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唐故(一作右)金吾卫将军河南阎公墓志铭766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用之。
远祖曰文。
周昭王瑕之后也。
生而手有文曰阎。
康王奇之。
命封阎城。
文四十五代孙满。
仕后魏太祖
诸曹大夫
马邑河南
其裔孙庆。
在隋为少司空
庆生毗。
毗生立本立德。
唐永徽中
立本为中书令
立德为工部尚书
立德生元邃
司空尚书之馀裕也。
官至泽州刺史
邃生巨源
常宰射洪
有仁政。
射洪人咏歌之。
射洪第二子也。
温毅逊直。
廉恪宽信。
读论语老子易。
被服其教。
初仕彭州参军
常摄督邮
一日纠案本州𠌤谬不法数十事。
太守徐知人以为材。
后有诏择舍人
以公魁伟爽悟有酝藉。
乃登其选。
会戎侵我。
天子方爱人息战。
将以辞让屈之。
诏公使西域
以王命谕祸福。
戎人顿首请罪。
介马不汗。
戈鋋不用。
而虏军却。
右卫郎将
引驾仗。
金吾将军李质上殿不解佩刀。
公呵下殿陛。
请按以法。
左右皆震悚。
自是环卫加肃。
先是有司以三卫执扇登殿引跸。
公奏曰。
三卫皆趫悍有材力。
不当升阶陛迩御座。
请以宦者代。
上曰可。
遂为故事。
天宝二年
册拜公长女为王子义王玭妃。
加公左骁卫将军
荣王傅
玄宗惩诸侯王之国任事。
率多骄蹇不奉法度。
而人受其害。
故开元之后。
皇子皇孙封建之命。
未尝离阿保之手。
悉无出宫閤任卿大夫者。
公以为王居深宫。
则傅相职废。
上疏陈古义。
诸王申辅导之礼。
议虽废格。
上以为忠。
公已白首。
位为将军诸侯傅。
太夫人尚无恙。
银印赤绂侍朝夕膳。
色难无违。
时人荣之。
太夫人捐馆舍。
礼五十不毁。
公泣血死孝。
既免丧。
天子复目以端士。
俾傅寿王。
朝散大夫
上幸温泉。
经时未还宫。
京师人望属车。
咸怀怨思。
公献四言诗十二章讽谏。
优诏褒叹。
后迁左金吾将军
天宝十五载
二京覆没
公为虏所获。
明年
戎师奔。
然后以初服归。
至德二年十二月
终于京师
春秋五十九。
夫人雍州司仓参军博陵崔慎言之女。
专静冲懿。
慈惠而明。
用德礼以佐君子。
有古风烈。
亦天钟其仁。
不远其算。
年若干。
月日。
殁于私第。
殁六载而公薨。
俱权窆少陵原。
有四子。
宁寀宰宣
以家之不造。
世故之无宁岁也。
衔恤茹血。
不克丧事者九载。
广德中
寀以监察御史高陵令
明年辞职。
始卜葬于故原吉。
岁在丙午十一月日。
迁兆合祔焉。
呜呼。
惟音形事业。
悉如化往。
独陈迹与邱墓存焉。
非金石则无以示久远。
故表而铭之。
孝子之志也。
其词云。
郁郁金吾
洵美且温。
事君之忠。
资于爱亲。
以德资身。
其祉宜繁。
彼美辅佐。
仪刑闺门。
礼乐是悦。
孝慈是敦。
百岁之后。
合德九原。
独以令轨
垂诸后昆。
唐故尚书祠部员外郎陕州刺史裴公行状763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曾祖仁基。
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
皇朝赠使持节都督原州诸军事原州刺史
谥曰忠
祖行俭。
皇朝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闻喜县开国公
太尉扬州大都督
谥曰献
父光庭。
皇朝光禄大夫侍中吏部尚书正平县开国男
太师
谥曰忠献
绛州闻喜崇庆乡太平里裴稹年若干行状。
公天姿英拔。
德宇宏旷。
禺昂公器。
磊砢高节。
武库森戟。
玉山照人。
起家以门。
调补千牛备身
太子通事舍人太常寺主簿
是时万邦方乂。
献公当国。
天子垂衣穆清。
以有天下。
而衮职之阙。
畴咨之府。
公入则竭力。
出则匪躬。
外询舆人。
以备过庭之问。
阴荐多士。
用宏审官之选。
既而济济俊乂
烂盈东阁。
邦之得贤。
于斯为盛。
画一之诗作。
嘉鱼之颂兴。
公之干蛊也。
京兆府司录参军
辇毂之大。
纲辖之剧。
牒诉浩穰。
文墨填委。
游刃馀地。
而大郤斯批。
若网在条。
而众目不紊。
谈笑之隙。
簿领肃如。
论者知逸骥之足。
方自此始。
开元二十一年
忠献公捐馆。
茕然在疚。
哀越乎礼。
执事者丑正作福。
怙宠匿怨。
乃因丧乘衅。
将逞憾于我。
言之如簧。
上亦投杼。
公乃衔恤进牍。
叫阍抗愤。
危言自明。
至诚旁感。
由是宗祏垂祉。
高天听回。
恩方照微。
神亦悔祸。
卒令臧孙有加等之葬。
公业有不忘之叹。
公之克家也。
服阕授起居郎
载笔丹墀。
书法不隐。
开元二十四年
三庶人以罪废。
事出宫闱
变生飞语。
时寿王以母宠子爱。
议者颇有夺宗之嫌。
道路悯默。
朝野疑惧。
公乃从容请间。
慷慨献谏。
上述新城之殷鉴。
下陈戾园之元龟。
谓兴亡之由。
在废立之地。
天子感悟。
改容以谢。
因诏以给事中授公。
公曰。
陛下绝招谏之路。
为日固久。
今臣一言而殊宠。
则言者众矣。
何以锡之。
上善其敏而多其让。
乃止不拜。
寻除尚书祠部员外郎
恪居礼闱
休问惟穆。
宏济之略。
因为已任。
于时搢绅高议。
方以青云期公。
不吊昊天。
降此短历。
开元二十九年某月日。
薨于私第。
春秋若干。
君子谓公貂蝉之叶。
瑚琏之器。
寿不及黄耇。
名不登明堂。
天其未亡狐赵之勋。
成宣之德也。
非昌其身。
必大于后。
果介繁祉。
有才子四人。
长曰倩。
尚书驾部员外郎殿中侍御史江西道租庸盐铁等使
次曰儆。
尚书司勋员外郎殿中侍御史中军元帅雍王军事。
次曰倚。
殿中侍御史试守万年县
季曰侑。
太原府榆次县
构厦瑰材。
切玉利器。
价敌三虎。
族拟八王。
朝廷褎之。
方倚以成务。
元年春建辰月
肆大眚。
命有司录勋追旧。
于是诏赠公谏议大夫
犹以礼未超伦。
位不充德。
秋八月下诏曰。
谏议大夫裴某。
操履贞纯。
器能温敏。
素推雅望。
尝践清班。
志业屈于当时。
风猷悲于既往。
顾其允嗣。
久在周行。
虽礼及前修。
已申追远。
而恩沾后命。
宜有赠荣。
俾高列岳之班。
更表重泉之饰。
可赠使持节陕州刺史
礼也。
公天机超迈。
雅有大略。
气直而温。
性扰而毅。
贞可干事。
善足救物。
外坦荡豪举。
朗然不羁。
内敦敏纯固。
忠而能力。
至若轻死重义。
贵身贱名。
视钱帛如粪土。
戏公卿若草芥。
其于履危机。
临大节。
则气冠
劲侔风霜。
未尝以得丧夷险。
虿芥于胸臆。
诗云。
昭明有融。
高朗令终。
公实有焉。
谓宜荷天之休。
俾炽而大。
龙泉未试。
隙驷先往。
天乎斯才。
而有斯寿。
今宠优八命
泽及九原。
已申追远之恩。
请遵易名之典。
宝应二年某月日。
故吏某官某谨上。
为元相祭严尚书765年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年月日。
某官某乙。
谨以清酌少牢之奠。
敬祭于黄门侍郎吏部尚书御史大夫严公之灵。
呜呼。
天惟匪忱。
才不必寿。
冉耕斯疾。
颜回短命。
吉凶兆眹。
凡圣共惑。
公茂质。
见于芳年。
菌蠢九葩。
磊砢千丈。
顷尝戮力当代。
以智开物。
若发硎之刃。
决云切泥
长安浩穰。
宪网疏漏。
天子命公。
尹京执法
能秉直道。
以张皇纲。
盗奔讼清。
周月报政。
巴蜀亟扰。
上为旰食。
公之攸徂。
乱亦遄已。
昆夷授首。
邛僰饮化。
乃加冢卿。
为天喉舌。
谓当任极台铉。
寿如冈陵。
青云可攀。
白日忽暮。
嗟来桑扈。
溘与化往。
孰云夫君。
而有斯命。
丛兰败。
大壑夜失。
非君兴哀。
吾谁为恸。
昔公先中书
以道消谗胜。
不践衮职。
公复算屈短历
卒无相印。
苍生孤望。
前后同悲。
曩子论交。
于予投分。
形接意敌。
声应事感。
俱涉世故。
宠荣。
予忝台司
公亦亚相
大驾东狩。
获陪属车。
各负羁绁。
同捍牧圉。
诚节见于多难。
交态彰于困蒙。
愿言悉心。
共奖王室。
镇蜀之役。
南北颇限。
犹易前期。
未嗟少别。
别未艾也。
死生间之。
夙昔欢爱。
今反为悲。
真宰何人。
寿夭谁司。
善而无报。
天岂予欺。
忆昨攸往。
火旗电辎。
今也来斯。
白马龙輀。
鲤书遂绝。
鸡黍无期。
惜无宝剑。
挂君松枝
旨酒一壶。
幽明此辞。
尚飨。
寻僧二首 其二 唐 · 顾况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引用典故:叹凤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龙山 其一 唐 · 顾况
曲龙丈人冠藕花,其颜色映光明砂。
玉绳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
遥指丛霄沓灵岛,岛中晔晔无凡草。
九仙傲倪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石台石镜长明,石洞石桥连上清。
人间妻子见不识,拍云挥手升天行。
摩天截汉何潇洒,四石五云更上下。
下方小兆更拜焉,愿得骑云作车马。
虎邱西寺经藏碑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
阖闾之葬海浦也。水银为溟渤。
黄金为凫雁。精气为白虎。
是名虎邱。东晋王珣王珉
舍山造寺。生公忍死待西国经来之所也。
山中塔庙。叔父有功。
叔讳七觉。字惟旧
容相端静。神龙初
八岁剃度。万言一览。
学际天人。尝以唵𭊘禅林万法之母。
法从数起。乃读外书。
小馀大馀。以为證据。
维摩所谓通达善道。法华所谓通达大智。
受经于叔父。根钝智短。
曾不得乎少分。至德三年
示终本山。付嘱门人澹交曰。
此山法事。莫不圆对。
而经藏犹阙。澹交僧宝俗姓何
庐江次宗。其冑奉佛。
不敢废师之命。自至德贞元
龙在戊寅。绍建方毕。
瞿昙教迹。不舍有表。
不住无表。般若用中。
坛摄其六。顶摄其四。
譬如无根。安得有华。
故觉华长者得定如来授记。鹿仙长者得释迦如来授记。
宝手菩萨得空王如来授记。皆因造藏而得作佛。
从虚空藏流出一切。一切流出四大
四大藏一亿大藏。四亿小藏。
围绕涌出。状莲花
灌于四藏。流出十二
从十二。分为三藏
一声闻。二菩萨
三真如性海藏。海水可量。
虚空不可量。虚空可量。
菩萨摩诃萨成就众生变化随感不可量。菩萨摩诃萨修行地位。
有分剂故。故可量。
诸佛真如性海。无分剂故。
故不可量。灌于三藏
流出八万四千。修多罗摩诃为上首。
于是有法宝藏。甚深微密藏。
妙花光云等无尽在色究竟天。
众生福薄。不得瞻睹谟呼罗摩海醯首罗大自在神。
天树云音日轮速疾执金刚神。净光香云最上严身众神。
清净华髻栴檀树光足行神。雷音幢相雨花妙眼道场神。
净花普照无等燄主空神。永断迷惑普游净空主方神。
示现宫殿乐胜庄严主昼神。普得净光诸根尝喜平等护音寂静海音主夜神。
摩竭提国有金刚藏。中有摩尼宝王。
变现自在。雨无尽宝严好花。
是诸菩萨演说如来广大境界。慈目宝髻。
发生喜乐。可爱乐正天王十方海中一切宝王。
吐云弥覆。流出教纲。
其佛号法水觉空如来。持器仗夜乂王。
力坏高山夜乂王。毗楼博乂。
燄口海光龙王等。甚可怖畏鸠槃荼王。
美目端严鸠槃荼王。日光天子。
月光天子。星宿王天子。
威德明天子。各各恒沙恒沙眷属相与掌护。
南海楞伽山下娑竭罗龙宫。其光明藏大地劫尽诸方等诸经。
纳于龙宫。其赡部洲大藏六万卷。
中藏六千卷。小藏四千卷。
大悉地有空有不空。广略平等。
譬如万法出一尘中。千论百疏。
一尘流出。帝释宫殿因陀罗网一珠映八千亿珠。
法界义中。法身法性
百佛世界。细一毛端。
析一毛端。成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
法身演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法。是身为陀罗尼
涌法海藏。众法宝藏。
舍乘敷。花顶众
密耶护藏。言顿显也。
此皆奢摩他毗钵舍那定惠之力。观见如来等
依识摄有舍藏。理发于心而形于
内外俱朗。不其然乎。
斯文淳一。非敢戏论。
佛相好。赞佛功德。
从佛知见中来。颂曰。
雪山绀宫。等虚空耶。
叔父付嘱。澹交续耶。
妙华光云。香普熏耶。
娑竭所指。摩醯护耶。
喝剌呼嚧。归命护耶。
苏州乾元寺碑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
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此上三科
能包万法因缘。生为有无。
自性为空。空有融一。
即中道义。虽石船渡海。
蚊背负山。不为希有事。
僧法珣与和合众法藏等造乾元寺者。晋高士戴逵子禺之宅也。
乾元初节度使郑昊之奏立。
观察李涵李道昌皆有力。大臣求无上道。
以心无所愿无边。受者实得。
施者实与。虽空不败。
有为有灭。无为无灭。
无为有为之体。有为无为之用。
无生无灭。无相无名。
无相法。无言语说法。
以无言语说故。有相大乘。
有观法门。无相大乘。
无观法门。于法有所得。
有相大乘义。于法无所得。
无相大乘义。所得无所得。
俱真一乘之义事也。为妙因果。
譬如种子。依地而生。
又如大地。能偫有。
虚空之体。大于天地。
天地有尽。虚空无尽。
如来之体。大于虚空。
光明虚觉。圆寂万亿。
故于无住本建乎诸法。不动真际。
恒沙烦恼。莫不断除。
鱼吞钩。虎落阱。
蛾拂火。此众生自取其毒。
道本平坦。树本清凉。
佛在摩竭提国城等正觉。诸弟子栖乎茂林
藉彼祥草。厥后因时设教。
犹著弊衣。行次乞食。
及往忉利省摩耶夫人。优填王铸金刻木。
始用胶漆泥布。佛有像自此始也。
与佛在时。功德无异。
于是给孤长者造祗园精舍。末由底迦造龙宫精舍。
竺乾法兰造洛阳白马寺佛图澄造邺中九百七十三寺。
释道安襄阳一十五寺。远法师庐山东林西林寺
度法师摄山栖霞寺杯渡法师南陵隐静寺
傅大士东阳双林寺思大师衡阳南岳寺。
智者大师天台国清玉泉寺。三十五寺略也。
涅槃无前无后。般若无新无旧。
法珣上人重旧德不轻新学。门人清瑛请况于经藏中抄佛心说。
永示无极。文曰。
倬哉迷卢。宏亘大千。
百亿日月。藕丝贯穿。
蚊背负之。飞登梵天。
尘劳为海。般若为船。
截生死流。是曰希有。
大哉乾元。实则不朽。
和众云臻。珣为称首。
佛告善来。宝坊崇哉。
法雨洒埃。慈云徘徊。
范阳郡悯忠寺御史大夫史思明奉为大唐光天大圣文武孝感皇帝敬无垢净光宝塔颂 唐 · 张不矜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三
惟唐绍统兮岁作噩。天宅幽都镇戎索。
彼命启与禅虞。继凤举而龙跃。
驭阊阖而朝南面。服日月而升宝殿。
在璿衡以正乾坤。握金镜兮临宇县。
东宅四水。西都八川。
天应景福。亿万斯年。
神祗肸蚃而丕祐。风化洋溢而昭宣
凝心姑射。既迈黄轩之理。
端思真境。高抚洪崖之肩。
迥出三界。超居四禅。
御史大夫忠而孝。哲而贤。
裨我唐祚。崇斯福田。
昔在棘城。结愿已修于宝塔。
属兹版荡。除恶务尽于幽燕。
开拓郡县。驰突戈鋋。
威力。扫逆清边。
树兹幢相。游刃忘筌。
割净赀以檀舍。施珍俸于慈缘。
爰居爰处。载询载度。
薙金界于祇园。择伽蓝之胜托。
郢匠。稽朴斲。
具钩绳。备丹雘。
才生明而畚锸攸萃。月贞朔而陶瓬斯作。
暨峻砌而崛起堂皇。聚桢干而上干寥廓。
尔其庀徒有节。力工惟时。
隐金椎以雷动。走瓴甋以星驰。
椓之登登。斗栱磊硌以扶卫。
筑之阁阁。甃甓和罗而缉熙。
骈密石以疏趾。齐玉珰以镇陲。
班间布白。九隅八维。
风伯雨师。扣灵坛而请命。
雷公电女。拥仙座以忘疲。
熠如聚雁。赫若奔螭。
岌嶪天假。髣髴神资。
千龛栉比以攒构。万塔凌兢而护持。
观其扪重扃。披藻井。
鸿蒙异状。咄咤灵影。
霞駮云蔚。阳舒阴静。
游三界而须臾。视一劫而俄顷。
示大方便。开大法境。
闻偈而刀轮折锋。承风而火阱收猛。
嶷若蜃楼之孤秀。皎类扶桑之回映。
莲花吐日。攒太华之三峰。
香炉抱云。矗庐岩之一顶。
若乃八部经行。万方委辂。
离火宅。启筏喻。
鱼贯争上。雁行齐赴。
隮穹崇。陟回互。
嗜真如者拾级聚武而跼行。慕释猷者阽虚悉倅而徐步。
攀棼橑以失视。援井干以增惧。
龙象翕赫。扶欂栌而蓄威。
鬼神睢盱。扪赪壁以含怒。
将以经启万祀。永代作固。
置咒于梵刹之中。释网于毗耶之路。
启招提之胜果。祛樊笼之缁蠹。
行善者技痒而争趍。为恶者震慄而忧怖。
逗塔影者洽背而魂竦。闻铃音者叩头而心注。
是用敬我天威。保我唐祚。
彼幢相之徼福。无疆之率裕也。
客有扣虚幕府。忝掾神州。
愧三语之默对。归八解之禅流。
岿然宝塔。永赞鸿猷。
护鹅珠以守戒。持鸽珍以精修。
刻字金版。垂芳朔幽。
云行雨施。自公乃侯。
永锡难老。厥德允修。
恭察视之严命。敢不拜扬王休。
朱滔 唐 · 刘怦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司徒位崇太尉
尊居宰相
恩宠冠藩臣之右。
荣遇极矣。
昌平故里。
朝廷改为尉卿司徒里。
此亦大夫不朽之名也。
但以忠顺自持。
则事无不济。
窃思近日务大乐战。
不顾成败。
而家灭身屠者。
安史是也。
暴乱易亡。
今复何有。
忝密亲。
恩遇。
默而无告。
是负重知。
司徒图之。
无贻后悔也。
路尚书贺登极表 唐 · 王纬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臣某言。臣伏闻陛下以某月日虔奉典册。
允升宝位。凡在偫生。
孰不感庆。中贺。
臣闻大人继明。品物皆照。
圣人首出。万国咸宁
是以殷宗恭默。缵成汤之业。
汉明聪哲。继光武之绪。
伏惟陛下并离开耀。体乾成德。
神武著乎抚军。孝敬形于主鬯。
洎受遗嗣政。正位居体。
大业。载缉重光。
布诏号于华裔。慰人神于遏密。
此所以溥天之下。食土之毛。
喜抃踊跃。而不知其止者。
臣守职藩镇。不获称贺。
瞻望阙庭。无任哀荣之至。
路冀公谢旌节等表 唐 · 王纬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嗣恭言。月日中使至。
伏奉敕书。并赐臣冬衣一副。
李献诚至。奉宣圣旨。
重赐臣敕书一道。并岭南旌节及告身。
殊恩荐至。列郡光生。
旌旄自天。介冑增气。
荣加庆外。感在惧中。
臣某中谢。臣幸承明命。
出镇楚郊。忽奉除书。
兼总闽徼。捧彩牒而亲承睿旨。
受命服而远圣慈。仰戴俯惭。
以欢为惧。况臣名膺上将
识昧中权。豹韬无闻。
龙节见授。但欲仗于百越。
震阃外之雷霆。亦示勇于三军。
壮辕门之鼙鼓。光生泽国。
荣观江城。所恨荒服犹虞。
且有后命。长安更远。
未赐前期。望丹阙而心魂共惊。
负鸿恩而灰粉何答。不胜感激荷戴之至。
代陈司徒谢敕赐麟德殿宴百僚诗序表 唐 · 王纬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臣某言。
支使某官奏事回。
伏奉某月日手诏。
赐臣以皇太子所写圣制麟德殿宴百僚诗序。
日月扬光。
风云动色。
捧受之次。
震骇失常。
臣某中谢
臣伏以经天纬地者。
圣人之文。
多才多艺者。
元良之美。
逖听前修。
旋观往册。
考论盛事。
罕见全能。
故汉后咏歌。
有乖雅颂之旨。
周储聪哲。
不闻翰墨之妙。
伏惟陛下道洽帝尧
文趋系表。
体阴阳之变化。
与云汉而昭回。
皇太子德迈生知。
学资圣训。
钟张之笔札。
并虬鸾以飞动。
臣特承湛恩。
此殊锡。
集荣光于外府
启重宝于私庭。
班氏赐书。
既甚悬隔。
马卿视草。
曾未比拟。
又臣所献奉和诗。
事等赓歌。
情同率舞。
滥吹之音。
谬尘于天听。
踰涯之赏。
忽降于丝言。
岂臣微力所宜负戴。
非臣捐躯所能效益。
无任荣荷感惕之至。
谢赐中和节御制诗序表 唐 · 王纬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臣某言。中使至。
伏奉手诏。并赐臣皇太子所写御制中和节诗序。
圣泽曲临。天文下降。
日月烂其光彩。风云蔚其气色。
捧读惊骇。魂守失常。
臣某中谢。臣伏以天地有常。
万物必由其化。阴阳不测。
圣人能为之节。然后垂文章以鼓天下之动。
张宴乐以导天下之和。三五以还。
盛美斯在。伏惟陛下以道御物。
以文成化。立言尽经纬之本。
秉笔节阳和之中。虽天旨元深
理绝于弥度。而睿词焕洽。
义归于德劭。文辉三象。
谐同六律。迈殷汤之晨露。
虞舜薰风皇太子以聪哲之姿。
篆隶之妙。鸾凤之势。
莫俦。臣备守外藩。
获承殊奖。此非常之赐。
实唯希代之宝。窥观则河汉无极。
负戴则山岳为轻。沈族捐躯。
何阶上答。不胜欣感之诚。
谨献应制诗一首。章句疏芜。
义理鄙浅。君唱臣和。
欢逢宴镐之时。滥吹徒歌。
辄效钧天之末。尘渎旒扆。
战惧。无任祗惕之至。
河东副元帅马司徒谢实封表 唐 · 崔元翰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三
臣燧言。某月日。
中使某乙至。伏奉手诏。
复以收河中功。赐臣实封五百户。
通前为七百户。功微赏重。
恩积生轻。报效何阶。
祗惧惟甚。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臣顷奉诏与诸道同讨逆贼。上禀谟算。
克致诛夷。越升官荣。
真食户邑。且有后命。
殊私。伏以圣德结于人心。
皇威加于物表。将帅克宣其力。
凶逆尽伏其辜。此皆国之福也。
至若分阃作藩。秉旄仗节。
捍禦患难。剪埽寇雠。
此固臣之职也。幸无获戾。
何以为功。爵秩既崇。
封赏又重。丝发未效。
涓尘莫施。虽复捐躯。
岂能上答。无任感荷恐惧之至。
中书门下芝草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六
臣某言。
今日中使吴承倩至。
宣示宋汴节度使御史大夫田神功所献芝草一株。
紫盖黄茎丛生者。
天生神物。
王者嘉瑞。
奇秀之状。
灵篇未书。
伏惟陛下孝通神明。
德至草木。
和气所感。
祯祥屡彰。
煌煌灵芝
郡国来献。
垂以金盖。
发其琼葩。
烂然紫云之色。
灼然红蕖之秀。
土德斯应。
皇家永昌
固可写状图牒。
荐于郊庙。
祗奉天意。
赞扬鸿休。
臣等获睹殊祥。
喜倍恒品。
无任庆抃之至。
李采访贺收西京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六
臣闻夏历其昌。羿何逃罪。
汉维既振。莽亦伏诛。
伏惟皇帝陛下恢正皇纲。光膺帝业。
日月照其明略。雷霆发其英断。
拯横流而方割。扑燎火之已焚。
顷者胡羯乱常。崤函失守。
暴殄天物。凭陵帝京。
上皇兴避狄之仁。陛下有蒙尘之难。
赖宸衷果决。睿算昭宣
愤陵寝之樵苏。悲黎元之涂炭。
必将尝胆。誓使然脐
不有殷忧。何以启中兴之盛业。
不有患难。何以彰拨乱之英哲。
步自郇邠。至于朔漠。
抚巡城邑。招致甲兵。
诰命俯临。三让而登九五。
师徒走集。一呼而踰百万。
设坛拜将。虚左迎师。
临朝有怵惕之容。率土下哀痛之诏。
六军之号令既肃。万人之赏罚且明。
汤火不辞。矢石何惧。
及清秋戒节。太白方高。
爰整军容。顺乎杀气。
龚行天罚。扫彼妖氛。
千里貔武之营。百里龙蛇之阵。
沸若云海。聚如雪山。
垒揭终峰。堑回渭水。
阚军声而邱陵簸荡。炀兵气而天地晦冥。
蠢兹凶徒。犹敢旅拒。
鼓噪白刃。来聚犬羊之偫。
旗靡黄尘。旋就鲸鲵之戮。
渠魁不漏。噍类无遗。
枝梧者面缚中军。颠背者头悬后殿
符融肥水。自可惭功。
王邑昆阳。未云快意。
遂封尸于京观。旋振旅于王城。
启辟千门。扫除九陌。
祓膻腥于宫阙。洗毒螫于闾阎。
耆艾欢迎。久思周德。
衣冠雨泣。还睹汉仪。
讴吟变喔咻之声。气象回严凝之惨。
廓丹霄以瞻羽卫。肃黄道而复銮舆。
正宝位于北辰。道光主鬯。
迎上皇于西蜀。欢展奉亲。
永惟宗社之灵。实乾坤之庆。
臣忝陪宗室。喜万恒情。
无任踊跃欢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久旱陈让相表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七
臣某言。
臣闻阳倡阴和。
合之则理。
任重力寡。
强之则颠。
苟称窃位。
何所逃责。
伏惟陛下以大圣之资。
除去奸恶。
承正刑之后。
擢在台衡。
不能有所建明。
坐致灾旱。
燮理之任。
亏紊固多。
邦畿之间。
愆亢特甚。
陛下发勤闵之虑。
躬旰昃之劳。
大忧庶狱。
并走偫望。
而踰夏涉秋。
天则不雨。
垂落复散。
人其谓何。
伏以东汉之制。
存乎旧史。
或阴阳失节。
水旱不时。
必策免三公
励精百揆。
盖以其阳倡而不和。
力薄而位崇。
所以答天谴也。
上元赫赫如此。
旧史昭昭如彼。
臣尚以愚劣。
偷安庙堂。
负乘不惭。
腼冒难处。
伏乞解臣所职。
更择良才。
省致旱之由。
求作霖之辅。
则万姓咸赖。
百谷用成。
上宽圣忧。
下塞人望。
臣敢尸位重禄。
以负明时。
无任兢惶惕厉之至。
谢除考功郎中知制诰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七
言。伏奉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恩制。
授臣考功郎中。馀如故。
猥降诏书。特荣新命。
殊造。若无所容。
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臣本诸生
素亏令望。凭藉儒业。
遭逢圣时。幸从彝序。
累践清秩。得以文墨。
侍于轩墀。五字非功。
四年待罪。禁垣之右。
朝奉如纶。宸扆之前。
夜参视草。以地尤密。
惟才必精。在臣无堪。
忝迹斯甚。食浮之议。
所责何逃。陛下宏奖文儒。
优容侍从。恕其职事之阙。
录以岁时之深。爰锡朝章。
俾迁郎位。典掌如旧。
宠荣有加。翱翔云霄。
沐浴雨露。俯伏拜赐。
心灵若飞。效薄恩崇。
罔知攸措。何以上报。
期于死节。无任感戴屏营之至。
严大夫谢黄门侍郎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七
臣武言。
伏奉今月十八日恩制。
除臣黄门侍郎
忽降紫泥。
擢升黄阁
出自非望。
感恩战惧。
臣某中谢
臣才乏经纶。
时逢际会。
累更天秩。
何补圣朝。
三践掖垣
九除宪府
有惭匡正。
空忝触邪。
犀节四持。
乱绳不理。
牙璋再建。
横草无功。
既旷职于神州。
又尸官于华省。
属犬戎猾夏。
銮驾省方。
未殄国雠。
正当臣辱。
陛下分麾以讨。
传檄自安。
空随冗从之流。
竟乏横行之议。
尚淹致命。
仍更冒荣。
方扈宸游。
遽膺夕拜。
久缺斯任。
永难其人。
本求英儒。
将备顾问。
素无学术。
何以允谐。
窃污轩屏。
谬尘琐闼。
宠荣非望。
失图。
恩重才微。
难于捧戴。
眷深效浅。
祗益兢惶。
上答生成。
唯知死节。
无任感戴屏营之至。
潮州刺史谢上表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十七
臣某言。
臣冒犯刑章。
合当万死。
曲蒙慈贷。
特赐再生。
仍假分符。
更承宠授。
感恩待罪。
心魂战越。
九月十一日到州上讫。
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凡贱末品。
非才冒荣。
虚忝国恩。
实昧朝典。
尸荣无补。
公责所归。
窃自循省。
早宜谴黜。
永惟光顾。
未答殊私。
惭负至深。
衷惶靡及。
陛下以大圣承统。
以至明照临。
孝思感于天地。
俭德齐于尧禹。
道在还淳
化先无事。
臣宜进贤以报国。
同力以守公。
而乃轻奏忠良。
苟循愚执。
岂非臣褊心失措。
躁遽而然。
亦是速戾之时。
迷误至此。
负恩至重。
自孽何逃。
处之严刑。
犹未逭责。
岂谓特回宸断。
俯降天慈。
矜臣蠢愚。
悯臣孤弱。
全其将朽之骨。
复其已逝之魂。
俾奉藩条。
获从职守。
悚⿰(惨勇)
罔知所图。
臣自辞阙庭。
深省罪衅。
未尝顷刻。
辄忘悔尤。
终朝再驰。
每怀惩戒。
终夜不寐。
每思兢惭。
尚偷馀生。
誓将改过。
敢惜微命。
以自怀安
敬励丹诚。
庶答鸿覆
况亲人之寄。
在远尤切。
谨当宣扬圣化。
慰抚海隅
少安疲氓。
以展微效。
伏以差使上谢。
有亏格文。
跼蹐忧惶。
不敢专擅。
无任恳迫之至。
谨附本道观察使便使奉表陈谢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