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辞免除兼太子侍讲申省状嘉定十三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朝请郎、试秘书监崔某状。
伏准省劄,备奉圣旨:崔与之太子侍讲
闻命自天,措躬无地。
窃以三代仁而且久,皆由教法之明;
一时贤而有才,方预储僚之选。
治平中陈荐、孙固,尚不符于众望;
绍兴间惟范仲、朱震,斯可副于眷怀。
顾如劝讲之员,尤为进德之助。
伏念某性资愚陋,学术荒疏。
西昆方愧于首登,东禁又叨于末属。
曾无一之足取,俾共二以奚堪。
况秉德温文,已著星辉之象;
而执经启迪,要宏日就之功。
某惟何人,冒居此职?
傥或乖于辞受,恐难免于旷瘝。
欲望朝廷特赐敷奏,收回成涣,改畀名流,庶允穆于师言,以少安于愚分。
所有恩命,未敢祗拜。
按:奉圣旨不允。
张郎中省庵二首 其二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青山云影日悠悠,却怪随龙上下游。
能捲沧溟为雨去,白云依旧宿林丘。
蛟龙歌 南宋 · 何梦桂
生物具角齿,每每与物抗。
蹈阱虎以刚,触籓羊以壮。
世间怪物有蛟龙,三百六十虫之长。
神灵出嘘吸,变化互来往。
布爪层云兴,鼓鬐歘电放。
无欲不受刘累驯,假形岂被叶公诳。
时飞则飞潜则潜,所以随时知得丧。
莫道鱼虾性不灵,相依喣沫岂敢嗔。
江濆鳣鲸久失水,闻此鼓舞咸相亲。
世无刑醢受,时非法网秦。
然匪藉馀荫,安能逃世人。
亡象齿与革,亡猩血与唇。
有身即有患,谁能无其身。
安得此身化为云,随龙上下云无心。
白云海歌次文学古 元 · 瞿智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护山之心。
有时随龙去沧海,倏焉天宇团秋阴。
英英不来入我牗,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贯日色流玉虹,或漏雷声堕天狗。
山人学禅草庵里,静看白云朝暮起。
此心欲与云俱閒,又逐溪风过溪水。
纷纷武士尚挥(一作操)戈,格斗东南未决何。
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为玉烛四海皆阳和。
云兮云兮如擘絮,奈此东流复如注。
山人祇在玉山中,长绕山人草庵住。
漷州望古北居庸诸山 元 · 陈秀民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古北居庸一望中,风沙满眼乱芙蓉。
曦车夜转昆崙脊,华盖阴移太一峰。
金口水流终到海,玉泉云起又随龙
两京形胜今如此,可拟秦关百二重。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淳熙十二年十月 南宋 · 谢谔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三
乾道间吉州录参之员,有贤同官曰吉水主簿姚公名锡字予善。
盖谔居临江,予善居筠,为邻郡。
谔少尝诵前辈子玉之赋,士林传之如宝玉。
继又闻筠有瑞童,以十四能赋,取乡举。
同官时,遂知瑞童即予善,而子玉为其祖。
由是益亲,又有录以著同官之义。
后尝游洪,遇其子守,切于问学,又喜其有令子矣。
淳熙乙巳五月,守致书临安,且持高安朝奉郎吕棐所为状曰:请为铭。
呜呼!
回思诵赋时、同官时,如前日事,岁月可惊,铭又何辞耶。
姚氏舜之后,古有两族:一吴兴,一秦陇,予善吴兴也。
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
五季乱,有官仓监者,始居灵源。
曾祖礼。
祖振,洪州进贤县
父旦,黄州教授
进贤子玉,以儒起家,生徒受业数百人,号曰江西姚子玉教授
以八行举,擢上第。
善生黄州,三岁而孤,母邹,诲之学。
七岁能诗,语出惊人,十一能文。
予善贯穿经史,尤长于《左氏》,为文精深典丽,屡荐于郡、于漕台
遇兵乱,奉母夫人东西就养益勤。
母终,哀毁憔悴,无仕进意。
年四十,以恩释褐,授迪功郎吉水簿。
莅官清介,傍郡尉获盗觊赏,狱具,委予善复讯。
予善索牍亲阅,得其差,明日入狱取器仗视之,摘图谓吏曰:「民室甚小,户甚窄,垣壁无损,而盗十四人皆有伤,岂寻丈之室能容此众、用此仗乎」?
吏不能对,于是移劾,活者九人,一郡惊其明。
安福剧邑,令继罪去,州檄予善督赋,旌淑慝以顺民欲,察隐罅以柅吏奸。
有贵势里居,乡人依以颉颃。
予善籍所负闻于州,罪其隶于庭,贵势惭,悉输所负。
民曰:「是敢抗某者」。
争先辇负而至,以办集闻。
同官有相失者,忽为民所持,州畀予善理,予善卒解之,人伏其长者。
武当军节度推官,转文林郎
武当极边,岁料民兵为备,公画五策赞其帅,不扰而备益严。
签书光化军判官
一日,有虏骑逾境,民奔溃。
予善白守,当待以閒暇。
既得报,果巡边耳。
予善又白守,以光化近边,无城池之险,使多植林木,亦可为疑伏,如榆塞之义,人以为便。
有靳显者,北人,随龙南迁,家于隋,累立功。
守怒其恣横,一日捕得其乡人,论以为奸细。
予善奉檄再鞠,显流涕自陈。
予善审得其情,因上谳,卒恕之。
又有马全者,以财豪于边,隋获盗,引全为地,将论以资停发纵。
予善问得其实,为辨出之。
待制张子颜襄阳,大喜,谓其属曰:「以古义决疑狱,久不见矣」。
因行其议,全活甚众。
汀州判官,转承直郎
在汀尤宽和,民讼为减。
属县多瘴疠,予善执檄虑囚,咸劝毋行。
予善曰:「枉直待辨,岂敢惮」!
卒历六县,平反二十馀辈。
姜寇窃发,檄往清流,计度便宜。
初,予善虑囚,过南安岩,夜梦骑兵百万迎为冥官。
既觉,潜治归计,属寇发不敢请,至是尽处分其家事,谓家人曰:「乃翁此行报国耳」。
寻归,疾作;
阅旬,家人及所善黄长卿,亦有异梦。
翼日,卒于官舍,享年六十有五,实淳熙十一年九月七日也。
予善为人质直,表里洞然,面折人过失无少畏忌。
自奉甚薄,一裘数十年,非馔客不二羹胾。
至临事乐施,周人之急无毫发吝情。
凡乡里幼失所养,老无所依,贫不能自存者,皆赈恤之。
嫁孤女五人,葬不能举者数丧。
郧乡令章卒官,父耄子稚,贫不能归。
予善摄邑事,经纪其家,乃得还。
少历艰难,备知闾阎疾苦,所以断狱听讼,老吏不能欺。
民诉于州县,皆愿得予善为理。
性慈孝,御仆隶未尝施鞭扑。
自以禄不及养,刻木为父母像,饮食必祭。
谓其子守曰:「吾它日必归骨先人墓侧,死者有知,当得侍奉也」。
病亟请老,转通直郎
所交皆当世伟人。
然位不充德,论者惜之。
有诗文一集,藏于家。
子男三人:长曰守,举于礼部;
次曰寀,业进士
次未名。
女二人:长适高安义问
次适同邑从事郎新澧州军事推官世长
孙男女五人:郑保、岩孙、寿娘、顺娘、筠娘。
其孤守,将以今年十月己未,奉予善与予善夫人金氏之丧,合葬于灵源先茔之傍。
金氏亦有妇德,先予善七年卒。
铭曰:
姚宗之蕃自于虞,今筠灵源富以儒。
噫吾予善承庆馀,幼已籍籍飞名誉。
克孝于家实勤劬,中年试吏蕴乃摅。
平反有功民所愉,兵间奇画举一隅。
吁嗟光阴何须臾,有来之迎骑甚都。
佳城之封绍其初,识以铭诗示不诬。
按:江西宜丰县博物馆藏志石。
乞裁抑赏赉奏淳熙六年七月 南宋 · 郑丙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三、《中兴两朝圣政》卷五七、《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六
近来卿、监、丞、簿,悉除史官馆职,学馆、书局,员数颇多;
监司郡守差至三政,参议通判添差相踵,归正、使臣养老将息,填满诸郡。
东宫彻章,秘书省进书、讲官宫僚及预修官吏,赏之可也,下至杂流厮役、监门逻卒,亦皆沾赏,曰就龙日久,曰应奉有劳;
开一河道,修一闸堰,横被醲赏。
欲行裁抑。
直玉堂夜对。天语从容。如家人父子。臣进曰。臣以无似。昔侍铜龙。每见殿下。以尧舜自期。臣喜不自胜。归语父母妻子亲戚交游。及殿下践作。庶几见尧舜之治。而前后政教。毋论视尧舜瞠如。下与汉唐贤君较絜而有不及。臣窃慨然。上动容曰。胄筵劝讲时儒臣之望于予者。岂止如今日乎。予学力未充。不能塞儒臣之望。良自愧也。臣曰。殿下此一念。即尧舜之门也。殿下视今日如一初。大奋发。以尧舜为必可做。何忧不及也。上曰。其言好。当体念焉。前席既罢。夜过三鼓。诗以志感。时戊申暮春。下番同入对者。李检讨显谟 清 · 吴光运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药山漫稿卷之三
莲烛煌煌玉漏长,今宵重惹御炉香。
唐虞日月应须惜,畴昔宫僚鬓发苍。
蜀高祖王宗绾905年11月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吾蒙主上恩有年矣。衣襟之上。
宸翰如新。墨诏之中。
泪痕犹在。犬马尚能报主。
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三月东还。
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
天地阻隔。叫呼何及。
闻上至谷水。臣僚及宫僚千馀人。
皆为汴州所害。至洛果遭弑逆。
自闻此诏。五内糜溃。
枕戈待旦。思为主上报雠。
今使来。不知以何宣告。
张朝奉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一、《内简尺牍》卷九
辱教,喜闻尊履安稳。
穷僻如坐井,省书,方知拜宫僚之命。
身在日边,而有退食委蛇之乐,足慰高怀。
尚冀保练,别应休命。
不宣。
孤云 唐 · 张乔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舒卷因风何所之,碧天孤影势迟迟
莫言长是无心物,还有随龙作雨时。
随龙保成军节度使谯令雍食邑实封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七、《后乐集》卷三
门下:朕循累圣之彝章,祓九筵之嘉荐,鋗土鸣而应律,逶迤雅奏之谐;
黼绣张而承神,彷佛高灵之堕。
方举钦柴之礼,肆兴伐木之恩。
褒我信臣,锡之惠衎。
具官某才猷敏劭,德度粹温。
蚤依日月之光,亲际风云之会。
西平有子,蝉联增庆阀之华;
代邸修功,密勿侍禁廷之邃。
威仪娴于上閤,表著肃于昕朝。
自履满盈,愈思谦畏。
清都绛阙,燕珍馆以祝釐;
簜节雕戈,拥斋旄而制阃
属时毖祀,相我祲容。
其因渥泽之颁,申衍爰田之赋,以彰眷遇,以耸观瞻。
于戏!
备物可以告神明,既聿怀于多福;
友贤而不遗故旧,兹大赉于善人。
祗服茂恩,益坚冲守。
可依前随龙保成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临海郡开国侯,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主者施行。
辞免皇太子受册转官奏劄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一、《后乐集》卷六
闻命震惶,靡知所措。
伏念臣病悴馀生,迂愚末学,顷者承乏政地,备数宫僚,亡补涓埃。
旋即罢斥,屏居田里,望绝云霄。
兹以册宝告成,例攽赏典,邦家大庆,臣子至荣。
而臣席宠已多,逾涯是惧。
矧乃无功而受禄,尤惭不稼而取禾。
更冒穹阶,难安私谊。
伏望皇帝陛下曲垂渊鉴,俯亮愚衷,追寝误恩,庶全微分。
所有恩命臣未敢秪受。
汉水操(并引)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微韵
琬曰即祓禊曲也王子年拾遗记曰周昭王溺于汉水二女延娟延娱从王夹拥王身同没焉故江汉人至上巳日禊集祠间以为风俗
湘水离离,徒以斑我衣。
汉水漪漪,可以禊我衣。
翩然凌波夹龙飞,随龙云雨随龙归。
彼望疑兮疑是非。
吴侍郎谢除次对表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四、《后乐集》卷八
宪部摄官,久玷贰卿之列;
祠庭诏禄,躐升次对之联。
荣不盖惭,感因至泣。
伏念臣性资戆拙,绪系单平。
驱驰州县之劳,荏苒岁年之晚。
蒙寿皇之柬拔,自计吏而为台臣
会圣上之嗣兴,由宫僚而缀法从。
凡遭逢之若此,岂意望之敢然。
雨露恩深,虽骤加于长养;
柳蒲质弱,已遽迫于衰残。
退莫补于事为,进何裨于献纳。
荐贡投闲之请,卒蒙从欲之仁。
岂谓隆私,更攽异数,越汉家之故事,俾视真除;
假尧阁之崇名,增贲行色。
兹盖恭遇皇帝陛下德并乾坤之普,惠加簪履之微。
怜臣愿保于馀年,听其善去;
察臣粗坚于素守,借以宠光。
臣敢不诏子及孙,惟忠与孝?
奉琳宫之香火,愿上祝于遐龄;
神武之衣冠,冀终全于晚节。
免贻讥于清议,亦少报于天恩。
秘书王监丞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君不见秘书外监贺放翁镜湖一曲高清风。
又不见太子师傅两疏氏,东门祖帐罗群公。
人生晚节良不易,颓波直下谁障东。
使人知有在我者,二三君子为有功。
我公金华山下住,赤松安期白云处。
风骨细瘦真神仙,急流勇退不肯顾。
我昔山中想风采,几回击节归田疏。
适来追陪水苍佩,亲见辞归白云路。
御笔擢公领蓬山,师表玉立东宫官
两年苦口一去字,未许鸥鹭从公闲。
瑶池深深锁策府,玉皇宫阙侨其间。
暂分赤符管下界,半空云气常往还。
多少持麾辞上国,悠悠风尘见此客。
莫作寻常太守看,疏贺以来伟人物。
夜瞻婺女次舍中,一点光明射南极。
公归眠食重调护,世道尚凭公气力。
宰执皇太子会议资善堂劄子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九、《后乐集》卷一二
臣等检照《国朝会要》,大中祥符八年二月十八日诏,元符观皇子就学堂,宜以资善为名。
此国朝资善堂所繇始也。
至天禧二年八月甲辰,升王益仁宗旧讳。)皇太子
四年十一月,令中书枢密院大臣并兼东宫职任。
庚午,诏皇太子宰臣枢密使以下就资善堂会议。
此国朝会议所繇始也。
又《续会要》,政和五年二月十日,立皇太子宫
三月七日,出阁过府(时皇太子未称宫。),就资善堂听读。
又《中兴会要》,绍兴五年五月八日,诏择日降制,除防禦使伯琮孝宗旧讳。
节度使封国公,就资善堂听讲。
先是,宰臣赵鼎得旨于宫门外造书院屋一区,欲伯琮就学。
有司以图来上,凡建屋十有六间,从约也。
至是书院成,上曰:「只以书院便为资善院,俟除授讫,命儒臣为直讲翊善,悉如资善故事」。
以前项典故言之,则讲堂资善初无异所,讲读会议悉在其间。
今来皇太子既已过宫开讲,已降指挥令臣等并兼东宫官,日赴资善堂会议,实与前项典故一同。
伏睹昨日降出皇太子奏劄,仰见皇太子隆谦盛德,加礼宫僚
而臣等稽之旧章,揆之私义,有不容自已者。
皇太子地尊储极,国本至重,既居新宫,不应特以会议之故再临旧所讲学之地,既未合典礼,亦非所以示观瞻。
况臣等备数宫僚,许陪侍讲学,因而会议,于势便顺。
若俯徇冲请,以尊就卑,诚非所安。
臣等不敢奉诏,伏望圣慈特降睿旨,并依典故施行,实为允当。
取进止。
按:五月八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宰执既兼东宫官,令就讲堂会议。
宋故武功大夫李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五、《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九
绍兴初,胡马数万屯宿、泗,淮海大震。
吴人惩建炎暴尸喋血之祸,争具舟车,徙避深山大泽旷绝无人处。
予亦诣洞庭西山访寻佛舍,得水月院,侨寓其中。
当是时,观察李公卧东山,筑室凿井,若将终焉。
予唶曰:「中贵人入则侍帷幄,依日月之光,出则持齧肥,享玉食华屋之奉。
一旦决焉舍去,练布棁杖,与渔樵农圃为伍,而自肆于山水閒,此高蹈一世之士」。
欲摄衣起从之,而东、西二山块湖中,徒步不能达,至是声问始相闻,公亦欣然有招隐之意。
未几,两朝以玉帛相见,而淮之南、江之北皆按堵矣,竟不获见公,以为大恨。
公高风绝识,得之天禀。
方少年时,给事宫省,固应酣豢酒池肉林富贵之乐,而澹然不受一尘之染。
閒遇休沐,则从老师宿学问出世法,修无上道,布衣蔬食,不御酒肉,盖五十八年。
尤喜施贷供佛饭僧,振救空乏;
赎禽鱼,随所须予直,不议价,凡脱放以万千计。
尊贤乐善,侃侃自将。
口不谈人过,持身厉行,存神养志,喜怒不见,得丧若一,虽佛之徒有不逮。
已而并吕山之东少北卜寿藏,斥地二十亩,手植环之;
从旁建一刹,重门步廊,穹堂奥殿,斋庖、宿庐、厩库之属仅万础;
塑佛菩萨像数十躯,建窣堵波高三百尺。
营一大经藏,储五千四十八卷,宝奁钿轴,纳之匦中。
买田十顷,日食千馀指,赐名「华严禅院」,选一时名缁主之。
隆兴二年,公寿七十八,感微疾,命揭西方佛像于前,盥手焚香,晏然而逝,实二月二十八日也。
公讳某,字从之开封府祥符县人
曾祖言,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
祖舜俞,赠右监门卫将军
父镇,赠保信军节度使
母孙氏,建安郡夫人
崇宁元年,公以父任为内黄门,年甫十六岁。
姿庄重有防畛,往来两宫,目不忤视,进止有常处。
直睿思殿符宝郎殿中省奉御
出入禁闼踰二纪,未尝以一眚挂吏议。
皇子华原郡出閤,徽宗曰:「孰可从吾儿游者」?
顾见公,曰:「无以易卿矣」。
遂兼华原都监
累迁武功大夫忠州刺史
靖康初,分治京城楼橹守禦之具,第功进某州团练使
建炎南渡,始丐閒入洞庭山,为归欤之计,自号皎然居士
呜呼!
政和宣和时北司诸贵更用事,本兵柄,执国命,或冠枢省,为帝师,或位公孤号隐相,士大夫操彗执贽,奔走其门,谓之捷径。
惟公畏远权势,不立争地,侍帝侧无私谒,出公门无外交,杜门却扫,人莫见其面。
一时丛林善知识皆曰:「李公在家出家,住世出世,殆是过去佛僧也」。
大驾驻会稽,饬使召公,公方被短褐,杂庸保,持锄莳药圃中。
即日奉诏更衣就道,随使者入见,供奉殿庐,尽复其旧,而非其好也。
昭慈圣宪太后乘舆幸江表,弥时不得问,有旨择使;
而虏骑方退,舍渡扬子,尚据两淮,道路无行迹。
公慨然请行,乘一轺,间关兵火盗贼中,山行水宿,驰二千里,得平江之报还奏。
公之子畴,涖官闽中,公喜曰:「此行不可失也」。
请祠,得西京崇福宫,遂与之俱。
拄策褰衣,上天姥峰,径天台,抵雁荡,游览殆遍,遂次莆田
穿云涉水,穷日夜不厌。
閒遇幽栖绝俗之士,谈禅问法,乐而忘归。
又将束装问番禺路,而上遣金字牌趋还,复直睿思殿、兼持侍官。
今上出閤日,一诣资善堂,太上皇曰:「宫僚当得老成详练有德有言之士,藩邸旧臣如华原都监李某,此其选也」。
又兼资善堂干办官
诸臣方悟上召公之意。
居久之,奏事殿中,泣曰:「臣齿发缺坏,重以足疾不可治,不复侍左右矣。
愿赐骸骨以毕馀年」。
上恻然,欲留不果,除提举台州崇道观
明年,上书告老,守本官致仕,是岁绍兴七年也。
公既得谢,寘家吴兴德清境上,复抵吕山旧庐,以诵佛书、供僧饭为事。
喜蓄善药,以待人之疾病,累数年。
公晨起未盥栉,而立于门者人相登矣。
公曰:「吾不忍此一方疾痛呻吟之感吾耳,故制方药疗之」。
而他州异县来者日益众,度不能给,乃营一大肆,凡山区海聚、殊方绝域金石草木之英,象、犀、龙、麝之珍,鸡首、豨苓、牛溲、马勃之贱,皆聚而有之。
庀徒数百人,按古方书炮制烹炼之法数百种,计费取直,不求赢利。
自浙东西至两淮二江数十州病者,得公药,一饮而效,殆是仁人用心,固自有物以相之耶。
二十八年,公之子畯升朝籍,遇郊祀恩,封正任吉州刺史
明年显仁太后庆寿恩,进果州团练使
又二年,祀明堂,再封和州防禦使
今皇帝登极,迁利州观察使
元配恭人宋氏,今配令人郭氏,亦先公卒。
子男四人:曰法空,为浮图氏;
曰畴,秉义郎閤门祗候,皆蚤世;
曰畯,武义大夫、监潭州南岳庙
曰善,奉议郎、知徽州绩溪县事。
女二人:长适武经大夫閤门宣赞舍人蓝师夔;
次适承节郎冯晖
孙男八人:曰作朋,右承直郎严州桐庐县
曰作舟,保义郎、监婺州都税务;
曰作肃,保义郎、监严州淳安县税;
曰作霖,保义郎、监行在翰林司门;
曰作乂,曰作哲,应进士举
曰作成、作德,尚幼。
孙女二人:适黄讷、史绍祖
曾孙男女五人。
诸孤以其年四月十六日奉公之柩,合祔于平江府吴县南宫乡城山之原令人郭氏之墓,公所自卜也。
公持心忠恕,事君亲,交僚友,待族姻,御使卒,惟有一诚。
寡言笑,一语出而终身可复。
宣和中,河怒齧堤,水暴集城下,徽宗命公从皇太子登城视水,有申屠生三十六人扣马自言:「第用我厌胜之法,水之涸可立而待也」。
试之弗验,太子怒曰:「妄言无行之徒,侥倖水落以贪大功,以冒重赏」。
欲奏诛之。
公徐曰:「罔上之罪,死有馀诛,而灾变如此,宜加原贷,以塞大异」。
太子是其言而止。
靖康初太子袭尊号,是为钦宗
而金人举国大入,始议戮一二大臣之误国者,将相方逢上之怒,以修故怨,无一言之救,此例一开,遂并及其党。
闻公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铭曰:
权门众趋,薨薨聚蚊。
暴鬐铩翮,卒徇以身。
哀乐相因,如屈伸肘。
壑谷潭潭,门上生莠。
富贵于我,视中云。
得马失马,孰为戚欣?
猗欤李公,高蹈一世。
人勉而天,不见愠喜。
靖共一德,历践四朝。
如砥柱立,不震不摇。
进直殿庐,为中常侍
退处山林,作大居士
乘应舍筏,汎不系舟
现自在身,得逍遥游。
国忠粗报,能事已毕。
乞身而去,以全吾璧。
觉城之原,万木苍苍。
公归在天,体魄所荡。
既善吾生,亦善吾死。
死而不忘,以永千祀。
寿慈宫内侍王师圭等镌降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七、《后乐集》卷一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九
臣闻赏以劝有功,罚以徵弗恪,轻重贵乎适中,不可有所偏也。
乃者癸丑之夕,寿慈宫火,陛下特降御笔,以上惊慈闱,彻乐避殿,恐惧修省
夫以一人之尊躬自贬损,不遑宁处,而本宫官吏储备无素,守护不虔,恶得不任其咎?
陛下钦崇孝养,方务调娱,未暇致诘。
提举官吴回三人者,怀不自安,腾章自列。
旋颁睿旨,各从镌削,可谓曲全之恩。
臣近缘忝冒承摄,于词头中窃见指挥,凡寿慈宫应奉官吏等到宫实及五年,各转一官资。
考其员数六百三十有四,未及五年者又四百二十九人。
夫以平居无事,安坐受赏若此猥众,而失职抵罚不过二三,臣固疑之。
台臣有弹疏,乞将应奉官等黜降,谓当大明典宪,以警弛慢。
而所降圣王师圭、王溶各降一官,杨旦降一官,罢干办事务。
人数多寡,臣未敢问。
惟是吴回等自劾尚夺二秩,王师圭等皆有论奏,杨旦者罪状尤著,止削一阶,轻重毋乃有所偏乎。
况前日救火官兵,陛下以慈闱之重,随即第赏,曾不淹时。
赏固所以为劝,而罚不足示惩,顾何以诏四方而厉百辟乎?
借曰太皇太后圣意宽厚,不欲重有诛责,然赏罚之行,纪纲所系,又安可以恩而废法乎?
臣不敢以代庖之暂有所隐默,欲望圣慈特发睿断,将王师圭、王溶照吴回等一体镌降,其杨旦再与鑴斥,庶几少慰舆议,儆肃宫臣
惩劝之方,斯为两得。
贺皇太子冬至(二)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三、《后乐集》卷一四
尧云在望,又新五物之书;
汉日既长,丕显重辉之庆。
欢腾赤县,喜绕青宫。
(中贺。)恭惟皇太子殿下明炳继离,刚潜荐震。
虎闱献颂,岂徒履袜之供;
鹤驾通霄,永使甲兵之洗。
万邦以正,百禄是遒。
某昔隶宫僚,今叨藩牧。
珠躔连五,莫瞻太极之朝;
圭景丈三,弥望长安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