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聘问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七十七卷目录

 聘问部汇考三
  仪礼〈聘礼三〉
  晋书〈礼志〉
  梁杂仪注〈北使来聘仪〉
  辽史〈礼志〉

礼仪典第二百七十七卷

聘问部汇考三

《仪礼》《聘礼三》

聘遭丧,入竟则遂也。
〈注〉遭丧,主国君薨也。入竟,则遂国君,以国为体。士既请事已入竟矣,关人未告,则反。〈疏〉自此尽卒殡,乃归,上陈告行聘之事。

不郊劳。
〈注〉子未君也。

不筵几。
〈注〉致命不于庙就尸,柩于殡宫又不神之。

不礼宾。
〈注〉丧降事也。

主人毕归礼。
〈注〉宾所饮食,不可废也。礼谓饔饩飨食。

宾唯饔饩之受。
〈注〉受正不受加也。

不贿,不礼玉,不赠。
〈注〉丧杀礼为之不备。

遭夫人世子之丧,君不受,使大夫受于庙,其他如遭君丧。
〈注〉夫人、世子死,君为丧主,使大夫受聘礼,不以凶接吉也。其他谓礼所降。

遭丧将命于大夫,主人长衣练冠以受。
〈注〉遭丧,谓主国君薨,夫人、世子死也。此三者,皆大夫摄主人。长衣,素纯布衣也。去衰易冠,不必纯凶接纯吉也。吉时在里,为中衣。中衣、长衣继皆掩尺,表之曰深衣,纯袂寸半耳。君丧,不言使大夫受,子未君,无使臣义也。

聘君若薨于后,入竟则遂。
〈注〉既接于主国君也。〈疏〉自此尽唯稍受之,论聘者遭己君之丧行非常之礼事。

赴者未至,则哭于巷,衰于馆。
〈注〉未至,谓赴告主国君者也。哭于巷者,哭于巷门,未可为位也。衰于馆,未可以凶服出见人。其聘享之事,自若吉也。

受礼。
〈注〉受饔饩也。

不受飨食。
〈注〉亦不受加。

赴者至,则衰而出。
〈注〉礼为邻国阙,于是可以凶服将事也。

唯稍受之。
〈注〉稍禀食也。

归,执圭,复命于殡,升自西阶,不升堂。
〈注〉复命于殡者,臣子之于君父,存亡同。〈疏〉自此尽即位踊,论使者丧还,执圭还国复命之事。

子即位,不哭。
〈注〉将有告请之事,宜清净也。不言世子者,君薨也。诸臣待之,亦皆如朝夕哭位。

辩复命,如聘。
〈注〉自陈币至于上介,以公赐告无劳。

子臣皆哭。
〈注〉使者既复命,子与群臣皆哭。

与介入,北乡哭。
〈注〉北乡哭新,至别于朝夕。

出袒括发。
〈注〉悲哀变于外臣也。

入门右,即位踊。
〈注〉从臣位自哭至踊,如奔丧礼。

若有私丧,则哭于馆,衰而居,不飨食。
〈注〉私丧,谓其父母,哭于馆衰而居,不敢以私丧自闻于主国,凶服于君之吉使。《春秋传》曰: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疏〉自此尽从之,论使者有父母之丧行变礼之事。

归,使众介先,衰而从之。
〈注〉己有齐斩之服,不忍显然趋于往来,其在道路,使介居前归,又请反命,己犹徐行随之。君纳之,乃朝服。既反命,出公门,释服哭而归。其他如奔丧之礼,吉时,道路深衣。

宾入竟而死,遂也。主人为之具而殡。
〈注〉具谓始死至殡所当用。〈疏〉自此尽卒殡,乃归论宾介死之事。

介摄其命。
〈注〉为致聘享之礼也。初时,上介接闻命。

君吊,介为主人。
〈注〉虽有臣子亲姻,犹不为主人,以介与宾并命于君尊也。

主人归礼币,必以用。
〈注〉当中奠赠诸丧具之用,不必如宾礼。

介受宾礼,无辞也。
〈注〉介受主国宾己之礼,无所辞,以其当陈之以反命也。有宾丧,嫌其辞之。

不飨食。
〈疏〉案上遭君丧,受饔饩,不受飨食。郑云:受正不受加。此云不飨食,介不就君受飨食,明受饔饩正礼也。

归,介复命,柩止于门外。
〈注〉门外,大门外也。必以柩造朝,达其忠心。

介卒复命出,奉柩送之,君吊卒殡。
〈注〉卒殡成节,乃去。

若大夫介卒,亦如之。
〈注〉不言上介者,小聘上介士也。

士介死,为之棺敛之。
〈注〉不具他衣物也,自以时服也。

君不吊焉。
〈注〉主国君使人吊,不亲往。

若宾死,未将命,则既敛于棺,造于朝,介将命。
〈注〉未将命,请俟间之后也。以柩造朝,以已至朝,志在达君命。

若介死,归复命,唯上介造于朝,若介死,虽士介,宾既复命,往卒殡,乃归。
〈注〉往谓送柩。

小聘曰问,不享,有献不及夫人,主人不筵几,不礼面,不升,不郊劳。
〈注〉记贬于聘,所以为小也。献,私献也。面犹觌也。〈疏〉自此尽三介,论侯伯行小聘之事。

其礼如为介三,介
〈注〉如为介,如为大聘上介。

记,久无事则聘焉。
〈注〉事谓盟会之属。

若有故则卒聘,束帛加书将命,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注〉故谓灾患及时事相告请也。将犹致也。名书文也。今谓之字。策,简也。方,板也。

主人,使人与客读诸门外。
〈注〉受其意,既聘享,宾出而读之,不于内者,人稠处严,不得审,悉主人,主国君也。人,内史也。书必玺之。

客将归,使大夫以其束帛反命于馆。
〈注〉为书报也。

明日君馆之。
〈注〉既报馆之书,问尚疾也。

既受行出,遂见宰,问几月之资。
〈注〉资,行用也。古者君臣谋密草创,未知所之远近。问行用当知多少而已。古文资作赍。

使者既受行,日朝同位。
〈注〉谓前夕币之间。同位者,使者北面介立于左,少退,别于其处臣也。

出祖释軷,祭酒脯,乃饮酒于其侧。
〈注〉祖,始也。既受聘享之礼,行出国门,止陈车骑,释酒脯之奠于軷,为行始也。诗传曰:軷,道祭也。谓祭道路之神。《春秋传》曰:軷涉山川。然则軷山行之名也,道路以险阻为难,是以委土为山,伏牲其上,使者为軷,祭酒脯,祈告也。卿大夫处者,于是饯之,饮酒于其侧。礼毕,乘车轹之而遂行,舍于近郊矣。其牲犬羊可也。

所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博三寸,缫三采六等,朱白苍。
〈注〉圭,所执以为瑞节也。剡上,象天圆地方也。杂采曰缫以韦衣、木板,饰以三色,再就所以荐玉,重慎也。九寸,三公之圭也。

问诸侯,朱绿缫八寸。
〈注〉二采再就,降于天子也。于天子曰朝,于诸侯曰问。记之于聘文,互相备。

皆元纁,系长尺绚组。
〈注〉采成文曰绚。系,无事则以系玉,因以为饰,皆用五采。组,上以元,下以绛为地。

问大夫之币,俟于郊,为肆,又赍皮马。
〈注〉肆,犹陈列也。赍犹付也。使者既受命,宰夫载问大夫之礼,待于郊,陈之为行列。至则以付之也。使者初行,舍于近郊。币云肆,马云赍。因其宜,亦互文也。不于朝付之者,辟君礼也。必陈列之者,不夕也。
辞无常,孙而说。〈注〉孙,顺也。大夫使受命,不受辞。辞必顺且说。

辞多则史,少则不达。
〈注〉史谓策祝。

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
〈注〉至极也。

辞曰:非礼也敢。对曰:非礼也敢。
〈注〉辞,辞不受也。对,答问也。二者皆卒,曰敢,言不敢。

卿馆于大夫,大夫馆于士,士馆于工商。
〈注〉馆者,必于庙,不馆于敌者之庙,为大尊也。自官师以上,有庙,有寝。工商则寝而已。

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注〉管人,掌客馆者也。客谓使者,下及士介也。

飧不致。
〈注〉不以束帛致命,草次馔,飧具轻。

宾不拜。
〈注〉以不致命。

沐浴而食之。
〈注〉自洁清,尊主国君赐也。记此重者,沐浴,可知。

卿大夫讶大夫,士讶士,皆有讶。
〈注〉卿使者,大夫上介也。士,众介也。讶,主国君所使迎待宾者。如今使者护客。

宾即馆,讶将公命。
〈注〉使己迎待之命。

又见之以其挚。
〈注〉又,复也。复以私礼见者,讶将舍于宾馆之外,宜相亲也。大夫讶者执雁,士讶者执雉。

宾既将公事,复见讶,以其挚。
〈注〉既,已也。公事聘享问大夫。复,报也。使者及上介执雁,群介执雉,各以见其讶。

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
〈注〉言国独以此为宝也。四器,谓圭、璋、璧、琮。

宗人授次,次以帷,少退于君之次。
〈注〉主国之门外,诸侯及卿大夫之所使者,次位皆有常处。

上介执圭,如重,授宾。
〈注〉慎之也。《曲礼》曰: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

宾入门皇,升堂让,将授志趋。
〈注〉皇,自庄盛也。让谓举手平衡也。志犹念也。念趋谓审行步也。

授如争承,下如送,君还而后退。
〈注〉争,争斗之争。重,失队也。而后犹然后也。

下阶,发气怡焉,再三举足又趋。
〈注〉发气,舍息也。再三举足,自安定,乃复趋也。至此云举足,则志趋卷豚而行也。孔子之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

及门正焉。
〈注〉容色复故,此皆心变见于威仪。

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
〈注〉记异说也。

及享,发气焉盈容。
〈注〉发气,舍气也。孔子之于享礼,有容色。

众介北而跄焉。
〈注〉容貌舒扬。

私觌,愉愉焉。
〈注〉容貌和敬。

出如舒雁。
〈注〉威仪自然而有行列,舒雁鹅也。

皇且行,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注〉复记,执玉异说。

凡庭实随入,左先,皮马相间可也。
〈注〉随入,不并行也。间犹代也。土物有宜,君子不以所无为礼,畜兽同类,可以相代。

宾之币唯马出,其馀皆东。
〈注〉马出,当从厩也。馀物皆东,藏之内府。

多货则伤于德。
〈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君子于玉,比德焉。朝聘之礼,以为瑞节,重礼也。多之,则是主于货伤,败其为德。〈疏〉此经主论聘享所用圭、璋、璧、琮,不得过多之事也。

币美则没礼。
〈注〉币,人所造成,以自覆。币谓束帛也。爱之斯欲衣食之,君子之情也。是以享用币,所以副忠信美之,则是主于币,而礼之本意不见也。〈疏〉此主论享时用束帛,故享君用束帛,享夫人用束锦,皆不得过美。

贿在聘于贿。
〈注〉贿,财也。于,读曰为言,主国礼宾,当视宾之聘礼,而为之财也。宾客者,主人所欲丰也。若苟丰之,是又伤财也。《周礼》曰:凡诸侯之交,各称其邦而为之
币,以其币为之礼。

凡执玉无藉者袭。
〈注〉藉谓缫也,缫所以缊藉玉。

礼不拜至。
〈注〉以宾不于是始至。今文礼为醴。

醴尊于东厢,瓦大一,有丰。
〈注〉瓦大,瓦尊。丰,承尊器,如豆而卑。

荐脯五膱,祭半膱,横之。
〈注〉膱,脯如版然者,或谓之脡,皆取直貌焉。

祭醴再扱,始扱一祭,卒再祭。
〈注〉卒谓后扱。

主人之庭实,则主人遂以出,宾之士讶受之。
〈注〉此谓馀三马也。左马,宾执以出矣士,士介,从者。

既觌,宾若私献,奉献将命。
〈注〉时有珍异之物,或宾奉之,所以自序尊敬也。犹以君命致之。

摈者入告,出礼辞。
〈注〉辞其献也。

宾东面坐奠献,再拜稽首。
〈注〉送献不入者,奉物礼轻。

摈者东面坐取献,举以入告,出,礼请受。
〈注〉东面坐取献者,以宜并受也。其取之由宾南,而自后右客也。

宾固辞,公答再拜。
〈注〉拜受于宾也,固亦衍字。

摈者立于阈外以相拜,宾辟。
〈注〉相赞也。

摈者授宰夫于中庭。
〈注〉东藏之,既乃介觌。

若兄弟之国,则问夫人。
〈注〉兄弟,谓同姓。若婚姻甥舅有亲者。问犹遗也,谓献也。不言献者,变于君也。非兄弟献,不及夫人。

若君不见。
〈注〉君有疾,若他故,不见使者。

使大夫受。
〈注〉受,聘享也。大夫,上卿也。

自下听命,自西阶升受,负右房而立,宾降亦降。
〈注〉此仪如还圭,然而宾大夫易处耳。

不礼。
〈注〉辟正主也。

币之所及皆劳,不释服。
〈注〉以与宾接于君所宾,又请有事于己,不可以不速也。所不及者,下大夫未尝使者也。不劳者,以先是宾请有事于己,同类既闻,彼为礼所及,则己往有嫌也。所以知及不及者,宾请有事,固曰某子某子。

赐饔,唯羹饪,筮一尸,若昭若穆。
〈注〉羹饪,谓饪一牢也。肉谓之羹。唯是祭其先,大礼之盛者也。筮,尸。若昭若穆,容父在,父在则祭祖父,卒则祭祢,腥饩不祭,则士介不祭也。士之初行不释,币于祢,不祭可也。

仆为祝,祝曰:孝孙某,孝子某。荐嘉礼于皇祖某甫,皇考某子。
〈注〉仆为祝者,大夫之臣摄官也。

如馈食之礼。
〈注〉如少牢馈食之礼。不言少牢,今以大牢也。

假器于大夫。
〈注〉不敢以君之器为祭器。

朌肉及廋车。
〈注〉朌犹赋也。廋,廋人也。车,巾车也。二人,掌视车马之官也。赋,及之明辩也。

聘日致饔,明日问大夫。
〈注〉不以残日问人,崇敬也。古文曰:问夫人也。

夕,夫人归礼。
〈注〉与君异日下之也。今文归作馈。

既致饔旬而稍,宰夫始归乘禽,日如其饔饩之数。
〈注〉稍,禀食也。乘谓乘行之禽也。谓雁鹜之属,其归之以双为数。其宾与上介也。

士中日则二双。
〈注〉中犹间也。不一日一双,大寡不敬也。

凡献执一双,委其馀于面。
〈注〉执一双,以将命也。面,前也。其受之,止上介受以入告之士,举其馀从之。宾不辞,拜受于庭。上介执之以相拜于门中,乃入授人。上介受亦如之。士介拜受于门外。

禽羞俶献比。
〈注〉比,放也。其致之礼,如乘禽也。禽羞谓成熟,有齐和者。俶献,四时珍美新物也。俶,始也。言其始可献也。《聘义》谓之时赐。

归大礼之日,既受饔饩,请观。
〈注〉聘于是国,欲见其宗庙之好,百官之富。若尤尊
大之焉。

讶帅之,自下门入。
〈注〉帅,犹道也。从下门外入游观,非正也。

各以其爵朝服。
〈注〉此句宜在凡致礼下。

士无饔,无饔者无摈。
〈注〉谓归饩也。

大夫不敢辞,君初为之辞矣。
〈注〉此句宜在明日问大夫之下。

凡致礼,皆用其飨之加笾豆。
〈注〉凡致礼,谓君不亲飨宾,及上介,以酬币,致其礼也。其,其宾与上介也。加笾豆,谓其实也。亦实于瓮筐。

无饔者无飨礼。
〈注〉士介无飨礼。

凡饩大夫,黍粱稷筐五斛。
〈注〉谓大夫饩宾、上介也。器寡而大略。

既将公事,宾请归。
〈注〉谓己问大夫事毕,请归,不敢自专,谦也。主国留之,飨食燕献,无日数,尽殷勤也。

凡宾拜于朝,讶听之。
〈注〉拜,拜赐也。唯稍不拜。

燕则上介为宾,宾为苟敬。
〈注〉飨食,君亲为主尊宾也。燕,私乐之礼,崇恩杀敬也。宾不欲主君复举礼事礼己,于是辞为宾。君听之,从诸公之席,命为苟敬。苟敬者,主人所以小敬也。更降迎其介以为宾。介,大夫也。虽为宾,犹卑于君。君则不与亢礼也。主人所以致敬者,自敌以上。

宰夫献。
〈注〉为主人代公献。

无行则重贿反币。
〈注〉无行,谓独来复无所之也。必重其贿,与反币者,使者归,以得礼多为荣,所以盈聘君之意也。反币,谓礼玉束帛乘皮,所以报聘君之享礼也。昔秦康公使西乞术,聘于鲁,辞孙而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厚贿之。此谓重贿反币者也。

曰:子以君命在寡君,寡君拜君命之辱。
〈注〉此赞君拜聘享辞也。在,存也。

君以社稷故在寡小君。拜。
〈注〉此赞拜夫人聘享辞也。言君以社稷故者,夫人与君体敌,不敢当其惠也。其卒亦曰:寡君拜命之辱。

又拜送。
〈注〉拜,送宾也。其辞盖云:子将有行,寡君敢拜送。此宜承上君馆之下。

君贶寡君,延及二三老,拜。
〈注〉此赞,拜问大夫之辞贶赐也。大夫曰老。

宾于馆堂楹间,释四皮束帛,宾不致,主人不拜。
〈注〉宾将遂去,是馆留礼,以礼主人,所以谢之,不致不拜,不以将别崇新敬也。

大夫来使,无罪飨之。
〈注〉乐与嘉宾为礼。

过则饩之。
〈注〉饩之生,致其牢礼也。其致之辞,不云:君之有故耳。《聘义》曰:使者聘而误,主君不亲飨食,所以愧厉之也。不言罪者,罪将执之。

其介为介。
〈注〉飨宾有介者,宾尊行敌礼也。

有大客后至,则先客不飨食,致之。
〈注〉卑不与尊齐礼。

唯大聘有几筵。
〈注〉谓受聘飨时也。小聘轻,虽受于庙,不为神位。

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注〉秉,十六斛。今江淮之间,量名有为籔者。今八籔为逾。

二百四十斗。
〈注〉谓一车之米,秉有五籔。

四秉曰筥。
〈注〉此秉,谓刈禾盈手之秉也。筥,穧名也。若今莱阳之间,刈稻聚把有名为筥者。《诗》云:彼有遗秉。又云:此有不敛穧。

十筥曰稯,十稯曰秅,四百秉为一秅。
〈注〉一车之禾三秅,为千二百乘,三百筥,三十稯也。

《晋书》《礼志》

泰始中,有司奏:诸侯之国,其王公以下入朝者,四方各为二番,三岁而周,周则更始。不朝之岁,各遣卿奉聘。奏可。江左王侯不之国,其有受任居外,则同方伯刺史二千石之礼,亦无朝聘之制,故此礼遂废。

《梁·杂仪注》《北使来聘仪》

梁正旦,使北使乘车至阙下,入端门。其门上层题曰
朱明观,次曰应门。门下有一大画鼓,次曰太阳门。左有高楼,悬一大钟。门右有朝堂,门辟左右,亦有二大画鼓。北使入门,击钟磬,至马道北,悬钟内道,西北立。引其宣城王等数人,后入击磬道,东北面立。其钟悬外东西厢,皆有陛臣马道。南近道东有茹昆崙客道。西近道,有高句丽百济客,及其升殿之官三千许人。位定,梁主从东堂中出,云:斋在外宿,故不由上閤来。击钟鼓,乘舆,警跸侍从升东阶,南面幄内坐。幄是绿油天皂裙,甚高,用绳系著四柱。凭黑漆曲几坐定,梁诸臣从西门入,著具服博山远游冠缨,末以翠羽珍珠为饰,双双佩带剑,黑舄,初入,二人在前导引,次二人并行,次一人擎牙箱、班剑箱。别二十人,具省服,从者百馀人。至宣城王前数步,北面,有重席为位,再拜。便次出,引王公登,献玉。梁主不为兴。魏使李同轨、陆操聘梁入乐,游苑西门内青油幕下。梁主备三仗,乘舆,从南门入。操等东面再拜。梁主北入林光殿。未几,引台使入,梁主坐皂帐,南面。诸宾及群官俱坐定。遣中书舍人殷灵宣旨,慰劳,具有辞答。其中庭设钟悬,及百戏。殿上流杯,池中行酒,具进梁主者,题曰:御杯。自馀各题官姓之杯。至前者,即饮。又图象旧事,令随流而转,始至讫于座罢,首尾不绝也。

《辽史》《礼志》

宋使见皇太后仪:宋使贺生辰、正旦。至日,臣僚昧𤕤入朝,使者至幕次。臣僚班齐,皇太后御殿坐。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毕;捲班。次契丹臣僚班起居毕,引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其馀臣僚不应坐者,退于东面侍立。汉人臣僚东洞门入,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某以下起居,凡七拜毕;赞各祗候。引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中书令、大王西阶上殿,奏宋使并从人榜子讫,就位立。其馀臣僚不应坐者,退于西面侍立。次引宋使副六人于东洞门入,丹墀内面殿齐立,閤使自东阶下,受书匣,使人捧书匣者皆跪,閤使搢笏立,受书匣。自东阶上殿,栏内鞠躬,奏封全讫,授枢密开封。宰臣对皇太后读讫,引使副六人东阶上殿,栏内立。使者揖生辰节大使少前,使者俛伏跪,附起居讫,起,复位立。次引贺皇太后正旦大使,附起居,如前仪。皇太后宣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舍人揖生辰大使并皇太后正旦大使少前,皆跪,唯生辰大使奏来时圣躬万福,皆俛伏,兴。引东阶下殿,丹墀内面殿齐立。引进使引礼物于西洞门入,殿前置担床。控鹤官起居,四拜,担床于东便门出毕,揖使副退于东方,西面,皆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见,舞蹈,五拜毕;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揖班首出班,谢面天颜讫,复位,舞蹈,五拜毕,赞各上殿祗候,引各使副西阶上殿就位。勾从人两洞门入,面殿鞠躬,通名,赞拜,起居,四拜毕,赞各祗候,分班引两洞门出,若宣问使副跋涉不易,引西阶下殿,丹墀内舞蹈,五拜毕,赞各上殿祗候,引西阶上殿,就位立。契丹舍人、汉人閤使齐赞拜,应坐臣僚并使副皆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行汤、行茶。供过人出殿门,揖臣僚并使副起,鞠躬。契丹舍人、汉人閤使齐赞,皆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先引宋使副西阶下殿,西洞门出,次揖臣僚出毕,报閤门无事。皇太后起。宋使见皇帝仪:宋使贺生辰、正旦。至日,臣僚昧𤕤入朝,使者至幕次。奏班齐,声警,皇帝升殿坐。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毕,捲班出。契丹臣僚班起居毕,引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其馀臣僚不应坐者,并退于北面侍立。次引汉人臣僚北洞门入,面殿鞠躬。舍人鞠躬,通某官某以下起居皆七拜毕,引应坐臣僚上殿,就位立。引首相南阶上殿,奏宋使并从人榜子,就位立。臣僚并退于南面侍立。教坊入,起居毕,引南使副北洞门入,丹墀内面殿立。閤使北阶下殿,受书匣,使人捧书匣者跪,閤使搢笏立,受于北阶。上殿,栏内鞠躬,奏封全讫,授枢密开封。宰相对皇帝读讫,舍人引使副北阶上殿,栏内立。揖生辰大使少前,俛伏跪,附起居。俛伏兴,复位立。大使俛伏跪,奏讫,俛伏兴,退,引北阶下殿,揖使副北方,南面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见,起居,七拜毕;揖班首出班,谢面天颜,舞蹈,五拜毕;出班,谢远接、御筵、抚问、汤药,舞蹈,五拜毕,赞各祗候。引出,归幕次。閤使传宣赐对衣、金带。勾从人以下入见。舍人赞班首姓名以下,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赞再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引出。舍人传宣赐衣。使副并从人服赐衣毕,舍人引使副入,丹墀内面殿鞠躬。舍人赞谢恩,拜,舞蹈,五拜毕,赞上殿祗候。引使副南阶上殿,就位立。勾从人入,赞谢恩,拜,称万岁。赞有敕赐宴,再拜,称万岁。赞各祗候。承受官引北廊下立。御床入,大臣进酒,皇帝饮酒。契丹舍人、汉人閤使齐赞拜,应坐并侍立臣僚皆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卒饮,赞拜,应坐臣僚皆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行酒,亲王、使相、使副共乐曲。若宣令饮尽,并起立饮讫。放盏,就位谢。赞拜,并随拜,称万岁。赞各就坐。次行方茵地坐臣僚等官酒。若宣令饮尽,赞谢如初。殿上酒一行毕,赞廊下从人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若传宣令饮尽,并拜,称万岁。赞各就坐。殿上酒三行,行茶、行殽、行膳。酒五行,候曲终,揖廊下从人起,赞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引出。曲破,臣僚并使副并起,鞠躬。赞拜,应坐臣僚并使副皆拜,称万岁。赞各祗候。引使副南阶下殿,丹墀内舞蹈,五拜毕,赞各祗候。引出。次引众臣僚下殿出毕,报閤门无事。皇帝起,声跸。贺生辰正旦宋使朝辞太后仪:臣僚、使副班齐,如曲宴仪。皇太后升殿坐,殿前契丹文武起居、上殿毕。宰臣奏宋使副、从人朝辞榜子毕,就位立。舍人引使副北洞门入,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辞,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出班,恋阙,致词讫,又再拜。赞各上殿祗候。舍人引南阶上殿,就位立。引从人,赞姓名,再拜;奏圣躬万福,再拜,称万岁。赞各好去,引出。殿上揖应坐臣僚并使副就位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就坐。行汤、行茶毕,揖臣僚并南使起立,与应坐臣僚鞠躬。赞拜,称万岁。赞各祗候,立。引使副六人于栏内拜跪,受书匣毕,直起立,揖少前,鞠躬,受传答语讫,退。于北阶下殿,丹墀内面殿鞠躬。舍人赞各好去,引出。臣僚出。贺生辰正旦宋使朝辞皇帝仪:臣僚入朝如常仪,宋使至幕次。于外赐从人衣物。皇帝升殿,宣徽、契丹文武班起居、上殿,如曲宴仪。中书令奏宋使副并从人朝辞榜子毕,臣僚并于南面侍立。教坊起居毕,舍人引使副六人北洞门入,丹墀北方,面南鞠躬。舍人鞠躬。通南朝国信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辞,再拜,起居,恋阙,如辞皇太后仪。赞和祇候,平身立。揖使副鞠躬。宣徽赞有敕,使副再拜,鞠躬,平身立宣徽使赞各赐卿对衣、金带、疋段、弓箭、鞍马等,想宜知悉,使副平身立。揖大使三人少前,俛伏跪,搢笏,閤门使授别录赐物。过毕,俛起,复位立。揖副使三人受赐,亦如之。赞谢恩,舞蹈,五拜。赞上殿祗候,舍人引使副南阶上殿,就位立。引从人,赞谢恩,再拜;起居,再拜;赞赐宴,再拜;皆称万岁。赞各祗候,承受引两廊立。御床入,皇帝饮酒,舍人、閤使赞臣僚、使副拜,称万岁,皆如曲宴。应坐臣僚拜,称万岁。就坐、行酒、乐曲,方茵、两廊皆如之;行殽、行茶、行膳亦如之。行馒头毕,从人起,如登位使之仪。曲破,臣僚、使副皆起立,拜,称万岁,如辞太后之仪。使副下殿,舞蹈,五拜。赞各上殿祗候,引北阶上殿,栏内立。揖生辰、正旦大使二人少前,齐跪,受书毕,起立,揖磬折受起居毕,退。引北阶下殿,丹墀内并鞠躬。舍人赞各好去,引南洞门出。次引殿上臣僚南北洞门出毕,报閤门无事。高丽使入见仪:臣僚常服,起居,应上殿臣僚殿上序立。閤门奏榜子,引高丽使副面殿立。引上露台拜跪,附奏起居讫,拜,起立。閤门传宣王询安否,使副皆跪,大使奏臣等来时询安。引下殿,面殿立。进奉物入,列置殿前。控鹤官起居毕,引进使鞠躬,通高丽国王询进奉。宣徽使殿上赞进奉赴库,马出,担床出毕,引使副退,面西鞠躬。舍人鞠躬,通高丽国谢恩进奉使某官某以下祗候见,舞蹈,五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再拜。出班,谢面天颜,五拜。出班,谢远接、汤药,五拜,赞各祗候。使副私献入,列置殿前。控鹤官起居,引进使鞠躬,通高丽国谢恩进奉某官某以下进奉。宣徽使殿上赞如初。引使副西阶上殿序立。皇帝不入御床,臣僚伴酒。契丹舍人通,汉人閤使赞,再拜,称万岁,各就坐。酒三行,殽膳二味。若宣令饮尽,就位拜,称万岁,赞各就坐。殽膳不赞,起,再拜,称万岁。引下殿,舞蹈,五拜。赞各祗候。引出,于幕次内别差使臣伴宴。起,宣赐衣物讫,遥谢,五拜毕,归馆。高丽使朝辞仪:臣僚起居、上殿如常仪。閤门奏高丽使朝辞榜子,起居、恋阙,如宋使之仪。赞各上殿祗候。引西阶上殿立。契丹舍人赞拜,称万岁。赞各就坐,中书令以下伴酒三行,殽膳二味,皆如初见之仪。既谢,赞有敕宴,五拜。赞各好去,引出,于幕次内别差使臣伴宴。毕赐衣物,跪受,遥谢,五拜。归馆。西夏国进奉使朝见仪:臣僚常朝毕,引使者左入,至丹墀,面殿立。引使者上露台立。揖少前,拜跪,附奏起居讫,俛伏兴,复位。閤使宣问某安否,鞠躬听旨,跪奏某安。俛伏兴退,复位。引左下,至丹墀,面殿立。礼物右入左出,毕,閤使鞠躬,通某国进奉使姓名候见,共一十七拜。赞祗候,平立。有私献,过毕,揖使者鞠躬,赞进奉收讫。赞祗候,引左上殿,就位立。臣僚、使者齐声喏。酒三行,引使左下,至丹墀谢宴,五拜。毕,赞有敕宴,五拜。祗候,引右出。礼毕。于外赐宴,客省伴宴,仍赐衣物。西夏使朝辞仪:常朝毕,引使者左入,通某国某使祗候辞,再拜。不出班,起居,再拜。出班,恋阙、致词,复再拜。赐衣物,谢恩如常仪。若赐宴,五拜。毕,赞好去,引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