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龙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二十七卷目录

 龙部汇考
  龙图
  应龙图
  斗牛图
  螭图
  易经〈乾卦 坤卦 系辞下传 说卦〉
  礼记〈礼运〉
  周礼〈地官〉
  易纬〈通卦验〉
  春秋纬〈元命苞〉
  孝经纬〈援神契〉
  古三坟〈连山易〉
  大戴礼记〈易本命〉
  方言〈杂释〉
  说文〈龙行 龙飞〉
  博雅〈释鱼〉
  博物志〈物理〉
  孙氏瑞应图〈黄龙〉
  述异记〈龙化〉
  酉阳杂俎〈尺木〉
  尔雅翼〈龙〉
  埤雅〈龙〉
  旸谷漫录〈释龙〉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龙骨 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龙齿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龙角修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龙脑主治 龙胎主治 龙涎 附方〉
 龙部艺文一
  龙虚篇         后汉王充
  乱龙篇           前人
  龙见贺表         魏曹植
  青龙赋           缪袭
  龙瑞赋           刘劭
  元龙铭          晋傅元
  皇太子贺白龙见表     唐崔融
  赤龙据桉赋         潘炎
  黄龙见赋          前人
  黄龙再见赋         前人
  黄龙负舟赋         吕温
  杂说            韩愈
  谪龙说          柳宗元
  愬螭文           前人
  西海双白龙见赋       钱起
  黑龙饮渭水赋       白居易
  叶公好龙赋         张随
  封孚泽侯敕        宋宁宗
  龙赋            吴淑
  龙赋           王安石
  豢龙说          明刘基

禽虫典第一百二十七卷

龙部汇考

释名


飞龙《易经》    应龙《淮南子》
先龙《淮南子》   蟠龙《方言》
虬龙《博雅》    螭龙《博雅》
斗牛《三才图会》  那伽《本草纲目》

应龙图



螭图《易经》《乾卦》螭图螭图

《易经》《乾卦》螭图

《易经》《乾卦》《易经》《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
〈程传〉龙之为物,灵变不测,故以象乾道,变化阳气消息,圣人进退。初九在一卦之下,为始物之端。阳气方萌,圣人侧微,若龙之潜隐,未可自用,当晦养以俟时。〈大全〉沙随程氏曰:水经龙以秋日为夜,埤雅龙秋分而降,则蛰寝于渊。圣人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如此。李氏仁父曰:龙鳞八十一,为九九之数,亦以象乾也。双湖胡氏曰:六爻取六龙象,固以纯阳之物,而象纯阳之爻。然亦实取其变也,龙之为物,神变不测,能大能小能隐能见。潜则入于渊,飞则升于天。亦犹乾为纯阳卦,若其动而变则六爻可变三百八十四爻。真活动不拘尔。隆山李氏曰:六爻之象皆取于龙者,阳体之健其潜见惕跃飞亢者,初终之序,变化之迹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本义〉九二刚健中正出,潜离隐泽及于物,物所利见故其象。为见龙在田,其占为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本义〉九阳爻三阳,位重刚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然性体刚健有能乾,乾惕厉之象,故其占如此。〈大全〉括苍龚氏曰:此非龙之所,可为,故以君子言之。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本义〉或者疑而未定之,辞跃者,无所缘而绝于地。特未飞尔渊者,上空下洞深昧不测之所,龙之在。是若下于田或跃而起,则向乎天矣。九阳四阴居上之下,改革之际,进退未定之时也。故其象如此,其占能随时进退,则无咎也。〈大全〉沙随程氏曰:初与二既皆称龙,此爻虽不称龙,即上文知其为龙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本义〉刚健中正以居尊位,如以圣人之德居圣人之位,故其象如此。

上九,亢龙有悔。
〈本义〉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阳极于上动必有悔,故其象占如此。〈大全〉白云郭氏曰:三过而惕,故无咎上,过而亢故有悔。龙德莫善于惕,莫不善于亢,亢则贪位慕禄不知进退,存亡其悔宜矣。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本义〉六爻皆变刚而能柔吉之道也,故为群龙无首之象。〈大全〉朱子曰:六阳已盛如群龙,然龙之刚猛在首,故见其无首则吉。大意只是要刚而能柔。

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本义〉此言圣人大明乾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而乘此。六阳以行天道。是乃圣人之元亨也。〈大全〉朱子曰:天人一理人之动,乃天之运也。然以私意而动,则人而不天矣。惟其潜见飞跃,各得其时,则是以人当天也。不曰当天,而曰御天,以见迟速进退之在我耳。又曰: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只是六爻,龙只是譬喻。明此六爻之义,潜见飞跃,以时而动,便是乘六龙,便是御天。清江张氏曰:以上下之定位,言之谓之六位,以阳气之变化言之,谓之六龙。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正义〉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大全〉程子曰:龙阴物也,出来则湿气。蒸然自出,如湿物在。日中气亦自出,虽木石之微感阴气,尚亦有气则龙之兴云不足怪。

《坤卦》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元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本义〉阴盛之极至与阳争,两败俱伤,其象如此。

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元黄者,天地之杂也。天元而地黄。

《系辞下传》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正义〉龙蛇之蛰以存身者,言静以求动也。龙蛇初蛰,是静也。以此存身,是后动也。〈大全〉朱子曰:龙蛇若不蛰,则不伏得气,如何存得身。又曰:龙蛇于冬若不蛰,则冻杀了;其蛰也,乃所以存身也。临川吴氏曰:龙蛇不蛰,则其来岁之身不能奋,既奋于来岁则又蛰也。

《说卦》

震为龙。
〈正义〉震动象,龙动物。〈大全〉临川吴氏曰:以动奋之身,而静息于地势。重阴之下与地雷同,其寂者龙也。龙之潜于渊底者,重阴之处也。

《礼记》《礼运》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
〈注〉淰之言闪也。〈疏〉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解饮食有由之义也,淰水中惊走也。鱼鲔从龙者,龙既来为人之畜,故其属,见人不淰,然惊走也。

《周礼》《地官》

大司徒之职,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
〈订义〉郑氏曰:鳞物鱼龙之属。

《易纬》《通卦验》

立夏风至,而龙升天。

《春秋纬》《元命苞》

龙之言萌也,阴中之阳,故曰龙举而云兴。

《孝经纬》《援神契》

德至水泉,则黄龙见。

《古三坟》《连山易》

君物龙。
龙善变化能致云雨,为君物也。

《大戴礼记》《易本命》

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方言》《杂释》

未升天龙,谓之蟠龙。

《说文》龙行 龙飞

龙行曰龖,龙飞曰

《博雅》《释鱼》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龙能高能下,能小能巨,能幽能明,能短能长。

《博物志》《物理》

龙肉以醯渍之,则文章生。

《孙氏瑞应图》黄龙

黄龙者,神之精,四龙之长也。王者不漉池沼水,得达深渊则应气而游池沼。

《述异记》龙化

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化为角龙,千年化为应龙。

《酉阳杂俎》尺木

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尔雅翼》《释龙》

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淮南子》言:万物羽毛鳞介皆祖于龙。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而后鸾鸟、庶鸟。凡羽者,以次生焉。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而后麒麟。庶兽凡毛者以次生焉。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鲲鲠,而后建邪。庶鱼凡鳞者以次生焉。介潭生先龙,先龙生元鼋,而后灵龟。庶龟凡介者以次生焉。王符称:世俗画龙之状,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头上有物如博山,名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其为性粗猛而畏铁。爱玉及空青而嗜烧燕肉,故尝食燕者不可渡海。又言蛟龙畏栋叶五色线,故汉以来祭屈原者,以五色丝合栋叶缚之。古者有豢龙御,龙氏徒。以知其欲,恶而节制之,尔将雨则吟,其声如戛铜盘涎,能发众香,其嘘气成云,反因云以蔽其身,故不可见。今江湖间时有见其一爪与尾者,唯头不可得见。自夏四月之后,龙乃分方,各有区域。故两亩之间而雨旸异焉,又多暴雨说者,云细润者,天雨猛暴者,龙雨也。龙火与人火相反,得湿而燄,遇水而燔,以火逐之,则燔息而燄灭。养鱼及三百六十则蛟龙将鱼飞去,龙以变化无方,物不能制,故在人比君在,卦比乾之。七爻象天苍龙,七宿乾七爻,以龙为用天,七宿以龙为体。盖自下数之,其第一爻潜龙则未见也,故苍龙第一宿。不取龙之象,第二爻为见龙在田,则或见其尾矣,故龙之宿。其二为尾,第六爻为亢,龙有悔故龙之宿。其六为亢,第七爻为见群龙无首吉,故其七为角今易读亢龙与角亢之字异音,然其义实相通。盖顺则降,升则逆。龙之喉下有逆鳞一尺而不可撄也,则为能升而不及反,故曰亢龙有悔,然则乾之亢,龙虽以角亢之,亢读之可也。

《埤雅》《释龙》

龙八十一鳞,具九九之数。九阳也,鲤三十六鳞,具六六之数。六阴也,龙亦卵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而风化,盖虫莫智于龙。龙之德不为妄者,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下故易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龙天类也,马地类也。易曰:震为龙,震为龙,以动故也。周易以变者为占,故乾六爻皆动,皆谓之龙。所谓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是也。蔡墨曰:龙水物也,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盖乾初九变而之姤,九二变而之同,人九五变而之大,有上九变而之夬,六者俱动,变而之坤。是以蔡墨之言如此,知此则知震所以为龙之义矣。《贾谊新书》曰:亢龙往而不能反,故易曰:有悔。有悔者,凶也。潜龙入而不能出,故易曰:勿用。勿用者,不可也。观谊之言如曰:勿用者,戒使勿为。潜龙也,故曰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勿用也。盖止使人无为,谓之勿所谓。勿用取女,勿用有攸往小人,勿用之类,皆戒使勿为也。俗云:龙精于目,盖龙聋故精于目也。阴阳自然变化,论曰:骊龙之眸见百里纤芥,又曰:龙能变水,人能变火。又曰:龙不见石,人不见风,鱼不见水,鬼不见地。孙绰子曰:高祖御龙,光武御虎,龙韩彭之类是也。虎耿邓之类是也。法言曰: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手取也。言虽容有飞祸而非其所取。诗曰:宾载手仇手取也,郦元《水经》曰:鱼龙以秋日为夜,按龙秋分而降则蛰寝于渊。龙以秋日为夜,岂谓是乎。庄子曰: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产,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此言技术虽高,而应世稍疏则无所用之。是以君子因时施宜,事在于适而已。岂必一二以追先王之迹哉。今相家说龙人,臣得其一体,当至公相曾,公亮得龙之脊。王安石得龙之睛,《内典》云: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按《葬书》以龙言山,以虎言水,六龙九虎是也。直山直水谓之死龙死虎。故曰:小顿大起,宛转如盘,龙奋迅如舞鹤,谓之住冈。

《旸谷漫录》

龙五指。

《本草纲目》《释名》

李时珍曰:按许慎《说文》,龙字篆文,象形生肖,论云龙耳亏聪,故谓之龙。梵书名那伽。

《集解》

李时珍曰:龙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释典。云:龙交则变为二小蛇。又小说载龙性粗猛而爱美玉空青,喜嗜燕肉,畏铁及菵草、蜈蚣、楝叶、五色丝,故食燕者忌渡水。祈雨者用燕镇,水患者用铁。激龙者用菵草,祭屈原者用楝叶色丝裹粽投江。医家用龙骨者,亦当知其性之爱恶如此。

龙骨

《别录》曰: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采无时。
陶弘景曰:今多出梁益巴中,骨欲得脊脑作白地,锦文舐之。著舌者,良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皆是龙蜕非实死也。
雷敩曰:剡州沧州太原者,为上其骨,细文广者,是雌骨。粗文狭者是雄。五色具者上白色。黄色者,中黑色者,下凡经络不净,及妇人采者不用。吴普曰:色青白者良。
苏恭曰:今并出晋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其青黄赤白黑亦应,随色与脏腑相合。如五芝五石英五石脂而本经不论及。
苏颂曰:今河东州郡多有之。李肇国《史补》云:春水至时鱼登龙门,蜕骨甚多。人采为药,有五色者龙门是。晋地与本经合,岂龙骨即此鱼之骨乎。又孙光宪北梦琐言云:五代时镇州斗杀一龙,乡豪曹宽取其双角,角前一物如蓝色文如乱锦,人莫之识则龙亦有死者矣。
寇宗奭曰:诸说不一,终是臆度。曾有崖中崩出一副皮骨,头角皆备,不知蜕耶,毙耶,谓之蜕毙,则有形之物不得生见,死方可见。谓之化则其形独不可化。与汪机曰:经文言死龙之骨,若以为蜕终是臆说。李时珍曰:龙骨本经以为死龙,陶氏以为蜕骨,苏寇诸说皆两疑之。窃谓龙神物也,似无自死之理。然观苏氏所引斗死之龙,及《左传》云豢龙氏醢龙以食,《述异记》云:汉和帝时大雨龙堕宫中,帝命作羹,赐群臣。《博物志》云:张华得龙肉,鲊言得醋则生五色等,说是龙固有自死者矣,当以本经为正。

修治

雷敩曰:凡用龙骨先煎,香草汤浴,两度捣粉,绢袋盛之,用燕子一只,去肠肚,安袋于内,悬井面上一宿,取出研粉,入补肾药中其效如神。
李时珍曰:近世方法但煅赤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广记》云:用酒浸一宿,焙乾研粉,水飞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乾,或云凡入药须水飞过晒乾,每斤用黑豆一斗,蒸一伏时。晒乾用否则著人肠胃,晚年作热也。

气味

甘平无毒。
《别录》曰:微寒。
甄权曰:有小毒,忌鱼及铁器。
徐之才曰: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李时珍曰:许洪云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有以制伏也,其气收阳中之阴,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主治》

《本经》曰:心腹鬼疰,精物老魅,欬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别录》曰:心腹烦满恚,怒气伏在心下不得喘息。肠痈内疽阴蚀,四肢痿枯,夜卧自惊汗出,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白龙骨主多寐泄精,小便泄精。
甄权曰:逐邪气安心神,止夜梦鬼交,虚而多梦,纷纭止冷痢下脓血,女子崩中带下。
李日华曰:怀孕漏胎止肠风,下血鼻洪吐血。止泻痢渴疾,健脾涩肠胃。
李时珍曰: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发明》

雷敩曰:气入丈夫肾脏中,故益肾药宜用之。李时珍曰:涩可去脱,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而镇惊,又主带脉为病。

龙齿修治

同龙骨或云以酥炙。

《气味》

涩凉无毒。
李当之曰大寒。
徐之才曰:平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铁器。

《主治》

《本经》曰:杀精物大人惊,痫诸痉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小儿五惊十二痫。
《别录》曰:小儿身热不可近,大人骨间寒热杀蛊毒。甄权曰:镇心安魂魄。
陈日华曰:治烦闷热狂鬼魅。

《发明》

李时珍曰:龙者东方之神,故其骨与角齿皆主肝病。许叔微云:肝藏魂能变化,故魂游不定者,治之以龙齿,即此义也。

龙角修治

同骨。

《气味》

甘平无毒。
徐之才曰:畏乾漆蜀椒理石。

《主治》

《别录》曰:惊痫瘈疭,身热如火,腹中坚及热泄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
甄权曰:小儿大热。
苏颂曰:心热风痫以烂角,磨浓汁二合,食上服日二次, 出韦丹方。

《发明》

苏颂曰:骨齿。医,家常用角则稀使,惟深师五邪丸用,之云无角用齿,而千金治心病,有角齿同用者。

龙脑主治

陶弘景曰:其形肥软能断痢。

龙胎主治

产后馀疾,女人经闭。
陶弘景曰:比来巴中数得龙胞,形体具存,云治产后馀疾,正当末服。
苏颂曰:许孝宗箧中方,言龙胎出蜀中山涧,大类乾鱼鳞。煎时甚腥臊,治女经积年不通,同瓦松景天各少许,以水两盏煎一盏,去滓分二服,少顷腹中转动,便下按此物,方家罕知而昔人曾用世当有识者。李时珍曰胞胎俱出巴蜀,皆主血疾,盖一物也。

龙涎

汪机曰:龙吐涎沫可制香。
李时珍曰:龙涎方药鲜用,惟入诸香。云能收脑麝,数十年不散。又言焚之则翠烟浮空出,西南海洋中。云是春间群龙所吐涎沫浮出,番人采得货之。每两千钱。亦有大鱼腹中剖得者,其状初若脂胶黄白色,乾则成块黄黑色,如百药煎而腻理,久则紫黑如五灵脂,而光泽。其体轻飘似浮石而腥臊。

《附方》

健忘久服,聪明益智慧。用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劳心梦泄龙骨远志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下。〈心统〉
暖精益阳前方去朱砂,每冷水空心下三十丸。〈经验〉睡即泄精,白龙骨四分,韭子五合为散空心,酒服方寸匕。〈梅师方〉
遗尿淋沥,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盐汤服二钱。〈梅师方〉
老疟不止,龙骨末方寸匕先发一时,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热服,尽温覆取汗即效。〈肘后方〉
泄泻不止,白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水丸,梧子,大紫苏,木瓜汤下,量大人小儿用。〈心鉴〉
伤寒毒痢伤寒八九日至十馀日,大烦渴作热三焦,有疮𧏾下痢,或张口吐舌,目烂口舌生疮,不识人,用此除热毒止痢,龙骨半斤水一斗,煮四升沉之井底,冷服五合,渐渐进之。〈外台方〉
热病下痢欲死者,龙骨半斤研水一斗,煮取五升,候极冷稍饮,得汗即愈效。〈肘后方〉
久痢休息不止者,龙骨四两,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饮,仍以米饮和丸,每服十丸。〈肘后方〉久痢脱肛,白龙骨粉扑之。〈姚和众方〉
鼻衄眩冒欲死者,龙骨末吹之。〈梅师方〉吐血衄血,九窍出血,并用龙骨末吹入鼻中。昔有人衄血一斛,众方不止,用此即断。〈三因方〉耳中出血,龙骨末吹入之。〈三因方〉
男妇溺血,龙骨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小儿脐疮,龙骨煅研傅之。〈圣惠方〉
阴囊汗痒,龙骨牡蛎粉扑之。〈医宗三法〉

龙部艺文一《龙虚篇》后汉·王充

盛夏之时,雷电击折破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世无愚智贤不肖,皆谓之然。如考实之,虚妄言也。夫天之取龙何意邪。如以龙神为天使,犹贤臣为君使也,反报有时,无为取也。如以龙遁逃不还,非神之行,天亦无用为也。如龙之性当在天,在天上者固当生子,无为复在地。如龙有升降,降龙生子于地,子长大,天取之,则世名雷电为天怒,取龙之子,无为怒也。且龙之所居,常在水泽之中,不在木中屋间。何以知之。叔向之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传曰:山致其高,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蛟龙生焉。传又言:禹渡于江,黄龙负船。荆次非渡淮,两龙绕舟。东海之上,有〈或作鲁〉丘䜣,勇而有力,出过神渊,使御者饮马,马饮因没。䜣怒,拔剑入渊追马,见两蛟方食其马,手剑击杀两蛟。由是言之,蛟与龙常在渊水之中,不在木中屋间明矣。在渊水之中,则鱼鳖之类。鱼鳖之类,何为上天。天之取龙,何用为哉。如以天神乘龙而行,神恍惚无形,出入无间,无为乘龙也。如仙人骑龙,天为仙者取龙,则仙人含天精气,形轻飞腾,若鸿鹄之状,无为骑龙也。世称黄帝骑龙升天,此言盖虚,犹今谓天取龙也。且世谓龙升天者,必谓神龙。不神,不升天;升天,神之效也。天地之性,人为贵,则龙贱矣。贵者不神,贱者反神乎。如龙之性有神与不神,神者升天,不神者不能。龟蛇亦有神与不神,神龟神蛇,复升天乎。且龙禀何气而独神。天有苍龙、白虎、朱雀、元武之象也,地亦有龙、虎、鸟、龟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兽。虎鸟与龟不神,龙何故独神也。人为裸虫之长,龙为鳞虫之长。俱为物长,谓龙升天,人复升天乎。龙与人同,独谓能升天者,谓龙神也。世或谓圣人神而先知,犹谓神龙能升天也。因谓圣人先知之明,论龙之才,谓龙升天,故其宜也。天地之间,恍惚无形,寒暑风雨之气乃为神。今龙有形,有形则行,行则食,食则物之性也。天地之性,有形体之类,能行食之物,不得为神。何以言之,龙有体也。传言:鳞虫三百,龙为之长。龙为鳞虫之长,安得无体。何以言之,孔子曰:龙食于清,游于清。龟食于清,游于浊;鱼食于浊,游于清。丘上不及龙,下不为鱼,中止其龟与。《山海经》言:四海之外,有乘龙蛇之人。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慎子曰:蜚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雨霁,与螾蚁同矣。韩子曰:龙之为虫也,可狎而骑也。然喉下有逆鳞尺馀,人或婴之,必杀人矣。比之为螾蚁,又言虫可狎而骑,蛇、马之类明矣。传曰:纣作象箸而箕子泣。泣之者,痛其极也。夫有象箸,必有玉杯。玉杯所盈,象箸所挟,则必龙肝豹胎。夫龙肝可食,其龙难得。难得则愁下,愁下则祸生,故从而痛之。如龙神,其身不可得杀,其肝何可得食。禽兽肝胎非一,称龙肝豹胎者,人得食而知其味美也。春秋之时,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智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智,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智。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宋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舜,而锡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龙。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烹之。既而使求,惧而不得,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低伏,郁湮不育。由此言之,龙可畜又可食也。可食之物,不能神矣。世无其官,又无董父、后刘之人,故潜藏伏匿,出见希疏;出又乘云,与人殊路,人谓之神。如存其官而有其人,则龙,牛之类也,何神之有。以《山海经》言之,以慎子、韩子證之,以俗世之画验之,以箕子之泣订之,以蔡墨之对论之,知龙不能神,不能升天。天不以雷电取龙,明矣。世俗言龙神而升天者,妄矣。世俗之言,亦有缘也。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彼短书之家,世俗之人也。见雷电发时,龙随而起,当雷电树木击之时,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实者雷龙同类,感气相致,故《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又言:虎啸谷风至,龙兴景云起。龙与云相招,虎与风相致,故董仲舒雩祭之法,设土龙以为感也。夫盛夏太阳用事,云雨干之。太阳火也,云雨水也,火激搏则鸣而为雷。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天极雷高,云消复降。人见其乘云则谓升天,见天为雷电则为天取龙。世儒读《易》文,见传言,皆知龙者云之类。拘俗人之议,不能通其说;又见短书为證,故遂谓天取龙。天不取龙,龙不升天。当丘䜣之杀两蛟也,手把其尾,拽而出之至渊之外,雷电击之。蛟则龙之类也。蛟龙见而云雨至,云雨至则雷电击。如以天实取龙,龙为天用,何以死蛟为取之。且鱼在水中,亦随云雨,蜚而乘云雨非升天也。龙,鱼之类也,其乘雷电犹鱼之飞也。鱼随云雨,不谓之神,龙乘雷电独谓之神。世俗之言,失其实也。物在世间,各有所乘。水蛇乘雾,龙乘云,鸟乘风。见龙乘云,独谓之神,失龙之实,诬龙之能也。然则龙之所以为神者,以能屈伸其体,存亡其形。屈伸其体,存亡其形,未足以为神也。豫让吞炭,漆身为厉,人不识其形。子贡灭须为妇人,人不知其状;龙变体自匿,人不能觉,变化藏匿者巧也。物性亦有自然,狌狌知往,乾鹊知来,鹦鹉能言,三怪比龙,性变化也。如以巧为神,豫让、子贡神也。孔子曰:游者可为网,飞者可为矰。至于龙也,吾不知其乘风云上升。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乎。夫龙乘云而上,云消而下。物类可察,上下可知;而云孔子不知。以孔子之圣,尚不知龙,况俗人智浅,好奇之性,无实考之心,谓之龙神而升天,不足怪也。

《乱龙篇》前人

董仲舒申《春秋》之雩,设土龙以招雨,其意以云龙相致。《易》曰:云从龙,风从虎。以类求之,故设土龙。阴阳从类,云雨自至。儒者或问曰:夫《易》言云从龙者,谓真龙也,岂谓土哉。楚叶公好龙,墙壁槃盂皆画龙。必以象类为若真,是则叶公之国常有雨也。《易》又曰风从虎,谓虎啸而谷风至也。风之与虎,亦同气类。设为土虎,置之谷中,风能至乎。夫土虎不能而致风,土龙安能而致雨。古者畜龙,乘车驾龙,故有豢龙氏、御龙氏。夏后之庭,二龙常在,季年夏衰,二龙低伏。真龙在地,犹无云雨,况伪象乎。礼,画雷樽象雷之形,雷樽不闻能致雷,土龙安能而动雨。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他类肖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气性异殊,不能相感动也。刘子骏掌雩祭,典土龙事,桓君山亦难以顿牟、磁石不能真是,何能掇针取芥,子骏穷无以应。子骏,汉朝智囊,笔墨渊海,穷无以应者,是事非议误,不得道理实也。曰:夫以非真难,是也;不以象类说,非也。夫东风至〈一有感字〉,酒湛溢。鲸鱼死,彗星出。天道自然,非人事也。事与彼云龙相从,同一实也。日,火也;月,水也。水火感动,常以真气。今伎道之家,铸阳燧取飞火于日,作方诸取水于月,非自然也,而天然之也。土龙亦非真,何为不能感天。一也。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乃能得火。今妄取刀剑偃月之钩,摩以向日,亦能感天。夫土龙既不得比于阳燧,当与刀剑偃月钩为比。二也。齐孟尝君夜出秦关,关未开,客为鸡鸣而真鸡鸣和之。夫鸡可以奸声感,则雨亦可以伪象致。三也。李子长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为人,象囚之形。凿地为埳,以卢为椁,卧木囚其中。囚罪正,则木囚不动,囚冤侵夺,木囚动出。不知囚之精神著木人乎。将精神之气动木囚也。夫精神感动木囚,何为独不应从土龙。四也。舜以圣德,入大麓之野,虎狼不犯,虫蛇不害。禹铸金鼎象百物,以入山林,亦辟凶殃。论者以为非实,然而上古久远,周鼎之神,不可无也。夫金与土,同五行也,使作土龙者如禹之德,则亦将有云雨之验。五也。顿牟掇芥,磁石、钩象之石非顿牟也,皆能掇芥,土龙亦非真,当与磁石、钩象为类。六也。楚叶公好龙,墙壁盂樽皆画龙象,真龙闻而下之。夫龙与云雨同气,故能感动,以类相从。叶公以为画致真龙,今独何以不能致云雨。七也。神灵示人以象,不以实,故寝卧梦寤见事之象。将吉,吉象来;将凶,凶象至。神灵之气,云雨之类。八也。神灵以象见实,土龙何独不能以伪致真也。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荼与郁垒缚以卢索,执以食虎。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夫桃人,非荼、郁垒也;画虎,非食鬼之虎也,刻画效象,冀以禦凶。今土龙亦非致雨之龙,独信桃人画虎,不知土龙。九也。此尚因缘昔书,不见实验。鲁般、墨子刻木为鸢,蜚之三日而不集,为之巧也。使作土龙者若鲁般、墨子,则亦将有木鸢飞不集之类。夫蜚鸢之气,云雨之气也。气而蜚木鸢,何独不能从土龙。十也。夫云雨之气也,知于蜚鸢之气,未可以言。钓者以木为鱼,丹漆其身,近之水流而击之,起水动作,鱼以为真,并来聚会。夫丹木,非真鱼也,鱼含血而有知,犹为象至。云雨之知,不能过鱼。见土龙之象,何能疑之。十一也。此尚鱼也,知不如人。匈奴敬畏郅都之威,刻木象都之状,交弓射之,莫能一中。不知都之精神在形象邪。亡也将匈奴敬鬼精神在木也。如都之精神在形象,天龙之神亦在土龙。如匈奴精在于木人,则雩祭者之精亦在土龙。十二也。金翁叔,休屠王之太子也,与父俱来降汉,父道死,与母俱来,拜为骑都尉。母死,武帝图其母于甘泉殿上,署曰休屠王焉提。翁叔从上上甘泉,拜谒起立,向之泣涕沾襟,久乃去。夫图画,非母之实身也,因见形象,泣涕辄下,思亲气感,不待实然也。夫土龙犹甘泉之图画也,云雨见之,何为不动。十三也。此尚夷狄也。有若似孔子,孔子死,弟子思慕,共坐有若孔子之座。弟子知有若非孔子也,犹共坐而尊事之。云雨之知,使若诸弟子之知,虽知土龙非真,然犹感动,思类而至。十四也。有若,孔子弟子疑其体象,则谓相似。孝武皇帝幸李夫人,夫人死,思见其形。道士以术为李夫人,夫人步入殿门,武帝望见,知其非也,然犹感动,喜乐近之。使云雨之气,如武帝之心,虽知土龙非真,然犹爱好感起而来。十五也。既效验有十五,又亦有义四焉。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秉耒把锄;或立土牛。未必能耕也。顺气应时,示率下也。今设土龙,虽知不能致雨,亦当夏时以类应变,与立土人土牛同一。义也。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入庙,主心事之,虽知木主非亲,亦当尽敬。有所主事,土龙与木主同。虽知非真,示当感动,立意于象。二也。涂车、刍灵,圣人知其无用,示象生存,不敢无也。夫设土龙,知其不能动雨也,示若涂车、刍灵而有致。三也。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无道诸侯也。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土龙亦夫熊麋、布侯之类。四也。夫以象类有十五验,以礼示意有四义。仲舒览见深鸿,立事不妄,设土龙之象,果有状也。龙暂出水,云雨乃至。古者畜龙、御龙,常存,无云雨。犹旧交相阔远,卒然相见,欢欣歌笑,或至悲泣涕,偃伏少久,则示行各恍惚矣。《易》曰:云从龙。非言龙从云也。云樽刻云雷之象,龙安肯来。夫如是,传之者何可解,则桓君山之难可说也,则刘子骏不能对,劣也,劣则董仲舒之龙说不终也。《论衡》终之。故曰乱龙。者,终也。

《龙见贺表》魏·曹植

臣闻凤凰复见于邺南,黄龙双出于清泉。圣德至理以致嘉瑞。将栖凤于林囿,豢龙于陂池,为百姓旦夕之所观。

《青龙赋》缪袭

懿矣神龙其知,惟时览皇代之云,为袭九泉以潜处,当仁圣而觌仪。应令月之风律,昭嘉祥之赫戏,敷华耀之珍体。耀文彩以陆离,旷时代以稀出。观四灵而特奇,是以见之者,景骇闻之者,奔驰观夫神龙之为形也。盖鸿洞轮硕丰盈修长,容姿温润委蛇成章,繁蛇虬蟉不可度量。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瑶琼,若望飞云曳旗旌,或蒙翠黛,或类流星,或如虹蜺之垂耀,或如红兰之芳,荣焕璘彬之瑰,异实皇家之休灵,奉阳春而介福,赉万国以嘉祯。
《龙瑞赋》〈有序〉刘劭太和七年春龙见摩陂行,自许昌亲往临观,形状瑰丽光色烛耀,侍卫左右咸与睹焉,自载籍所纪,瑞应之致,或翔集于邦国,卓荦于要荒,未有若斯之著明也。

惟殷頫之旧式乃展义,而省方皇舆发于洛邑,遂巡幸于许昌,宪宸极之天居,建正殿以当阳,岁在析木,时维仲春灵威,统方勾芒司辰阳升九四,或跃于渊,有蜿之龙来游,郊甸应节合义象德效仁纡体鞶萦,摛藻布文青耀章采,雕琢璘玢,燥若罗星,蔚若翠云,光舄奕以外照,水清景而内分,圣上观之,无射左右察之,既精聊假物以拟身,忽神化而无形。泉含物而不澹,固保险而常宁。昔太昊之初化首,帝德以表名。暨明后之隆盛,又降见以扬声,惟珍兽之元真,实殊异于四灵,信应龙之道扬,将天飞于泰清。

《元龙铭》晋·傅元

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潜景九渊,飞跃天庭,屈伸从时,变化无形,偃伏污泥,上凌太清。

《皇太子贺白龙见表》唐·崔融

臣等言伏见某官等奏,称某月日玉山宫西南王谷上有白龙见。臣闻大地和平,圣人所以乘九五,帝王符命神物所以寤黎蒸粤,若皇家既高居而远望。于惟史阁亦舒图而负玺〈疑〉。服星晨之冕衮彩,夺华虫建日月之旂,常文腾翠凤出东方,而㨿木天下知春,临北荒而御火容光。是烛风雨,顺阴阳,和五谷,登百宝用,岂孙氏所谓出入。应命上下以时,无道则处,有圣则见矣。木火中星长风季月详乎。戴礼则帝喾乘龙之时,校以河图。是黄轩梦龙之会,裁金别宇挺玉名,区宫摸抗殿之基,山接陵阳之路,翩翩素翼,矫矫白鳞,异彩霜封,风姿雪操〈一作澡〉。徵邺城之故,事若下神祠探,吴郡之遗尘,疑过象穴。臣闻感通之效,人事可寻,嘉瑞之来,天心容察。地称王谷,先题王者之名,壤号玉山实兆,南山之固。天皇以帝出乎,震自天钟,有德之期,天后以致养乎。坤承天得西南之位,披图按牒影响,合符汉朝之出。在上封特其小者,晋国之来从京兆曾,何足云。唯我后能得之,固前王所不逮,方使见龙于甸。一人系年月之书,岂宜囿龙于池,百姓为朝夕之观而已,臣业谢温文观,闻绝瑞虽四灵为畜,未足以舞之蹈之,而万国欢心敢忘于美矣,盛矣。不胜凫藻之至。
《赤龙㨿桉赋》〈并序〉潘炎景龙二年夏四月十七日,帝在厅事假寐,白鹤观道士宋大辩等三十人同,见赤龙据桉至矣哉,神妙无方不可得而称也。

元天之龙兮,见而在田。我后之龙兮,飞以御天。据圣人之大宝与列祖而同,元高出而潜跃以自试。来定天宝居然假寐,合而成体,散而成章。若窥于牖,若施于堂。且据桉而向明,负扆以当阳。日月在身,有祗天之嘉,梦风雨合气,将振翼而雄骧。群居愕视,圣作物睹。赫然龙光。真我明主,折券表异,亦惟前闻,旷然振古。卓有吾君,王人之瑞,比之龙首,高居而远,望以临乎。九有天子之威。比之龙鳞,皇王之可畏。以肃乎。万人徒称其象,未睹其真,恭惟我后,近取诸身于昭巨唐其命惟新,永据九五斯焉万春。

《黄龙见赋》〈有序〉前人

景龙二年秋九月五日,黄龙见于上,党伏牛山之南,冈留久之彰,圣人之德也。赋曰:

龙之来兮乘其阳跃于泉兮。临高冈龙之至兮,归有德符于黄兮,土之色精曜曜光雄雄。上不在天兮,接于物下,不在田兮蟠于空列。四灵智称,其首居五位,色表其中,将衒甲以无比。与负舟而不同,明皇家之王气。符历数于圣躬,飞烟喷雾,若动若顾,声虽虩虩,非同三尺之剑。色乃煌煌,下映五花之树。诚帝王之嘉,兆宁朝夕之可遇。何蛇蟥之足,言谅腾黄之匪喻同。翠龟之荐绿,图彰大人兮,告元符览史墨之言,未之闻也,验登殷之祀不其然乎。

《黄龙再见赋》〈并序〉前人

景龙三年六月十五日,黄龙再见于牛山,天意汲汲于圣人,赋曰:

龙之见也春分,而登于天龙之潜也。秋分而入于川,假崇山而再见,应元圣而通元,蜿蜒孤蟠,云雾四发,目中精耀,光飞列缺之火。颔下珠悬色夺,蟾蜍之月方将游。彼池囿岂徒止于郊野,非同上天之五蛇,有异渡江之一马。孙权象之,而置于军中,魏帝范之而在于殿下。永言于此,我皇是宜。秦王之梦立乎鄜畤,汉后之时,见于成纪。彼皆一至,此则重光。采色炫耀,文明焜煌,错甲镂鳞,既以来乎,字分官纪,号可以表其祥。超紫凤于丹穴,越青鸾于女床,龙德相成,而无悔。天家久久而蕃昌。

《黄龙负舟赋》吕温

夏后氏奠山疏:滞拯溺开泰元圭锡命既成,天下之功,黄龙发祥,始跃域中之大当,其驻轸江甸,舣舟洪川,天行健而时有未济,地设险而瞻之。在前思利,涉以抚俗。遂精诚而告虔,于是云气滃起,神光烂然,奋角于勿用之窟,骧首于或跃之泉。光波澄澜,奉天意以颙,若拖尾垂鬣。夹王舟而负焉,合灵符于百代,表圣运于千年,徒伟夫出无情,驰不测如驱风雷,若有羽翼观,竭诚以效用,似就列而陈。力电目流光,金鳞耀色,天吴奔走,阳侯屏息,巨险汔济,孰假剡木之能,潜怪莫逢宁资画鹢之息,应变化以昭盛出,沉潜而刚克其庆。惟大赖祉福者,兆人其观。惟荣执玉帛者,万国若非平土,堙水泣辜罪已菲,饮食以昭俭卑,宫室而思理德。掩乎生成之初功齐乎。开辟之始安有非常之神,物不召而萃止。济其不通而彰其具美者也,至若汉横汾水,秦抵沧溟,实逞心欲,匪崇德馨,苍生之虚,瘁靡念方士之空。言是听始幸免于覆溺,夫何望乎,炳灵于戏动罔轨。模言非善教,则人虽愚弱或使之而不效其志。惟纯其德,孔殷则龙,虽神化将不役而自勤,信矣哉。国家俾人,其苏在理,无郁超乎大禹,不务舟车之劳,蜿彼黄龙,但为宫沼之物而已。

《杂说》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渊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谪龙说》柳宗元

扶风马孺子言:年十五六时,在泽州与群儿戏郊亭上。顷然有奇女堕地,有光熠然被緅裘白纹之里首,步摇之冠,贵游少年骇且悦之。稍狎焉,女頩尔怒曰:不可吾,故居钧天帝宫下,上星辰呼,嘘阴阳,薄蓬莱羞昆崙,而不即者。帝以吾心侈大怒而谪,来七日当复,今吾虽辱尘土中非若俪也,吾复且害。若众恐而退,遂入居佛氏讲室焉。及期进取杯水饮之,嘘成云气五色翛翛也,因取裘反之化为白龙,徊翔登天莫知其所终,亦怪甚矣。呜呼,非其类而狎其谪,不可哉。孺子不妄人也故记其说。

《愬螭文》前人

零陵城西有螭室于江法,曹史唐登浴其涯螭牵以入,一夕浮水上,吾闻凡山川必有神司之,抑有是耶,于是作愬螭投之江曰。

天明地幽,孰主之兮寿善夭殇,终何为兮堆山酾。江司者谁兮。突然为人使有知兮畏危,虑害趋走祗兮父母,孔爱妻子嘻兮出入,公门不获非兮浟浟,湘流清且微兮阴幽洞石,蓄怪螭兮胡濯兹,热卒无归兮亲戚叫号,闾里思兮魂其安,游觐湘累兮嗟尔怪,螭害江湄兮涎泳重渊,物莫威兮蟉形决,目潜伺窥兮膏血是,利私自肥兮岁既大旱,泽莫施兮妖猾下民,使颠危兮充心饱腹,肆敖嬉兮洋洋往复,流逶迤兮惟神高明,胡纵斯兮蔑弃无辜,逞怪姿兮胡不降,罚肃川坻兮舟者,欣欣游者熙兮蒲鱼,浸用吉无疑兮牲牷。玉帛人是依兮匪神之愬,将安期兮神之有亡,于是推兮投之北流心孔悲兮。

《西海双白龙见赋》〈以天下安乐龙见于海为韵〉钱起

唐六叶嘉祉降皇威,宣师出以律将,有事于金天赫矣。神武感通上元双龙呈瑞,一色皎然,惟白也。昭素秋诞圣,惟龙也。主杀气清边不尔者,宁出乎海,不跃于泉。穆乎白龙之为物也,潜依水德利用,天下精异冥通,腾骧神假,苟非君行其道,物有其官则郁湮不育,潢污而蟠隐见罔,知其旨窅冥,孰见其端,故我君宣八风之惠。化澄四海之波澜,覆帱斯极,生灵以安。惟此上瑞灼然可观,其始见也,精光皓耀,溟澥清廓,曳冰雪于半空,晏雷霆于万壑。若长云带冰而不散,双剑倚天而中落。忽虹立而电回,其仪不可弥度,表其祥同乘黄之偶运,处其度掩嘉鱼之有乐。伟夫鳞介之族,莫智于龙苟灵应无兆。岂休明再逢,昔轩以负图为景福,舜以入坛为神变。殊旨同归。千载一见,是以天祚明德,幽赞祯符彼二龙之萃,止合一圣之有,孚皓尔其真异,叶公之藻绘超然将举同正理之友,于是时也。西戎骇目,莫不感化,而风趋夫如是则在宥之理。足徵无疆之休,可待洋洋歌颂,日闻于四海者也。

《黑龙饮渭水赋》〈以出为汉祥下饮渭水为韵〉白居易

龙为四灵之长渭,居八水之一。饮亹亹之清流,浴彬彬之元质,翻若下降,贲然跃出。首蜿蜒以涌烟,鳞错落而点漆,动而无悔,爰作瑞于秦川。应必有徵,乃效灵于汉日。观其攸止,察其所为,行藏不忒,动静有仪,睛眸炫耀,文彩陆离,下泉于焉。表异守黑于以,标奇不一,徒尔异心,有以顺春秋而隐见,随晦暝而行止。叶圣人之昌运飞而上天,表王者之休徵见而饮水。于是下长流,俯高岸,状骙骙以矫,矫光灿灿而烂烂。紫云随而瑞气氤氲,白日照而文章炳焕。闻之者心骇而易色,睹之者目眙而改观。呼吸而声起风雷,宛转而势超云汉。尔其矫首,陆梁拖尾,回翔蹈流,鸣跃劈波,腾骧饮清,澜之澹澹,喷素浪之汤汤,顿颔而碎珠迸落,奋髯而细雨飞扬,詟水族则鳣鲔奔走。骇泉室则鼋鼍㐲藏信,可符帝王之,度叶邦家之光,表三秦之嘉瑞,呈二汉之徵祥。且夫顺时出处,凭虚上下度若水,而斯驭知鼎湖,而是驾同张华之剑,飞见长房之竹,化岂若炎精冥契水德潜禀,黑质黯以凝黛,元文斐以摛锦,逼而察也。类天马出水以游,远而望之,疑长虹截涧而饮,既而跨白云腾清渭,排冥冥之寥廓,度浩浩之元气,则知水物之灵,鳞虫之贵,展矣哉抑斯龙之所谓。

《叶公好龙赋》〈以所好非真见而增惧为韵〉张随

惟彼龙兮潜水府翔天路。何叶公之多尚独神物之,是慕假手于绘对,蜿蜒以好之。其形在堂,俄惝恍而反惧,初其终朝,念兹寤寐求之。嗟豢氏之莫遇,望云津之远而载雕。其宇爰写其姿,周屋壁环,阶墀辉辉之章,不离其行。坐矫矫之质,常在于梦思,至于春风启序,自暄而暑则谓仰重。阴而可伫,雨歇云收,杳不知其处所,其求虽阻,其志无沮,及其寒律,方凝自霜而冰则谓窥。浚壑而可徵,天高日朗空有见于泓澄,其睹未能,其诚益增,既而天纵其欲,物应其好,龙乃拖其尾而登其堂。矫其首而窥其奥。垂锦带张,翠鳞光流电转声,发雷振起云而栋,凝积气乘水而庭,若通津而况于斯人。得不挠其性而骇其真。触类而广可明其徵,惟龙也,世好之。必归惟士也,国招之必依,姑务乎,辨真去伪,宁求乎似是而非,故好龙如之何期真假,无变好士如之何在贤愚,无眩蜿蜿之状,且逢子高之仪堂,堂之贤莫失哀公之眷勉矣。凡今君子必审之于闻见。

《封孚泽侯敕》宋·宁宗

《江西通志》:白龙泉在瑞昌西二十里,昔李成寇境白龙显,应泉雾四起,贼不敢近,傍有显济庙,宋庆元六年敕封。

敕江西显济庙潜龙在渊,有帝司雨,随祷辄应。锡命惟彰已昭,灵雨之嘉名。盍宠元侯之显,号祗予茂渥慰彼舆情,时其雨旸无,或灾害可特封孚泽侯。

《龙赋》吴淑

龙者神灵之精,能幽能明,或元黄,其血或蚕蠋,其形剑化延津漦藏夏庭,张华尝辨于饷鲊。孝和亦闻于赐羹,贺吕光于龟兹,负吴猛于宫亭,见号雨师,亦名水物沉木。既产于哀牢浮水,亦闻于素弗尔。乃九色驾王母之车,五彩负帝舜之图,困河津而曝腮,降荆山而垂胡美。董父之见扰哂,朱泙之学屠盘,齐祖之斋卧,南阳之庐则有见。于绛郊祷于滏口,为夏禹而负舟。助隋师而骧首。至若承光御于南海,符生谣于洛东,戒乘危于颔下,美借誉于人中。或解角而昭瑞,或曳尾而告凶,资五花而为食,萃四蛇而见从。韩子畏祸于逆鳞,墨翟避屠于黑色。推华歆而为首,惊叶公而丧魄,潜则无用,见则时乘。鳞既成字,膏亦为灯,子先跨之而轻举,安公骑之而上升。及夫登元云生,积水黑见。渭川黄闻,成纪八即,荀家六为。卞氏刘累以事于孔甲,仲尼莫窥于老子。亦有候清风而升天,盼层云而跃渊。颜称高祖醉骇,陈宣复闻在宫沼而为畜,与金玉而昭瑞,毒龙而或能致雨,讨贼而当须伺睡,至其出武库而刘毅不贺,见临平而无量靡观。张骏厌之而铸铜,太皞用之而纪官。复闻生大泽兴景云,或雩而起陆,或蛰以存身。亦有子明见放冯孙,是养既为东方之宿,亦号鳞虫之长。雷泽得陶侃之梭,葛陂投长房之杖,变鱼见困于清泠为怪。尝偕于罔,象雕闻邹奭章美,嵇康或渍之而复活,或吹之而则长骋,神变于三池,备文彩于五方,非网罟之可害,岂蝼蚁之能伤,觌而不求,既闻于子产,针而见负,更记于师皇。

《龙赋》王安石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止则常至乎,丧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豢龙说》明·刘基

有献陵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陵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曲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悦,徙居之宫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报,曰: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乃养蚁以俟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为豢龙,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君子曰:甚矣,商陵君之愚也,非龙而以为龙。及其见真龙也,则以陵鲤之食待之,卒震以死,自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