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闺节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录

 闺节部列传三
  金
  周均实妻王氏   王海妻廉氏
  曹二妻郭氏    史妇赵氏
  札剌台妻蒲察氏  齐某妻张氏
  侯士温妻李氏
  元一
  周朮忽妻崔氏   李伯通妻周氏
  王时亨妻郝氏   王仲秦妻党氏
  刘英杰后妻吴氏  只鲁花真蒙古氏〈梁氏何氏 赵氏附〉     刘应麟妻郝氏
  薛世荣妻韩氏   吕义妻岳氏
  杨恩妻赵氏〈杜氏附〉 陶国宾妻许氏
  王杰妻卢氏    刘祐妻马氏
  田顺妻阎氏    林江妻徐氏
  孙谦妻陈氏    张氏杜氏
  杜保二妻孙氏   杨居宽继室马氏
  袁天祐妻焦氏〈周氏附〉 霍氏二妇〈任氏田氏附〉
  张秀妻韩氏    张岩妻丁氏
  薛圭妻王氏〈杜氏赵氏附〉 符文进妻李氏
  廖国器妻陈氏   杨道妻陈氏
  汪三桂妻张氏   任椿妻董氏
  徐德妻董氏    霍荣妻段氏〈吴氏赵氏武氏尤氏 附〉       陈熙载妻张氏
  贾讷母刘氏    韩筠妻刘氏
  胡鸾妻吴氏    俞新之妻闻氏〈刘氏附〉
  李如忠继室冯氏  李四妻茹氏
  王元寿妻杨氏   格忠妻王氏
  秦江妻冯氏    赵信妻李氏
  帖木儿普化妻于阗氏
  朱甲妻郎氏〈郑氏杜氏杨氏附〉 陈汝禖妻徐氏
  黄善妻张氏    郑伯文妻丁氏〈白氏附〉
  王德政妻郭氏   朱虎妻茅氏
  于氏       吴泰发妻黄氏〈吴妇附〉
  张宜妻周氏    沈忠显妻孙氏
  魏亦颜妻廖氏   拜住母怯烈氏
  崔立妻纪氏    王瑀妻郑氏
  邹惟新母徐氏   卢敬妻时氏
  侯注妻马氏    麻怀祖妻颜氏
  杨善曾妻奚氏   廖妙禄
  别哥伦氏     曹裕兴母王氏
  李章妻王氏    乐氏张氏余氏
  赵逊妻厍氏    黄宅妻武氏
  马宅妻王氏    赵时煼妻陈氏
  孙福妻李氏    王大山妻傅氏
  康赟妻薄氏    郭春妻李氏
  谭拱辰妻黄氏   张仪妻姜氏
  乃安文妻李氏   董士楷妻陈氏
  党通妻张氏    任辉妻井氏
  孙世昌妻关氏   田孟妻郝氏〈胥氏周氏附〉
  范遇时妻顾氏   傅贺妻陈氏
  章盛妻杨氏    丘公注妻程氏
  冯伯宽祖母刘氏  萨法礼
  何欣妻吕氏    洪静妫
  唐斗辅妻文氏   宋天民妻陈氏
  赵信妻李氏    喻克成妻熊氏
  吉子玉妻李氏   方良妻黄氏
  尹祯妻神氏    姬氏王氏张氏
  李名妻刘氏    尚时中妻刘氏
  李凤妻刘氏    姜凤举妻皇甫氏
  林某妻李氏    王德妻秦氏
  李成妻周氏    宋居让妻王氏
  刘妇王氏     游贞妻王氏〈刘聚妻王氏附〉
  谈采妻廖氏    郑千龄妻洪氏〈何氏王氏附〉
  宁六妻独吉氏   高仁妻张氏
  张恭妻郑氏    吴埙妻宋氏

闺媛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闺节部列传三

周均实妻王氏

《山西通志》:王氏,年十七,适周均实。越三载夫亡,子甫一岁,守节五十三年。大定元年旌表。

王海妻廉氏

《山西通志》:廉氏,王海妻,年十七适海。夫亡,抚幼子,守节奉姑,饥寒不改。年六十,有司奏闻。大定四年旌表。

曹二妻郭氏

《山西通志》:郭氏,曹二妻。年十九适曹。生子甫二岁,夫亡。纺绩抚孤,五十六年卒。大定五年旌表。

史妇赵氏

《山西通志》:赵氏,史姓妇。大定间旌表其闾,事实无考。

札剌台妻蒲察氏

《兖州府志》:蒲察氏,东平人,怀远大将军札剌台之妻也。以相门子年十七归台,能执妇道。台死,氏犹盛年,不忍他适,守志四十馀年。诏表其门。

齐某妻张氏

《永平府志》:信武将军齐某妻张氏,锦州故工部尚书九思后也。适齐,封汝南县君。能抚其前子,将军观史张从旁问,将军重之。后将军卒。贞祐初,蒙古兵入平滦,大掠,乃携家之燕。乱平归,家业焚荡无馀。张甘辛苦,拮据治家,竟能保有宗祀。孀居三十年卒。及殡,执绋送者千人。

侯士温妻李氏

《东路志》:李氏,缙山人,归侯士温,生二子,曰进曰庆。李年二十四而士温卒。贞祐初,元兵起,金主徙汴。李携幼孤裹粮以从。既渡河,侨寓宿州,虽颠沛流离,必择师教其子。二子亦奋发自立,进为元帅府经历,累迁保静军节度副使。生子玣庆,以材堪将帅,起家万夫长,生子瑛,后进与庆俱战死。金亡,宿境大饥,李与孤孙玣瑛同处,濒死者数。及入元,玣以文学荐为归德府丞,瑛为元帅府长史,始享鼎釜之奉。一日,召玣瑛前戒之曰:吾为尔家备尝艰苦,子死国难,孙克树立,老死亦奚憾。但愿尔辈,终自勉耳。卒年九十一,返葬缙山。上闻,建祠立碑,以表其节。

元一

周朮忽妻崔氏

《元史·列女传》:崔氏,周朮忽妻也。丁亥岁,从朮忽官平阳。金将来攻城,克之,下令官属妻子敢匿者死。时朮忽以使事在上党,崔氏急即抱幼子祯以诡计自言于将,将信之,使军吏书其臂出之。崔氏曰:妇人臂使人执而书,非礼也。以金赂吏,使书之纸。吏曰:吾知汝诚贤妇,然令不敢违。令崔自揎袖,吏县笔而书焉。既出,有言其诈者,将怒,命追之。崔与祯伏土窖三日,得免,既与朮忽会。未几,朮忽以病亡,崔年二十九,即大恸,柩前誓不更嫁,斥去丽饰,服皂布敝衣,放散婢仆,躬自纺绩,悉以资产遗亲旧。有权贵使人讽求娶,辄自爬毁其面不欲生。四十年未尝妄言笑,预吉会治家,教子有法,人比古烈妇云。

李伯通妻周氏

《元史·列女传》:周氏,滦平石城人。年十六适李伯通。生一子,名易。金末,伯通监丰润县,国兵攻之,城破,不知所终。周氏与易被掳,谓偕行者曰:人苟爱其生,万一受辱,不如死也。即自投于堑。主者怒,拔佩刀三刃其体而去,得不死。遂携易而逃,间关至汴,绩纴以自给,教易读书,有成。

王时亨妻郝氏

《曲沃县志》:郝氏,王时亨妻。亨戍绛阳,城陷而死。氏年二十馀。抚孤德融成长,后为金人掠去。或劝氏他适,不听。越数年,德融放归,以孝行举为新邑酒税监。

王仲秦妻党氏

《陕西通志》:党氏,王仲秦妻,延安中部人。元统间夫亡。子三岁,氏年十八,治家抚孤,其节甚苦。年七十三卒。

刘英杰后妻吴氏

《上元县志》:吴氏,刘英杰后妻,宋知县季中女。年二十三丧夫,子庆孙端中皆在襁褓。吴誓不他适,孝事舅姑,教子皆为儒生。年七十馀卒。元统间旌表,复其家。

只鲁花真蒙古氏〈梁氏何氏赵氏附〉

《元史·列女传》:只鲁花真,蒙古氏。年二十六,夫忽都病卒,誓不再醮,孝养舅姑。逾一十五年,舅姑殁,尘衣垢面,庐于墓终身。至元间旌之。其后,又有翼城宋仲荣妻梁氏,舅殁,负土为坟;怀孟何氏、大名赵氏,并以夫殁守志,养舅姑以寿终,亲负土筑其坟,高三丈馀。

刘应麟妻郝氏

《上元县志》:郝氏,刘应麟妻。应麟祖虎为宋观察使,自庐州徙居建康。尝统师拒北兵濠之五河,矢洞腹达背,久之而死。妻王氏年始二十馀,守志不出户庭者,五十二年。其子祐为监税官,仅弱冠死。妻郝氏年二十一,抚应麟,守志如姑行。五十三年及长,娶亦郝氏,尤励妇操,麟殁,事二姑四十馀年寿终。

薛世荣妻韩氏

《怀庆府志》:韩氏,薛世荣妻,河内人。世荣没时年二十一,守节至七十八岁卒。至元二年旌表。

吕义妻岳氏

《莱州府志》:岳氏,昌邑人吕义妻。义早亡,岳年十八,止一子。自誓守节,抚孤克成。至元四年旌表。

杨恩妻赵氏〈杜氏附〉

《山西通志》:赵氏,杨恩妻。生子彦贞,未周岁夫亡。家贫苦守,奉养孀姑,抚育彦贞成立。皇庆中,旌表。彦贞娶杜氏,生子思谕。彦贞亦早没,杜年二十四,守节如姑。有司奏闻,至元四年旌表。

陶国宾妻许氏

《青州府志》:许氏,陶国宾妻,临淄人。至元五年旌表。事实失传。

王杰妻卢氏

《怀庆府志》:卢氏,温县人,王杰妻。夫亡,氏年二十。志行贞洁,终始如一。至元五年,旌其门。

刘祐妻马氏

《上元县志》:马氏,刘祐妻,山东人,寓居府城西隅清化坊。年二十九,丧夫。终身绩纴以养舅姑,年五十馀。至元五年旌表。

田顺妻阎氏

《莱州府志》:阎氏,胶州人,田顺妻。年二十四而寡,守节终身,事舅姑,克尽妇道。至元七年旌表。

林江妻徐氏

《处州府志》:徐氏名淑,林江妻。江为宋乡贡进士,元至元丙子,兵入栝。子定老甫六月避地中山。江以兵死。徐妇姑相依,年三十誓不再嫁,训子登进士第,追赠龙泉县君。

孙谦妻陈氏

《陕西通志》:陈氏,孙谦妻,西安韩城人。年十九夫亡,守节终身。至元十六年旌表。

张氏杜氏

《荆州府志》:张氏,宜都向逊十世孙,存仁妻。杜氏,仁弟存义妻。仁义早亡,妯娌同守节,青蛾皓首,始终无异。至元十九年,诏旌其门。

杜保二妻孙氏

《浙江通志》:孙氏,杜保二妻,海宁县农家女也。嫁保二,生一男,方孩而保二殁。孙氏恪守所志,矢死不移,勤事女工,以佐衣食,竟以完节称。至元十九年旌表。

杨居宽继室马氏

《元明善节妇马氏传》:马氏,参知政事杨居宽之继室,钱塘民家女也。至元十四年,桑葛奏立尚书省,夺中书机要,又以计倾罢之,先诬居宽等死,没入其帑,以马氏赐卫士。马氏托狂疾叫呼,遗矢溺不可近,竟免侵迫,杨氏阴赎之归。遂削发庐墓,誓死不嫁。后桑葛败事得昭雪,而马氏以无子,乞归钱塘养亲。杨氏许之。日纺绩给食,凡十有馀年。大德七年十月,乳生疡,或曰:当迎医,不尔,且危。马氏曰:吾寡妇也,宁死,此疾不可见男子。竟死,时年四十馀。

袁天祐妻焦氏〈周氏附〉

《元史·列女传》:焦氏,泾阳袁天祐妻也。天祐祖父始皆从军役,祖母杨氏母焦氏并家居守志。至元二十三年,天祐复从征,死甘州。焦氏年少,宗族欲改嫁之。焦氏哭且言曰:袁氏不幸,三世早寡。自祖姑以来,皆守节义,岂可至吾而遂废乎。吾生为袁氏妇,死则葬袁氏土尔,终不能改容事他人。众不敢复言。周氏,泽州人。嫁为安西张兴祖妻。年二十四,兴祖殁,舅姑欲使再适,周氏弗从,曰:妾家祖父皆早世,妾祖母、妾母并以贞操闻,妾或中道易节,是忘故夫而辱先人也。夫忘故夫不义,辱先人不孝,不孝不义,妾不为也。遂居嫠三十年,奉舅姑,生事死葬无违礼。其父与外祖皆无后,葬祭之礼亦周氏主之。有司以闻,并赐旌异。

霍氏二妇〈任氏田氏附〉

《元史·列女传》:霍氏二妇尹氏、杨氏,夫家郑州人。至元间,尹氏夫耀卿殁,姑命其更嫁。尹氏曰:妇之行一节而已,再嫁而失节,妾不忍为也。姑曰:世之妇皆然,人未尝以为非,汝独何耻之有。尹氏曰:人之志不同,妾知守妾志尔。姑不能强。杨氏,夫显卿继殁,虑姑欲其嫁,即先白姑曰:妾闻娣姒犹兄弟也,宜相好焉。今姒既留,妾可独去乎。愿与共修妇道,以终事吾姑。姑曰:汝果能若是,吾何言哉。于是同处二十馀年,以节孝闻。又有邠州任氏,乾州田氏,皆一家三妇俱少寡,誓不他适,戮力蚕桑,以养舅姑。事闻,并命褒表。

张秀妻韩氏

《涿州志》:韩氏,张秀妻。早寡,事舅姑极孝,安贫守节,训其遗孤,始终弗变。至元间,诏表其墓。

张岩妻丁氏

《青州府志》:丁氏,张岩妻,益都人。归张未几,夫从戍死,丁誓死守志。至元间旌表。

薛圭妻王氏〈杜氏赵氏附〉

《山西通志》:王氏,薛圭妻。早寡,子璧逋周岁。家贫无倚,纺绩孝事其姑,抚璧成立,娶杜氏。璧从戍没,杜年二十六岁,同姑守节。父母欲嫁之,杜曰:姑守节,女岂忍背姑耶。璧从弟珍妻赵氏,年二十而寡,无子,亦守志不嫁,事姑孝谨。与杜氏均至元间诏旌表。

符文进妻李氏

《陕西通志》:李氏,符文进妻,西安泾阳人。进亡,氏年二十六,纺绩抚子,守节终身。至元中旌表。

廖国器妻陈氏

《赣州府志》:陈氏,宁都廖国器妻。年二十八,嫠居守孤。至元更革之际,子死于兵,妇亦被虏,遗孙人俊方七岁,陈怜而鞠之。时祖姑邓、亲姑郭皆在堂,陈竭力奉养二姑,后郭殁,而邓尤赖孙妇以扶其老,得年九十九。人俊事祖母亦以孝闻。陈年九十馀乃卒。诏旌其门,翰林吴澄、揭傒斯为诗文表之。

杨道妻陈氏

《四川总志》:陈氏,郡人杨道妻。至元中夫卒,守节。致和元年,杨汉英上其事,诏表其门,封淑德安人。

汪三桂妻张氏

《歙县志》:张氏,汪三桂妻。年二十二而嫁,甫五十三日,夫亡。舅姑皆老,张守志,抚族子逢辰为后,孝养舅姑,皆以寿终。至元中,有司表其门,复其征役。

任椿妻董氏

《永平府志》:董氏,任椿妻,滦州人。幼适桩,曲尽妇道,未三十而椿亡。董励志抚育诸孤,元贞三年旌表。

徐德妻董氏

《青州府志》:董氏,名法玉,徐德妻,诸城人。夫亡年二十,子二尚襁褓。未几,翁姑相继没,氏备棺殓,不失礼。家贫,三丧齐发,辛苦万状,泣诉于乡。好义者怜之,皆厚遗助,遂得葬。碑其墓曰董法玉葬亲记,时大德元年十一月。

霍荣妻段氏〈吴氏赵氏武氏尤氏附〉

《元史·列女传》:段氏,隆兴霍荣妻。荣无子卒,段氏年二十六,养舅姑以孝称。舅姑殁,荣诸父仲汶贪其产,谓段曰:汝无子,宜改适。霍氏业,汝无预焉。段曰:家资可不计,但再醮非义,尚容妾思之。即退入寝室,引针剌面,墨渍之,誓死不贰。大德二年,府上状中书,给羊酒币帛,仍命旌门,复役如制。又兴和吴氏,自刺其面;成纪谢思明妻赵氏,自髡其发;冀宁田济川妻武氏,溧水曹子英妻尤氏,啮指滴血,并誓不更嫁。有司为请旌之。

陈熙载妻张氏

《苏州府志》:张氏二娘,吴兴人,嫁吴江陈熙载。年二十三夫亡。父母怜其无子,欲嫁之,不从。立从子焕文为嗣。卒年八十馀。大德二年旌表。

贾讷母刘氏

《闽书》:刘氏,行省都事贾讷母。寓居本路录事司,大德二年旌表,事实无考。

韩筠妻刘氏

《绛县志》:刘氏,韩筠妻。韩刘同里闬居,刘年十八归筠。供妇职甚谨。至元二年,翁病,筠求药疗父,药杂草石为屑,筠自运机碾,缒轴治药石,堕伤足漏风死。明年,翁亦亡。筠有弟,刘即退居傍舍,抚一子二女,治丝枲理生业,辑有条绪。及子婚女嫁,仍合娣姒同居。始家甚微,后浸昌裕,过其门者皆嗟异。大德三年旌表。筠死时刘年二十七,嫠居六十年。

胡鸾妻吴氏

《西路志》:吴氏,胡鸾妻。宣府人,大德四年鸾殁,吴年少,母虑其家贫不能守,欲更嫁之。吴泣曰:一身二夫,儿甚耻之。且姑老子幼,儿去谁托也。因刺面自誓,苦守三十年。姑死而殡,子亦成立,年五十八卒。有司奏请旌之。

俞新之妻闻氏〈刘氏附〉

《元史·列女传》:闻氏,绍兴俞新之妻也。大德四年,新之没,闻氏年尚少,父母虑其不能守,欲更嫁之。闻氏哭曰:一身二夫,烈妇所耻。妾可无生可无耻乎。且姑老子幼,妾去当令谁视也。即断发自誓。父知其志。笃乃不忍强。姑久病风,且失明,闻氏手涤溷秽不怠,时漱口上堂舐其目,目为复明。及姑卒,家贫,无资佣工,与子亲负土葬之,朝夕悲号,闻者惨恻。乡里嘉其孝,为之语曰:欲学孝妇,当问俞母。又有刘氏,渤海李五妻也。少寡,父母使再醮,不从。舅患疽,刘祷于天,数日溃,吮其血,乃愈。既而,亲挽小车,载舅诣岳祠,以答神贶。

李如忠继室冯氏

《元史·列女传》:冯氏,名淑安,字静君,大名宦家女,山阴县尹山东李如忠继室也。如忠初娶蒙古氏,生子任,数岁而卒。大德五年,如忠病笃。谓冯曰:吾已矣,其奈汝何。冯氏引刀断发,自誓不他适。如忠殁两月,遗腹生一子,名伏。李氏及蒙古氏之族在北,闻如忠殁于官,家多遗财,相率来山阴,冯氏方病,乘间尽取其赀及子任以去。冯不与较,一室萧然,唯馀如忠及蒙古氏之柩而已。朝夕哭泣,邻里不忍闻。久之,鬻衣权厝二柩蕺山下,携其子庐墓侧。时年始二十二,羸形苦节,为女师以自给。父母来视之,怜其孤苦,欲使更事人,冯爪面流血,不肯从。居二十年,护丧归葬汶上。齐鲁之人闻之,莫不叹息。

李四妻茹氏

《河南府志》:茹氏,渑池人,李四妻。夫早丧,誓不再适。清苦自持,始终无二。大德五年旌表。

王元寿妻杨氏

《上元县志》:杨氏,王元寿妻。元寿为沿江制置司计议官,死于难。杨氏年二十二,守节不嫁,教其子招孙建孙,皆登仕版,招孙终溧水州知州,建孙任龙兴路富州判官。杨氏以子封上元县君,大德五年旌表。

格忠妻王氏

《榆次县志》:王氏,举人格忠妻。忠亡,氏年二十三,誓不再嫁。豪家争谋娶,氏叱曰:吾夫弱冠成名,不幸早丧,子尚在也,谁敢夺吾志耶。谋者遂寝。大德八年旌表。

秦江妻冯氏

《青州府志》:冯氏,益都人秦江妻。大德九年旌表。事实不传。

赵信妻李氏

《榆次县志》:李氏,赵信妻。年二十信亡,子未一岁。李苦节四十年。大德十年旌表。

帖木儿普化妻于阗氏

《句容县志》:于阗氏,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阿里别之女,赠荣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荣国公,帖木儿普化之妻,侍御史阿鲁忽都之母。大德丙午岁,帖木儿普化任建康、庐州、饶州牧马,户达鲁花赤,没于溧水。于阗氏居丧,执礼以俭,率下克完其家。诏旌表门闾。

朱甲妻郎氏〈郑氏杜氏杨氏附〉

《元史·列女传》:郎氏,湖州安吉人,宋进士朱甲妻也。朱尝仕浙东,以郎氏从。至元间,朱殁,郎氏护丧还至玉山,留居避盗。势家柳氏欲强聘之,郎誓不从,夜弃装奉柩遁。柳邀之中道,复死拒,得免。家居,养姑甚谨。姑尝病,郎祷天,刲股肉进啖而愈。后姑丧以孝闻。大德十一年,旌表之。又有东平郑氏、大宁杜氏、安西杨氏,并少寡守志,割体肉疗姑病。

陈汝禖妻徐氏

《宁波府志》:徐氏,名妙梓,象山人,归同里陈汝禖。事舅姑尽妇道。大德丁未岁,大侵,人相食。徐氏尽出奁具,易粟以养,或采蕨根荠叶以取给。厥后舅姑没,停柩于家。邻舍火发,众争携筐篚以避。徐氏与夫以身捍柩,呼天恸哭,誓与俱焚。火且及左右曳,使避不动。俄而返风转火,卒全其家。人以孝妇称之。

黄善妻张氏

《云南通志》:张氏,保山人,名药师莲黄善妻。父名开极。年十六适善。善卒,家贫,守节抚育遗孤定。大德己酉,氏年七十一,尚无恙。定赴京诉其母之贞操,诏旌其门,授定以镇抚。

郑伯文妻丁氏〈白氏附〉

《元史·列女传》:丁氏,新建郑伯文妻也。大德间,伯文病将没,丁氏与诀曰:妾自得侍巾栉,誓与偕老。君今不幸疾,若是脱有不讳,妾当从。但君父母已老,无他子妇侍养,妾苟复自亡,使君父母食不甘味,则君亦不瞑目矣。妾且忍死,以奉其馀年,必不改事他人,以负君于冥冥也。伯文卒,丁氏年二十七,居丧哀毁。服既除,父母屡议夺嫁之。丁氏每闻,必恸哭曰:妾所以不死者,非苟生有他志也,与良人约,将以事舅姑耳。今舅姑在堂固无恙,妾可弃去而不信于良人乎。父遂止。舅姑尝病,丁氏夙夜护视,衣不解带。及死,丧葬尽礼。事上,表其门。白氏,太原人。夫慕释氏,道弃家为僧。白氏年二十。留养姑不去,服勤绩纴以供租税。夫一日还,迫使他适。白断发誓不从,夫不能夺,乃去。姑年九十卒,竭力营葬。画姑像祀之终身。

王德政妻郭氏

《元史·列女传》:郭氏,大名人。少孤,事母张氏孝谨,以女仪闻于乡。及笄,富贵家慕之,争求聘,张氏不许。时王德政教授里中,年四十馀,貌甚古陋,张氏以贫不能教授二子,欲纳德政为婿,使教之。宗族皆不然,郭氏慨然愿顺母志。既婚,与德政相敬如宾,嘱教二弟有成。未几,德政卒,郭氏年方二十,馀励节自守。甚有贞名大德间表其家。

朱虎妻茅氏

《元史·列女传》:朱虎妻茅氏,崇明人。大德间,虎官都水监,坐罪籍其家,吏录送茅氏及二子赴京师。太医提点师甲乞归家,欲妻之茅氏,誓死不从,母子三人以裾相结连,昼夜倚抱号哭,形貌销毁。师知不可夺,释之。茅氏托居永明尼寺,忧愤不食卒。

于氏

《岳州府志》:于氏,逸其夫名。早寡无子,养姑苦守,始卒不移。大德间事闻旌表。

吴泰发妻黄氏〈吴妇附〉

《金溪县志》:黄氏,名嗣真,黄以权女,吴泰发妻。性聪敏,能赋诗。年二十七,泰发客死三衢。黄迎柩归葬,为文哭奠,词旨悽然。躬课二子,赋诗勉之。子有文名。大德间,事闻旌表。其诗如《自咏镜中灯》有云:宝炬菱花共照临,风吹不断影沉沉。五更沧海含晴旭,半夜金星犯太阴。翠袖拂尘红焰冷,朱唇呵雾碧光深。任教撩乱飞蛾扑,难灭虚明一点心。又《渔村晚唱》一首:网影垂帘江树空,晴川隐映落霞红。谁知千古兴亡事,尽在渔歌款乃中。同时吴邵庵仲子妇,亦年二十七,夫亡,抚幼孤,誓不改适。邵庵谓此妇与黄氏妇德颇同,但不能文耳。

张宜妻周氏

《上元县志》:周氏,张宜妻。年二十二丧夫。守节十载,一子复亡,二孙皆幼。妇樊氏奉姑,亦守节不嫁,周年七十馀。大德中,旌表复其家。

沈忠显妻孙氏

《衢州府志》:孙氏,百户沈忠显妻。大德间,夫从征云南,阵亡。孙追远尽礼,家贫,子女俱幼,纺绩贸粟,训子孙读书。既长,袭职受封恭人,始终一节。

魏亦颜妻廖氏

《龙溪县志》:廖氏,魏亦颜妻也。亦颜早卒,子兴嗣孤幼,姑年老,廖年甫二十有四。遭宋末乱离,扶姑携子以避难,饥寒不给。里闬或导其改适。廖感泣,截发自誓,力织纴,以奉姑鞠子,艰苦万状。大德间,郡邑以事闻,诏旌表之。

拜住母怯烈氏

《元史·拜住传》:拜住母怯烈氏,年二十二寡居守节。初,拜住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适在后圃阅群戏,出稍后,母厉声呵之曰:官事不治,若尔所为,岂大人事耶。拜住深自克责。一日,入内侍宴,英宗素知其不饮。是日,强以数卮。既归,母戒之曰:天子试汝量,故强汝饮,汝当自益戒惧,无酣于酒。又常代祀睿宗原庙,归侍左右。母问之曰:真定官府待汝若何。对曰:所待甚重。母曰:彼以天子威灵,汝先世勋德故耳。汝何有焉。拜住之贤,母之教也。

崔立妻纪氏

《青州府志》:纪氏,崔立妻,诸城人。至大元年旌表。事实无考。

王瑀妻郑氏

《青州府志》:郑氏,诸城人,王瑀妻。至大三年旌表。事实不传。

邹惟新母徐氏

《青州府志》:徐氏,莒州人,邹惟新母。惟新生五岁,父亡。徐守节教子,登延祐间进士第一人,官至亚中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至大中旌表。

卢敬妻时氏

《卫辉府志》:时氏,卢敬妻,辉县人。年二十四敬亡。守节抚孤,事八十馀祖姑,至死不怠。至大三年旌表。

侯注妻马氏

《兖州府志》:马氏,侯注妻,金乡人。夫亡,守节抚孤,四十馀年年,八十九卒。至大四年,诏旌其门。

麻怀祖妻颜氏

《山西通志》:颜氏,麻怀祖妻。年十五适麻,二年生子绍先。夫亡,矢志抚孤,守节七十一年。至大四年,诏旌其门。

杨善曾妻奚氏

《宁海县志》:奚氏,知府京之女,适松坛杨善曾。夫亡,执节不二。勤十指以奉姑。至大四年,邑令旌其居为节孝里,明成化间石刻尚存。

廖妙禄

《闽书》:廖妙禄,年十七归为吴氏妇。其姑继姑也,而事之顺。二十夫亡,敬事舅姑,抚教二子,三十馀年。有司上闻未报,翰林学士姚公因侍宴仁宗,为奏其实。仁宗曰:闽处偏方,有此守节知义之母乎。特封贞节宜人,树绰楔于门,永复其家。

别哥伦氏

《元史·阿沙不花传》:不花封康国公,薨于位,年四十七。至正元年,赠纯诚一德正宪保大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上柱国,追封顺宁王,谥忠烈。继室别哥伦氏有至行,寡居三十年不妄言笑,身不服华䌽,诏旌其门,与元配达海的斤氏并封顺宁王夫人。

曹裕兴母王氏

《句容县志》:王氏,句容乡曹裕兴母。夫亡子幼家贫,守节事姑尽孝。皇庆元年旌表。

李章妻王氏

《莱州府志》:王氏,李章妻,高密人。夫亡,氏年二十六。贫苦自守,终身无间。皇庆二年旌表。

乐氏张氏余氏

《溧阳县志》:乐氏,元大德十一年,以贞节旌表其门。张氏,至大四年,以贞节旌。余氏,皇庆二年,以贞节旌。事实并无考,夫亦不传。

赵逊妻厍氏

《南乐县志》:厍氏,赵逊妻。逊亡,守节不变。延祐元年旌表。

黄宅妻武氏

《兖州府志》:武氏,嘉祥人,黄宅妻。夫死于边,氏养舅姑,抚幼子,誓不再适,年七十。延祐元年,奉诏旌表。

马宅妻王氏

《陕西通志》:王氏,马宅妻,西安朝邑人。宅亡氏年十九,守节,延祐元年旌表。

赵时煼妻陈氏

《江西通志》:赵时煼妻陈氏,进贤人。蚤寡,义不再适。延祐初诏旌表。

孙福妻李氏

《陕西通志》:李氏,孙福妻,凤翔扶风人。夫亡守节。延祐二年旌表。

王大山妻傅氏

《莱州府志》:傅氏,潍州人,王大山妻。夫亡,哀毁备至。子方数岁,抚育成立,孝事舅姑,誓不改节。延祐三年旌表。

康赟妻薄氏

《榆次县志》:薄氏,康赟妻。赟亡,氏以礼自持,家贫,躬纺绩,操井臼,事翁姑无惰行。延祐三年,有司奏闻旌表。

郭春妻李氏

《寿光县志》:李氏,郭春妻。夫亡,遭乱,完节不辱。延祐五年旌表。

谭拱辰妻黄氏

《长沙府志》:黄氏,茶陵人,谭拱辰妻。年二十六而寡。子景星甫四岁,氏誓不他适。尝曰:所不死者,徒以此孤也。存则俱存,亡则俱亡耳。子长,教以诗书,以明经任,永明教谕。有孝行。延祐六年,诏表黄氏贞节,泰定二年,旌其子文学孝行。

张仪妻姜氏

《扬州府志》:姜氏,泰州人,张仪妻。年二十二仪亡。孀居守义,寿六十五终。延祐六年,旌其家曰贞节。

乃安文妻李氏

《宝坻县志》:李氏,乃安文妻。年二十四,文早亡,无子,守节终身。延祐间旌表其闾。

董士楷妻陈氏

《槁城县志》:董士楷妻陈氏,槁城人,翰林待制陈刚中女。归士楷,士楷早殁,陈抚育遗孤,守志不二。乡人贤之。延祐间旌表其门。

党通妻张氏

《陕西通志》:张氏,党通妻。西安蒲城人。通亡,氏年二十五岁。孝亲抚孤,终身不贰。延祐间旌表。

任辉妻井氏

《陕西通志》:井氏,任辉妻,西安蒲城人。辉亡,氏年二十一,守节,事姑育子,孝慈兼尽。年九十馀卒,延祐中旌表。

孙世昌妻关氏

《陕西通志》:关氏,延安鄜州人,孙世昌妻。年二十三夫亡,守志不渝,六十馀年。延祐中旌表。

田孟妻郝氏〈胥氏周氏附〉

《陕西通志》:郝氏,田孟妻,西安永寿人。仁宗调选征夫,孟与弟仲季皆战死。时郝年二十一,仲妻胥年十九,季妻周年十八,俱坚志守节。延祐间旌表。

范遇时妻顾氏

《安庆府志》:顾氏,怀宁范遇时妻。早寡,苦节育孤,誓死不二,垂四十年如一日。延祐间,有司上闻,旌其门闾。

傅贺妻陈氏

《金华府志》:陈氏,傅贺妻。年二十四夫亡。无子,家无馀畜,躬织纴以养其姑,甘旨无缺。姑死,哀毁如礼,服除,母欲嫁之,氏曰:我宁冻馁以死,不敢从命。遂以夫侄为后。时舅姑与夫三丧未葬,氏铢积寸累,勤苦三年,卒以襄事。延祐间,遣子入学,归则督之耕稼,母仪肃然,人称孝节。

章盛妻杨氏

《临海县志》:杨氏,章盛妻,盛早世,杨不他适,抚孤成立,训子孙孝友和睦,三世不分居。年九十二卒。延祐间诏旌表。

丘公注妻程氏

《崇安县志》:程氏,丘公注妻,隅坊人。嫁未几,公注卒。程年二十。誓不二志,苦节五十年。邑侯上其事,延祐间旌其门曰:贞节。今坊犹名贞节焉。

冯伯宽祖母刘氏

《济南府志》:刘氏,利津人。冯伯宽祖母。未笄,适宽祖。年二十四而寡,二子一女在抱。家贫甚,躬采拾,勤纺绩,以供衣食,子女赖以成立。至治初旌表,年八十馀卒。

萨法礼

《溧水县志》:萨法礼,不知其夫名。寡而甚贫,勤纺织,训子。至治二年,旌其门。至顺间,以子贵,封容国夫人。

何欣妻吕氏

《金华府志》:吕氏,何欣妻。欣早亡,一子甫三月。至元丙子,被兵劫,囊箧一空,艰辛万状。人劝其更适,氏曰:一马不被二鞍,况人乎。鞠育孤子,至于成立。年踰九十卒。至治二年旌表。

洪静妫

《临海县志》:洪静妫,贡士善达女。至治三年,许字某,未嫁某死。随父母往送殓毕,归断其发,誓不再适。其侄女名淑,年十三,频往视姑。姑尝与言,妇人以夫为天,不可移也。淑曰:姑能如是,愿终身以侍姑。姑侄寝食与偕,父母谕之,不听。共坐绩麻,置田十二亩,以赡老。土人相传为苧丝丘。卒后,子侄奉其田为祀产,至今祭祀不绝。

唐斗辅妻文氏

《兴安县志》:文氏,兴安人,前进士文少赞女。嫁为唐斗辅妻。大德中,斗辅任宾州幕官卒。文年方二十馀,哀恸几绝,执义自誓,孝养公姑,没葬无违礼。至治中,诏旌其门。顺帝时,在潜邸大书节妇二字赐之。

宋天民妻陈氏

《汝州志》:陈氏,宋天民妻。年二十五夫亡。乏嗣孀居,守节三十六年。至治间旌表。

赵信妻李氏

《山西通志》:李氏,赵信妻。信亡,氏年二十四。誓不再嫁,事舅姑益孝。舅姑没,竭力营葬,教子肄业。年六十馀终。至治间旌表。

喻克成妻熊氏

《江西通志》:熊氏,喻克成妻,南昌人。早寡,立嗣守节。至治间旌表。

吉子玉妻李氏

《玉田县志》:李氏,吉子玉妻。年二十二夫亡,长子天章方三岁,次天用仅一周。李纺绩,抚之成立。泰定初旌表其门。

方良妻黄氏

《淳安县志》:黄氏,方良妻,邑西隅人。年二十二而嫁,二十七夫亡。无子,贞白自守,以奉方祀。泰定元年,诏旌表贞节,天历己巳终,享年七十有八。

尹祯妻神氏

《兖州府志》:神氏,尹祯妻,济宁州人。年二十而寡,守志不嫁。泰定二年旌表。

姬氏王氏张氏

《高平县志》:段杰妻姬氏,李凤妻王氏,王平妻张氏,三人皆贞守不二。泰定三年旌表。

李名妻刘氏

《济南府志》:刘氏,济南人,李名妻。泰定间旌表,事实不传。

尚时中妻刘氏

《济南府志》:刘氏,章丘人,尚时中妻。泰定间,建坊旌表,事实无考。

李凤妻刘氏

《兖州府志》:刘氏,李凤妻,济宁州人。夫亡,守节终身。泰定间旌表。

姜凤举妻皇甫氏

《汾阳县志》:皇甫氏,西河人。姜凤举妻。天性纯淑,动遵母教,归姜氏。事舅姑,得妇道。夫早亡,哀毁踰礼。既服阕,人多婉辞劝再嫁,氏泣曰:禽鸟且有雄死不再群者,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况舅姑垂老一息,幼冲忍弃之耶。于是事舅姑益尽孝,教子读书成立,始终一节。泰定间旌表。

林某妻李氏

《广东通志》:李氏,琼山人,教授林君用子妇。年二十五守孀。泰定间,省部表其门,宪副杨伯徵赠以诗云:丹心已化望夫石,血指犹存织女机。

王德妻秦氏

《兖州府志》:秦氏,王德妻,济宁州人。夫亡守节。天历初旌表。

李成妻周氏

《上元县志》:周氏,李成妻,年二十丧夫。家贫守节,奉姑方氏尽孝。天历二年旌表。

宋居让妻王氏

《东昌府志》:王氏,宋居让妻,临清人。年十八归居让。四年,居让殁,亲党劝他适,不从。天历二年旌表。

刘妇王氏

《徐州志》:王氏,刘门妇也。夫卒,誓不再适。天历二年,旌表其门,故迹犹存北门外。

游贞妻王氏〈刘聚妻王氏附〉

《济南府志》:王氏,游贞妻,与刘聚妻俱章丘人。天历间旌表,事实不传。刘聚妻亦姓王氏。

谈采妻廖氏

《临江府志》:廖氏,名淑贞,清江人,适郡人谈采。采父济为零陵县尹,病剧,采泣于天,请以身代,父病寻愈,而采死。廖年二十七,矢志事舅姑,且教二子。长逢辰为来安路学正,次逢原为鳌溪书院山长。虞文靖公作谈孝子廖节妇墓铭。天历中诏旌其门。采从弟道亨力学,为濂溪书院山长,升赣州路儒学教授。子逢泰,字元凯,当壬辰之乱,率义兵禦寇于城门外,战不胜,死之。

郑千龄妻洪氏〈程氏何氏王氏附〉

《歙县志》:贞白里人郑千龄妻洪氏,年二十六夫亡。抚子,孀居六十四年。至顺初旌表。其子玉,至正十四年授翰林待制,十七年,明兵至,玉不屈殉难。妻程氏死之,妾何氏抚其孤。玉弟璿亦死。时遗孤四,妾王氏年二十七,避红巾乱入山,贼胁以刃,终不能犯。里人共白二妾之节,洪武戊寅,并旌之。

宁六妻独吉氏

《吴江县志》:独吉氏,断事宁六妻也。夫亡,誓死守节。至顺二年,建坊旌表。

高仁妻张氏

《合肥县志》:张氏,高仁妻。至顺三年,旌其节,事实无考。

张恭妻郑氏

《榆次县志》:郑氏,张恭妻。少寡,焚香祝天,誓不再嫁。家极贫勤,女红以自给。至顺三年旌表。

吴埙妻宋氏

《金华府志》:宋氏,名嗣徽,吴埙妻。年二十八埙亡,三子皆幼。舅姑继殁,罄奁资治殓,未葬,邻失火,将延及。氏仓卒,力不能举,乃携诸孤拊柩号泣,愿与俱烬火遂灭。人以为孝感所致,年八十馀卒。至顺中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