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丽人行(读《大业拾遗》作。《永乐大典》卷三○○五引《中兴江湖集》作赵善扛诗。) 宋 · 王庭圭
桃叶山前宫漏迟,宫人傍辇持花枝。
君王喜凭绛仙立,殿脚争画双长眉。
欲抱琵琶弹出塞,结绮临春时事改。
井边忽见张丽华,忍听后庭歌一再。
人我拾遗注:又名齐物。) 宋 · 张伯端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我不异人,人心自异。
人有亲疏,我无彼此。
水陆飞行,等观一体。
贵贱尊卑,首足同己。
我尚非我,何尝有你。
彼此俱无,众泡归水。
吴希周百蝶图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清 · 巫宜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滕王图画谢家诗,一种风流一段痴。
不是钟情偏爱蝶,羡他占尽好花枝(施懿琳编校)
奉贺郑殿中拜拾遗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广文家世独声名,万里青云脚底平。
曾向柏台能接武,更从掖好蜚英。
圣明自是登良俊,台谏由来用老成。
人物一时公论在,喜君今复凤阳鸣。
奉贺郑殿中拜拾遗 其二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四十五○第二十一
左掖当年老大夫乌台再长亦糊涂。
事君只有孤忠在,补衮多惭一字无。
满国皆称君慷慨,居官莫学我疏狂。
白头更忆题名记,姓字叨参壁上图。
疏山(按:《宋诗拾遗》卷一一,清同治金溪县志》卷三三收此诗,署黎近华。而《宋诗拾遗》卷一九又出黎道华,疑为一人,姑置于此。) 宋 · 黎道华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杖藜徐步兴何长,宛宛岚光接水光。
蝉噪荒林桐叶老,风回半野稻花香。
却过萧寺寻僧话,又入松轩卧晚凉。
雨后微云山更好,与君行李未须忙。
区天民剑潭(此诗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苏子建《堑城诗荟》。) 清 · 查元鼎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苏子建《堑城诗荟》
寒潭谁掷剑,终古化龙腾。
长忆凌霄客,而无咒钵僧。
虹藏江弄影,光耀水生棱。
空际盘旋舞,秒波分外澄。
杨辅司马承泽招赴兰山阻雨鸡笼(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灵鼍(编者按:「鼍」,《台南文化》误作「鳌」,据《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钞》改。)击鼓夜支更,淅淅淋淋一片声。
南国雄开东海胜,奇峰峭挟怒涛迸。
可怜浩劫成焦土(作者注:「自竹堑北至鸡笼各处,大小村庐皆因漳泉分类,焚烧殆尽,新庄尤甚。吴逆戕官,贼营扎住三貂。余膺聘爽鸠,将穿贼窟而往平之。」),已转熙春兆太平。
应是名山乞奇策,故教风雨阻行程。
小雨初晴泛舟之(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本来人是地行仙,露宿风餐不计年。
旭日初升收宿雨,吟鞭已拂又乘船。
客游海外山环海,槎泛天边水接天。
指点兰城烟树际,名崇杨后与王前。
龟山(此诗收于《台南文化》,又载《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清 · 查元鼎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台湾文艺丛志》、吴幅员《台湾诗钞》、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此山擘自巨灵神,谪向瀛东大海滨。
愧我泥涂犹跋涉,羡他潇洒出风尘。
畴曾衍范偕龙马,道叹乘桴泣(编者按:「泣」,《台湾诗钞》误作「乞」。)凤麟。
但得十朋占或锡,波涛险处稳藏身。
台人品茗(此为编者拟题,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者按:《台湾诗录拾遗》题作〈台阳百咏〉。) 清 · 周漪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收于连横《台湾诗乘》,又载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寒榕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
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作者注:「台湾郡人茗皆自煮,必先以手嗅其香,最重供春小壶。供春者,吴颐山婢名,善制宜兴茶壶者也;或作龚春,误。一具用之数十年,则值金一笏。」)。(施懿琳编校)
张道古昭宗时道古拾遗,以直谏贬蜀中死。)900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清河逝水大悤悤,东观无人失至公。
天上君恩三载隔,鉴中鸾影一时空。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惆怅斯人又如此,一声蛮笛满江风。
苏拾遗拾遗,许公之后,今犹居开元中旧第。) 唐末 · 罗隐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引用典故:马相如 长杨赋
早岁长杨赋,当年(一作今)谏猎书。
格高时辈伏,言数宦情疏。
慷慨传丹桂,艰难保旧居。
退朝观(一作焚)藁草(一作应课草),能望(一作忘)相如
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903年 唐末 · 罗隐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引用典故:大夜 二难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州札翰来。
今日二难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
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
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歌二首(见大人先生传。《诗纪》云。拾遗作寄怀歌。) 其一 采薪者歌 曹魏 · 阮籍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
留侯亡虏,威武赫荒夷
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阮嗣宗集上。《诗纪》十九。又《世说》新语栖逸篇注引中、雄、隆、终四韵。)
歌二首(见大人先生传。《诗纪》云。拾遗作寄怀歌。) 其二 大人先生歌 曹魏 · 阮籍
 押词韵第五部
天地解兮六合开。
星辰陨兮日月颓。
我腾而上将何怀(○阮嗣宗集上。《诗纪》十九。《御览》五百七十一。)
十一日夜云月点缀山气如海羁雌暗嗥倏忽东西因诵王摩诘云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往往摩诘诗多描模此境界余更掇拾遗馀耳 南宋 · 舒岳祥
 押微韵
孤舂出苫盖,远火翳层矶。
云月光涏涏,露叶净辉辉。
此时正寂默,沙禽鸣且飞。
保生帝(此诗收于徐宗干瀛州校士录》,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清 · 许廷崙
 出处:此诗收于徐宗干《瀛州校士录》,又载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保生帝,不医国,当医民,功德在民宜为神。
喧腾五月龙舟开,海上王拜帝君来。
帝颜微笑送王归,五色香花夹路飞。
霓旌风马不得见,袂云汗雨(编者按:「袂云汗雨」,连横台湾诗乘》作「秋云寒雨」。)空霏霏。
归来倾箧坐叹息,斗储忽罄虚朝食。
巳抛绫锦劳歌喉,又典衣衫换旗色。
清时乐事人所为,浇风靡俗神不知。
神不知,降祥降殃天无私(施懿琳编校)
昭忠祠(此诗收于徐宗干瀛州校士录》,又载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海诗珠》、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清 · 许廷崙
 出处:此诗收于徐宗干《瀛州校士录》,又载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海诗珠》、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创作地点:昭忠祠
红墙一角夕阳斜,古木森森栖暮鸦。
行人动魄下马拜,断云坠落天之涯。
赤嵌城外涛飞(编者按:「飞」,连横台湾诗乘》作「翻」。)雪,风惨潮悲声悽(编者按:「悽」,连横台湾诗乘》作「欲」。)绝。
白水还如曩日心,碧山已变何年血。
在昔生祠祀功臣功臣不朽千万春。
庸庸那得共庙食,老死牖下犹灰尘。
奋袂一呼衽金革,尺寸皆能勒竹帛。
身没王事投汨罗,招魂欲唱灵均歌。
崇祠并建妥以侑,雕甍金碧瞻巍峨。
能使顽廉懦者立,教忠可以海不波。
呜乎,教忠可以海不波(编者按:连横台湾诗乘》无「呜乎,教忠可以海不波」此句。),棱棱(编者按:「棱棱」,连横台湾诗乘》作「棱棱」。)正气扶山河(施懿琳编校)
过行在宿詹塘(此下至本卷末原编为拾遗诗)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十年间倦路岐,今朝犹自羡轻肥。
敝舆冲雨方行役,朴论干时未息机。
日暮肠枵聊命酒,夜寒衾薄旋牵衣。
一廛三径何时遂,且待相如驷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