太元十四年僭即三河王位,置百官自丞郎以下,赦其境内,年号麟嘉。
《利鹿孤载记》:利鹿孤立二年,龙见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于是群臣劝进,以隆安五年僭称河西王。《陈书·徐陵传》:陵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魏书·灵徵志》:高祖延兴元年十一月,肆州秀容民获麟以献。王者不刳胎剖卵则至。
《玉海》:隋义宁二年,仁寿宫获白麟,更郡曰麟游。《册府元龟》:武德三年七月,鄯州言麟见。
武德六年,管州言麟见。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即位,九月壬戌,麟州言麟见。贞观三年五月乙丑,幽州言麟见。
贞观九年十二月,获麟于德州。
贞观十一年五月,麟见京师之后苑。
龙朔三年十二月诏以绛州,麟见于介山含元殿前琅台,阁内并睹麟迹。改来年正月为麟德元年。在京及雍州诸县见系,囚徒各降一等,杖罪以下并免之。开元元年十二月,有麟见于峡州,远安县之鬼谷仙洞。
《旧唐书·五行志》:元和七年十一月,龙州武安川会田中嘉禾生,有麟食之,复生。麟之来,一鹿引之,群鹿随之,光华不可正视。使画工图麟及嘉禾来献。
《孔帖》:前蜀王建武成元年十月,麟见璧州。
永平二年六月麟见文州。
三年麟见永泰。
四年麟见昌州。
《十五国春秋·前蜀·后主本纪》:光天元年十二月,帝谒永陵。辛酉,诏来年正月有事于南郊,改明年元曰乾德。是岁,麟见于青神县长泉里。帝以为己祥,即其地命建院焉。
《吴越备史》:天祐二年冬十月,有兽入吴兴一角而麟趾。
《玉海》:兴国九年十月癸巳,岚州献牝兽一角,角端有肉。诏群臣参验。徐铉等以为祥麟,有司作祥麟曲。〈注〉仁兽效祥星㮙,耀芒在郊毓质游畤呈祥。雍熙二年闰九月己亥,坊州进一角兽。御崇政殿召近臣等观之。〈注〉昔岚贡者,麟今坊贡者,麒命豢于苑中。
嘉祐三年六月丁卯,交趾贡异兽。二八月二十五日癸亥,御崇政殿召辅,臣等观之。司马光作交趾献奇兽赋。宗室叔裒进异兽歌。〈按司马光赋作麒麟〉《墨庄漫录》:睦寇方腊未起之,前一年歙州生麟即死。后十日州人叶世宁梦乘麟而登山,山东北有洞,乃舍麟而登入。二武士执而问之。世宁以实,对且言幸得放还,当有重报。一武士笑曰:误矣。吾即歙州某桥南朱庆也。与子不熟,颇识其面。此洞有三堂四室。试令子观之。遂引而前堂上有衣紫袍曳杖而行,吏数十辈随之。二武士止世宁立世宁熟视,即尚书彭公汝砺也。遽出,拜之。公曰:汝何以来也。世宁骤对:乘洞前石马而来。公曰:兽今安在。二武士趋出曰:介兽误取去。公曰:杖之百朱庆者,唯而出。一武士领世宁欲去,世宁拜辞,独与武士出洞。见朱庆骑麟自山顶来,下而揖。世宁抚麟:乃石也。庆曰:山高不可陟遵河甚径烦语。庆家人蕲黄间卜,居甚善乡中当大乱。庆亦自以梦报得子,言当信而不疑也。世宁曰:此洞何名。庆曰:洞名金源司名某凡四字。世宁不晓而问之,忽失足坠河而寤。
《元史·仁宗本纪》:大同路宣宁县民家产犊而死,颇类麒麟,车载以献,左右曰:古所谓瑞物也。帝曰:五谷丰熟,百姓安业,乃为瑞也。
《扬州府志》:至元九年张村出麒麟。村民以为妖,箠杀之。冯令图其形,士大夫赋诗纪事。
《异林》:弘治中滦阳民家牛产一麟,初不为异。偶过廨宇见壁上画麟,始大惊悟,俗谓麟能茹铁粪金,遂以铁灌之而毙。后献其皮于镇府,镇府贡于庭。两胁有甲,毛从甲孔中出。角栗形,才及犬大。
《空同子》:嘉靖六年四月,舞阳之野麟生于牛。其夜火光,又其声雷,又见其角,而鳞以为妖,击之,口吐火。毙顷,又苏瘗之土,又自起声转雷击,碎首乃死。见者谓麟也。野人惧扛之,省城然诚麟也。古谓麟一角,然此则双肉角,麟马蹄,此则牛蹄。
《新蔡县志》: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儒士曹卞庄佃人余廷家产麟,头如鹿而有一肉角,皮毛青而有鳞甲,蹄亦如鹿,尾如牛尾。产之时火光满室,廷以为不祥。挞之死时乡。士大夫方修文庙卞取其皮以告堂兄,参政亨。亨应声为韵语,曰:太平文运喜重新谁使阿农歼瑞麟,应是昊天爱至宝,不钟于物钟于人。
《西平县志》:嘉靖四十三年县北杜家庄民寇忠家牛产一物,麇身,牛尾,马蹄,有角有鳞。时大雨如倾,雷电交作。乡人怪之,遂击死。识者以为麟也。太守徐中行作瑞麟图赞。
《隰州志》:万历十一年赵家峪民冯尚智牛生犊,遍身肉鳞,只角端正,白额红唇,不移,时死。人以为麟云。《汝宁府志》:万历十三年,光山县民曹国隆家产麟。《丹徒县志》:万历二十一年,唐里湾民朱旺一家牛产麟。先是旺一家,每夜有赤光上腾如火麟。产后不复见。其状通体鳞,纹色青黑,顶光润,氤氲若云气然。口红色,颔下有髯,项皆细鳞具九乳,脐以后具六乳,一字排列。背腹皆巨鳞,横列,长而稍方。腹下微红,其腰脊近尾处一巨鳞,上有纹,横五竖一如王字形。尾皆细鳞,尾梢一全鳞裹毛。四足亦细鳞,近蹄二寸无鳞。惟直纹二三见而已。甫生声如洪钟,众咸指为怪毙。而瘗焉。越日里人殷士望等闻知,往启而濯之,伤悼。良久绘为图。郡侯王公应麟命葬于北固山,二贤祠左作图说。
万历二十五年春,朱旺一之族某家牛复产一麟,其牛即前产麟者之子也。麟壮大如前麟微有毛目赤若流丹,额有纹如王字,近蹄细鳞尤整密,馀皆同前生。数日死。亦瘗北固山为双麟冢。五岁再育麟亦近古未有云。
《梓潼县志》:崇祯末龙江寺僧晨起汲水,偶见霞光烛天异,而潜视之。少顷,有麟浮出潼水潭中踰,时乃隐。

麒麟部杂录

《礼记·礼运》: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
《礼·斗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讼平麒麟在郊。
《孝经·援神契》:德至鸟兽,则麒麟臻。
《春秋感精符》:王者,德化旁流四表,则麒麟游其囿。《家语·困誓篇》: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
《文子·道原篇》:麟以之游,凤以之飞。
《道德篇》:积道德者,凤凰翔其庭,麒麟游其郊,蛟龙宿其沼。
《荀子·哀公篇》:古之王者,好生恶杀,故麒麟游其郊野。《楚辞》: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乎犬羊。《吕氏春秋·名类篇》: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
《易林》:采薪得麟,大命陨颠。
子锄执麟,春秋作阴,元圣将终,尼父悲心。
凤凰在左,麒麟处右,仁圣相遇,伊吕集聚。
麟凤所游,安乐无忧。
麟子凤雏,生长嘉国,和气所居,康乐无忧,邦多哲人。仁智隐伏,麟不可得,龙蛇潜藏,虚居堂室。
麟凤相随,观察安危。
雄圣伏名,人匿麟远。
麒麟凤凰,善政得祥。阴阳和调,国无灾殃。
南山高冈,麟凤室堂。含和履中,国无灾殃。
麟趾龙身,日驭三千。
麒麟凤凰,子孙盛昌。
麟凤执获,英雄失职。
景星照堂,麟游凤翔。仁施大行,颂声作兴。《春秋繁露》:恩及于毛虫,则走兽大为,麒麟至。咎及毛虫,则走兽不为,白虎妄搏,麒麟远去。
《淮南子·地形训》: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
扬子《法言·问明篇》:或问:鸟有凤,兽有麟,鸟、兽皆可凤、麟乎。曰:群鸟之于凤也,群兽之于麟也,形性。岂群人之于圣乎。
《孝至篇》:麟之仪仪,凤之师师,其至矣乎。
《论衡·状留篇》:蝗虫之飞,能至万里;麒麟须献,乃达阙下。然而蝗虫为灾,麒麟为瑞。
《说日篇》: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麒麟昼日亦行千里。然则日行舒疾,与麒麟之步,相似类也。
《说文》:麒麟,仁兽也,马身,牛尾,肉角。
《月令章句》:凡麟生于火,游于土。故修其母致其子,五行之精也,视明礼修则麟臻。
魏陈思王《仁孝论》且禽兽悉知爱其母,知其孝也。唯《白虎通》麒麟,称仁兽者。以其明盛衰知治乱也,孝者施近,仁者及远。
《抱朴子·逸民篇》:麟不吠守,凤不司晨。
《博喻篇》:逸麟逍遥大荒之表,故无机阱之祸,灵鸧振翅元圃之峰,以违罩罗之患。何必曲穴而永怀怵惕,何必衔芦而惨惨畏容。
鸾凰竞粒于庭场,则受亵于鸡鹜。龙麟杂厕于刍豢,则见黩于六牲。
《广譬篇》:悬鱼惑以芳饵,槛虎死于笼狐,不可以钓缗。致者必虬螭也,不可以机阱。诱者,必麟虞也。麟角凤爪,不必为斗设。
《诘鲍篇》:麟虞觌灵而来,出龟龙吐藻于河湄。
《两同书》:夫山鸡无灵买之者,谓之凤。野麟嘉瑞伤之者,谓之麇。然麟凤有图,麇鸡无识。犹复以真为伪,以伪为真。
谭子《化书》:麒麟出,亡国土之象也。
麟有利角,众兽不伏。
《演繁露》:古有麒麟,非马也。其字亦不从马。鲁诗有麒麟说文云,青骊文如传慕也。类篇有麟。引尔雅为说曰:青麒麟驱马之斑文也。是古虽有麒麟字,皆以其毛色命之。至淮南子始曰: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皆生于庶兽。则汉世已用马之上品配麟龙,而加马其旁矣。故唐厩遂以祥麟院为名。老杜诗近闻下诏宣都邑肯使麒麟地上行,是用天上石麒麟为事,正以骐驎为麒麟矣。
《田间书》:不知暴兽,无以知麟之仁,不知恶鸟无以知凤之瑞。
《玉笑零音》:麒麟、麋鹿有角同也,然麒麟不能为麋鹿之解角。
虎虽猛,不能以搏麟。

麒麟部外编

《拾遗记》: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徵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有二神女擎香露于空中,而来以沐浴。徵在天帝下奏钧天之乐,列颜氏之房空中有声言: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笙镛之音,异于俗世也。又有五老列于徵,在之庭则五星之精也。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孙继,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徵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相者云夫子系殷汤之后,水德而为素王至敬王之末。鲁哀公十四年,鲁人锄商田于大泽,得麟以示夫子。系角之绂尚犹在焉。夫子知命之将终,乃抱麟解绂,涕泗滂沱。且麟出之时,及解绂之岁垂百年矣。
《搜神记》: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氤气起,乃呼颜回、子夏同往观之。驱车到楚西北范氏之街,见刍儿捶麟,伤其左前足,束薪而覆之。孔子曰:儿来。汝姓为谁。儿曰:吾姓为赤松,名时乔,字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乎。儿曰:吾所见一禽,如麇,羊头,头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五星入井,从岁星。儿发薪下麟,示孔子。孔子趋而往,麟向孔子蒙其耳,吐三卷图,广三寸,长八寸,每卷二十四字。其言赤刘当起日周亡,赤气起,火耀兴,元丘制命,帝卯金。
《汉武帝内传》:帝閒居承华殿,仙女王子登来。语帝曰:七月七日,王母暂来。帝到七月七日,敕端门之内,不得有妄窥者。内外寂谧,以候云驾。二更之候,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庭,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县投殿前,有似鸟集,或乘白麟。
《洞冥记》:帝既耽于灵怪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光不灭,有霜蛾如蜂赴火,侍者举麟须拂拂之。
《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群。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
《麻姑传》: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将至一时顷,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及举家皆见,王方平戴远游冠,著朱衣,虎头鞶囊,五色之绶,带剑,少须,黄色,中形人也。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色,麾节幡旗,前后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鼓吹皆乘麟,从天而下。麻姑至,蔡经家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麟脯也。
《博物志》:神宫在高石沼中,有神人,多麒麟、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