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四十三卷目录

 鵚鹙部汇考
  鹙图
  诗经〈小雅白华〉
  禽经〈鵚鹙〉
  古今注〈善斗啖蛇〉
  埤雅〈鹙〉
  尔雅翼〈鹙〉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髓气味 主治 喙主治 毛主治〉
 鵚鹙部纪事
 鵚鹙部杂录
 戴胜部汇考
  戴胜图
  礼记〈月令〉
  尔雅〈释鸟〉
  春秋纬〈考异邮〉
  汲冢周书〈时训解〉
  方言〈杂释〉
  禽经〈鸴恶其类〉
  埤雅〈戴胜〉
  尔雅翼〈戴鵀 鸴〉
  本草纲目〈集解 肉气味 主治〉
 戴胜部艺文〈诗〉
  题戴胜          唐贾岛
  戴胜词           王建
  织鸟诗           张何
  戴胜           僧守仁
 戴胜部纪事
 鹦鹉部汇考
  鹦鹉图
  礼记〈曲礼〉
  山海经〈西山经〉
  桂海禽志〈鲊腊 白鹦鹉〉
  异物志〈三种〉
  北户录〈鹦鹉瘴〉
  埤雅〈鹦鹉〉
  尔雅翼〈鹦鹉〉
  本草纲目〈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珍珠船〈广南鹦鹉〉
  直省志书〈江宁府〉
 鹦鹉部艺文一
  鹦鹉赋〈有序〉     后汉祢衡
  鹦鹉赋          魏曹植
  鹦鹉赋           应玚
  鹦鹉赋           陈琳
  鹦鹉赋           王粲
  鹦鹉赋          阮元瑜
  鹦鹉赋          晋傅咸
  鹦鹉赋序         成公绥
  鹦鹉赋           傅元
  鹦鹉赞           郭璞
  鹦鹉赋           桓元
  白鹦鹉赋〈有序〉    宋颜延之
  赤鹦鹉赋          谢庄
  鹦鹉赋          梁萧统
  白鹦鹉赋         唐王维
  鹦鹉赋          李百药
  白鹦鹉赋         郝名远
  白鹦鹉赋          阙名
  红鹦鹉赋〈有序〉    宋梅尧臣
  红鹦鹉赋〈并序〉     欧阳修
  鹦鹉赋〈有序〉     元张养浩
  白鹦鹉赋〈有序〉    明王世贞
  红鹦鹉赋         张拱机
  白鹦鹉赞          徐渭
  瘗鹦鹉铭          王激

禽虫典第四十三卷

鵚鹙部汇考

释名


《诗经》       扶老《禽经》
《尔雅翼》     雌䳓〈俗作鹚䳓 《本草纲目》鶢鶋《本草纲目》

鹙图


《诗经》《小雅·白华》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朱注〉鹙,鵚鹙也。

《禽经》《鵚鹙》

扶老强力。
扶老,鵚鹙也。食之益人气力,走及奔马。
《古今注》善斗,啖蛇。
扶老,鵚鹙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斗,好啖蛇。

《埤雅》《鹙》

凫雁丑翁,鹙鹤丑鷩。鹙性贪恶,状如鹤而大。长颈赤目,其毛辟水毒。诗曰:有鹙在梁,有鹤在林。言鹙宜在梁,鹤宜在林,各有所宜也。刘桢《鲁都赋》曰:绿鹢葱鹙,鹙色盖青也。

《尔雅翼》《鹙》

鹙,秃也,丹阳、鄱阳皆有之。诗白华曰:有鹙在梁,有鹤在林。鹙贪恋之鸟也,故进造于梁。鹤高洁之鸟也,故退栖于林。以喻褒姒申后之进退云尔。《北史》:后魏明帝时尝获鹙鸟,于宫中养之。崔光以为此诗所谓有鹙在梁者。魏黄初中,鹈暂集而去,犹以为戒。况饕餮之禽,必资鱼肉菽麦稻粱之食,岂可留意于丑形恶声哉。

《本草纲目》《释名》

李时珍曰:凡鸟至秋毛脱秃,此鸟头秃如秋毨,又如老人头,童及扶杖之状,故得诸名。《说文》作秃

《集解》

李时珍曰:秃鹙,水鸟之大者也。出南方有大湖泊处,其状如鹤而大,青苍色。张翼广五六尺,举头高六七尺。长颈赤目,头项皆无毛。其顶皮方二寸许,红色如鹤顶。其喙深黄色而扁直,长尺馀。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鹈鹕状,其足爪如鸡黑色。性极贪恶,能与人斗。好啖鱼蛇及鸟雏。诗云:有鹙在梁即此。自元入我朝常赋,犹有雌䳓之供献。按《饮膳正要》云:雌䳓有三种,有白者、黑者、花者。名为胡雌䳓,其肉色亦不同也。又按《景焕閒谈》云:海鸟鶢鶋,即今之秃鹙。其说与环氏《吴纪》所谓鸟之大者秃鹙,小者鹪鹩相合。今潦年鹙或飞入近市,人或怪骇。此又同鲁人怪鶢鶋之意,皆由不常见耳。

《肉气味》

咸微寒,无毒。《正要》曰:甘温。

《主治》

汪颖曰:中虫鱼毒。
李时珍曰:补中益气,甚益人,炙食尤美。作餔馐食,强气力,令人走及奔马。出《饮膳正要》《古今注》《禽经》

《髓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正要》曰:补精髓。

《喙主治》

汪颖曰:鱼骨哽。

《毛主治》

李时珍曰:解水虫毒。

鵚鹙部纪事

《晋书·五行志》: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鵚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
魏文帝黄初三年,又集雒阳芳林园池。七年,又集。其夏,文帝崩。
景初末,以集芳林园池。已前再至,辄有大丧,帝恶之。其明年,帝崩。
《吴纪》:孙皓问中书令张尚曰:鸟之中大者惟鹤,小者雀乎。尚曰:大者有鵚鹙,小者有鹪鹩。皓忌胜己,因徙之。
《太平广记》:晋永嘉二年,有鹙集于始安县,木矢贯之,铁镞,其长六寸有半,以箭计之,其射者当身长丈五六尺。
《南史·邓琬传》:晋安王子勋即伪位,改景和三年为义嘉元年。其日云雨晦合,有鵚鹙鸟集城上。
《魏书·灵徵志》:肃宗正光二年八月己卯,获鵚鹙鸟于殿内。
《崔光传》:光为司徒、侍中、国子祭酒,领著作如故。光表固辞历年,终不肯受。八月,获鵚鹙鸟于宫内,诏以示光。光表曰:蒙示十四日所得大鸟,此即《诗》所谓有鹙在梁,解云鵚鹙也,贪恶之鸟,野泽所育,不应入殿庭。昔魏氏黄初中,有鹈鹕集于灵芝池,文帝下诏以曹恭公远君子,近小人,博求贤俊,太尉华歆由此逊位而让管宁者也。臣闻野物入舍,古人以为不善,是以张臶恶鵀,贾谊忌鵩。鹈鹕暂集而去,前王犹为至诫,况今亲入宫禁,为人所获,方被畜养,晏然不以为惧。准诸往义,信有殊矣。且饕餮之禽,必资鱼肉,菽麦稻粱,时或餐啄,一食之费,容过斤镒。今春夏阳旱,谷籴稍贵,穷窘之家,时有菜色。陛下为民父母,抚之如伤,岂可弃人养鸟,留意于丑形恶声哉。卫侯好鹤,曹伯爱雁,身死国灭,可为寒心。陛下学通《春秋》,亲览前事,何得口咏其言,行违其道。诚愿远师殷宗,近法魏祖,修德延贤,消灾集庆。放无用之物,委之川泽,取乐琴书,颐养神性。肃宗览表大悦,即弃之池泽。
《隋书·五行志》:周大象二年二月,有鵚鹙集洛阳宫太极殿。其年帝崩,后宫常虚。
《唐书·五行志》:开成五年六月,有秃鹙群飞集禁苑。鹙,水鸟也。
昭宗时,有秃鹙鸟巢寝殿隅,帝观射杀之。
《鉴戒录》:蜀光天元年,太祖寝疾。经旬,文州进白鹰,茂州贡白兔。群臣议曰:圣人本命是兔,鹰兔至甚相刑,贡二禽非以为瑞。退鹰留兔,帝疾必痊。敕命不从,是岁晏驾。又通正年,有大秃鹙鸟飏于摩诃池上,顾太尉夐时为小臣,直于内庭。遂潜吟二十八字咏之,曰:昔日曾看瑞应图,万般祥瑞不如无。摩诃池上分明见,仔细看来甚可虞。至光天元年,帝崩。乃秃鹙事之徵也。
《蜀梼杌》:蜀王建光天二年四月,鶢鶋集于摩诃池,建因感疾甚笃。
《野人閒话》:大军未至,前鶢鶋鸣于庭。射之不中,故老见之曰:此鸟主少主归命。咸康时来,此时又来,当有兴替乎。
《元史·成宗本纪》:七月丙申,扬州、淮安属县蝗,在地者为鹙啄食,飞者以翅击死,诏禁捕鹙。

鵚鹙部杂录

《琅嬛记》:山中老人以秃鹙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鹙为扶老,甚谬。

戴胜部汇考

释名


戴胜《礼记》      鵖鴔《尔雅》
戴鵀《尔雅》      鸴《尔雅》
山鹊《尔雅》      戴南《方言》
戴鳻《方言》      雗《尔雅翼》

戴胜图


《礼记》《月令》

季春之月,戴胜降于桑。
〈注〉戴胜,织纴之鸟。一名戴鵀鵀,即头上胜也。此时恒在桑,言降者重之,若自天而下也。

《尔雅》《释鸟》

鵖鴔,戴鵀。
〈注〉鵀即头上胜,今亦呼为戴胜。鵖鴔犹鶝,语声
转耳。

鸴,山鹊。
〈注〉似鹊而有文彩,长尾,觜脚赤。〈疏〉山鹊一名鸴,《说文》云:知来事鸟也。

《春秋纬》《考异邮》

孟夏戴胜降。

《汲冢周书》《时训解》

谷雨后十日,戴胜降于桑。戴胜不降桑,政教不中。

《方言》《杂释》

尸鸠
《尔雅》:即布谷也,非戴胜也。或云鹯皆失之也。

燕之东北、朝鲜冽水之间,谓之鶝䲹。自关而东,谓之戴鵀。东齐海岱之间,谓之戴南,南犹鵀也。
或谓之鶭鸅。
《尔雅》:说戴鵀下鶭鸅,自别一鸟名。《方言》似依此义,又失也。

或谓之戴鳻,或谓之戴胜。
胜所以缠纴。

东齐吴扬之间谓之鵀。自关而西谓之鵩鶝,或谓之鶝。燕之东北、朝鲜冽水之间谓之。〈按尸鸠戴胜自是两物方
言以尸鸠即为戴胜前人已辨其误姑两部并存以备考證

《禽经》《鸴恶其类》

鸡鸴恶其类。
鸡与山鹊恶其类,相值则相搏。鸴状类鹊,长尾丹觜。

《埤雅》《戴胜》

戴胜头上有毛花成胜,故曰戴胜也。《通典》曰:上古衣毛帽皮,后代圣人见鸟兽冠角,乃作冠缨而吟。此鸟头上戴胜,则又冠角之别也。三月飞在桑间,盖蚕生之候。《月令》所谓戴胜降于桑是也。《方言》曰:鸤鸠自关而东谓之戴鵀,似误。盖鸤鸠布谷也。按今男事兴而布谷鸣,女功兴而戴鵀鸣。则鸤鸠与戴胜异雄之言,非蔡邕《月令》云:鸤鸠,鹘鸠也。鸠先是时鸣,故称鸣拂,犹搏也。阳气所感,故搏羽。戴胜降于桑,以劝民事也。《春秋传》曰:鹘鸠氏司事也。见鸠拂羽,戴胜降桑,则具筐筥。诗云: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尔雅翼》《戴鵀》

戴鵀似山鹊而尾短,青色。毛冠俱有文彩,如戴花胜,故呼戴鵀,又称戴胜。郭璞注《方言》曰:胜所缠纴,然则胜者是后世所谓梭耳,又名戴南。《汉书》:南任也,楚语之转,又名戴鳻。鳻者,鸠之族也。《后汉舆服志》曰: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帽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彩,成以为服。见鸟兽有冠角雕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饰。盖胜者女之器,而戴鵀之所来为蚕候,故妇人首饰象之。盖汉自太皇太后以下,入庙之服其簪以玳瑁为摘,长一尺,端为华胜,盖取此也。胜亦法度之物,故《山海经》曰:西王母几而戴胜。《淮南子》云:烈言夏桀之时,西老折胜。黄神笑吟,以为西王母折其头上之胜,为时无法度焉。此鸟有织纴之象,故《月令》降于桑则其曲直,籧筐于时常在东桑。言桑木润与桑木除虫,为木之长,故称降云。按鸟之出谷者,称迁唯此言降。《淮南子》云:燕至亦言燕降,孰知其自上而下。盖燕者求子之候,戴鵀者躬桑之候。妇人之于礼或恐其慢,故因是鸟之来神而明之此物。既春来故在阳鸟之例。魏张臶时,常有鵀巢其门阴。臶告门人以为戴鵀,阳鸟而巢其门为凶。许叔重解《淮南子》,乃引诗鸤鸠在桑者解之。孙炎亦云:鸤鸠自关而东谓之戴鵀。且诗兴一时之事,则鸤鸠适在桑耳。何可遂以为戴鵀邪。此说之不稽者也。

《鸴》

鸴,山鹊也,似鹊而有纹彩。长尾,觜脚赤。又谓之雗字。说曰:善斗谓之雗,非不健也。然尾长,故飞不能远。譬诸强学务末胜本,则其出入亦不能远。今人皆养之以斗,其在笼中亦能扬其采,以诱雀雀至,捕而食之。又能效鹰鹞之声,其字从学,未必不以此。《说文》:雗鸴,山鹊也,知未来事鸟也。孙愐《唐韵》云:雗鹊,鸴别名。又解鳱字云鹊鸟名,知未来事。噪则行人至,鹊或作鹄〈占沃切〉郑氏注《大射仪》云:鹄,鸟名。射之难中,中之为俊。是以于侯取名,引《淮南子》鳱鹄之来所谓正者,亦鸟名。齐鲁之间名题肩为正鹄,皆鸟之健黠者。按淮南称乾鹄知来而不知往,猩猩知往而不知来。说者以为巢避风为知来,卵为儿童所捕,则不知往也。猩猩能知捕者之名则为知往,竟遭网罟,则为不知来。《淮南子》云:夫鹊先识岁之多风也,去高枝而巢卑枝,大人过之则探其𪃟,婴儿过之则挑其卵;知避远难而忘近患。则是直谓鹊耳,然此山鹊亦云知来,又雗鹄名同于乾鹊;则似是山鹊耳,鹄古之人皆以鹊解之,未知其审。《释器》云:象谓之鹄,角谓之觷,犀谓之鹊,王谓之雕。取四鸟之名不知其故,今鸠似小鹊,谓之鸴鸠。〈子虚赋云:鹊,水鸟也,其鸣声鹄鹄云。〉

《本草纲目》《集解》

李时珍曰:山鹊处处山林有之,状如鹊而乌色有文采。赤觜赤足,尾长,不能远飞,亦能食鸡雀。谚云:朝鸴叫晴,暮鸴叫雨。《说文》以此为知来事之鸟。《字说》云:能效鹰鹯之声,而性恶其类,相值则搏者,皆指此也。郑樵以为喜鹊,误矣。有文采如戴花胜,又名戴鵀、戴鳻。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汪颖曰:食之解诸果毒。

戴胜部艺文〈诗〉《题戴胜》唐·贾岛

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

《戴胜词》王建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织鸟诗》张何

季春三月里,戴胜下桑来。映日花冠动,迎风绣羽开。候惊蚕事晚,织向女工裁。旅宿依花定,轻飞绕树回。欲过高阁柳,更拂小庭梅。所寄一枝在,宁忧弋者猜。

《戴胜》僧守仁

青林煖雨饱桑虫,胜羽离披湿翠红。亦有春思禁不得,舜花枝上诉东风。

戴胜部纪事

《魏志·管宁传》:张臶学兼内外,正始元年,戴鵀之鸟巢臶门阴,臶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时年一百五岁。《太平广记》:王蜀刑部侍郎李仁表寓居许州,将入贡于春官。时薛能尚书为镇,先缮所业诗五十篇以为贽,濡翰成轴,于小亭凭几阅之。未三五首,有戴胜自檐飞入,立于案几之上,驯狎。良久,伸颈亸翼而舞,向人若将语。久之,又转又舞。如是者三,超然飞去。心异之,不以告人,翌日投诗,薛大加礼待。居数日,以其子妻之。

鹦鹉部汇考

释名


鹦鹉《礼记》      鹦䳇《山海经》白鹦鹉《桂海禽志》   鹦𪃿《本草纲目》乾皋《本草纲目》    陇客《本草纲目》
臊陀《本草纲目》    绿鹦䳇《本草纲目》红鹦䳇《本草纲目》   白鹦䳇《本草纲目》五色鹦䳇《本草纲目》  黄鹦䳇《江宁府志》

鹦鹉图


《礼记》《曲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注〉鹦鹉,鸟之慧者,陇蜀岭南皆有之。

《山海经》《西山经》

黄山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䳇。
〈注〉鹦䳇舌似小儿,南徼外出五色者,大如雁。
数历之山,其鸟多鹦䳇。《桂海禽志》《鲊腊》
鹦鹉近海郡尤多,民或以鹦鹉为鲊,又以孔雀为腊,皆以其易得故也。此二事载籍所未纪,自余始志之。南人养鹦鹉者,云此物出炎方。稍北中冷,则发瘴噤战,如人患寒热。以柑子饲之则愈,不然必死。

《白鹦鹉》

白鹦鹉大如小鹅,亦能言。羽毛玉雪,以手抚之,有粉粘著指掌,如蛱蝶翅。

《异物志》《三种》

鹦鹉有三种,青大如乌臼。一种白,大如鸱鸮。一种五色,大于青者,交州巴南尽有之,五色者出杜薄州。

《北户录》《鹦鹉瘴》

广之南新勤春十州呼为南道,多鹦鹉。凡养之,俗忌以手频触其背。犯者即多病颤而卒。土人谓为鹦鹉瘴,愚亲验之。

《埤雅》《鹦鹉》

鹦鹉人舌能言,青羽赤喙,其状如鸮鹪。鹩赋所谓苍鹰鸷而受绁,鹦鹉慧而入笼者也。《曲礼》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旧说众鸟足趾前三后一,其目下睑眨上。唯鹦鹉四趾齐分,两睑俱动如人目。南方又有鸲鹆者,里儿剔其舌端,教以语言,甚慧。《禽经》曰:鹦鹉摩其背而瘖,鸲鹆剪其舌而语是也。《字说》曰:婴不能言已而能言母,从人而后能言。

《尔雅翼》《鹦鹉》

鹦鹉能言之鸟,其状似鸮,青羽赤喙足。陇右及南中皆有之,然南鹦鹉小于陇右,飞则千百为群。俗忌以手触其背,犯者多病瘖而卒,名鹦鹉瘴。《礼》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淮南子》曰: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也。南有三种,大抵五色者尤慧,白者次之,青者为下,其足指前后各二。郭璞赞云:四指中分,行则以觜,特为羽族异,故字从武武者足迹。《说者》以为似小儿脚指也,又名鹦䳇。《吴志》云:鸟名鹦䳇,未闻鹦父。《字说》曰:婴儿生不能言母,是之言已。而说言以言此鸟之能言,类是也。亦其舌似小儿,故能委曲其音声以象人耳。又鸟目下睑眨上,唯此鸟两睑俱动如人目,盖羽虫之能人言者,必有人形之一端。

《本草纲目》《释名》

李时珍曰:按《字说》云:鹦䳇如婴儿之学母语,故字从婴母,亦作鹦鹉。熊太古云大者为鹦䳇,小者为鹦𪃿。则䳇义又取乎此。师旷谓之乾皋,李昉呼为陇客,《梵书》谓之臊陀。

《集解》

李时珍曰:鹦䳇有数种,绿鹦䳇出陇蜀,而滇南交广近海诸地尤多。大如乌鹊,数百群飞,南人以为鲊食。红鹦䳇紫赤色,大亦如之白鹦䳇。出西洋南番,大如母鸡。五色鹦䳇出海外诸国,大于白而小于绿者,性尤慧利。俱丹咮钩吻,长尾赤足,金睛深目,上下目睑皆能眨动。舌如婴儿,其趾前后各二,异于众鸟。其性畏寒,即发颤如瘴而死,饲以馀甘子可解。或云摩其背则瘖,或云雄者喙变丹,雌者喙黑不变。张思正《倦游录》云:海中有黄鱼,能化鹦䳇。此必又一种也。

《肉气味》

甘咸温无毒。

《主治》

汪颖曰:食之已虚嗽。

《珍珠船》《广南鹦鹉》

广南多鹦鹉,翠襟丹觜,巧解人言。陇右每飞数千头。

《直省志书》《江宁府》

黄鹦鹉亦番船中物,色政如鹅黄,而娇腻过之。顶上毛一丛,有时奋发则毛开敷如花,作淡粉红色。白鹦鹉顶毳又作黄色,矗起如冠,有时舒开政如黄蔷薇。郭圣仆尝畜之。

鹦鹉部艺文一《鹦鹉赋》〈有序〉     后汉祢衡

时黄祖子射宴宾客会,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曰:祢处士。今日无可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有荣观,不亦可乎。衡因为赋,其辞曰: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体金精之妙质兮,含火德之明辉。性辨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绀趾丹觜,绿衣翠衿。采采丽容,咬咬好音。虽同族于羽毛,实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于是羡芳声之远扬,伟灵表之可嘉;命虞人于陇坻,诏伯益于流沙;跨昆崙而播弋,冠云霓而张罗。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閒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宁顺从以远害,不违忤以丧生。故献全者受赏,伤肌者被刑。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剪其翅羽;流飘万里,崎岖重阻;踰岷越障,载罹寒暑。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忖陋质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崄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匪馀年之足惜,悯众雏之无知。背蛮貊之下国,侍君子之光仪。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识苦乐之异宜。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斯。若乃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哀鸣感类。音声悽以激扬,容貌惨以憔悴。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放臣为之屡叹,弃妻为之歔欷。感平日之游处,若埙篪之相须;何今日之两绝,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峻,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而忘初。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

《鹦鹉赋》魏·曹植

美洲中之令鸟,越众类之殊名。感阳和而振翼,遁太阴以存形。遇旅人之严网,殊六翮之无遗。身挂滞于重笼,孤雌鸣而独归。岂予身之足惜,怜众雏之未飞。分靡躯以润镬,何全济之敢希。蒙含育之厚德,奉君子之光辉。怨身轻而施重,恐往惠之中亏。常戢心以怀惧,虽处安其若危。永哀鸣其报德,庶终来而不疲。

《鹦鹉赋》应玚

何翩翩之丽鸟,表众艳之殊色。被光耀之鲜羽,流元黄之华饰。苞明哲之弘虑,从阴阳之消息。秋风厉而潜形,苍神发而动翼。

《鹦鹉赋》陈琳

咨乾坤之兆物,万品错而殊形。有逸姿之令鸟,含嘉淑之哀声。抱振鹭之素质,被翠羽之缥精。

《鹦鹉赋》王粲

步笼阿以踯躅,叩众目之希稠。登衡干以上干,噭哀鸣而舒忧。声嘤嘤以高厉,又憀憀而不休。听乔木之悲风,羡鸣友之相求。日晻霭以西迈,忽逍遥而既冥。就隅角而敛翼,倦独宿而宛颈。

《鹦鹉赋》阮元瑜

惟翩翩之艳色,诞嘉类于京都。秽夷风而弗处,慕圣惠而来徂。被坤文之黄色,服离光之朱形。配秋英以离绿,苞天地以耀荣。

《鹦鹉赋》晋·傅咸

有金商之奇鸟,处垄坻之高松。谓崇峻之可固,然以慧而入笼。披丹唇以授音,亦寻响而应声。眄明眸以承颜,侧聪耳而有听。口才发而轻和,密晷景而随形。言无往而不复,似探幽而测冥。自嘉智于君子,足取爱而扬名。

《鹦鹉赋序》成公绥

鹦鹉小禽也,以其能言解意,故为人所爱玩。育之以金笼,升之以堂殿,可谓珍之矣。未得鸟之性也。〈赋阙〉

《鹦鹉赋》傅元

奇毛曜体,绿采含英。凤翔鸾踦,孔质翠荣。发言辄应,若响追声。悬赪分于丹足,婉朱咮之荧荧。

《鹦鹉赞》郭璞

鹦䳇慧鸟,青羽赤喙。四指中分,行则以觜。自贻伊笼,见幽坐趾。

《鹦鹉赋》桓元

有遐方之令鸟,超羽族之拔萃。翔清旷之辽朗,栖高松之幽蔚。罗万里以作贡,婴樊绁以勤瘁。红腹赪足,元颔翠顶。革好音以迁善,效言语以自骋。剪羽翮以应用,充戏玩于轩屏。
《白鹦鹉赋》〈有序〉宋·颜延之
余具职崇贤预,观神秘有白鹦鹉焉。被素履元性温,言达九译绝区作玩。天府同事多士咸奇思赋,其辞曰:

禀仪素域,继体寒门。貌履元而被洁,性既养而亦温。虽言禽之末品,妙六气而剋生。往秘奇于鬼服,来充美于华京。恨仪凤之无辨,惜晨鹥之徒喧。思受命于黄发,独含辞而采言。起交河之荣薄,出天山之无垠。既达美于天居,亦俪景于云阿。渐惠和之方渥,缀风土而未讹。服璅翮于短衿,仰梢云之曾柯。觊天网之一布,漏微翰于山阿。

《赤鹦鹉赋》谢庄

徒观其柔,仪所践,赪藻所挺。华景夕映,容光晦鲜。惠性昭和,天机自晓。审国音于寰中,达方声于裔表。及其云移霞峙,霰委雪翻。陆离翚渐,容裔鸿轩。跃林飞岫,焕若轻电。溢烟门集,场栖圃晔。若夭桃被玉,园至于气淳,体浮雾下崖沈。月图光于绿水,云写影于青林。愬还风而耸翮,沾清露而调音。

《鹦鹉赋》梁·萧统

有能言之奇鸟,每知来而发声。乍青质而翠映,或体白而雪明。喙前钩而趋步,翼高舞而翩翾。足若丹而三布,目如金而双圆。

《白鹦鹉赋》唐·王维

若夫名依西域,族本南海。同朱喙之清音,变绿衣而素彩。唯兹禽之可贵,谅其美之斯在尔。其入玩于人见珍奇,质狎兰房之伎女。去桂林之云日,易乔枝于罗袖。代危巢于琼室,慕侣方远,依人永毕。托言语而虽通,顾形影而非匹。经过珠网,出入金铺。单鸣无应,只影长孤。偶白鹇于池侧,对皓鹤于庭隅。愁混色而难辨,每知名而自呼。明心有识,怀恩何极。芳树绝想,雕梁抚翼。时衔花而不言,每投人以方息。慧性孤禀,雅容非饰。含火德之明晖,被金方之正色。至如海燕呈瑞,有玉笥之可依。山鸡学舞,向瑶镜而知归。皆毛羽之伟丽,奉日月之光辉。岂怜兹鸟,地远形微。色凌纨质,彩夺缯衣。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倘见借于羽翼,与迁莺而共飞。

《鹦鹉赋》李百药

嘉灵禽之擢秀,资品物以呈祥。含金精于兑域,体耀质于炎方。候风海而作贡,备黼黻以成章。绣领绮翼,红衿翠裳。饰以朱紫,间以元黄。碧鸡仰而寝色,金鹅对以韬光。亘万里之重阻,随四裔而来王。既逾岭以自致,亦凌江而远翔。开神情之聪辩,发枢机而抑扬。粤惟上圣,先天成命。在万物而毕睹,举四海而咸镜。仁沾草木,信暨翔泳。咨此鸟之来仪,亦摄生而遂性。辨方物于图象,具灵表于言咏。酬对清敏,发吐祥正。实靡靡而可悦,虽喋喋而无竞。徘徊阿阁,容与堂皇。背风云之遐路,承日月之休光。听箫韶之逸响,味椒掖之馀芳。更无叹于罗罻,终怀恩于稻粱。齐鹏鴳于一指,属鹓雏而两忘。翠融孔质,鸿鶱鹗跱。应舞节以鸾回,慕知来而鹊起。先假道于朱咮,方徐行于绀趾。配六象以表德,参四灵而效祉。庭开雾夕,景净霞空。乍褰珠网,始出金笼。游万年于木末,玩四照于花丛。窥仙盘而饮露,登井干以承风。怀故乡之远思,恋羁雌之旧侣。望天衢以寄声,托归飞而延伫。不假物以自卫,必任真于出处。以薄伎而见知,亦无忧于鼎俎。不违道以饰智,故忘情于所语。岂止往来丹陛,周旋玉除。悦芝英之𧆑靡,爱蓂荚之扶疏。将以整六翮而遐逝,望一举而冲虚。希九成之兆吉,觊七日以传书。时光华而始旦,岁蹉跎而遽晚。彼候雁与宾鸿,违风霜而未返。嗟衔芦以避缴,恨日暮而途远。羡嘤嘤之好音,独迁乔于上苑。仰上林之爽垲,袭昆阆之重规。实神秘之栖息,萃群飞之羽仪。翔灵囿游天池,翳丛薄汎涟漪。况能言之擅美,冠同类以称奇。奉皇恩之亭育,将谢生而莫施。惟一人之有庆,愿千岁其若斯。

《白鹦鹉赋》郝名远

珍禽生矣,于彼南域。禀离宫之淳精,得金方之正色。明而且慧,聪而多识。虽羽族之殊流,与人智而同德。懿其霜毛雪,毳鲜襟皓臆。明眸珠朗,修趾赪饰。理翮整翰,仰云路而翻飞。自迩陟遐,托风林以栖息。及夫出层峤集高松,刷劲翼端丽容。遇天网之四掩,献君门于九重。用能辞群别类,重译而至。闭以雕笼,处之丹地。夫违忤则伤性,常顺旨以从人。乖背则丧生,不贪荣以求媚。爰游上都,只影长孤。怀好音而愿语,每称名而自呼。当其踰山越嶂,万里遐旷。常恐微躯毁全无妄,岂知承曲成之惠渥。奉君子之嘉贶,朝食琅玕之实,夜宿画梁之上。而已哉,顾慕多违,自惜容辉。梦乡山而欲恋,思恩波而不飞。独有邈乎。长想忻然志逸,效彼珍宝瑞我帝室。坐使素乌恶彩,白鹇惭质。若炎洲之愁雾,嘉长安之圣日。信能言之见知,接莺谷而同出。

《白鹦鹉赋》阙名

稽圣人之遗文,懿珍禽之不一。彼善言之灵鸟,孕聪明以自逸。苞火德之奇姿,诞金方之素质。匪含章以就殒,故远时而袭吉。怜碧山之孤高,恃荣松之蔽密。传众音于清吹,凝白华于皎日。由是既饮既啄,载留载飞。触云网以摧羽,闭雕笼而见归。岂不由蓄素姿以罗患,怀海阴而遂违。虽失群以伤指,亦顺人而可依。登玉架,觇朱闱。苟安性以知乐,每求容而自微。雪肤皎晶,摈池鸥之光洁。霜毛莹净,夺轩鹤之清辉。且其翔不忘止,居必任侧。莫厌传弄,岂惊抚拭。狎君子之光仪,远虞人之网弋。感珍念而矜眷,托恩驯以栖息。而爱其丰姿冰华,全体玉色。匪鹓彩之争妙,何众禽之比德。呼名自应,隔罗幔而飞来。教语半成,学美人之渐逼。故对绮琴而倾听,上金屏而敛翼。蒙正平之翰藻,应司空之宠识。夫元默者动之所求,洁素者默之攸尚。矧聪性以受绁,悲惠心之为亮。抗幽意于霞表,羡高俦于海上。彼不材兮见留,此能言兮何妄。或曰物恶近以招累,理贵远而无凶。虽道形以取美,独抱清而不从。岂知夫善生者托人以远,害能寿者辅德以自容。是以承君子之恩渥,独蒙幸以遭逢者也。
《红鹦鹉赋》〈有序〉宋·梅尧臣
相国彭城公尹洛之二年,客有献红鹦鹉,笼之甚固,复以重环絷其足,遂感而赋云:

蹄而毛,翼而羽。以形以色,别类而聚。或啸或呼,远人而处,在鸟能言。有曰鹦鹉产乎西陇之层峦,巢于乔木之危端。其性慧,其貌安。与禽兽异,为笼槛观。吾谓此鸟曾不若斥鴳之翻翻,复有异于是者,故得以粗论。吾昔窥尔族喙丹而绿,今览尔躯体具而朱。何天生尔之乖邪。俾尔为尔类,尚或弗取。况尔殊尔众,不其甚与何者。徒欲谨其守,固其枢。加以坚锁,置以深庐。虽使饮琼乳啄雕胡以充饥渴,铸南金饰明珠以为关闭。又奚得于乌鸢之与鸡雏。吾是知异不如常,慧不如愚已乎已乎。
《红鹦鹉赋》〈并序〉欧阳修
圣俞作红鹦鹉赋,以谓禽鸟之性宜适于山林。今兹鹦徒事言语文章,以招累见囚樊中。曾乌鸢鸡雏之不若也。谢公学士复多鹦之才,故能去昆夷之贱。有金闺玉堂之安,饮泉啄实自足为乐。作赋以反之,夫适物理,穷天真则圣俞之说,胜负才贤以取,贵于世而能自将,所适皆安。不知笼槛之于山林,则谢公之说胜。某始得二赋,读之释然。知世之贤愚,出处各有理也。然犹疑夫兹禽之腹中或有未尽者,因拾二赋之馀弃也,以代鹦毕其说。

后皇之载兮,殊方异类。肖翘蠢息兮,厥生咸遂。镕埏赋予兮,有物司之。泊然后化兮,默运其机。陶形播气兮,小大取足。纷不可状兮,千名万族。异物珍怪兮,托产遐。陬来海裔兮,贵中州。邈丹山于荒极,越凤凰之所宅。禀南山之正气,孕赤精于火德。盖以气而召类兮,故感生而同域。播为我形,特殊其质。不绿以文而丹其色,物既贱多而贵少兮,世亦安常而骇异。岂负美以有求兮,适遭时之我贵客。方黜我以文采,吊我于笼樊。谓夫飞鸣而饮啄,不若鸡鹜与乌鸢。噫不知物有贵贱殊乎,所得天初造我甚难而啬。千毛亿羽,曾无其一。忽然成形,可异而珍。慧言美质,俾贵于人。笼轩宝玩,翔集安驯。彼众禽之扰扰兮,盖迹殊而趣乖。既心昏而质陋兮,乃自秽而安卑。乐以钟鼓,宜其眩悲。盖贵我之异禀,何概我于群飞。若夫生以才,夭养以性。违客之所悼,我亦悼之。我视乎世犹有甚兮,郊牺牢豕。龟文象齿,蚌蛤之胎。犛牛之尾,既残厥形。又夺其生,是犹天为,非以自营。人又不然,谓为最灵。淳和质静,本湛而宁。不守尔初自为巧智,凿窍泄和漓淳。杂伪衣羔,染夏长华。其体鞕扑走趋,自相械系。天不汝文而自文之,天不汝劳而自劳之。役聪与明,反为物使。用精既多,速老招累。侵生盩性岂毛之罪,又闻古初人禽杂处,机萌乃心。物则遁去深兮,则网高兮。则弋为之职,谁而反予是责。
《鹦鹉赋》〈有序〉元·张养浩
亳州人来云张庭美赋鹦鹉者三,切念祢衡之后,一犹难继矧其三乎。近乃获其文读之,其属辞比事,摹写形态殆无馀蕴。丽则丽矣,然未及扩而充之。以裨世教以厚民风,以规多口。故余复为赋,此用竟其义云:

维羽族之三百,为号异而靡同。最其口之甚者,举推此为长雄。韵笙簧于寸舌,文锦縠于眇躬。形虽侪夫禽鸟,实兼人之慧聪。缓呼之而辄应,佯叱之而敛踪。闻市曹之众咻,亶无一而不通。时拟声以切效,每惊稚而骇翁。原夫天之生物,羌一气之所钟。惟人焉为至灵,故亲孝而主忠。嗟他类之蠢然,由秉受之失中。或本下而末上,或足横而首纵。或语焉而弗答,或挽焉而莫从。胡于兹而独异,以能言而策功。非前身为秦仪,定隋陆之两公。世繇是而珍畜,遂饵致于金笼。欲求出而无计,徒幽恨之塞胸。尚不悟其阶祸,犹言巧而语工。尝闻善游者必溺乎水,善射者必伤乎弓。善饮者必中其毒,善辩者必受其殃。于戏吾始以汝为人之亚,今乃知其至痴且拙而蒙也。夫谨尔出话,诗人所以美武公也。仁而不佞,圣门所以赞冉雍也。驷不及舌,子成所以见惜于子贡也。惟口起羞傅,说之所以谏高宗也。至于语云欲讷,书载兴戎礼垂。难悔易著,乃穷汉史有啬。夫上林之鉴,周庙有像人缄口之铜佛。至慈而好生,亦设犁舌之狱于幽壤。天至高而莫犯,犹有翕箕之星于太空。凡此者皆所以明慎默之为多福,而禦人捷给之为极凶也。且白圭有玷,可磨可砻。斯言一失,辱盈四封。故伤人则过于戈矛之刃,害己则足为祸患之弓。自古坐视败亡者何可枚举,而汝曾不闻之又何聋哉。韩非自毙于说难,蔡泽竟挫于谈锋。智伯氏以才佞而家无炊火,国武子以亢直而身不见容。韩生以沐猴而怒项羽,王堕以鸡狗而忤董龙。张敞以私语而诛絮舜,曹操以毁谤而戮孔融。伯宗见让于家室,贺敦贻戒于儿童。其他若太史司马,中郎蔡邕,祢衡许攸嵇康韩博之徒。于事无益,咸祸之逢。汝苟恣而不戒,旦莫必将复见噬于武氏,蒙贵之虫也。于是陇禽闻之,若戚焉而不为欢悰者良久,余亦归而假寐。有客见于朦胧绿兮,其衣金焉,其瞳趾玉而碧吻钩而红,且跃且舞。来前以告仆曰:吾非不知枢机之不密,无以善始而令终。然造物者赋余以如是之性,胡能废而弗庸。感子言之我厚,拜子惠之我隆。君其反而自律,吾何预于民风。于是余乃蹶然而兴,蘧然而悟。悄四顾其无人,而耳根犹彷佛馀韵之雍雍。
《白鹦鹉赋》〈有序〉明·王世贞
鹦鹉纯绿色,以其喙红黑为雌雄。见铁围山丛谈而白者、红者、五色者,最不易得。《北户录》《桂海志》皆称白者稍大于他鹦鹉,冠有五羽若萱华,作轻黄色。怒则尽张尾,截如鸽,外粉内蜜。余从友人徐子与所见之,果尔。而灵慧秀俊,依人可怜。子与以余之喜之也,举笼以赠而徵赋焉。其视正平不能髣髴,视延年摩诘或差有致耳。

猗西域之慧羽,禀金方之淑润。频迦授以仙音,孟亏锡其美引。倘瑶池之托质,何青鸟之传信。冠拟萱而三秀,尾如鸽而偏俊。若乃孕别雌雄喙分丹黑。黑则片叶破,霜丹则微苞拆白。岂辩口之象,人实灵心之天锡。忽乎,穿林闪银梭之透机,舒而饮泉俨螺觞之承沥。于是虞人怂恿以进罗射,师屏营而却弩。虽靡逃乎一目,幸毋损其片羽。强髣髴而就食,中掩抑而思土。块焉独处,悄然私语。彼越裳之遥使,何异德而并依。此陇首之下俦,复质是而文非。出入珠罳,夷犹紫微。感异梦于司空,受真经乎贵妃。尔其性含雅,驯度绝惊怒。皓魄增辉,飞霰夺素。璧人出则一市尽倾,玉奴入则六宫争妒。何郎傅粉以清言,杞妇被缟而悲诉。偶失身于罝网,遂长辞于林樾。足何辜而见维,翮奚妨而遭铩。嗟半菽之示恩,均辙涔以苟活。顾壶冰以怜影,临绮飔而扪舌。乃有谢豹劝归,仓庚和歌。闻音似友,辨字则吪。彼栖鹇之濯濯,或舞鹤之傞傞。俨长狄之来鲁郊,非族类其奈何。是以绝念戎荒,甘心谢庭。藉玉树以长栖,顾瑶草而怡情。啜三危之澄浆,饭九光之秀茎。愿得臣弇州之大鸟,相与诵圣瑞于千龄。

《红鹦鹉赋》张拱机

若夫雀应朱明,鹑躔火德。赤霄吐瑞,丹穴多姿。乃有巧慧工言,绀红负彩。两睑俱动,四趾齐分。乾皋载彼淮南鹗,状记于《埤雅》。罿中雪女持斋大士之旁,使者绿衣锡号元宗之世。洲草传诸,鼓吏舫题。创自西京,秃襟小袖。秦宫调帐底之笙响,板琵琶。蔡相感新州之梦玩,供耳目。命制樊笼,要皆质郁。芳蘋汁涴,柳神翠剪间亦体钟。皓璧淡匀,梨面珠胎若乃象贲。离明身膺,赤芾彤文。有炳茜翮于飞,调弄竽簧。朱孔阳而载,毨翩跹锦。绣丹如渥,以尤鲜全。披鹤顶之文宛,噀鹃魂之血斯。则涎尾烘晴,繁缨绚罽羞伍提壶。布谷能谐,正始之声代尽闰紫。妖黄独尚纯骍之产,岂谓多言数穷被诸赭以恶。其佞抑亦丽人多艳,袭之缯以富其妆译。通秦吉服炫,窃丹翻妙频伽。衿雄吐绶枕畔,假牝朝之寐。应占翼折双冠,枝头问上皇之安。祗见丛中一点价敌火齐,偏教解语。衫轻浣布,雅擅知音。蓼滩枫叶,经绕匝以颜分。霞烂虹蒸,入回翔兮色乱,较书泪染桃笺。犹记巧偷舌本工部啄残稻粒,便堪踢倒洲名。怜其夙慧,特赐绯衣宠以修龄。合封绛县尔,其转喉顾影,振咮掠翎。初来蛮语调笑郝隆,渐习华咻,置同庄岳。于是睍睆失媚,格磔惭喧。鹳咳既死,燕喃弱年。闭葳蕤于金锁,唾珠玉于锦笺。羾响屧于幽幕,伴铁马于前檐。或唤妾以拾搔头,或劝郎而将进酒。自叙陇西家世,间通梵本心经。妒杀榴花,耻来赤凤。曾夺胭脂之山见色,斯举倘集珊瑚之树。闻语方知此韦皋之石塔,色泽不辉而麻客之雕篮威仪逊灿者也。至于红奁缱绻,红袖徘徊。红线穿情,红绡织恨。凤仙浸甲,戏抛豆打相思猩。醉拖裙膏,腻唇香度哺天籁。笑啼态应朱衣之点,人教歌舞照宜银烛之烧。谓宜开笼放去,解绁纵归使之。颉颃王神,还山止茂。糅漏砂以扶颜,隐招松赤。领霞城而刷翅,熟荐樱朱。不然则排玉户飏金铺,催妆梳洗栖温树之菁葱。报晓妃娥食上林之品料,随鹓游太液之波流。题赪叶学鸦带昭阳之影闪,映朱甍再纪神雀之年会,续南平之贡。

《白鹦鹉赞》徐渭

黄冠白章,其鸣嘒嘒。殊彼凡羽,绿襟朱喙。奈此绦笼,将彼复坠。我则祢衡,赋罢陨涕。

《瘗鹦鹉铭》王激

何事而离,何罪而羁。能言身危,其止于斯。噫吁嘻,人生不才福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