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陆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人字楚臣
陆希声父。
家贫素。
进士及第,累年未授官。
能诗,才调宛丽。
尤长咏物,播于人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楚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义兴(今江苏宜兴)人,误。
宰相陆希声父。
少贫素,后登进士第,往游幕府,然终未受辟,无所成而卒。
事迹见《金华子》卷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
南唐刘崇远谓其诗虽“不甚高,而才调宛丽”,“题品物类亦绮美”(《金华子》卷上)。
其所作赋鹦鹉、早莺、柳絮、燕子等诗当时即播于人口。
全唐诗》存诗2首。
郑阿春东晋 ? — 3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 【介绍】: 东晋河南荥阳人
世为冠族。
少孤,先适渤海田氏而寡。
依舅吴氏。
琅邪王司马睿(元帝)为丞相时纳之,有宠,生琅邪悼王简文帝
元帝即位,为夫人,诏太子东海王武陵王皆母事之。
元帝崩,称建平国夫人
孝武帝太元十九年诏尊为简文太后
竺法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不知何许人。
性敏慧。
律学
尤长于法华。
湘州麓山
山精化为好女子。
来求授戒。
舍所居为寺。
以奉之。
后还剡之岘山
茅茨涧饮。
学者凑焉。
鲁国孔淳之
每盘游信宿不去。
神思颀豁。
叹曰。
𥾝想尘外三十年矣。
恨相得之晚。
注法华义四卷。
殁于山中。
竺法乘
未详何人。
少入道以戒节见称。
加又敏而好学。
笃志经记而尤长法华一教。
尝游湘州麓山
山精化为夫人。
诣崇请戒。
舍所住山以为寺。
崇居之少时。
化洽湘土。
后还剡之岘山
茅庵涧饮取欣禅慧。
东瓯学者竞往凑焉。
与隐士鲁国孔淳之相遇。
每盘游极日。
辄信宿妄归。
披袊顿契。
自以为得意之交也。
崇乃叹曰。
缅想人外三十馀年。
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
淳之别游。
崇咏曰。
皓然之气犹在心目。
山林之士往而不反。
其若人之谓乎。
崇后卒于山中。
著法华义疏四卷云。
时剡东仰山复有释道宝者。
本姓王
琅琊人
丞相道之弟。
弱年信悟避世辞荣。
亲旧谏止莫之能制。
香汤澡浴将就下发。
乃咏曰。
安知万里水。
初发滥觞时。
后以学行显焉。
孔愉东晋 268 — 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8—342 【介绍】: 东晋会稽山阴人字敬康
晋惠帝末避乱新安山,改姓孙
怀帝永嘉中司马睿命为参军
悯帝建兴初,始应召参丞相军事。
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
累迁吴兴太守,还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太常
苏峻反,朝服守宗庙。
累迁左仆射
因批评朝政,为王导所衔。
出为会稽内史。
修复旧陂,溉田二百余顷。
全晋文
字敬康会稽山阴人吴平迁洛,后还乡,建兴初年五十,始应元帝召为丞相掾,仍除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建武初长兼中书郎大兴中出为司徒左长史,累迁吴兴太守明帝时御史中丞,迁侍中成帝时太常,徙尚书,转尚书右仆射,领东海王师,迁左仆射,后为尚书仆射
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复徙领军将军,加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出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致仕,咸康八年卒,年七十五,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日贞
张栻南宋 1133 — 11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180 【介绍】: 汉州绵竹人,徙居衡阳字敬夫,一作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张浚子。
胡宏,以古圣贤自期。
以荫补承务郎参赞幕府,人称其能,间以军事入奏,孝宗与定君臣之契。
累官吏部侍郎,兼侍讲,屡言事,力主修德立政,用贤养民,选将练兵以进战退守。
出知袁州,家居累年,复知静江府经略安抚广南西路,诸蛮感悦。
江陵府湖北路安抚使,礼遇诸将,得其欢心。
后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卒谥宣
为人表里洞然,为学重义利之辩,与朱熹同为道学大师
有《易说》、《论语解》、《孟子》及《南轩》等。
全宋诗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赞》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
浚子。
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为友。
以荫入仕。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为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
乾道初主讲岳麓书院
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
六年,召为吏部员外郎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
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
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七年卒,年四十八。
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
事见《晦庵》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为底本。
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张栻(1133—1180)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
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
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
曾任江陵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等职。
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为南宋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一代学者宗师,著述甚丰。
今存《南轩易说》等。
作有《黄鹤楼说》文一篇,对黄鹤楼的各神传说、来源加以评论,论证“盖黄鹤名楼,以山得名也”,使黄鹤楼以山命名有了一个说法。
又据王葆心考证,旧有“江汉亭”在“南楼蛇山间,绍兴中南轩先生张栻所建”。
全宋文·卷五七二一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后因避讳改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迁衡阳(今湖南衡阳)
浚子。
早年师事胡宏隆兴元年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居父丧,服除,主讲于城南、岳麓二书院。
乾道五年,因刘珙荐,除知严州
召为吏部员外郎权起居郎,兼侍讲,除左司员外郎
时宰,出知袁州
退而家居累年,授徒讲学。
淳熙元年,诏除旧职,知静江府主管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公事。
有善政,诏特转承事郎,进直宝文阁
秘阁修撰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求退,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
朱熹吕祖谦为讲学之友,时称「东南三贤」。
淳熙七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嘉定中赐谥曰宣淳祐中从祀孔子
著作有《论语解》十卷(存)、《孟子》七卷(存)、《南轩易说》(存)、《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存)、《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存)等。
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朱文公文集》卷八九),杨万里张左司传》及《宋史》卷四二九《张栻传》。
刚林清初 ?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公茂
天聪八年举人
崇德间国史院大学士,与范文程希福参议政事
顺治帝亲政后,以阿附多尔衮之罪论斩。
柴经明 1477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季常号松洲
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谏武宗南巡遭廷杖。
广东四川布政使,官至南京右副都御使,兼署大理寺,以平反一故陷人于罪之案件,被劾归籍。
字季常号松洲
少有文名。
正德丁丑进士,授刑部主事
会帝巡游,公与同曹伏阙谏,诏跪五日,杖三十。
嘉靖改元,迁云南按察佥事,改湖广
有郑生者,有司以怨坐之死。
监司知郑氏富,自嫌莫为雪,公独条其冤状,郑生得免。
沅州判官某与当轴姻,横酷,公立按其罪,一道栗然。
历迁广东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擢副都御史提督留都操江
公法律详整,江防改观。
以摄大理治狱,法曹有为言官修故怨文,致人死罪,公力持不可,竟出之。
言官衔公,约同列交章论之,竟坐落职。
公天性孝友,居官门无私谒。
在蜀除内台,诸所馈,赆一不受。
生平口不道人过,喜宠荐后辈,时称长者。
所著柴中丞集。
维基
柴经(1477年—?
),字季常号松洲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明正德五年庚午浙江乡试第三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会试一百七十四名,廷试二甲七十四名进士刑部观政,初授刑部主事十四年因谏武宗南巡,被施廷杖。
嘉靖元年特进刑部员外郎
次年迁任云南按察佥事
丁忧归,服阕,起复补湖广佥事嘉靖九年转任贵州参议十年江西副使十三年升广东按察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月广东右布政使
嘉靖十八年(1539年),迁任广东左布政使十九年丁忧守制。
起复补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月,进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兼管巡江。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二月,被弹劾落职,回到家乡,终老于家。
葬于鄞县西山深溪村后山。
方孔炤明末清初 1591 — 16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55 【介绍】: 安庆府桐城人字潜夫号仁植
方以智父。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天启间职方员外郎,以忤崔呈秀削籍。
崇祯初,起故官。
十一年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连败农民军李万庆罗汝才等部。
曾上疏极言熊文灿招抚张献忠之误。
旋因部将兵败,为杨嗣昌所劾,下狱。
后得释,再起督大名广平军务京师陷落后南奔。
弘光时马士英阮大铖乱政,归隐不出。
又十余年而终。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潜夫桐城人
万历丙辰进士,除知嘉定州福宁入历兵部郎中削籍起尚宝卿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维基
方孔炤(1590年—1655年)原名若海字潜夫号仁植晚号鹿湖
桐城(今属安徽省)人。
方孔炤方大镇之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授嘉定州知州
调任福宁知州,擢兵部员外郎
天启初年,升为职方司郎中
因忤崔呈秀,被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复原职,复尚宝司卿次年丁父艰,庐墓三年
崇祯七年甲戌发生民变,焚掠巨室,独不与而因靖乱,抚按表荐之,起南玺卿(南京尚宝司卿)。
孔炤精通医学、地理、军事。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剿寇九战八捷,连败李万庆罗汝才等部。
曾上疏极言熊文灿招抚张献忠之误,因与杨嗣昌不合,以香油坪之败,遂下大理寺狱。
后得减罪,仅戍绍兴
不久召入陛见,任山东河北屯抚,兼理大名广平军务
甲申明亡,南奔南京,受马士英排挤去职归家。
归隐桐城白鹿山,读书著述。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卒,葬枞阳横埠合明山,门人称之为贞述先生
著有《全边略记》、《周易时论》、《环中堂诗文集》等。
其中《全边略记》第十二卷卷末附《大明神势图》。
宋元之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馀姚人字伯允
进士
光宗时,极言官爵冗滥、士风不竞、宰相佞佛老蠹民、武事废弛,皆切中时弊。
赐知弋阳
辅臣荐其可任台谏,擢御史
抗章言苏师旦不法,以中旨罢。
释师律唐末宋初 884 — 964年1月23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贾氏
范阳人
唐丞相魏国公耽之裔孙。
年十五。
即于悯忠寺
礼贞涉为师。
而落发焉。
既圆具足。
乃南游。
咨扣心要。
自唐季都
天下之人。
率以为归。
之戾止。
士大夫莫不宗仰。
因营构夷门山中。
以阐所学。
诏以纪年。
扁其寺曰开宝。
命服徽号。
荣宠多矣。
视之蔑如也。
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
召门人垂训而终。
春秋八十一。
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迁舆。
葬于北部鵔鸃之原。
进士贾守廉。
铭其塔。
释师律
茫阳人也。
姓贾氏
大丞相魏国公耽之后。
唐书有传。
弱龀端谨不与群童斗伎。
裁十五岁于悯中寺落发。
礼贞涉为师。
严肃垂勖所履不出边幅之外。
涉默异之曰。
不可屈身下位而抑其名节乎。
比丘已可去游方。
奉训南逝得其禅要。
回锡故乡。
时梁世迨大周朝。
其间帝王重臣率皆宗仰。
居于夷门山旧封禅也。
营构乎殿宇圣仪
丰厨秘藏供僧饶羡。
约勒后生别院翕如罔违彝宪
朝廷以紫衣徽号用旌厥德。
视之蔑如也。
一日谓弟子庶几曰。
吾无愿不报厥龄欲颓。
汝宜知之。
勿俗情而悲悼也。
乾德二祀正月二十三日而终。
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改葬于北部浚仪之原。
进士贾守廉为塔铭焉。
论曰。
佛出于世经译于时。
大要在乎果因。
所推归乎罪福。
罪也者下三涂之阶陛也。
福也者上诸圣之阶陛也。
阶陛是同上下有异耳。
此命章曰兴福者。
乃欲利他焉。
如秤低昂如室明暗。
则知二事必不同时。
又类薰莸不同器而藏。
尧桀不同国而治也。
凡夫气分唯说罪多。
圣者品流但闻福厚。
顺性故易造。
逆意故难修。
修有多门行有众路。
大约望檀波罗蜜多令度无极也。
始则人天福行。
施食与浆桥梁义井。
次则轮王行中下品善。
上品十善者则梵天福也。
一造偷婆。
二补修故寺。
三请佛转法轮。
次则二乘净福
同三品善止自利功强耳。
次究尽位福
乃成二严。
庄严相。
好从三轮无碍见万法体空。
获利殊多尽未来际。
夫如是福之广矣大矣。
乃知圣者为福则易尔。
何耶。
纯净之故也。
凡夫则反是易薰染之故也。
是以佛亦为穿针之福。
知福不宜厌焉。
连然燎迦叶蹋泥。
无尽意贡璎珞宝珠。
婆罗分僧卧具。
伊皆大人有作圣者权方。
欲其因罪不厌除福不厌取。
矧以教传岭外法布中原年所弥深持渐薄。
内众修福就彼持门。
先哲息愆其忏法矣。
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
心无所生生无所住。
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
事忏也心凭胜境。
境引心增。
念念相资绵绵不断。
礼则五轮投地。
悔则七聚首心。
或期瑞而證知。
乃见罪灭之相也。
昔者齐太宰作净住法。
梁武帝忏六根门。
澄照略成住法图。
真观广作慈悲忏。
至乎会昌年内。
玄畅大师请修加一万五千佛名经。
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
檛磬一声谓之小礼。
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
或数僧呗𠽋歌赞相高。
谓之禳忏法也。
其有江表水忏法者。
悔其滥费过度之愆。
此人伪造非真法也。
又有敩古人逐字礼华严法华经。
以为礼无漏法藏也。
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
诚叨滥也。
有倡言曰。
但务生善唯期灭罪。
何判为非邪。
通曰。
翻译之后传行已来。
若天上之恒星。
如人形之定相。
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
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
君不见春秋夏五邪。
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
盖畏圣人之言。
成不刊之典。
不敢加字矣。
夫子曰。
吾犹及史之阙文。
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
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
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
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
是知兴福不如避罪。
斯言允矣。
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
因搜颖脱之数员。
责显盂安之三宝。
就今有作何代无人。
京兆开乎海池
终南建乎兰若。
铸大悲之铜像。
相国之伽蓝。
代病利人。
或护生掘土。
铸钟感瑞。
立刹参云。
刻像繁多。
修台浩博。
披榛平田之梵宇。
脱样阿育之浮图。
刊石为经鸠财立
或治病于井络。
或化人于鄜畤。
如斯人也入殊邦之乡导。
合二姓之良媒。
日月伏根照洞庭之幽暗。
乾坤玄凿开混沌之窍端。
博哉。
续运长矣。
公羊子有之曰。
是上之乎下也。
诗云。
尔之教矣。
民胥效矣。
愿吾徒望上而学之。
令仁祠圣像无坠于地者也。
杜康远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称少康。
相传黄帝时宰人。
善作酒。
一说,字仲宁号酒泉太守
钟雅东晋 ? — 3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9 【介绍】: 东晋颍川长社人字彦胄
晋元帝以为丞相记室参军
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补宣城内史。
广德县人周记为钱凤起兵攻讨平之,迁御史中丞
刚直严整,百僚惮之。
苏峻叛,与刘超侍卫成帝
成帝咸和三年迁石头流涕步从,寻为党所害。
全晋文
字彦胄颍川长社人魏太傅繇弟仲常之曾孙。
汝阳,徵著作佐郎
东海王越请为参军,迁尚书郎,避乱江东
元帝丞相,引为记室参军,迁临淮内史振威将军,徵拜散骑侍郎,转尚书右丞,又转北军中候。
王敦请为从事中郎,补宣城内史。
明帝时加广武将军,徵拜尚书左丞
成帝即位,迁御史中丞,拜骁骑将军侍中
苏峻反,从驾石头遇害,追赠光禄勋
僧道虔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福州侯官人俗姓刘
石霜印记,化徒于筠州九峰
后住泐潭而终。
吴杨溥时示寂,谥大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刘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筠州九峰世称九峰和尚
后住氻潭宝峰禅院
卒谥大觉禅师
祖堂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并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师名道虔
刘氏。
福州侯官人也。
容姿开豁明济。
气压丛林。
至霜华。
诸禅师见之。
谓人曰。
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
殁时。
侍者
众请堂中第一座。
住持。
方议次。
犯众曰。
未可。
须明先师意旨。
乃可耳。
众曰。
先师何意。
曰。
只如道。
古庙香炉。
一条白鍊如何会。
第一座曰。
是明一色边事。
曰。
果不会先师意。
于是第一座者。
起炷香誓曰。
我若会先师意。
香烟灭则我脱去。
不然烟灭不能脱。
言卒而脱去。
拊其背曰。
坐脱立亡不无。
首座会先师意。
即未也。
庐于普会塔之旁。
三年而去。
经行于末山之下。
崇福寺
僧问无间中人。
行什么行。
曰。
畜生行。
曰。
畜生复行什么行。
曰。
无间行。
曰。
此犹是长生路上人。
曰。
汝须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什么命。
曰长生气不常。
复曰。
大众还得命么。
欲知命。
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竞起。
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
是普贤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
是指月。
于中事是话月。
从上宗门中事。
节度使符信
且如先德。
未建许多名目。
指陈已前。
人约什么体格商量。
这里不假三寸。
试话会看。
不假耳根试采听看。
不假两眼试辨白看。
所以道。
声前抛不出。
句后不藏形。
尽乾坤都来。
是汝当人个自体。
向什么处。
安眼耳鼻舌。
莫向意根下。
图度作解。
尽未来际。
亦未有休歇分。
所以古人道。
拟将心意学玄宗
大似西行却向东。
先是马大师
殁于豫章开元寺
门弟子怀海智藏辈。
葬舍利于石门
亦庐塔十馀年。
乃沿冯川上车轮峰。
司马头陀留止。
因不复还石门
九峰往游焉。
遂成法席。
为泐潭第一世。
遗踪也。
吴顺义初
告众安坐而化。
塔于寺之西。
号圆寂
谥大觉禅师
得法上首殷禅师
石霜庆诸禅师归寂
众请首座继席。
九峰曰。
须明先师意始可。
座曰。
先师有甚意。
峰曰。
先师道。
休去歇去。
冷湫湫地去。
一念万年去。
寒灰枯木去。
古庙香炉去。
一条白练去。
其馀即不问。
如何是一条白练去。
座曰。
这个祇是明一色边事。
峰曰。
元来未会先师意在。
座曰。
你不肯我那。
但装香来。
香烟断处。
若去不得。
即不会先师意。
遂焚香。
香烟未断。
座已脱去。
峰拊座背曰。
坐脱立亡。
即不无先师意。
未梦见在。
裴振
振中眷裴氏。
宰相世系表。
桓彝东晋 276 — 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8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茂伦
少孤贫。
起家州主簿,迁尚书吏部郎。
明帝将伐王敦,拜为散骑常侍,参与密谋。
平,封万宁县男,出为宣城内史,有惠政。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
次年起兵赴难,屯泾县
将韩晃来攻,固守经年,城陷,力战而死。
全晋文
字茂伦谯国龙亢人,汉五更荣之九世孙,惠帝时为州主簿,拜骑都尉元帝为安东将军,版行逡遒,寻辟丞相中兵属,及即位,累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明帝时散骑常侍封万宁县男,补宣城内史,成帝初死苏峻之乱,追赠廷尉谥曰简咸安中改赠太常
晋元帝东晋 276 — 3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睿 元帝 318年—322年
建武 317年三月—318年三月
大兴 318年三月—321年 或作太兴
永昌 322年—323年二月 闰十月晋明帝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2 【介绍】: 即司马睿
东晋皇帝,字景文
司马懿曾孙。
袭封琅邪王
惠帝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
怀帝永嘉元年,任平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
悯帝即位,加左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刘曜长安,憨死,西晋亡。
乃即位于建康,史称东晋
时中原大乱,偏安江东
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以讨刘隗刁协为名,起兵于武昌,攻至石头城
挟制朝政,忧愤而卒。
在位六年。
庙号中宗
全晋文·卷八
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惠帝之从弟。
元康二年袭父觐爵琅邪王
太安中平东将军,镇下邳迁安将军
永嘉初建邺,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建兴初右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
建兴五年三月晋王位,改元建武
明年三月皇帝位,改元二:太兴永昌
在位五年,谥曰元皇帝庙号中宗
戴邈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广陵人字望之
戴渊弟。
少好学。
精《史》《》。
弱冠举秀才
太子洗马,出补西阳内史。
晋怀帝永嘉中,为司马睿丞相军咨祭酒
上疏请修礼学。
东晋,为丹阳尹。
王敦反,兄遇害,坐免官。
诛,拜尚书仆射
卒谥穆
全晋文
字望之广陵人骠骑将军渊弟。
惠帝时秀才,迁太子洗马,出补西阳内史。
永嘉中元帝版行邵陵内史丞相军咨祭酒建武初出为征南军司,加散骑常侍大兴中刘隗为肜阳尹,永昌初左将军大宁中尚书仆射,卒赠卫将军谥曰穆
有集五卷。
刘隗东晋 273 — 3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3—333 【介绍】: 东晋彭城人字大连
起家秘书郎
南渡后,为丞相司直
不畏强御,多所奏弹。
元帝太兴初,迁丹阳尹。
刁协并为元帝所重。
拜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镇泗口。
王敦所忌。
明帝永昌初以讨为名起兵,战败奔石勒封列侯,官丞相左长史
成帝咸和八年石虎长安时,战死。
全晋文
字大连彭城人
起家秘书郎,迁冠军将军彭城内史。
元帝江左,以为从事中郎,随府迁丞相司直
晋国建,拜御史中丞
大兴初侍中,赐爵都乡侯,出为丹阳尹,寻迁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镇泗口。
王敦内逼,奔石勒,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
有集二卷。
裴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颜真卿陆羽同时。
《三长物斋丛书》本《颜鲁公文集》卷一二《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诗后有黄本骥案语,谓为前梁县,未详何据。
其名亦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
《全唐诗外编》补与颜真卿等联句1首。
庾琛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子美
明帝皇后庾文君父。
怀帝永嘉初为建威将军
过江后为会稽太守,后为丞相军咨祭酒
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