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八百六十五卷目录

 广信府部汇考五
  广信府古迹考〈坟墓附〉
 广信府部艺文一
  游大林寺记       唐白居易
  铅山学记         宋朱熹
  浮桥渡记          前人
  雄石镇跋         陆九渊
  善济桥记         真德秀
  游西山录         周必大
  昭烈庙记          蔡荐
  广信府城记         王雷
  游信州岩峒记        洪刍

职方典第八百六十五卷

广信府部汇考五

广信府古迹考

        《府志》本府〈上饶县附郭〉
故县基 在府城西北天津桥之原,元末兵燬,今为社稷坛。
洗墨池 在郡城南祥符寺,相传昔有道人洗砚于此,其水常黑,遂名。郡守王翰诗静观鱼跃波文皱,彷佛松烟在砚池。
跨鹤台 故址在郡城南祥符寺侧,其地高爽,州境一望可遍,今废。
南池 按《旧志》:在城南,相传为州学之泮,池广一里许,有菱莲可爱,起居舍人王洋曾逮通判赵不悭,赵善扛,尝筑以居,有古亭、新亭、荷池,南峰半僧,寮水村诸号,品题甚富。
寿松白云洞 郑望之弟吏部侍郎资之,居溪南时所名,故址在今山川坛。
南台 宋郡守忠定赵公所立,故址在祥符寺。刘氏义门 在安辑乡葛源,延祐间,编修刘光分田以赡书院,析财以周宗乡时,朝廷义之旌表其门,今尚存。
周瑜故宅 在县治后数十武,今半为察院分司,半为县学基,按御史桂荣松皋东野诗序云:府城东北隅,有万松墩隆阜高圆土膏沃,衍前左介两学间,旧传为周瑜故宅。
四望亭 韩魏公有寄广信军,四望亭诗云:西北云高拂女墙,危亭虚豁望中长。即此,今基址无考。
稼轩 宋洪景卢《稼轩记》云:郡治之北可十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则稼轩在信郡之北矣,又云:东冈西阜北墅南麓,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研有渚,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此,皆芜没。《一统志》乃云:在铅山县南二里,抑另有考乎。
宋徐梅野宅 在永乐乡周村,案夏东岩鸡鸣峰诗云:节彼鸡鸣峰,下有先贤宅。
寓屋 故址在郡城,宋吏部侍郎郑望之所居,今废。
竹院 在郡南一里,宋淳熙间弘文阁直学士晁谦之所居,今废。
叠山书院 按《明一统志》:在上饶县南安辑乡,宋谢枋得讲学之所。
府治中和堂 在府堂西,宋绍兴六年,知州事赵彦励所建,前有厅,厅后有香远亭,翼以二斋曰思无邪,曰悟觉,其址今为黄册库。
西山堂 在中和堂西北,宋嘉泰四年,知州孟献所建,后跨小山,久废。皇清康熙壬寅,知府蔡廷辅即其故址,建来青亭,至己酉岁,郡守高梦说复加修葺,仍扁曰古西山堂。
溪山堂 宋南丰曾黄州游历之地,故址在府城外南山之巅,面直灵山,下临冰溪,故名,今废。邻几堂 在信义坊旧司法厅,宋江邻几为司法时所建,教授林至有记,今废。
会心堂 旧名百花庄,在府城西门外,宋章良用为郡时所建,今废。
望灵山堂 在城南一里,宋韩元吉建,今废。思默堂 宋徐元杰梦神人系二犬过堂下,初未知何祥,是岁登第,文有默思默通云者,有司以为神语,乃悟默于字,为黑犬复用之,系二犬之徵也,元时其孙子奇建是堂。
两贤堂 在府城西北三里,宋咸淳间建,两贤
谓中书舍人吕居仁,礼部侍郎曾逮也。
天恩堂 在周村周氏祖居也,相传宋帝避元兵,间道入闽,常寓是堂,因命书天恩堂三字御记其事,今堂尚存。
清樾轩 在广教寺,曾文清所居,今燬。
横碧轩 曾文清所居,在孔雀院,今废,鲁起元诗:岚光悬座苍翠湿,寺影拂波金碧寒。
友直轩 在溪南太霞宫,谏议大夫尹穑所居,曾文清为之名而赋诗,今废。
尚论轩 周氏寓居之号,今废。
翠微楼 在县治南,宋庆元间,知州赵伯瓒所建。
迎宾楼 在郡城南,明天顺间,知府金铣同知蒋益建,弘治八年,知府王瑭改为皇华亭,岁久亭废。
至乐斋 周舜元寓居之号,今废。
善人斋 昔徐观道乞归,陛辞称之曰:善人,因以名其斋,今废。
山斋 在府治东,初置州时已有,宋淳熙间通判鄱阳洪粹重葺,今废。
一杯亭 在郡城南,赵忠定公为郡,未踰年,政成惠洽,郡人即祥符寺灵山阁之傍建祠堂,以祝寿公,闻而止之,不可。堂成将涓,日设公像,公故觞客于中,戏名一杯亭,而撤其绘事,盖取且尽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之句,揭一联云:过目烟云,何用浮名寄浮世。会心山水,漫将清兴托清樽。明万历间,知府姚体信以山形如印,易名印山亭,寻仍旧,天启间,知府蒋如奇建乐圣亭于左。崇祯癸酉,知县董时选建,复一杯亭于右。岁久俱废,惟存乐圣石亭,至皇清顺治初,防守康时升重建。
状元亭 在府城西乌龟山,明嘉靖壬寅,年少师夏言知府吴希孟建,为饯送乡试之地,榜一联曰:谶语春涛打龟背,胪传晓日占鳌头。后知府林光祖别建山堂于麓,而移其亭于内山之右,同知廖文光改山名为五桂,而镌三大字于水浒。万历间,知县王炳璿扁其堂曰:丛桂分守湖东道尚德恒建石坊于水口,扁曰:聚奎文麓寻为风仆亭,今废,址存。
含辉阁 在城外溪南谷神山半,明万历乙亥,知府姚体信建。
大忠台 在溪南,谢文节公祠,后台据山巅,登眺则邑境可遍,明万历丙戌,知府孙从龙建。表忠阁 在溪南叠山祠,明万历间建。
白鸥园 在府城西泰安坊,明嘉靖癸卯,大学士夏言建,台榭竹木甚盛,中有赐閒堂、望宸楼、环翠亭、水云轩、明月榭濯缨处、碧漪亭等,名今皆废。
集胜园 南城西太平坊天津桥畔,光禄署丞吴莱建,知县事昆山王炳璿题扁,今废。
乐岁楼 在溪南谷神山灵雨祠侧,明嘉靖间,知府吴希孟祷雨有应,因建楼。
宝泽楼 在城西隅,明嘉靖甲午为大学士夏言敕建,其下为忠礼书院,即今文悯公祠楼,尚存。
白鹤楼 在县治西溪南北面灵山,下临葛水,登眺胜地,明季圯于水,皇清顺治庚子,知县程汝璞重建,扁曰:碧天过影后有吕仙祠。
德生亭 在郡城南景德寺门外,祝圣既毕即此放生,因名,宋淳祐间,郡守章铸重建,今废。仁智亭 在广信门外面溪背城左右为亭,曰仁智,今废。
松风亭 在郡城西北广教寺,曾文清建,今废。化雨亭 在府学,知府金铣同知蒋益建,今废。燕喜亭 在府学,知府金铣同知蒋益建,今废。信美亭 在府城南,明成化间建,寻废,以其地建灵雨祠,今亦毁,址存。
玉溪馆 即和义馆,宋淳祐六年,知州事章铸重修,遗址在郡城信美坊,今废。
东馆西馆 故址在郡城门外,乃仁智二亭旧基,后知州事钱象祖扁东馆为明晖阁,孟猷扁西馆为横碧轩,今废。
石山书舍 在县西泰定坊明石山,方崙讲学处也,邑少卿郑邦福为赋石山十景,其一曰:独坐茅堂枕石山,门开画艇见来还,宛然一幅烟波景置,我洞庭青草间。
玉山县
沙砾镇 玉山县未为县时,号沙砾镇,旧有沙砾庙,相传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草寇蜂起,里人徐叔伦紏率乡民保守里社,土人德之,立
庙祀焉,后经兵燹,土民以是基为乡社庙。杏花村 在县治西隅,其地临溪多杏,故名。蔡家园 在县治西隅,与杏花村相近,今废为,桑地谚云:水冲蔡家园,其年出状元。
曹王庙 在县治东五里,宋理宗朝赐忠显庙额,咸淳二年,特加褒敕故老,传称为曹王庙,前有潭亦以曹王名,今庙燬而碑尚存,民犹叠石以祀。
谷隐堂 在县西,尚书郎东莱吕丕问在中原时所居,名谷隐,后以榜自随及居,是犹以名其堂。
翕和堂 在北乡,宋理宗御书其额赐韩祥兄弟。
芳润堂 在怀玉山之阳,元郑伯飞建,取陆机文赋语名堂,堂前有亭,曰若冉堂,左有楼,曰览晖王䜣记云观,其堂知其学于文观,其亭知其志于用观,其楼知其审于出处。
制锦堂 在旧县治内,宋令章得象有善政,去后人思之,乃取杨大年赠诗,名其堂。
老山堂 在县治锦衣乡,昔姑苏李弭大避乱时依山为堂,故名。
梦山堂 里人王珉中玉所创,吕东莱有题。四贤堂 邑人为前令曾易占章得象,青阳楷秦敏学立,旧名邹公堂。
归云堂 汪应辰诗:浮云本无心,人心逐云去,便作归云堂,云归境何处。
水云堂 在东尉厅,宋县尉喻樗所立,取章郇公玉光亭诗名之。
方斋 在锦衣乡,宋谏议大夫尹穑居怀玉山时所名。
刘氏义学 按《明一统志》:在玉山县顺成乡,宋邑人刘允迪割田丘屋,聘知名之士以教族子弟及乡人之愿学者。
君子亭 在智明寺前,宋直龙图阁赵旸字乂若奉祠时所建,施舜显名之。
鱼记亭 赵旸父睿居郑州时所名,宇文黄中为之赋,后四世孙蒇复作亭于,县之章泉以旧赋刻石,亦以名其亭。
黄公亭 在溪南智门院后,知县事黄衮有惠政秩满,民挽留不获,因筑亭以识去思,榜曰遗爱后人,因呼曰黄公亭。
天开图画亭 在县治南乡,宋南山祥远所筑。龙溪新亭 在县治北,怀玉山法海寺中。眺览亭 在县治南武安塔下,又名半山亭。玉光亭 在旧县治内,今废。
列岫亭 宋龙图阁学士颍川韩元吉所居,故址在溪南。
冰玉亭 在县治东,宋淳熙间,江东提举周文正所建,取唐戴叔伦送严明府诗语名之。半山亭 俱近水南武安塔。
赤松庵 宋显谟阁直学士李弥大所居,在衣锦乡。
岁寒庵 在普宁寺旁,有古松,因名。
鸣远楼 在县治东,旧曰朝宗门,知县林岱改门为楼,置钟其上,以司晨昏。
冰玉楼 在东津桥西,知县方中即桥亭故址,取唐人冰为溪水玉为山义扁,曰:冰玉。
环翠轩 在县治北,里人姜承仲、江东廉访副使致仕时所建,后人慕其遗泽更名时思。尤美轩 在小叶村,县尉喻子材建,取醉翁亭,林壑尤美,句名之。
孙烈妇碑亭 在县城隍庙外门之左,明弘治十六年,知县贺洪为前令孙景云妻钟氏建。
弋阳县
废宝丰县 在新政乡,旧为宝丰镇,宋淳化五年,升为县,庆历三年废。
石室 在县南十里,昔有张氏住居于此,琢石为室,其形如囷。郡守庾翼欲表之,隐而不见。碧落洞天 在县东北一里,山甚岩险,石壁有碧落洞天四大字,书法精妙,相传神仙笔。钱仓 在县东一十五里,有石临河如廪,高数丈,号曰钱仓,相传晋太和中有异人过石,辟其钱自出。
莲榭 宋刑部郎徐兢所居曾,文清有诗。真意堂 在县治东,亦徐兢所居,今废。
梅亭 在县治南山之阳,元隐士陈德文所筑。鸥波亭 在九川,李少卿致仕时所建。
溪山胜览楼 在葛溪驿前,明宣德间,知县王尚㻞建。绿衣堂 在万全乡,元祐间,邑儒周秀民建。松野草亭 在潭石,乃松野处士赠监察御史
黄敬让立。
贞节堂 在潭石,黄观妻李氏孀居守节,故扁此。
贵溪县
故县基 在今县治西里许,旧为教场。
招隐园 在县南,宋徐绍游玩之所。
洗药池 在县南三里长廊岩下,汉王表炼丹之所,赵子昂诗:真人栖隐处,洗药有清池,金丹要沐浴,玉水自生肥。
炼丹井 赵子昂诗:丹成神仙去,井冽寒泉食,甘美无比伦,华池咽玉液。
义井 在县西儒林坊,俗传昔有人被兵逐并欲掠,其妻皆自投于井,故名。
花园 在县东,唐吴武陵游玩之所。
琼林台 在龙虎山。
凝翠台 在龙虎山,去上清宫西十里,元饶宗鲁有记。
素华台 在龙虎山下,陈璇诗:白玉尚悬文玉树,碧宫还结水晶墙。张伯雨诗:内景天光虚白室,九秋露湿太清家。
飞升台 在县治南三里,道家言异人王表修炼于此,白日飞升。
雄石镇 唐武德八年设,今废。
江山胜览楼 在龙虎山。
草堂 唐常建题张天师草堂。
石鼓 在县西五十里,石形如鼓,旧传鼓自鸣为兵兆。
能赋堂 宋嘉定间,县尉曾敬之创,绍兴间燬于盗。
象麓草堂 桂州夏言所作,以为养痾读书之所也,堂在三峰山之右,因作三峰亭东,去象山书院半里而近故,名象麓草堂。
绝尘轩 宋嘉定间,县尉曾敬之创,绍兴间燬。松轩 明洪武间建。
敬斋 宋淳熙间,县尹吴博古敏叔建。
主簿厅 在县治东,绍兴间盗起恣焚掠三日,邑治鞠为荒墟,惟主簿舍巍然独存,以主簿陆筠有善政,盗不忍燬也,有记其事于厅壁者。望火楼 在仙源乡,邑人夏原友之所创也,明洪武间,岁祲疫作,民饥而死者相枕,藉原友雄于资,乃尽发囷粟以周济乡人,乡之人待之举火者远近无虑数百,室原友复晨夕策杖,日往来于芋荷之源,登高山而四望焉,见屋无炊烟者则使人囊米往赈之,明年岁乃丰乡人竞偿以粟,原友一无所受,因即常所登望处建楼,名曰望火,岁久楼坏,而名尚存,后人因名其山为望火楼。
归鹤亭 赵子昂诗:仙去人间有古亭,四山林木郁青青,步虚声转松风响,思掬岩泉洗耳听。翛然亭 韩雍诗:九载名山五度过,山容郁郁势峨峨,洞穿海外飞仙岛,水接天中织女河,白鹤盘风秋气近,紫箫吹月夜凉多,宦情也动幽栖念,可奈深恩未报何。
仰止亭 在三峰山下象山书院之后,正德辛未年,知县谢宝建。
三峰亭 邑人夏言建。
五宜庵 都御史高明上疏乞休,以为无才,一宜退有疾,二宜退亲老,三宜退后闽中,有事宜再起,事竣宜再退,故号五宜,因以名庵。
早闲亭 都御史高明所建。
铅山县
故州基 在北关外,今名霞落园。
屯田庄 县东石塘,五代间民皆屯田耕战,两便屯田寨,故基存焉。
武尉司 不知所始意,五代间未,为县则置一尉以弹压之耳。
巡盐寨 亦不知所始,今废。
铸钱院 在县西一百步,后以铜铅滋弊废,并入永平监,今废。
相公府 在县北三里,地名霞落,宋绍兴间,闽寇范汝为作乱,丞相李纲将兵五千人驻焉,后人呼为府。
神仙突字书 在县北八里黄土岭一酒肆中,题其柱曰:赵庆老过此下书岁月,字细莫辨,其文皆隐起,世传唯真人能突字书。
节妇洲 在旁罗,傅四妻祝氏死节之所也。白鹤仙岩 在旌孝乡,去县南八十里,昔有道人修炼处,左有丹丘,右有印架,前双峰对峙,丹成乘鹤而去,故名,正统间,旱祷之辄应。
半隐斋 《陆游记》:邯乡贾逸祖元,放作半隐斋属会。
兼济仓 在天王寺之左,直文华阁赵不逖所立也,初慕黄兼济平籴之意,以谷贱时籴。至明年,谷贵则损,价以粜焉。始淳熙十五年,米百斛,岁增益,后至十斛,意欲自少至多,自近及远,不为定额。乡人德之。庆元五年,状其事于州,州以闻诏除直秘阁,以慰父老德之之心。
书楼 直敷文阁,赵不迂所建也。邑之人旧无藏书者,士病于所,求今所储,凡数万卷,经、史、子、集分四部,立一人为司钥掌之,来者导之登楼,楼设几席,使得纵观。
飞升台 在县西五十里许葛仙山,汉葛仙翁道成飞升于此。
寿字碑 水北赵氏立。
唐鹅湖张滨诗 新岭下。
花庵独坐诗 司马光书。
真率约 司马光书,并镌者东洋傅氏。
金刚经 苏轼书,镌者东洋傅氏。
分水岭磨崖铭 翁挺撰,
章岩题名。
群贤堂 在县治南西湖之傍,宋绍定间,知县章谦亨所建,以祀邑中贤士,及宦寓之有功德闻望者。如朱晦庵、吕东莱、陆复斋、陆象山、刘状元、庞颖公、刘资政、虞宗丞、赵少傅、辛稼轩、赵嘉遁、祝刺史、贾元放、傅长者,凡十四人,名曰群贤堂,徐梅野为之赞。
无讼堂 旧名大有堂,知县黄永存易名,刘辉有记,今废。
养志堂 在县治东,宋绍兴间,县令苏坚所建,今废。
会元堂 在鹅湖书院,元皇庆年间,赵惟斋建,今废。
经纶堂 在县南三十五里崇寿院,宋绍圣四年,县尉方元以丞相庞籍侍其父格,为是邑征,官尝肄业于此堂,识之且为之记,时知县罗彦成肖其像,因图于楹。
敬荣堂 《喻南仲记》:信之枝邑为铅山,铅山之义门为周氏,周氏之令兄弟为藻、为芸、为苾、为芾四人,相与谋辟室之巽,隅作堂命之曰敬荣,取棠棣首章之笺,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之语。
弦歌堂 马永卿记略,铅山在州之南八十里,盖新奥之区也。其镇湖山,其浸大溪,而地壤膏腴,风物閒美,是故君子之为吏隐者,亦不屑为之。绍兴九年五月,鄱阳韩公来斯字民,以邑人善服其化,可以弦歌而治,遂以为堂之名。四贤堂 按《明一统志》:在鹅湖山,祀宋朱熹、吕祖谦及陆九渊兄弟。
驻云堂 在铅山县东二里,宋白玉蟾记。紫金溪 在县南四十里,绍兴间,崇安人章才卲,微时梦人以诗告之,有春风先到紫金溪之句,后调官监铅山场,过紫金溪质之耆旧,始知前梦證云。
乡校斋 刺史祝可久与其弟可大所建,以训乡族子弟。李弥大题额,马永卿为作六斋铭。义荣斋 宋刘煇所居。
好仁斋 在县厅后。
驻云楼 在鹅湖乡,宋白玉蟾记。
思远楼 铅邑素多水患,簿厅视他所尤洿下,方春涨溢,奔走以避,后主簿刘设斯楼,水至而升高,名曰思远。
状元亭 宋刘煇游历之地,故址在县西北五里。
济众亭 故址在鹅湖乡,初县俗尚鬼,病者求巫祷祭,不事医药,令方仲礼因作亭,录济众药方,以示民俾纵观家传之,榜曰济众自是病者,多以药全。
永丰县
永丰镇 唐元和中,省县为镇,宋熙宁复为县。乾封驿 今废,改为永丰县。
高风门 在西关外,为王贞白建,今废。
后乐堂 在县治忠爱堂后,明正德间,知府沈谭所建。
山斋 唐校书郎王贞白所建,今废。
岩岩亭 危素记,略信之,永丰周师曾所居之,西有岩穴焉,其山阜穹峻,上有望云轩,轩西有岩岩亭。
兴安县
横峰窑镇 县旧为镇,居民以陶器为业,多剽悍,因设捕盗通判。嘉靖间,立为县。
师姑台 在二十四都,师姑姓柴氏,学道于此,蜕化仙去,后人就其地开垦,多得其遗器形模,
古朴如铜铁状。
环胜亭 姜宪卿建,在十五都。
福地雷坛 在十五都。
华严堂 在十五都。
会庆堂 在十七都。
会观楼 在十七都。
竹波精舍 御史李艾读书处,在十七都。永镇楼 在十七都,李姓建。
李氏义塾 御史李艾立田六十亩,教训乡族子弟。
坟墓附本府〈上饶县附郭〉
宋向子骞墓 在河南,乃文简公之孙。靖康之难,子骞死节。宣抚使以闻,赠其官,汪乔年为志。徐元杰墓 在吉阳山东,斗门之原。
余尧弼墓 在永乐乡,元溪里之原。
韩元吉墓 在本府城东。
明渤泥国王叔墓 在本府城南三里,永乐十年,王进贡还国,卒于此,遂葬焉。
刘光墓 在安辑乡江井山。
陈文尉墓 在来苏乡五十八都。
玉山县
唐阎丞相墓 按《通志》:在普宁寺后,名立本。宋郑骧墓 在县治东,郭死节,后人嘉其忠,葬衣冠于此。
汪应辰墓 在北乡二十三都界常山。
喻樗墓 在县北乡二十一都。
喻则成墓 在北乡匿坑。
弋阳县
汉李惜墓 在双掘头惜,汉车骑将军,封赭亭侯。
宋周执羔墓 在永平乡凤凰山。
谢枋得墓 在玉泉乡龚原。先生死节,京师其子定之,奉柩归葬,门人诔题之曰文节先生墓。明郑龄墓 在万全乡。
贵溪县
宋王埭墓 在舒山。埭,字仪仲,临川王文公之孙。以显谟阁学士为开德路安抚使。金人入寇,死于王事,赠资政殿学士,赐葬于此。
明高明墓 在县治西北金沙岭。
夏言墓 按《通志》:在县南中防渡。
铅山县
宋陈康伯墓 在铅山县九龙冈,孝宗御书其碑曰旌忠显德之碑。
辛弃疾墓 在七都。绍定间,敕葬于此,旧有金字碑,立驿路旁,曰稼轩先生辛公神道。
周十公母墓 不知所在。孙觌为墓铭,曰公。十岁丧母吴氏,哀慕如成。人尝从外氏卜葬地,行次铅山,夜梦人曰,翌日,山下有雉飞出,即汝母葬处。黎旦行里许,果见一雉决起草莽中,众惊异之,葬其处。曾孙执羔策进士第二,官至尚书。王大资墓 县西北六十里,火田名埭,字仪仲,临川伯元泽之子,守开德府,以死节赠今职,葬衣冠焉。
晁谦之墓 在鹅湖山,谦之檀州人,南渡,后居信州。
贾元放墓 在县北十五里。
明费宏墓 按《通志》:在县南二十里。
永丰县
唐王贞白墓 在县西一里,旧有祀堂,久废。宋张叔夜墓 在周安乡。靖康间死节,葬衣冠于此。岁久,神道榛塞,莫知所在。弘治壬戌,知府王塘剪辟,出之甃石,以代封土,自是气象尊严。通判丁辅斋诗,宣靖君臣未足论,空山独拜吊忠魂。白沟天远愁云断,青冢春深落日昏。冠履甘心从异服,英雄束手望中原。可怜当日勤王者,惟有签书不并存。
兴安县
宋徐夫人墓 宋司空徐谊祖母也,精女科。庆历二年,应诏医皇后疾愈,赐命金帛,遗妇墓在十七都柏树林,今存。
义士墓 在县治三里许,为李坤四立。
明黄林背义冢 正德姚源贼乱,暴骨如莽,御史李艾立冢三所收葬。

广信府部艺文一

《游大林寺记》唐·白居易

予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中坚利辨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有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节气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成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名姓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铅山学记》宋·朱熹

铅山学,故在县东南百许步,因地形为屋东乡,既诸生以夫子不南,面于礼为不称,乃徙置县东山下,然其费皆出民间有司者,无所与以,故度地褊狭,不能具庙学制,度至若师生具员而弦诵辍响,则亦既二十有馀年矣。淳熙己亥之春,义兴蒋侯来领县事,始至进谒堂下,俯仰太息而有志焉。后数月,政成事简,民裕财足,乃买地凿山,度材致用,而属役于其属雷君霆,以岁十有二月丙申始事。越明年四月戊申,而舍菜焉,门观显严,宫庐弘敞,神位清密。祭用毕,修图史之,藏几筵之,设与凡所,以栖宿炊鬵拚除之,须无一不备,既又为之,召垦田,立僦舍。日给弟子员三十馀人,而官无乏用,民不病役,邑之父兄相与聚观,顾叹言曰:令之所以幸教吾子弟者,其厚如此是,岂可使后人无传焉。于是雷君闻之,则以其意来请,且曰:学虽具,而诸生未知所志愿吾子之因,是而有以发之也。予尝谓,道无古今之殊,而学有古今之异,盖周人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其德六曰:智、仁、圣、义、中、和,其行六曰:孝、友、睦、姻、任、恤,其艺六曰:礼、乐、射、御、书、数,是以学者。日用起居饮食之间,既无事而非,学于其群居,藏修游息之地,亦无学而非事,至于所以开发其聪明,成就其德业者,又皆交相为用而无所偏废,此先王之世所以人材众多、风俗美盛,而非后世所能及也。国家建立学宫,周遍海内,其所以望于天下之士者,岂不亦若先王之志而学者,无以识其指意之所,在于其日用之间,既诞谩恣睢,而不知所以学,群居讲习之际又不过割裂装缀,以为能而莫或知其终之无所用也。是以其趋日以卑陋,而惟利禄之知幸,而一二杰然有意于自立者,则又或穷高极远,而不务力行之实,或循常守旧,而不知其义理之所以然也。是以其说倚于一偏,而不得以入于圣贤之域于是时也。异端杂学之士,阿世徇俗之流,又或鼓其乖妄之说,而乘之呜呼吾道之不亡,特民之秉彝有不可得而绝灭者,耳予之力,固不足以救之而窃有忧焉。是以既书蒋侯之事,又因雷君之请而附见其说,以告夫学于此者,以为有能,因是而反求之,则庶乎其知所志矣。蒋侯,名亿,字仲永,才高志远,平居抵掌论当世事,滚滚不穷,盖尝有意合兵万里,为国家立非常之功者,其办一邑固当有馀力,唯其不以一切治理为功而汲汲乎,化民成俗之先务如此是,则后之君子亦将有考于斯焉。

《浮桥渡记》前人

贵溪之水,其源东出铅山,北出玉山,合流为大溪,过弋阳县。西流经县治南,少西乃折而北流,大溪之南有小港焉。出县境,南北流至县前乃入溪,居民行客之往来者,以舟楫为渡。县治西南绝大溪者,曰中溪,其西流北折之处者,曰凿石。小港水落时,广不过百馀丈,褰裳可涉。霖潦暴至,则广深往往百倍,而亦为一渡中溪之舟常为横波所荡,人力不能施凿石,则水触西岸,斗怒腾骇,其险为尤甚,故二渡之舟岁率再覆。邑人病之,欲为浮梁济人,而役大费,广无敢为倡者。今县大夫建安李君正通阴计而默图之。久之,乃得县之馀材八十万,将以属工。邑之大姓闻之,有以铁之连环千五百丈以献者,有称其林竹十馀里以献者,又有以米百斛佐之者。于是李君乃相大溪二渡之间水平不湍之处以为浮桥,其可以致久远矣。以绍兴三年六月始事,民争趋之,不日告成。西岸砻石为磴,高者五百尺,卑者亦次第减之。桥之修九百尺,比用船七十艘,且觇之上下而损益。又准十艘以梁小港作双缆,以航巨浸于是东西。行者,春夏免漂没之危,秋冬无病涉之患。其工甚大,而费则省。盖其规模筹画一出于李君,主使工师拱手受成,不能有所预也,既而留钱五十万于明觉浮图氏,使其资贷为岁输其赢,以为增葺之费。明年,李君有此桥之功,百里之人与四方往来者因以颂而歌之。宜不待记而显且其才之果毅明达用无不宜又非独此而可书也。始为记其本末,以告后之君子,使知其成之不易。如此相与谨记而嗣修之,是则李君与邑人之志也。

《雄石镇跋》陆九渊

象山西,址濒溪。有渡曰石龟,曰西山。西山之背有山峭,峙与西山同出。曰聘君山,故老相传古有隐者在其上,累聘不就,人号聘君,因名其山。山麓有寺,曰资国,犹藏其立官时帖,乃雄石镇帖也。字体结密,行书有法,非今时吏书所及。年曰:龙纪元年,仍书。岁次乙酉,亦不类今时。文移官曰:镇遏使御史签书者,曰押衙兼副将印,曰信州雄石镇文。今其地属贵溪,史传所记,故老相传皆未尝知有雄石镇。乡人尝言,永泰二年,置贵溪县。考之,唐史贵溪之建在永泰元年,而次年为大历元年,改号在长至日,是永泰尝有二年矣。建议至已立涉两年,亦事势之常。置县之年,至龙纪,后永泰百馀年,而人不复知有雄石镇,何也。六典镇,镇有镇将副掌镇捍防守,兵部郎中又曰:凡镇皆有使一人,曰镇遏使,曰副将盖互见矣,又曰凡诸军镇兵三百人,置押官一人,曰押衙者,岂几是哉,施其地者,曰周承邺之官,曰押衙兼都监似亦镇官,然则此镇有两押衙,又有都监。唐百官志,本六典。六典乃皇明所撰,史臣固曰:永泰后,诸镇官额增减开元之旧,则固宜不尽考。承邺称镇长,曰中丞。而其官实御史,唐供奉官御史、中丞、侍中御史、联班,由此足以知非后人所能伪也。其地则曰承邺宅,曰东坑,曰聘山。初无君字,然山上有井,其深无底,是时祷雨多应,谓之龙井。水流出为石坑,谓之聘君坑,实有聘君二字。云尔寺僧,名守琼,乃周氏子,承邺之后也。好文学诗,惧此帖,久之磨灭。将刊诸石,求予为跋,今观唐于今为近,其季为尤近,龙纪距今才三百有三年,史传所记不复知,有雄石镇,髣髴是帖之传,亦足为考古者之监,故称论而书之。

《善济桥记》真德秀

昔者生民之病涉也,圣人忧之,取象于涣,以济不通。于是,舟楫之利兴,而桥则未闻也。迨周人造舟为梁,厥制略具。又其后也,有徒杠以通徒行,有舆梁以便车载,而桥之制备矣。其来本于天地之自然,而成于圣人之心,思其终,则涣天下而利万世。考诸春秋外传,与孟子之书,盖以是为先王之政而非民之事也。呜呼,王政之弗行也,久溱洧济人,虽未及达于政,然与民同患之意,犹切切然,非若后世官与民为二凡。有司之所当任者,悉使吾民自为之也。民于斯时以其仰事俯育之馀,又代任。有司之责可谓难矣,幸而贤有力者出于其间,以众人之所共任者任诸己。虽其事有异于古,而其义实可称于今,此予之所喜闻者也。距信城二里许,有溪焉,其源发于闽建,旧为梁以渡,遇春夏间,甚雨浮潦,缆绝舻解,对岸千里,招招舟子,覆溺相寻。里人叶君泽目击斯害,毅然以为己忧,乃相形势,庀工徒,叠大石以址之,架巨木以梁之。经始于嘉定辛巳,至宝庆丁亥告成。凡为屋五十有四,楹枕溪百馀丈,靡金钱几十万,缗旁为僧庐,以职守视,割田立墅以备缮修。县大夫陶候木浓墨大书扁,以善济美其利之溥也。呜呼,世习媮薄,夫人以朘利自营豪宗右族巧渔横猎,其不为州里大蠹者鲜矣。况能心于济物乎。以济物为心者鲜,况能发其家之集以去州之所甚病者乎。叶君此役,其可谓贤也。已昔阳虎谓,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盖仁之与富不相为谋。有仁者之力而无仁者之心,不暇以济物;有仁者之心而无富者之力,不能以济物。叶氏之在上饶未得以甚富称,惟其笃于好仁,故能尽力以既厥事。其不谓贤矣乎。天之于人无私覆也,顾独有富与贫之异者,财出于天而寓于人,犹吏受藏于官司,其出内非能专而有之、锢而守之也。心仁而施公,其受任也必久,享报必丰。否则,获戾于天,转而他属,亦犹吏之私其藏,而废戮随之矣。故万金之家有一再传而流为饿隶者,其不以是欤,惟君用心,其泽可及百世,故予喜为之书。君,字润卿,终将仕郎,子孙多且贤,其兴殆未艾云。

《游西山录》周必大

十一月乙丑朔丙寅日,南至扺豫章,泊南浦亭,在洪乔,职方乘云,对岸即殷洪乔投书渚也。登拄颊亭望西山,以阴雨不快心目。丁卯游铁柱,观柱在小池中,高二三尺,状类假山。道士云,每岁池水溢则江涨,枮则江落。今岁反是。辛未,上蓝长老了贤挟素馔来,壬申,赴府会于滕王阁,天气晴爽,得西山之胜职。方乘引水经及十道。四蕃志云,西山一名厌原山,甲戌,出北门,过大宁寺,同长老登列岫亭,得西山之面。又过大梵寺,登秋屏阁,职方乘云,不知谁所立,但引。曾子固云,见西山正且尽者,惟此阁耳。又过荐福寺,观浅沙泉、马跑泉。寺有钟,光化三年节度使钟传造,乙亥赴汪漕,会于列岫亭,酌浅沙马跑泉,程公辟尝作双泉堂潘兴嗣为记。其旁即清原真人祠,所谓灌口二郎也,旧皆在城内。李伯纪,绍兴初为帅,损城,使可守遂在城外。然其阔亦未易守也。丙子,赴沈帅会于孺子亭。亭在东湖,陈阜卿所创,四围皆荷也。丁丑,以小舟绝江为西山之游,初至沙井口。按《图志》云:在章江西岸石头之上,许旌阳谓吾升天,后一千二百四十年,豫章江心忽生沙州,掩过沙井口,是八百人得仙时也。今相去尚十数丈,陆行二十五里,至贞观院,登阁观禅月罗汉摹本,又五里入上蓝庄,至吴靖州伯思坟庵,又五里而远至鸾冈,三徐盖葬其旁。三徐者,卫尉卿、延休,骑省铉内史锴也。元祐八年,张商英作祠堂记,今有画象。稍前即翠崖也,栋宇沈隐,气象闳壮。南唐保大间,有澄源禅师无殷住此山,李主甚敬之,既死祭以文,时本朝建隆元年也。韩熙载为之铭,其后死,心居此而云峰悦,亦悟道,故江西号为胜地。饭罢同长老了贤步观洪崖井,深不可测,旧有桥跨其上,今废。寺引崖水以给用,又汇其流激大轮为磨,院去崖数十步有奉圣宫,今曰紫清。徐铉为记,有唐肃宗像,道士仅数人。归宿翠崖,方丈观李主赐无殷诏书,皆用澄心堂纸,每画日后即押字,印文如丝发。予题云,李氏世敬桑门。其赐书遍江左诸刹,至于不失旧物,如翠崖者鲜矣。戊寅,早乘小舟循溪依岭行一二里,望所谓药臼者,在石涧湍流中,如石盘然。次度牛栏岭茶园岭,最后度汤家岭,回望生米洲。乃至香城寺榜曰,香城兰若。咸通八年,镇南节度使严景书。昔东晋隆安中昙显肇居此山,尝与陆静修搉论,见北齐高僧传今长老如晦妙喜弟子也。方丈侧,娑罗树两株,叶皆下垂,又罗汉菜常以正月生。饭罢,杖策登山,初过榧林,其间一株最大者,围丈五,号将军树。相传近千年矣,程公辟有诗,次至旧院基,次至砚石山,长一丈四尺,阔六七尺。程公辟有诗,次至灵观尊者坐禅石,次至屋坛,高六尺,阔七尺,是为香城绝顶灵观者。隋开皇初,新罢沙弥也为此坛,行道求戒,寻偿宿仇而终。自寺至此五里,积雪犹未消,远眺章江,略见府城,山后即江东建昌县界,周览移时,复至寺中读顺禅碑二苏诗,刻潘兴嗣记、文慈顺塔记,遂还翠,微日方晡矣。同坚老登愈好亭,在寺后。前长老了因取寒山颂中,微风吹幽松,静听声愈好,之句。而为名自作记,粗可观望。寺场左右山环抱,而鸾冈正当水口,即三徐祠堂也。方丈之右有半月轩,蒋颖叔有诗,又有听松堂、澄源塔。在寺右,大竹成林,围丈五六,傍有齐王庙,即李王弟抚州牧景达也。亦署澄源敕尝舍田入寺,故庙祀之。法堂左阶,花砖犹是南唐旧物,隐起之文皆踏平,向来僧徒大集故也。晚再同坚老及西堂三人过洪崖,俯视深潭,草木蒙蔽,岸崖峭绝,不容测窥。而水声湍洪,疑其有异,乃并涧十馀步,披草而入,始见硖中石数十丈,飞激浪数节倾射,而左崖悬瀑数道,相去三丈,妙绝不减栖贤之三峡。又其右多磐石,可坐。前此三道皆不知,但窥井而已。若非再至,几成徒行主僧善权,巽中旧题诗云,水发香城源,渡涧随曲折。奔流两崖腹,汹涌双石阙。怒翻银汉浪,冷下太古雪。跳波落丹井,势尽声自歇。散漫归平川,与世濯烦热。飞梁瞰灵磨,洞视竦毛发。连峰翳层阴,老木森羽节。洪崖石仙子,炼秀捣残月。丹成已蝉蜕,井臼见遗烈。我亦辞道山,净杯爱清绝。攀松一舒啸,灵风被林樾。尚想骑雪精,重来饮芳洁。亦佳作也。己卯拂旦,游洪崖资禅院,去翠微十里,而近道中,石涧湍流,淙激可爱,度落马岭,乃至本白石道者。智新所居,殿宇甚小,法堂已摧,寝室窗外对梅岭,如屏障。真宗尝御制诗四篇赐智新,有明珠为戒,曾无玷拳石,充粮永不饥之句,谓其煮白石而食也,其馀敕劄皆在。归饭翠,岩同贤老及三西堂。再过洪崖芟草道,坐崖石,汲泉烹茶,纵观飞瀑而行,贤老送别三徐祠下,至江头仅三十里,前盖误而迂也。

《昭烈庙记》蔡荐

玉山县治南走二三里,山旋水会盘盘焉一胜地。为崇奉东岳,天齐仁圣帝之庙。淳祐辛丑冬,荐来于兹,节朔奔走庭下。每见邑人士若他郡来者,相属于道。一日,进父老而问,则对曰:岳帝之功德大矣,抑神有主锡福案者,相焉岳帝庙,貌尊严民惟向拜答贶。若神,此民之所以不能忘也,因举手加额,凛凛若怖畏状。荐变色请曰:神何爵也。曰:是忠靖威显灵,祐英济王也。且曰:庙故基在普宁寺之西,中更兵寇,再罹水患,皆出仓卒。邑人士请命,辄免。绍兴癸亥,合力建今庙,前规后踵,益至于今,轮奂以盛始,王亦未有列号。淳熙初,忽暮夜有奉像置于俗所,谓取命案者。廉其人或曰:旴南丰民而意,卒莫之明,无何。岁饥,疠疫大作,民多暴夭。胥疑王有所怒,后有恍惚遇之者,曰:吾实福,汝不信,视吾足下之泉。寤而往,果得泉,饮之,疾良瘉。已而谒饮之者皆瘉。乃安而敬之。邑令陆君翼年易其案曰,锡福后之人,又别为殿以翼于庑之左,且属荐记之。荐惟王始庙考,太常祀典潭之衡山沅之城西南,岳庙,皆有张太保祠,姓而不名,以水旱盗贼之变,有大威力。士人德之,陈乞加封。自政和暨绍兴累至今,爵妻曰协惠夫人。又考,淳熙九年,江西宪臣方师尹所记,弋阳昭烈庙,谓尝效官京口,被旨如淮阴,赈济得弃。指亭记,论王始末,按书以为记,王本讳抃唐天宝间,睢阳城陷,与张巡、许远死难者三十六人。王梦其家曰:吾得请于帝命辅南岳,为司录事出。乘轻车,迅捷如飞,巡按人间善恶,条具以闻,而加赏罚。吾乘此可诛不忠,后贺兰进明遇疾,若雷霆之震,盖其验也。故祠得依南岳庙。然此独以东岳庙显者,五岳峥嵘,万灵所都,风雨之交,阴阳之会,倏忽去来,固无不在也。乃告父老,而明告之,自今日从赐额揭曰,昭烈之庙,作迎送神二诗,使世歌以祀。辞曰,坎击鼓兮歌舞,骏奔走兮灵庑,奠桂酒兮羞蘋,穆将愉兮神君,神君不来兮我心忧,蹇谁留兮山川悠悠,宛望之兮云为车马,神之灵兮纷纷其来下,邑欣欣兮上堂,裌铠甲兮赤帻绣裳,恍其来兮忽其高翔,为有锡兮福穰穰,挟矢弧兮射彼伯疆,我民敬事兮千载无殃,饮而食兮寿而康。

《广信府城记》王雷

信之为郡江以东望镇也,其地上于饶,其俗美于广。牙闽控粤襟淮面浙隐,然为冲要之会。而四境迥远,旁多深山大谷,人有巢穴其间者,皆轻生好斗脱遇俭岁,不无猩啸竹之警。然府治雄壮,市井蕃庶,阛阓填隘,民之店聚族处者无虑。数万家所恃以帖然者,以有城也。城周于外,延袤几里,雉高广如古侯之封制,障堞环绕,闉堵峙立,得设险守国之义,前贤谓宣和清溪之盗。建炎,寇数云扰,皆莫能犯其城,郡治岿然如故。可以占城之有功于郡矣。考诸图志,皇祐二年夏六月,郡有洚水破城没官,湮舍民居,城尝坏矣。时晋陵张公实守信,亟命修补。自七月九日役工,至九月七日城之旧观粗复。乃淳祐壬子,距皇祐庚寅二百有三年,郡再有水高于城,怀襄之祸尤烈故前,城复坏。水平城如锯斯齧东北隅。以南一带弥望,几无甓,非复畴曩之城矣。宝祐乙卯之三月,知郡澹轩陈公以外府丞出守,凭轼入境,首历坏城而观曰,嗟乎,城所以设险也,一日无城土不可守,堕而不葺可乎,涖事之始,问之仓庾,则垂罄也;问之府库,则赤立也。公蹙额久之,曰:城不可以缓修,又不可以遽修,缓必病,民盍以经之营之;为定规经始,勿亟为良规。若夫费之不给,非所忧也,当自吾身始。于是节,泛费屏宴,游薄奉养正赋之外,秋毫不以入,锱铢积累以为版筑,计龟吉鸠工,作息有程,丈尺有度,夫匠供亿有数,陶堑斲砻,砺垩之备皆有成画。始事于乙卯之九月,讫事于丙辰之十月。田里寂无绎骚之患,县邑了无利益之文。昔之偃者,俄而起固者,俄而平断者,俄而联映带玉溪长蛟之伏也。环抱灵山蛰龙之蟠也,一望晔如新创信之,精神百倍于昔矣。吁敝而补,废而兴,固不易。然至于工,举而役不疲材,集而赋不侵业,就而民不知其为,劳工亦宴然。若无所于事事,此则人之所难能也。回视皇祐之为,役计日才五十六,今踰年而后毕其迟,速殆较然矣。是不然,害有浅深,功有倍半,事力有丰啬。宝祐二年之信,非皇祐二年之信也。夫人久病之,馀元气萎薾。若投之以迅厉之剂,鲜有不生他證者。与其躁切驱迫而或无成,孰若舒徐经理而迄有成善治水者,行其所无事,此岂浅浅者所可蠡测哉。

《游信州岩峒记》洪刍

山有穴曰:岫信之山,大抵皆岫也。出葛溪门二十五里,西游至月岩。自石梁望之,正如半月,形空洞通,达大树中生,又如月之影也。穿岩胁登,石磴傍山,缭行百步,得西林院。浮屠导予行月岩之背,缭西而北转有大山,前后有田耕者,或闻穴中有笙箫轮毂音。由山后口别过一大山,其底洞透,遂与皂隶十馀辈俛首而过。既出穴,循山行又数百步,至一山崦,仰视有大棺阁岩中。上为鹿顶状,自下望之,目可睹,足不可到。乡民坛其下,以祷雨焉。又循山行深入一源,路穷处得幽岩,余所名也。岩有泉,溜泠泠然。出山循道,行二里许,隔大田望,远岩极峻,上又有棺,正犹人间所用匣也。又二里,至云洞山,形截然如城。世谓之仙人城。相传仙人蜕骨葬于此,有三棺或坏因大风雨雷电,则复完如初。疑有鬼神云,复出。大道十里稍南,至灵岩吴赤乌中。开山浮屠导予登重阁,余以朝阳名之。又五里,至待宾岩。梁大同中,开山有鹤衔木石出钱水漂木之异。自黄藤五里至丫头岩,若仄大瓮,然山形岐首也。又南行三十三里,而近至黄岩石壁,黄赤色。自汭口望之,有大山截然向水者,章岩也。自弋绝水行五里,至双岩,又五里,至南岩。严最大,旁有响石,人呼其下其上岑应。唐开成大和中,人所题名具存。又十五里,至吉岩,距宝峰镇七里。自宝峰镇东行至黎家,步得狮子岩,僧居口中。未至贵溪二里许,又得月岩在水之南山顶,正平如城如门。自县步直渡至招真观,得仙岩,正在三山下。昔有王仙者隐居于此,后仙去。三岩相属,有会昌中。唐人大篆题名,形如碧落碑也。其岩无人居,其下有石,底泉色正碧,俗号天井。岁旱,则郡县取水求雨辄应。余欲游不果。自永丰县三十五里灵鹫院,得光相洞,亦岩也。入洞行百馀步,穴塞不可进。相传旧两浮屠入洞中,一人不复出云。出沙溪门四十五里,至黄云岩,窈窕邃深,前后通达,自道傍望之,半山白垩者是也。又深行二十里,至扶竹岩,山形如覆钟,两岩重复,上下皆可容数百人。复出,大道二十里馀,至星岩,余所名也,亦曰仙岩。岩峦仰缀,白石甚夥。夜秉烛则昭然如群星丽天然。自玉山县东门三十五里,至洞岩。初至一岩石乳下,重彩色绚绿遍。一岩中如世所作普陀岩,又至一岩,有石蜿蜒如龙形,岩后复有水泉,前后皆相见。凡广信之域中,岩洞之美无出其右者。余名曰章岩。自岩洞上山又二里许,复得一岩穴,口甚窄,其中黮闇。秉烛而入,乃极宽广,两壁隐出十六大阿罗汉,中有释迦两菩萨像,衣文相好,皆具瑰玮,绝特如此然。余不及见也。又五里,至韩岩,溪漱其根,或隐或见,僧居附焉,此皆余身见而足历者也。士人多不及知,故具列之以俟幽讨者有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