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第三百二卷目录

 栀子部汇考
  栀子图
  段成式酉阳杂俎〈六出〉
  郭橐驼种树书〈收栀子〉
  林洪山家清供〈薝卜煎〉
  王世懋花疏〈栀子〉
  高濂遵生八笺〈栀子花〉
  王象晋群芳谱〈栀子〉
  本草纲目〈卮子 木戟附〉
 栀子部艺文〈诗词〉
  咏墙北栀子         齐谢脁
  咏栀子花         梁简文帝
  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作此诗
             徐悱妻刘令娴
  栀子            唐杜甫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刘禹锡
  种栀子          宋梅尧臣
  栀子             曾肇
  栀子花           杨万里
  栀子花           王十朋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朱熹
  栀子            杨巽斋
  栀子花           潘郑台
  栀子            蒋梅边
  咏栀子           僧北涧
  栀子            朱淑真
  咏栀子花         明黄朝荐
  薝卜            王谷祥
  栀子〈二首〉         陈淳
  栀子花            前人
  栀子花           李东阳
  栀子花〈已上诗〉      于若瀛
  点绛唇          宋王十朋
  清平乐〈书栀子画扇〉    吴文英
  风入松            张镃
  最高楼           马庄父
 栀子部选句
 栀子部纪事
 栀子部杂录
 唐棣部汇考
  唐棣图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 秦风晨风〉
  尔雅〈释木〉
  毛诗陆疏广要〈唐棣之华〉
  本草纲目〈扶栘〉
 唐棣部杂录
 枸橘部汇考
  枸橘图
  韩彦直橘录〈枸橘〉
  本草纲目〈枸橘〉
 枫柳部汇考
 本草纲目〈枫柳〉

草木典第三百二卷

栀子部汇考

释名

卮子《本经》    木丹《本经》
越桃《别录》    鲜支《纲目》

薝卜《佛书》

栀子图


《段成式·酉阳杂俎》六出

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陶贞白言: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薝卜花也。

《郭橐驼·种树书》收栀子

黄栀子,候其大时,摘青者。晒收至黄熟,则能消化水矣。

《林洪山·家清供》薝卜煎

薝卜煎,旧访刘漫塘。宰留午酌出此,供清芳极可爱。询之,乃栀子花也。采大者,以汤焯过。少乾,用甘草水稀拖油煎之,名薝卜煎。杜诗云于身色有用,与物气相和。既制之清和,之风备矣。

《王世懋·花疏》栀子

栀子,佛经名薝卜。单瓣者六出,其子可入药。入染重瓣者,花大而白差可观。香气殊不雅,以佛所重存之。

《高濂遵·生八笺》栀子花

采花洗净,水漂去腥。用面入糖,盐作糊花,拖油煠食。

《王象晋·群芳谱》栀子

栀子有两三种,一种木高七八尺,一种花小而重台者,园圃中品。一种徽州栀子,小枝、小叶、小花,高不盈尺,可作盆景。山谷诗话云:染栀子花六出,虽香不浓郁。山栀子花八出,一株可香一圃。酉阳杂俎云:相传即西域薝卜花,或曰薝卜。金色花小而香,西方甚多,非栀也。此花喜肥,宜粪浇。然太多,又生白虱,宜酌之。栽种带花移易活,芒种时穿腐木板为穴,涂以泥污。剪其枝插板穴中,浮水面。候根生,破板密种之。或梅雨时,以沃壤一团,插嫩枝。其中置松畦内,常灌粪水。候根生,移种亦可。荼蘼素馨皆同。千叶者,用土压其傍小枝,逾年自生根。十月内,选子淘净,来春作畦种之,覆以粪土,如种茄法。
《本草纲目》卮子释名
李时珍曰: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司马相如赋云:鲜支黄烁注云:鲜支,即支子也。佛书称其花为薝卜。谢灵运谓之林兰,曾端伯呼为禅友,或曰薝卜。金色非卮子也。
集解

别录曰:卮子生南阳川谷,九月采实暴乾。
陶弘景曰:处处有之,亦两三种,小异以七棱者为良。经霜,乃取入染家用,于药甚稀。
苏颂曰: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厚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说即西域薝卜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南人竞种以售利。《史记·货殖传》云:卮茜千石与千户侯等,言获利博也。入药用,山卮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核,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其大而长者,雷敩炮炙论谓之伏尸。卮子入药无力。
李时珍曰: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蜀中有红卮子花,烂红色。其实染物,则赭红色。
修治

雷敩曰:凡使须,要如雀脑、并须,长有九路、赤色者为上,先去皮须,取仁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乾,捣筛为末用。
朱震亨曰:治上焦、中焦,连壳用下焦,去壳洗去黄浆,炒用治血病,炒黑用。
王好古曰:去心胸中热,用仁去肌表,热用皮。
气味

苦寒无毒,
别录曰大寒,
张元素曰:气薄味厚轻清上行,气浮而味降阳中阴也。
李杲曰:沈也,阴也,入于太阴,肺经血分丹书卮子柔金。
主治

本经曰: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皻,鼻白癞,赤癞疮疡。
别录曰:疗目赤热,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甄权曰:去热毒,风除时疾,热解五种,黄病利五。淋通小便,解消渴明目主中,恶杀庶虫毒。
陶弘景曰:解玉支毒。
孟诜曰:主瘖哑紫癜风。张元素曰:治心烦,懊憹,不得眠,脐下血滞,而小便不利。
朱震亨曰: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李时珍曰: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发明

张元素曰:卮子轻飘而象肺,色赤而象火,故能泻肺中之火。其用有四:心经客热,一也;除烦燥,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四也。
朱震亨曰:卮子泻三焦之火,及痞块中火邪。最清胃腕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凡心痛稍久,不宜温散,反助火邪。故古方多用卮子,以导热药,则邪易伏,而病易退。
王好古曰:本草不言卮子,能吐仲景,用为吐药。卮子本非吐药,为邪气在上拒而不纳,食令上吐,则邪因以出。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也。或用为利小便。药实非利小便,乃清肺也。肺清则化行,而膀胱津液之府得此气,化而出也。本草言:治大小肠热,乃辛与庚合。又与丙合,又能泄戊,先入中州故也。仲景治烦燥,用卮子豉汤烦者,气也;燥者,血也;气主肺,燥主血,故用卮子以治肺烦,香豉以治肾燥。
李杲曰:仲景以卮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烦,香豉色黑味咸,入肾而治燥。
寇宗奭曰: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卮子豉汤治之,因其虚,故不用大黄,有寒毒故也。卮子虽寒而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也。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用去皮卮子火煨,大黄连翘炙甘草等分末之水,煎三钱服,无不利也。
苏颂曰:张仲景及古今名医治发黄,皆用卮子、茵蔯、甘草、香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后劳复,皆用卮子、鼠矢等汤,利小便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
花主治

李时珍曰:悦颜色,千金翼面膏用之。
附方

鼻中衄血,山卮子烧灰吹之,屡用有效。〈黎居士易简方〉小便不通,卮子仁十四个,独头蒜一个,沧盐少许,捣贴脐及囊良久即通。〈普济方〉
血淋涩痛生,山卮子末滑石等分葱汤下。〈经验良方〉下痢鲜血,卮子仁烧灰,水服一钱。〈食疗本草〉
酒毒下血,老山卮子仁焙研,每新汲水服一钱。〈圣惠方〉热毒血痢,卮子十四枚,去皮捣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日三服,大效亦可,水煎服。〈肘后方〉
临产下痢,卮子烧研,空心热酒服一匙。甚者不过五服。〈胜金方〉
妇人胎肿属湿热,山卮子一合,炒研,每服二三钱,米饮下丸服亦可。〈丹溪方〉
热水肿疾,山卮子仁炒研,米饮服三钱。若上焦热者,连壳用。〈丹溪纂要〉
霍乱转筋、心腹胀满未得,吐下卮子二七枚,烧研热酒服之立愈。〈肘后方〉
冷热腹痛、刺不思饮食,山卮子、川乌头等分生研,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生姜汤下,小腹痛茴香汤下。〈博济方〉
胃脘火痛,大山卮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立止复发者,必不效。用元明粉一钱,服立止。〈丹溪纂要〉
五脏诸气,益少阴血,用卮子炒黑研末,生姜同煎饮之甚捷。〈丹溪纂要〉
五尸注病,冲发心胁刺痛,缠绵无时,卮子三七枚烧末水服。〈肘后方〉
热病食复,及交接后发动,欲死不能语。卮子三十枚,水三升煎一升,服令微汗。〈梅师方〉
小儿狂躁,畜热在下身,热狂躁,昏迷不食,卮子仁七枚,豆豉五钱,水一盏煎七分,服之或吐,或不吐,立效。〈闫孝忠集效方〉
盘肠钓气,越桃仁半两,草乌头少许,同炒过去草乌。入白芷一钱,为末,每服半钱,茴香葱白酒下。〈普济方〉赤眼肠秘,山卮子七个,钻孔煨熟,水一升煎半升,去滓入大黄末三钱,温服。〈普济方〉
吃饭直出,卮子二十个,微炒去皮,水煎服。〈怪證奇方〉风痰头痛不可忍,卮子末和蜜,浓傅舌上,吐即止。〈兵部手集〉
鼻上酒皻,卮子炒研,黄蜡和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细茶下,日二服。忌酒面煎炙。〈许学士本事方〉火焰丹毒,卮子捣和,水涂之。〈梅师方〉
火疮未起,卮子仁烧研,麻油和封之。已成疮,烧白糖灰粉之。〈千金方〉
眉中练癣,卮子烧研和油傅之。〈保幼大全〉
折伤肿痛,卮子白面,捣涂之甚效。〈集简方〉猘犬咬伤,卮子皮烧研,石硫黄等分为末,傅之日三。〈梅师方〉
汤荡火烧,卮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附录木戟
别录曰:生山中,叶如卮子,味辛温无毒。主痃癖气在脏腑。

栀子部艺文〈诗词〉《咏墙北栀子》齐·谢脁

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移。金蕡发朱采,映日以离离。幸赖夕阳下,馀景及西枝。还思照绿水,君阶无曲池。馀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复留倾筐德,君恩信未赀。

《咏栀子花》梁·简文帝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作此诗》徐悱妻刘令娴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情。

《栀子》唐·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又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种栀子》宋·梅尧臣

举世多种檗,而我学种栀。颜色固不别,良楛诚异宜。团团绿阶下,岂畏秋风吹。同心谁可赠,为咏昔人诗。

《栀子》曾肇

林兰擅孤芳,性与凡木异。不受霜霰侵,自足中和气。欲知清净身,即此林兰是。

《栀子花》杨万里

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看。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栀子花》王十朋

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朱熹

年来衰懒罢书淫,偶向盆山寄此心。何事凉阴老居七,便分幽赏助清吟。


何处飞来薝卜林,老枝樛屈更萧椮。凄凉杜老江头坐,又对行吟得自箴。

《栀子》杨巽斋

薝卜标名自宝坊,薰风开遍一庭霜。閒来扫地跏趺坐,受用此花无尽香。

《栀子花》潘郑台

未说司花刻玉工,已知名与佛相同。可怜结了薰风子,依旧身归色界中。

《栀子》蒋梅边

清净法身如雪莹,肯来林下现孤芳。对花六月无炎暑,省爇铜匜几炷香。

《咏栀子》僧北涧

一花分六出,十叶是重台。玉洁浑无玷,金黄漫夺胎。

《栀子》朱淑真

一根曾寄小峰峦,薝卜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咏栀子花》明·黄朝荐

兰叶春以荣,桂华秋露滋。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松柏有至性,岂必岁寒时。幽香无断续,偏于静者私。解酲试新茗,梦回理残棋。宁肯媚晚凉,清风匝地随。

《薝卜》王谷祥

六出吐奇葩,风清香自远。树如天竺林,人在琼华馆。

《栀子》陈淳

薝卜花开日,园林香雾浓。要从花里去,雨后自扶筇。


薝卜含妙香,来自天竺国。笑杀葵与榴,空斯好颜色。

《栀子花》前人

竹篱新结度浓香,香处盈盈雪色妆。知是异方天竺种,能来诗社搅新肠。

《栀子花》李东阳

抽黄媲白总称才,谁遣山栀入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栀子花》于若瀛

萱花薝卜亚枝柔,夏艳春娇取次收。丽朵乍开金谷障,冷香乱堕水晶毬。

《点绛唇》宋·王十朋

毗舍遥遥,异香一炷。驰名久,妙馨希有,鼻。观深参透。问讯东来知是谁,先后称仙友。十花为偶,近有西江守。
《清平乐》〈书栀子画扇〉吴文英
柔柯剪翠,蝴蝶双飞起。谁堕玉钿花径里,香带薰风临水。露红滴下秋枝,金泥不染禅衣。结得同心成了,任教春去多时。

《风入松》张镃

芳丛簇簇水滨生,勾引午风清。六花大似天边雪,又
几时,雪有三层明。艳射回蜂趐,净香薰透蝉声。晚檐人共月同行,疏影动银屏。指尖轻撚都如玉,听画栏,娇啭流莺。道是花枝比得,不成花也多情。

《最高楼》马庄父

花解笑冷淡,不求知,长自殿众芳时。鲜鲜秀颈磋圆玉,洛阳翠佩剪琉璃。向人前迎,茉莉送荼𧃲。几欲把清香,换春色。费多少黄金,酬不得。梅雨妒麦,风欺细腰,空恋当时蕊。同心犹结旧年枝,谢家娘将远,寄待凭谁。

栀子部选句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鲜支黄砾。〈注〉师古曰:鲜支,即今支子树也。
《宋·谢灵·运山居赋》:林兰近雪而扬猗。
唐杜甫诗: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宋苏轼诗:六花薝卜林间佛。
陆游诗:落日桐阴转,微风栀子香。〈又〉清芬六出水栀子。
颜彦诗:濯雨时披素,当飙独含芳。金蔡松年诗:薝卜花中碧雾鬟。
明沈周诗:薰风吹结子,白玉衔新花。

栀子部纪事

《艺文类聚》:汉有栀茜园。
晋宫阁名华林园,栀子五株。
晋令诸宫,有秩栀子,守护者置吏一人。
《游名山记》:楼石山多栀子。
《四川志》:白上坪在铜梁县,东北六十里地,宜栀子家。至万株,望如积雪,香闻十里。
万花谷蜀孟昶,十月宴芳林园。赏红栀子花,其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
《野人閒话》:蜀主升平,尝理园苑,异花草毕集其间。一日,有青城山申天师入内,进花两栽,曰红栀子种。贱臣知圣上理苑囿,辄取名花两树,以助佳趣。赐与束帛,皆至朝市,散于贫人,遂不知去处。宣令内园子种之,不觉成树两株。其叶婆娑,则栀子花矣。其花斑花六出,其香袭人,蜀主甚爱重之。或令图写于团扇,或绣入于衣服,或以绢素鹅毛做作首饰,谓之红栀子花。及结实成栀子,则异于常用者。用染素则成赭红色,甚妍翠。其时大为贵重。

栀子部杂录

《史记·货殖传》: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注〉徐广曰:卮,鲜支也。
通邑大都,若卮茜千石,此亦比千乘之家。〈注〉徐广曰:百二十斤为石。
《地镜图》:望气占人家。黄气者,栀子树也。
《澄怀录》:韩熙载云:对花焚香,薝卜宜檀。
《三柳轩杂识》:栀子为禅客。
《三馀赘笔》:曾端伯以栀子为禅友。
《花经》:三品七命薝卜。
《瓶花谱》:五品五命薝卜。
《瓶史月表》:四月花盟主薝卜,五月花使令栀子花。《长物志》:薝卜清芬,佛家所重,古称禅友,殆非虚言。昔宰相杜悰建薝卜馆,形亦六出,器用之属皆象之。

唐棣部汇考

释名

《诗经》     栘《尔雅》
唐棣《诗经》    夫栘《诗疏》
栘杨《古今注》   高飞《古今注》
独摇《古今注》

唐棣图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

何彼秾矣,唐棣之华。
〈传〉秾犹戎戎也,唐棣栘也。〈疏〉释木文舍人曰:唐棣一名栘。郭璞曰:今白栘也,似白杨,江东呼夫栘。〈大全〉本草曰:杨栘树大十数围,即唐棣也。亦名栘杨。团叶弱蒂,微风大摇。一名薁李华。或白,或赤。六月熟,大如李子,可食。

秦风晨风

山有苞棣。
〈传〉棣唐棣也。〈疏〉释木有唐棣,常棣传,必以为唐棣,未详闻也。

《尔雅》释木

唐棣栘。
〈注〉似白杨,江东呼夫栘。〈疏〉舍人曰:唐棣一名栘。郭云似白杨,江东呼夫栘。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玑云莫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
《毛诗·陆疏广要》召南
唐棣之华。唐棣薁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尔雅云:唐棣栘郭注,似白杨,江东呼夫栘。郑注栘杨也,亦名枎栘,似白杨。埤雅唐棣一名栘,其华反而后合。诗曰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此诗三百,所以无此篇。欤凡木之花,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诗曰山有苞棣隰有树,檖苞棣以况可与。权之臣树檖,以况可与立之。臣可与权者,在上可与立者,在下穆公之业也。又曰何彼秾矣,唐棣之华何彼秾矣。华如桃李,盖唐棣偏而后合。桃李则皆有,华之盛者,故诗以况。王姬下嫁,其衣之秾如此,尔雅翼。云栘生江南山谷,其大十数围,无风叶动,华反而后合。所谓偏其反而者也,又何彼秾矣。之诗亦言唐棣之华,此诗以王姬车服不系,其夫筑馆于外,亦有反而后合之道。至于执妇道以成肃,雍则若桃李之相。辉蔽不终,反而已也。崔豹古今注曰:栘杨圆叶弱蒂,微风大摇。一名高飞,一名独摇,又曰栘杨。一曰栘柳亦曰蒲栘,而《齐民要术》以高飞独摇,为白杨之别名。又本草白杨注云:取叶圆大蒂小,无风自动者。故说者云:叶无风自动,此是栘杨非白杨也。盖白杨多悲风,又与此相类,故相杂耳。栘皮焚为灰,置酒中,令味正经时不败。本草云:扶栘,木皮味苦,名物疏云:唐棣常棣是二种。尔雅云唐棣栘,本草谓之扶栘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尔雅又云常棣棣,小雅所谓常棣之华也。又本草郁李仁,一名棣,一名雀李,一名车下李。七月之所谓薁也。陆玑知唐棣常棣各一种,却不当以名薁李车下李。五月成实者,为唐棣。故孔仲达七月疏,俱不明了。本草注于郁李仁下,既引陆氏释常棣之文。图经又引释唐棣之文,而常唐二字,俱作棠混之甚矣。唐棣自是杨类,虽得棣名而实非棣也。惟郑渔仲分析甚当,朱子论语注云唐棣郁李也,亦陆玑误之与。
按郑渔仲云:郁李曰寿李,曰车下李,曰棣。常棣诗云:常棣之花,鄂不韡韡据此说,则直认常棣为唐棣矣。何云渔仲分析甚当。
《本草纲目》扶栘释名
李时珍曰:栘乃白杨同类,故得杨名。按尔雅唐棣栘也。崔豹曰:栘杨,江东呼为夫栘。圆叶弱蒂,微风则大摇,故名高飞,又曰独摇。陆玑以唐棣为郁李者,误矣。郁李乃常棣,非唐棣也。
集解

陈藏器曰:扶栘木,生江南山谷。树大数十围,无风叶动,花反而后合。诗云唐棣之华,偏其反而是也。李时珍曰:栘杨与白杨是同类,二种今南人通呼为白杨。故俚人有白杨,叶有风掣无风掣之语。其入药之功,大抵相近。
木皮气味
苦平有小毒。主治

陈藏器曰:去风血、脚气、疼痹、踠损、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和五木皮煮汤,捋脚气杀瘃虫风瘙烧作灰置酒中,令味正,经时不败。
发明

李时珍曰:白杨栘杨皮,并杂五木皮煮汤,浸捋损痹诸痛肿。所谓五木者,桑槐桃楮柳也。并去风和血。
附方

妇人白崩,扶杨皮半斤,牡丹皮四两,升麻牡蛎锻各一两。每用一两酒二钟,煎一钟,食前服。〈集简方〉

唐棣部杂录

《补笔谈》:扶栘即白杨也。本草有白杨,又有扶栘。扶栘一条本出陈藏器。本草盖藏器不知扶栘,便是白杨。乃重出之扶栘,亦谓之蒲栘。诗疏曰:白杨蒲栘是也。至今越中人谓白杨,只谓之蒲栘。藏器又引诗云: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又引郑注云:棠棣,栘也,亦名栘杨。此又误也,论语乃引逸诗云:唐棣之华,偏其反。而此棣自是白栘,小木比郁李稍大,此非蒲栘也。蒲栘乃乔木耳。木只有棠棣,有唐棣无棠,尔雅云:棠棣,棣也。唐棣,栘也。常棣即小雅所谓常棣之华,鄂不韡韡者。唐棣即论语所谓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者常棣。今人谓之郁李。豳诗云:六月食郁及薁注云,郁棣属即白栘也。以其似棣故曰棣。属又谓之车下李,又谓之唐棣,薁即郁李也。郁薁同音。注谓之薁蘡,盖其实似蘡蘡,即含桃也。晋宫阁铭曰: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车下李即郁也,唐棣也,白移也。薁李即郁李也。薁也,常棣也。与蒲栘本无交涉。本草续添郁李,一名车下李,此亦误。也晋宫阁铭引华林所种车下李,与郁李自是二物。常棣字或作棠棣,亦误耳。今小木中却有棠棣,叶似棣,黄花绿茎而无实。人家亭槛中多种之。

枸橘部汇考

释名

枸橘《纲目》    臭橘《纲目》

枸橘图


《韩彦直·橘录》枸橘

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能治逆气、心胸痹痛、中风、便血,医家多用之。

《本草纲目》枸橘

集解
李时珍曰:枸橘,处处有之。树叶并与橘同,但干多刺。三月开白花,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人家多收种为藩篱。亦或收小实,伪充枳实。及青橘皮售之,不可不辨。
叶气味

辛温无毒。
叶主治

李时珍曰:下痢脓血,后重同蓖薢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调二钱,服,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刺主治

李时珍曰:风虫牙痛,每以一合煎汁含之。
橘核主治
李时珍曰:肠风下血不止,同樗根、白皮等分炒研,每
服一钱,皂荚子煎汤调服。
树皮主治

李时珍曰:中风强直不得屈伸,细切一升,酒二升,浸一宿。每日温服半升,酒尽再作。
附方

咽喉怪證,咽喉生疮,层层如叠不痛。日久有窍出,臭气废。饮食用臭橘叶,煎汤连服必愈。〈夏子益奇病方〉白疹瘙痒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救急方〉

枫柳部汇考

图阙

《本草纲目》

枫柳集解
苏恭曰:枫柳出原州,叶似槐茎,赤根黄子,六月熟,绿色而细剥,取茎皮用。
李时珍曰:苏恭言枫柳有毒,出原州。陈藏器驳之,以为枫柳皮即今枫树皮。性涩能止水痢,按斗门方言即今枫树上寄生。其叶亦可制粉霜,此说是也。若是枫树,则处处甚多,何必专出原州耶。陈说诬枫皮,见前枫香脂下。
皮气味

辛大热有毒。
皮主治

唐本草曰:风龋齿痛。
斗门方曰:积年痛风不可忍,久治无效者,细剉焙,不限多少,入脑麝浸酒常服,以醉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