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手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

 第十七卷目录

 手部汇考
  礼记〈玉藻〉
  素问〈阴阳别论篇 五藏生成篇 金匮真言论篇 平人气象论篇 藏气发时论篇 通评虚实论篇 气穴论篇 气府论篇 气交变论篇〉
  灵枢〈经脉篇 经别篇 经筋篇 逆顺肥瘦篇 阴阳系日月篇 本藏篇 五色篇 阴阳二十五人篇 论疾诊尺篇 邪气藏府病形篇〉
  春秋纬〈元命苞〉
  释名〈释形体〉
  后汉华佗中藏经〈肩痛 肩息死候 诸病察手足辨死候〉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手指麻木〉
  李杲十书〈四肢辨内外伤 臂痛〉
  朱震亨心法〈手足麻木〉
  明戴思恭證治要诀〈手气 臂痛〉
  楼英医学纲目〈臂痛〉
  本草纲目〈爪甲释名 气味 主治 附方〉
  析骨分经〈肩 腋 臑 肘 腕 手背 手掌 鱼际 指 甲〉
  灵枢注〈肺经诸穴歌 分寸歌 大肠经诸穴歌 分寸歌 心经诸穴歌 分寸歌 小肠诸穴歌 分寸歌 心胞络诸穴歌 分寸歌 三焦诸穴歌 分寸歌〉

人事典第十七卷

手部汇考

《礼记》《玉藻》

手容恭。
〈注〉恭无慢弛也。
《黄帝素问》《阴阳别论篇》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手足三阳之脉,手走头而头走足,故曰三阳在头。手足三阴之脉,足走腹而腹走手,故曰三阴在手也,十二经脉虽有手足阴阳之分,然皆一以贯通也。

《五藏生成篇》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爪乃筋之馀,故其荣在爪。

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撮。
血者,所以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言冲任之血,渗于指掌而无处不到也。

《金匮真言论篇》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俞者,经气之所注也。

秋气者,病在肩背。
秋气降收,不能主持于皮肤肌腠之间,故风气入于俞。

《平人气象论篇》

寸口脉中手上促者,曰肩背痛。
中手上促者,浮而搏击应手也,此阳邪不上不下,故主在肩背之中也。

《藏气发时论篇》

心病者,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手少阴心脉起心中,循臑内下肘中,循臂内后廉。手少阳小肠脉上手臂,循臑内出肩,解绕肩胛二经气,实故有是痛。

肺病者,喘欬逆气,肩背痛,汗出。
肺俞气在肩背,气逆于上,则肩背痛而汗出。

《通评虚实论篇》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肩息者呼吸摇肩也,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于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

《气穴论篇》

肩解二穴。
即肩井穴在肩上陷中,属足少阳胆经。

肩贞二穴。
肩贞穴在曲胛下,两骨解间,肩腢后,陷者中,属手太阳小肠经。

《气府论篇》

手太阳脉气所发,肩解各一。
谓秉风二穴在肩上小腢后,举臂有空。

肩解下三寸各一。
谓天宗二穴,在秉风后,大骨下陷中。

手阳明脉气所发,腢骨之会各一。
谓肩腢二穴也,在膊骨头肩端上两旁罅间陷者。
宛宛中举臂取之。

手少阳脉气所发,肩贞各一,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
肩贞二穴系手太阳小肠经,在曲胛两骨解间,肩腢后陷中下三寸,谓肩髎臑会消铄三穴,肩髎当缺盆上突起,肉臑会挟肩髎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消铄在肩下臂外间,腋对肘分下。

《气交变论篇》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中热肩背热,甚则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
诸戊之岁,火运太过,火胜则剋金,故金肺受邪,肩背者肺之俞也,若亢极则心火自伤,膺胸之内心主之宫城也,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故胸中膺背肩胛间痛,手少阴心脉出胁下,循臑内下肘中,循臂内后廉,是以胁支满痛。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瞀重。
六乙之岁,金运不及,则所胜之火气乃行肺,俞在肩背,故民病肩背。

《灵枢》《经脉篇》

肺手太阴之脉,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手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腢骨之前廉。心手少阴之脉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循胸中出胁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腢。手阳明之别名曰:遍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腢,上曲颊遍齿。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

《经别篇》

手太阳之正指地列于肩解,入腋走心。
手少阴之正别入于渊液两筋之间,属于心。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液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腢,属于肺。手太阴之正别入渊液少阴之前,入走肺。

《经筋篇》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走腋后廉上绕肩胛。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腢,其支者绕肩胛挟脊。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腢。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结于胸中。

《逆顺肥瘦篇》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此言手阴阳之脉上下外内逆顺,而行应地之经水也。

《阴阳系日月篇》

岐伯曰: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十日应天之十干,手之十指以应十日,人秉天地水火而生,故与天地参也。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
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太阳主日,少阳主火,故两火并合,是为阳明,阳明者离明之象也,明两作离,故两火并合,两阳合阳是为阳明,手少阴君火主日,手太阴肺金主天,故应手之十指,此阳中有阴也。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
手经有阴,足经有阳,乃上下之气交。

《本藏篇》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朱氏曰:爪者筋之馀,故肝应爪,视爪之好恶以知胆之厚薄缓急也。

《五色篇》

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

《阴阳二十五人篇》

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手鱼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以寒。
手阳明经脉之下,行者循臑臂,上入两肋之间出合谷,故血气盛则手鱼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以寒也。

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捲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手少阳经脉之下行者,从肩臑肘臂而上出于手腕,故血气盛则手捲多肉以温,盖手少阳之血气循手表腕,盛则皮缓肉淖,故善于捲握也,多脉者皮肉瘦,而脉络多外见也。

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手太阳之脉下行者,循肩臑肘臂而下出于手腕,是以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也。

《论疾诊尺篇》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夫手太阴之脉,从指井之少商过于输,行于经而入于肘之尺泽,脉外之气血从手阳明之五里走尺以上,鱼相逆顺而行也,肘所自寸而下尺也,手所自尺而上寸也,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此诊尺肤以候形身之上下,故与脉候之上下,反其诊也,肘前乃手厥阴之尺泽,处肘后,乃手少阳之天井处,盖以两手下垂,上以候上,下以候下,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也,夫所谓肘所手所者,论手臂之背面,臂中掌中,鱼上乃手臂之正面,背面为阳,故候形身之外,正面主阴故候腰腹肠胃之内,即尺外以候季胁,尺里以候腹中之大义相同也,此章以手臂皮肤之前后外内候形身之上下前后外内,盖脉内之血气应地气之上腾,脉外之气血应天气之下流,人与天地参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

小肠病者,腰脊控睪而痛若寒甚若独肩上热。
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臂出肩解。

膀胱病者,肩上热。
肩上乃足太阳经脉之所循。

《春秋纬》《元命苞》

掌圆法天以运动,指五者法五行。

《释名》《释形体》

手,须也,事业之所须也。
节,有限节也。
爪,绍也,觔极为爪,绍续指端也。
腋,绎也,言可张翕寻绎也。
肩,坚也,甲,阖也,与胸胁皆相会阖也。
臂,裨也,在旁曰:裨也。
肘,注也,可隐注也。
腕,宛也,言可宛屈也。
掌言可以排掌也。

《后汉·华佗·中藏经》《肩痛》

心病则胸中痛,四肢满胀肩背臂膊皆痛。
肺病则不能息,耳重嗌乾,喘欬上气肩背痛。

《肩息死候》

心绝于肾肩息,回盼目直者,一日死。《诸病察手足辨死法》
手足爪甲肉黑色者死。
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爪甲青,呼骂不休者,八九日死。

《元·张从政·儒门事亲》《手指麻木》

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疾也,宜先服愈风汤天麻丸各一料,此治未病之先也。

《李杲十书》《四肢辨内外伤》

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伤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此辨至甚皎然。

《臂痛》

臂痛有六道经络,究其痛在何经络之间,以行本经药,行其气血,血气通则愈矣,若表上诸疾病便下之,则不可当,详细辨之。

《朱震亨·心法》《手足麻木》

手足麻者,属气。
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
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

《明·戴思恭·證治要诀》《手气》

手气手肿痛,或在掌指连臂膊,并五痹汤、蠲痹汤。

《臂痛》

臂为风寒湿所搏,或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有肿者有不肿者,除饮證外,其馀诸痛并宜五积散及乌药、顺气散,或蠲痹汤。
外有血气一證,血不荣于筋,或致臂痛,宜蠲痹汤、四物汤各半贴,和匀煎服。
乳妇以臂枕儿,伤于风寒,多有臂痛亦宜于此选用,若坐卧为风湿所搏,或睡后手在被外为寒邪所袭,遂令臂痛,宜五积散及蠲痹汤、乌药、顺气散,审知是湿,蠲痹汤,每服加苍朮三钱、防己四分或用五痹汤,曾因挈重伤筋以致臂痛,宜琥珀散、劫荣散或和气饮,每服加白姜黄半钱,以姜黄能入臂,故也。

《楼英·医学纲目》《臂痛》

《东垣》云:臂痛有六道经络,以行本经药,行其气血者,盖以两手伸直其臂贴身垂下,大指居前小指居后而定之,则其臂臑之前廉痛者属阳明经,以升麻、白芷、乾葛行之,后廉痛者属太阳经,以槁本、羌活行之,外廉痛者属少阳,以柴胡行之,内廉痛者属厥阴,以柴胡青皮行之,内前廉痛者属太阳,以升麻、白芷、葱白行之,内后廉痛者属少阴,以细辛、独活行之,并用针灸法,视其何经而取之也。

《本草纲目》《爪甲释名》

李时珍曰:爪甲者筋之馀,胆之外候也。《灵枢经》云: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耎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者胆直,爪恶色黑者胆结。
《爪甲气味》
甘咸无毒。
《爪甲主治》
寇宗奭曰:鼻衄,细刮嗅之立愈。众人甲亦可。李时珍曰:催生下胞衣,利小便,治尿血,及阴阳易病。破伤、中风、去目医。陈藏器曰:怀妊妇人爪甲取末,点目,去瞖障。

《附方》

斩三尸法、太上元科云:常以庚辰日去手爪,甲午日去足爪。每年七月十六日,将爪甲烧灰,和水服之,三尸九虫皆灭。名曰斩三尸。一云:甲寅日,三尸游两手,剪去手爪甲。甲午日,三尸游两足,剪去足爪甲。消除脚气:每寅日割手足甲少侵肉,去脚气。〈外台秘要〉破伤、中风:手足十指甲,香油炒研,热酒调呷服之,汗出便好。普济治破伤风:手足颤掉,搐摇不已,用人手足指甲烧,存性六钱姜制。南星、独活、丹砂各二钱,为末,分作二,服酒下立效。
阴阳易病:用手足爪甲二十片,中衣裆一片,烧灰,分三,服温酒下。男用女,女用男。
小儿腹胀:父母指爪甲,烧傅乳上饮之。〈千金方〉小便转胞:自取爪甲烧灰,水服。
男女淋疾:同上。〈并肘后方〉
小便尿血:人指甲半钱,头发一钱半,烧研末,每服一钱,空心温酒下。〈圣济录〉
妊妇尿血:取夫爪甲烧灰,酒服。〈千金方〉
胞衣不下:取本妇手足爪甲烧灰,酒服,即令有力。妇人抱起,将竹筒于胸前赶下。〈圣惠方〉
诸痔肿痛:蚕茧内入男子指甲,令满,外用童子顶发缠裹烧,存性研末,蜜调傅之,仍日日吞牛胆,制过槐子甚效。〈万表积善堂方〉
针刺入肉,凡针折入肉及竹木刺者,刮人指甲末,用酸枣捣烂涂之,次日定出。〈圣惠方〉
飞丝入目,刮爪甲末同津液点之,其丝自聚,拔出也。〈危氏得效方〉
物入目中,左手爪甲刀刮屑末,灯草蘸点,瞖上三次即出也。
斑痘生瞖同上。一切目疾并以木贼擦,取爪甲末同朱砂末等分,研匀以露水,搜丸芥子大,每以一粒点入目内。〈圣惠方〉目生花,瞖刀刮爪甲细末,和乳点之。〈集简方〉目生球管,手爪甲烧灰、贝齿烧灰、龙骨各半两为末,日点三四次。〈圣惠方〉
积年泻血百药不效,用人指甲炒焦、麝香各二钱,半乾姜炮三两,白矾枯过败、皮巾烧灰各一两为末,每粥饮一钱,日三服。〈圣济总录〉

《析骨分经》《肩》

肩颙。〈肩端两骨间〉属手阳明大肠经肩解。〈四字缺〉属手太阳小肠经,肩交属手少阳三焦经,肩膊〈肩后之下〉属足太阳膀胱经。

《腋》

肩下曲处为腋前,属手太阴肺经,中属手少阴心经。

《臑》〈音脑去声〉

对腋为臑,臑内中行属手厥阴心胞络,前属手太阴肺经,后属手少阴心经,臑外中行属手少阳三焦经,前属手阳明大肠经,后属手太阳小肠经。

《肘》

臑尽处为肘,肘中属手太阴肺经,外廉属手阳明大肠经,内廉属手少阴心经,肘内侧属手太阳小肠经,肘中属手厥阴心胞胳经,臂外属手少阳三焦经。

《腕》

臂骨尽处为腕,腕后属手太阴肺经,腕外侧属手太阳经,腕外属手少阳三焦经。

《手背》

属手少阳三焦经。

《手掌》

属手厥阴心胞络。

《鱼际》

属手太阴肺经。

《指》

手大指内侧属手太阴肺经,食指外侧属手阳明大肠经,中指内侧属手厥阴心胞络,无名指外侧属手少阳三焦经,小指内侧属手少阴心经,外属手太阳小肠经。

《甲》

十指甲为筋之馀。

《灵枢注》《肺经诸穴歌》

手太阴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侠白、下尺、泽孔最见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古离爪甲如韭,今如米许。

《分寸歌》

太阴肺兮,出中府云门之下一寸许,云门璇玑旁六寸,巨骨之下二骨数,天府腋下三寸,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横文,孔最腕上七寸,取列缺腕侧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主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举少商大指端内侧,相去爪甲韭叶许。
云门巨骨下侠气户旁二寸陷中,去中行任脉六寸,气户巨骨下,俞府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任脉四寸,去膺窗四寸八分,俞府巨骨下璇玑旁二寸陷中,璇玑天突下一寸,天突结喉下四寸宛宛中。

《大肠经诸穴歌》

手阳明廿穴名循商阳、二间、三间而行历合谷,阳溪之俞过,遍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臂臑、肩腢,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木,茆唇连迎香鼻迫。

《分寸歌》

商阳食指内侧边,三间来寻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岐骨间,阳溪上侧腕中是遍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五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屈骨纹头尽,肘髎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寻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髎肩端,举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喉旁四寸真扶,突天突旁三寸,禾髎水沟旁五分,迎香禾髎上一寸,大肠经穴是分明。
左右共四十穴。

《心经诸穴歌》

手少阴九穴,成极泉、青灵、少海行自灵道、通里、而达过阴郤、神门而迎抵于少府,少冲可寻。

《分寸歌》

少阴心起极泉中,腋下筋间脉入胸。
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

青灵肘上三寸,取少海肘后五分容。
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

灵道,掌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郤,腕后方半寸神门,掌后兑骨,隆少府节后劳宫直小指内侧,取少冲。
凡九穴左右共十八穴。

《小肠诸穴歌》

小肠穴十九,中路从少泽,步前谷、后溪之隆,道遵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得支正于小海,逐肩贞以相从,值臑俞兮遇天宗,乘秉风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启天窗兮见天容,匪,由颧髎曷造听宫。

《分寸歌》

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外侧节前,觅节后捏拳取后溪,腕骨腕前骨陷侧,兑骨下陷,阳谷讨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胛下两骨解。
曲胛,下两骨解间,肩腢后陷中。

臑俞,大骨下陷保。
大骨下胛上廉举臂取之。

天宗,秉风后骨中,秉风髎外举有空。
天髎外肩上小腢后,举臂有空。

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后一寸从。
即外肩俞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

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窗扶突后陷详。
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中。

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髎面頄锐端,量听宫耳端,大如菽。
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此为小肠手太阳。
左右共三十八穴。

《心胞络诸穴歌》

手厥阴心胞之脉,计有九穴,而终自天池,天泉为始。逐曲泽郤门而通间使,行于内关,大陵近乎劳宫,既由掌握,抵于中冲。

《分寸歌》

心胞起自天池间,乳后一寸腋下三。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

天泉曲腋下二寸,曲泽屈肘陷中央,郤门去腕方五寸。
掌后去腕五寸。

间使腕后三寸,量内关去腕止二寸,大陵掌后两筋间,劳宫屈中名指取。
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

中指之末中冲良。

《三焦诸穴歌》

手少阳三焦之脉,二十三穴之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通连,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相联,天髎处天牖之下,翳风让瘈脉居先,颅囟定而角孙近,耳丝竹空而禾髎接焉,耳门已毕,经穴已全。

《分寸歌》

无名之外端,关冲液门小次指陷中,中渚液下去一寸,阳池腕上之陷中,外关腕后方二寸,腕后三寸支沟容,腕后三寸内会宗,空中有穴用心攻,腕后四寸三阳络,四渎肘前五寸,著天井肘外大骨后,骨罅中间一寸,摸肘后二寸清冷渊,消泺对腋臂外落臑会肩前三寸,量肩髎臑上陷中,央天髎缺盆陷处,上天牖天容之外旁。
天牖颈大筋外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

翳风耳后尖角陷。
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

瘈脉耳后青脉现。
耳本后鸡足青络脉。

颅囟亦在青络脉角,孙耳廓中间上。耳门耳前起肉中。
耳前起肉,当耳缺陷中。

禾髎耳前动脉张,欲知丝竹空何在,眉后陷中仔细量。
计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