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百二十一卷目录

 广平府部汇考一
  广平府建置沿革考
  广平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广平府星野考
  广平府山川考〈水利附〉

职方典第一百二十一卷

广平府部汇考一

广平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禹贡》:冀州之域,商祖乙迁邢,武丁都朝歌,属畿内。春秋属晋,为曲梁侯国地。战国属赵。秦为邯郸郡地。汉文帝置广平国,景帝时属邯郸郡,武帝改平干国,宣帝复为广平国,东汉省入钜鹿郡。三国魏置广平郡。晋因之。宇文周改置洺州。隋开皇初,废广平郡,置广平县。大业三年,改为武安郡。唐初改洺州,立山东道大行台,寻罢,置洺州大总管府。天宝初,改广平郡。乾元初,复为洺州。梁以洺州,属保义军。宋初为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禦,属河北东路。金属河北西路。元初置洺邢路,至元十五年升广平路,置总管府。明洪武初,改为广平府,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初,直隶京师。皇清因之,领县九。初属顺广道,今属大名道。
永年县〈附郭〉
周春秋时,曲梁国地。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名曲梁县,属广平国。新莽改曲曰直。东汉名曲梁县,属钜鹿郡。晋名仍前,属广平郡。南北朝北齐并曲梁入广平县,后周改置洺州。隋改广平为永年县,属武安郡。宋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金县倚郭置防禦,有临洺镇。元属广平路,倚郭。明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八里。
曲周县
周春秋时,曲梁国地。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于曲梁地,分置曲周县,属广平国。新莽改曲曰直。东汉有曲梁侯国,属钜鹿。南北朝后魏景明中,分平恩,置曲安,属广平郡。北齐并曲梁入广平县。隋复置曲安县,属洺州。唐武德四年,置曲周为上县。宋熙宁省,复置,后又省,复置,属广平郡。金属广平郡。元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四里。
肥乡县
周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汉邯郸蒲县地,又境内有邯沟城,列人城,疑今县。并有邯沟列人二县地。三国魏始置肥香县。晋名仍前,属广平郡。南北朝后魏省入临漳县,有列人,属魏郡。隋开皇十年,复置肥乡县,属磁州。唐上县,武德元年以肥乡置紫州,六年以肥乡入洺州,会昌三年省清漳入肥乡。宋肥乡望县,属广平郡。金肥乡县,属广平郡,领新安镇。元肥乡县,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六里。
鸡泽县
周晋地。春秋盟鸡泽,即此。战国属赵。汉为曲梁县地。隋改广平县曰鸡泽。唐武德四年,复置于冯郑堡。五代梁徙故城东二十里,名仍旧。宋熙宁三年,省曲周,入鸡泽。元祐四年,曲周鸡泽依旧改为两县,属广平郡。金属广平郡。《旧志》:天会中寄治于北台村。大定元年始筑城,即今治。元初并入永年,后复置。明仍名鸡泽,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四里。
广平县
周春秋时晋地。战国属赵。汉名广平县,属广平国。东汉名仍前,属钜鹿郡。三国魏于县置广平郡。晋置广平县,属广平郡。南北朝北齐并广平县入广平郡。隋开皇间复广平县,元寿改为永年县,属武安郡。唐属洺州广平郡。宋属洺州广平郡。金大定七年,并魏县地,置广平县,属洺州。元名广平,属广平路。明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十八里。
邯郸县
周春秋时属晋,赵简子攻中行氏于邯郸,遂有其地。战国赵敬侯元年,都邯郸。秦置邯郸郡。汉景帝以赵国为邯郸郡。东汉改为县,属赵国。晋邯郸县,属广平郡。南北朝后魏仍之。隋开皇六年,改易阳曰邯郸。十二年,复置,属武安郡。唐武德元年,更置紫州。贞观元年,复置邯郸县,属洺
州,后改属磁州。宋邯郸,属磁州,因唐。金因宋。元因金。明名仍旧,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三十里。
成安县
周春秋时晋乾侯地。战国为赵县,成安君即此。秦有斥丘县,属邯郸郡。汉斥丘县,属魏郡。王莽时有成安。东汉斥丘,属魏郡。晋名仍前,属魏郡。南北朝北齐名成安,属魏郡。后周仍其名,属相州。隋同北齐。唐成安,属魏郡。《志》又曰:武德元年,以县置磁州。贞观元年,县还隶相州。宋成安畿县,属大名府。金成安,属广平郡。元成安,领于磁州,属广平路。明名仍旧,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二十里。
威县
汉斥漳县地,属广平国。东汉名仍旧,属钜鹿郡。晋名仍旧,属广平郡。南北朝后魏名仍旧,天平初属魏郡,又为广宗县地。隋避炀帝讳,改广宗县为宗城县。唐武德省入曲周。宋复置宗城县。金章宗泰和间,改宗城为洺水,威州刺史,天会间,以井陉县升属河西北路。按旧无威名,始于此。元徙威州于洺水,辖洺水井陉二县,属广平路。明改州为县,属广平府。皇清因之,编户十里。
清河县
周甘泉市地。春秋时为贝丘地,属齐。《左传》田贝丘,即此。汉清河郡厝县地,高帝置。东汉贝丘信城皆其旁近县。桓帝建和二年,更名甘陵郡。三国魏复清河郡。晋清河县,属清河郡。南北朝北齐移郡于古信城,后周于郡置贝州。隋清河县,属清河郡。唐贝州清河为望郡,置清河县为紧县。五代晋于此置永清军。宋清河县,属恩州清河郡。端拱九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复徙置。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清河县,属恩州,迁治宁历。元以恩州地藉为清河县,属大名路。明洪武初属大名府,洪武六年改属广平府,县名仍旧。皇清因之,编户八里。

广平府疆域考

    《通志》《府县志》合广平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临清一百八十里,
西至武安九十里,
南至彰德一百八十里,
北至南和七十里。
东南至大名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磁州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顺德九十里,
东北至广宗一百四十里。
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四十里,至
京水行二千里,陆行九百五十里。
《畿辅通志》:府西七十里,至河南彰德府之临漳县界。由府治东北一千里,达于
京师。
永年县
东至曲周四十里,
西至武安九十里,
南至成安六十里,
北至南和七十里。 按《永年县志》
东至曲周县四十里界阎胡寨二十五里,西至武安县九十里界康徐岭七十里,
南至肥乡县四十里界吴良寨十五里,
北至南和县七十里界朱家庄五十里。
东南至广平县六十里界长桥村二十里,东北至鸡泽县七十里界南双塔二十里,西南至邯郸县六十里界井儿寨二十五里,
西北至顺德府九十里界杜村四十五里。东西九十五里,南北六十五里,至
京水行二千里,陆行九百五十里。
曲周县
在府东四十里,
东至丘县四十里,
南至广平七十里,
北至鸡泽三十五里。
《曲周县志》:在府城东北四十里。
东至临清州界一百里,
西至永年县界二十里,
南至肥乡县界三十五里,
北至鸡泽县界二十五里。
东到临清州一百四十里,
东北到威县七十里,
北到平乡县五十里,
西北到鸡泽县四十里,
西到临洺驿九十里,
西南到永年县四十里,
南到肥乡县六十里,
东南到馆陶驿九十里。
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六十里。
肥乡县
在府南三十五里,
东至广平二十五里,
西至邯郸六十里,
南至成安四十里。
《肥乡县志》:东至广平县周曲寨界二十五里,南至成安县雾睹寺界十五里,
西至邯郸县黎林堡界三十五里,
北至永年县长桥界二十五里,
南至成安县三十里,
北至永年县三十五里,
东至山东东昌府南馆陶巡检司一百里,西至邯郸县六十里,
东南至广平县二十五里,
东北至曲周县六十里,
西南至河南彰德府临漳县六十里,
西北至临洺镇九十里。
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
鸡泽县
在府东北六十里,
东至威县六十里,
西至南和三十里,
北至平乡十二里,
南至曲周三十五里。
《畿辅通志》:鸡泽南至曲周界三十五里,按《鸡泽县志》:东至威县界三十五里,
西至永年县界三十里,
南至永年县界三十五里,
北至平乡界六里,
东南至曲周县界三十里,
西南至永年县界三十里,
东北至平乡县界十二里,
西北至南和县界八里。
东西六十五里,南北四十一里,北至
京师九百五十里。
广平县
在府东南七十里,
东至馆陶七十里,
西至成安四十里,
北至曲周七十里,
南至魏县二十五里。
《畿辅通志》:广平东至大名府元城县界二十五里,
西至成安县界十五里,
南至大名府魏县界十五里,
北至肥乡县界七里。
《广平县志》:东距元城县小滩镇七十里,西距成安县治四十五里,
南距魏县治二十五里,
北距肥乡县境六里,
东南距大名府元城县治六十里,
西南距临漳县治六十里,
东北距馆陶县治七十里,
西北距肥乡县治二十五里。
东西五十里,南北三十五里,距府六十里,距
京一千一百里。
邯郸县
东至肥乡六十里,
西至武安六十里,
南至磁州七十里。
《邯郸县志》:东至本府肥乡县界三十里,西至河南武安县界三十五里,
南至河南磁州界二十里,
北至本府永年县界三十里。
东北至本府永年县界三十里,
东南至本府成安县界三十五里,
西南至磁州界二十里,
西北至河南武安县界三十五里。
东西六十五里,南北五十里,距
京师一千里。
成安县
在府南六十里,
东至广平四十里,
西至邯郸六十里,
南至临漳二十五里。
《成安县志》:东至广平县四十里,
西至河南磁州六十里,
南至河南临漳县界二十里,
北至永年县六十里。
东南至魏县四十五里,
东北至肥乡县三十里,
西南至临漳县二十五里,
西北至邯郸县五十里。
东西十里,南北五十里,去
京师一千八十里。
威县
在府东北一百一十里,
东至临清九十里,
西至鸡泽六十里,
北至南宫九十五里,
南至丘县六十里。
《畿辅通志》:北至真定府南宫县界九十里。按《威县志》:西至顺德府平乡县六十里,
东南至山东馆陶县六十里,
东北至清河县七十里,
西南至曲周县七十里,
西北至顺德府广宗县二十五里。
东西六十里,南北三十五里,至
京陆行一千里。
清河县
在府东北一百八十里,
东至夏津八十里,
西至广宗九十里,
南至馆陶九十五里,
北至枣强九十里。
《畿辅通志》:清河东至山东夏津县界三十里,西至山东临清州界十五里,
南至山东临清州界二十五里,
北至真定府南宫县界五里。
《清河县志》:东至夏津县七十里,
西至广宗九十里,
南王冠县一百二十里,
北至枣强县一百二十里,
东南至临清州五十里,
西南至威县七十里,
西北至南宫县九十里,
东北至武城县五十里。
东西五十里,南北三十里,至
京水行一千六百里,陆行八百里。
形胜附本府
《史记》:漳河间一都会。
《图经》: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翰墨全书》:万山盘礡,泉流环汇。
《善政楼记》:肘翼太行,背沃洺水。
《郡志》:四野平坦,土地沃饶。
唐卢顼聪山记:豁开广平,千里如砥。
永年县 壤联八邑,衢通五省。
曲周县 境无山而聪娄翠映,地有水而漳滏清环。
肥乡县 北枕滏口,南带乾侯,西望邯山,东接鹅浦。 按《府志》:土壤沃饶,四野平坦。
鸡泽县 背燕面魏,襟滏带漳。 按《府志》:漳河东环,沙洺西绕。 按《县志》:右绾沙洺,左营漳滏。广平县 漳卫带其南,恒山枕其北。 按《府志》:其地衍沃,四顾平坦。
邯郸县 山川甲于一郡,雄胜比乎三都。 按《府志》:紫山西峙,漳水南环。
成安县 东极艾束,西抵夏阳,北届大姑,南穷新寨。 按《府志》:四野平坦。
威县 鲧堤北障,运道东开。 按《府志》:地势坦夷,四顾平旷。 按《县志》:壤联八邑,衢通四省。清河县 虎冈蟺蜒,龙潭。 按《府志》:西望鲧堤,东临御河,原隰平夷。 按《县志》:壤联八邑,衢通五省。

广平府星野考

        《府志》本府
《周礼·保章氏》注:昴毕冀州。
《史记》:赵地,昴毕之分野。
班固《汉书·天文志》:壬燕赵,寅赵,辰邯郸。
陈卓曰:自昴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于辰在酉,赵之分野,属冀州。又广平入昴七度,清河入毕九度。
石氏曰:北斗第五玉衡星,主赵。
《宋·天文志》:牛女下有十二诸侯之星,齐北二星曰赵。
《府志》注:按《旧志》:东垣左第二星为赵天文图,分两扇墙垣,自南数至北第十星,主赵。《旧志》误。

广平府山川考

      《府县志》合本府〈永年县附郭〉
聪明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永年县石碑社。上有聪明山神庙,岁时祈祷,陈荐山神。碑云此紫山一峰,或云即古之邯山。周围俱石,形势高峻,蟠踞环阔。
和山 在府城西北七十里,永年县阳城社。山稍延广。
兔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永年县石碑口村。红山 在府城西七十里,永年县丰稔屯。踞紫山之北,山形延广,回峰环涧。
狗山 在府城西六十里。上有狗迹,因名。唐太宗封黑闼于此。上下俱石,势稍崇广。今建庙于上,乡人时祷焉。一名娄山,一名驻跸山。
黄要岭 在府西七十里,永年县石碑社。平漫土岭,长三十里,高三里。
沙河 在府城北柳村社。去城五十里,上从西北沙河县界,经本县境东北,达鸡泽县。
洺河 在府城北七方社。去城二十里,源出辽州太行,流经武安县三门,绕紫山之北,二流双导,合而为一流,入永年境,经临洺镇东北,流于鸡泽县,入宁津泊。今从西城绕于城北大堤外,东去。秋溢有渰没之患。
滏阳河 在府城南五里。源出磁州西北神麇山,涌沸如汤出滏,故名。东合黑龙潭,水势愈大,即《山海经》之欧水也。
漳河 在府城南,即衡漳,详河渠。
黑龙潭 在府东北三里。明嘉靖中,水落潭出,相传中有怪兽,上建龙神庙,祷雨辄应。按《永年县志》:康熙戊申,大水借马庄,堤决,水至城下,潭有巨鼋浮出,官民祭之,以为神。
瓜井 在府城北四十里。
琵琶潭 在府城西李固庄,去城四十里。双头固潭 在府西北双陵社,去城二十五里。贾葛潭 在府城西井家社,去城二十里。曲周县〈无山〉
滏阳河 在县东一里,源出磁州西北神麇山,亦呼为柳林河。
漳水 《禹贡》: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蔡注:衡漳二水,名有清浊。二源俱出上党,下流相合,同归于海。
肥乡县
天台山 在县西南十五里,高踰数丈,盘结数百步。土山无石,上建关帝庙及天台寺。漳水湮没,基址陵夷,庙寺犹存。
浮丘山 在县南四里,土阜,高于平地数尺,今无。
石家河 在县东五里,源自漳水支流。今河已数徙,故道亦废。
漳河 《水经》云:浊漳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兹,清漳出上党沾县西北少黾谷。《府志》云:今平定州乐平县界〉东至武安县南黍窖邑,《府志》云今林县界〉所谓交漳口,清浊二水至此合流矣。其水移徙不常,淤塞靡定。下流经曲周之东,注天津入海。
邯水 《水经注》云:漳水右与枝水合,其水上承漳水于邯会县故城西北,注漳水,故曰邯会也。张晏曰:漳水之别自城西南与邯山之水会,今城旁犹有沟渠存焉。
余公河 余公凿此河以泄柳林滏阳二水之患,因名。
白渠故渎 《水经注》云:白渠水出魏郡武安县钦口山,径邯郸县南,今废。
澄湖 《水经注》云:漳水又东北通澄湖,今废。邯沟 《水经注》云:白渠故渎所在,枝分右出,即邯沟也。历邯沟县故城东,盖因沟以氏县矣。与邯水不同,故两志之。
列人堤 在县东北二十里,亦云列人埤。后魏孝昌中有人掘地,得破船,盖漳水淤久,深谷为高岸矣。唐太宗进军肥乡,逼刘黑闼,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列人堤上急击,地皆震动。范晔《汉书注》云:列人县故城,在今洺州肥乡县东北。
神腴堤 在县北东西约五里。唐邑令韦景骏所筑,以备漳水。
白龙潭 在县西六里,相传有白龙潜此。唐太宗贞观初,敕赐立庙祀之。
鸡泽县〈山阙〉
洺河 在城西,源出辽州太行山。
沙河 在城西,自武安达邯郸入县境。
滏河 在城东,源出滋州神麇山。
漳河 源出上党,与滏合流入县境。
旧滏河 在城西永年通水闸,入县境,北达平乡,入宁晋泊。
广平县
辘轳山 去县二里,一在贺家庄,一在王家庄。南面横堤,北负城郭,四望环拱。
紫荆山 去县东北三十里北张村,西逼河岸,虽经冲突,而紫荆遗本尚存,人多异之。
漳河 在县西北。
拳壮河 在县东十里铺上村。
邯郸县
葛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上有双井涌泉,葛藟森蔚,每霜后,树叶皆赤,谓之葛山红叶云。紫金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汉书张华注》云:赵奢冢在上,故又名马服山。山上有王乔洞,元太保刘秉忠隐室。今两塔攒空,秉忠建也。嘉靖间,山下创玉宝观一所,山之上建祠塑像,以四月十八为香火之期,其山为邯邑发祥之地。万历十九年,知县卢云龙建亭其上,扁曰西来紫气。堵山 在紫山之南,山势连亘若城堵,故名。《水经》云:牛首水出堵山下,即此。
滏阳河 在城东三里许,其源发自黑龙潭。按《彰德志》:成化十一年,磁州判官张珵导水北流,自邯郸东过广平,通直沽河。至十八年,知州张梦辅令民得随方广之以通舟楫,盖滏阳河之有舟寔始于此。按元世祖时,有郭守敬者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陈水利六事,其一谓磁州东北漳滏二水合流处,引水入滏阳、邯郸、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澧河,可灌田三千馀顷。至今永年地方开闸灌稻,果如守敬所言。渚河 在城五里许,其源虽发于阎家河、蔺家河,然其水细而流不远,大抵秋夏之交,西南诸村各水泛涨,共入此河。但去城稍远,故不为城害,特坏人田庐耳。又名塔水河,此必河边有塔,今无之。
沁河 在城西半里许,其源发于牛叫河。蔺家河 在城西南二十里。
阎家河 在城西南三十里,秋夏之交,与蔺家河同归渚河,以入于滏。
岩崳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
牛叫河 在城西北三十里,秋夏之交,与岩崳河同归沁河,以入于滏。
输鼋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秋夏之交,散流西北一带田地,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
邯水 按《水经》:发源邯山,北经邯会县故城西北,注漳水。《地理风俗记》曰:裴县故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又云列人县。西南六十里,即裴城。以今观之,邯沟列人,俱在肥乡之境,则邯会县当与邯沟不远。今独不见所谓邯水者,盖邯山既为平地,则邯水遂因之而涸者,理也。
牛首水 按《水经》:牛首水出邯郸县西堵山,其水东入邯郸城,经温明殿南,又东经丛台南,又东经邯郸阜,即张宴所谓邯山,在东城下者也。
《水经》所载如此,由今观之,当时邯郸城规制甚广,如温明殿丛台俱在城中,惟邯山在城外耳。
《水经》又云:牛首水由堵山东流,分为二水,入城合为一川,又东流为渚沁水,又东至白渠,至列人入漳。据此则知古之所谓牛首,殆今之所谓渚沁者耶。但古今分合之势,或有不同耳。今计水所经行处,先温明殿,次丛台,次邯山,次白渠,至列人。列人者,肥乡之境也。邯山在丛台之东,肥乡之西居然可见,由是知张宴之所论,诚信史也。彼《一统志》乃以聪明山当之,岂未考于是乎。故以代召镇为邯山所在,似有可信者,此也。扳倒井 在城西北二十里。世传光武为王郎所逼,饮马于此,偶无井具,遂扳倒饮之。今井尚倾侧如故。
圣井 在城西北二十里,乡人为建龙王庙,井居神像前,其水常溢,一羽士守之,通渠于庙后,日汲水灌田数亩。遇岁旱,于此取水祈祷,屡有徵验。
琉璃井 在城东三十里梁家疃中,不记世代,今甃砖之上结成黑色,如琉璃状。成安县〈山阙〉
漳水 源出上党。
威县〈山川阙〉
清河县
白虎冈 在城西南二里,有元帝庙,青龙白虎,邑形胜也。
鲧堤 县西南三十里,延袤千里,自顺德广宗界来。相传鲧治水时筑也。大堤村因以为名。堰水堤 在新集洪河南,去县三十里。东自御河崖,西至鲧堤。高丈馀,长五十里。弘治中,邑民宗安等奏允所筑河决为害,恃此障之。
古黄河 在城北一里,旧黄河故道,又名黄芦河。按《南宫志》载:黄芦河即九河之马颊,上通瓠子口,下达天津入海。
御河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油房集,即卫河。汉为屯氏河,隋为永济渠,亦曰御河。发源于卫辉之辉县,至临清合闸,下天津,为今时运道。按本县所辖运河,上界临清,下抵夏津,凡四十里,每秋水时至,辄督夫千馀,防守戒严,恐河口一决,灾及城邑。而运道尤关重大,至于王聋汉口,贾家口等处,又其要者。
永济渠 旧名孤女渠,引清漳水入界。隋炀帝改名永济,即御河也。
一字河 在县东北连冢集,西通古黄河,东通减水闸,入御河。
蔡河 在谢炉集,东北入武城。相传为秋胡妻溺处。
七里河 在县东南七里,今涸。
流水渠 起自新集洪河,经县东关下,入古黄河。《旧志》云:往卫河泛滥为灾,邑民宗安奏闻,下令开凿,阔二丈,长四十里。遇水患,赖此泄之。岁久淤塞。万历六年,知县向日红重开。二十九年,知县郑际明复浚。
龙潭 在县西南五里。嘉靖元年,大水汇成旋塞,至隆庆三年,复汇成,深不可测,腥风逼人,难近,或以为有龙潜于此。

水利附

利民闸 在府城东南五里。成化二十年,知府李进创建,引水灌田,名惠民闸。知府王衡相继重修,更名利民。
通水闸 在府城北门外。嘉靖十二年,知府李腾霄创建大堤,沿路凿沟,南接利民闸,东北达鸡泽火烧桥,入于洺河,使堤内积雨之水有所泄,堤外洺河泛溢之水有所归。今闸虽填塞,堤外长沟尚在,每溢水至,辄顺沟而去,不妨耕种,民甚利之。
普惠闸 在府城十五里大磁村。嘉靖二十年,同知陈钦创建,引水灌田,旱亦有秋。民乐其惠。广仁闸 在贾葛村,知府张和中建。
便民闸 在大慈村,知府蒋以忠建。
济民闸 在王家庄,知府柳希玭建。
润民闸 在西阎村,蒋以忠建。
广济闸 亦在西阎村。
益民闸 在新庄,新建。
阜民闸 在田家堡,知府翟晟建。知县马翰如重修。府隍初涸无水,成化丙申,知府李进始引灌之,于是乃饶菡萏葭莩之利。康熙戊申,水涨莲枯,经历王仕佐督种,建闸二。
安民闸 在东桥,柳希玭建。以时导泄且溉,负郭田。
莲花口 在府城南。
铁锅口 在府城东南。
凤凰口 在府城东北,用以泄水。
娘娘口 在借马庄。
以上地势以为通塞,均为城隍重计,修筑不以时,则泄而出者,与导而入者,其害等。防害莫如堤府之周,有护城堤。
护城堤 在西南,传为窦建德所筑。东北李腾霄建,西南有贾葛堤在贾葛口。 按《永年县志》:沿河北岸,如贾葛口田家堡等,皆堤之最薄处,旧曾冲决淹没之害,堵塞之难,有不可胜言者。每岁春明,宜申饬所管地,修理坚好,庶几夏秋无虑。
东北有赵垒堤 嘉靖三十二年筑。
永邯之界壤相接,盖以遏西山暴涨,恐侵府城耳。邯郸缓而永年急,增卑培薄,所宜定计于鲜也。两县之民,为府任劳,同舟共济,可矣。
曲周当滏水末流,偪近城东一里许,遂与漳合,斯泾以渭浊矣。明嘉靖中,知县王友贤建闸二。弘济闸 一在济川桥北,一在七岔路东南。护城闸 引水以周隍。 按二闸之建,甚合于郭守敬漳滏合流之言。是时河高地卑,受水易,故得其利。后则河卑地高,水不入田,且漳势剽疾患冲突,闸乃淤塞。欧阳子曰: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矣。其护城堤周十里许,〈新筑〉滏既合于漳,则其馀堤堰皆防漳不防滏。滏之行于三县者如此。夫水以顺行,势因利导,地高者可绠而汲之,势卑者宜疏而浚之。过颡在山,竭泽而渔,则已甚矣。今不为持平之论,而哓哓然,争讼不已,所谓天下之利,与天下共之者,安在耶。元金之成效固具在也。 按《曲周县志》:护城堤自滏阳集抵县城,东至马疃村,漳之名旧矣。肇于《禹贡》,详于《水经》,散见于诸史百家。《禹贡》曰:覃怀底绩,至于衡漳。《水经》曰:漳水二:一出上党沽县大黾谷,为清漳。一出上党长子县鹿谷,为浊漳。二水异源,下流武安县南黍窖谷,相合为交漳口。东过列人,南径斥丘,北由斥漳曲周钜鹿诸县,入于海。列国魏西门豹、史起引漳水溉邺,以富河内。唐韦景骏为肥乡令,濒漳苦溢,筑堤漳水。宋著作佐郎李垂上《导河形势书》,请于魏县北抓一渠,正北稍西,径衡漳直北下出于邢洺。程昉开修漳河,乞于洺州调急夫,王安石主其说,卒开之。洺州通判王轸言漳河岸高水下,未易疏导,又其流浊不可溉出。刘从广知洺州,漳水溢穿隋故渠,以杀水势。洺人便之。明江夏陈盘有漳水议,其略曰:漳河至临漳而成大河,出广平大名,达于临清。冬春则涸,夏秋则涨。其涸也,枵腹嗷嗷。其涨也,泛溢千里。一淤成城,一冲成河。固地势沃衍平坦使然,亦由水势波涛汹涌致之也。汉唐以前,其治易以黄河故道,绕大名,出河间,达于海。则黄河深广,而漳水易泄,所以消息而不为害。宋元以后,其治难,以黄河绕徐州,出淮安,入于海,则黄河淤浅,而漳水难泄,所以散漫而不可制。其在今日尤甚。宋元漳河南决,从大名而出,自临漳绕魏县,过府城之南,由艾家口入于卫河。其流久,其河深,此其故道也。迩则向南之河,忽涌成淤,比决,自临漳过魏县,从元城以达于馆陶,此新河之一派也。议者徒曰何如堤,何如塞,何如计工而赏罚,此不过补苴罅隙,奉漏瓮,沃焦釜之计也。不知治漳与治河异,黄河可资漕运,引注徐吕,二洪水性湍急,宜防而不宜泄。漳河可资灌溉,泛滥三省,五县水势平缓,宜泄而不宜防。司衡者,果为庙社生灵,经久不易之策,必也相地势,画经界,立丘甸,深沟洫,时蓄泄,播佳粒。水一泛溢,则散于五县沟渠,而不为城郭宫室之害。水一乾涸,取于万井蓄积,而可收千仓万箱之利。则砂砾变为沃土,板荡登于衽席矣。临漳以下如建瓴,然水势瀰漫,迁徙无常,每石水则致五斗泥,所经阡陌淤填,陵谷互易,屋基袤如峻阜,檐甍接地俯身,出入如窦。前汇渚沁汾潞,后合沙滏洺沱,抵天津入于海。相传南不过卫,北不过滏,其入府境也,始于成安。
成安河 钜县东南一里许。明成化弘治中,岁汎溢城郭,乡村大为患。正德中,徙入魏。万历戊子,北徙入县境。乙未,复吕彪故道。庚子,决王林堤。壬寅,决窦公堤。至坡南郭,分为支流二。癸丑,决连宋阳寺,浸城十月,支流涸。崇祯壬午秋,水注城,学宫毁。皇清顺治壬辰,徙南鱼口。十年冬,稍徙而南。甲午,大雨水注城,漂公私庐舍殆尽。康熙壬寅八月,大雨水涨,徙东堡。戊申,冲南郭,溃两堤,水注城,溺男妇五十馀口。辛亥八月,水溢,分二支,夹城而流,溃东内堤。力禦之,仅乃免。县境平衍无堤堰内外堤环城而已。故漳水得肆其虐,奔腾澎湃,岁以为常。甲寅六月,王俵村西北决支河,势稍杀。成安便之,而临漳人筑堤漳塞,遂争讼焉。其流北渐于肥乡。 按《成安县志》:漳水之溢也,率由门入城,南门当其冲。前令塞之,王邑侯公楷以其弗便也。撤其塞,同东西两门,皆出金市大木为闸版,砌砖两扉,旁为闸道。每遇水至,则上板筑土,因势增加。水退撤去,俾门者司之,又防水一法也。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县杜聪于城外筑土堤,高丈馀,后为水所坏。皇清康熙十年、十一年、十二年,知县王楷节次增修,
周围一千七百七十八步,高二丈有奇,宽如之。又于东南筑外堤,长七百六十步,高一丈五尺,宽一丈。两堤相望,环抱蜿蜒,叠遭水患,足恃无恐。
肥乡河 距城东六里。明弘治乙丑,水注城。正德壬申,水注城。嘉靖戊戌,徙入于卫。隆庆己巳,决鄢米堤,浸城数年,复南徙。万历戊戌,复徙县西。天启壬戌,水暴涨,冲堤决城,与雉堞平,屋上行舟,溺男妇七百馀口。丁卯,漂没辛安镇诸村,害禾稼。皇清顺治壬辰,徙县东坏庐舍。甲午,水与堤平。康熙乙巳秋七月,水注城,雨急浪奔,地陷为沼。知府蒋寅拨邻舟拯溺,仅免死伤,遂侨治郡城皇华馆,今徙旧店营。水既久距县境,诸凡丘陵渠渎俱没于漳,唯县西北有余公河者,当滏阳柳林下冲,民甚苦之。知县余炯凿此,以泄水患。曲周河 距城东一里许,二水既合,顺流而北,其势渐杀,然偪处城侧。每夏秋霖雨,直薄楼橹,四门淤填,伛偻而入。明嘉靖甲子七月,溃坏西门。天启丙寅,水至城下,深丈馀,禾稼尽没。崇祯庚午夏,决南堤,浸城,后岁以为常。其堤护城之外,凡有四。
旧漳河堤 在城东二十里。按《曲周县志》:旧漳河堤,南起照临安儿寨南里岳村。
漳河头堤 及第六疃、第四疃、第二疃韩村。高口堤 在相公庄。
李军门堤 起水德堡,至漳逯,长五十里。顺治十一年筑。
鸡泽河 距城东十里许,县地势洼下,为众流所汇,田家斥卤,漳滏过其境而听其安流,不能施疏导灌溉之力。明嘉靖庚寅,河溢。癸亥,平地深丈馀,城东西门圮。隆庆辛未,溃堤。天启丙寅,河水大溢,堤闸俱溃,至城下。皇清顺治丙戌,水浸城,垣墉圮,由邢家堤于家口,舟行直抵城下,无水之利害,则踵见沟洫,让于永年而荡没,与成肥同辙,恐漳滏亦不为任过也。有旧滏河在城西,其即通水闸之下流欤,不得以河名。然勤挑浚,则无壅滞,可直泻于宁晋泊矣。城之周有堤,高一丈,阔八尺,知县曹希曾建。旧滏河 按《鸡泽县志》:在城西永年通水闸,入县境,北达平乡,入宁晋泊。河旧道纡曲不能容水,历年来堤堰溃决,民受其患。康熙七年,知县姜炤相度形势,自冯郑村至亭自头,捐俸买地,挑浚新河约二里许,河流顺利,六方等村永无水害。乡民建有往来憩息公廨,名曰治水亭。城东有漳河堤 长二十五里,高七尺,阔七尺,专防漳也。漳之馀波所及,则永年邯郸广平皆邻壤。永年初,距漳稍远,后渐逼府南境,如牛家堡等村。顺治丙戌丁亥间,益徙近城十里。戊子,溢入滏河,水与堤平。堤上加堰。知府许文秀沉金卮府额以禳之,水乃退。甲午,复暴涨入,滏水四溢,决此堤口,坏阜民闸,漂庐舍。府东南有莲花口闸子桥者,堤脆薄,危甚。水既退,知县王报春乃改河而南,以避冲决。乙未以后,渐南徙境内,竟无漳。遇大水乃或一至,至亦不能久,而滏专其利矣。
邯郸有漳河故道,其曰鄢米口者,在县东十里,为支流之所分,入自临漳谷子里,北流径吴村漳里村入口。一自磁州北流入滏,至阎家浅溢,而东径刘村左西等村入口,折而东入肥乡曲周境,两邑尝争议塞口,欲以邯郸委之,而邯郸不受也。今东徙。
洺之名,不见于经传,而州以此得名。有唐五代尝临河而战,壅其上流以灌军。距府二十里,发源辽州,径武安三门达紫山北,双流合汇,起临洺镇,入境内,一泓清浅,可褰裳而涉。每夏秋之交,山水暴涨,洪涛漭漾,直抵府堤,西北村落俱为巨浸,而漳滏汇流,其势益张。然其涸也,可立而待。明嘉靖中,溃府西北两堤。万历乙巳迄丁未,水灌滏,势汹涌。皇清顺治乙酉,水大溢,深二丈馀,决凤凰口,至城下。城外行舟。康熙戊申秋,大雨,水复溢,甚于乙酉。堤决借马庄,水浸城,城多圮。门外行舟,而滏河亦溢,汪洋弥目。其流至鸡泽,与沙河合。
沙河者,沙河县之河也。距府北五十里,至鸡泽与洺河合,在县西,筑堤以禦之。
永济渠 在清河,清河距郡最远,而无所谓清河。《水经》云:清水出修武白鹿山。《一统志》云:清水出辉县西南山阳镇。往者黄河决而东徙,群流汇焉,无清河矣。清河所患者,独卫河。自宣房既塞,北决馆陶,分为屯氏。鸣犊决而屯氏绝,于是乃为永济渠,在县东南,开自隋炀帝四年,运道关焉。卫河水势湍悍,每雨霖秋涨,汇漳沁诸流,港涛漭驶啮堤堰,漂庐舍,没禾稼,其害为甚。宋元明以来,泛清河者屡矣。隆庆丁卯,城不没者三板。崇祯庚辰,河涸。皇清顺治癸巳,决洪河。甲午,又决,陆地行舟,卫河之为清河患者如此。然古之河决,病在民。今之河决,病在漕。故今治河,视前代,为尤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