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管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乐律典

 第一百十七卷目录

 管部汇考
  书经〈益稷〉
  诗经〈周颂有瞽〉
  礼记〈月令 礼运 乐记〉
  周礼〈春官〉
  尔雅〈释乐〉
  后汉书〈律历志〉
  许慎说文〈管〉
  应劭风俗通〈管〉
  晋书〈乐志〉
  宋陈旸乐书〈管 篞  都良管 斑管 孤竹管 孙竹管 阴竹管 芦管 双管 黄钟管 大吕管 七星管 双凤管 太平管 骆驼管 跋膝管 拱辰管 箫管 尺八管 中管 竖篴 骨管 牙管〉
  元史〈礼乐志〉
  明会典〈大乐制度〉
  荆川稗编〈律管 制管之法 求元声法 今之管律中大吕 十二宫去其中管为七 头管即古管〉
  朱载堉律吕精义〈管 倍律大管小样图说 正律中管小样图说 半律 小管小样图说 倍律 外径 内径 正律 外径 内径 半律 外径 内径 古管考證 十二律孤竹管小样图说 十二律阴竹管小样图说 十二律孙竹管小样图说 孤竹管 阴竹管 孙竹管 六律特管小样图说 六同特管小样图说 六律编管小样 图说 六同编管小样图说 古有三等十二管 双管非管 头管非管〉

乐律典第一百十七卷

管部汇考

《书经》《益稷》

下管鼗鼓。
〈蔡传〉下,堂下之乐也。管犹《周礼》所谓阴竹之管、孤竹之管、孙竹之管也。

《诗经》《周颂有瞽》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正义〉管如笛,并而吹之,谓并吹两管也。小师注云:管如笛,形小,并两而吹之。今大予乐官有之是也。《释乐》云:大管谓之簥。李巡曰:声高大,故曰簥。簥,高也。郭璞曰:管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贾氏以为如篪,六孔。

《礼记》《月令》

仲夏之月,命乐师均琴瑟管箫。
〈正义〉《释乐》云:大管谓之簥,音骄。郭景纯云:管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贾氏以为如篪,六孔。《郑注周礼》云: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释乐》云:大箫谓之言。郭景纯云:编二十二管,长尺四寸。《郑注周礼》: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饴饧所吹者。刘熙《释名》:箫,肃也。

《礼运》

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
〈注〉五声,宫、商、角、徵、羽也。其管,阳曰律,阴曰吕。布十二辰,始于黄钟,管长九寸,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终于南吕,更相为宫,凡六十也。

《乐记》

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
〈陈注〉滥为揽聚之义,故可以会,可以众畜聚之臣。谓节用爱人,容民畜众者,非谓聚敛之臣也。

《周礼》《春官》

《大司乐》:孤竹之管,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
〈订义〉郑锷曰:管用特生之竹,取阳数之奇。

孙竹之管,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
郑康成曰:孙竹,竹枝根之末生者。 郑锷曰:取其旁生之枝。

阴竹之管,于宗庙之中奏之。
郑康成曰:阴竹,生于山北者。 郑锷曰:象鬼神之幽阴也。

《尔雅》《释乐》

大管谓之簥,其中谓之篞,小者谓之
〈注〉管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贾氏以为如篪,六孔。〈疏〉别管小大之名也。大管名簥。李巡曰:声高大,故曰簥。簥,高也。小师注云:管如笛,形小,并两管而吹之。今太常乐官有之是也。

《后汉书》《律历志》

候气之法,用竹律六十。
〈注〉黄钟之管,长九寸,径三分,围九分,其馀皆补短。
虽大小围数无增减,以度量者,可以文载口传,与众共知也。

许慎《说文》

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

应劭《风俗通》

谨按《诗》云:嘒嘒管声,箫管备举。《礼·乐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之音也。物贯地而牙,故谓之管。《尚书大传》:舜之时,西王母来献其白玉琯。昔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笙白玉管,知古以玉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夫以玉作音,故神人和,凤凰仪也。

《晋书》《乐志》

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凡有十二,以配十二辰焉。十一月之管谓之黄钟。正月之管谓为太蔟。三月之管名为姑洗。五月之管名为蕤宾。七月之管名为夷则。九月之管名为无射。十二月之管名为大吕。十月之管名为应钟。八月之管名为南吕。六月之管名为林钟。四月之管名为仲吕。二月之管名为夹钟。
宋·陈旸《乐书》管 篞 
《尔雅》曰:长尺,围寸,并漆之,有底。大者曰簥,中者曰篞,小者曰。古者以玉为管。舜时,西王母献白玉琯是也。《月令》:均琴瑟管箫。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长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说文》曰:管如篪,六孔,十二月之音。《诗》云:嘒嘒管声。《周礼》:孤竹之管,于圜丘奏之。孙竹之管,于方丘奏之。阴竹之管,于宗庙奏之。
乐以木为末,竹为本,古者以候气律管,截而吹之,浊倍其声,而堂下之乐,头管所以和众乐之声,以其探本故也。《尔雅》:大者谓之簥,以声大而高也。小者谓之,以其声小而深也。其中谓之篞,则其声不小不大,不高不深,如黑土之在水中也。盖其状如篪笛,而六窍,又有底焉。长尺,围寸,并两漆而吹之。汉太子乐有焉。其所主治相为终始,所以道阴阳之声,十二月之音也。女娲始为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为班管,以合日月星辰之会。帝喾展管,有虞氏下管,则管为乐器,其来尚矣。至周而大备,教之于小师,播之于瞽矇,吹之于笙师。辨其声用,则孤竹之奇,礼天神。孙竹之众,礼地祇。阴竹之幽,礼人鬼。各从其声类故也。后世为双凤管,以足律音,岂得古制欤。《礼记·文王世子》曰:登歌清庙,下管象武。《郊特牲》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仲尼燕居曰: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祭义》曰:昔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成王赐之。升歌清庙,下而管象。《燕礼》《大射仪》:升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下管新宫,周之升歌,不过清庙,鹿鸣、四牡、皇皇,而下管不过象武新宫。则舜升歌下管之诗,虽不经见,要之歌以示德,管以示事,一也。德成而上歌以咏之于堂上,事成而下管以吹之于堂下,岂非以无所因者为上,有所待者为下邪。《广雅》:管象箫长八寸,围寸,八孔,无底。岂以后世之制言之。与《周颂》言:磬筦将将。《商颂》言:嘒嘒管声,依我磬声。则堂上之磬,堂下之管,其声未尝不相应。然则所依者,磬声而已。
都良管 班管
昔女娲氏命娥陵氏制都良之管,以一天下之音。又命圣氏为班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至于帝喾,命咸黑吹笭展管,亦因是也。

孤竹管 孙竹管 阴竹管

先王之制管,所以道达阴阳之声。然阳奇而孤,阴偶而群。阳大而寡,阴小而众。阳显而明,阴幽而晦。孤竹之管,与圜钟之宫合,以之降天神,取其奇而孤也。孙竹之管,与函钟之宫合,以之出地示,取其小而众也。阴竹之管,与黄钟之宫合,以之礼人鬼,取其幽而晦也。《易》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于斯见矣。

芦管

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相类,出于北国也。

双管 黄钟管 大吕管

《乐法图》云:东律主黄钟,圣人吹管,知律管音调,则律历正矣。然则黄钟之管九寸,与长尺之制异矣。九寸之管主黄钟,则十寸之管应十日可知矣。扬雄曰:声生于口,言黄钟如此,则大吕管可知矣。唐李冲谓:管有一定之声,弦多舒缓之变。故舍旋宫,琵琶制旋宫,双管法虽存于简易,道实究于精微矣。然大吕管通五均,则是黄钟管通七均,非也。

七星管

《广雅》曰:管象篪长尺,围寸,有六孔,无底。《风俗通》《说文》皆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十二月之音,象物贯地而牙故也。蔡邕《章句》:管者,形长一尺,围寸,有孔,无底。其器今亡。以三者推之,管象篪而六孔,长尺围寸而无底,十二月之音也。唐之七星管,古之长笛也。一定为调,合钟磬之均,各有短长,应律吕之度。盖其状如篪而长,其数盈寻而七窍,横以吹之,旁一窍幎以竹膜而为助声,唐刘系所作也。用之雅乐,岂非溺于七音欤。班固曰:黄帝作律,以玉为管,长尺,六孔,为十二月音。其言十二月音,则是。至于论以玉为管,是不考黄帝取嶰竹之过也。

双凤管

双凤管盖合两管,以定十二律之音。管端施两簧,刻凤以为首,左右各四窍,左具黄钟至仲吕之声,右具蕤宾至应钟之声。古者截候气,律管并而吹之,以达六阴六阳之声。其制不过如此,升之雅乐可也。

太平管

太平管,形如跋膝而九窍,是黄钟一均。所异者,头如觱篥尔。唐天宝中,史盛所作也。然九窍,则阳数之穷,失古人所以道中声之意也。

骆驼管

以曲竹为之,其首如橐驼,因以立名。唐乐图有之,非古制也。

跋膝管

跋膝管,其形如篴而短,与七星管如篪而长者异矣。唐清乐部用之,然亦七窍,具黄钟一均。其实又与七星管同矣。

拱辰管〈六孔〉

宋乾德中,太常和岘论乐器中,有叉手笛,其制如雅笛而小,其长九寸,与黄钟之管相埒。其窍有六,与雅声相应。然四窍在左,两窍在右。笛工两手交叉而拱之,如拱揖之状,因更名曰拱辰管。而鼓吹登歌用焉。与唐吕才歌白雪之琴,马滔进太一之乐等,列之宫悬旋宫为八十四调,亦可谓进于雅矣。然旋宫之制,不本于周官之三宫八十四调,尚溺于七音之失,未全乎古乐之法也。幸而太宗造九弦之琴,列之太乐,而拱辰亦自此废。岂非有意于复古欤。

箫管 尺八管 中管 竖篴

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黄钟一均声,或谓之尺八管,或谓之竖篴,或谓之中管。尺八,其长数也。后世宫悬用之竖篴,其植如篴也。中管居长,篴短,篴之中也。今民谓之箫管,非古之箫与管也。

骨管 牙管

哀笳以羊骨为管,而无孔,惟恤礼用之。今鼓吹备而不用,以觱篥代之。卤簿与熊罴十二案,工员尚存焉。宋朝更以红象牙管,窍而吹之,其声与律隔八相吹,仍存羊骨旧制焉。

《元史》《礼乐志》

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窍七。

《明会典》《大乐制度》

头管十二管,以乌木为之,长六寸八分,九孔,前七后二,两末以牙管束,以芦为梢。

《荆川稗编》律管

候气之法,十有二月,每月为管,置于地中。气之来至有深有浅,而管之入地者,有短有长。十二月之气至,各验其当月之管,气至则灰飞也。其为管之长短,与其气至之浅深,或不相当,则不验。上古之圣,制为十二管,以候十二辰之气,而十二辰之音,亦因而出焉。以十二管较之,则黄钟之管最长,应钟之管至短。以林钟比于黄钟,则短其三分之一。以太蔟比之林钟,则长其三分之一。其馀或长或短,皆上下于三分之一之数,其默符于声气自然之应者,如此也。

制管之法

元不师古,无足道者。惟太史院景表尺,乃郭守敬所造。守敬精于律历,决非苟作。今钦天监表尺是也。比市尺,止得八寸强。愚尝取黑黍,拣其中者一千二百粒,日乾之,秤重五钱者,以九十粒横累之,命为九寸,与表尺合。又截竹为管长,同黍寸,其窍上下均容一千二百黍者,吹之,其声与人之最下一声合,是为黄钟之声。制管之法,可谓简易而无难矣。

求元声法

《律书》曰:黄钟之实,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管长九寸,是十二律之管,惟黄钟之宫为最长,故谓之元声,犹言头一声也。然所谓九寸者,非度之以凡尺,本乎人声而得之也。其法,令歌者作声,取其最下一声,而以竹长九寸,上下空围九方分者为管,吹其体中翕声以效之,视管声比人声稍高,则增管令长。比人声稍下,则减管令短。上下游移以裁之,必其与人声合一而无差,乃以此管命为九寸黄钟之宫也。次以子谷秬黍中者,一千二百粒,实管中,视黍不足,则易管令小,有馀则易管令大,以此管命为黄钟径围,是谓以声生律,以律生尺,而元声在是矣。此管体中翕声,谓之合字,以合字写之琴瑟第一弦,钟磬第一板,篪笛第一孔,笙竽第一簧,则八音皆正。以此管上下相生,即得已后十一律,而律吕皆正。宋儒程颢曰:清者极吹尽清,浊者极吹尽浊。向中閒折取一声,即口中声,盖以黄钟之半律为中声也。其法与此同。

今之管律中大吕

头管六寸八分,以古尺计之,实八寸四分,大吕管也。管体中翕声,乃四字,非合字。宋儒沈括云:教坊乐高二均弱,合字比太蔟微下,谓近大吕也。可谓审于聆音矣。盖琴家先挑武弦散声,按第四弦九徽,取声应之。次挑第四弦散声,按第一弦九徽,取声应之。遂以第一弦散声为黄钟宫。不知武弦既非黄钟所主,则第一弦之散声,特谓其合乎。六寸八分之管,而呼为黄钟,宜其以四字为合字,而莫之或知也。

十二宫去其中管为七

臣按十二宫用七,去其中管而言也。自子黄钟,至亥应钟,十二宫各具七声,共八十四声。内寅太蔟七声,与丑大吕七声同字谱,宫声同四字,商声同一字,角声同上勾,徵声同工字,羽声同凡字。辰姑洗七声与卯夹钟七声同字谱,宫声同一字,商声同上勾,徵声同凡字。惟角羽二声有尺工六五之异。酉南吕七声与申夷则七声,同字谱,宫声同工字,商声同凡字,徵声同一字,羽声同上勾,惟角声有六五之异。午蕤宾、亥应钟亦各七声,虽与前位不同,然黄钟均内以蕤宾为变徵,应钟为变宫,二变名曰和,谬不可为调。已上五宫,共五七三十五调,皆以中管名之。中管云者,谓其声在前后二律之閒,而与前律同出一孔,以之制调音韵重,虽强易其名,终无所表异,视前律为不逮,故不用也。十二宫除此外,七宫而已。唐祖孝孙参定雅乐古钟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馀五钟仍号哑钟,莫能通者。张文收吹律调之五钟,皆响彻,盖钟无不响者,以不用,故以哑名之。随管击之,宁得不应。当时盖未考中管之说耳。

头管即古管

头管九孔,自下而上,管体中翕,然为合字第一孔,四字第二孔,一字第三孔,上字第四孔,后出勾字第五孔,尺字第六孔,工字第七孔,凡字第八孔,后出六字第九孔。五字大乐,以此先诸乐,谓之头管,其来久矣。经曰:嘒嘒管声,下管象武之类是也。后世以其似呼其名,名之曰觱篥。
管色字谱五,凡、工、尺、上、四。六一勾合管九孔,六勾二字并后出合字,在管体中,自下而上,合字为黄钟正声,下四大吕,高四太蔟,共第一孔。下一夹钟,高一姑洗,共第二孔。上字仲吕,第三孔勾字蕤宾,后出第四孔尺字林钟,第五孔下工夷则,高工南吕,共第六孔。下凡无射,高凡应钟,共第七孔。六字黄钟清,后出第八孔下五大吕清,高五太蔟清,紧五夹钟清,共第九孔。九孔内四一工凡,皆有高下二声,五字有高下紧三声,惟上勾尺无高下。盖仲蕤林三律,不分清浊,自然应律也。
朱载堉《律吕精义》
谨按八音之内,当以竹音为首。竹音之内,当以律管为首。律管之为器,吹之以候气,奏之以和声。《舜典》所谓律和声,《月令》所谓律中某之类,皆指律管而言。是知管即律,律即管,一物而二名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律者,其道也。管者,其器也。《书》曰:下管𩊠鼓。《诗》曰:磬管将将,嘒嘒管声。《礼》曰:下管新宫,下而管象,与夫孤竹、孙竹、阴竹之管,皆是物也。然则先王雅乐,何尝不用管哉。近代雅乐废之,何也。盖由前儒不识管者,谓管长尺围寸,并两而吹,此汉大予乐官之双管,非古所谓管也。后儒不识管者,谓管除嘂子外,长六寸馀。此系教坊俗乐之头管,亦非所谓管也。所谓管者,无孔。凡有孔者,非也。惟管端开豁口,状如箫口,形似洞门,俗名洞箫,以此。
倍律大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倍律至应钟倍律,各照格式细书,刻于管上。
正律中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正律至应钟正律,照倍律书,但改倍字为正。
半律小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半律至应钟半律,照正律书,但改正字为半。

倍律

黄钟,长二尺〈乐器皆用夏尺造〉
大吕,长一尺八寸八分七釐七毫。
太蔟,长一尺七寸八分一釐七毫。
夹钟,长一尺六寸八分一釐七毫。
姑洗,长一尺五寸八分七釐四毫。
仲吕,长一尺四寸九分八釐三毫。
蕤宾,长一尺四寸一分四釐二毫。
林钟,长一尺三寸三分四釐八毫。
夷则,长一尺二寸五分九釐九毫。
南吕,长一尺一寸八分九釐二毫。
无射,长一尺一寸二分二釐四毫。
应钟,长一尺零五分九釐四毫。

外径        内径

黄钟,长七分零七毫。  黄钟,长五分。
大吕,长六分八釐六毫。 大吕,长四分八釐五毫。太蔟,长六分六釐七毫。 太蔟,长四分七釐一毫。夹钟,长六分四釐八毫。 夹钟,长四分五釐八毫。姑洗,长六分二釐九毫。 姑洗,长四分四釐五毫。仲吕,长六分一釐二毫。 仲吕,长四分三釐二毫。蕤宾,长五分九釐四毫。 蕤宾,长四分二釐零。林钟,长五分七釐七毫。 林钟,长四分零八毫。夷则,长五分六釐一毫。 夷则,长三分九釐六毫。南吕,长五分四釐五毫。 南吕,长三分八釐五毫。无射,长五分二釐九毫。 无射,长三分七釐四毫。应钟,长五分一釐四毫。 应钟,长三分六釐三毫。

正律

黄钟,长一尺。
大吕,长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太蔟,长八寸九分零八毫。
夹钟,长八寸四分零八毫。
姑洗,长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仲吕,长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蕤宾,长七寸零七釐一毫。
林钟,长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夷则,长六寸二分九釐九毫。
南吕,长五寸九分四釐六毫。
无射,长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应钟,长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外径        内径

黄钟,长五分。     黄钟,长三分五釐三毫。大吕,长四分八釐五毫。 大吕,长三分四釐三毫。太蔟,长四分七釐一毫。 太蔟,长三分三釐三毫。夹钟,长四分五釐八毫。 夹钟,长三分二釐四毫。姑洗,长四分四釐五毫。 姑洗,长三分一釐四毫。仲吕,长四分三釐二毫。 仲吕,长三分零六毫。蕤宾,长四分二釐零。  蕤宾,长二分九釐七毫。林钟,长四分零八毫。  林钟,长二分八釐八毫。夷则,长三分九釐六毫。 夷则,长二分八釐零。南吕,长三分八釐五毫。 南吕,长二分七釐二毫。无射,长三分七釐四毫。 无射,长二分六釐四毫。应钟,长三分六釐三毫。 应钟,长二分五釐七毫。

半律

黄钟,长五寸。
大吕,长四寸七分一釐九毫。
太蔟,长四寸四分五釐四毫。
夹钟,长四寸二分零四毫。
姑洗,长三寸九分六釐八毫。
仲吕,长三寸七分四釐五毫。
蕤宾,长三寸五分三釐五毫。
林钟,长三寸三分三釐七毫。
夷则,长三寸一分四釐九毫。
南吕,长二寸九分七釐三毫。
无射,长二寸八分零六毫。
应钟,长二寸六分四釐八毫。

外径        内径

黄钟,长三分五釐三毫。 黄钟,长二分五釐。
大吕,长三分四釐三毫。 大吕,长二分四釐二毫。太蔟,长三分三釐三毫。 太蔟,长二分三釐五毫。夹钟,长三分二釐四毫。 夹钟,长二分二釐九毫。姑洗,长三分一釐四毫。 姑洗,长二分二釐二毫。仲吕,长三分零六毫。  仲吕,长二分一釐六毫。蕤宾,长二分九釐七毫。 蕤宾,长二分一釐零。林钟,长二分八釐八毫。 林钟,长二分零四毫。夷则,长二分八釐零。  夷则,长一分九釐八毫。南吕,长二分七釐二毫。 南吕,长一分九釐二毫。无射,长二分六釐四毫。 无射,长一分八釐七毫。应钟,长二分五釐七毫。 应钟,长一分八釐一毫。
右倍正半三十六律,吹口形,类洞门,故名洞箫。洞门纵横皆广一分七釐六毫,乃黄钟正律,内径之半也。律有长短广狭,惟吹口则无异。俱依此数,勿过不及。不及则浊,过则清矣。造律既成,而后刻口,故口在正数内,乃自然之理也。李文察谓:黄钟吹口,在九寸正数外。其说非是。

古管考證

《书》曰:下管。《诗》曰:嘒嘒管声。《周礼》曰: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如是之类,皆指律管而言之也。盖管与律大同小异,特吹者,谓之律。编联而吹者,谓之管。犹磬之有特磬、编磬也。先王雅乐该吹何律,左手吹毕,置于右手,复取一律吹之,务期声韵悠长,禁止节奏急促。近代俗乐节奏急促,是以无所用管,而管由是废矣。苟知此理,则知管之所以为贵。
十二律孤竹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倍律至应钟倍律,照前格式造毕,细绳编之。
十二律阴竹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正律至应钟正律,照前格式造毕,细绳编之。
十二律孙竹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半律至应钟半律,照前格式造毕,细绳编之。

孤竹管

先儒旧解孤者,特生之竹,谓若峄阳孤桐之类。然孤亦尊称,公侯称孤,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或曰:孤竹,国名。

阴竹管

先儒旧解竹生山北者,曰阴竹。按《前汉志》: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崙之阴,取竹之嶰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閒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是为律本。窃疑孤竹之管,倍律是也。孙竹之管,半律是也。然则阴竹之管,其正律之谓欤。

孙竹管

《竹谱》谓:前岁之竹为翁,今岁之竹为孙。窃疑孤竹即隔竹也,孙竹即笋竹也。隔竹宜造倍律之管,故与圜钟相宜。笋竹宜造半律之管,故与函钟相宜。盖圜钟管大,函钟管小也。
六律特管小样图

图说

孤竹等管,古人所重,然非常用。常用者,惟此耳。
六同特管小样图

图说

自黄钟至应钟,通长周径之数,皆与倍律数同。
六律编管小样图

图说

某律之管四字,各照前式刻之。
六同编管小样图

图说

管即倍律长短广狭,已见上文。

古有三等十二管

谨按《尔雅》:管有三等,大者谓之簥,中者谓之篞,小者谓之《礼运》载孔子之言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据此明言管有十二,而世儒止知双管、头管,何哉。

双管非管

先儒旧说谓: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汉大予乐官有焉。疏引《广雅》云:管长尺,围寸,八孔,无底。或云:六孔。今按八孔双管,声如头管。俚俗有之,不入雅乐。旧说非是。

头管非管

正德閒,有张敔。嘉靖,有刘濂。二家言乐,皆指管,即今之头管。夫头管,乃胡笳觱篥之类也。而以为雅乐,非误欤。双管、头管,其制皆陋,不可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