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三百二十卷目录

 炭部汇考
  礼记〈月令〉
  周礼〈地官掌炭〉
  史记〈天官书〉
  淮南子〈天文训〉
  蔡邕律历记〈权土炭〉
  高濂遵生八笺〈难消炭 兽炭 香炭墼〉
  本草纲目〈炭火〉
 炭部艺文一
  谢东宫赉炭启      梁刘孝威
  谢炭启          庾肩吾
  兽炭赋          唐蒋防
  炭颂          宋范成大
  论木炭钱利害劄子〈三首〉  朱熹
  减木炭钱晓谕        前人
 炭部艺文二〈诗〉
  答友人赠炭        唐孟郊
  卖炭翁          白居易
  石炭行          宋苏轼
  杜善甫乞炭诗       金刘勋
  董明府除夕惠炭     元谢应芳
 炭部选句
 炭部纪事
 炭部杂录
 炭部外编

草木典第三百二十卷

炭部汇考

《礼记》《月令》

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周礼》《地官》
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时入之,以权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灰炭之事。
〈订义〉郑谔曰:灰者,㡛氏练帛之所用;炭者,宫人炉炭之所共,皆邦用之所须,其掌之有官宜矣。

《史记》《天官书》

冬至短极,县土炭,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

《淮南子》《天文训》

日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故五月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阴胜。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胜,故夏至湿;火胜,故冬至燥;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蔡邕·律历记》《权土炭》

候钟历权土炭,冬至阳气应,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

《高濂·遵生八笺》《难消炭》

灶中烧柴,下火取出置坛中,闭成炭,不拘多少,捣为细末,用块子石灰化开,取浓灰和炭末,加水调成,以猫竹一筒劈作两半,合脱成铤晒乾,烧用之,终日不消。
《兽灰》
细骨炭十斤,铁屎块十斤,用生芙蓉叶三斤,合捣为末,糯米粥和成剂,塑作麒麟狮子之形,晒乾每用一枚,三日不灭。如不用,以灰掩之。

香炭墼

以鸡骨炭碾为末,入葵叶或葵花少,加糯米粥汤和之,以大小铁塑槌击成饼,以坚为贵。烧之可久,或以红花楂代葵花叶,或烂枣入石灰和炭,造者亦妙。
《本草纲目》炭火集解
李时珍曰:烧木为炭,木久则腐,而炭入土不腐者,木有生性,炭无生性也。葬家用炭能使虫蚁不入,竹木之根自回,亦缘其无生性耳。古者冬至、夏至前二日,垂土炭于衡两端,轻重令匀,阴气至则土重,阳气至则炭重也。
主治

栎炭火:宜煅炼一切金石、药烰,炭火宜烹、煎、焙、炙百药丸散。
白炭主治

误吞金银铜铁在腹:急烧红为末,煎汤呷之,甚者刮末三钱,井水调服,未效再服。又解水银轻粉毒:带火炭纳水底,能取水银出也。上立炭带之辟邪、恶鬼气。除夜立之,户内亦辟邪恶。
附方
卒然咽噎炭末,蜜丸含咽。〈千金方〉
白虎风痛,日夜走注:百节如齧炭灰五升,蚯蚓屎一升,红花七捻,和熬以醋拌之,用故布包二包,更互熨痛处,取效。〈圣惠方〉
久近肠风下血:用紧炭三钱,枳壳烧存性五钱,为末,每服三钱,五更米饮下一服,天明再服,当日见效,忌油腻毒物。〈普济方〉
汤火灼疮,炭末香油调涂。〈济急方〉
白癞头疮:白炭烧红,投沸汤中,温洗之取效。〈百一方〉阴囊湿痒:麸炭、紫苏叶末扑之。〈经验方〉

炭部艺文一

《谢东宫赉炭启》梁·刘孝威

洛城雪深,不见海神之迹。滹沱冰合,无待王霸之觇。聚而为岳大,壮黑山称之,以船将重牙兽炉生绛焰,室满红光雉,裘入而识奢鼠布,焚而无污。

《谢炭启》庾肩吾

识惭曼倩,似见昆明之灰。清愧伯鸾,不复因人而热。

《兽炭赋》〈以朱火清耀升为韵〉唐·蒋防

彼好奇者,巧与之俱揉煨烬兮。是谋是度,象猛兽兮。为虎为貙,腹翕赩以凝电。口喊呀而夺朱曳尾,垂头似无心而暴物,嘘烟吐焰,若有齿而焚躯。锯牙钩爪,乍腾倚于寒灰,隅目高眶,载光芒于烈火,稽其状也。成鸷兽之雄,雄求其类焉。笑形盐之琐,琐稍顿足以狼顾,时迸裂以豺声,因炎上以委质,殊槛中而徇生,无野心以见诮,非内热以自照,威而不猛,谓驯扰于中堂,攫而莫前,疑蜷跼于馀燎。髣髴枕藉爌,晃依冯类火鼠兮。炎丘是托,比烛龙兮。昆阆斯升,此制也,不惟资于玩好抑,亦彰夫技能。

《炭颂》宋·范成大

予病衰久,冬非附火不暖,既铭被炉,又作炭颂。

燔木不灰化为精,坚是衷至阳维火之传。雪霾六虚,冰塞九渊,环堵之室,天不能寒。有赫神物,斡流化甄,尺璧寸珠,罔功汗颜,我惟德之,莫之名言,既燠既安,与之穷年。
《论木炭钱利害劄子一》朱熹
熹辄有愚,恳仰渎台,听伏见管下,都昌县人,户夏税钱,内一项科折木炭,自来只用本色,备船装载,赴监送纳。自绍兴二十四年,提点韩宝文任内,因纳炭稽迟,追典押取,问偶一时,惧罪自行供认。乞每秤折纳价钱二百六十文,省解发赴监,自行置场,买炭考之县吏,每税钱二十文,折木炭一秤,以税钱则例言之夏税,见钱一贯五十文,合折绢一疋。官交价钱六贯文省,若折木炭合管炭五十二秤半,每炭一秤,官交正钱二百六十文,省共钱一十三贯六百五十文。已上以两项,价钱比并则木炭钱,多于折绢价钱七贯六百五十文,计增一倍以上,数日已极悬绝,况都昌民户逐年长,养园林采柴烧炭,每斤直钱五文至六文止,若比仿折纳价钱,又几三倍,所以民力重困多挂,欠籍追逮督迫,几不聊生。今来人户乞,依祖宗旧例,备本色自雇船装载,赴监送纳,获钞销注诚为便利。民户所陈大略如此,所有曲折具于公牍,敢乞台慈详酌俯,从所请庶几,疲瘵之民得,以少苏实出使台之惠,不胜幸甚冒昧,台严不胜悚仄。
《论木炭钱利害劄子二》
照对本军管下,都昌县人户旧例,送纳本色木炭,赴使司交纳。绍兴十五年间,使司行下,每秤折纳价钱一百五十文,足续又每秤至二百六十文,省契勘其炭系,以绢税纽折,今来所纳价钱,比之折绢计多一倍以上,委是太重,民力不堪,昨据人户陈诉,已曾具申使司乞,纳本色未蒙行下,不免具申朝廷。今准省劄已送使司,指定窃念本军地,狭民贫税额偏重而折纳炭钱,比于纳绢计增一倍以上,比于本色计增三倍以上。农桑之家,有木无钱,送纳累年委实困弊,欲望台慈仰,体圣朝勤恤民隐之意,特赐详酌,许依所乞,送纳本色,不胜幸甚,干冒台严俯伏俟罪。
《论木炭钱利害劄子三》
熹昨日复蒙面谕,许赐行下究实,都昌木炭价钱利害,特与蠲减,仰见仁人君子,所以爱民之实,不为荀悦于一时,而所以为之计虑深远,如此感幸叹息,无以为喻。适准使帖谨,已遵禀施行续。当条上然,熹窃伏思之,复有一说,上可以推广台慈矜恤之惠,而下不至于多失,有司经常之入,敢预言之,以俟采择谨,按木炭本以税绢,纽折计纳本色,比之纳绢所费已增一倍之数,折纳价钱比之纳绢所费又增三倍之数,反覆纽折至于数倍上,违法意下,损民力。本军三县皆受其弊,然二县距使台为远,津般本色,其费不赀,故虽价钱稍重而不敢深以为苦。都昌则距使台甚近,而津般不难,故独愿纳本色而深以价钱之重为病,要之以钱比绢,而论之则三县之事,体初不异也。熹前者,妄论未能及,此向若使司直从所请,令纳本色,则熹不及有所议矣。今乃幸蒙矜念,更令究实却与蠲减,是以熹得以复有所言,欲望台慈,更赐详酌三县,第三等户一概重,行蠲减其上两等人户,却令且依旧送纳庶几。一郡细民均被大赐而上两等户,事力稍重,犹可不至大段狼狈兼。亦不至多失使司财计,免致别有经画实为利,便须至申禀者。

《减木炭钱晓谕》前人

近据人户陈诉,木炭折钱太重,遂行申请,乞行均减。今准提点铸钱,衙委官考究科,敷轻重及水程近远,特行裁减。自淳熙七年为始,数内建昌县每秤元科钱二百六十文省,今裁减钱四十文省,实纳钱二百二十文省,除已出榜,县市晓示人户知悉外窃,恐乡村人户未能通知,须至散榜晓示者。
右出榜建昌县管下,乡村晓示人户知悉,据户下合纳木炭斤秤依,今来减定实钱送纳。如本县乡司人,吏辄敢过数催科,即仰人户。径赴本军陈诉,切待追人根勘断勒,各令知悉。

炭部艺文二〈诗〉

《答友人赠炭》唐·孟郊

青山白屋有仁人,赠炭价重双乌银。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户中一片春。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迥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重千馀斤,官使驱将惜不得。半疋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石炭行》宋·苏轼

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菽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流膏迸乳无人知,阵阵腥风白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风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是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鍊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杜善甫乞炭诗》金·刘勋

笔口酸嘶解说穷,寒炉随手变春红。因君大笑涪翁拙,费尽奇香得马通。

《董明府除夕惠炭》元·谢应芳

范叔寒多正不禁,乌薪意重比乌金。赊来脱粟忙炊饭,留得焦桐好制琴。环堵一龛春盎盎,丽谯三鼓夜沈沈。砚池冰释龙香煖,写我朝来抱膝吟。

炭部选句

汉贾谊《服鸟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宋谢灵运《山居赋》:其灰,其炭,咸各有律。
梁简文帝《金錞赋》:鼓以阳炉,营之阴炭。
江淹《邃古篇》:汉凿昆明,灰炭全兮。
江上之《山赋》:推垆炭于片影,抱丝绪于一息。
晋陶潜诗: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梁江淹诗:火宅敛焚炭,药草匝卉滋。
吴均诗:金炉香炭变成灰。
陈张正见诗: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
唐李峤诗: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
丁仙芝诗:繁霜晓幕鸣柏乌,待子兽炭燃金炉。杜甫诗: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
李白诗: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又〉狐裘兽炭酌流霞。
韩愈诗:侵垆不觉暖,炽炭屡已添。
柳宗元诗: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韦应物诗:明灯照四隅,炎炭正可依。
裴度诗:验炭论时政,书云受岁盈。
曹唐诗: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孟浩然诗:香炭金炉煖。
白居易诗:日暮半炉麸炭火。
元稹诗:兽炎馀炭在。
宋苏轼诗:山城足薪炭。〈又〉栎林斩冬炭。〈又〉吾侪眷微禄,寒地抱寸炭。
黄庭坚诗:空文不传心,千古付煨炭。〈又〉我如相绘事,素质施朽炭。袁桷诗:盘雕晕锦是冬衣,鸽炭初生酒力微。
陆游诗:朝炉兽炭腾红焰,夜榻蛮毡拥紫茸。

炭部纪事

《周礼·天官》:宫人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炉炭。《秋官》:赤叐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左传》:寺人柳有宠,太子佐恶之,太子居丧,柳炽炭于位,太子将至,则去之,比葬,又有宠。〈注〉欲其温煖。华原乐举葬,文公用蜃炭。〈注〉以御湿也。
楚获吴舟,使随人守之,环而堑之,及泉,盈其坠炭,陈以待命。
邾庄公命执夷射姑,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注〉废坠也。
《吕氏春秋》:仲夏之月,令民无烧炭。
《说苑》:齐庄公伐莒杞,梁华,周进斗坏军陷阵,三军弗敢。当至莒城下,莒人以炭置地,二人不能入,隰侯重仗楯伏炭,二子乘而入。
《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欲为智伯报雠,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必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汉书·外戚传》:窦后弟广国字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处。传十馀家至宜阳,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馀人,岸崩,尽厌杀卧者,少君独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少,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皇后言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复问其所识,曰: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传舍中,丐沐沐我,已,饭我,乃去。于是窦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赐之,家于长安。
《王莽传》:莽欲防人盗铸,禁人不挟铜炭。
《后汉书·夏馥传》:馥以声名为中官所惮,遂与范滂、张俭等俱被诬陷,诏下州郡,捕为党魁。及俭等亡命,经历之处,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遍天下。馥乃顿足而叹曰:孽自己作,空污良善,一入逃死,祸及万家,何以生为。乃自剪须变形,入林虑山中,隐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
《魏志·王朗传注》: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埽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
《刀剑录》: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铜越炭作之。
《诺皋记》:乌山下无水,魏末有人掘井五丈,得一石函,函中得一龟,大如马蹄。积炭五枝于函傍。
《晋书·羊琇传》: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常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
《孙登传》:登往宜阳山,有作炭人见之,知非常人,与语,登不应。
《水经注》:臧荣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情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
《神仙传》:严清,会稽人也。于山中作炭,忽有人与清一卷素书,曰:汝骨应得道长生,故授神书也。
《益州记》:越巂煮盐,先烧炭,以盐井水泼炭,刮取盐。《交州记》:灶头山,越王炊爨之处,掘得炭。《齐地记》:东南卢水,水侧有胜火,木方人俗音曰挺木,经野火烧之不死,炭亦不灭。
《豫章记》:丰城悬葛乡有石炭二百顷,可然以炊爨。《西域记》:屈茨北三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
《梁书·刘览传》:览以所生母忧,庐于墓。再期,口不尝盐酪,冬止著单布。家人患其不胜丧,中夜窃寘炭于床下,览因暖气得睡,既觉知之,号恸欧血。
《陈书·毛喜传》:右卫将军韩子高与到仲举通谋,其事未发,喜请高宗曰:宜简选人马,配与子高,并赐铁炭,使修器甲。
《南史·周文育传》:文育讨余孝励。据三陂,有流星坠,声如雷,地陷方一丈,中有碎炭数斗。
《魏书·刑罚志》:畿内民富者烧炭于山,贫者役于圊溷。《北史·齐纪》:太保贺拔仁坐违缓,拔其发,免为庶人,使负炭输晋阳宫。
《奚康生传》:康生转泾州刺史,以辄用官炭瓦,为御史所劾,削除官爵。
《隋书·食货志》:荻炭鱼薪之类过津者,并十分税一以入官。
《后妃传》:司饎,掌廪饩柴炭。
《唐书·德宗本纪》:德宗即位,罢九成宫贡立兽炭。《百官志》:虞部郎中、员外郎,掌京都衢、鬨园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时蔬薪炭供顿、田猎之事。
《杜佑传》:佑兼盐铁使以,木炭归司农。
《舒元舆传》:元舆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
《开元天宝遗事》: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馀,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杨国忠家以炭屑同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于炉中,先以白檀木铺于炉底,馀炭灰不可参杂也。《云仙杂记》:李华烧三城绝品炭,以龙脑裹芋魁煨之,击炉曰:芋魁遭遇矣。
《孔帖》:杨德干历泽齐汴,相四州刺史,有威严,时语曰:宁食三斗炭,不逢杨德干。
《品物类聚》:张燕公有石绿镜,台得自胡川道士。元宗闻其异,取炭精十车,烧之不变,乃已。
《辟寒》:唐宣宗命方士作丹,饵之病中,热不敢衣绵,拥炉冬月,冷坐殿中,宫人以金盆置麸炭火少许,进御止煖手而已。禁闼因呼麸火为星子炭。
《五代史·王彦章传》:晋取郓州永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驰两日至滑州,阴遣人具舟于杨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韛〈音败〉炭,乘流而下,趋德胜。舟举锁烧断之。
《孔谦传》:谦请遣大程官放猪羊柴炭。
《清异录》:金刚炭有司,以进御炉围径,欲及盆口,自唐宋五代,皆然方烧,造时置式以受柴,稍劣者,必退之。小炽一炉,可以终日。
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禦冬,备号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为毡炉,会盖禦密窗家,张置毯褥,以是日始也。
黑太阳法出自韦郇公家,用精炭捣治作末,研米煎粥,搜和得所预,办圆铁范满内炭末,运铁面锤实,击五七十下,出范阴乾。
册府元龟,周太祖载诞之夕,赤光照室,初有声,如炉炭之裂,星火四迸。
《闻见录》:宋太祖雪夜叩赵普门,设重茵地,坐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国老谈苑》:太宗尝冬月,命彻兽炭左右,或启曰今日苦寒,上曰天下民困,是寒者众矣,朕何独温愉哉。《宋史·太宗纪》:淳化四年,雨雪,大寒,遣中使赐孤老贫穷人米炭。
绍兴四年,两浙转运司檄婺州市御炉炭,须胡桃纹、鹁鸠色,守臣王居正以为言。上曰:隆冬附火,取温煖而已,岂问炭之纹色乎。命罢之,诸类此者并禁止焉。《王居正传》:居正知婺州。漕司市御炭,须胡桃文、鹁鸽色者,居正曰:民以炭自业者,率居山谷,安知所谓胡桃文、鹁鸽色耶。入朝以闻,诏止之。
《李昭遘传》:昭遘降知泽州。阳城冶铸铁钱,民冒山险输矿炭,苦其役,为奏罢铸钱。
《宋太平寰宇记》:不灰木,俗多为铤子,烧之成炭而不灰,出胶州。
《清波杂记》:南渡后有司,降样下外郡,置御炉炭,胡桃纹,鹁鸪色者,若干斤。知婺州王居正论奏,高宗曰:朕平居衣服饮食且不择美恶,隆冬附火,止取温煖,岂问炭之纹色也。诏罢之。宣和閒,宗室为炉,次索炭,既至,诃斥左右云,炭色红今黑,非是盖尝供熟火也。以此类推之,岂识世事艰难。
《剧谈录》:洛下有豪子,饮食鲜华。有李使君为具召之,曾不下箸。至饭,李曰:此以炭炊。豪子勉食一匙,曰:凡以炭炊,先鍊炭,谓之鍊炭方。始无烟气,此亦非也。《癸辛杂识》:牟献之巘,存斋之子,旧为浙东宪,尝有谢人,送炭一联,云翻手可覆手,曲身成直身。
《老学庵笔记》: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西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然、无烟,耐久,亦奇物。邛州出铁烹鍊利于竹炭,皆用牛车载,以入城予亲见之。
故都时御炉炭,率斲作琴样,胡桃纹,鹁鸽色。高宗绍兴初巡,幸临安,诏严州进炭,止令用土产,勿拘旧制。谢景鱼家有陈无己,手简一编,有十馀帖,皆与酒务官托买浮炭,其贫可知。浮炭者谓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谓之桴炭,恐亦以投之水中则浮,故也。白乐天诗:云日暮半,炉桴炭火。则其语亦已久矣。
叶道人居会稽舜山,天将寒必增瓦屋、补墙壁,使极完固。下帷设帘,多储薪炭,杜门终日及春,乃出。《归田录》:清泉香饼,人以一箧遗欧公。清泉,地名也;香饼,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寒。
《续文献通考》:金典给署掌宫中所用炭。
《元史·贾进传》:进,大同人。大德九年,民乏食,进以炭米济之。
《山堂肆考》:丰城萍乡二县,皆产石炭于山閒,掘土黑色,可然,有火而无焰,作硫黄气,既销则成白灰。《续文献通考》:元至元中,以东宫位下,民一百户烧炭。又马鞍山大峪等石炭煤窑办课,奉皇太后位下。《钗小志》:高聪有妓十馀人,及病,欲不适他人,并令烧指吞炭,出家为尼。
《彰德府志》:安阳县龙山出石炭,入穴取之无穷。取深数百丈必先见水,水尽然后炭可取也。炭有数品,其坚者谓之石,软者谓之烸,气愈臭者然之愈难,尽水可以煎矾,终不若晋绛者云。
《戒庵漫笔》:北京诸处多出石炭,俗称为水和炭,可和水而烧也。
《暖姝由笔》:朝廷内用炭,俱圆木所烧,浑沦一样,长尺许,两头磨光,外有麻络,恐暴用砻糠火煨热,一筐三四十斤。

炭部杂录

《书经·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汉书·食货志》: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耜,冶镕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
《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说山训》: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
《说林训》:一膞炭熯,掇之则烂指。
《论衡》:岁月食西家,西家悬金;岁月食东家,东家悬炭。《盐铁论》:冰炭不可以同器。
《桓谭新论》:举火夜作,然炭乾墙。
《后汉书·傅燮传》: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
《魏志·韩暨传》:冶作马排。〈注〉为排以炊炭。
《高柔传注》: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曹植陈审举表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煖、燥湿、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
《晋书·王沈传》:沈为豫州刺史,下教求直言之士。主簿褚䂮〈音略〉曰: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著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若好忠直,如冰炭之自然,则谔谔之臣,将济济而盈庭;逆耳之言,不求而自至矣。
《抱朴子》:柳乃速朽者也,而燔之为炭则亿载而不败。《南史·孔琳之传》:帝王公侯之尊,不疑于传玺。人臣众僚之卑,何嫌于传印,而终年刻铸,丧功消费,金银铜炭之费,不可胜言。
《北史·王劭传》:劭表请变火曰:在晋时,有人以洛阳火渡江者,世世事之,火色变青。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气味各不同。
《魏书·律历志》:测影清台,悬炭之期或爽。
《田益宗传》:机之所在,圣贤弗之疑;兼弱攻昧,前王莫之舍。皆拯群生于汤炭,盛武功于方来。
《邢峦传》:宋鲁之民犹罹汤炭。
《沮渠蒙逊传》:况在秦陇茶炭之馀,直是老臣尽效之会。
《隋书·律历志》:铁炭重轻,无失寒煖之宜,灰箭飞浮,不爽阴阳之度。
《柳宗元集·答崔黯书》:凡人好辞攻书,皆病僻也。吾见病腹人有啖土炭,嗜咸酸者,不得则大戚,正相类也。《闻见录》:自缢死者,其下必有麸炭,日深一日,速掘之则祸止。
《瀛崖胜览》:三佛齐国出火鸡,好食麸炭。
《砚谱》:石色为墨渍污,即以麸炭磨洗,复如新矣。《物类相感志》:撒盐入火炭不爆,油污衣用炭灰熨之,墨染衣带湿,以油浸透,用炭汁摆之。 水桴炭缸内,夏月可冻物。 桴炭缸中安熟食不臭,夏月亦不臭。 铁锈以炭磨洗之,钝以乾桴炭擦之则快。栎炭灰成花烧之,有墨处著,无黑处不著。
《日知录》:今人谓石炭为墨,按《水经注》:冰井、台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书,又然之难尽,亦谓之石炭。是知石炭、石墨一物也。有精粗尔北人,凡入声字皆转为平,故呼墨为煤,而俗竟作煤字非也。玉篇煤炱煤也。韵会煤炱灰集屋者,《吕氏春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高诱曰:煤室,烟尘之煤也,素问黑如炱者,死注炱,谓炱煤也。唐张祜诗:古墙丹雘尽,深栋墨煤生。李商隐诗:敌国军营漂木柿,前朝神庙锁烟煤。温庭筠诗:烟煤朝奠处,风雨夜归时。是煤乃梁上烟煤之名,非石炭也。崔铣彰《德志》作烸,按玉篇广韵,并无此字。春明《梦馀录》《易州山厂志》曰:山厂之设,专以烧薪炭,供应内府。宣德五年,置于平山,继迁沙峪口。景泰年间移置满城县西十里,天顺元年移置州城西北二里许,建部堂于中环,以土城八府五州分治,以次而列,皆南向部堂总,其纲府州县佐贰官分理其事,民之执兹役者,岁亿万计,车马辏集财货山积,亦云盛矣。然昔以此州林木蓊郁,便于烧采,今则数百里内山,皆濯濯然,举八府五州数十县之财力,屯聚于兹而岁供,犹或不足,民之膏脂日已告竭,在易尤盛,上不亏国,用而下能苏民困,仁人、君子尚有以念之哉。

炭部外编

《越绝书》:越王勾践有宝剑,五薛烛曰:当造之时,雨师洒埽,雷公擎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
《酉阳杂俎》:晋许,旌阳吴猛弟子也,当时江东多蛇祸,猛将除之,选徒百馀人至高安,令具炭百斤,乃度尺而断之。寘诸坛上,一夕悉化为玉女,惑其徒。至晓,吴猛悉命弟子,无不涅其衣者。惟许君独无,乃与许至辽江,及遇巨蛇,吴年衰力不能制,许遂禹步敕剑,登其首斩之。
《异苑》:信安郑徽年少时,登前桥彷佛见一老翁,以小囊与徽云,此是君命,慎勿零落,若有破碎,便为凶兆。言讫,失所在。徽密开看一铤炭,乃密秘之,虽家不之知也。永初三年,年六十,病笃语弟子云:吾齿尽矣,可试启此囊,见炭碎折,于是遂亡。
《诺皋记》:古龟兹国王阿主儿者,有神异力,能降伏毒龙。时有贾人,买市人金银宝货,至夜中,钱并化为炭。境内数百家皆失金宝,王问罗汉,曰:此龙所为。《玉堂闲话》:宜春郡民章乙日,晚有美妇诣门求宿,诸妇欣然待之,别止一室,有一子弟,潜就焉。其人身体如冰,大惊急取烛视之,乃一银人,重可千百斤,一家惊喜,恐其变化,即以炬炭然之,乃真白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