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

 第二十八卷目录

 海神部汇考一
  汉〈宣帝神爵一则〉
  唐〈总一则 元宗天宝一则〉
  宋〈太祖开宝一则 太宗太平兴国一则 仁宗康定一则 皇祐一则 徽宗大观一则 宣和一则 高宗绍兴一则 孝宗乾道一则 淳熙一则 光宗绍熙一则 宁宗庆元一则 开禧一则 理宗嘉熙一则 淳祐一则 景定一则〉
  金〈世宗大定一则〉
  元〈世祖中统一则 至元三则 成宗大德一则 仁宗皇庆一则 英宗至治二则 泰定帝泰定三则 致和一则 文宗天历一则 顺帝至正一则〉
  明〈太祖洪武二则 成祖永乐二则 世宗嘉靖一则 悯帝崇祯一则〉
皇清〈康熙二则〉
 海神部汇考二
  山海经〈禺彊图 海外北经 禺图 大荒东经 不廷胡佘图 大荒南经 弇 兹图 大荒西经〉
  太公金匮〈海神〉
 海神部艺文〈诗〉
  禺彊           晋郭璞
  贝宫夫人         唐李贺
  送宋诚夫太监祠海上诸神 元马祖常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 明汤显祖
 海神部选句
 海神部纪事
 海神部杂录
 海神部外编
 山川诸神部汇考一
  陶唐氏〈帝尧一则〉
  夏后氏〈大禹一则〉
  周〈总一则〉
  秦〈始皇二则〉
  汉〈高祖一则 文帝一则 武帝元封一则〉
  后汉〈章帝元和一则〉
  晋〈明帝太宁一则〉
  北魏〈太祖天兴一则 乾化一则 太宗永兴二则 泰常二则 高祖太和一则 肃宗正光一则〉
  隋〈总一则 高祖开皇一则〉
  唐〈高祖武德一则 中宗嗣圣一则 元宗开元三则 天宝二则 肃宗上元一则 代宗大历一则 德宗贞元一则 文宗太和一则 开成一则 昭宗天祐一则〉
  后唐〈悯帝应顺一则〉
  辽〈太祖一则〉
  宋〈太祖建隆一则 真宗景德二则 大中祥符一则 乾兴一则 高宗建炎一则〉
  金〈世宗大定六则 章宗明昌二则 泰和一则 哀宗天兴一则〉
  元〈世祖至元四则 成宗大德一则 泰定帝泰定二则 致和一则 顺帝至元一则〉
  明〈太祖洪武五则 成祖永乐五则 世宗嘉靖三则〉
皇清〈康熙三则〉

神异典第二十八卷

海神部汇考一

宣帝神爵元年,诏以四时祠海。
《汉书·宣帝本纪》不载。 按《郊祀志》:宣帝改元神爵。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雒水,祈为天下丰年焉。

唐制岁祭四海。
《唐书·礼乐志》:五岳、四镇,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海,于莱州;南海,于广州;西海,于同州;北海,于河南。
元宗天宝十载,封海神为王。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通典》:天宝十载正月,以东海为广德王,以南海为广利王,以西海为广润王,以北海为广泽王。

太祖开宝四年,以广南平遣使祀海神。
《宋史·太祖本纪》:开宝四年二月,广南平。六月,遣使祀南海。按《礼志》:广南平,遣司农少卿李继芳祭南海,除去刘鋹所封伪号及宫名,易以一品服。又诏:岳、渎并东海庙,各以本县令兼庙令,尉兼庙丞,专管祀事。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定以四立日祭四海神。
《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太平兴国八年,秘书监李至言:按五郊迎气之日,皆祭逐方岳镇、海渎。望遵旧礼,就迎气日各祭于所隶之州。其后,立春日祀东海于莱州。立夏日祀南海于广州。立秋日祀西海、河渎并于河中府,西海就河渎庙望祭。立冬祀北海、济渎并于孟州,北海就济渎庙望祭。
仁宗康定元年,加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海为冲圣广泽王。
《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皇祐五年,以侬智高遁,益封南海为洪圣广利昭顺王。
《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徽宗大观四年,加东海封号。
《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东海大观四年,加号助顺广德王。
宣和五年,特赐南海神女庙号。
《宋史·徽宗本纪》不载。 按《莆田县志》:天后林姓,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时,都巡检林愿之第六女也。母王氏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妃始生,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告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升化一云,景德三年十月初十日也。是后常衣朱衣飞翻海上,里人祠之,雨旸祷应。宣和癸卯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七溺,独路所乘神降于樯,安流以济,使还奏闻,特赐顺济庙号。
《杭州府志》:顺济圣妃本莆田林都巡检女,自幼不室,数著灵异。死后祠于莆之圣堆江口白湖。宋宣和五年,赐顺济庙额。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封南海神女为夫人。
《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使琉球杂录》:天妃宋高宗朝封崇福灵惠昭应夫人。
《莆田县志》:绍兴己卯江口海寇猖獗,神驾风一扫而去。其年疫,神降于白湖,去潮尺许,掘坎涌泉饮,者辄愈。荐封昭应崇福。〈按绍兴二十九年岁次己卯〉
孝宗乾道五年,加封东海神号。
《宋史·孝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言:国家驻跸东南,东海、南海,实在封域之内。自渡江以后,惟南海王庙,岁时降御书祝文,加封至八字王爵。如东海之祠,但以莱州隔绝,未尝致祭,殊不知通、泰、明、越、温、台、泉、福,皆东海分界也。绍兴中金人入寇,李实以舟师大捷于胶西,神之助顺,为有功矣。且元丰间常建庙于明州定海县,请依南海特封八字上爵,遣官诣明州行礼。诏可。
《使琉球杂录》:天妃宋孝宗朝以助剿温台寇,封灵慈昭应崇善福利夫人。
《莆田县志》:乾道己丑,都巡检使姜特立上神默相捕盗功,加封善利。
淳熙 年,加封南海神号。
《宋史·孝宗本纪》不载。 按《八闽通志》:天妃庙在莆田县新安里湄洲屿上,其神即弘仁普济天妃。淳熙间岁屡灾旱,随祷随应,加封灵惠。
光宗绍熙三年,封南海神女为妃。
《宋史·光宗本纪》不载。 按《使琉球杂录》:天妃宋光宗朝以救旱封灵惠妃。
《杭州府志》:绍兴二十六年,封灵卫夫人。绍熙三年,改封显惠妃。
宁宗庆元四年,加封灵惠妃曰助顺。
《宋史·宁宗本纪》不载。 按《使琉球杂录》:天妃宋宁宗朝以救潦,加封助顺。
《莆田县志》:庆元戊午,朝廷调舟师平大奚寇,神障以雾,此明彼暗寇悉扫除。
《杭州府志》:顺济圣妃庆元四年,加助顺敕曰:古以神女列祀典者,若湘水之二妃。北阪之陈宝,西宫之女南,少岳之夫人,以至丁妇胜姑,亦皆庙食。夫生不出闺门,死乃祀于百世,此其义烈有过人者矣。灵惠妃宅于白湖,福此闽粤,雨旸不愆,靡所不应。朕惟望舒耀魄,其名月妃,川祇静波,其名江妃,尔之封爵,既曰妃矣,增锡美号,被之轮奂,崇大褒显。凡以为民,尚体恩以永厥祀。
开禧二年,加南海神女封号。
《宋史·宁宗本纪》不载。 按《使琉球杂录》:天妃宋宁宗朝以淮甸退敌,屡加显卫护国助顺嘉应英烈妃。按《莆田县志》:开禧丙寅,寇迫淮甸,神拥旗帜,一战解围。莆民艰食,朔风弥旬,南舟不至,神反风不日辐辏,海寇入境,神为胶舟,悉就擒。〈按开禧二年岁次丙寅〉
理宗嘉熙三年,加南海神女封号。
《宋史·理宗本纪》不载。 按《杭州府志》:顺济圣妃嘉熙三年,累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
淳祐十二年,诏海神为大祀。
《宋史·理宗本纪》:淳祐十二年十二月癸亥,诏海神为大祀,春秋遣从臣奉命往祠,奉常其条具典礼来上。
景定二年,累加南海神女封号。
《宋史·理宗本纪》不载。 按《使琉球杂录》:天妃宋理宗朝以济兴泉饥,加封协正,又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寻以钱塘堤成加封善庆,既又以显灵焚寇进显济妃。
《莆田县志》:景定辛酉,巨寇泊祠下,祷神不允。群肆暴慢醉,卧廊庑间,神纵火焚之。贼骇,遁风沙,昼晦,各跨浅而败。有司以闻,累封助顺显惠英烈协正善庆等号。

世宗大定四年,定以四立日祭四海之神。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四年,礼官言:岳镇海渎,当以五郊迎气日祭之。诏依典礼以立春,祭东海于莱州。立夏,望祭南海于广州。立秋,望祭西海于河中府。立冬,望祭北海于孟州。其封爵并仍唐、宋之旧。

世祖中统二年冬十月,遣道士訾春代祀东海广德王庙。
《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三年,定岁祀海神之制。
《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祭祀志》:至元三年夏四月,定岁祀岳镇海渎之制。正月东岳、镇、海渎,立春日祀东海于莱州界。三月南岳、镇、海渎,立夏日遥祭南海于莱州界。七月西岳、镇、海渎,立秋日遥祭西海于河中府界。十月北岳、镇、海渎,立冬日遥祭北海于登州界。祀官,以所在守土官为之。
至元十五年,加封南海神女为天妃。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按《祭祀志》:凡名山大川、忠臣义士在祀典者,所在有司主之。惟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皆有庙。
至元二十八年二月,诏加四海封号。
《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成宗大德三年,加海神封号。
《元史·成宗本纪》:大德三年二月壬申,加泉州海神曰护国庇民明著天妃;浙西盐官州海神曰灵盛弘祐公。
仁宗皇庆 年,始岁遣使祭海神天妃。
《元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祭祀志》:南海女神灵惠夫人,皇庆以来,岁遣使赍香遍祭,金幡一合,银一铤,付平江官漕司及本府官,用柔毛酒醴,便服行事。祝文云:维年日月,皇帝特遣某官等,致祭于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使琉球杂录》:天妃,仁宗加封广济。
英宗至治元年五月辛卯,海漕粮至直沽,遣使祀海神天妃。
至治三年二月,海漕粮至直沽,遣使祀海神天妃。按以上俱《元史·英宗本纪》云云。
泰定帝泰定元年,以盐官州海水溢,遣使祀海神。
《元史·泰定帝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泰定三年秋七月,遣使祀海神天妃。八月,作天妃宫于海津镇。盐官州大风,海溢,遣使祭海神。
泰定四年秋七月,遣使祀海神天妃。
按以上俱《元史·泰定帝本纪》云云。
致和元年,遣使祀海神。
《元史·泰定帝本纪》:致和元年春正月甲申,遣使祀海神天妃。三月甲申,遣户部尚书李家奴往盐官祀海神,仍集议修海岸。
文宗天历二年,加海神天妃封号,遣使致祭。
《元史·文宗本纪》:天历二年冬十月己亥,加封天妃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赐庙额曰灵慈,遣使致祭。十一月戊午,遣使代祀天妃。
《使琉球杂录》:天妃,文宗加封灵感助顺福惠徽烈,赐额灵慈,皆以漕运危险,立见显应,故也。
顺帝至正十四年冬十月甲辰,诏加号海神为辅国护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元史·顺帝本纪》云云。

太祖洪武五年,加海神天妃封号。
《闽书》:洪武初,天妃有护海运舟之功。五年,封孝顺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洪武七年,令祭四海之神。
《明会典》:洪武七年,令东海山东莱州府祭;西海山西蒲州祭;南海广东广州府祭;北海河南怀庆府祭。是年,令春秋仲月上旬择日祭。未几,以诸神从祀南郊省春祭。
成祖永乐五年,建天妃宫于龙江关,遣使致祭。
《明会典》:天妃宫在龙江关,永乐五年建。每岁以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遣南京太常寺官祭。按《大政纪》:五年九月戊午,建龙江天妃庙成,命太常寺少卿朱煇祭告。时太监郑和使古里敕加诸番国,还言神多感应,故有是命。
永乐七年,加海神天妃封号。
《使琉球杂录》:天妃,明成祖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莆田县志》:永乐间,内官甘泉郑和有暹罗西洋之役,各上灵迹,命修祠宇。己丑,加封弘仁普济护国庇民明著天妃,自是遣官致祭,岁以为常。〈按永乐七年岁次己丑〉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命祭海神。
《名山藏典谟记》:嘉靖四十三年甲子正月,有寇犯苏东岸石黄土岭,参将白文智总兵胡镇游击黄一元等拒却之,贼转攻山海关,亦不克而遁归。值海水暴涨,有陷没者,上归祐皇穹,命祭海神。
悯帝崇祯 年,封天妃为碧霞元君。
《使琉球杂录》:天妃明庄烈帝封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已又加静贤普化慈应碧霞元君。

皇清

康熙十九年
大清会典凡
天妃康熙十九年,议准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
弘仁普济天妃,遣官献香帛,读文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备办,遣礼部司官前往致祭,一应礼仪,俱照黄河神例行。
康熙二十年
《莆田县志》:康熙二十年,舟师南征大捷,提督万正色以妃灵有反风之功,闻于
朝。

诏封昭灵显应仁慈天后,遣官致祭。

海神部汇考二

《山海经》

禺彊神图

《海外北经》

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广注〉郭曰:字元冥,水神也。庄周曰:禺彊立于北极,一曰禺京,一本云。北方禺彊,黑身,手足乘两龙,任臣案太公金匮,北海神名元冥,越绝云,元冥治北方,白辨佐之五岳真形图,云北海神名帐馀里,又名禺彊。


《大荒东经》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一本作。〉
〈注〉珥以蛇贯耳,禺京即禺彊也。
不廷胡佘神图

《大荒南经》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佘。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注〉不廷胡佘神名因乎,乎民亦有二名。
弇兹神图

《大荒西经》

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太公金匮》《海神》

东海之神曰勾芒,南海之神曰祝融,西海之神曰蓐收,北海之神曰元冥。

海神部艺文〈诗〉《禺彊》晋·郭璞

禺彊水神,面色黧黑。乘龙践蛇,凌云附翼。灵一元冥,立于北极。

《贝宫夫人》唐·李贺

丁丁海女弄金环,〈一作钱〉雀钗翘揭双翅关。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榜照青山。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

《送宋诚夫太监祠海上诸神》元·马祖常

上圣崇明祀,元臣属有文。内香开宝炷,制币出元纁。授节临前殿,传胪听后军。酒清黄水庙,鱼祭武夷君。飓母应回雨,天妃却下云。不劳风有隧,犹愿楚无氛。漕粟琅琊见,还珠合浦闻。穹苍天坱漭,溟渤气氤氲。龙户编鱼赋,鲛人识雾纹。畤祠光炯炯,宣室语欣欣。鹏运连番舶,轺归愿冀群。观书曾拜洛,歌赋不横汾。越水琉璃静,闽花茉利熏。伏波封莫请,宵旰念华勋。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明·汤显祖

司空暹罗人,面手黑如漆。华风一来觐,登观稍游逸。戏向扶胥口,树雨波罗密。欲表身后奇,愿此得成实。树毕顾归舟,冥然忽相失。虎门亦不远,决撇去何疾。身家隔胡汉,孤生长此毕。犹复盼舟影,左手翳西日。嗔匈带中裂,咙气喷溢。立死不肯僵,目如望家室。塑手一何似,光景时时出。墟人递香火,阴风吹崒峍。上有南海王,长此波臣秩。幽情自相附,游魂知几驲。至今波罗树,依依两蒙密。波声林影外,檐廊瞑萧瑟。

海神部选句

楚屈平《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唐李白诗:凭高登远览,直下见溟渤。云垂大鹏翮,波动巨鳌没。风潮争汹涌,神怪何翕忽。
李商隐诗:吟弄东海若,笑倚扶桑春。
宋陆师道诗:又如天吴斗海若,四目九首纷狰狞。明胡侍诗:应有海神来候驾,南端非雾碧冥濛。

海神部纪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述异记》:秦始皇帝至东海,海神捧珠献于帝前。《八朝穷怪录》:齐明帝建武中,有书生萧岳,自毗陵至延陵季子庙前,泊舟望月。忽有一女子,年十六七,从三四侍女,貌皆绝世,以橘掷岳怀中。岳心异之,乃问其姓名。云:葛氏。岳因请舟中,命酒与歌宴,及晓请去,岳甚怅然。登舟望之,见庙前有五六女相迎笑,一时入庙。岳异之,及明,乃整衣冠,至延陵庙中。见东壁上画第三座之女,细观之而笑,果昨夜宿之女也。及左右侍女,亦所从也。画壁题云,东海姑之神。《魏书·裴叔业传》:叔业兄子粲。出帝初,为骠骑大将军、胶州刺使。属时亢旱,士民劝令祷于海神。粲惮违众心,乃为祈请,直据胡床,举杯而言曰:仆白君。左右云:前后例皆拜谒。粲曰: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安有方伯而致礼海神也。卒不肯拜。
《会要》:开元十三年,上备法驾登泰山。祀享初毕,至岳西,大风裂幕折柱。张说昌言:海神来迎。至升坛,休气四塞,登歌奏乐,有祥云自南而至,丝竹之声飘若天外。
《稽神录》:江南内臣朱廷禹,言其所亲泛海遇风,舟将覆者数矣。海师云:此海神有所求。可即取舟中所载,弃之水中。物将尽,有一黄衣妇人,容色绝世,乘舟而来,四青衣卒刺船,皆朱发豕牙,貌甚可畏。妇人径上船,问有好发剃,可以见与。其人忙怖,不复记,但云:物已尽矣。妇人云:在船后挂壁箧中。如言而得之。船屋上有脯腊,妇人取以食四卒。视其手,鸟爪也。持剃而去,舟乃达口。
鲁应龙《括异志》:资圣寺在海盐县西,本普明院。旧记晋将军戴威舍宅为寺,司徒王珣建为光兴寺。天禧二年,赐今名。寺有宝塔,极高峻,层层用四方灯,点照东海行舟者,皆望此为标的焉。功为甚弘。有海滨业户某与兄弟泛舟入洋口接鲜,风涛甚恶,舟楫悉坏,俱溺于海而死。其家日夕号泣。一夕,梦其夫归曰:我未出海时,先梦神告曰来日有风波之厄,不可往。我不信,遂死于此。初坠海时,弹指随波,已去数百里,神欲收我不可及。今在海潮鬼部中,极苦。每日潮上,皆我辈推拥而来。他佛事祭享,皆为诸鬼夺去。我不可得,独有资圣塔灯光明,功德浩大耳。其妻因鬻家资,入寺设灯愿。次夕,又梦夫来谢,云:今得升一等矣。《文献通考》: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将作监,主簿孙祖寿言:浙东有杀人而祭海神者,欲望申严法令,戒饬监司,州官之吏治之。勿纵,加之乡保连坐,诰诫禁止。从之。
《八闽通志》:庆元四年,闽列郡苦雨,莆田邑祷于天妃,即获开霁。
《松江府志》:顺济庙,即天妃宫神,莆田林氏女生于宋,有神异,没而显灵。庙后有丹凤楼,观潮者登焉。潮汹涌北来,至庙门而伏过,则复起,人以为神。
《苏州府志》:顺治三年,陕西朝邑县人马昱,因天妃托梦,显化捐资,重建天妃宫。

海神部杂录

《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涯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金台纪闻》:天妃宫,江淮间滨海多有之。其神为女子三人,俗传姓林氏,遂实以为灵素三女。太虚之中,唯天为大,地次之,故制字者谓一大为天,二小为示,故天称皇,地称后,海次于地者,宜称妃耳。其数从三者,亦因一大、二小之文,盖所祀者海神也。元用海运,故其祀为重。司马温公则谓水阴类也。其神当为女子,此理也。或云宋宣和中遣使高丽,挟闽商以往,中流遭风,赖神以免。使者路允迪上其事于朝,始有祀。

海神部外编

《龙鱼河图》:东海神姓冯名修青,又名阿明。夫人姓朱名隐娥,又一名阿明。南海姓〈阙〉名亦,夫人姓翳名逸寥,又一名祝融。西海姓勾大名丘伯,夫人姓灵名素兰,又一名巨乘。北海姓是名禹帐里,夫人姓结名莲翘,又一名禺彊。
《中华古今注》:昔禹王集诸侯于涂山之夕。忽大风雷震,云中甲马一千馀人,中有服金甲及铁甲不被甲者,以红绢袜其首额。禹王问之,对曰:此袜额盖武士之首服。皆佩刀以为卫从,乃是海神来朝也。
《三齐略记》: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
《述异记》: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其色犹赤。
《列异传》:费长房能使鬼神。后东海君见葛陂君,淫其夫人。于是长房敕系三年,而东海大旱。长房至东海,见人请雨,乃敕葛陂君出之,即大雨也。
《酉阳杂俎》:齐郡接历山,上有铁锁。大如臂,绕其峰再浃。相传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锁之。挽锁断,飞来于此。
突厥之先曰射摩。舍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西。射摩有神异,又海神女每日暮,以白鹿迎射摩入海,至明送出,经数十年。后部落将大猎,至夜中,海神谓射摩曰:明日猎时,尔上代所生之窟,当有金角白鹿出。尔若射中此鹿,与吾来往;或射不中,即缘绝矣。至明入围,果所生窟中,有金角白鹿起。射摩遣其左右固其围,将跳出围,遂杀之。射摩怒,遂手斩呵首领,仍誓之曰:自杀此之后,须人祭天。即取呵部落子孙斩之以祭也。至今突厥以人祭纛,常取呵部落用之。射摩即斩呵,至暮还。海神女报射摩曰:尔手斩人,血气腥秽,因缘绝矣。
《云笈七签》:南溟夫人者,居南海之中,不知品秩之等降,盖神仙得道者也。有元彻、柳实二人,同志访道于衡山,结庐栖遁。岁馀,相与适南,至广州合浦县,登舟将越海而济,南抵交趾,维舟岸侧。适村人享神,箫鼓喧奏。舟人、水工,至于仆使皆往观焉。惟二子在舟中,俄尔飓风,断缆漂舟,入海,莫知所之。几覆没者二三矣。忽泊一孤岛,风浪亦定。二子登岸,极目于岛上,见白玉天尊像,莹然在石室之内,前有金炉香烬,而竟无人。二子周览怅望,见一巨兽出于波中,若有所察,良久而没。俄而紫云拥于海面,瀰漫三四里,中有大莲花,高百馀尺,叶叶旋舒,内有帐幄,绮绣错杂,虹桥阔数十尺,直抵岛上。有侍女捧香于天尊像前,炷香未已,二子哀叩之,以求救拔,愿示归路。侍女讶曰:何遽至此耶。以事白之。侍女曰:少顷,南溟夫人与玉虚尊师约。子可求而请之也。侍女未去,有一道士,乘彩云白鹿而至。二子哀泣以告之,道士曰:可随此女,谒南溟夫人也。二子受教,随侍女登桥,至帐前,再拜稽首,以漂汎之由,述其姓字。夫人命坐,尊师亦至,环坐奏乐,顷之进馔。尊师曰:二客求人间馔以享之。馔毕,尊师以丹篆一卷授夫人。夫人拜受讫,尊师告去。谓二子曰:有道气,无忧归路也。合有灵药相赠。子分未合,当自有师,吾不当为子之师也。他日相见矣。二子拜辞。尊师乘鹿而去。顷有武夫,长十馀丈,金甲,执剑进曰:奉使天吴清道不谨,法当显戮,今已行刑。遂趋而没。夫人即命侍女示二子归路,曰:从百花桥去。赠以玉壶,曰:前程有事,可叩此壶也。遂辞夫人,登桥而去。桥长且广,栏干上,皆有异花。二子花间窥,见千虬万龙,互相缴结而为桥矣。见向之巨兽,已身首异处,浮于波间。二子问所送使者斩兽之由。答曰:为不知二客故也。使者谓二客曰:吾不当为使送子,盖有深意欲奉托也。衣带间解琥珀合子与之,中有物隐隐然若蜘蛛形,谓二子曰:我辈水仙也。顷与番禺少年,情好之至,有一子三岁,合弃之。夫人令与南岳郎君为子矣。中间回雁峰使者,有事于水府。吾寄与子所弄玉环与之,而为使者隐却,颇以为怅。望二客持此合子于回雁峰,庙中投之,若得玉环,为送岳庙,吾子亦当有答,慎勿开启。二子受而怀之。又问:玉虚尊师云,子自有师,谁也。曰:南岳太极先生耳。自当遇之。须臾桥尽,与使者相别,已达合浦之岸。问其时代,已十二年矣。于是将还衡山,中途馁甚,试叩玉壶,则珍味至。二子一食,不复饥渴。及还,妻已谢世,家中曰:郎君溺海,十馀年矣。自此二子益有厌俗之志,无复名宦之心。乃登衡岳,投合子于回雁峰庙,瞬息间,有黑龙长数丈,激风喷电,折木拨屋,霹雳一声,庙宇立碎。战慄之际,空中有人以玉环授之。二子得环,送于岳庙。及归,有黄衣少年,持二金盒,以酬二子曰:南岳郎君持此还魂膏,以报君也。家有毙者,虽一甲子,犹可涂顶而活。既受之而失其使。二子遂以膏涂活其妻。《华严经》:佛所游处,无不遍至,复与不可思议。诸海神俱其名,曰宝胜光明神,金刚慧神,普涌浪神,杂华龙胜神,宝华光明神,须弥庄严神,海音声神。如是一切,以佛无量功德之海而自充满。
《华严纲要》:有无量主海神,所谓出现宝光主海神,成金刚幢主海神,远离尘垢主海神,普水宫殿主海神,吉祥宝月主海神,妙华龙髻主海神,普持光味主海神,宝燄华光主海神,金刚妙髻主海神,海潮雷音主海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悉以如来功德大海充满。其身复有无量主水神,所谓普兴云幢主水神,海潮云音主水神,妙色轮髻主水神,善巧漩澓主水神,离垢香积主水神,桥福光音主水神,知足自在主水神,净喜善音主水神,普现威光主水神,吼音遍海主水神,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常勤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
《氏族博考》:东海姓鬨名内灵,又姓何名归君,南海姓刘名嚣君,西海姓导名洞清,又姓刘名漱君。北海姓喻名渊元,又姓吴名禽强君。

山川诸神部汇考一

陶唐氏

帝尧命舜摄位望于山川。
《书经·舜典》:望于山川。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皆一时望祭之。

夏后氏

夏后氏奠山川,秩其祀,旅于蔡蒙荆岐。
《书经·禹贡》:奠高山大川。
〈注〉曾氏曰:定其山之高,岐川之源,大者为其州之镇,秩其祭而使其国主之也。

梁州蔡蒙旅平。
〈注〉蔡蒙二山名旅平者,治功毕而旅祭也。

雍州荆岐既旅。

周制有山川之祀。
《周礼·地官》: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山虞若祭山林,则为主而修除,且跸。
〈订义〉郑康成曰:为主主辨护之,修除治道路场坛。王氏曰:跸止人犯其祭。

《春官》:大宗伯之职,以狸沈祭山林川泽。
〈订义〉郑锷曰:山林有功于狸藏,川泽有功于涵容。祭山林之牲,则埋之,祭川泽之牲,则沈之。各象其德。

小宗伯之职,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
〈订义〉郑锷曰:五岳四渎,神之最尊者也。此言山川,则祭法所谓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之山川耳。不为兆域。惟因其所在之方,为其卑也。

肆师之职,类造上帝封于大神,祭兵于山川,亦如之。
〈订义〉贾氏曰:山川众多,不可并祭。故祭军旅所依险阻者。

大司乐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
〈订义〉易氏曰:大夏之乐,起于蕤宾之午,应以函钟之未,以禹之奠,高山大川而怀襄昏垫之,患始息,以祀山川,亦其类也。

始皇二十六年,令祠官定名山大川之祀。
《史记·秦始皇本纪》不载。 按《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于是自殽以东,名山五,大川祠二。曰太室。太室,嵩高也。恒山,太山,会稽,湘山。水曰济,曰淮。春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秋涸冻,冬赛祷祠。其牲用牛犊各一,牢具圭币各异。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薄山者,襄山也。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渎山,蜀之汶山也。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按《本纪》秦并天下在始皇二十六年。〉
〈注〉索隐曰:水经注云东南注汉。所谓汉水,故祠之汉中。乐彦云汉女者,汉神是也。

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亦春秋泮涸祷赛,如东方名山川;而牲牛犊牢具圭币各异。而四大冢鸿、岐、吴、岳,皆有尝禾。陈宝节来祠。
〈注〉服虔曰:陈宝神应节来也。

其河加有尝醪。此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故加车一乘,骝驹四。灞、产、长水、沣、涝、泾、渭皆非大川,以近咸阳,尽得比山川祠,而无诸加。汧、洛二渊,鸣泽、蒲山、岳山之属,为小山川,亦皆岁祷赛泮涸祠,礼不必同。
始皇二十八年,议封禅,望祭山川之祀。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云。

高祖二年,令祠官以时祀山川。
《汉书·高祖本纪》:二年夏六月,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祠之。按《郊祀志》:二年,下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
文帝十五年夏四月,修名山大川尝祀而绝者,有司以岁时致礼。
《汉书·文帝本纪》云云。
武帝元封六年,礼首山。
《汉书·武帝本纪》:元封六年,作首山宫。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或化为黄金。
〈注〉应劭曰:昆田,首山之下田也。武帝祠首山,故神为出珍物,化为黄金。

后汉

章帝元和二年,诏议增山川群祀。
《后汉书·章帝本纪》:元和二年春二月,诏曰:今山川鬼神应典礼者,尚未咸秩。其议增修群祀,以祈丰年。

明帝太宁三年,诏举山川之祀。
《晋书·明帝本纪》:太宁三年七月,诏曰:自中兴以来,五岳、四渎、名山、大川载在祀典应望秩者,悉废而未举。主者其依旧详处。

北魏

太祖天兴三年,遣官祭告名山大川。
《魏书·太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天兴三年正月乙酉,诏曰:初宅雒都,将行郊祀。应岳渎名山、大川及诸州灵迹,封崇神祠,各宜遣官吏精虔祭告。三月甲戌,车驾发西都。庚辰,至河中府,分命群臣告祭山川灵迹。
乾化元年,遣使告祭孟津之望祠。
《魏书·太祖本纪》:乾化元年,北巡回,次孟州。命散骑常侍孙骘、右谏议大夫张衍、光禄卿李翼,各赍香合祝版告祭于孟津之望祠。
太宗永兴三年,帝祷于武周车轮二山。
《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永兴三年三月,帝祷于武周车轮二山。初清河王绍有宠于太祖,性凶悍,帝每以义责之,弗从。帝惧其变,乃于山上祈福于天地神祇。及即位坛兆,后因以为常祀,岁一祭,牲用牛,帝皆亲之,无常日。
永兴四年,以白登山神配祀上帝。
《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永兴四年,立道武庙于白登山。岁一祭,其牲太牢,帝亲祀之,无常月。兼祀皇天上帝,以山神配,旱则祷之,多有效。
泰常三年,定山川之祀。
《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泰常三年,立岳渎庙于桑乾水之阴,春秋遣有司祭。其馀山川及海若诸神在州郡者,合三百二十四所,每岁十月,遣礼官诣州镇遍祀。有水旱灾厉,则牧守各随其界内祈谒,其祭皆用牲。王畿内诸山川,皆列祀次祭,若有水旱则祷之。
泰常八年正月,南巡。五月,至自洛阳,诸所过山川,群祀之。
《魏书·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高祖太和四年,诏祀山川群神。
《魏书·高祖本纪》:太和四年二月癸巳,诏曰:朕承乾绪,君临海内,夙兴昧旦,如履薄冰。今东作方兴,庶类萌动,品物资生,膏雨不降,岁一不登,百姓饥乏,朕甚惧焉。其敕天下,祀山川群神及能兴云雨者,修饰祠堂,荐以牲璧。
肃宗正光三年,遣有司祷雨诸山川百神。
《魏书·肃宗本纪》:正光三年六月己巳,诏曰:炎旱频岁,嘉雨弗洽,百稼燋萎,晚种未下,将成灾年,秋稔莫觊。在予之责,忧惧震怀。今可依旧分遣有司,驰祈岳渎及诸山川百神能兴云雨者,尽其虔肃,必令感降,玉帛牲牢,随应荐享。

隋制行幸所过名山大川,则有司致祭。岳渎以太牢,山川以少牢。
《隋书·礼仪志》云云。
高祖开皇十四年六月辛丑,诏名山大川未在祀典者,悉祀之。
《隋书·高祖本纪》云云。

高祖武德七年六月,幸仁智宫,以少牢祭宫所山川。按《唐书·高祖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云云。中宗嗣圣五年〈即武后垂拱四年〉七月,改洛水为永昌洛水,封其神为显圣侯。
《唐书·武后本纪》云云。
元宗开元四年,遣使祭骊山。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开元四年二月,以关中旱,遣使祈雨于骊山,应时澍雨。以少牢致祭,仍禁樵采。
开元十六年,诏诸州长官祭名山大川。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元十六年六月丁亥,诏曰:爰自首春,有𠎝时雨。朕忧勤黎,献精祷灵祇,遂蒙九元垂福,百神效祉,膏泽频降。嘉年繁育,眷彼山川能兴云雨,报功享德,祀典存焉。诸州所管名山大川,宜令当处长官设祭,务尽诚敬,以昭典礼。
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以地震,命尚书左丞相萧嵩往祭山川。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云云。
天宝七载,封昭应山神为元德公。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七载十二月,改会昌山为昭应山。封山神为元德公,仍立祠宇。
天宝八载,诏九州镇山并封为公。
《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天宝八载六月,诏曰:九州之镇,寔著礼经。三代之典,必崇望秩。事既属于报功,义有符于锡命。其九州镇,除入诸岳外。宜并封公,仍各置祠守者,量更增修,储庆发祥。当申昭报,宜令所在长官各陈祭礼,名山大川亦量事致祭。
肃宗上元元年,诏长吏择日祭名山大川。
《唐书·肃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御明凤门,大赦改元,诏曰:自古明王圣帝,名山大川并委州县长吏,择日致祭。
代宗大历五年,诏中书门下分使祭名山大川。
《唐书·代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大历五年六月,诏曰:五岳四渎,名山大川,神明所居,风雨是主。宜委中书门下,分使致祭,以达精诚。
德宗贞元元年正月丁酉,制天下名山大川,委长吏致祭。
《唐书·德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云云。
文宗太和九年,封鸡翁山为侯。
《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太和九年六月,封鸡翁山为侯。先是,翁造为兴元节度使,初往汉中,遇大雨。平地水尺馀,若不可进,祷鸡翁山,疾风驱云,即时清霁。及是帝忆闻其事,会造为御史大夫,入见,得详言当时灵贶,明日下诏封之。
开成二年,诏祀终南山,册其神为广惠公。
《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开成二年四月辛酉,诏曰:每闻京师旧说,以为终南山兴云,即必有雨。若当晴霁,虽密云他至,竟不沾霈。况兹山北面阙廷,日当恩顾,修其望祀,宠数宜及,宜令中书门下差官设奠,宣告恩礼。八月己酉,册终南山为广惠公。
昭宗天祐二年,赐诸水神祠名额。
《唐书·昭宗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天祐二年六月,湖南马殷奏,岳州洞庭、青草二湖之侧,有古祠四所,先已荒圮,臣复修庙宇毕,乞赐名额者。敕旨黄陵二妃祠曰懿节,洞庭君祠曰利涉侯,青草祠曰安流侯;三闾大夫祠,先以澧朗观察使雷满奏,巳封昭灵侯,宜依天祐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敕处分。

后唐

悯帝应顺元年,诏三京诸道州府,以时祀名山大川祠庙。
《五代史·唐悯帝本纪》不载。 按《册府元龟》:应顺元年闰正月,诏曰:朕猥以冲人,获膺大宝。赖神祇之赞助,显天地之休祯。夷夏骏奔,式符于眷命。声教绵远,虔荷于炳灵。德薄承祧,忧深驭朽。克奉治平之道,谅由冥助之功。集是殊祥,敢不寅畏。赖阴阳之行,运至时雨以应,期稼穑顺成,得岁功而叶望咸臻,上瑞普泰兆民,宜令三京诸道州府界内名山大川祠庙,有益于民者,以时精虔祭祀,称朕意焉。

太祖七年十一月,祠木叶山。
《辽史·太祖本纪》云云 按《礼志》:太祖建庙木叶山,尊为家神。

太祖建隆元年四月,太常礼院言:车驾征潞州,所过府州河桥及名山大川,各令本州祭告。从之。
《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云云。
真宗景德元年闰九月壬申,江南旱,遣使祀境内山川。
《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景德 年,封泉神为昭应公,庙曰昭圣。
《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先是,陵城附山而高,常苦乏水。景德中,朝陵车驾至,则泉源瀵涌,济用无阙。诏封泉神为昭应公,庙曰昭圣,在河南永安县界。
大中祥符元年,加封山水神号。
《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真宗封禅毕,封亭山神庙为广禅侯,峄山神庙为灵岩侯,封通泉庙为灵泒侯,各遣官致告。〈按《本纪》真宗封禅在大中祥符元年。〉
乾兴元年二月,帝不豫,祷于山川神祇。
《宋史·真宗本纪》云云。
高宗建炎元年,诏望祭山川。
《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建炎元年九月,常少滕康请如虞望秩周,时迈巡幸祭所过名山大川诏望祭。

世宗大定十二年,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十二年,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十二月,礼部、太常、学士院奏奉敕旨封兴国灵应王,即其山北地建庙宇。
大定十五年,定长白山神封册仪物。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十五年三月,奏定封册仪物,冠九旒,服九章,玉圭、玉册、函、香、币、册、祝。遣使副各一员,诣会宁府。行礼官散斋二日,致斋一日。所司于庙中陈设如仪。庙门外设玉册、衮冕幄次,牙仗旗鼓从物等视一品仪。礼用三献,祭如岳镇。自是,每岁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择日致祭。
大定十九年,封泸沟河神为安平侯。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十九年,有司言:泸沟河水势泛决啮民田,乞官为封册神号。礼官以祀典所不载,难之。已而,特封安平侯,建庙。按《徒单克宁传》:初,泸沟河决久不能塞,加封安平侯,久之,水复故道。上曰:鬼神虽不可窥测,即获感应如此。克宁奏曰:神之所祐者正也,人事乖,则勿享矣。报应之来皆由人事。上曰:卿言是也。世宗颇信神仙浮图之事,故克宁及之。
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大房山神为保陵公。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为保陵公,冕八旒、服七章、圭、册、香、币,使副持节行礼,并如长白山之仪。
大定二十五年,封混同江神为兴国应圣公。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二十五年,有司言:昔太祖征辽,策马径渡,混同江神助顺,灵应昭著,宜修祠宇,加赐封爵。乃封神为兴国应圣公,致祭如长白山之仪,册礼如保陵公故事。
大定二十七年,封河阴县圣后为昭应顺济圣后,又令祠泸沟河神。
《金史·世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大定二十七年春正月,尚书省言:郑州河阴县圣后庙,前代河水为患屡祷有应,尝加封号庙额。今因祷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赠。上从其请,特加号曰昭应顺济圣后。庙曰灵德善利之庙。每岁委本县长官春秋致祭,如令。又泸沟河神。大定二十七年,奉旨,每岁委本县长官春秋致祭,如令。
章宗明昌四年十二月甲寅,册长白山之神为开天弘圣帝。
《金史·章宗本纪》云云。
明昌六年九月甲申,册静宁山神为镇安公,胡土白山神为瑞圣公。
《金史·章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明昌六年八月,以冕服玉册,册静宁山神为镇安公。〈又〉瑞圣公即麻达葛山也,章宗生于此。世宗爱此山势衍气清,故命章宗名之。后更名胡土白山,建庙。明昌六年八月,以冕服玉册,封山神为瑞圣公。建庙,命抚州有司,春秋二仲,择日致祭为常。
泰和二年十二月丁卯,以太子晬日,遣使报谢于长白山。
《金史·章宗本纪》云云。
哀宗天兴三年正月,册柴潭神为护国灵应王。
《金史·哀宗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世祖至元四年,加武定山神及泉神封号。
《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四年正月癸丑,封昔木土山为武定山,其神曰武定公;泉为灵渊,其神曰灵渊侯。至元十六年五月丙子,进封桑乾河洪济公为显应洪济公。
至元二十一年五月辛巳,加封卫辉路小清河神曰洪济威惠王。
至元二十二年二月,加封桑乾河神洪济公为显应洪济公。
按以上俱《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成宗大德三年二月壬申,加鲜州盐池神惠康王曰广济,资宝王池曰永泽。
《元史·成宗本纪》云云。
泰定帝泰定元年二月,加封广德路祠山神张真君曰普济,宁国路广惠王曰福祐。
泰定四年冬十月甲辰,改封建德路乌龙山神曰忠显灵泽普佑孚惠王。
致和元年夏四月甲寅,改封蒙山神曰嘉惠昭应王,盐池神曰灵富公,洞庭庙神曰忠惠顺利灵济昭佑王。
按以上俱《元史·泰定帝本纪》云云。
顺帝至元元年冬十一月,加封真定路滹沱河神为昭佑灵源侯。
《元史·顺帝本纪》不载。 按《续文献通考》云云。

太祖洪武元年,始建山川坛。
《明会典》:国初建山川坛于天地坛之西。正殿祭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钟山之神。东西庑分祭京畿山川。洪武二年,始定山川诸祀。
《大政纪》:洪武二年正月戊申,命中书省议岳镇海渎山川诸神坛壝祭礼。
《春明梦馀录》:以山川诸神止合祀于城南,诸神享祀之所未有坛,壝专祀非隆敬之道,命礼官考古制以闻。礼官奏天下山川之祀,《虞书》望于山川,《周礼》小宗伯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王制,凡山川之小者,其祭秩视伯子男。刘向谓山川能生物出云雨,施润泽,品类以百数,故视伯子男。其在诸侯封内者,诸侯自祭之。秦罢封建,则皆领于祠官焉。由汉唐及宋元,岳镇海渎之外,又有其馀山川之祀。今国家以天下山川祀于城南享祀之所,既非专祀,又室而不坛,非礼所宜。今宜以岳镇海渎,及天下山川,与太岁风云雷雨城隍合为一坛,春秋祀之,诏可。
洪武七年,令祭山川诸神。
《图书编》:洪武七年,令祭山川诸神。于春秋仲月上旬,择日,后又以孟春郊祀,时诸神既预祭坛内一定,以仲秋祭社稷,后择日祭。
洪武十四年,令祭山川诸神,以文职长官行礼。按《明会典》:洪武十四年,令在外祭山川等神,以文职长官一员行礼,武官不预,如军民指挥使司,则从本司行之。
洪武二十一年,以仲秋祭山川。
《明会典》:洪武二十一年,各设坛于大祀殿,以孟春从祀遂于山川坛,惟仲秋一祭。
《图书编》:二十一年,令岁秋中旬择日祭山川坛。
成祖永乐五年,遣使祭神木山。
《大政纪》:永乐五年三月甲子,督木工部尚书宋礼奏有大木数株,不藉人力,一夕出大谷,达于江。盖川之灵相之,赐其山名神木山,遣礼部郎中王羽致祭,建祠立碑,命侍读胡广撰碑文。
永乐六年,敕皇太子摄祭山川之神。
《明会典》:永乐六年,驾幸北京东宫监国,凡山川之神,预期敕皇太子摄祭。
永乐八年,祭居庸山。
《大政纪》:永乐八年二月己酉,车驾次龙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
永乐十九年,遣使奉安山川诸神主。
《大政纪》:永乐十九年正月甲子朔,命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
永乐  年,建山川坛。
《明会典》:永乐中,建山川坛,位置陈设,悉如南京旧制,惟正殿钟山之右,增祀天寿山神。
世宗嘉靖八年,定亲祀山川服皮弁。
《明会典》:嘉靖八年,令凡亲祀山川等神,皆用皮弁服行礼,以别于郊庙。先是改山川为中祀,嘉靖中,凡山川皆天子亲祀,国有大事,则遣官祭告。
嘉靖十五年,建金海神祠,祀诸水神。
《明会典》:西海子源出西山,绕瓮山东入都城,南出玉河,入大通漕渠。嘉靖十五年,建金海神祠于大内西苑涌泉亭,祀宣灵弘济之神,水府之神,司舟之神。按《春明梦馀录》:西海神祠在西苑。嘉靖十四年八月建,夏言:疏臣言:于本月二十日伏蒙召见无逸殿,钦奉圣谕,兹西海子每岁端午奉两宫游赏,止有望祭,以祀其神。今宜特建祠宇,庶有瞻依,钦此。臣窃惟禁内西海子者。即古燕京积水潭也。其源出西山,神山一亩马眼诸泉,绕出瓮山,后汇为七里泺,东入都城,潴为积水潭。南入玉河,入于大通。前人谓积水为海,且在西内,故至今沿称西海。都城之水,悉于此,汇玉河城壕。大通漕河,皆食其利。比之五祀之神,其功较大。但一向未立祠宇,以便于行礼。皇上事神之义,可谓周矣。但祠必有名,旧曰西海之名,恐嫌于西海正号,未协专称。今祠宇既建,所有神位祠额,伏乞皇上特赐嘉名,以答神贶,庶称祀典。今将相度过北门口涌泉亭后隙地一区,堪以定建,其规制丈尺,谨画图贴。说二本随本进呈,伏乞圣裁,候命下之。日行移内外,各该衙门遵奉施行。〈按《春明梦馀录》《会典》年数互异,今依会典编次。〉嘉靖二十二年,改金海神祠为弘济神祠。
《明会典》:嘉靖二十二年,改金海神祠名为弘济神祠,每岁仲春秋上壬日,用羊一,豕一,铏二,簠簋二,笾豆各六,帛七,遣太常寺卿行礼。

皇清

康熙十六年
《大清会典》:康熙十六年,以长白山系
祖宗发祥重地,照岳镇例,封为长白山之神。每岁春秋
二祭,令宁古塔将军遣官在吴喇地方设幄,望祭如遇吉礼,遣官祭告。
康熙十七年
《盛京通志》:康熙十七年,奉

旨遣大臣觉罗吴木讷等登山相视。见山麓一所,四
周密林丛翳,其中圜平,草木不生。出林里许,香树行列,黄花纷郁。山半云垂雾羃,不可仰睇,诸大臣跪宣

旨毕,云雾忽廓,山形瞭然,有径可登。
康熙十八年

《大清会典》:凡
洞庭湖神,康熙十八年议准封为洞庭湖之神。遣
官赍香烛,前往读文致祭。祭文由翰林院撰拟,香帛由太常寺备办,遣礼部司官前往致祭。一应礼仪,俱照黄河神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