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子标题
季汉辅臣赞 其二 诸葛丞相 蜀汉 · 杨戏
四言诗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二
忠武英高,献策江滨。
攀吴连蜀,权我世真。
受遗阿衡,整武齐文。
敷陈德教,理物移风
贤愚竞心,佥忘其身。
诞静邦内,四裔以绥。
屡临敌庭,实耀其威。
研精大国,恨于未夷。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七十九 薛修(为临菑令兄宣为丞相迎母修留不遣)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邑令直为尔,争如相国荣。
可怜留母养,不忍听兄迎。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百三十六 李讷宰相杨收欲市冗舍以广第叱曰先人旧庐为权贵优笑地耶) 宋末元初 · 林同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先人敝庐在,触目百悲辛。
忍作优笑地,图娱权贵人
题八景 其四 门朝丞相 明 · 张天赋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岑接千年秀,门当一岭青。
地经前代相,天作大家屏。
轮辙邈无迹,冠裳彷有形。
高山动仰止,从此继芳声。
迂论四 其四 宰相1127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宰相,以道事君者也,故以固宠谋身为深戒;
以荐进人材为职者也,故以妒贤嫉能为最忌。
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又曰:「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宰相佐天子以治天下,一物不得其所,乱之阶也。
操规矩绳墨陈于前,而君不能用,则当去;
苟有患失之心,则阿谀取容,妄作生事,亦无所不至矣。
《传》曰:「人主之职论一相,一相之职论百官」。
又曰:「使卿大夫各任其职」。
宰相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一夫不获自尽,则罔与成厥功。
进贤使能,持众美而效之君,乃为善。
苟有嫉妒之心,则高材美器悉摈弃之,失职者多矣。
李林甫之相明皇也,善刺上意而养君欲,每奏请必先饷遗左右,密伺微旨,以固恩信,以故当国几二十年。
开元中,大臣多由节度使相天子,林甫请用蕃将主边,则夷狄可灭,利其虏也,无入相之资,以久己权。
安禄山则专三道劲兵,卒荡覆天下,而王室遂微。
卢杞之相德宗也,率众裒歛以中帝欲,恨悱之声满天下,及泾帅乱呼于市曰:「不夺而商人僦质矣,不税而间架除陌矣」。
其倡和造作,召怨挻乱,皆为之,朱泚奉天李怀光赴难,解去。
惧其见帝斥己短,即谲奏曰:「怀光勋在宗社,贼惮之破胆,若许来朝,则犒赐留连失机会,不如席胜使平京师,破竹之势也」。
帝然之,诏无朝,怀光怏怏遂叛,帝跳幸梁。
由是观之,宰相固宠谋身,其祸至于如此,岂非深戒哉!
林甫阴密面柔令若可亲,近崖阱深阻卒不可得,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
时相若张九龄、李适之皆遭逐。
帝尝御勤政楼,见兵部侍郎卢绚按辔绝道去,爱其蕴籍,称美之。
林甫即谲令请老,遂坐废。
于时有以材誉闻者,皆能得于天子抑远之,以故在位恩宠莫比。
险贼阴狡,贤者媢,能者忌,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
颜真卿挺正敢言,恶之,即令宣慰李希烈,竟为贼害。
宰相李揆有雅望,畏复用,遣为吐蕃会盟使,卒于行。
帝出奉天崔宁自贼中来,以播迁事指,即诬杀之。
矫谲害物,虽国屯主辱,犹謷言自肆。
由是观之,宰相妒贤嫉能,其害至于如此,岂非最忌哉!
明皇在蜀,与裴士淹宰相,至林甫,曰:「是子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士淹因曰:「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
帝默不应。
德宗尝从容语李泌曰:「卢敢言,人皆指为奸邪,而朕不觉,何也」?
曰:「陛下能觉之恶,安致建中祸邪?
李揆和蕃,真卿使希烈,其害旧德多矣。
天下皆以为奸邪,而陛下独不知,此乃所以为奸邪也」。
呜呼,其真知言欤!
玉城十景为侍御泾邑叶公 其十 台辅 明 · 胡应麟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鼎立苍峰峙翠苔,遥看银汉列三台
谁言拔地三千丈,斗色平连上帝台。
省试策问三首 其二 宰相不当以选举为嫌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五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七、《文章辨体》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问:《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诗》曰:「无竞惟人,四方其训之」。
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
仲尼,旅人也,而门人可使南面。
重耳,亡公子也,而从者足以相国
汉之得人,盛于武、宣,皆拔之刍牧之中,而表之公卿之上。
世主不以为疑,士大夫不以为嫌者,风俗厚而论议正也。
宋蔡廓吏部尚书,黄散以下,皆得自用,而以为薄己。
今自宰相不得专选举,一命以上,皆付之定法,此何道也?
常衮当国,虽尽公守法,而贤愚同滞,天下讥之。
崔贻孙相,不及一年,除吏八百,多其亲旧,号称得人。
建中之政,几同贞观。
夫使宰相守法常衮,则不免于贤愚同滞之讥,用人如贻孙,则必有威福下移之谤,欲望得人于微陋之中,而成功于绳墨之外,岂不难哉!
子大夫学优而求用者也,当何施于今,而免于斯二者?
愿极言之。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八 圜丘习礼(是日元辅同礼部堂官至) 明 · 林熙春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修明礼乐属春官,元老趋陪日月坛。
自愧奉常绵蕞故,相从讲习肃鸣銮。
补史十忠诗(十首并序) 其三 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天祥丙辰状元。) 宋末元初 · 刘埙
 押词韵第四部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
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
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移檄倡诸镇,奋袂躬援枹。
川决莫我回,万险栖海隅
天乎复不济,道穷竟成俘。
一死事乃了,吾头任模糊。
悠悠讥好名,责人无已夫。
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书三衢魁相谓留梦炎。)
补史十忠诗(十首并序) 其四 参政丞相事陆公秀夫 宋末元初 · 刘埙
 押阳韵
天地无托足,海天同隰光。
明知复何为,不忍隳三纲。
祼荐觊少延,讴歌宁远忘。
或者在齐,聊且帝一方。
竭蹶竟委顿,臣谋非不臧。
运去天莫留,力尽心弥强。
终不负吾主,名义天地长。
怀玺随龙游,举室水中央。
斯人文华士,乃尔百鍊钢。
机云傥通谱,应羞朝洛阳
拟古七首 其二 诸葛丞相躬耕甲寅 清 · 黎简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集外诗辑佚
稊稗乱我稼,我自殳除之(喻言有廓清天下、佥绝小人意。)
举锄长太息,天歉我当饥(不能则隐居而已。)
掘地以为山,补彼而伤兹(喻用兵。)
周公重来德(上。)尚父用机(中。)
苏管实包疽,智至民皆疲(下。五字写尽黩武。)
捐让与征伐,圣人审其时。
抚时谅固真,量力吾谁欺(有自希周、尚之意。)
贺新郎 其一 李伯纪丞相1138年12月 宋 · 张元干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芦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风浩荡,欲飞举
百哀诗(六十七首并序) 其四十四 陶主敬(讳安姑孰人早步蟾宫通才远识既济新邦之运自期开国之功赴召玉楼竟虚黄阁惜哉 官参政 元末明初 · 刘炳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五
早跻龙虎台,未足展云翮。
匡时济经纶,逢运振雄策。
檄回星斗芒,剑动风云色。
未抒稽古心,每惜萧曹划。
百哀诗(六十七首并序) 其七 危太璞(讳素临川人妙年翰墨驰誉中朝台辅晚登真瞻国老鼎移宗社隐忍南归后死之哀白圭之玷) 元末明初 · 刘炳
 押皓韵 出处:鄱阳五家集卷十五
早岁台阁英,文艺发天藻。
经邦寄台辅,论道资国老。
手支扶桑危,泪泫昆崙倒。
翠华气惨悽,紫极色枯槁。
冯道晚归来,白发卧烟岛。
次韵月首座赵侍郎 其二 赠月首座 金 · 李奎报
七言排律 押尤韵 出处:东国李相国全集卷第十三
安驯那得性如鸠,强项平生负素修。
入社犹思陶令饮,弥天长服道安优。
早谙浮世真如寓,愧把微官谩导休。
憔悴苦遭渔父笑,迁延甘作贾胡留
艰危到处芒攒背,俯仰无端雪满头。
卜筑他年容我不,挂冠神虎谢王侯。
黄山纪行词八首录三1956年夏 浣溪纱 其三 丞相1956年夏 现当代 · 张涤华
 押词韵第一部
石磴回旋下碧空,连桥架涧饮长虹。
玉屏遥在众山中。

依约钟鸣云谷寺,扶疏叶认异萝
明朝归路避眉峰。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 其一 文正王丞相 北宋 · 宋祁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两朝推巨德,万务罄斯猷。
汉日左右手,尧年忠孝侯。
名言天下满,故事省中留。
宸篆旌碑首,刊文又几秋。
续咏史诗一百五十首 其二十二 望夷宫赵高擅国政恐人不从献鹿于二世云马二世丞相误矣鹿也非马也百官阿其旨者以为马或云鹿者则必阴黜之致天下大乱汉高祖因之起至灞上而有天下) 明 · 钱子义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三华集卷七
经典遗灰扫地空,山东豪杰起如蜂。
宫中野鹿原非马,灞上池鱼解化龙。
续咏史诗一百五十首 其一百二十三 邯郸吕洞宾邯郸邸先有卢生者下第回买饭于邸主人方蒸黄粱卢生具道平生困厄吕因取囊枕受之曰枕此当荣适如愿生就枕恍惚身入枕穴中未几登第娶宰相女富贵出入将相荣盛无比逾五十年忽欠伸而寤吕翁在旁主人所蒸黄粱尚未熟因此卢生大寤) 明 · 钱子义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三华集卷九
身世悠悠枕穴中,风花泡影转头空。
主人为报黄粱,一笑青山落照红。
许州吕相公嗣崧许康诗二首并序(案宋史吕夷简夷简申国公景祐四年夏四月镇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许州 其一 嗣崧诗(嗣崧大丞相四岳之后复国于申也)1037年11月1日 北宋 · 宋祁
四言诗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十一月一日尚书刑部员外郎直史馆宋祁敢再拜奏记相国申公执事:窃闻古者尧有四伯,是为四岳。实佐文命,降宅九州。帝庸嘉之,故赐姓曰姜,命氏曰吕。在周宣时,有申甫者,能左右王室,以兴周道,国人美之,为作《崧高》之诗,道降神之异。仲尼掇焉,以什于《雅》。在春秋时,有齐许者,盟会纠慝,干不庭方,以大承厥祀,有祚在下。史世有家,为诸侯选。由是言之,吕姓之衍于申,曼于许,厥惟旧矣。恭惟相公凭极天之峻,秉蒸民之彝,庆丛祥发,与圣参会。言行而帝采亮,谋奋而天縡和。散为九功,为六德,沛如渊回,湛若阳休。劢相丕后,十有四祀。助薰燎而郊者四,导农辂而东者一,而鬼神无遗歆。戴斗之使岁通,戎蛮之赆月来,而疆埸无猜侮。士之贤者进,无能者退;邦之不足者与,有馀者取;而上下无尤违。三辰澄霄,百谷露野,佑我丕业,格于皇天。迹夫感会之隆,幽赞之协,要可知已。有太岳基其兆,有申甫奕其先,有齐许蕃其系,灵光孙谋,是相是钟。天而未忘叔仲之德,是故复申之宇,以陪敦章大;即许之旧,以济美显庸。传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公之谓矣。某不佞,学于旧史氏,知吉甫、史克之作,以事美一时。托文见志,遂得声满天地,于今称诵。不自知量,谨作《嗣崧诗》五章,章十句,美公之国于申也。《许康诗》五章,章十二句,美公之安乎许也。立言之体,略细语大,故推而上之,以及于祖。辞必欲类,不容虚美,故循而下之,后及于公。古之赋诗,义取卒章焉。《嗣崧》之乱曰“寿考是承”,士大夫之祝也。《许康》之辑曰“帝曰还归”,邦人之志也。虽不足雍容揄扬,其义肆而不隘。辄因诞日之庆,缮写驰献,侑奉觞之馀欢。伏惟一加观采,裁贷其罪。不宣。某惶恐再拜。
彼岳惟崧,天作其神。
嗣生我公,我公斤斤。
嘉猷矢陈,柄国之均。
帝亲命之,纂成前人。
不显其道,惟申是保。(一章)

公迈厥德,祗祗翼翼。
柔嘉而直,模我彝伦。
揉我方国,施于夷貊。
百度是毗,庶绩允熙。
罔敢不恪,惟公是若。(二章)

帝诏执事,彻申土疆,衍沃腴良。
赋舆溱溱,莫乐于申。
昔在四岳,佑尧象禹,为国心膂。
受民作邦,于今以光。(三章)

帝告于公,绍胥尔宇。
宪是文武,如申如甫,为周之辅。
诞锡尔祉,惟申甫是似。
乘车错衡,淑施英英,式遄其荣。(四章)

公拜稽首,敢扬王休。
祈天之久,为天子万寿。
彼岳磐磐,松柏丸丸,公福禄实蕃。
有崇而冈,有大而陵,公寿考是承。(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