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三十一卷目录

 潞安府部汇考一
  潞安府建置沿革考
  潞安府疆域考〈形胜附 有图〉
  潞安府星野考
  潞安府山川考
  潞安府城池考

职方典第三百三十一卷

潞安府部汇考一

潞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黄帝封其支子于潞。商时为黎国。《书》曰:西伯,戡黎是也。后为赤翟潞子国。晋灭潞子婴儿,复立黎国。战国初为韩之别都,后属赵。秦置上党郡,治长子。汉仍秦旧,晋徙,治潞县。后周始置潞州,领上党襄垣二郡。隋初,郡废。大业初,改州为上党郡,并置上党县。唐复为潞州,天宝初,改上党郡。乾元初,改郡为潞州。后置昭义军节度使,属河东道。五代时,梁改匡义军。唐改安义军。晋复昭义军。宋改昭德军,后升为隆德府。金复为潞州。元初为隆德府,寻复为潞州,属平阳路。明洪武初,以上党县省入,仍为潞州,直隶布政司,领县六。嘉靖八年,因青羊盗起,升为潞安府,析置二县,共领县八。皇清因之。
长治县〈附郭〉
秦置上党郡。汉三国魏因之。南北朝后周为潞州。隋为上党郡。唐置总管府,贞观初,置都督府。宋属昭德军。金为潞州。元隶平阳路。明初为潞州,隶布政司。嘉靖八年,升为潞安府,置县附郭。皇清因之。编户旧一百七十七里,今一百二里。
长子县
尧时,为长子丹朱采邑。因名焉。周武王灭商,封辛甲于此。春秋时,潞长翟之后,酆舒据此。汉置长子县,属上党郡。十六国,慕容永据以为都。南北朝魏分置乐阳县北齐二县,俱废。隋开皇中,置冀氏,属潞州,寻复为长子县。唐宋金元因之。明因之,嘉靖八年,升州为府,而县隶焉。皇清因之。编户旧九十三里,今三十一坊里。
屯留县
周春秋时晋余吾邑,又名纯留。《左传》晋人执孙蒯于纯留,即此。战国时属韩上党。汉置县,属上党郡。南北朝北齐省。隋复置,属潞州。唐自霍璧移今治,后避讳改曰屯留。宋属隆德府。金属潞州。元入襄垣县,后复置。明因之,嘉靖八年,升潞州为府,而县隶焉。皇清因之。编户旧六十二里,今二十二里。
襄垣县
周春秋时,晋地。以赵襄子所筑,故名。战国时,属韩。秦始置县,属上党郡。汉晋皆因之。南北朝魏兼置襄垣郡北齐郡,废。后周置韩州。隋大业初,州罢以县,属上党郡。唐初复置韩州。贞观中,州罢以县,属潞州。宋属隆德府。金属潞州。元仍旧。明因之,嘉靖八年,升潞州为府,而县隶焉。皇清因之。编户旧八十里,今二十八里。
潞城县
周春秋时,潞子婴儿国,晋灭之。汉置潞城县,属上党郡。晋因之。南北朝魏改刈陵县,属襄垣郡。隋初,废,后置潞城县,属潞州。唐末,改潞子县,寻复曰潞城。宋金元皆仍旧,明因之,嘉靖八年,升潞州为府,而县隶焉。皇清因之。编户旧九十二里,今二十六里。
壶关县
周,黎国地。春秋时,属晋。秦置壶关县,属上党郡。其地山形似壶,尝置关于此,遂名。汉末,移上党郡,治此。南北朝魏移县,治颖阳冈。隋初,省入上党。开皇中,复置壶关县,属上党郡。唐复置壶关于高望堡。贞观中,又移治清流川,即今治。五代宋金元皆仍旧。明因之,嘉靖八年,升潞州为府,而县隶焉。皇清因之。编户旧九十六里,今二十四里。
平顺县
明,青羊山地,中多蔚林,其民恃险而习于盗,聚则乌丛,散则蛇穴。嘉靖七年,益肆剽劫至,合三潞之师始平之。八年,以青羊岩险宜镇以县,乃析潞城十六里壶关,十里黎城,五里置县曰平顺,隶潞安府。皇清因之。编户旧三十一里,今一十七里。
黎城县
古,黎侯国。周战国时,属韩。秦为上党郡,属邑。汉为上党郡之潞县地。南北朝魏为襄垣郡之刈陵县地,北齐改属武乡郡。后周并入襄垣。隋始置黎城县,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宋熙宁中,省入潞涉二县。元祐初,复置。金元仍旧,明因之,嘉靖八年,升潞州为府,而县隶焉。皇清因之。编户旧四十九里,今一十五里。

潞安府疆域考

        《通志》潞安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河南彰德府林县,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平阳府岳阳县,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泽州高平县,界七十五里。
北至辽州,界二百里。
东南至
东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东西广三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长治县附郭。
东至壶关县。
西至长子县。
南至高平县。
北至潞城县。
东南至
东北至
西南至
西北至
东西广三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
长子县
东至长治县界三十里。
西至岳阳县界一百里,抵县二百九十里。南至高平县界三十五里,抵县九十里。
北至屯留县界四十里,抵县六十里。
东南至泽州临川县一百六十里。
东北至潞城县九十里。
西南至泽州沁水县二百里。
西北至沁州沁源县二百里。
东西广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七十五里,自县治东至本府五十里,至省城五百三十里,至
京师一千三百五十里。
屯留县
东至潞城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泽州沁源县界九十里。
南至长子县界十八里。
北至襄垣县界三十里。
东南至本府界六十里。
东北至潞城县界六十里。
西南至平阳府岳阳县界二百六十里。
西北至沁州一百三十里。
东西广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四十八里,自县治东南至本府六十里,西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里。
襄垣县
东至黎城县界五十里,抵县九十里。
西至沁州七十里,抵州一百一十里。
南至潞城县界二十里。
北至沁州武乡县界六十里,抵县九十里。东南至潞城县治六十里。
东北至辽州治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屯留县治六十里。
西北至沁州沁源县治二百一十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八十里,自县治南至本府九十里,西北至省城四百五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潞城县
东至平顺县界三十五里,过界抵县二十五里。西至屯留县界三十五里,过界抵县二十五里。南至长治县界二十五里,过界抵县一十五里。北至黎城县界四十里,过界抵县二十里。东南至平顺县界二十里,过界抵县二十五里。西南至长治县北头村三十里,过村抵县五十五里。
西北至襄垣县界四十五里,过界抵县十五里。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六十里,自县治西南至本府四十里,西北至省城四百八十里,东北至
京师一千三百里。
壶关县
东至平顺县界四十里。
西至长治县界十里。
南至泽州陵川县界七十里。
北至潞城县界二十五里。
东南至河南辉县三百里。
东北至平顺县五十里,至黎城县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泽州高平县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襄垣县一百五里。
东西广五十里,南北袤九十五里,自县治西至本府三十里,至省城〈阙〉,至
京师〈阙〉里。
平顺县
东至河南林县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长治县界六十里。
南至壶关县界四十里。
北至黎城县界六十里。
东南至河南辉县二百五十里。
东北至河南涉县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泽州高平县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沁州一百八十里。
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里,自县治西至本府七十里,至省城〈阙〉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八十五里。
黎城县
东至河南林县界四十里,过界抵县二百里。西至沁州武乡县界七十里,过界抵县一百一十里。
南至潞城县界二十里,过界抵县四十里。北至辽州界一百里,过界抵州八十里。
东南至平顺县界三十里,过界抵县六十里。东北至河南涉县界三十五里,过界抵县二十五里。
西南至襄垣县界五十里,过界抵县四十里。西北至辽州界一百里。
东西广一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三十里,自县治南至本府一百十里,至省城五百四十里,至
京师一千二百里。
形胜附      《通志》府县《志》合载本府〈长治县附郭〉
《后汉书》上党之地,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
唐杜牧贺平泽潞启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盘踞太行之上,为天下之脊,当韩晋之喉。
唐文粹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冲,表里河山。元潞州公廨记河东,雄胜之地。
《古潞志》:左禹门,右漳水,凤凰栖其北,太行襟其南,叠岫为屏,清流若带。
长子县
上党为天下之脊,古称强武之国,长子,当全郡之南,左盘太行,右带漳水,面长平,背疑岭,险固四塞,而中亘平衍,亦庶几形胜之区欤。
屯留县
嵏山峙于西北,上党控于东南,前浸蓝水,后绕绛河。
西国名邑。地接太行之脉,方舆上党水连洛河之流,疑山列屏嶂于南,隐隐龙潜之势,绛水环襟带于北,悠悠蚓曲之形,凤凰峰、莲花冈,名山角峙于前。高丽泉,神女瀑,巨浸尾分于后。
襄垣县
燕韩屏蔽河朔襟喉,古称望地。
潞城县
当东北之冲,山河环绕,亦有可称。
壶关县
面紫团,背凤岭。左梯璧,右龙山,群峰环合,宛然一壶。
平顺县
背青羊而面彩凤,凭玉峡而跨虹梯,行山襟其南,漳水带其北。
黎城县
当晋豫之交,处二漳之间,壶口一关,称为险峻。

潞安府星野考

        《府志》府属总载
昔颛帝始制九州,潞在冀域。舜肇分十二州,潞隶并州。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赵分野,属冀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为卫分野,属并州。晋州郡躔,次上党,入舆鬼,二度是潞,为昴毕分地度,入舆鬼,胃井柳皆经纬联络,并列一方。各有占候法,当附之而枢星,则总摄主,赵不在度数也。《明一统志》潞为参井分野参考躔度,盖参与毕连,井与鬼连也。若危室璧,奎虽属并州,为卫分野,则远不相涉矣。

潞安府山川考

        《府志》本府〈长治县附郭〉
太行山 郡居其巅东,界在平顺县。朱子所称河北,望之,如黑云在半天者,即此。
百谷山 在郡东北十三里。神农尝百谷于此。立庙祀之,或曰山接太行王屋,多柏,曰柏谷。前说是孤峰独立逶迤幽邃,为群山冠冕,道旁石上多前代游览题名。
五龙山 在城南二十五里,慕容永据长子时,此山五色云现,作龙形立,祠祀之,祷雨辄应。有古松万馀株,望之,如黑云压境,毒雾沉山,近而即之,则又风雨半天,雷霆万壑,虽在近郊,斧斤不敢入,甚著灵异,为一郡伟观。
壶口山 在城东南十六里一山中,落如壶口形,下即古壶关县治。
雄山 郡前案也。在城南六十里,叠嶂层峦,巉岩起伏,如游龙奔马。织绣绘锦,翠烟可摘,诸峰罗列,独让其尊,以其特为雄壮,故名。
灵泉山 在城南三十里,石洞出泉,祷雨辄应。八谏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长平之役,赵军中有八谏而死者,即此地也。
鸡鸣山 在城东南八十里,当郡之界。鸡鸣,两界皆闻。
佛耳山 在城东南五十里,与壶关共。
天台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山周围平坦,日出日入,俱无影。明正德六年,建殿。
黎侯岭 在城西南三十里,有黎侯亭。今废。郡皆石山,惟此岭皆土。
漳水 《水经》曰:漳水有二,一出上党沾县大黾谷,为清漳。一出长子鹿谷山,为浊漳。今清漳割属辽州,不在境内。浊漳,自鹿谷发源,东流经县治南,又东入长治界,折而北经屯留潞城界,入襄垣,至县治东北隅,又折而东入黎城界,掠潞城之北,东入平顺界,出太行达河南彰德府界。始与清漳合。《书》称:衡漳指此,虽名浊漳,而泉源实清。
黎水 出黎侯岭,北流至城西,俗名黑水河。与石子河合,西入漳水。
故城水 出潞之故城,俗名破城。在城西南十六里,北流会黎水。
山水河 涸辙也。凡五龙山西雨集沟涧,奔趋而来,环绕郡城,皆达黎水。
石子河 自壶关北界来,凡五龙山东及壶关东北,雨集沟涧之水皆会此河,经城北,至西北隅,与黎水合。
淘水 出雄山下。北流与淘清河合,入漳水。淘清河 自壶关之南界来,凡长治东南山外及壶关南界之水,皆会此河。西流至雄山北麓,与淘水合。
鸡鸣水 出鸡鸣山,会雄山东南隅之水,北流与淘水合。
八谏水 出八谏山,会雄山西南隅之水,北流与淘水合。
龙潭 在城西三十里,亦名金龙池。
百榖泉 在城东北一十三里,有谷山神农。庙前,其味甘美,虽旱不涸。
五龙井 在城东南二十五里五龙山下。
长子县
发鸠山 一名鹿谷山。在县西五十里,下有灵湫即漳水源。旱,祷多应。
羊头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石状如羊头,神农于此得秬黍,北有谷关,今废。
潜山 在县西南十三里,有尧庙。
梁山 在县东二十里。
白佛头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有白石似佛头。慈林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多林木,有梵宇。庆云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尧时,有异云见。紫云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唐元宗别驾潞州时,宴僚佐于壶口山,遥见此山紫云朝拱,因名。伞盖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望之如伞。刁黄岭 在县西五十里。
伞盖水 出伞盖山,北流入漳水。尧水 在县南十三里,东北经县故城,南入漳水。《一统志》作浇水。
雍水 出白佛头山,东流入漳水。
梁水 出梁山,东流入漳水。
浊漳水 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发鸠山。《水经注》曰:左阳泉,水注之。右伞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流经县南五里,东北经府西南三十里,又经屯留至潞城西一十五里,交漳村与绛水合流。名漳水。至襄垣西南十里,甘村合沁州所出漳河,又至县东北三十五里,合武乡漳河,西流经黎城西南二十馀里,入河南林县地界,与清漳水合。
蓝水 在城北二十五里,源出屯留县之盘山,东流经县三十里,入长治县,与浊漳合。
秦水 在县西方山,流经沁水,东经端氏镇。合沁水。
五龙泉 在县南十六里。慕容永时以五龙山瑞应,与泉相望,因以名泉。东流入漳水。
神农井 在县东南五十里羊头山下。后魏《风土记》神农井在羊头山,即神农得嘉榖处。莲花池 上党少莲,此池数亩为胜游。在县北二十里寺前村。
屯留县
疑山 在县西南九里。魏孝文幸潞,见此山有伏龙,疑而不进,遂断东麓以压之。
凤凰山 在县南十三里,上有林木,建琳宫。石聚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
三嵏山 一名灵山,一名麟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峻为县伟观。相传羿射九日之所。盘秀山 一名盘石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以岩谷盘曲名。
霜泽山 在县西九十里。山高霜早。
紫金山 在县西十五里开璧峪。俗传为卞和获玉之所。
浮山 在县北三十里。其山高耸若浮,建夏禹庙。
莲花冈 在县北十五里,形如覆莲,逶迤七十里,有村亦名莲村,县之屏障也。
绛水 出盘秀山之阴,经县北,东流至潞城界,入漳水,曰交漳。
蓝水 出盘秀山之阳,东流过长子县,北入漳水。
蒲谷水 在县西七十里,东流入绛水。
疑水 出疑山,伏流至县西南一里许,复见。入绛水。
三嵏水 出三嵏山,东流入绛水。
积石水 出石聚山,东流入漳水。
陈水 《水经注》曰:漳水。又东陈水注之。水出西发鸠山,东经屯留县北故城。
高丽水 在县西三十三里,出沁源县高丽村,东流入绛水。
八泉 出盘秀山西北,平地涌喷如珠,东流入绛水。
马跑泉 在县东北二十里,东流入绛水。
张厚泉 在县北二里周围二丈,源出莫测,旱不涸,涝不溢。大旱,淘泥沙祷雨,即应。
神惠泉 在县东北四里郭庄村泰山行祠右,其孔围,圆四寸,深二丈馀,土坚如甃石,泉源莫测。有疾,祷水,饮之即愈。
金龙池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康庄村,水光清澈状如金龙,故名。
襄垣县
韩王山 在县北十五里,旧有韩王庙,孤松耸拔,俨然独立大夫。
鹿台山 在县南二十里,旧有文王庙。
五阴山 在县北一十五里。相传周公至此,阴雾五日,又云:魏孝文至此,阴暗五日。
五巑山 在县西五十里。
狮山 在县西四十里,有石宛如狮形。
紫岩山 在县西五十里,以色名,亦曰宝峰寺。仙堂山 在县北五十里,昔有仙真修炼,今有梵宇泉自佛殿涌出,环绕左右。
五阳山 在县南十里,五峰高耸,日出先照。错上洪山 在县北三十三里,山峰丛杂,呼名不一。故名。
龙洞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其洞深百里馀,入辽州境。
百谷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亦以神农尝谷而名。
赵王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上有赵王庙近邯郸村,俗传赵襄子寓此,又谓后赵石勒屯兵于此,今有遗迹,因名。
黄岩山 在县东三十二里,石色尽黄,山谷深邃,人迹罕至。
桃林山 在县西十里,旧因桃木丛茂故名。南峰 在县西南十五里,有寺有楼,足以眺远。九仙峰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相传以为九仙修真之所。
笔头峰 在九仙峰之西,其形若笔头。不产他物,独笔菜生焉。
琉璃岩 在县东北五十里仙堂。山岩之西,五色秀丽,宛若琉璃,有石如人,又有石九圈如车辋,环水其中。旱涝不涸不溢,前有空地,生石子,若药丸,去则复生。
仙洞 按《玉海》:唐元宗别驾潞州时,襄垣北有仙洞,忽开数十里。
甘罗水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甘泉涌出,水声泠泠,东流入漳水。
雍子水 在县南四十里雍子村,东流入漳水。下谷水 在县西十五里李谷村,东流入漳水。临水 一名小漳水,源出榆社县之八赋岭,经武乡,入县界东北三十五里,与漳水合。
西漳水 俗名付璧河,发自沁州之滑山伏牛山,二源异出,至州合流,南入褫亭,折而东与漳水合,则浊漳在境有三,其源有四。唐元宗别驾潞州时,巡县至襄垣,漳河有黑鲤跃出。
涅水 源出武乡之护甲山,东流入县界,与小漳水合。
史水 源出三史村,在县西北六十里,东流入小漳水。
铜鞮水 《水经注》出石磴山。
二仙港 在县北十里,其地有二仙女庙。白水泉 在县东北三十里,石崖中数孔水出,甚甘美清冽,流入漳河。
暖泉 在县西十五里,水温,人多爱而浴焉。石泉 在县西四十里,石中出水,清冽甘美。义井 在县东南二十里,其地石厚水少,独此一井。相传曾值天旱,水不能周,人相让而饮。鹿哭泉 在县东五里。相传昔人生子,左臂一目怪,而弃之。鹿乳焉,子遇人收去,鹿失子,滴泪成泉,因名。
潞城县
凤凰山 一名天冢冈,在县西北五里。相传神农时有凤凰栖止。
伏牛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唐元宗别驾时,黄龙两见于此。
大禹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上有禹庙。
三垂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三阜渐低,如旌节状,为郡城之缠护。
葛井山 在县东二十里。相传葛仙修真之所,巅有泉,甚甘冽。
马鞍山 以形名。在县西北五十里。
风洞山 在县北四十里,有石穴,能生风。微子岭 在县北二十里,上有三仁庙,下有微子村,其食邑也。
无影冈 在县南十里,形如覆釜,故无影。潞水 源出微子岭,西流与漳水合。《水经》云:潞水为冀州浸,即漳水也。然潞自有源,即与漳水合耳,合后称潞。至山外与清漳合,又称漳。又东潞西潞。东潞,今之张家湾潞河驿。西潞,即上党之潞城者是也。唐元宗别驾时,逐鹿于河,鹿迫而入,因逐之,水不及,鞯应弦获鹿,后骑入者,溺焉。
交漳水 在县西三十五里交漳村,浊漳水与绛水至此交流,故名。
壶关县
壶关山 在县北五里,其近有龙溪山,大约县境,诸山两两相合,中如壶形,不独一山也。凤凰山 在县东南五里,以形名。上有聚仙堂。栲栳山 在县西南五里,亦以形名,与凤凰山对峙,上有二仙庙。
檀山 在县北三里,唐徐王元礼刺史潞州,曾逐白鹿于此。
马驹山 在县东十里。石勒时,获一石如马形,因名。
风穴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有石窍,深不可测。听之有风声,立祠岁祭。
大王山 在县东南二十三里,元魏时,望气者,言山有天子气。太武垒石为三峰,以镇之。乌泉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山半有泉,伏地而流,土色颇黑,故名。
三壅山 在县东南九十里,其山三面拥蔽,下有壅水。
紫团山 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常有紫气见,山顶团团如盖,旁有参园,今废为陇亩,有桥楼、淙濯缨溪、白龙潭,西二十里有二仙庙。
安公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昔有比丘安公隐此而卒山中,忽出石椁,土人收而瘗之。
抱犊山 四围陡绝,山顶有二泉,牛不能上。隐者抱犊登山,长而耕犁,或曰后魏葛荣之乱,百姓抱犊上山,因以名之非也。王烈入,抱犊山,已称是名矣。南有穴,行三百里,出美阳县西七十里,名洞口,今在陵川县界。盖陵川后建,曾割壶关地也。
黄山 在县南二十八里,其山色黄,故名。东山 汉地。《上党记》曰:东山在县东南,晋申生所伐,名无睾。
羊肠坂 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长三里,盘曲如羊肠。
赵屋岭 在县南六十里,独压群峰,尽览太行之胜。
太峪岭 在县西南三十里,有铁矿。
翠微洞 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汉《地理志》乐氏二女修道升仙处。
壶水 出县西山下,合各山涧之水,北流又折而西至郡城。
清流水 出县西南山下,东流五龙山东之水,折而北入壶水。
盈盈水 源出紫团山,东流出太行,入林县界,曰合涧口。
沾水 在县境。汉《地理志》壶关有沾水,东至朝歌,入淇。
赤厓流泉 在县东南九十里,石厓有洞,深一里,洞有泉,土赤色。
惠泽池 在南关。
济众池 在北关。
甘泉池 在县治东南隅,今名燕子池。明景泰中,凿。成化中,修。
龙门池 在县西门外。
平顺县
青羊山 在县治。旧多柏,望如青羊。
彩凤山 在县治。山如凤形,群芳绣错,春成五色。
龙门山 旧属黎城,今在县北八十里。两山相合,中有大石,常奋蛰焉。
静林山 旧属壶关,今在县境。
麦积山 如积麦,与静林山相接。旧亦属壶关,今在境内。
广武山 在县东。广武君葬此,故名。
清凉山 在县安善里,山上建清凉寺。
龙耳山 在县王曲里,山似龙,两峰如耳。故名。桃花水 在县东南一百里,出太行山麓花园村,水石相激,潺湲有声,东流入林县界。
甘泉池 在县城外。
南井泉 在县南山下。
好水池 在县城外东南角。
三岔口池 在县东南河渠。
温泉 在新安里,大小二泉水颇温,隆冬不冰,入漳河。
双射泉 在县射车里南,俗传唐太宗征窦建德,军过乏水。太宗连射二矢,拔矢,水随矢注,故名。
黎城县
白岩山 在县北十五里,本名朱喙,岩岩有穴。深不能穷,穴口朱色。齐武帝以问孙胜曰:天蟒口开,恶之,因涂以垩。
岚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下有泉名龙井。信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山形壁立,址有泉,常盈。
潞祠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有潞子祠。
积布山 以形名,在县西北六十里。
石伫山 一名望夫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有石伫立,宛如人形。
陇阜山 在县西北一百里,有昭泽王洞,唐焦仙修真地也。今称焦龙神洞。入十寻,有池四,深各三尺。入稍远,有方池一,深不可测,旁有石牛二,若戏水状。入更远,有三池,水光闪烁,人不敢逼,旱则祷者接踵,称灵境焉。
砺峪山 在县西七十里,亦有洞。入洞六七里,亦有池,深不可测,产钟乳。
马鞍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以形似名,亦名大马鞍山。
桃花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山半多桃,故名。玉泉水 在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开三孔,水自孔中流出,入河南涉县界,合清潭水。
灵渊圣井 在县东北二十里,故关山之麓水清。虽旱,不涸。祷雨辄应,立祠祀之。
田溪 在县北,横亘如带,田埂园畦皆资灌溉。上党水多崩决之患,此水独为民利焉。
《府志》未载山川。
长子县
方山 在飞鸠山西,山顶平直,故名。曰:方上有灵应真人庙,今圮憔馀一塔巍然。
黄黑白三龙泉 在县西二十五里,九台峪之西。昔传有龙见此,故名。
屯留县
田石山 在县西八十里,从盘秀来,陡开大嶂,松林葱蔚,蔽日干霄。
良材山 在县东三十五里,山势高广。旧多材木,故名。
鸡鸣水 在县西南十五里,杜村发源,东北合入绛水。
龙泉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井周围一丈砖,甃口窄一尺。旱则乡人去砖,入水,淘尽沙泥。复甃如故,雨遂降。
龙沟井 在县东南十里宋村东,深二丈馀,土人遇旱,淘之即雨。
襄垣县
小虎丘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坐落回袁山店东南隅。其山形如卧虎,故名虎丘。
松林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庄里村,高峰特秀,松林茂盛,下有清泉涌出,甘洁可爱。
颖阳冈 在县境。后魏尝移县治于此。
观音洞 在县东北五十里仙堂山西北。其洞深邃数丈,内有观音像,山势蔚然深秀,芳草环绕。夏日人至,满地花香。
朱砂洞 在仙堂山内。旧传有人炼丹砂于此,后以仙去。
麻衣洞 在县西五十五里,麻衣相士修禅于此。洞深一里馀,乡人遇旱,祷雨辄灵。
专池水 《水经注》出八特山,东北入铜鞮水。女谏水 铜鞮水之东南。
苇池水 在女谏水之北。
公主水 苇池水与公主水合,注之南则媮交水也。
媮交水 在公主水南。
皇后水 《水经注》铜鞮水又东南经女谏水北,则苇池水与公主水合,而又注之南,则媮交水与皇后水合而左入焉。乱流东南注于铜鞮水。琉璃井 在县西六十里虒亭镇。旧传有琉璃砌成八角井,即崔生坠虎皮处,今遗迹已迷。黄岩泉 在县东二十五里,黄岩山中有石洞,坐西向东,洞深数丈,内有一甘泉,出水清冽可爱,左右居民食之。
潞城县
卢山 在县南五里,高六里八十五丈,南连大禹山,上有卢医庙,香火不绝。
龙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高三百五十九丈,北连马鞍,南接凤凰,蜿蜒曲折,峰峦高峻。
养生井 在县北北行村。
壶关县
龙石山 在县东七里山巅,石上有形蜿蜒如龙,祈雨多应。旧有庙,今废。
佛耳山 在县南四十里柏林镇。
鸾山 在佛耳。山迤东一里许,山巅有北极庙。五指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
高望山 在县南一里即南坛山也。
龙泉山 石色最多,山石有青沙二种,惟此山系青石,其中有巨石一块,翘然特出,方圆五丈,乃沙石也。
神山 在西南一里,环抱护城。
龙山 在县东南五里,邑左青龙首上。旧有文昌阁,今废。
紫岩山 在县东南十三里山之岩,其石紫,故名俗呼为石岩头。
赤壤山 在县境。
楼峰 即黄台。绝顶南三十里,第一高峰也。为冯坡之亥山。昔人亦有以多宝崇寿名之者,上有高楼。后魏间筑。今楼废,基址犹存。下有普照寺院。
石鱼坂 在黄山后。初雨,上有五色鱼,现其形确肖。
龙雨池 在县北龙溪桥迤东。明万历中。开凿命曰:龙雨云。
雷渊井 在儒学内。
李郭井 在甘泉侧。
渠头沟 在县南三里。
虎头山 在县东五谷里。
马鞍山 在县东五谷里,二山俱以形似名。葱蔚山 在县东三里许,悬崖峭壁,松柏青葱,故名。
狮子山 在县东禅东里,西南二里许,以首尾背,足相似。故名。东系本县,西望长治,南接壶关。北踞潞城。
龙盘山 在县西二十里许。俗传昔有龙盘于此。
漳河源 出长子,发鸠山,经王曲新安石灰耽车石城窦口等里,下流入河南林县界,与清漳合。
周公泉 在县南山下。建县之初,潞州守周昊督工,见地方缺水,凿井三眼,故名。
神虎泉 在东谷里。俗传里人见一白虎入南山下,觅至山,不见。止存一木箭,拔箭得水,故名。好水泉 在新兴二里。羊围子以水甘故名。错錾沟 在侯壁里奥治村西。俗传昔鲧治水,欲浚漳河南流。凿山势逆,水不能下,被殛。禹乃改渠东流,始通。凿痕现存。
黎城县
箕山 在县北八十里,彭庄益避禹子于此。金牙山 在县东北二十里,上有庙曰北极,故俗呼北极山。
三皇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上有三皇庙,故名。九龙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有九冈似卧龙,故名。
横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横亘若虹,又名虹山,悬崖壁立,为西北屏障。
广志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山极高,清明之昼登望百里,心志开豁,故名一名王至。
五仙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五峰如人形,故名。联珠山 在县西南二十里,山自西北延抵漳阳,石巅漫突如珠而脉连不绝。
绣屏山 在县东三十里长宁村,围列如屏,望若图绣。
凤凰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新村。相传神农时,有凤凰栖于此。
东神山 在县东十里山麓。建东岳行祠,又有敕祀龙神,故名。又东北有麻姑山,以形似名。启明山 在县东十里。山南北舒伏坦博,丰隆无侧峭幽郁之气,又名晴山。
天乘山 在县东南八里。
鳌山 在县西五十里。一名苍龙山。
石囤山 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又名龙山。蜡龙冈山 在县北一百一十里。
风洞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漳水之阴,洞山坐潞城地,而洞口则在黎城界,洞神能驱狂布和,居民受骘,岁祀焉。
卧牛峰 在县东长宁村,形若卧牛。
晒布崖 在县西北七十里。世传高辛氏之宫
女,为三仙织龙须布于此晒焉。
东河 在县城东半里。
南河 在县东关,岁间有大水辄北,侵民舍,隳官涂,渐至凌城,后修治南绕为襟带,水始不为患。
西河 在县城西一里,会雨,方有河。
悬水崖 在县东北八十里安居村。村西有石崖,峻悬百尺。岸址有崖,高广若室如斧之而成石,更无隙水渗渗,生石面。上百千点,下百千声。滴下成潭,居人别无凿井,皆饮此。
马跑泉 在县西七十里,世传焦公马渴,跑地。水即涌出。
颍水 在县北七十里。有小溪曰颍。相传许由洗耳处。

潞安府城池考

        《府志》本府〈长治县附郭〉
府城池 创始,《旧志》莫考,然以沿革稽之。秦汉以来,或治长子,或治壶关,或治襄垣之安民城。自隋置上党县,而后郡治定,且西北子城相传隋创之,则大城亦自隋创,无疑也。旧为土城四门,四隅俱有楼,西门之北有看花梳洗二楼,南有长子楼,旧有门通长子县。坤隅稍东有八义楼,旧有门通八义镇。皆曰应山楼,谓城西山远建列诸楼,与东山相应也,而看花更高耸,与唐故飞龙宫辇道相接,基址髣髴尚存。唐元宗别驾时,常借以为游览之地。明初指挥张怀始用砖砌四门,各建小月城。嘉靖初,知州周昊乃发公帑兴役,三时告成。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阔二丈。隆庆初,敌破石州,阖省修浚城隍,而潞之四周俱掘及泉,深四丈,阔如之其流,潺湲有声,会于西水洞,流入黑水河。两岸栽植杨柳,森森密布隍之东南隅,种莲种鱼为一郡胜,概其后,泉既壅淤不流,而树复斫伐殆尽,非复当时景象矣。皇清顺治九年,西城门楼内贮火药,为雷火劈去,知县王功成复为鼎建,整顿旧观。今南城隍内水泉复通,菰蒲藻荇,掩映水湄,但无人疏浚,未得如昔日之周流停汇耳。今知府杨复植杨柳于堤畔,踵事者,从此培养数年,便是榆关之保障矣。四城原额垛口四千七百八十,今止存六百四十六。四门东曰潞阳,南曰德化,西曰威远,北曰保宁。
外县
长子县城池 旧城周二十里。《旧志》云:丹朱筑,无可考。晋末,慕容永僭号,因加修筑为都。金天会间,昭义节度使杨天吉病,其太大,难守。就东偏建小城,县令赵惠成之,贺允中继修,即今城也。砖垛土城围六里,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池深浅不一,门四。明景泰初,增开西小门,门各有楼,知县徐兖、易鹗、史纪、王密、刘复礼、何出图俱有修葺功,而史纪功尤著。皇清顺治十一年,知县张献素用砖包砌城门,又重修东门城楼一。新知县史纪题其门,东曰宾旸,西曰望山,西小门曰观澜,南曰挹薰,北曰拱辰。屯留县城池 唐武德中,移治筑此,唐宋修废不可考。元县尹刘依仁因旧修葺,围四里零二十步,高三丈三尺,阔九尺。池深浅不一。明知县楚瑁重修四门,建楼于上。范景加重楼,后绛水冲败北城,尹鉴李崙王绅相继修补,任肃、徐鸣鹤俱有修补功。崇祯十四年,知县艾泰徵用砖包砌东西北三面。皇清顺治二年,知县王昌龄砖砌南面。
襄垣县城池 唐武德初置韩州,筑城于甘水之南。金县令韩俊增筑外城,即今城也。围六里零三丈二尺,高三丈八尺,阔一丈八尺,池深浅不一,门四,各有楼。元末,楼废。明初,重筑城。知县宁智重建楼,刘明贾枢党馨重修王懩,用砖包砌城,女墙高八尺。周回俱完垛口,周回共一千五百七十五,敌台四面共三十二濠墙,高九尺。周回俱全东门,名东作西门,名西成南门,名阳泽北门,名靖朔郭门一座,在郭北头。
潞城县城池 隋开皇间,始筑。元末关保因旧增修,围四里零八步,高三丈,阔一丈五尺,池深浅不一,四门各有楼。明初重修。知县李思忠、钟爵冯惟贤、张鹤腾各有修补。崇祯十三年,知县宗鸿议用砖包砌。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因地震城圮,知县张士浩督工修补壕下,遍植垂柳壕周,围凡七里许,深一丈五尺,阔三尺。
壶关县城池 自唐贞观中移治清流川,即筑此城。围二里零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三尺,阔八尺,池深浅不一。明初,重修。知县兰兴补修,李用敬礼劝富室,用砖包砌原设东南北三门。知县丘铠复开西门,议者争谓其不宜,方应明塞之,城小而固最便于守。皇清顺治十三年,知县朱辅复行开通城外,建庙以镇之。
崇贤堡 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四尺,四面俱崖高,深一十丈,上筑女墙七尺、垛口二百八十一。东西门二,砖砌铁裹。
辛村寨 墙周围一百二十丈七尺,四面俱崖高,深九丈一尺,上筑女墙七尺,垛口一百一十五,西南土洞门一,砖砌铁裹。
好牢寨 墙周围一百五十丈,四面俱崖高,深一十丈,上筑女墙七尺,垛口共一百一十七。西北土洞门一,砖砌铁裹。
平顺县城池 嘉靖八年,知县高崇武草创,徐元道继成之,依山界水。围二里,高三丈,阔六尺。东西北三面山脚石底,池难挑,浚南面,池深浅不一。止东南二门,各有楼原系土城。崇祯十四年,知县孔贞锐用石包砌。
黎城县城池 宋天圣中,移治白马镇。即今城也。砖垛土城,围四里,高三丈五尺,阔七尺,池深浅不一。元末县尹崔聚杜旺俱修补。明知县廖靖荀京李良能张遵约俱重修,城东北依山麓。崇祯时,知县靳之屏,改砌砖垛口门三,东曰拱辰,西曰西成,南曰南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