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二百七十八卷目录

 龙眼部汇考
  龙眼图
  嵇含南方草木状〈龙眼〉
  贾思协齐民要术〈龙眼〉
  郭橐驼种树书〈龙眼〉
  范成大桂海果志〈龙眼 山龙眼〉
  王世懋闽部疏〈山龙眼〉
  本草纲目〈龙眼〉
  闽书〈龙眼〉
 龙眼部艺文〈诗词〉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 宋苏轼
  龙眼           刘子翚
  寄龙眼〈二首〉       张栻
  龙眼           王十朋
  秋日归故园啖龙眼     明宋珏
  龙眼〈二首已上诗〉    王象晋
  浣溪沙〈已上词〉     宋阙名
 龙眼部选句
 龙眼部纪事
 龙眼部杂录
 杨梅部汇考
  杨梅图
  嵇含南方草木状〈杨梅〉
  贾思协齐民要术〈杨梅〉
  段公路北户录〈白杨梅〉
  清供录〈杨梅渴水〉
  便民图纂〈藏杨梅法〉
  王世懋果疏〈杨梅〉
  本草纲目〈杨梅〉
  王象晋群芳谱〈杨梅〉
 杨梅部艺文一
  杨梅赞           梁江淹
  杨梅图赋         明朱应登
 杨梅部艺文二〈诗词〉
  参寥惠杨梅         宋苏轼
  杨梅             陶弼
  杨梅〈二首〉        郭祥正
  杨梅            陈景沂
  杨梅            平可正
  六峰项里看采杨梅       陆游
  项里观杨梅〈三首〉      前人
  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     周必大
  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二首〉杨万里
  杨梅             岳珂
  杨梅            徐似道
  咏杨梅            方岳
  杨梅             前人
  初食杨梅         明杨循吉
  白杨梅            瞿佑
  赐杨梅           李东阳
  谢于乔送杨梅乾无诗用前韵奉索
                 前人
  杨梅             吴宽
  平望夜泊〈已上诗〉     王稚登
  阮郎归〈西湖摘杨梅〉   宋周紫芝
  南柯子           陈舜翁
  浪淘沙〈越中杨梅〉     吴文英
  浪淘沙            王观
  燕山亭〈杨梅已上词〉    元张雨
 杨梅部选句
 杨梅部纪事
 杨梅部杂录
 枇杷部汇考
  枇杷图
  周礼〈地官场人〉
  郭义恭广志〈枇杷〉
  贾思协齐民要术〈枇杷〉
  便民图纂〈藏枇杷法〉
  王世懋果疏〈枇杷〉
  本草纲目〈枇杷〉
 枇杷部艺文一
  枇杷赋           宋周祗
  安成郡庭枇杷树赋       谢瞻
  枇杷帖           唐太宗
  枇杷赋          明薛章宪
 枇杷部艺文二〈诗〉
  枇杷花          唐羊士谔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之   司空曙
  枇杷            宋宋祁  隐净遗枇杷        梅尧臣
  依韵和行之枇杷时予送红梅与之
                前人
  枇杷洲          司马光
  真觉寺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苏轼
  咏枇杷          杨万里
  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戏作长句            陆游
  手种枇杷         范成大
  东丘兰若见枇杷      明高启
  枇杷            沈周
  赐枇杷          李东阳
  纪赐枇杷          吴宽
  赐鲜枇杷         于慎行
 枇杷部选句
 枇杷部纪事
 枇杷部杂录

草木典第二百七十八卷

龙眼部汇考

释名

龙眼〈别录〉    益智〈别录〉
龙目〈纲目〉    比目〈纲目〉
骊珠〈草木状〉   燕卵〈草木状〉
鲛泪〈草木状〉   蜜脾〈草木状〉
木弹〈图经〉    圆眼〈俗名〉
荔枝奴〈草木状〉  川弹子〈草木状〉

龙眼图


《嵇含南方草木状》《龙眼》

龙眼树如荔枝,但枝叶稍小,壳青黄色。形圆如弹丸,核如梡子。核而不坚,肉白而带浆。其甘如蜜,一朵五六十颗,作穗如葡萄然。荔枝过即龙眼熟,故谓之荔枝奴。言常随其后也。东观汉记曰:单于来朝,赐橙橘、龙眼、荔枝。魏文帝诏群臣曰:南方果之珍异者,有龙眼、荔枝,令岁贡焉,出九真交趾。

《贾思协·齐民要术》《龙眼》

《广雅》曰:益智,龙眼也。
《广志》曰:龙眼,树叶似荔枝,蔓延缘木生。子如酸枣,色黑,纯甜无酸,七月熟。
吴氏《本草》曰: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

《郭橐驼·种树书》《龙眼》

生龙眼沸汤内淖过,食之不动脾。

《范成大·桂海果志》《龙眼》

龙眼,南州悉有之。极大者出邕州,围如当二钱,但肉薄不能,远过常品,为可恨。

《山龙眼》

山龙眼,色青,肉如龙眼。

《王世懋·闽部疏》《山龙眼》

山果中有枝叶,略似凤尾。蕉者曰山龙眼,结实累累,视龙眼小,而味酸。山僧取以供佛。
《本草纲目》《龙眼释名》
李时珍曰:龙眼,龙目象形也。吴普本草谓之龙目,又曰比目。曹宪博雅谓之益智。
陶弘景曰:广州有龙眼,非益智也。恐彼人别名耳。马志曰:甘味归脾,能益人智,故名益智。非今之益智子也。
苏颂曰: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目为荔枝奴。又名木弹。晒乾寄远,北人以为佳果,目为亚荔枝。
集解

《别录》曰:龙眼生南海山谷,一名益智。其大者似槟榔。苏恭曰:龙眼树似荔枝,叶若林檎。花白色,子如槟榔,有鳞甲,大如雀卵。
苏颂曰:今闽广蜀道,出荔枝处皆有之。嵇含南方草木。状云:木高一二丈,似荔枝,而枝叶微小,凌冬不凋。春末夏初,开细白花。七月实熟。壳青黄色,文作鳞甲,形圆,大如弹丸,核若木梡。子而不坚,肉薄于荔枝,白而有浆。其甘如蜜,实极繁。每枝三二十颗,作穗如蒲桃。汉时,南海常贡之,大为民害。临武长唐羌上书言状,和帝感其言,下诏止之。
李时珍曰:龙眼正圆,别录苏恭。比之槟榔,殊不类也。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晒令乾成朵,乾者名龙眼锦。按范成大《桂海志》,有山龙眼,出广中。色青,肉如龙眼。夏月实熟,可啖。此亦龙眼之野生者与。
实气味

甘平无毒。
苏恭曰:甘酸温。
李廷飞曰:生者沸汤瀹过,食不动脾。
主治

《别录》曰: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蛊毒,去三虫。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李时珍曰: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发明

李时珍曰: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严用和济生方,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甘味归脾,能益人之智义。
核主治

李时珍曰:胡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六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
附方

归脾汤,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用龙眼肉、酸枣仁,炒黄芪,炙白朮,焙伏神各一两,木香半两,灸甘草二钱,半㕮咀,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水二钟,煎一钟温服。〈济生方〉

《闽书》《龙眼》

张岳惠安志大者,名龙眼。次名人眼,小者名鬼眼。俗不识别,总谓龙眼。陈懋仁泉南,杂记龙眼,甘香溢牙齿间,啮者多不知。厌出长乐者,大可寸许,最佳名长乐员。泉州近出英山,亦其亚也。宋刘屏山诗: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
龙眼部艺文〈诗词〉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 宋苏轼

龙眼与荔枝,异出同父祖,端如柑与橘。未易相可否。异哉。西海滨琪树罗元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独使皴皮生,弄色映雕俎。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龙眼》刘子翚

幽姿傍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痾。

《寄龙眼》张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秋林圆实著嘉名。虽无赪玉南风面,却愿筠笼千里行。


手自封题寄故人,聊将风味付诗情。千年尚忆唐羌疏,不污华清驿骑尘。

《龙眼》王十朋

绝品轻红扫叶无,纷纷万木似龙呼。实如益智本非药,味比荔枝真是奴。
《秋日归故园啖龙眼》宋珏
平昔轻旁挺,不堪荔作奴。今知奴有等,贤蠢亦多途。方回及陶侃,自比常奴殊。外裹黄金色,中怀白玉肤。劈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更怜核如漆,湛湛小儿矑。龙目与虎目,比喻何其愚。但恨荔熟时,主在奴不俱。安得共盘敦,床头捉刀夫。际此清秋后,晶晶空满盂。尼父思伯玉,使乎复使乎。

《龙眼》王象晋

来从炎徼登雕俎,满案芬馨总莫逾。崖蜜纵甘终带酢,江瑶虽美未全瑜。骚人赋就芳名远,汉帝移来贝彩敷。较烈侧生应不沗,何缘唤作荔枝奴。


何缘唤作荔枝奴,艳冶丰滋百果无。琬液醇和羞沆瀣,金丸的皪赛玑珠。好将姑射仙人产,供作瑶池王母需。应共荔丹称伯仲,况兼益智策勋殊。

《浣溪沙》宋·阙名

酒拍胭脂颗颗新,丹砂燃火叶精神,暑天秋杪锦春生。香味已惊樱实淡,绛衣还笑荔支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龙眼部选句

晋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支。
《吴都赋》龙眼、橄榄、棎榴禦霜。
张协七命,析龙眼之房,剖椰子之壳。
宋范成大《荔支赋》觉龙目之幺么,咍葡萄之甘酸。

龙眼部纪事

《三辅黄图》:扶荔宫,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龙眼、荔枝皆百馀本。
《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险阻,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注〉谢承书曰: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补临武长。县接交州,旧献龙眼、荔枝及生鲜,献之,驿马昼夜传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亡不绝。道经临武,羌乃上书谏曰:臣闻上不以滋味为德,下不以供膳为功,故天子食太牢为尊,不以果实为尊。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帝从之。章报,羌即弃官还家,不应徵召,著唐子三十馀篇。
《南匈奴传》:汉遣单于使,令谒者将送,赐䌽缯千匹,锦四端,金十斤,大官御食酱及橙、橘、龙眼、荔枝。
《吴志·士燮传》:燮领交阯太守。建安十五年,孙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年,迁卫将军,封龙编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广东通志》:澄海县七夕酒集,多用龙眼,谓之结星。

龙眼部杂录

《涪翁杂说》:左太冲《蜀都赋》云:旁挺龙目,侧生荔枝。龙眼惟闽中及南粤有之。太冲自言十年作赋,三都所有,皆责土物之贡。至于言龙目,亦不自知,其失也。梧浔杂佩龙眼,自尉陀献汉高帝始,有名见《西京杂记》。左太冲赋:旁挺龙目,即此。梧浔署中皆有之,结实甚繁。剖之,色莹白,政如水晶。丸核映于外,味亦甘美。但微觉草气风韵,远逊荔枝,故谓之荔枝奴。苏长公曰:闽粤人高荔枝,而下龙眼,吾为平之。荔枝如食蝤蛑大蟹,斫雪流膏,一啖可饱。龙眼如食彭越石蟹,嚼啮久之,了无所得。然酒阑口爽,餍饱之馀,则咂啄之味。石蟹有时胜蝤蛑也。长公此语,足为荔枝解嘲。《泉南杂志》:荔枝才已,龙眼始行。荔枝饱味之,馀不堪咀嚼。如膏粱子弟,居常醲脆,一旦家落餔薄糜,便不适口。
宋珏荔枝谱:侧生见重于世,诗赋歌咏,连篇累牍。独旁挺寥寥,何也。岂以色香顿殊,味亦远逊。遂尔见轻耶。然圆若骊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补精益髓,蠲渴扶饥,美颜色、润肌肤,种种功效,不可枚举。至于寄远广,贩坐贾,行商利,反倍于荔枝。则龙目何可贬也。至若耳食之,夫以荔热伤人,龙目大补,反欲昂此轻彼。则婢学夫人,不觉膝自屈矣。
荔枝净尽,龙目丛生。时则玉露流晨,金风扇晚。缓剥饱餐,亦非人世所有。譬梅花已残,忽有桃杏,牡丹初谢,重见芍药。幽兰乍萎,仍生蕙草。皆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者也。谓之曰:奴其义如媵其功,如殿然。亦惟宝圆、虎目、蜜毬等品,方堪作奴耳。

杨梅部汇考

释名

杨梅〈草木状〉   朹子〈北户录〉
圣僧〈纲目〉

杨梅图


《嵇含南方草木状》《杨梅》

杨梅,其子如弹丸,正赤。五月中熟。时似梅,其味甜酸。陆贾南越行,纪曰:罗浮山顶,有胡杨梅。山桃绕其际,海人时登采拾,止得于上饱啖,不得持下。东方朔林邑记曰:林邑山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既红,味如崖蜜,以酝酒,号梅香酎。非贵人重客不得饮之。

《贾思协·齐民要术》《杨梅》

《临海异物志》曰:其子大如弹子,正赤,五月熟。似梅味甜酸。
食经藏杨梅法,择佳完者一石,以盐一斗淹之,入盐肉中,仍出曝令乾熇。取杬皮二斤,煮取汁渍之,不加蜜。渍梅色如初,美好可堪数岁。

《段公路·北户录》《白杨梅》

杨梅叶如龙眼。树冬青,一名朹播州。有白色者,甜而绝大。

《清供录》《杨梅渴水》

杨梅不计多少,掬搦自然汁,滤至十分净,入砂石器内,慢火熬浓,滴入水,不散为度。若熬不到,则生白醭,贮以净器。用时,每一斤梅汁,入蜜三斤,脑麝少许。冷热,任用如无蜜毬糖四斤,入水,熬过亦可。

《便民图纂》《藏杨梅法》

枇杷、林檎、杨梅等果,用腊水,同薄荷一握,明矾少许,入瓮内,投果于中,颜色不变,味更凉爽。

《王世懋·果疏》《杨梅》

杨梅,须山土。吾地沙土,非宜种之。亦能生,但小耳。树极婆娑可爱。今当种澹圃高冈上,与山矾相覆荫。
《本草纲目》《杨梅释名》
李时珍曰: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段氏北户录名朹子,扬州人呼白杨梅为圣僧。
集解

马志曰:杨梅生江南、岭南山谷,树似荔枝树,而叶细阴青。子形似水杨子,而生青熟红肉在核上。无皮壳。四月、五月采之,南人腌藏为果,寄至北方。
李时珍曰:杨梅,树叶如龙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开花结实,形如楮实子。五月熟,有红白紫三种。红胜于白,紫胜于红。颗大而核细,盐藏、蜜渍、糖收皆佳。东方朔林邑记云:邑有杨梅,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熟则如蜜。用以酿酒,号为梅香酎,甚珍重之。赞宁物类相感,志云:桑上接杨梅,则不酸。杨梅树生癞,以甘草钉钉之,则无。皆物理之妙也。
陈藏器曰:张华《博物志》言:地瘴处,多生杨梅,验之信然。
实气味

酸,甘温,无毒。
孟诜曰:热微毒,久食令人发热,损齿及筋,忌生葱同食。
吴瑞曰:发疮致痰。
实主治

开宝曰:盐藏食,去痰止呕,哕消食下酒,乾作屑。临饮酒时服,方寸匕止吐酒。
孟诜曰: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烧灰服断下,痢甚验。盐者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
核仁主治

脚气。
李时珍曰:按王性之《挥麈录》云:会稽杨梅为天下冠,童贯苦脚气,或云:杨梅仁可治之。郡守王嶷馈五十石,贯用之而愈。取仁法以柹漆拌核,暴之,则自裂出也。
树皮根主治

大明曰:煎汤洗恶疮疥癣。
李时珍曰: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
附方

下痢不止,杨梅烧研,每米饮服二钱,日二服。〈普济方〉头痛不止,杨梅为末,每食后,薄荷茶服二钱,或以消风散。同煎或同捣末,以白梅肉和丸弹子大。每食后,葱茶嚼下一丸。〈朱氏集验方〉
一切损伤,止血生肌,令无瘢痕,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挺子,以竹筒收之。凡遇破伤,研末,傅之神圣绝妙。〈经验方〉
中砒毒,心腹绞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用杨梅树皮,煎汤二三碗,服之即愈。〈王硕易简方〉
风虫、牙痛、普济方,用杨梅根皮厚者,焙一两,川芎藭五钱,麝香少许,研末。每用半钱鼻内嗅之,口中含水,涎出痛止。摘要方,用杨梅根皮、韭菜根、厨案上油泥,等分捣匀,贴于两腮上,半时辰其虫从眼角出也。屡用有效之方。

《王象晋群芳谱》《杨梅》

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吴中杨梅,种类甚多。名大叶者,最早熟,味甚佳。次则卞山,本出苕溪,移植光福山中,尤胜。又次为青蒂、白蒂及大小松子。此外味皆不及。树若荔枝,叶细青,如龙眼及紫瑞香。
种植性宜山地,核投粪池中,浸六月取出,收润土中。二月锄地,种之。待长尺许,次年移栽。三四年后,以生子枝接之。次年仍移栽山地,多留宿土。腊月内离根四五尺,于高处开沟灰粪,壅之不宜著根。每遇雨,肥水渗下,则结子大而肥。
制用糖杨梅,以梅三斤为率。用盐一两腌半日,沸汤浸一夜,控乾,入糖二斤,薄荷叶一大把,轻手拌匀,日暴,汁乾收。

杨梅部艺文一

《杨梅赞》梁·江淹

宝跨荔枝,芳轶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照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

《杨梅图赋》〈有序〉明·朱应登

吴人沈石田,为杨梅写生。绿叶敷畅,朱实累然。即而谛观天趣,溢发如江南盛夏,见其熟时也。田南山使君购藏于家,永以为好,命应登赋云。

维兹珍卉,禀精于阳。嘉后皇之锡类,眷鹑火之遐方。覆赫曦之炎景,沐瀼露之休光。丹粼粼以即次,绿蓁蓁而含芳。耀圆辉而外朗,敛润液而内藏。始的皪以璀璨,或婑媠而低昂。乃若长赢开序,朱明应候,绿刺未脱。丹实已皱,吴都越壤。有丰其族,络谷包山,轮囷纚属。或绛如绡,或赤如縠,或青如黛,或碧如玉。嫣者如愁;鲜者如沐;累者如贯;并者如逐。迟者未苞,疾者先熟。骊珠骈首,夜光溢目。焜焜韡靴,烂若龙烛。掩奔星之流彩,夺明霞之灏魄。鲛人见而宵泣,翔禽骇而昼伏。譬之魏侯照乘之珠,赵氏连城之璧。勾漏丹砂之产,金谷珊瑚之植。虽刚柔之殊,体殆煜爚而同色。至若河干水涯,靡靡半垂。髣髴江妃,解佩赠遗。暑雨既零,红肌生粟。又若王嫱畏寒颦蹙,温风南来,紫艳半开。又若象罔,赤水初回。繁枝葰楙,一颗独妩。又若息妫丹唇欲举,夜月皎映,万树皆赤。又若广陵灯火元夕,鸟剥虫穿,落红满前。又若马嵬妖血尚鲜,肇服青而变绯,儗官资之著,令爰由酸而入甘,协五味之中正,谓圆融以谐俗。实精覈而怀劲,悦众口而靡要。盖天然以成性。于是狡童媛女,遨游采掇,擢纤指于罗袖。攘玉腕于跳脱,扶舆猗靡扬袘,戍削抚筠笼之未盈。盻柯条之渐薄,点素裳而成绚。互目成而相谑。若夫中使宣言,上供见督,扬翠华之羽旗,挽黄龙之飞舳。钦厥苞于下里,致款诚于上国。寝园经荐天官,献新内庭遍赐,波及群臣,含桃辞宠。素柰失御秾李,惭出枇杷寝,妒于斯时也。孰悲其不遇,又若公子爱客,广堂丰燕,酒殽醉饱。宾主既倦,而斯果在侧,莫不眩目而侈。心贪取而争羡,觉烦愦之去体,喜清芬之下咽。然果木之珍,适口充腹,苟为无餍,名曰嗜欲,钦轲生之制命,鉴老氏之知足,聊用赋而广之,庶可以蠲乎殆辱。

杨梅部艺文二〈诗词〉《参寥惠杨梅》宋·苏轼

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直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杨梅》陶弼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翠条丹实休相学,不愿红尘一骑来。

《杨梅》郭祥正

红实缀青枝,烂熳照前坞。不及杏繁时,林间有仙果。


颗颗龙睛湿,深深映石门。自怜非荔子,不得荐尧阍。

《杨梅》陈景沂

止渴还相似,和羹谅亦同。不思五和里,均擅一调功。

《杨梅》平可正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欲寄山中友,恐起头陀爱渴心。

《六峰项里看采杨梅》陆游

绿阴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火
齐,先惊探颔得骊珠。斜簪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摘千株。

《项里观杨梅》前人

山前五月杨梅市,溪上千年项羽祠。小伞轻舆不辞远,年年来及贡梅时。


隔岁租园不计钱,杨梅海里过年年。痴人只竞閒名利,那信三山是地仙。


山中户户作梅忙,火齐骊珠入帝乡。细织筠笼相映发,华清虚说荔枝筐。

《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周必大

炎官伞照涛江红,五月献果明光宫。越人一枝古所重,蜀无他杨谱则同。元珠更将赤水浴,流火呈祥覆王屋。下伴长安黑弹丸,杀吏惊人寒起粟。新诗字字含芳鲜,大书遗我敦同年。请君速访天竺老,食白追继仇池仙。

《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杨万里

越绝诸杨盛一时,与侬瓜葛不曾知。一夫自叹吾衰矣,此客何从梦见之。也解过江寻德祖,政缘作尹是丘迟。渠伊不是南村派,未分先驱事荔枝。


梅出稽山世少双,情知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醉生红粟,墨晕微深染紫囊。火齐堆盘珠径寸,醴泉浸齿蔗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

《杨梅》岳珂

渰历三家市,梅垂万颗酸。云池看火树,嵝室试金丹。风露盈篮重,冰霜透齿寒。他杨应不类,留与子云看。

《杨梅》徐似道

火齐无光荔实圆,未尝先说齿流涎。唤回天竺三年梦,参透披云一味禅。

《咏杨梅》方岳

五月梅晴暑正袢,杨家亦有果堪攀。雪融火齐骊珠冷,粟起丹砂鹤顶殷。并与文园消午渴,不禁越女蹙春山。略如荔子仍同姓,直恐前身是阿环。

《杨梅》前人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初食杨梅》明·杨循吉

杨梅本是我家果,归来相对叹先作。往来南北相十年,久不餐汝几忘却。忆从年少在吴中,食以成伤难疗药。年年端午即有之,街头卖折先附郭。初间生酸带青色,次见熟从枝上落。吴侬好奇不论钱,一味才逢倾倒橐。生时薰蒸喜烈日,所怕狂风阴雨虐。有红有白紫者佳,大如弹丸圆可握。生芒刺口易破碎,到牙甘露先流腭。黄船奉贡昼夜走,数枚出赐惟台阁。其馀官小那得预,说著江南怀颇恶。吴人盐蜜百计收,不知本味终枯涸。肉存液去但有名,夺以酸甜无可嚼。我今到家又遇夏,正是高林雨方濯。满盘新摘恣狂啖,十指染丹如茜著。细思口实亦小事,其来乃以微官博。使余不有故山归,安得香鲜列惟错。人生百年有适意,忍口劳劳何所乐。

《白杨梅》瞿佑

乃祖杨朱族最奇,诸孙清白又分枝。炎风不解消冰骨,寒粟偏能上玉肌。异味每烦山客赠,灵根犹是圣僧移。水晶盘荐华筵上,酪粉盐花两不知。

《赐杨梅》李东阳

官河催载满船冰,五月杨梅入帝京。沁齿不知红露湿,到诗偏助玉堂清。名从傅鼎遥分派,价比隋珠亦称情。再拜文华门外地,讲筵恩重若为荣。

《谢于乔送杨梅乾无诗用前韵奉索》前人


深夜柴门阖更开,杨梅香送满罂来。霜乾浅带层冰结,红烂纷成万粟堆。坐爱春盘装磊落,忆从秋树采崔嵬。莫教俗却先生馈,佳句重烦答我裁。

《杨梅》吴宽

五月果初熟,枝头鹤顶丹。欲知甘冷好,千颗荐冰盘。

《平望夜泊》王稚登

雨多杨梅烂,青筐满山市。儿女当夕餐,嫣然口唇紫。
《阮郎归》〈西湖摘杨梅〉宋·周紫芝
西湖山下水潺潺,满山风雨寒。枝头红日晓斓斑,越梅催染丹。连翠叶拥金盘,玉池生乳泉。此生三度试甘酸,欲归,归尚难。

《南柯子》陈舜翁

德祖家珍熟,钱塘五月中。碧梧桐,翠盖筠笼。倾向水晶盘,内斗尝空。绛粟成团小,清甜笑蜜浓。微酸犹解惨人容。最是玉纤撚,处染轻红。
《浪淘沙》〈越中杨梅〉吴文英
绿树越溪湾,雨过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
红粟颗,封寄长安。别味带生酸,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衫袖醉痕花唾在,犹带微丹。

《浪淘沙》王观

素手水晶盘,叠起仙丸。红绡碾碎却成团,安得密排金粟遍,何似鸡冠。味胜玉浆寒,只怕宜酸。莫将荔子一般看,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
《燕山亭》〈杨梅〉元·张雨
鹤顶珠圆猬肌,粟聚宝叶揉蓝,初洗亲剪翠。柯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骨换丹砂,笑尚带儒酸风味。谁记曾问谱西,冷绿阴青子。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纤手素盘历乱,殷红浮沈半壶脂。水珍果同时惟醉,写来禽青李。争似为越女、吴姬染指。

杨梅部选句

唐宋之问诗: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孟浩然诗:稚子摘杨梅。
张泌诗:高林带雨杨梅熟。
宋梅尧臣诗: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张舜民诗:姑射团肌雪,祝融留眼睛。〈又〉正愁春酒尽,且喜火丹成。
王安石诗:冥冥江雨熟杨梅。
苏轼诗:南村诸杨北村卢,白花青叶冬不枯。垂红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又〉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又〉时于棕里得杨梅。
陆游诗:今年项里杨梅熟,绿李来禽不足言。〈又〉火齐杨梅已再尝。〈又〉杨梅线紫开园晚。
明徐阶诗:三春叶底青丸小,五月枝头赪弹圆。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乾。

杨梅部纪事

《世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浔阳记》:庐山顶上有湖,广数顷,有杨梅、山桃。止得于上饱啖,不得将去。
《吴兴记》:故章县,县北有石椁山,出杨梅,常以贡。御张华所谓地有名章,必生杨梅。盖此谓也。
《南史·王虚之传》:虚之,十三丧母,三十三丧父,二十五年盐酢不入口。庭中杨梅树隆冬三实,时人以为孝感所致。
《任昉传》:昉出为新安太守。为政清省,吏人便之。郡有蜜岭及杨梅,旧为太守所采,昉以冒险多物故,即时停绝,吏人咸以百馀年未之有也。
《海山记》:炀帝在西苑,一日,明霞院美人杨夫人喜报。帝曰:酸枣邑所,进玉李一夕,忽长清,阴数亩。帝沈默甚久,曰:何故。而忽茂夫人云:是夕,院中人闻空中若有千百人语,言今李木当茂。洎晓看之,已茂盛如此。帝欲伐去,左右或奏曰:木德来助之应也。又一夕,晨光院周夫人来奏:云院中杨梅,一夕忽尔繁盛。帝喜问曰:杨梅之茂,能如玉李乎。或曰:杨梅虽茂,终不敌玉李之盛。帝往两院观之,亦自见玉李繁茂。后梅李同时结实,院妃来献。帝问曰:二果孰胜。院妃曰杨梅虽好,味颇清酸,终不若玉李之甘。苑中人多好玉李。帝叹曰:恶梅好李,岂人情哉,天意乎。后帝将幸扬州,一日院妃报:杨梅已枯死。帝果崩于扬州。
《湘潭记》:陆展郎中见杨梅,叹曰:此果恐是日精然。若无蜂儿采香,谁胜难和之味。即以竹丝篮,贮千枚,并茶花蜜,送衡山道士。
《澄怀录》:郭文在山间,有石榴、杨梅等花,为樵牧所伤,殆甚。文卖簪沽酒,以浇花树。人问之,曰:为二子洗疮止痛。
《姑臧前后记》:赵纶妻死,遗雪竹搔头于阶下。不数日,化为杨梅,花朵如伞。时人异之。
《清异录》:闽士赴科,临川人赴调,会京师旗亭,各举乡产。闽士曰:我土荔枝,真压枝天子、钉坐真人。天下安有并驾者。抚人不识荔枝之未腊者,故盛主杨梅。闽士不忿:遂成喧竞。旁有滑稽子徐,为一绝云:闽誇玉女含香雪,吴美星郎驾火云。草木无情争底事,青明经对赤参军。
《诗话总龟》:宋时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庭前多杨梅、卢橘。子瞻诗曰:梦绕吴山却月廊,杨梅卢橘觉犹香。《挥麈录》:王嶷字丰父,守会稽。童贯时方用事。贯苦脚气,或云:杨梅仁可疗是疾。丰父裒五十石以献之。《西湖古迹事实》:杭州杨梅坞,在南山,近瑞峰。石坞内有一老妪,姓金。其家杨梅甚盛,俗称杨梅坞,所谓金婆杨梅是也。
《吴兴园林记》:叶氏石林,在卞山之阳,一径产杨梅。盛夏之际,十馀里间,朱实离离,不减闽中荔枝也。《剑南诗注》:项里乡,俗谓杨梅,止曰梅。谓选择杨梅者,曰作梅。
《西吴枝乘》:果实芰藕、菱芡皆佳,而杨梅殊绝。出太子湾者,大几如卵,甘不胜口。
《弁山记》:弁山下,杨梅树以数万计。青翠满林,不减闽之荔枝。
《福建志》:尤溪县九仙山,有石棋局。乡人林,五入樵山中,见二人奕从旁观之,二白鹤啄杨梅,堕一颗于地。奕者令拾之,因俯拾以食,遽失奕者所在。抵家遂辟,谷不火食。

杨梅部杂录

《南越志》:熙安县白蜀里多杨梅。张公以为名章,则多杨梅。此偶以所闻而命书。后好事,改地就之耳,求白蜀,去之远矣。
《苏东坡集》:客有言:闽广荔枝,何物可对者。或对西凉葡萄,予以为未若吴越杨梅。平可正诗云: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则古人,亦有举而方之者矣。
《剑南诗注》:太白梁国吟云: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不知杨梅酸者,乃荐以盐。佳品,未尝用也。《墨客挥犀》:杨梅有雌雄。雄者不实,凿木干作方寸穴,取雌木填之,乃实。
《群碎录》:扬州人呼杨梅为圣僧。

枇杷部汇考

释名

枇杷〈广志〉    焦子〈广志〉

枇杷图


《周礼》《地官》
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
〈注〉珍异,蒲萄、枇杷之属。

《郭义恭·广志》《枇杷》

枇杷易种。叶微似栗,冬花春实。子簇结,有毛,四月熟。大者如鸡子,小者如龙眼。白者为上,黄者次之。无核者名蕉子,出广州。

《贾思协·齐民要术》《枇杷》

《广志》曰:枇杷出南安,犍为宜都。
《风土记》曰:枇杷,叶似栗子,似蒳丛生。《荆州土地记》曰:宜都出大枇杷。

《便民图纂》《藏枇杷法》

枇杷、林檎、杨梅等果,用腊水同薄荷一握,明矾少许入瓮内,投果于中。颜色不变,味更凉爽。
以核种之,即出。待春移栽。三月宜接。

《王世懋·果疏》《枇杷》

枇杷,出东洞庭者大,自种者小。然郤有风味,独核者佳。盖他果须接,乃生独此果。直种之,亦能生也。
《本草纲目》《枇杷释名》
寇宗奭曰:其叶形似琵琶,故名。
集解

苏颂曰:枇杷,旧不著所出州土。今襄、汉、吴、蜀、闽、岭,江西南、湖南北皆有之。木高丈馀,肥枝长叶,大如驴耳。背有黄毛。阴密、婆娑、可爱。四时不凋,盛冬开白花,至三四月,成实。作梂生大如弹丸。熟时色如黄杏,微有毛。皮肉甚薄,核大如芧栗,黄褐色。四月采叶,暴乾用。李时珍曰:按郭义《恭广志》云:枇杷易种,叶微似栗。冬花春实,其子簇结,有毛,四月熟。大者如龙眼,白者为上,黄者次之。无核者名蕉子,出广州。又杨万里诗云:大叶耸长耳,一枝堪满盘。荔枝分与核,金橘却无酸。颇尽其状。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详金橘。
实气味

甘酸平,无毒。
马志曰:寒。
孟诜曰:温多食,发痰热,伤脾。同炙肉及热面食,令人患热黄疾。
实主治

大明曰: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
叶修治

苏恭曰:凡用,须火炙,以布拭去毛。不尔射人肺,令欬不已。或以粟秆作刷,刷之,尤易洁净。
雷敩曰:凡采得,秤湿叶重一两,乾者三叶重一两。乃为气,足堪用。粗布拭去毛。以甘草汤洗一遍,用绵再拭乾。每一两,以酥二钱半涂上,炙过用。
李时珍曰: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炙。乃良。
叶气味

苦平无毒。
甄权曰:甘微辛。
陶弘景曰:煮汁饮之,则小冷。
叶主治

《别录》曰:卒噎不止、下气,煮汁服。
陶弘景曰:若不暇煮,但啮汁咽,亦瘥。
大明曰:治呕哕不止,妇人产后口乾。
孟诜曰:煮汁饮,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李时珍曰: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叶发明

李时珍曰: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欬者不欬矣。
寇宗奭曰:治肺热嗽,甚有功。一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将成劳。以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如常治讫为末。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未终剂,而愈矣。
花主治

李时珍曰:头风、鼻流清涕,辛夷等分,研末,酒服二钱,日二服。
木白皮主治

孙思邈曰:生嚼咽汁,止吐逆,不下食。煮汁冷服尤佳。
附方

温病发哕,因饮水多者。枇杷叶去毛,炙香茅根各半斤,水四升,煎二升,稍稍饮之。〈庞安常方〉
反胃呕哕,枇杷叶去毛,炙丁香各一两,人参二两,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服。〈圣惠方〉
衄血不止,枇杷叶去毛焙,研末,茶服一二钱,日二。〈同上〉酒皻赤鼻,枇杷叶、卮子仁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本事方〉
面上恶疮方同上。
痔疮肿痛,枇杷叶蜜炙,乌梅肉焙,为末。先以乌梅汤洗,贴之。〈集要方〉
痘疮溃烂,枇杷叶煎汤,洗之。〈摘元方〉

枇杷部艺文一

《枇杷赋》〈并序〉      宋周祗

昔鲁季孙有嘉树,韩宣子赋誉之。屈原《离骚》亦著橘颂。至枇杷树,寒暑无变,负雪扬花。余植庭圃,遂赋之云:

名同音器,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素华冬馥。霏雪润其绿蕤,商风理其劲条。望之冥濛,即之疏寥。

《安成郡庭枇杷树赋》谢瞻

伊南国之嘉木,伟北庭而延树。禀金秋之清条,抱东阳之和煦。肇寒葩于结霜,承炎果乎纤露。高临甍首,傍拂阶路。

《枇杷帖》唐太宗

使至得所,进枇杷子,良深慰悦。嘉果珍味,独冠时新。但川路既遥,无劳更送。

《枇杷赋》明·薛章宪

皇有嘉实,贻于富媪。刚劲外挺,坚贞内抱。实玉颗兮弹丸,叶金刀兮刚卯尔。其舒华耀日,擢颖凌霜。褫素缟披黄裳,剖雉膏截鹅肪。荐雕俎侑玉觞,抟瑞露阻琼浆。陋道旁之苦李,失召南之甘棠。故夫千百缀枝,十五并蒂。荥荥水苍,累累火齐。兽有王孙兮朵,颐而谛窥。鸟有公子兮,骇目而争逝。酢失绿橙,甘分丹荔。皓齿咀兮犀欲动,纤手剥兮蝉自蜕。若夫渊材抱恨,子京独叹。木水晶荧兮溶暖,蔗霜璀错兮流寒。珊瑚木难兮,槎牙而丽网。夜光明月兮,错落而走盘。既乃移根,上林投种,下土琅玕。周庐翡翠当户,列亚夫之棨戟植,寄奴之葆羽。巴橘宁论邛蒟,奚取沾雨露以濡沃。凌霜雪而经度,若夫牡丹,朝酣海棠,夜睡卿云,旖旎以零乱。绯霞纷纭,而剪制倏忽陨穫。须臾沦替,借儿童之戏玩,发壮夫之深喟。岂若游龙夭矫,修蛇诘曲。四时不凋,凛贞松之操;一朝而尽,笑柔桑之菀。匪光荣易歇,而德焉二三。盖深固难迁,而志则专一。樛枝婆娑,耸干兀律。谢春红之灼灼,含晚翠之郁郁者欤。

枇杷部艺文二〈诗〉《枇杷花》唐·羊士谔

珍树寒始花,氤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有馀妍,春禽自流悦。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之》司空曙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仙方当见重,消渴未应便。全胜甘蕉叶,空披谢氏篇。
《枇杷》宋祁
有果产西蜀,作花凌早寒。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上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

《隐净遗枇杷》梅尧臣

五月枇杷实,青青味尚酸。狝猴定撩乱,欲待熟时难。

《依韵和行之枇杷时予送红梅与之》前人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嘉名已著上林赋,却恨红梅未有诗。

《枇杷洲》司马光

周官敛珍味,汉苑结芳根。何意荒洲上,犹馀嘉树存。犯寒花已发,迎暑实尤繁。愿逐葡萄使,离宫奉至尊。

《真觉寺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苏轼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咏枇杷》杨万里

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压低枝重,浆流冰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

《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戏作长句》陆游

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枝头不怕风摇落,地上惟愁鸟啄残。清晓呼僮乘露摘,任教半熟杂甘酸。
《手植枇杷》范成大
枇杷昔所嗜,不问甘与酸。黄泥裹馀核,散掷篱落间。春风拆勾萌,朴樕如榛菅。一株独成长,苍然齐屋山。去年小试花,玲珑犯冰寒。化成黄金弹,同登桃李盘。大钧播群物,斡旋不作难。树老人何堪,挽镜觅朱颜。颔髭尔许长,大笑欹巾冠。

《东丘兰若见枇杷》明·高启

落叶空林忽有香,疏花吹雪过东墙。居僧记取南风后,留个金丸待我尝。

《枇杷》沈周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赐枇杷》李东阳

尚方珍果赐新尝,分得江南百颗黄。远道不妨经月暑,冷枝疑带隔年霜。龙笺帖罢名初散,翠笼开时手亦香。归领君恩荐家庙,不禁清泪满衣裳。

《纪赐枇杷》吴宽

吴船入贡溯江涛,分赐儒臣幸此遭。卧病谩思新橘柚,退朝休赋旧樱桃。珍奇未惜初加惠,浅薄无能莫效劳。箬笼晓来倾泻处,金丸错落骇儿曹。

《赐鲜枇杷》于慎行

嘉名汉苑旧标奇,北客由来自不知。绿萼经春开笼日,黄金满树入筐时。江南漫道珍卢橘,西蜀休称荐荔枝。千里梯航来不易,怀将馀核志恩私。

枇杷部选句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枇杷橪柿。〈注〉枇杷似槲树,而长叶子如杏。
晋左思《蜀都赋》:其果则有林檎、枇杷、橙柿、梬楟、榹桃函列,梅李罗生。
王彪之《闽中赋》:果则乌椑朱柿,扶馀枇杷。
宋谢灵运《七济》:春惟枇杷,夏则林檎。
唐杜甫诗:枇杷树树香。
岑参诗:满树枇杷冬著花。
柳宗元诗:夏首荐枇杷。
白居易诗: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王建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宋赵抃诗:红嚼山杷口似饶。
张舜民诗:似梅嫌足核,如蜜少加酸。
刘子翚诗:万颗金丸缀树稠,遗根汉苑识风流。周必大诗:昭阳睡起人如玉,妆台对罢双蛾绿。琉璃叶底黄金簇,纤手拈来嗅清馥。可人风味少人知,把尽春风夏作熟。
陆游诗:无核枇杷接亦生。
元成廷圭诗:枇杷雪洗青。
顾瑛诗:枇杷花开如雪白。
明沈周诗:数颗黄金弹,枝头骇鸟飞。

枇杷部纪事

《西京杂记》: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枇杷十株。
范汪祠制孟夏,祭用枇杷。
晋宫阁,名华林园,枇杷四株。
《华山记》:华山讲堂,西头有枇杷园。
《南中八郡志》:南安县出好枇杷。
《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五月癸亥,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闰月戊寅,罢山南贡枇杷江南甘橘非供宗庙者。
《清异录》:建业野人种梨者,诧其味,曰蜜父种枇杷者。恃其色曰蜡兄。
《冷斋夜话》:东坡诗曰: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微黄尚带酸。张嘉甫曰:卢橘何种果类。答曰:枇杷是矣,又问何以验之。答曰:事见相如赋。嘉甫曰: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楟柰厚朴,卢橘果枇杷,则赋不应四句重用。应劭注曰:伊尹书曰: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卢橘。常夏熟,不据。依之何也。东坡笑曰:意不欲耳。《金史·黄久约传》:久约授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为贺宋生日副使。道经宿、泗,见贡新枇杷子者,州县调民夫递进,还奏罢之。
《居山杂志》:岩下有枇杷一树,已及百年。翠叶扶疏可爱。

枇杷部杂录

仲长统昌言:今人主不思甘露、零醴、泉涌,而患枇杷、荔枝之腐,亦鄙矣。
《蓉塘诗话》:嘉兴陈汉昭颢能诗,尝题枇杷山鸟图云:卢橘垂黄雨满枝,山禽饱啄已多时。那知岁晏空林里,竹实萧疏凤亦饥。此诗怨刺之意,见于不言之表。较之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及薛令之苜蓿长阑干之句,辞虽隐,而意愈露矣。
《三柳轩》:杂识枇杷为粗客。
《物类相感志折:枇杷不宜粪。
《谈苑》:枇杷须接,乃为佳果。一接核小,如丁香荔枝。再接,遂无核也。
《辍耕录》: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按司马相如《游猎赋》云:卢橘夏熟,黄柑、橙楱、枇杷、橪柿。夫卢橘与枇杷并列,则卢橘非枇杷。明矣。郭璞注:蜀中有给客,橙冬夏花实。相继通岁,食之。谓即卢橘也。意者橙橘惟熟于冬,而卢橘夏亦熟,故举以为重欤。唐三体诗裴庾注云:广州记卢橘,皮厚大如柑,酢多。至夏熟。土人呼为壶橘,又曰卢橘。
田家五行:枇杷五月开结,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