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二百七十五卷目录

 射部汇考一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大雅行苇〉
  礼记〈少仪 射义〉
  周礼〈天官 地官 夏官 考工记〉

戎政典第二百七十五卷

射部汇考一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朱注〉初筵,初即席也。左右,筵之左右也。秩秩,有序也。楚,列貌。殽,豆实也。核,笾实也。旅,陈也。和旨,调美也。孔,甚也。偕,齐一也。设,宿设而又迁于下也。大射,乐人宿县,厥明将射,乃迁乐于下,以避射位是也。举酬,举所奠之酬爵也。逸逸,往来有序也。大侯,君侯也。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天子侯身一丈,其中三分居一白质,画熊其外,则丹地画以云气。抗,张也。凡射,张侯而不系左下纲,中掩束之,至将射,司马命张侯,弟子脱束,遂系下纲也。大侯张,而弓矢亦张节也。射夫既同,此其耦也。射礼,选群臣为三耦。三耦之外,其馀各自取匹,谓之众耦。献犹奏也。发,发矢也。的,质也。祈,求也。爵射不中者,饮丰上之觯也。卫武公饮酒,悔过,而作此诗。此章言因射而饮者,初筵礼仪之盛。酒既调美,而饮者齐一。至于设钟鼓举,酬爵,抗大侯,张弓矢,而众耦拾,发各心竞,云我以此求爵汝也。

《大雅行苇》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挟四鍭,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朱注〉敦,雕通画也。天子雕弓。坚犹劲也。鍭,金鍭剪羽矢也。钧,参亭也,谓参分之,一在前,二在后,三订之而平者,前有铁重也。舍,释也,谓发矢也,均皆中也。贤,射多中也。投壶曰:某贤于某,若于纯奇,则曰奇,均则曰左右均是也。句彀通谓引满也。射礼,搢三挟一,既挟四鍭,则遍释矣。如树如手,就树之言,贯革而坚正也。不侮,敬也。令弟子辞,所谓无怃,无敖,无偕立,无踰言者也。或曰:不以中,病不中者也。射以中多为隽,以不侮为德,言既燕而射,以为乐也。

《礼记》《少仪》

侍射则约矢,侍投则拥矢,胜则洗而以请,客亦如之,不角,不擢马。
〈陈注〉凡射,必二人为耦,楅在中庭,箭倚于楅上。耦前取一矢,次下耦,又进取一矢。如是更进,各得四矢。若卑者侍射,则不敢更迭取之,但一时并取四矢,故谓之约矢也。射与投壶之礼,胜者之弟子酌酒,置于丰上。其不胜者,跪而饮之。若卑者得胜,则不敢径酌,当前洗爵而请行觞也。客若不胜,则主人亦洗而请,所以优宾也。角,兕觥也。今饮尊者及客,不敢用角,但如常献酬之爵也。马者,投壶之胜算。

《射义》〈正义〉

《郑目录》云: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于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案此篇中有乡射,又云不失正鹄。正则宾射。然则乡射、宾射俱有之矣。今《目录》唯云燕射、大射者,但此篇广说天子、诸侯大射、燕射之义,不专于乡射、宾射。故《郑目录》特举大射、燕射,其射之所起,起自黄帝,故《易·系辞》黄帝以下九事章云: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又《世本》云:挥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挥、夷牟,黄帝臣,是弓矢起于黄帝矣。《虞书》云:侯以明之,是射侯见于尧舜。夏殷无文,周则具矣。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注〉言别尊卑老稚,然后射,以观德行也。〈正义〉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者,谓臣于堂下,再拜稽首,升成拜,君答拜,以若臣尽竭其力致敬于君,君施惠以报之也。所以明长幼之序者,此《乡饮酒》谓党正饮酒,以乡统名,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是也。〈陈注〉诸侯之射,大射也。卿大夫之射,乡射也。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陈注〉吕氏曰:礼射者,必先比耦,故一耦皆有上耦下耦,皆执弓而挟矢。其进也当阶,及阶当物,及物皆揖。其退也亦如之。其行有左右,其升降有先后,其射皆拾发,其取矢于楅也,始进,揖,当楅,揖,取矢,揖,既搢挟,揖,退与将进者,揖。其取矢也,有横弓却手,兼弣,顺羽拾取之节焉。卒射而饮,胜者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决,拾加弛弓,升饮,相揖如初。则进退周旋,必中礼可见矣。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德也。
〈注〉驺虞、采蘋、采蘩,今诗篇名。狸首逸下云:曾孙侯氏是也。乐官备者,谓驺虞。曰一发五豝,喻得贤者多也。于嗟乎驺虞,叹仁人也。乐会时者,谓狸首。曰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乐循法者,谓采蘋。曰于以采蘋,南涧之滨,循涧以采蘋。喻循法度,以成君事也。乐不失职者,谓采蘩,曰被之僮僮,夙夜在公。〈陈注〉节者,歌诗以为发矢之节度也。一终为一节。《周礼·射人》云:驺虞九节,狸首七节,采蘋、采蘩皆五节,尊卑之节虽多少不同,而四节以尽,乘矢则同。如驺虞九节,则先歌五节以听,馀四节则发四矢也。七节者,三节先以听。五节者,一节先以听也。四诗,惟狸首亡。驺,厩官。虞,山泽之官。此二职,皆不乏人,则官备可知。吕氏曰:彼茁者葭,则草木遂其生矣。一发五豝,则鸟兽蕃殖矣。吁嗟乎驺虞者,所以归功于二官也。天子之射,以是为节者,言天子继天,当推天地好生之德,以育万物。此所以乐官备也。狸首诗亡,记有原壤所歌,及此篇所引曾孙侯氏,疑皆狸首诗也。狸首,田之所获,物之至薄者也。君子相会,不以微薄废礼,诸侯以燕射会其士大夫,物薄,诚至,君臣相与习礼而结欢。奉天子而修朝事,故诸侯之射,以是为节。所以乐会时也。采蘋之诗,言大夫之妻,能循在家母,教之法度,乃可奉先祖,共祭祀。犹卿大夫已命,能循其未仕,所学先王之法,乃可以与国政矣。故卿大夫之射,以是为节,所以乐循法也。采蘩之诗,言夫人不失职,盖夫人无外事,祭祀乃其职也。惟敬以从事,是为不失职士之事。君何以异此。故士之射,以此为节者,所以乐不失职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陈注〉诸侯虽继世而立,卿大夫有功乃升,非专以射而选也。但既为诸侯、卿大夫,又考其德行,更以射辨其材艺之高下。非谓直以射选补始用之也。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则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陈注〉曾孙侯氏者,诸侯推本始封之君,故以曾孙言。如《左传》曾孙蒯瞆之类是也。四正,谓举正爵以献宾、献卿、献大夫,凡四也,具皆也。此四献皆毕,然后射。此时大夫、君子下及众士,无问大小之官,无有处其职司,献君而不来者,皆御侍于君所也。以燕以射,言先行燕礼而后射也。则燕则誉者燕安也,言君臣上下以射而习礼乐,则安乐而有名誉也。天子养诸侯以礼乐,则无所事征讨矣。而此艺者,又诸侯所以自为正身安国之具也。旧说曾孙侯氏以下八句,狸首篇文。

孔子射于瞿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馀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
〈陈注〉矍相,地名。如堵墙,言围绕而观者众也。乡饮之礼,将旅,酬使相者一人为司正。至将射,则转司正为司马。故云射至于司马也。延,进也。誓众选贤而进,其来观欲射之人也。贲与偾同。覆,败也。亡国,亡其君之国也。与为人后,言人有死而无子者,则宗族既为之立后矣,此人复求为之后也。偾军之将,无勇。亡国之臣,不忠。求为人后者,忘亲而贪利,此三等人,皆在所当弃,故不使之入。其馀则皆可与
之进也。

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有存者。
〈注〉之,发声也。射毕,又使此二人举觯者,古者于旅也语,语谓说义理也,称犹言也。行也者,不言有此行,不可以在此宾位也。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正义〉以为父鹄者,谓升射之时,既身为人父,则念之云所射之鹄,是为人父之鹄中,则任为人父。不中,则不任为人父。以下仿此。谓之鹄者,取名于鳱鹄。鳱鹄,小鸟,而难中。是以中之为隽。但取其名,非呈实鸟也。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
〈陈注〉泽,宫名,其所在未详。疏云:于宽閒之处,近水泽而为之射宫,即学宫也。进爵绌地者,疏云:进则爵轻于地,故先进爵而后益以地也。退则地轻于爵,故先削地而后绌爵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陈注〉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此男子之志也。人臣所以先尽职事,而后敢食君之禄者,正以始生之时,先射天地四方,而后使其母食之也。故曰饭食之谓也。饭食,食子也。

射者,仁之道也。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陈注〉《郊特牲》: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谓射何以能不失射之容节,而又能听乐之音节乎。何以能听乐之音节,而使射之容,与乐之节相应乎。言其难而美之也。循声而发,谓射者依循乐声而发矢也。求免于爵者,以己非老者、病者,不敢当其养礼耳。此让道也。

《周礼》《天官》

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
〈订义〉史氏曰:射有三,曰宾射,曰大射,曰燕射。唯大射,择士而与祭。故射义曰:射中者,得与于祭。然必以射择人者,取其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心在焉故也。 郑康成曰:诸侯谓三公及王子弟封于畿内者。卿大夫亦皆有采地,其将祀其先祖,亦与群臣射以择之。凡大射,各于射宫,共侯者,其所射,以虎熊豹麋之皮饰其侧,又方制之以为,谓之鹄。著于侯中,所谓皮侯。用虎熊豹麋之皮,示服猛讨迷惑者。 王之大射,虎侯,王所自射。熊侯,诸侯所射。豹侯,卿大夫已下所射。诸侯之大射,熊侯,诸侯所自射。豹侯,群臣所射。卿大夫之大射,麋侯,君臣共射焉。凡此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列国之诸侯大射,大侯亦九十,糁七十,豻五十。远尊得伸可同耳。

《地官》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
贾氏曰:谓献贤能之书于王,退来乡内。 郑康成曰:以用也行乡射之礼,而以五物询于众民。当射之时,民必观焉。因询之也。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
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誓射者,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询众庶之仪若是乎。 郑司农曰:询,谋也。问于众庶,以宁复有贤能者。 黄氏曰:和,内志正也。容,外体直也。主皮中也。复曰和容中,不骄不中不慑也。 易氏曰:射以观德,古者诸侯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大射犹然,则乡射为可知。今以其礼推之,凡射之仪,天子与诸侯、卿大夫尊卑虽异,而皆发乘矢,乘矢四矢也,皆有乐以为之节,射义所谓何以射,何以听是已。盖天子驺虞九节,则四节以射,五节以听。诸侯狸首七节,则四节以射,三节以听。卿大夫士采蘋、采蘩五节,则四节以射,一节以听。方其未射,其听审矣。内志正而其节比于乐,是之谓和。外体直而其容比于礼,是之谓容。及其射也,持弓矢,审固,而以中鹄为主。鹄以皮为之,是之谓主皮。乘矢皆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礼乐交作而前之和容备焉,是之谓和容。及其已射,皆有舞以为发扬蹈厉之举,是之谓兴舞。且射之物有五,而其节有三,曰和,曰容,见于未射之时。曰主皮,曰和容,见于射侯之际。曰兴舞,见于既射之后。此射之序。以此推乡射,其礼可考矣。

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
易氏曰:贤者在位,则服休足以长民。居于本所,则分势不足以相临。故出于其乡以长之,所以任其教也。能者在职,则服采足以治乎民。居于他所,则事情必至于不相谙。故入于其乡以治之,所以任其事成。周宾兴贤,能出于乡,不过宾之于乡,亦用之于乡,此正所谓出使长之,入使治之者也。

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
郑锷曰:先王教民之法,未有不因时以谕其意。射之为艺,用于朝觐、宾燕之时,其事为文。用于田猎、攻守之时,其事为武。故以春秋教之。春阳用事,所以明其事之为文。秋阴用事,又以明其事之为武。因时而教,其艺易进,因以明义。 王昭禹曰:古者,男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示其有四方之志。先王之为射礼,因以习武事焉。因以绎志而观德行焉。故必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发,则无不中矣。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学。凡以观德行而已。序者,州之学也。孟子曰:序者,射也。盖射以序进,且以别其贤否也。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郑司农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贾氏曰:先郑云:五射已下,无正文。或别有所见。白矢者,矢在侯而贯侯过,见其镞白。参连者,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剡注者,谓羽头高镞低而去,剡剡然。襄尺者,臣与君射不与君并立,襄君一尺而退。井仪者,四矢贯侯,如井之容仪。

《夏官》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薛平仲曰:险固之守,必有其本。射人之属,是固王政之本务欤。夫射者,男子之事。弧矢之利,其为威天下也,久矣。先王于大祭祀,则有射。于宾客,则有射。于燕饮,则有射。当君臣相事于礼文之交,而不忘武事于弓矢之用,此射人必以下大夫二人为之长者,所以重其本也。 贾氏曰:射,武事,故在此。

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面。
黄氏曰:此即司士朝仪之位,射人掌公卿大夫,其初命见于王,则其位如朝仪之位而有挚。故知其为初命始见也。司士,掌摈士者,膳其挚,是则士初命始见,亦有挚矣。此日视朝之朝,所谓治朝也。听治于此,则曰治朝。射于此,则曰射朝。康成谓:将射,始入见君之位。非也。将射,始入见君,其位或当如此,而何用挚哉。经文自此以上,未有射事,是其设职不专为射也。诸侯来朝,国有吉凶庆吊之事,即亦于此。〈射人掌其戒令,诏相其事〉朝觐法见毕,有所请治,亦于此。〈射人掌其治达〉故总称之曰诸侯在朝,使射人专诏相之,异于诸臣也。大抵射人本掌选择卿大夫,故在国则使正其位,等其挚。会同朝觐,则作大夫介,凡有爵者,大宾客则卿大夫从戒,大史与大夫介,大师则于此选将焉。将在车,则主射,故使治射仪。以射名官,此建官之本意也。郑徒见以射名官,遂谓其职皆射事。若以射名官,其职独为射而已,则建官之意浅矣。夫君射人师扶左,仆人师扶右,是亦为射乎。

其挚,三公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雁。
王昭禹曰:三公,事道也。王之所承,有弗敢臣也。宗伯之挚,不序于其职,而射人以主宾射为先,则三公之挚言于此,亦以见宾而弗敢臣之意。
诸侯在朝,则皆北面,诏相其法。郑康成曰:谓诸侯来朝而未归,王与之射于朝者,皆北面,从三公位。 贾氏曰:法谓在朝进退周旋拱揖之仪。 王昭禹曰:谓朝射之法也。

若有国事,则掌其戒令,诏相其事。
郑锷曰:宾射之时,或有国事掌其戒令,以谕告之,使致其严矣。又从而诏相其事,虑其出封之久,或不知国事之始末也。

掌其治达。
郑康成曰: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

以射法治射仪。
黄氏曰:自此以下,则射事也。射法,自王而下,各有其法,故以射法治射仪。射法必自射人出,故射人虽不掌士,而士之法仪具焉。 王昭禹曰:射之法,不可以不正。射之仪,不可以不文。先王因其度数而制之以为法,因其动容而制之以为仪。自王而下,其耦或六,或四,或三。其侯或二,或一。其乐歌则异节,以至其容,其获,其正,皆有多寡之差焉。此射之法也,又乌有不正哉。以是法而治之,其效见于内志正,外体直,持弓必审,持矢必固,揖逊有度,卑者不得以抗尊。升降有序,先者不得以居后。其为仪也,又乌有不文哉。

王以六耦。
贾氏曰:古之射者,行同能耦,则别之以射,而胜者则饮不胜者,此射之所以有耦。 易氏曰:大射,则大司马合诸侯之六耦。若宾射,则诸侯与王射而合卿大夫以为六耦。以至诸侯之四耦,卿大夫士之三耦,亦各以等杀而辨。

射三侯。
王氏详说曰:荆公以司裘之虎侯、熊侯、豹侯,即射人之三侯。司裘之熊侯、豹侯,即射人之二侯。司裘之麋侯,即射人之一侯。陆农师谓:王射三侯于侯内,以五采画正。诸侯二侯,以三采画正。卿大夫一侯,以二采画正。其说皆失之。司裘所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宾射也。梓人曰:张皮侯而栖鹄,则大射之侯也。又曰:张五采之侯,则宾射之侯也。又曰:张兽侯,则燕射之侯也。司裘言侯而及鹄,射人言侯而及正。射人所谓三侯,当如康成谓五正、三正、二正之侯也。诸侯二侯,即三正、二正之侯也。卿大夫一侯,则二正而已。若以司裘之熊侯、豹侯而降杀之,则梓人所谓皮侯,与五采之侯,何别乎。若谓天子之侯皆五正,则是天子与诸侯、卿大夫射而同其侯矣。臣下与天子角胜负,可乎。当从康成之说,谓异其侯,盖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僭上也。郑锷曰:大射之侯,用皮饰其侧,则以皮为鹄。宾射之侯,用皮饰其侧,则以五采为正。此所以不同。

三获三容。
郑锷曰:射必有人执旌以告获。每侯用一人,故三侯而三获。其名曰获,获者得之难,谓中侯难也。射必有容,其制如屏风,一名曰乏矢力竭,于此告获,容身于此以为隐蔽。每一侯用一容,故三侯而三容。 易氏曰:获即数中之旌,服不氏执之以待获也。容即蔽身之乏,服不氏待获而居乏也。

乐以驺虞,九节五正。
郑康成曰:九节、七节、五节者,奏乐以为射节之差。
贾氏曰:九节者,侯道九十弓。七节者,侯道七十
弓。五节者,侯道五十弓。 郑司农曰:正所射也,《诗》曰:终日射侯,不出正兮。 郑康成曰:考工梓人职曰: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远国,谓诸侯来朝者也。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元居外。三正损元黄,二正去白苍,而画以朱绿。其外之广,皆居侯中参分之,一中二尺。

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乐以狸首,七节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蘋,五节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
郑锷曰:诸侯在国,宾射则四耦,而射二侯,熊、豹也。乐用狸首之诗,以会天子为义也。三节以听,四节以射,其正则去元黄,而用三色也。孤卿大夫自与其宾射,则三耦而射一侯,麋侯也。乐用采蘋,以能循法度为贵也。一节以听,四节以射,其正则去白苍,而画以朱绿也。天子元士在家,宾射用三耦而射一侯,豻侯也。豻,犬也。犬能守,士以守节事君为义,故射豻侯。或谓司裘言: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侯,而不及士,射人乃有射豻侯之法,何也。盖司裘所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宾射也。士无大射,而有宾射,故于正特言豻侯,以有宾射而言也。其侯则用二采以为正,与孤卿大夫同乐。用采蘩,以能守职为贵也。侯不同而正与节皆同,盖士之位去卿
大夫为不远,其礼可以与之同。 孙氏曰:自诸侯、卿大夫等而下之,莫不有别,而所歌之诗,亦使之各谕其志,而安其守。然后雍容礼逊之交修,乖争陵犯之不作,信可以观德矣。

若王大射,则以狸步张三侯。
郑锷曰:射之侯,梓人为之,司裘共之,射人张之。其张也,必用狸步为法。射人主宾射,嫌于张大,射之侯不狸步也,故并言及之大射。如此,则宾燕之侯,可以类推。 郑司农曰:狸步,谓一举足为一步,于今为半步。 李嘉会曰:狸步再举,则为六尺。一弓六尺,九十弓、七十弓、五十弓者,象狸步之弓,以定远近也。 郑康成曰:狸,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发必获。是以量侯道法之。侯道者,各以弓为度。九节者九十弓,七节者七十弓,五节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长六尺。《大射礼》曰: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是也。

王射,则令去侯立于后,以矢行告,卒令取矢。
郑司农曰:射人主令人去侯所而立于后。 贾氏曰:负侯之人,服不氏也。 郑锷曰:射已张侯,获者执旌以负之,不使去侯以避矢,则有误杀伤人之过。 郑司农曰:以矢行告射人主,以矢行高下左右告于王。《大射礼》曰:大射正立于公后,以矢行告于公,下曰留,上曰扬,左右曰方。 郑锷曰:射以中为主。王弓已发,不告以矢之高下左右,则王不知其中否。 王昭禹曰:射毕,令射鸟氏取矢也。故射鸟氏曰: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祭侯则为位。
郑锷曰:射既设侯,则祭其神。司马实爵以献,服不氏既受献,则于侯所北面而祭之。射人主为之位者,以其知仪位故也。 李嘉会曰:宾射、大射,祭侯之礼一同。

与大史数射中。
郑康成曰:射中数,射者中侯之算也。大射曰:司射适阶西,释弓,去扑袭,进,由中东立于中南,北面视算。

佐司马治射正。
郑锷曰:射必有正,梓人张之,大司马治之,射人则掌其事。司马合诸侯之六耦,射人则掌其五正、三正之法故也。 郑氏曰:射正,射之法仪。

祭祀,则赞射牲,相孤卿大夫之法仪。
易氏曰:祭祀之礼,以牲为重。视牲、分牲、养牲、巡牲,见于未祭之先。将祭之时,则夕牲、展牲、牵牲、射牲、割牲。无非礼者。射人所掌,则射牲之礼而已。《国语》曰:禘郊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此虽天子自为之,方其迎牲于门,则君执绋,卿大夫从士执刍,至于君亲射牲,而孤卿大夫咸与焉。此射人、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以其掌射法,治射仪故也。

服不氏,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
郑司农曰:赞,佐也。《大射礼》:命量人巾车张三侯。王昭禹曰:凡射侯,共于司裘,张于射人。服不氏赞,射人张之也。 郑锷曰:使服不氏赞之者,以其力足以服不服,故虽熊、虎、豹之物,皆能张之也。

射鸟氏,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郑司农曰:王射,则射鸟氏主取其矢。矢在侯高者,矢著侯高,人手不能及,则以并夹取之,并夹针箭具,夹读为甲。司弓矢职曰:大射、燕射共弓矢,并夹。

《考工记》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参分其广,而鹄居一焉。
毛氏曰:侯以布为之,以皮饰之。梓人攻木之工,而为侯者,以侯待木而张故也。 郑锷曰:射必用侯正,名曰侯者,盖天子射之,所以服诸侯。臣下射之,得以为诸侯也。天子、诸侯、卿大夫各有所射之侯,而侯之制,则有小大之不同。天子之熊、虎、豹侯,九十弓,侯中丈八尺。诸侯熊侯七十弓,侯中丈四尺。卿大夫麋侯五十弓,侯中一丈。然其侯中之广与崇方则一而已。其广与崇适相等焉,谓侯之中高广相似也。盖偏于左右,则不得其正。倚于上下,则不得其正。惟正,然后可以期于中。所以欲其相等也。匠人之为防,亦云广与崇方,盖非相等,则其力不足以捍患故也。 郑康成曰:崇,高也。方犹等也。
王昭禹曰:鹄栖侯以为的者,鹄之为物,远举而
难中。射以及远中难为善,中则告胜焉。故的谓之鹄也。鹄以皮为之,各如其侯鹄,居侯中三分之一。唯大射以皮侯,其馀有宾射、燕射。 郑锷曰:弓二寸以为侯中,虎侯之弓以九为节,则侯中一丈八尺也。中一丈八尺,则鹄六尺也。由是推之,熊侯七十弓,侯中丈四尺,则鹄方四尺六寸有奇。豹侯、麋侯五十弓,则侯中一丈,而鹄方三尺三寸有奇。郑众、马融皆曰: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者,盖不考诸此耳。

上两个与其身三,下两个半之。
郑锷曰:弓之左右出者,其名曰个,亦名曰舌个,或音干,取其张而用力也。又名曰舌者,取其出而左右也。侯有中又有躬,有舌,舌即个也。与其身三者,言身居一分,上两个倍之,而居其三也。下两个半之者,言下两个居上两个之半也。 郑康成曰:身,躬也。《乡射礼记》曰:倍中以为躬,倍躬以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

上纲与下纲出舌寻,縜寸焉。
郑司农曰:纲,连侯绳也。舌,维持侯者。縜,笼纲者。赵氏曰:縜是圈子,穿在个边,纲却穿过圈子,以缚在植上。 易氏曰:纲所以持侯而系于植,縜所以持纲而系于侯。上纲与下纲出舌皆八尺者,以象人张臂之义。縜寸者,以象人伸指之义。盖臂为寻,而指为寸,皆近取诸身者也。此又三射之侯,与夫三侯、二侯、一侯之所同也。

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
王东岩曰:此大射之侯。 郑康成曰:皮侯,以皮所饰之侯。司裘职曰:王大射,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谓此侯也。 贾氏曰:缀于中间,似鸟之栖,故曰栖鹄。 郑锷曰:春以功,盖气至于春,则发生之时。人至于春,则立功之时。大射之礼,所以发动,使之求为有功之事也。

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
郑锷曰:五采之鹄者,即射人所谓五正之侯也。虎侯五正,熊侯三正,豹侯二正,用五采以画焉,中朱,次白,次苍,次黄,而元居外,以五行相克为次也。以南为首,故先朱以正为的。故曰正画用五采,故曰采侯,张五采之侯,则王与来朝之诸侯,行宾射之礼也。惟朝会而张此侯以射,此远国所以系心于王,而不敢携贰也。

张兽侯,则王以息燕。
郑锷曰:六兽皆正面画其正首,于正鹄之处,张兽侯,以明兽之害人者,吾已射之矣。此可以息燕焉。

祭侯之礼,以酒脯醢。
王昭禹曰:侯而祭之者,神无乎不在,而君子无往不用其至也。

其辞曰:惟若宁侯,毋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强饮强食,诒女曾孙,诸侯百福。
郑康成曰:若犹女也。宁,安也。谓先有功德,其鬼有神,或有也,若如也。属犹朝会也。抗,举也。张也,诒遗也。曾孙诸侯,谓女后世为诸侯者。 易氏曰:侯之为侯,非止射侯而已。内能受矢,外能威人者,为射之侯。屏蔽王室,敌王所忾者,亦为天子之诸侯。使诸侯而安其为侯,则善矣。其或不安其为侯,不能奉承乎王命,则司马九伐之法,在所必及。故托其辞于祭侯曰:抗而射女,尔诸侯可不知所戒乎。诚能安其为侯,谨守臣节,则富贵可以长守。故曰:强饮强食,诒女曾孙,诸侯百福。虽曰诒之,自上而所谓惟若宁侯者,实诸侯之自求多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