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二百十一卷目录

 洗部汇考
  礼记〈乡饮酒义〉
  仪礼〈士冠礼 士昏礼〉
  三礼图〈洗图考〉
  博古图〈洗总说 周七星洗图考 周负龟洗图考 周龟鱼洗图考 汉阳嘉洗图 考 汉蟠夔洗图考 汉双鱼洗图考〉
  广川书跋〈罍洗 素洗双鱼洗列钱洗〉
  考槃馀事〈笔洗〉
 洗部艺文
  周罍周洗说       宋黄伯思
 洗部纪事
 洗部杂录
 钵部汇考
  遵生八笺〈竹钵〉
 钵部艺文一
  谢安陆王赐银钵启     齐王融
  谢鄱阳王赐钵启      梁刘潜
 钵部艺文二〈诗〉
  开元寺佛钵       唐皮日休
  前题           陆龟蒙
  开元寺石钵        明高启
  次韵开元石钵        妙声
 钵部纪事
 钵部外编
 盂部汇考
  方言〈盂〉
  说文〈盂〉
  茶经〈热盂〉
  博古图〈杅总说 周季姜杅图考 汉挈杅图考〉
 盂部纪事
 盂部杂录
 盂部外编

考工典第二百十一卷

洗部汇考

《礼记》《乡饮酒义》

洗当在东荣,主人所以自洁,而以事宾也。
〈陈注〉荣,屋翼也。设洗于庭,当屋之翼必在东者,示主人以此自洁而事宾也。〈大全〉严陵方氏曰:洗者,承盥洗之器。东荣亦主人所在,故曰主人所以自洁。

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
〈大全〉严陵方氏曰:水则盛之于罍者,盖酌之于罍而涤之于洗,故其水在洗东,洗既在东,水又在洗之东者。凡以祖天地之左海也,左亦东也。

《仪礼》《士冠礼》

夙兴,设洗直于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
〈注〉夙,早也。兴,起也。洗承,盥洗者弃水器也。士用铁。〈疏〉案汉礼器制度,洗之所用,士用铁,大夫用铜,诸侯用白银,天子用黄金也。

《士昏礼》

期初昏,设洗于阼阶东南。
〈注〉洗,所以承盥洗之器弃水者。

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舅洗于南洗,姑洗于北洗。奠酬。
〈注〉南洗在庭,北洗在北堂。设两洗者,献酬酢以洁清为敬。
《三礼图》洗图

《洗图考》

《旧图》云:洗高三尺,口径一尺五寸,足径三尺,中身小。疏中士以铁为之,大夫已上铜为之,诸侯白金饰,天子黄金饰。案《士冠礼》云:设洗直于东荣。注:直当也。洗承盥洗者弃水之器也。贾疏云:谓盥手洗爵之时,恐水秽地,以洗承盥水而弃之也。今俗有言洗鼓者。案礼,文君臣飨燕冠昏、丧祭、乡饮、乡射、大射、宾射之礼。臣下设洗而就洗,尸与君尊设洗而不就洗,特设盘匜,皆无洗鼓之文,盖见当时之洗,有身中甚细者,状如腰鼓,因相传为洗鼓。又郑注:《少牢礼》云:周之礼,饰器各以其类,今既用水为洗,以金饰,口缘朱中其外油画、水文、菱花及鱼以饰之,是其类也。

《博古图》《洗总说》

夫盥之弃水,必有洗以承之,礼图所谓承盥洗弃水之器者是也。惟以承弃水,故其形若盘,抑尝见有底间饰以双鱼者,为其为承水之具故也。然古人称之,有曰匜盘,而不谓之洗。盖盘以形其形,洗以言其用。而聂崇义乃以盘洗为二器,所谓盘者,正与此洗相类。而洗复若壶形而无足,又以菱花及鱼画其腹外,与此颇不相侔。然承弃水者,宜莫若盘,则作壶形者,疑非古制矣。
周七星洗图

《周七星洗图考》

右高五寸,深四寸三分,口径一尺一寸,容一斗四升六合,重四斤六两,三足无铭。洗,所以贮水也。是器隐起七星,两两三三,参差相比,几至千百,粲然可数。夫水之于五行,于方为北。斗之于天,于位亦为北。故《诗》曰:维北有斗。然则饰以七星,以方求之耳。又况水气之在天为云,水象之在天为汉。而斗实运于其间,曰且有挹酌之形,则又以类得之矣。古者之设洗,亦尝祖天地之左海。故洗当东荣,水在洗东,其设洗犹然。矧夫设饰之义,可无意欤。是器致饰稠叠,特为缜细,非他洗可比,良足宝者。
周负龟洗图

《周负龟洗图考》

右高六寸,深三寸一分,口径一尺四寸,足径五寸九分,容八升二合,重七斤有半,无铭。洗中环以三鱼,而中作一大龟,负一小龟于上。昔者河出图龙载之洛,出书龟载之以河。出于天而龙天类也,洛出于地而龟地属也。且介虫三百六十,龟为之长,是谓四灵。昔人以断吉凶,别是非,莫不本于此故。于是饰之洗而法象焉,盖取其负图之状。此易所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故伏羲氏体之而画八卦也。因其所饰而寓以微意,乃尚象之义。兹三代之器,宜其法如此。
周龟鱼洗图

《周龟鱼洗图考》

右高五寸一分,深三寸一分,口径一尺四寸,足径六寸三分,容九升二合,重七斤,无铭。中饰一龟,而三鱼环之。龟于鳞属,为之首,故鱼从之。且器环以三鱼者,从之之象也。洗,贮水之器,言其类,故有取于龟鱼焉。是器复有足,而足间复有三窍,可以为缭络之地,此尤异于他器也。

汉阳嘉洗图


《汉阳嘉洗图考》
右高四寸一分,深四寸,口径八寸八分,容六升三合,重一斤,两耳,铭六字曰:阳嘉四年朔令。按孝顺帝即位之十年,改年纪曰阳嘉。凡四年,兹器曰阳嘉四年,盖谨其所造之岁也。曰朔者,朔月也。曰令者,时令也。字之右状鱼之形,字之左复作鹭,以鹭习水而捕鱼。其犹习于礼而得民之譬也。洗,盥手之器。于此以奉祭祀,交神人,非苟然者,谨其岁时,且象而规之,盖不能无微意耳。
汉蟠夔洗图

《汉蟠夔洗图考》

右高三寸四分,深三寸二分,口径一尺四分,容八升有半,重三斤六两,两耳,无铭。两汉去古未远,而制作之间,尚有三代典型,故方之后世为有法。是器以蟠夔为耳,而雷纹相错考诸鼎彝,莫不饰此。而汉得以宗之,于是自汉而下,无传焉。然则求三代之遗法,当于汉得之耳。
汉双鱼洗图

《汉双鱼洗图考》

右高三寸四分,深三寸二分,口径七寸八分,容四升有半,重二斤三两,无铭。其器类阳嘉洗,然中饰以二鱼,笔画不繁缛而简古,真汉物也。且鱼与水,相须之物。于是洗皆旌以鱼。又汉之姜诗,尝有双鲤之祥。当时颇高其行,得非用为雅制耶。昔人于动作间无所不致,其义岂特。于此见之。

《广川书跋》《罍洗》

秘阁有罍,其高若干,容若干。有洗,其径尺有六寸余。按罍洗,皆水器也。燕礼设洗于阼阶东南。当霤罍水在东。冠礼设洗直于东荣,罍水在洗东。盖古者祭祀燕会,皆用罍洗,所以盥也。罍贮水,洗受水。凡行礼者尽然。君尊,不就叠,故有匜盘,皆以致洁也。洗饰以云雷,与罍同器也。或谓洗以龟鱼为文,取精洁之意。不然,龟鱼皆水虫,而或又饰以藻荇,此皆以类取也,不必过求。且又以藻荇可羞于鬼神耶。

《素洗双鱼洗列钱洗》

政和元年,饶州得素洗二双,鱼洗六列,钱洗一。其四铭曰:永元元年。其二曰:元和二年。元和,汉章帝之八年所改。永元,盖和帝即位之元也。而洗饰以鱼,盖古之制如此。其用钱文自汉为之,盖以钱为泉,其以类取也。又有隐起篆,富贵昌宜侯王,字纪谈,以富贵昌为蜀昭烈铸器之铭,今纪年元和、永元,知汉之制也。如此矣。唐开元九年,许昌唐祠得古铜尊,隐起双鲤,篆书文曰:宜子孙当时以为瑞。应宣付史馆考其器,殆亦洗也。唐世古器,见者尚少,故皆不得其名。但见有足以承,则皆谓之尊。观显庆中得洗,铭作长宜子孙,当时不知为洗,则宜开元以为尊也。

《考槃馀事》《笔洗》

玉者,有钵盂洗。长方洗,玉环洗,或素或花。工巧拟古,铜者,有古鏒。金小洗有青绿小盂、有小釜、小卮,匜此五物,原非笔洗,今用作洗,最佳。陶者,有官哥元洗、葵花洗、磬口元肚洗、四捲荷叶洗、捲口蔗段洗、绦环洗、长方洗,但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有龙泉双鱼洗、菊花瓣洗、钵盂洗、百折洗,有定窑三箍元洗、梅花洗、绦环洗、方池洗、柳斗元洗、元口仪棱洗、有中盏作洗,边盘作笔觇者,有宣窑鱼藻洗、葵瓣洗、磬口洗、鼓样青剔白蹢洗。近日新作甚多,制亦可观,似未入格。

洗部艺文

《周罍周洗说》宋·黄伯思

案冠礼,设洗直〈士冠礼音值〉于东荣,水在洗东。燕礼设洗于阼阶东南,当东霤罍水在东。说者以为水器,尊卑皆用金罍。此罍与尊罍之罍,名同而用异。夫行礼之始务于自洁,故以罍洗为先洗,于文从先用是故也。罍洗设于东南,而雷鼓以春夏。罍于文从,雷用是故也。古之制罍,既用金洗,亦当然此罍也。洗也,其制皆金洗之,饰以龟鱼。以涓洁为义,罍之饰以云雷,以润泽为义。是二器也,形制淳妙,意象高古,非周人不能为也。又其出也同地,其得也同时。以罍承洗,合若符棨而秘阁旧籍,以洗为瓫,以罍为缶。初未知其为是物也。臣等因受诏,检校而考辨之,主上圣心灼见其。然命有司,取其制度,以备新作礼器之一,乃知此器自周讫今,载祀千馀。隐秘弗见,以待圣人制作而后显于戏,岂不韪欤。岂不韪欤。

洗部纪事

《妮古录》:张伯雨有古铜洗,种小蕉白石,名之曰蕉池积雪。
《云林遗事》:云林遗像,在人间者甚多。古衣冠坐一、连床一。女冠左持古铜洗,右持㪺水器及巾帨之具。

洗部杂录

《仪礼·士冠礼》:兄弟毕袗元,立于洗东。西面北上,赞者盥于洗西,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
《魏武帝集》:临祭就洗,以手拟水而不盥。夫盥,以洁为敬。未闻拟向不盥之礼,且祭神而神在,故吾亲受水而盥也。
《闻见后录》:齐著作郎祖珽,有文学,多技艺,而疏率无行。尝因宴失金叵罗,于珽髻上得之。近世以洗为叵罗,若果为洗,其可置之髻上,未知叵罗果何物也。《云麓漫抄》:今人呼洗为沙锣。又曰:厮锣国朝,赐契丹西夏使人皆用此。语究其说,军行不暇,持洗以锣代之。又中原人以击锣为筛锣,东南方亦有言之者。筛沙音相近,筛文为厮,又小转也。书传目养马者。为厮以所执之。锣为洗曰厮锣,军中以锣为洗,正如秦汉用刁斗,可以警夜,又可以炊饭,取其便耳。

钵部汇考

《遵生八笺》《竹钵》

钵盂持以饮食,道家万物,旧有瘿木为瓢,内则灰漆。近制取深山巨竹,车旋为钵,光洁照人。上刻铭字,填以大青,真物外高品。

钵部艺文一

《谢安陆王赐银钵启》齐·王融

素金之贵,有访仙经鑴刻,可奇见符神鼎。撤膳器于珍羞之席,降宝玩于箪瓢之门。

《谢鄱阳王赐钵启》梁·刘潜

珍穷货贡,制极范。金用贵宝,尊文包龙鼎,雕镂海籍。图载山经,阅众灵于器中,弄神奸于掌里,足令任后所欲远惭。汉世少君,有觌遥荒齐寝。

钵部艺文二〈诗〉

《开元寺佛钵》〈并序〉唐·皮日休

《释法显传》云:佛钵毗在毗舍离,今在乾陀卫境,若干百年,当复至西月支国。若干百年,至于阗国。若干百年,当至屈茨国。若干百年,当复来汉地。晋建兴二年,二圣像浮海而至沪渎。僧尼辈取之以归,今存于开元寺。后建兴八年,渔者于沪渎沙汭上获之,以为臼类,乃荤而用焉。俄有佛像见于外,渔者始以为异,意沪渎二圣之遗祥也。乃以钵供之,迄今尚存。余遂观而为之咏,因寄天随子。

帝青石作绿冰姿,曾得金人手自持。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从此共君亲顶戴,斜风应不等閒吹。

《前题》陆龟蒙

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钵须臾现一重。持次想添香积饭,覆时应带步罗钟。光寒好照金毛鹿,响静堪降白耳龙。从此宝函香里见,不须西去诣灵峰。

《开元寺石钵》明·高启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

《次韵开元石钵》妙声

磨砻圭角象天圆,佛手亲持不计年。乞食屡经祇树下,降龙因落沪川边。悬时寒映当窗竹,洗次遥分卓锡泉。神物护持希世宝,故遭劫火至今传。

钵部纪事

《交州杂事》:太康四年,刺史陶璜表、林邑王、范熊所献银钵一口,水精钵一口。
《莲社高贤传》:何无忌镇浔阳,至虎溪,请远公及西林法师慧永,远公持名望,从徒百馀,高言华论,举止可观。师衲衣半胫,荷锡捉钵,松下飘然而至。
《传灯录》:池州使君问五祖曰:会中有五百僧,不付衣钵为甚,却付与卢行者。五祖曰:四百九十九人会佛法,惟有卢行者一人不会佛法,他则悟道,谓之过量人,方传得衣钵。
守清禅师有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曰:一瓶兼一钵,到处是生涯。
《云仙杂记》:陶渊明日用铜钵煮粥,为二食具。
《宋书·庐江王袆传》:泰始五年,河东柳欣慰谋反,欲立袆。欣慰要结杜幼文、宋祖珍、王隆伯等。袆使左右以金合一枚饷幼文,铜钵二枚饷祖珍、隆伯。幼文具奏其事。
《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世祖不豫。子良启进沙门于殿户前诵经,世祖为感梦见优昙钵华。子良按佛经宣旨使御府以铜为华,插御床四角。
《南史·陶弘景传》:时有沙门释宝志者,预言未兆。一日中分,身易所。齐武帝忿其惑众,收付建康狱。夜,语狱吏:门外有两与食,金钵盛饭,汝可取之。果是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所供养。
《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为诗,四韵则刻烛一寸。萧文琰曰:一寸烛,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南齐书·虞愿传》:帝寝疾,愿常侍医药。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
《伽蓝记》:元琛豪富,尝会宗室,陈诸宝器,其馀酒器有水晶钵、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来。
《春风堂随笔》:元韶娶魏孝武帝后,魏室奇宝多随后入韶家,有二玉钵相盛,可转而不可出,西域鬼作也。鬼作,即世所谓鬼工。
《周书·薛憕传》:魏文帝造二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钵盖有山,山有香气。盘处一床,钵圆而床方,中有人,言三才之象也。置清徽殿前。憕为作颂。《隋书·杨素传》:献皇后崩,山陵制度,多出于素。上善之,下诏褒赏。并赐金钵一,实以金,银钵一,实以珠。《吴地记》:晋建兴二年,郡东南有沪渎,渔人见海上二石神浮水面,时郡有信士朱应及东陵寺尼,入海迎之。至登元寺登宝殿,神验屡彰。载初九年,则天皇后遣使送钵一副,宣赐供养。
《朝野佥载》:孝和帝令内道场僧与道士,各述所能,久而不决。叶法善烧一铁钵,赫赤两手,欲合老僧头上。僧唱贼,袈裟掩头而走,孝和抚掌大笑。
《云仙杂记》:李白游慈恩寺,寺僧用水牌刷,以吴胶粉,捧乞新诗,白为题讫,僧献元沙钵。
《珍珠船》:徐商相公于中条山寺读书,随僧洗钵。《黑昆崙传》:李罕之,河阳人也。少为桑门无赖,所至不容,曾乞食于滑州酸枣县,自旦及晡,无与之者,掷钵于地,毁僧衣,投河阳诸葛爽为卒。《十国春秋》:后蜀高祖以李皇后故,优待唐庄宗诸儿,赐予千计敕器用,局以沉香,降真为钵,木香为匙箸。《彦周诗话》:韩熙载仕江南,每得俸给,尽散后房歌姬。熙载披衲持钵,就诸姬乞食,率以为常。
《贵耳集》:韶州南华寺,乃六祖大鉴禅师真身道场。有达摩衣钵,所谓袈裟,尚有髣髴,而钵犹存。有一痕,伪刘公主所触。今寺有补钵庄,即公主所舍也。有虎夜必来守衣钵。
《冷斋夜话》:皇祐中,大觉禅师怀琏以禅宗大振京师,上又尝赐琏以龙脑钵盂,琏对使者焚之,曰:吾法以瓦钵食,此钵非法。使者归奏,上嘉叹之。
桂林僧景淳工为五言诗,居豫章乾明寺,终日闭门一室,淡然闻邻寺斋钟。即造焉诸刹,皆敬爱之,见其至则为设钵,其或阴雨,则诸刹皆为送食。
《海宁县志》:宋郭昭乾,号文胜。元符三年,由汴南渡,放情山水间。遇道人,授以钵,黄封甚固,覆几上,且戒之曰:公家累世积德,以此报,必一月乃开。道人去十三日,公弟比部郎昭度,以道人之绐之也。为开视,中有牡丹花一朵,见花瓣中有字,一瓣具一方,凡十三瓣,其馀瓣字迹隐隐难明,亟录方罢。而花亦随落,大异之,遂按方疗疾,无不奇验。
《西湖志》:馀贾似道尝斋云水千人,其数已足,有一道士,衣裾褴褛,至门求斋,主者以数足,不肯引入。道士坚求不去,不得已于门侧斋焉。斋罢,覆其钵于案而去,众将钵力举之,不动。启于似道自往举之,乃有诗二句云:得好休时便好休,收花结子在绵州。始知真仙降临而不识也。其曰绵州者,盖木绵庵之兆云。《嘉善县志》:程洪,河南人。侨居魏塘,习冶铁,性不造军器及刀斧等,茹素诵《金刚经》。有一僧欲造铁钵十有八,且曰:我天台石梁桥放光寺僧也,资已罄。愿以异日取直。洪诺,次年,洪往访其寺,则废久矣,仅有僧房数楹。入谒,则手造铁钵依然在也。众僧苦留不得,以大麦斗许赠之。归途,重不能负。悉倾去,及归,检诸囊,得合馀,乃瓜子金也。寿九十九而终。

钵部外编

《佛国记》:弗楼沙国,佛钵即在此国。昔月氏王兴兵来伐,欲取佛钵,既伏此国,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钵去,故兴供养,供养三宝毕。乃校饰大象,置钵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前。更作四轮车载钵,八象共牵,复不能进。王知与钵缘未至,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镇守,种种供养,可有七百馀僧。日将中,众僧则出钵与白衣等种种供养。然后中食,至暮烧香时,复尔可容二斗许,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莹彻光泽。贫人以少华投中,便满。有大富者,欲以多华而供养,正复百千万斛,终不能满宝。云僧景只供养佛钵,便还法显在多摩梨帝国。闻天竺道人于高座上诵经,云佛钵本在毗舍离,今在犍陀卫竟,若干百年,当复至西月氏国。若干百年,当至于阗国住。若干百年,当至屈茨国。若干百年,当复来到汉地住。若干百年,当复至师子国。若千百年,当还中天竺。到中天已当上兜术。天上弥勒菩萨见而叹曰:释迦文佛钵至,即共诸天华香供养七日,七日已,还阎浮提海,龙王持入龙宫。至弥勒将成道时,钵还分为四,复本频那山上。弥勒成道已,四天王当复应念佛,如先佛法。贤劫千佛,共用此钵,钵去已,佛法渐灭。
《二石伪事》:佛图澄死,以生所服金杖银钵送终,后开棺视之,惟见杖钵存焉。
《佛图澄别传》:澄以钵盛水,烧香咒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
《西域诸国志》:佛钵在乾陀越国,青玉也,受三升许,彼国宝之供养,愿乞终日花香不满,则如言也,满亦如言也。
支僧载外国事,摩竭提国在迦维越之南,相去四十。由旬贝多树去摩竭提,三十里,一名毗波黎。佛唯在此一树下坐,满六年,长者女以金钵盛牛乳糜上佛。佛得乳糜,往尼连禅河浴,浴竟,于水边啖糜,啖糜竟,掷钵水中,逆流可百步许,然后钵复流。河中架梨那龙王接取钵,在宫中供养。
佛钵,在大月氏国一名佛律婆,越国是天子之都也。起浮图,高四丈七层,四壁里有金银佛像,悉如人高。钵处中央,在第二层上作金络,络钵鍊悬钵,钵是石也,其色青。
《异苑》:汲郡卫士度,苦行居士也。其母常诵经长斋,家常饭,僧母出斋堂,忽见空中有一物下,正落其前。乃是天钵,中满香饭,举坐肃然,一时礼敬。母自分行斋人食之,皆七日不饥,此钵犹云尚存,士度以惠怀之际得道。
《柳氏旧闻》:元宗尝幸东都,天大旱。时圣善寺有天竺乾僧无畏,善召龙致雨之术。上遣高力士疾召无畏请雨。无畏奉诏。有司为陈请雨之具,幡像俱备。无畏笑曰:斯不足以致雨。悉命去之。独盛一钵水,以小刀搅旋之,祝水。须臾有如龙状,首啖水上,俄复没于钵中。无畏复以刀搅水。顷之,白气自钵中兴,如炉烟,上数尺。无畏谓力士曰:亟去,雨至矣。力士疾驰去。比复奏,衣尽沾湿。
《维摩经》:维摩居士遣八菩萨,往众香国礼佛,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饭与之。
《广舆记》:无言和尚,姓李氏,精密数法,尝持一铁钵入定,欲晴则钵内火光烛天,遂霁。欲雨则钵中白气上升,遂雨。蒙氏封为灌顶法师。

盂部汇考

《方言》《盂》

盂宋楚魏之间,或谓之碗。碗谓之盂,盂谓之柯。海岱东齐北燕之间,或谓之棬。
盂谓之,河济之间谓之案。盂,谓之铫。锐木谓之涓抉。

《说文》《盂》

盂,饭器也。
《茶经》《熟盂》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博古图》《杅总说》

杅者,特大而深,如洗之用,盥盘之用,奠舟之承彝,皆其类也。故附诸匜洗之末识者,当以类得之。
周季姜杅图

《周季姜杅图考》

右高六寸二分,深六寸,口径一尺一寸九分,两耳各长二寸二分,各阔二寸,容一斗五升,重九斤十有二两,铭十有七字,曰:伯索史作季姜宝盂,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夫季姜之称,于书传多指妇人言之,如诗所谓孟姜是也。彼曰孟姜,而此曰季姜者,乃其序耳。伯索史作季姜盂,则知为季姜而作也。是器圜而锐,其底非执不能定也。宜古人于此寓意焉。
汉挈杅图

《汉挈杅图考》

右高四寸六分,深四寸五分,口径五寸九分,两耳连提鋬,容六升,重一斤十有二两,无铭。是器形如罂,纯素无纹,连贯以提梁,便于将。将,挈也。然与商周之器,制度不类,宜列于汉。

盂部纪事

《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请射之。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晋四王起事,惠帝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觥记注》:唐时,高丽国献渤海柃、瘿盂。《传载略》:江西钟氏既灭,第二十子匡范同母氏遂归于国城。武肃王优礼命君通越驿,范献玉盂,尝覆五雀雏于盂下,炽炭久烧,火退揭看,雀雏飞矣。
《东皋杂录》:刘贡父为舍中书,一日,朝会幕次,与三衙相邻时,诸帅两人出军伍,有一水晶茶盂,传玩良久。一帅曰:不知何物所成,莹洁如此。贡父隔幕谓之曰:诸公岂不识,此乃多年老冰。
《广东通志》:东坡移廉州,以茶盂惠许君瑶,且嘱曰:无以为清风明月之赠,盂聊见意耳。后为折枢密所得,有诗谢许云:东坡遗物来归我,两手摩娑思不穷。举取吾家阿堵物,愧无青玉案酬公。
《春渚纪闻》:徐州护戎陈皋供奉行田间,遇开墓者,得玛瑙盂,圆净无雕镂纹。盂中容二合许,疑古酒卮也。陈用以贮水。注:砚因见砚之中有一鲫,长寸许,游泳可爱,意为偶汲水得之,不以为异也。后或疑之,取置缶中,尽出馀水验之,鱼不复见。复酌水满,中须臾一鱼泛,然而起以手取之,终无形体可拘,复不可知为何宝也。
姑苏查先生得煅消石法,章申公与之为莫逆,而法不传也。尝遇一病僧而悯之,取消作盂,令日煎水饮之。服之月馀,病良已僧有周旋,过而询其由,以饮煎水为言。是僧素知查术,曰:此伏消所成也。当取汞置盂中,就火试之。果致,汞死,僧更以为希世之遇,即往礼谢再三,且语其盂之异,复恳求其法。查曰:法固未易传,而前盂用力将竭,可携来,为公加药为之也。僧取盂授查,即碎盂别镕,门临大河,俟消成汁,即钳投水中,曰:我初但欲起师之疾,不意无厌至此也。僧懊恨而归。
萧注:从狄殿前之破蛮洞也。得一龙,长尺馀,云是盐龙,蛮人所豢也。藉以银盘中,置玉盂,以玉著扩海盐饮之,每鳞甲中出盐如雪。
《宋史·种谔传》:夏将嵬名山部落在故绥州,其弟夷山先降,谔使人因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名山未之知也。谔悉起所部兵,围其帐。名山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如是。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
《辟寒》:高宗践祚之初,躬持俭德。一日,语宰执曰:向自相州渡大河,荒野中甚寒,烧柴,借半破瓷盂温:汤浇饭,与汪伯彦同食,今不敢忘。
《梦华录》:京师酒店,纯用银器。虽一人碗遂之时,亦用银盂。〈注〉碗遂,一碗遂行也。《武进县志》:宜兴万宗伯士和唐荆川门人也,分守饶州,谒别荆川,以磁盂二为赆。或曰:饶固多磁,何赆为。荆川曰:惟其多磁,所以赆也。万子他日归,而磁不加益者,乃吾真弟子也。

盂部杂录

《墨子》:若夫兼相爱,交相利,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吾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韩子·外储说》:为人君者,犹盂也;人,犹水也。盂圆水圆,盂方水方。
东方朔答客,难安于覆盂。
《抱朴子·广譬篇》:事有缘微而成著物,有治近而致远。设象于盘盂,而翠虬降于元霄。委灰于尺水,而望舒变于太极。
《凉州异物志》:琥珀作盂瓶。
《演繁露·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注:盂,食器也。若而大,今之所谓盂也。音拨,今僧家名其食钵为钵,则中国古有此名,而佛徒用之耳。

盂部外编

《佛国记》:有国名僧伽,施一白耳龙与众僧,作檀越使众僧得安。众僧作龙舍,龙每化形作一小蛇。两耳边白。众僧识之,铜盂盛酪,以龙置中。从上座至下座,行之,似若问讯遍,便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