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清朝
全祖望清 1705 — 17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5—1755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绍衣号谢山
乾隆元年进士,选庶吉士
借读《永乐大典》,钞难得之书。
散馆后以知县用,不就。
后曾主蕺山广东端溪书院讲席
生平钦佩黄宗羲,学问长于史学,对明末忠烈初学者事迹,最为留意,所撰《鲒埼亭集》,收此类人士碑、表、传、志极多。
又续补黄宗羲宋元学案》。
另有《经史问答》、《勾馀土音》、《汉书地理志稽疑》,并校《水经注》,笺《困学纪闻》,辑《甬上耆旧诗》。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
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
有《鲒埼亭诗集》。
词学图录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室名双山房。
鄞县洞桥乡沙港口村人。
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入庶常馆,授翰林院庶吉士
后绝意仕途,家境渐贫,竟至三餐难继。
1742年与同县蒋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
1748年应聘至绍兴主讲蕺山书院。
后因郡守失礼,拂然辞归。
贫病继迫,为学益力。
1751年广东端溪书院讲席次年因病归里。
1754年寓居扬州,病中仍校著不辍,返里。
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恸至极卒。
家人售双山房藏书万卷,获银200两始予安葬。
墓在南郊王家桥畔。
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
著《鲒埼亭文集》、《鲒埼亭文集外编》、《鲒埼亭诗集》。
以10年功夫续成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仅完成约十之三四之《宋元学案》,又有《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
另有《经史问答》、《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尤有功于宁波地方文献,搜求、抄录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开庆四明志》、《甬上耆旧诗》,编《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维基
全祖望(清末宁波话:,;当代宁波话:,,(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沙港口人(今宁波市洞桥镇沙港村),清朝史学家文学家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时全祖望生于鄞县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
其四岁能解《四书》、《五经》,七岁能读《资治通鉴》,人称神童,师从董次欧
十九岁由督学王兰生推选入,见当时侍郎方苞
雍正十年(1732年)顺天乡试,临川翰林李绂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叹曰:“此深宁、东发后一人也!
是年八月其妻张氏因难产而死。
雍正十三年(1735年)续娶满洲学士春台之女曹孺人为妻,家贫,典当二万卷书于仁和黄坚仓。
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三十二岁。
初为庶吉士,不久受权贵排斥,散馆归班,乾隆二年九月回乡,专心著述,授徒为业。
绍兴太守杜甲之请,任蕺山书院山长,因杜甲傲慢,不久辞去,又主讲广东高要端溪书院。
谢山学派创始者,弟子有董秉纯卢镐、蒋学镛等。
其遗作由董秉纯整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七月二日,声渐微,卒年五十一岁。
全祖望既逝,董秉纯、蒋学镛又请杭世骏校订《鲒埼亭集》书稿,并代为作序。
杭世骏的原稿后来不知所终,但董秉纯还保存着副本,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方拱乾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肃之号坦庵
明崇祯元年进士,官少詹事
清顺治间荐补翰林学士,以江南科场案事谪戍宁古塔,捐资赎还,改号苏翁。
卒年七十左右。
有《宁古塔志》、《方詹事集》。
清诗别裁集
字坦庵江南桐城人
崇祯戊辰进士
国朝官少詹事,兼翰林学士
著有《塞外》、《归国》二集。
宫詹寝食少陵,评点杜诗,分授学者,谓诗必从杜入,方有真性情;修饰辞华,不能登大雅之堂也。
今读其诗,一如论诗之旨。
维基
方拱乾(1596年—1666年方拱乾),名若策字肃之号坦庵直隶桐城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诗人、学者。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夏四月初三日出生。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官至少詹事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入,明亡。
当时,方拱乾同多数大臣被关押,“以美婢四名贿赂贼将罗姓”,得以逃脱南归。
顺治九年,以江督马国柱推荐,起补弘文院学士,不久升任詹事府少詹事
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南闱科场案”获罪,其五子方章钺因与主考官方犹“联宗”而中举人,皇帝令刑部将方章钺“速拿来京,严行详审”,后与章钺发配宁古塔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家属认修京师前门城楼工程,依《大清会典事例》得以赎罪,十月赦还,将别之际,在壁上题下〈书屋壁〉一诗,“莫言万里无人境,兀兀三年认作家。”。
康熙元年(1662年)回到江南故土,流寓扬州荷阴客舍,以卖画为生。
同年,因“衰年性健忘,似多漏轶记”,手写《绝域纪略》。
康熙五年(1666年)卒。
有六子六女。
归允肃清 1642 — 16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1689 【介绍】: 江苏常熟人字孝仪号惺厓
康熙十八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官至少詹事,与议政事。
持正不阿,以疾告归。
有《归宫詹集》。
维基
归允肃(1648年3月2日—1689年)字孝仪号惺崖
江苏常熟人
为人凝重,寡笑言,“务实学,不为声章”,康熙二年(1663年)乡试二十四名中举,康熙十八年(1679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历任中允侍读,官至少詹事
进讲《周易》、《毛诗》,敷奏明畅。
大司寇魏象枢曾亲临归允肃家门拜礼。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卒于家中。
高士奇清 1645 — 17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1703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澹人号江村
家贫,以监生就顺天乡试,不利,充书写序班
以明珠荐,入内廷供奉,授詹事府录事
累迁为少詹事,权势渐盛,与王鸿绪等相结,为郭琇所劾,休致回籍。
旋再召进京修书,仍直南书房
官至礼部侍郎,未就任而归。
卒谥文恪
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扈从日录》、《松亭行纪》、《江村销夏录》、《北墅抱瓮录》等。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人
以监生直南书房,授内阁中书,擢翰林院侍讲,官至礼部侍郎
有《清吟堂》、《苑西》、《扈从》、《城北》、《独旦》、《归田》诸集。
词学图录
高士奇(1645-1704) 字澹人号江村又号竹窗
钱塘人
清监生。
累迁至礼部侍郎
谥文恪
有《清吟堂全集》。
词集名《蔬香词》、《竹窗词》。
清诗别裁集
字澹人浙江钱塘人
钦赐翰林,官至詹事府詹事
著有《扈驾》、《归田》等集。
宫詹长于应制,故还山后诗,亦以应制体行之。
卷中采录,特近于疏散者。
查升清 1662 — 17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2—1707 【介绍】: 浙江海宁人字仲韦一字汉中号声山
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少詹事
负诗文盛名,尤工书法。
有《淡远堂集》。
查升字仲韦号声山海宁人
康熙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
有《澹远堂集》。
词学图录
查升字仲韦号声山
浙江海宁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少詹事
工书法,精小楷,得董其昌之神,入直南书房
清圣祖屡称赏之云:"他人书皆有俗气,惟查升乃脱俗耳。
用工日久,自尔不同。
" 时人称查升书法查慎行诗、朱白恒画为"海宁三绝"。
有《淡远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仲韦浙江海宁人
康熙戊辰进士,官至少詹事
著有《淡远堂集》。
宫詹书法得董文敏之神,入直南书房圣祖屡称赏之。
维基
查升(1650年—1707年)字仲韦号声山又号汉中
浙江海宁人,籍属钱塘县
翰林书法家进士出身
查升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进士,榜名丘升
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累迁至少詹事
诗笔清丽,工书法,似董其昌
著有《澹远堂集》。
清史稿》将其附于查慎行传后。
史夔清 1661 — 17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溧阳人字胄司号耕岩
康熙二十一年进士
詹事
诗无赫赫之名,而不涉应酬,诗品颇高。
有《扈跸诗》及《樟亭》、《东祀》、《扶胥》等集。
史夔字胄司溧阳人
康熙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詹事
清诗别裁集
字胄司江南溧阳人
康熙壬戌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
宫詹公诗当时不必有赫赫名,然迄今读之,意足韵流,无一闲句闲字,得唐贤之三昧者也。
台阁而不涉应酬,山林而不入寒瘦,足觇诗品。
东祀草
丙子秋,皇上北征凯旋,以祭告武功之成,遣使四出。
翰林院侍读学士溧阳史先生,奉命祀少昊帝尧陵寝,先师孔子阙里。
当是时,先生之不出京师十有六年矣。
自释褐中秘校书内殿,起居在钩陈豹尾之间,枚、马之赋颂,苏、李之应制,其于游览登涉未数数然也。
及乎揽辔出国门,云山入目,奇思横流,数衔命就道之日,至汔事还朝,共得诗六十七首。
其祗谒灵庙,则肃穆峻整,凭吊山川,则俯仰悲壮,酒场文会之激昂而趣逸,思亲怀远之凄怆而情深,体擅众美,不主故常。
先生之诗,实非有变于前也,独其天然自得之趣,根柢于性灵,藻绣于学殖,至是而始畅所欲言耳。
张燕公王右丞岂曾学为山林枯槁之习哉?
乃燕公岳州所作,音调凄婉,备骚人之情思。
右丞之望春兴庆,陪宴从游,与其辋水云溪竹洲花坞之逸兴,何以异哉!
盖古之达人君子,以烟霞泉石为性情之穷之显,无往不存。
虽然使山林枯槁之辈,终日含毫以求,肖其所为,萧然闲远者而已,不胜其寒窘之态矣,况于清庙明堂,煌煌巨制,其可矫而为之?
与今圣人有道,区宇宁谧,二三儒臣出奉简书,入资启沃,以发为咏歌,蔼然治世之音,天下将有想慕其遭际之盛,如在皇古邈不可即者。
顾英以老生浅学,犹得逡巡其后,辱先生复命之序,出其荒芜之辞,以窃窥见夫作者之旨意,何其幸也!
慈溪晚学姜宸英
维基
史夔(1661年—1713年)字冑司号耕岩江南溧阳人
史鹤龄之子,生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举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旋充康熙二十四年乙酉科会试同考官
康熙二十八年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三十八年出任己卯科乡试浙江考官,康熙五十年四月詹事府少詹事充经筵讲官,除詹事府詹事
“生平究心濂闽之学,躬行自得,终身不见疾言遽色,为世儒宗”。
《康熙字典》纂修官
卒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著有《扶胥集》,另有《佩壶集》一卷,今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