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姚安府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卷目录

 姚安府部汇考一
  姚安府建置沿革考
  姚安府疆域考〈有图 形胜附〉
  姚安府星野考
  姚安府山川考〈水利附〉
  姚安府城池考
  姚安府关梁考
  姚安府公署考
  姚安府学校考
  姚安府户口考
  姚安府田赋考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九十七卷

姚安府部汇考一

姚安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本府
战国属楚。汉置弄栋、蜻蛉二县,属益州。东汉属永昌郡。蜀汉属云南郡。历朝均属宁州。隋置总管府。唐置姚州都督府,姚州郡,以民多姚姓故也。天宝间,蒙氏据之,改为弄栋府。五代时,段思平改为统矢逻,又改姚州。至段正严封高泰明之子明清为演习,世有其地。元宪宗三年,内附。七年,立统矢千户所。至元十三年,改置姚州,属大理路。天历元年,升姚安路。明改路为府,后又改姚安军民府。领州一、县一、提举司一。皇清因之。
姚州〈附郭〉
汉为弄楝县,属益州郡。唐,姚州郡,蒙氏改弄楝府。宋,段氏改统矢,又改姚州。元初内附,置统矢千户所,属大理万户。至元间,改姚州。天历初,升为姚安路。明,姚州,隶姚安军民府。皇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姚安所,屯赋并州。
大姚县
汉,蜻蛉县地,属越巂郡。蜀汉属云南郡。唐,置西濮州,后更名髳州。宋,段氏据,属姚安,名大姚堡。元初,置大姚堡千户所。至元间,改大姚县,属姚州。明,大姚县,隶姚安军民府。皇清因之。康熙五年,裁中屯所,屯赋并县。
白盐井提举司
汉,蜻蛉县地,属益州郡。蜀汉属云南郡。唐为西濮州地,更名髳州,后没于蛮。宋,段氏时,属姚安大姚堡地。元为大姚县境,属姚州,始设官提举。明置提举司,隶姚安军民府。皇清因之。

姚安府疆域考

        《通志》姚安府疆域图

本府
东至楚雄府定远县界七十里,
西至大理府云南县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楚雄府镇南州界七十里,
北至大理府北胜州界四百八十里,
由府至省七百里。
东西广三百一十里,南北袤五百五十里。姚州〈附郭〉
东至定远县界七十里,
西至云南县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镇南州界七十里,
北至大姚县界二十五里。
自州至省七百里,至
京师一万一千二百一十里。
大姚县
东至元谋县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姚州界三十里,
南至姚州界四十五里,
北至四川盐井卫界二百一十里。
东西广二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六十里。
形胜附本府〈姚州附郭〉
张柬之疏: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姚州之幅𢄙广矣。
《旧郡志》:东接武定之雄,西瞰大理之秀,南襟威楚,北枕金沙。大抵姚居楚洱、邛笮之间,表里滇蜀。
《一统志》:崇山修谷,平畴广川。
《通志》:北枕金沙,南襟威楚,制乌蛮之悍,障邛笮之冲。相如谕蜀,拟以后园。丞相南征,驻兹筹笔。乃六诏之中分,而三川之门户也。
大姚县
储书案山之英,纳蜻蛉河之泽。蕞尔弹邑,明秀可称。
《县志》:东蟠书案,西耸文峰,南舞凤凰,北峙龙马。群峰拱秀,一水澄潆。虽无奇杰郁葱之可观,亦一隅之形胜也。

姚安府星野考

        《通志》府总
云南幅𢄙最广,其在西而北者,属井鬼,姚界沧洱,应合雍,属井鬼。

姚安府山川考

        《通志》本府〈姚州附郭〉
寨子山 在城东八里,土爨自久叛,立寨于上。今遗址犹存。有泉涌出,流入乌鲁淜。
饱烟萝山 在城东十里,一名东山,其西武侯常驻兵,后人建塔,识焉。按《明一统志》:其南有唐张虎驼所筑古城。
白马山 在城东十五里,昔有白马著形,立庙祀之。
燕子山 在城东十五里,形如燕垒。
龟祥山 在城西,一名赤石山,形如龟,山顶有泉。
金秀山 在城西五里。
稽肃山 在城西七十里,下有泉。
笔架山 在城南五十里,三峰耸峙,中峰有井,云起即雨。大姚县有山,亦然。
三窠山 在城南六十里,三窠关旧有三古松,夜见光怪,爨彝以为金银气,而掘之,枯其一。黎武山 在城北一百里高而长,中有寺。仙景山 在城西七十五里,一名石云,昔人修真羽化之所。有石甲西岭泉。
九鼎钟山 在城东北五十里,一名华山。山有九峰,若悬钟然。每春花事,游者迷焉。
绿萝山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一名盘曲。上有绿萝兰若。
金沙江 源出吐蕃,为府大川。
蜻蛉河 在城南四十里,江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潴为大石淜,分为东汹溪、西汹溪,绕府而北,合趋大姚河,转入金沙江。
阳派河 一名阳片湖,在城西十五里,出金秀山下,流至府,潴为淜,溉田。
香水河 在城北,源出黎武村观音塘,与白井提举司观音山箐水合,流入金沙江。
连水 在城西二十里,出镇南木盘山,经府之连场,入大姚河,趋金沙江。
西岭井 在仙景山麓,昔有老人磨杵于此,其
石犹存。
白马泉 在白马山谷,有两泉涌沸,在东山者为黄龙泉,在白塔者为大康郎泉,俱溉田。大姚河 在城西,源出书案山,流与铁索箐水合,经姚州,复绕县东北,入蜻蛉河。
羊蹄江 在城西,发源自摩些村,东入金沙江。温泉 有二:一在府西黑泥只村;一在府北交摩村。
龙蛟江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今名苴泡江。源出铁索箐,合姚州之连场、香水二河,入金沙江。按《明一统志》:在大姚县北一百二十里。
大姚县
几山 在县南一里,左隅有石穴。一名石壁。四奇山 在几山后四里,四峰高耸。
文笔山 在县西一里,后曰凤凰山,左曰观音山。
玉屏山 在县西北二里。
铁索箐 在县北逶迤千里,昔彝贼恃险出没,明巡抚邹应龙平之。
方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上有仙局石,棋盘。多产桑。按《县志》:在东北一百八十里,其山自岷峨发源,根盘三百馀里,翠色如黛,平峻,障天下,绕金江,俯视如练。上有仙迹、龙潭,四时不涸,江水消长,池因盈缩。多生药草,居人打黄鼠,用木叶覆之一时,死鼠即活。人以为仙草焉。
马鞍山 在县北一百三十里。
龙马山 在县北四十里,叠嶂悬崖,壁立千仞。旧传晴霁时,有神马出没。
书案山 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形如几案。按《县志》:在东门外一里。
土桥河 在城南,源自白井香水河,分派东流入金沙江。按《县志》:在县南十五里,源出三窠关,向北而流,在此为土桥河,入泗溪,为泗溪河,即流出书案山下者。
白盐井
回龙山 在提举司东一里。
北极山 在司南一里。
宝关山 在司西一里,高百仞,以其通盐司要路,名曰宝关。
象岭山 在司北一里,其形如象,
《通志》未载山川。《姚州志》果迷班山 在城南四十里。
光禄山 在城北二十里。
文龙山 在城东六十里。
结龙山 在城北五十里。
金龟井 金龟山足,水甘冽。
《大姚县志》
凤凰山 在县治南门外二里。
挂榜山 在县治东南二里。
椅山 在县治南一里。
金龟山 在县治东一里。
啸螺山 在县治南三里。
紫丘山 在县治东五里,其先乃彝长,名自九。所居之寨,土人因名曰:紫丘,盖声之讹也。此山嵯峨东峙,每旦,上有云气,其日即雨。农人以此卜阴晴,不爽。
龙山 在县治北五十里,山多邃谷幽崖,茂林修竹。环山数刹,为县境胜观。
白草岭 在县治北八十里,其山崇峻,为县境诸山之冠。
蜻蛉河 源出龙山,自北而南流,绕县前,合大姚河去,入苴跛江,同下金沙江。
蛇江 在县治北,源出三窠山,自北而南,至里长堡,入蜻蛉河,源出溪涧水,本细溜,不知何以名江。岂陵谷更迁,所谓海变桑田之意乎。一字水 出黎武山,北会小井,东流入至大姚河,流出书案山,下至县前,转北,合苴跛江,流入金沙江。
苴跛江 在县治北一百二十里,亦名苴跑江。源出铁锁箐,合姚州连场、香水二河,流入金沙江。
羊蹄江 在县治北一百六十里,源出山谷,消涨不时。
金沙江 在县治北二百四十里,源出丽江腆甸,由金腾绕澜沧,过县辖矣。资马水势湍急,舟楫易覆,至虎跳石,入洞三十里,始出。
猛冈河 在县治东一百里,源出文龙石者,晴时徒步可涉,一时雨集,汎涨难行。
醉翁井 在县城东门外,昔晓汲者,常见醉翁卧其侧。逼视之,即入井中。故名。
观音井 在县城南一里观音寺中,水味甘列。南关井 在县城南门外,一名凤仪井。
饮马池 在县治北门外。
救火池 在县治南门内。
龙马泉 在县治北五十里,山龙马山下。摩些泉 在县治西三十里。
冷水冲泉 在县治西一里。
温泉 在县治西一百里,泉出秀水河边。一在苏海冲河中,县治东五里。
水利附本府〈姚州附郭〉
黄连箐坝 在府治东南九里。
石夹口坝 在府治南二十五里。
右所冲坝 在府治西南六里。
大石淜 在府西,南潴蜻蛉河水,不知筑自何时。广四百二十亩三分,岁输榖一百九十九石四斗。郡虽原野平旷,而不通大川,灌溉必资于此,故每岁恒视其盈虚,以为丰歉。明万历十六年,知府周希尹浚而深之,筑堤数尺,仍于东西二闸,甃以砖石,蓄泄以时,利赖至今。数十年来,河日阏,堤日薄,注水日以浅,冬春之际,水多散溢。知州杨建议,于淜之上两山之间,复开一堰,以容水之有馀者。议上,分守李按院潘允行。淜上山顶有龙王阁,阁前为观海楼,佥事顾养谦题,知府李载贽有记。
地摩淜 在府东北,广一百九十三亩二分二釐,亩科二斗,输榖五十五石一斗五升。
乌鲁淜 在府东十里,广五十六亩三釐,亩科二斗,输谷一十七石五斗。
当波院淜 在府西十五里,广十二亩,亩科五斗,输谷六石。
阳派淜 在府西北十里,广二百三十九亩七分七釐,亩科五斗,输谷一百三十四石。
长寿淜 在府西北五里,广六十三亩四分,亩科五斗,输谷三十石六斗五升。
地角淜 在府北十里,广一百一十亩,亩科三斗,输谷三十三石五斗七升。
香索岭淜 在府北十里,广三十四亩二分。近废,输谷免徵。
赤额坪淜 在府北十里,广四十五亩七分,亩科三斗,输谷一十三石一斗五升。
塔境淜 在府北二十里,广一百一十二亩一分八釐,亩科五斗,输谷四十八石四斗五升。摩苴邑淜 在府北十里,广五十四亩四分六釐,亩科二斗,输谷一十一石二斗四合。
小邑淜 在府北二十五里,广二百一十四亩三分九釐五毫,亩科三斗,输谷六十一石九斗八升。
黑坝淜 在府北十五里,广十亩,亩科五斗,输谷五石。
伍舍邑淜 在府东北三里,知府周希尹开。右所冲坝 在府西南六里,广二十七亩八分,亩科五斗,输谷一十三石五斗。
阳派坝 在府西北七里,广二十三亩,亩科五斗,输谷一十一石五斗。
大姚县
上下二闸 上闸在大姚县东二里,下闸离县三里,明弘治间筑。
金家闸 在县南一里。
新坝闸 在县东二里。
晏公闸
土桥闸 俱在县东南五里。
赵家闸 在县东南三里。
白塔闸 去县治三里。
杨家闸 在县北二十五里。
叶家闸 在县北十里。
冷水闸 在县西门外。

姚安府城池考

        《通志》本府〈姚州附郭〉
姚安府城池 唐景云元年,御史李知古筑土城。明洪武初,易以砖石,周二里三分,高二丈。设三门。嘉靖七年,兵备周崇义筑月城于南门外。八年,知府王鼎于城内,增高五尺。三十九年,知府杨日赞于南关外,新筑土城,高一丈二尺,广一百三十丈左右,建立敌楼,四关,缭以土垣。万历四十六年,御史潘浚增筑七百馀丈,置南城
楼,西南建角楼。皇清康熙八年,知府商永杰土、同知高乔映重修,因蜻蛉河为池。按《姚州志》:府城周五里三分,高三丈五尺,阔一丈馀。先是,唐御史李知古筑土城于东北,明指挥戴都病其难守,易而小之,广二里三分,高二丈,开三门,各建有楼,盖姚安千户所城也。后置府置州,遭自久之乱,州官及土官死之。且郡介会川、武定交,震邻时警。明嘉靖八年,知府王鼎加以砖石,增高三尺许,给事中昆明傅良弼记略。嘉靖三十九年,知府杨日赞重修,设四关门,周遭缭以土垣,然所内州外既乖,容民畜众之义,而城自署治外,居民仅百馀家。往时凤克煽乱,城内外居者,窜匿山谷,官携印僦所署以居,盖岌岌矣。诸院道往往建议开拓城隍,俾民藉官以安,官因民以守,而建造无人,竟成道旁之筑。万历四十七年,分守泾阳李忠臣惩往虑来,力肩其任,上其议于巡按岭南潘浚亟,允其请,檄署府事李敬可,以知州杨之彬董其役,府州慷慨担当,区画周详,甫半岁而事竣。计东西南广袤五里三分,高三丈五尺,东北旧城增高三尺,正西增设一门,西北二门,外有月城、楼阁、墩台、铺舍、水洞,较旧制大拓而三之。城外有壕,深五尺,阔丈许,引蜻蛉水,东西交会入城。壕中复西北而下大姚,而达金沙。城高池深,庶几西南巨镇矣。巡按潘题其门,东曰迎曦,南曰时阜,西曰宝成,北曰怀远。扁其楼,东曰金碧呈祥,南曰南云布霭,西曰苍雪凝辉,北曰北极连霄。其经始岁月,工费之详,载在碑记。其后孔云德再修之,而府丞高守藩勷其事。至皇清康熙七年,知府林本元、土同知高乔映修葺城楼之圮者。
外州县
大姚县城池 明洪武二十八年,筑土城。永乐元年,千户洪钧施宥甃以砖石,后圯。万历四十五年,知县谢于教修,仍于南门外筑土月城,周三里三分,无池。按《县志》:大姚,初为大姚中屯所。县治在兴来地,原名兴来县,即今兴来,是其旧址也。洪武二十八年,始移县大姚,改名大姚县。仅筑土城。永乐元年,千户洪钧施宥始砌砖石,高一丈三尺,周围六百三十五丈,径过一里三分。开东、西、南、北四门,城楼四座,东、西、北三处踞山,地高无池。惟南门有池,长二十丈,阔七尺。

姚安府关梁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本府〈姚州附郭〉
前场关 在府东四十里,旧设巡检,今裁。三窠关 在府南六十里,旧设巡检,今裁。
宝山关   普昌关
普淜堡 设有堡夫,应接上下差使。
楝川桥 在府南门外,明知府王嘉庆重修。蜻蛉桥 在府西北,跨蜻蛉河。明弘治间,知府王嘉庆重修。
迎晖桥 在府东门外。
拱辰桥 在府北门外。
飞虹桥 在府儒学前,明知府杨日赞建。九龙桥 在府东南。
镇远桥 在府东五里。
普利桥 在府东北演武亭后。
惠通桥 在府南五里大石淜上。明知府马自然建。
石泉桥   汇泉桥   仁和桥
如逵桥   广济桥 俱在府南。
济川桥 在府东北十五里。
连场桥 在府西三十里。
望川桥 在府北二十里,明嘉靖间建。
大姚县
承恩桥 在县南一里,跨大姚河,为屋以覆之。明永乐间,千户施宥建。
迎恩桥 在县西南八里,跨大姚河,一名八里桥。
利济桥 在县东四里。
广运桥 在县东五里。
利鹾桥 在白盐井提举司前。
神喜桥 在司东半里。
荣春桥 在司后。
春溪桥 在县城南门外。
大通桥 在县西南五里。
馀庆桥 新建。
广济桥 在县北五里。
聚魁桥 在白盐井、三元阁左、金家坝南。知府罗良信建,蜻蛉河从此北下。

姚安府公署考

        《府志》本府
姚安府治 在城东门内无讼坊,向南。元至顺二年建。明洪武十九年,兵燬。二十四年,重建。嘉靖间,知府赵良华、杨日赞修理。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丁炜重修,改建二堂及补葺六房号舍。
通判署 在府治左。按《州志》:康熙四十六年,通判高峋,增修二堂及轩亭。
经历司署 在府内右。康熙七年,经历张自升改府治左。岁久,倾圮殆尽。二十九年,经历骆贞臣重建。
永盈库 在府内。
公馆 在北门内忠信坊府治后,旧属姚安守禦所公署。康熙十二年,所官千总胡起凤,及十伍军头人胡景淳、罗万象、吕增受等公建。后所官裁,署存。康熙二十八年,知府丁炜详,将此署改为驻节之所。
姚州治 在府城西门内礼义坊。明洪武十七年建。十九年,兵燬。二十四年,土州同高慧重修。后改为守道公署。道裁,署仍归州。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州胥琇重修。
吏目署 旧在州治东。
土同知署 在北门外。
土州同署 在州署东。
驻防把总署 在府署西。
常平仓四廒 在州署东。
兵粮仓 在州仪门内。
府仓 在府仪门内。
普粮仓 在普淜汛。
养济院 在东关,知府吴嘉祥迁建。康熙四十六年,通判高峋扩修。
漏泽院 通判高峋置,买义垄于西山。康熙五十年,奉檄,择空閒官地于东山等处。
外州县
大姚县治 在城内。明洪武二十八年,同知高贤建,知县谢于教增修。按《县志》:土官知府高贤,建置大堂五间,邑宰何起凤,建县及六房吏书舍、典史衙,又置囹圄于仪门外右。嘉靖九年,知县周贤建旌善、申明二亭于县门左。今废。典史署 在县治左。
白盐井盐课提举司 明洪武十六年建。嘉靖间提举司刘玑、万历间提举司刘元泰增修。盐课司 在提举司署左,旧制巡检司五,一在三窠关,一在前场,一在普昌,一在普淜,一在白盐井驿,一在普淜。今俱废。
守禦千户所 在府城。皇清顺治十六年,改为千总。康熙六年,裁。今改为行署。
永丰仓 在县堂左隅。
弥兴仓 距县一百二十里。
满海仓 距县三十里。
破寺仓 距县四十里。
养济院 在南门外。

姚安府学校考

        《通志》本府
姚安府儒学 在府治南,明永乐元年建。嘉靖中,知府王鼎、吴嘉祥、杨日赞,相继建堂斋门舍,凿泮池。二十八年,知府赵澍建启圣祠。万历十七年,知府周希尹建尊经阁。二十九年,知府杨应霈重修。四十七年,分守道李忠臣,移明伦堂于尊经阁前,移
文庙于明伦堂前,其经籍祭器皆备。兵燹后,无存。皇清康熙五年,知府林本元、教授王肃修。二十二年,
奉旨,郡邑重修。知府任道立、知州王治国,葺庙庑,立坊表。二十九年,知府丁炜倡、同知胥琇,捐俸修建,庙制聿新。按《州志》:康熙五十年,坊表倾颓,宫墙倒塌。知府王廷琦、知州管抡修葺,宫墙崇焕,丹垩可观。至明伦堂,原知州王治国建。因规制狭隘,康熙四十四年,训导张士弘署教授事,同诸生改建,规模可观。教授尹乐善赞修,并建儒学大门、中门两层,诸生朔望讲诵,有地矣。而魁星阁,原建于庙前,后倾废。土同知高映厚创建于庙之左。因历年文风不振,署州事张彦绅,于康熙四十五年,复移于庙之前。文星拱映,古制聿新。
栋川书院 在府城外西隅。明正德间,知府黄澍建。按《州志》:久废。康熙三十三年,知府姚谐买地于府治东南,基址弘敞,捐俸鸠工,建书院二层,仍名栋川。上建讲学厅,前启箭亭,左右有栋川书院、二坊,有碑记。
南中书院 在府城外东隅。明万历间,参政李材建。
三台书院 在府儒学右,明万历间,知府鼎建。今俱废。
府义学 在文昌宫,康熙二十九年,知府丁炜捐俸,延师训课。
姚州儒学 旧无设,附府学。
义学二 一在五云宫,一在关圣祠。康熙二十九年,知州胥琇捐俸延师训课。按《州志》:在明伦堂左,州治之右。原系府儒学署地。康熙四十八年,知州陆元楷建堂室两层,左厢大门。知府王廷琦、知州管抡,历年延师,教训子弟,从学者众,人文蔚起。
外州县
大姚县儒学 在县治东北。明嘉靖二十五年,知县王佩建。岁久渐倾。皇清康熙三十年,知县孔贞瑄重修。
白井提举司儒学 在司治正北,原设社学,灶籍诸生,俱寄入府县学。明崇祯间,提举杨灿辉详请建学设官。皇清顺治己亥,奉裁,儒童仍归府县考试。殿庑渐倾。
康熙五年,提举赵大生建葺。九年,提举严一诏修启圣祠。二十二年,提举夏宗尧增修春秋丁祭。
义学 在龙吟寺。康熙二十八年,提举夏宗尧捐俸,置田,延师训课。

姚安府户口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本府
原额人丁,并康熙十年编审清出,除顶补老故外,共丁二千五百六十三丁,额徵丁银八百四十五两三钱一分。又:康熙二十五年,编审清出人丁二十四丁,应徵银八两四钱。二共丁二千五百八十七丁,共银八百五十三两七钱一分。又,额外,康熙二十五年,编审增出沐庄人丁四十六丁,应徵银一十两一钱二分。
康熙七年,奉裁中屯所,军舍人丁归县徵收,原额军舍人丁,并编审清出,除顶补老故外,共丁四百一十一丁,额徵丁银一百七十六两二钱二分。
姚州
康熙五十年,编审本州实编民丁,共二千二百三十一丁,每丁一例编银三钱五分。
实编军丁共八百丁,上丁每丁编银六钱二分,中丁每丁编银四钱八分,下丁每丁编银二钱八分。
实编舍丁四十七丁,每丁编银三钱五分。
大姚县
实编人丁四百零四丁,内有流寓人丁三十丁故绝,无徵。
德归二里,实编人丁三百七十四丁,每丁一例编银一百六十两八钱二分。
归正新增庄丁四十七丁,编银十两三钱四分。实徵军丁三百七十五丁,编银一百五十二两五钱四分。
实徵舍丁四十丁,每丁一例编银六钱二分,该银二十四两八钱。

姚安府田赋考

   《通志》《州县志》合载府总
原额民赋田地,共二千六十五顷六十三亩八分九釐六毫二丝四忽八微九纤三尘,查额内尚有荒芜田地,额编钱粮,见系除荒徵解,统俟开垦全熟足额。
实徵夏税,折色麦一千五百八十石九斗三升三合九勺一撮五粒九颗二粟。
实徵秋粮,本折米一千七百九十石五斗二升
一合三勺八抄八撮二圭九粒一颗一粟。实徵条编银三千二百四十九两五钱二分三釐三毫五丝九忽一微九纤六尘七渺八漠。又:额外增出沐庄田二十五顷二十亩六分一毫七丝五忽七微六纤四尘二渺八漠,查增出田内,尚有荒芜,额编钱粮,见系除荒徵解,统俟开垦全熟足额。
实徵秋粮本色米,五十石八斗一升五合二勺九抄四撮五圭八粒八颗。
实徵条编银,三十六两九分八釐三毫二丝一忽四微一纤五尘三渺一漠。
额徵除悬额无徵外,
商税酒课银,一百一两二钱,遇闰加银八两四钱四分二釐,全徵。
差发银四百四十六两二钱七分二釐二毫七丝一忽六微五尘,全徵。
海谷三百八十四石六合,全熟。
户口食盐,并康熙十年编审清出,共银七十八两四钱六釐,全徵。
税契原无定额,遇有民间投纳,按季汇解。新增姚州常住本色租谷六十石,全徵。查此租谷,据该州申称,系先年人民施入寺庙,除完正供外,以为香火之资。后寺庙荒废,知州宁云鹏将此租谷报充兵饷。既输正供,又纳租谷,巳属二赋。前已造入《全书》,未蒙删除。
康熙七年,奉裁中屯所,归县徵收。
原额屯官马料田地,共二百九十六顷三十九亩五分九釐八毫五丝。查额内尚有荒芜,额编钱粮,见系除荒徵解,统俟开垦全熟足额。实徵秋粮本色米,二千五百一十七石三斗四升三合七勺五抄五撮一圭二粒。
实徵本色谷四百一十四石八斗。
实徵折色夏税秋粮麦米,共七百二十石七斗四升九合八勺六抄六撮四圭八粒。各折不等,该折色银三百五十二两五钱七分五釐七毫九丝九忽八微八纤八尘。
额徵
原额草场地租,除荒芜无徵外,实徵银一千八两五分。
康熙二十六年,奉裁姚安所,归州徵收。
原额屯官马料田地,共四百二十三顷八分二釐六毫二忽,查额内尚有荒芜,额编钱粮,见系除荒徵解,统俟开垦全熟足额。
实徵秋粮本色米,三千四百五十九石七斗一升三合七勺八抄三撮。
实徵本色谷六十五石七斗。
实徵折色夏税秋粮麦米,共二千四十一石三斗八升七合九勺五抄七撮。各折不等,该折色银一千二十四两三钱八分四釐五毫六忽八微。
额徵除悬额无徵外。
实徵草场地租银,三十六两一钱九分二釐九毫,全徵。
以上额徵,共银五千三百六两六钱一分四釐八毫三丝七忽四微八纤九尘七渺八漠。又额外增出沐庄条编银,三十六两九分八釐三毫二丝一忽四微一纤五尘三渺一漠。又,人丁项下额徵银,一千三百九十三两三钱二分。又,增出人丁银一十两一钱二分。四项,共银六千七百四十六两一钱五分三釐一毫五丝八忽九微五尘九漠。
起运
布政司项下 起运银三千三百三十七两九钱一分二釐八毫五丝二忽二微一纤七尘九漠。
粮道项下 银一千三百七十六两九钱六分三毫六忽六微八纤八尘。
存留
俸工项下 官役俸食共银一千八百两八分。支给项下 鞭祭等银八十两。
铺兵工食银一百五十一两二钱。
本色
额徵夏税秋粮,本折麦米谷,共九千八百二十九石一升二合八勺二抄七撮四圭七粒三粟。额外增出
实徵秋粮本色米,五十石八斗一升五合二勺九抄四撮五圭八粒八颗。
额徵项下
额徵租谷四百四十四石六合。
以上麦米,听粮储道支用报销。
姚州
原额上中下田地,共一千四百七十二顷九十四亩八分七釐四毫三丝三忽八微九纤三尘。内除:
荒田五顷一十二亩七分六釐一毫二丝二忽二微四纤七尘九渺,
实在田地一千四百六十七顷八十二亩一分一釐三毫一丝一忽六微四纤五尘一渺。一、上则田二百七十三顷五十八亩四分三釐三毫五丝九忽,每亩徵银二分二釐八毫四丝,共银六百二十四两七钱三分五釐六毫三丝。每亩徵米二升五勺八抄,共米五百六十三石三升六合五勺六抄。
一、中则田二百四十一顷一十三亩六分九釐七毫三丝五忽五微一纤八尘。每亩徵银二分六丝,共银四百八十三两七钱二分七毫六丝。每亩徵米一升八合八抄,共米四百三十五石九斗七升五合六勺四抄。
一、下则田一百一十五顷六亩二分四釐九毫三丝九忽七微五纤二尘一渺。每亩徵银一分七釐二毫九丝,共银一百九十八两九钱四分三釐五丝。每亩徵米一升五合五勺八抄,共米一百七十九石二斗六升七合三勺六抄。一、上则地二百七十九顷二十七亩四分五釐二毫五丝四忽三微七纤五尘。每亩徵银一分七釐一毫三丝,共银四百七十八两三钱九分七釐二毫六丝。每亩徵麦一升五合四勺四抄,共麦四百三十一石一斗九升九合八勺六抄。一、中则地一百六十六顷五十七亩八分二釐一毫八丝五忽。每亩徵银一分三釐三毫,共银二百二十一两五钱四分九釐三丝。每亩徵麦一升一合九勺九抄,共麦一百九十九石七斗二升七合二勺八抄。
一、下则地三百九十二顷一十八亩四分五釐八毫三丝八忽。每亩徵银九釐三毫六丝,共银三百六十七两八分七釐七毫七丝。每亩徵麦八合四勺四抄,共麦三百三十一石三,合七勺八抄。
外地租银二十七两三钱四分,全荒,无徵。差发银三百八两八钱一分四釐三毫一丝。无耗海谷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无耗常住租谷六十石。
附徵新裁姚安所屯地七十六顷三十亩三分一釐九毫九丝三忽,该夏税,折色五钱,麦一千五百四十石五斗五升三,合该折色银七百七十两二钱七分六釐五毫。内
荒芜地六顷五十三亩六分三釐八毫七丝八忽,该无徵,折色五钱麦一百三十一石三斗四升,该无徵,折色银六十五两六钱七分。
成熟地六十九顷七十六亩九分八釐一毫一丝七忽,该原徵折色五钱麦一千四百九石二斗一升三,合该折色银七百四两六钱六釐五毫。
今照河阳县民地上则科徵,每亩科税五升七合五勺一抄。该
实徵夏税本色麦,四百一十三石一斗七合五抄五撮七粒五颗七粟。照河阳县民例,每石编条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
实徵条编银二百六十四两二钱一分六釐二毫四丝九忽六微六尘四渺八漠。
屯田三百二十三顷七十五亩九分九釐八毫九忽,该秋粮本色米五石四斗三升,俟六年后,遵照新例科徵。自康熙三十七年,照姚州民田下则起科,每亩减半,科粮七合七勺九抄二撮六圭八粒五颗,该秋粮本折米二斗三升三合七勺八抄五圭五粒。内本色米一斗二升四合五勺三抄四撮九圭,折色米一斗九合二勺四抄五撮六圭五粒。每斗编条银一钱一分九毫五丝八忽三微,该条编银二钱五分九釐三毫九丝八忽九微二纤四尘一漠。纳过三年后,俟康熙四十年,再照本州民田下则起科。每亩科粮一升五合五勺八抄五撮三圭七粒,该秋粮本折米四斗六升七合五勺六抄一撮一圭。内本色米二斗四升九合六抄九撮八圭,折色米二斗一升八合四勺九抄一撮三圭。条编银五钱一分八釐七毫九丝七忽八微四纤八尘二漠。
成熟田,二百六顷七十四亩二分七釐七忽,该秋粮本色米三千三百七十三石六斗一合四勺五抄六撮,折色五钱米五百九十五石二斗六升九合六勺七抄四撮,该折色银二百九十七两六钱三分四釐八毫三丝七忽。
今照河阳县民田上则起科,每亩科粮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该秋粮本色米一千六百九十一石七斗七升六勺一抄二粒八颗一粟。照河阳县例,每石编条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条编银一千八十二两二分七釐七毫二丝二忽七纤三尘六渺。
官田九顷四十四亩,该秋粮本色米一百二十七石五合七勺六抄,折色六钱米五十四石四斗二升一合四抄,该折色银三十二两六钱五分八釐六毫二丝一忽。内
荒芜官田三顷三亩九分五釐,该无徵本色米四十石八斗九升二合四勺三抄三撮,折色六钱,米一十七石五斗二升五合七勺五抄七撮,该折色银一十两五钱一分五釐四毫五丝四忽二微。
成熟官田六顷四十亩五釐,该秋粮本色米八十六石一斗一升二合三勺二抄七撮,折色六钱米三十六石九斗五合二勺八抄三撮,该折银二十二两一钱四分三釐一毫六丝九忽八微。
今照河阳县民田上则科徵,每亩科粮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该实徵本色米五十二石三斗七升五合二勺九抄一撮五圭。照河阳县例,每石编条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实徵条编银三十三两四钱九分八釐三毫四丝六忽六纤三尘四渺四漠。
马料田一十三顷二十一亩二分一釐五毫,该本色谷四百三十六石。内
荒芜田一十一顷二十二亩一分一釐五毫,该无徵谷三百七十石三斗。
成熟田一顷九十九亩一分,该本色谷六十五石七斗。
今照河阳县民田上则起科,每亩科粮八升一合八勺三抄,该实徵本色谷一十六石二斗九升二合三勺五抄三撮。照河阳县例,每谷一石半,科条编银三钱一分九釐七毫一丝五忽,该实徵条编银五两二钱一分一毫五丝六忽四尘四渺。
以上额徵民赋条丁银,三千四百六十四两七钱八分五釐七毫五丝一忽三微三纤五尘五渺四漠。额徵屯赋条丁银,一千七百九十二两三钱一分六釐。
起运项下 银三千六百一十九两七钱一分一釐七毫一丝一忽五微四纤八尘九渺二漠。存留项下 银一千六百三十三两一钱一分。额徵民本色夏税麦,九百六十一石九斗三升九勺二抄。
额徵屯本色夏税麦,四百一十三石一斗七合五抄五撮七粒五颗七粟。
额徵民本色秋粮米,一千一百七十八石三斗七升九合五勺六抄。
额徵屯本色秋粮米,一千六百九十六石七斗七升六勺一抄三圭八颗一粟。
大姚县
民地上、中、下三则,共一百二十六顷九十九亩七分九釐九毫一丝。
原额夏税六百一十八石九斗七升九合四勺三抄,每石编银八钱,共该银五百一十三两七钱五分二釐九毫二丝六忽九微。
民田上、中、下三则,共四百六十五顷六十九亩二分二釐三毫,又归并沐庄田二十五顷二十亩六分一毫七丝五忽七微六纤四尘二渺八漠。
原额秋粮六百六十二石七斗三升七合九勺五抄六撮五圭八粒八颗,该条编银五百零六两二钱三釐三毫一丝。
屯赋
原属中屯所徵解都司。康熙七年,奉旨,裁所,丁粮归县附徵。
实徵屯税二百一十七石五斗二升七合五勺七抄四圭五粒七颗,每石合编条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银一百三十九两一钱二分六釐五毫三丝六忽九纤五尘七渺。实徵秋粮八百八十八石二斗九升三合二勺八抄五撮七圭五粒八粟,每石合徵条编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银五百六十八两一钱三分七釐二毫八丝四忽五微六纤一尘一渺六漠。
额徵官田秋粮六十七石五斗一升五合九勺六抄九撮八粒,每石合编条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银四十三两一钱八分二釐
六丝六忽五尘一渺三漠。
额徵马料谷一百一十三石一斗四升三合六勺二抄一撮七圭八粒九颗一粟,每谷一石折米五斗,该秋粮米五十六石五斗七升一合八勺一抄八圭九粒四颗五粟。每石合编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银三十六两一钱八分二釐三毫六丝八忽六微五纤。
实徵未变秋粮折色银二十两一钱一分二釐三毫。
附徵定远县归并秋税条丁
实徵夏税正麦一百石二升六合三勺四抄八撮三圭六粒九颗,每石编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银六十三两九钱七分五釐一毫五丝一忽九微六纤八尘八渺九漠。
实徵秋粮五百七十八石八斗七升六勺五抄七撮一圭二粒,每石合编银六钱三分九釐五毫八丝三忽,该银三百七十两二钱二分五釐八毫三丝一忽四微九纤二尘七渺八漠。实徵未变夏税二百九石九斗五合二勺四抄,折银一百四两九钱五分二釐六毫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