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明朝
林璧
字贵璧黄岩人
正统丙辰进士,除礼部主事,再迁南吏部郎中
维基
林璧(15世纪—15世纪),初名林福沛字贵璧号无逸浙江台州府黄岩县泉溪人。
林璧年少时跟随陈璲学习《毛诗》,中宣德四年(1429年)举人第六名,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第五名,次年(1437年)获授行在礼部精膳主事,出使广东拒绝馈遗,不久因为裁革冗员免官还家。
六年(1441年)主考江西乡试号称得人,提拔彭时等名士,同年因刻乡试小录包含举人胡皞家人《易经》卦辞,被监察御史丘俊弹劾治罪。
之后林璧调任祠祭主事,有清廉名声;转官南京吏部考功郎中,考核公正,很快辞官回乡,年七十一去世,文崇尚理致,有《一枝集》、《北游稿》等作品藏于家。
张衍瑞明 1476 — 15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汲县人字元承
弘治十八年进士
清丰知县
执法刘瑾,逮下诏狱,几死。
诛,得释。
吏部郎中
武宗南巡,受杖下狱,谪平阳同知
世宗即位召还,擢太常少卿
维基
张衍瑞(1476年—1523年)字元承河南卫辉府汲县人,民籍,同进士出身
河南乡试第六十二名。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五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授清丰县知县,因执法忤逆刘瑾,被逮捕入狱,几乎去世。
刘瑾被诛后,释放,擢升吏部主事,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因上疏进谏劝阻,而被施杖刑、贬平阳府同知
嘉靖初年,召还,升任太常寺少卿
嘉靖二年(1523年)卒,赠太仆卿
池浴德明 1539 — 16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同安人字仕爵号明洲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遂昌知县
决狱明断,迁南京吏部郎中
万历八年乡试同考官,所取皆饱学之士,有知人之誉。
后累迁太常寺少卿,致仕归。
维基
池浴德(1539年—1617年)字仕爵号明洲福建同安(今厦门)中左所人,祖籍福建长溪(今福安),同进士出身
福建乡试第二十一名。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第三甲第二百八十三名。
兵部观政四十五年八月浙江遂昌县知县隆庆三年(1569年)十月升任南京吏部主事四年四月奏留,仍管县事,七月吏部考功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复除本部,三年二月考功司员外郎六年三月郎中八年三月文选司九年三月官至太常寺少卿十年三月养病。
十五年二月南京别衙门用。
家居三十七载,布衣蔬食,自课诸子。
年七十九卒。
著有《空臆录》、《怀绰集》、《居室篇》等。
侯峒曾明末 1591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45 【介绍】: 苏州嘉定人字豫瞻一字广成
侯震晹子。
天启五年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
崇祯间江西提学参政、浙江右参政
弘光时,辞不就职。
清兵下江南,与里人黄淳耀等起兵自保,城陷,偕二子赴水,被清兵引出杀死。
清朝通谥忠节
有《仍贻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豫瞻苏州嘉定人
天启乙丑进士,除南兵部主事吏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累官左通政使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稽勋司郎中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吴淞总兵官吴志求援。
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唐龙明 1477 — 15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6 【介绍】: 浙江兰溪人字虞佐号渔石
正德三年进士
郯城知县嘉靖时,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罢榷税及虚田之租。
兵部尚书总制边军务
陕西饥,屡败吉囊俺答
累官至吏部尚书
以年老多病,每事咨僚佐,辄为所欺,罢为民。
卒后复官,谥文襄
有《渔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虞佐兰溪人
正德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
字虞佐兰溪人
正德戊辰进士,除郯城知县
入为御史,擢陕西提学副使,历山西按察使
召拜太仆卿,改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连,兼巡抚凰阳诸府
左副都御史,历吏部侍郎,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召拜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乞归。
寻起南刑部尚书,就改吏部,入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吏部,黜为民卒。
后以子修撰汝楫疏辨,诏馒官,赠少保谥文襄
有《渔石集》四卷。
(《四库总目》:所著有《黔南集》、《江右集》、《关中集》、《晋阳集》,其文颇具浩瀚之气,诗尤长于五言。
《艺苑卮言》:唐虞佐如苦行头陀,终少玄解。
《国雅》:唐文襄风度环爽,颇臻古雅。
集为蔡子木所编辑。
中有「长淮接江水,千里映空色」,「夜雨分芝草,晴天落囊鱼」,亦作玄解语。
《明诗选》:陈卧子曰:「渔石五言本之少陵,已涉藩篱,浙窥堂奥。
李舒章曰:「渔石五言律诗刁斗精明,风云狎竞,足为名家。
」)
维基
唐龙(1477年—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间累官吏部刑部兵部尚书
谥文襄
唐龙早年受业于同县章懋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浙江乡试,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授山东郯城县知县
正德六年(1511年),畿内爆发刘六刘七起义,席捲多省,唐龙数次抵禦刘六进攻。
父丧丁忧去职。
服除,授监察御史,出按云南
钱宁义父参将卢和坐罪当死,钱宁为奏辩,下镇抚覆勘。
恰会遣官录囚,钱宁下属欲出面和解,为唐龙所逮捕,正其罪。
再出按江西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
唐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山西按察使六年十二月召为太仆寺卿。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唐龙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
八年十月召拜为右副都御史,回都察院管事。
九年十二月升任吏部右侍郎十年八月左侍郎
嘉靖十一年(1532年)陕西发生大饥荒。
吉囊拥众临边,延绥告警。
明世宗唐龙担任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并兼理振济,发内帑金三十万前往。
唐龙总兵官王效梁震,屡次击退敌军。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召为刑部尚书
九庙修成,唐龙上充军应赦者一百四十人,除丰熙杨慎王元正马录吕经冯恩刘济邵经邦外,其馀人全部释放。
尚书年考满,十六年(1537年)八月太子少保
十七年四月唐龙遂以母老乞归侍养。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再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随即于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
次年兵部尚书戴金罢免,世宗召还唐龙替任,四月提督团营军务
太庙修成后,加太子太保
十二月熊浃吏部尚书,其为官劳绩,凡事均咨询僚佐,因年迈多病,动辄为僚佐所欺。
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连及唐龙衰暮。
高简下诏狱,唐龙引疾辞职未成,吏科给事中杨上林、徐良辅又疏论高简之事,世宗下诏,高简杖刑十遣戍,杨上林、徐良辅因不早言罢官,唐龙则黜为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卒于回乡途中。
过数年,其子翰林院修撰唐汝楫上疏辩解,朝廷复其原职,追赠少保谥文襄
唐龙曾与严嵩为善,其罢官之事,实为夏言所为。
孙必显明末清初 1591 — 16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38 【介绍】: 潼关卫人字克孝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文选员外郎,为尚书赵南星所重。
天启五年冬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初吏部郎中,以尚书王永先不喜东林,被劾。
山西按察司经历,量移南京礼部主事
道出柘城归德,为设守备御农民军。
杨嗣昌荐擢兵部右侍郎,旋卒。
维基
孙必显(1591年—1638年)右军都督府潼关卫(今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军籍西安府三原县人字克孝号意白
进士出身
孙振基子。
万历四十年壬子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
户部主事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为吏部尚书赵南星重用。
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
崇祯二年(1629年),起用为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历任考功司、文选司
次年文选司郎中
后因给事中常自裕弹劾,而被贬为山西按察司经历,后升任南京礼部主事,平定当地流寇。
九年(1636年)调南吏部考功司,擢尚宝司丞十年五月大理寺左寺丞
崇祯十一年十月兵部尚书杨嗣昌请提拔孙必显越级升任兵部右侍郎,才一个月就暴病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黄绍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万安人
天启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崇祯初刑科给事中,上疏请罢温体仁,降上林苑署丞
后农民军高迎祥等破凤阳绍杰再劾体仁误国,谪应天府检校,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卒。
维基
黄绍杰号水涟江西吉安府万安县黄潭人。
少时师从万安人何崙(字念一)。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江西乡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元年,考授给事中,弹劾罢免阉党南京御史李时馨徐复阳
补授兵科给事中
五年十月吏科右给事中,迁刑科左给事中
七年,以久旱上疏请求罢免何如宠温体仁以让上天回心转意,皇帝责其草率妄言,调任上林署丞,迁行人司副
八年李自成军犯凤阳皇陵,绍杰复弹劾体仁误国召寇,又被贬为应天府检校,后来在南吏部郎中任上去世。
林达
维基
林达福建承宣布政使兴化府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莆田)人,林俊之子。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
正德十二年,授南京兵部主事
正德十六年,升任兵部郎中
后调为南京吏部郎中,善于古文。
王臬明 1477 — ?
维基
王臬(1477年—?
),字汝陈号迟庵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民籍。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应天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十七名,登第二甲第十七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兵部主事
武宗南巡,被杖。
历官南京吏部郎中,出为山东东昌府知府嘉靖九年(1530年)宁波府知府,终山东副使
曹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
永乐十三年进士
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
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
天顺初辞官归。
有《默庵》。
维基
曹义应天府句容县明朝官吏、进士出身
永乐十三年,登进士,授庶吉士
永乐十六年,改翰林院编修
宣德年间,担任行在吏部主事
宣德十年,升吏部文选司员外郎
正统九年,任吏部郎中次年吏部右侍郎,掌管光禄寺事。
正统十四年,担任吏部左侍郎
景泰元年,改南京吏部尚书,后致仕回乡。
管楫明 1478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咸宁人字汝济
正德六年进士
刑部主事,升吏部员外郎
江彬乱政,辞归。
嘉靖时,起补吏部郎中,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有《平田集》。
维基
管楫(1478年—?
),字汝济号平田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人。
陕西乡试第五十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二甲第五十二名进士
刑部主事,升吏部文选郎中
能以清苦自持。
嘉靖初历官通政使司提督誊黄右通政十年(1531年)七月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十三年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东巡抚,整肃官方,甫五月齐鲁翕然称治,因为母亲年老,十四年二月以疾乞回籍调理。
行李萧然,图书外别无长物。
唐伯元明 1540年10月5日 — 15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598 【介绍】: 广东澄海人字仁卿
万历二年进士
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
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
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
有《二程年谱》等。
全粤诗·卷四一三
唐伯元(一五四〇 — 一五九七),字仁卿号曙台
澄海人
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
初授万年令,寻改泰和
秩满,迁南京户部主事
历官吏部郎中
致仕归。
伯元受业于吕怀,践履笃实,而深疾王守仁新说。
为文根极理要。
有《二程年谱》、《二程类语》、《白沙文编》、《易注》、《太乙堂采芳亭稿》、《醉经楼集》。
明史》卷二八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唐伯元诗,以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普宁方耀重刊本《醉经楼集》为底本,并参校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潮州金山书院重刊本。
维基
唐伯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潮州府澄海县人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广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零三名进士
历任万年县泰和县知县八年(1580年)调任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
崇奉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即所谓“心学”。
因反对王守仁从祀文庙,上《争从祀疏》被贬为海州判官
后得到明神宗的信任,升尚宝司丞,因与吏部尚书杨巍学术观点相同,得其赞赏,被推荐为吏部员外郎,后升考功司、文选司郎中
任满,本可升太常寺少卿,但上疏请求罢官回乡。
因其治政和治学不错,《明史》称赞其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吕楠明 1479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2 【介绍】: 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
正德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因忤太监刘瑾,引疾归。
死后,以荐复官。
嘉靖中因大礼议触帝怒,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有政绩。
尚宝司卿南京礼部侍郎,署吏部事。
致仕归。
卒谥文简
薛敬之弟子,专守程、朱之说,以穷理实践为主。
南都时,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
著作甚富,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木高陵人
正德戊辰进士第一,累官南礼部侍郎尚书谥文简有泾野集
字仲木高陵人
正德戊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以议礼下韶狱,嫡解州判官
改南宗人府经历,就迁吏部郎中,历尚宾卿、太常少卿,韶拜国子祭酒,攉南礼部侍郎
隆庆初礼部尚书谥文简
有《泾野集》三十六卷。
田按:泾野及第后,以忤刘瑾引疾去。
厥后康封山以救李空同刘瑾牵连放斥,泾野封山浒西唱和,相得甚欢,能谅其心故也。
讲学舆阳明良知不合。
时阳明倡学东南,当路者嫉之。
癸未会试,主司发策有焚书禁学之议,泾野力辨而解救之,得不行。
此皆盛德事,可以愧讲学攻声者。
维基
吕楠(1479年—1542年)字大栋又字仲木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陕西高陵县人明代政治人物、学者。
正德戊辰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
吕溥有隐德。
吕楠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陕西乡试第十。
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据传本科原取杨慎为第一,但杨因试卷为火所焚而落第(不过杨慎三年后再试,仍抡元)。
任国子监祭酒,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
师事薛敬之,与湛若水邹守益主讲三十馀年。
吕楠因居泾水之阳(水北曰阳),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
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丁奉明 1480 — 1541
人物简介
丁奉(一四八零—一五四一)字献之号南湖常熟人
正德三年进士,授南吏部主事郎中,以内艰归。
尚湖之滨,寄傲湖山,沈酣六籍。
有《南湖留稿》、《南湖逸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献之常熟人
正德戊辰进士,除行人历南吏部验封司郎中南湖留槁
字献之常熟人正德戊辰进士,除行人。
历南吏部郎中
有《丁吏部文选》八卷。
(《静志居诗话》:南湖诗不事锻炼,兴酣落肇,往往暗合曩篇,即呕心然髭者为之,不遇尔尔。
田按:献之有《南湖留稿》、《逸稿》。
宜城梅季豹合二稿还为《丁吏部文选》八卷。
诗兴趣天然,颇有山休逸致。)
维基
丁奉(1480年—?
年),字献之号南湖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民籍。
治《诗经》,行二,由县学生中式正德二年(1507年)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二名举人,年二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十八名,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
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进员外郎,升郎中丁内艰归。
正德十年(1515年)五月考察,以浮躁浅露者降一级调外任。
著《通鉴节要》五十卷、《南湖留稿》十二卷 。
蔡杲
维基
蔡杲(16世纪—17世纪),原名蔡昂字宏中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
少有文誉,与弟蔡升齐名,同登万历四年1586年)丙子福建乡试举人蔡杲为亚魁,弟蔡升万历八年进士,官淮安府推官,早卒。
蔡杲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成进士,授太仓州知州,清白严介,迁南京吏部郎中,调考功司,考察京朝官,舆论称平。
光禄寺丞奉使册封,寻尚宝少卿
丰下修髯,神气遒上,藻鉴明晰,推引士类孳孳不怠。
先后官京邸五六载,栖止道院僧寮,一榻萧然,卒之日,贫无以敛,同年友人为经纪,归其丧。
蒋铭明 1404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大庾人字公纪
宣德八年进士
南京工部主事,升吏部郎中
官至云南澄江知府,清介不阿。
维基
蒋铭(1404年—?
),字公纪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民籍。
明朝官员,进士出身
江西乡试第二十四名。
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会试第三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一名。
进士南京工部虞衡主事,升验封郎中,后升云南澄江府知府
蒋铭清介不阿,民不忍欺,致仕后仍以风节自持,非公事足迹不及公门。
吴达可明 1541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21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安节吴俨侄孙。
万历五年进士
会稽知县,选授御史
言大学士赵志皋昏庸宜罢,不纳。
长芦盐,绘饥民图上奏,请振贷。
江西,疏言税使潘相不法当治罪,不听。
还朝后,新政要计,痛规首辅沈一贯
官至通政使
乞休去。
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个人简介
吴达可 (1541-1621)字安节宜兴人
明万历五年进士
历知会稽上高丰城、有政声,授选御史,视盐长芦,遇灾荒,力请赈贷。
改按江西,严惩不法。
累迁通政使,乞休,卒于家。
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安节宜兴人
万历丁丑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直隶历官光禄卿
维基
吴达可(1541年—1621年)字叔行号安节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县)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五名举人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九名,三甲五十三名进士,授浙江会稽县上高县江西丰城县知县,为官有名声。
万历十四年(1586年),选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曾经上疏请设立经筵勤学,并请万历帝与大臣、御史台的官员面议政务,万历帝称知道了。
大学士赵志皋久疾请求归乡,没有批准。
吴达可上疏力劝赵志皋,称其病老迈无能,应当罢免,万历帝没有同意。
万历二十八年正月,请求因始和布令,举行皇长子册立为皇太子、加冠婚娶的礼仪,选取内阁大臣,补充负责谏议的官员,撤除掌管矿税的宦官使者万历帝没有给予答复。
之后他改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去长芦视察盐政
当年收成歉收,他绘成并敬上《饥民十四图》,竭力请求赈济。
税务使马堂、张日华主张增加盐税,商人诡辩嘉靖中期大同用兵借走三万六千金,请求从盐税中补给,户部同意了请求。
吴达可直言相争,事情得以停办。
万历三十年(1602年),改任江西巡按御史税务官潘相殴打辅国将军朱谋圮肢体,并并且拘禁宗人宗达,诬陷他们抢劫税金,弹劾上饶知县李鸿暗中主使。
万历帝严厉斥责朱谋圮等人,免除李鸿官职。
吴达可称,“宗人无故遭到刑罚,又再加以斥责,将使宗室人人自身感到恐惧。
李鸿无罪,不应当削职。
希望尽快惩办潘相罪行,恢复李鸿职位。
”同为御史汤兆京也极力陈述潘相的罪行,而且说辽东高淮陕西梁永山东陈增广东李凤云南杨荣皆为元恶,是残害民众的官吏,不可存留一日。
万历帝均不予听从。
李鸿大学士申时行的女婿,万历十六年考中顺天乡试,被吏部郎中高桂所忌恨,过了七年后成为进士
此事上,李鸿同潘相相争,以耿直刚强著称。
潘相又请求开发广信铜塘山,采取大木,开发泰和姥山石膏,吴达可再次极力劝阻,内阁大臣也产生争执,事情最终作罢。
回京后,他掌管河南道事务。
协助温纯考察京都官吏,不久进言更改政要,恳请规劝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奏折被留在宫中。
万历三十三年,提升为太仆寺少卿
万历三十六年,又改为南京太仆寺卿。
万历三十八年三月改任南京光禄寺卿
万历四十年四月,晋升为通政使
镇抚史晋因罪罢免,上奏折诽谤朝廷官员,吴达可弹劾他,不久后者获罪。
随后他进言请求纠正奏折的样式,摒斥邪恶之徒等建议,得到万历帝赞许同意。
万历四十一年六月,上疏请求归乡离去。
年八十一去世后,天启二年,赠右副都御史
闻渊明 1480 — 15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3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静中号石塘
弘治十八年进士
初授礼部主事,改刑部
嘉靖时历官应天顺天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侍郎徐阶为帝所信任,前尚书皆推让之,独以己为前辈,遇事独断。
夏言为首辅,亦以后辈视之。
后议夏言狱,忤帝意,又为严嵩所扼,遂乞归。
字静中号石塘
生而庄,不疾趋,不苟笑。
弱冠为诸生,时太宰屠襄惠公居里中,部使者为之树表。
屠公梦一伟文夫立表下,自释所服授之。
旦日遇公,与梦合。
进士,授刑部主事
逆瑾擅国,尝折辱诸曹以礼
适部中失囚,同舍郎俱诣请罪蒲伏,公独无所谢。
曰:此郎貌似夫子,遇辱不惊,固贤者。
卒谢罢。
公以是诸曹俱称为闻夫子。
,败对簿尚不服。
公执笔数之曰:,造伪符玺,私蓄甲兵,当大逆。
遂语塞伏诛。
杨文襄公一清,心重公,改公吏部郎中
上计,有墨吏二人。
赂上所幸朱宁,冀免斥。
尚书陆公完畏宁,意犹豫。
公执不可,竟斥之。
南通政、应天府
故事,守备中官受民词,率下府属,治吏奉行惟恐后。
公曰:中贵人安得受民词,幕吏安得为中贵人议狱?
此非奉诏不可,悉罢之。
嘉靖初张璁桂萼俱以南部郎议大礼,合上意,召入
两君从,公请舟往。
公谢曰:君命召,不俟驾,安得舟行?
两君为色沮。
寻改尹顺天,迁太常卿
上斋宿南郊,适有哗者,命太常奏治,众大恐。
公入曰:百执事俱在昏夜,莫可主名,乞宽之,事得寝。
兵部侍郎,荐武臣马永等十馀曹,后多为名将。
刑部尚书
公知中官侵部权,时受告密,民间顾以细事争持牒控部。
乃谕诸曹曰:官有常纪,中官固不得侵部,即部亦不得侵有司。
自今有大事,必由通政司达部,小者悉付有司,庭中为肃然。
公视爰书,尝至丙夜不寝,家人以为请。
公叹曰:此疑狱也。
少年吏深文入之,吾思为求生,忽不自知其疲耳。
九庙灾,公上疏自陈,拟旨令致仕去。
上曰:朕方用非老非病,奚使致仕?
卒留之。
由南吏部召为刑部尚书,从上意也。
刑部郎曹多暇,时聚饮偃,息不赴部。
公至,则以籍付门者,使记诸郎入舍先后。
于是诸曹俱折节勤事,公为身先之。
日论报上十馀章,无留狱。
五年吏部尚书
公窃叹曰:使臣得先十年居此官,尚可自效。
今事权去矣,臣何能为?
初夏公言方受眷,公数与抵牾。
及夏坐法,而严嵩当轴,益横。
公遂乞身去位,卒于家,得年八十四。
讣闻,上辍朝三日,赠少保谥庄简,祭葬有加。
公天性俭素,退食尚书十年,著一敝冠,位置有常,不失尺寸,朝食及日中无加豆,夕则饮水一杯。
自为郎,位至太宰,海内望其风节,翕然推重。
初迁南刑部时,张璁已入阁,属公曰:仆往在南刑部,尝题诗郎舍,公至,愿为我勒石,树之后堂。
公不答。
后僚属递至,俱为张致殷勤。
公从容曰:此部尚书堂也,纪法在焉。
某待罪尚书,安敢以相君今日故为郎官勒石,卒不许。
及迁吏部尚书,一日问诸郎曰:本朝太宰孰优?
对曰:无如蹇忠定
王忠肃公曰:固也。
耿文恪方可否事。
少宰从左右赞一辞,文恪宣言曰:天子建天官,一人耳,安得两天官耶?
宰正百僚,文恪近之矣。
时徐公阶为侍郎,以才名见重。
尚书时颇耑事,故公言及之。
诸曹退,相语,谓公不让三君子也。
至一时,台省俱推公忧君忠国,可寄股肱,为廷臣第一。
史官亦称其凝重深沈,毅然有守。
历官四十年,始终一节,有古大臣风。
而晚年未得尽其,天下犹惜焉。
维基
闻渊(1480年—1563年)字静中号石塘,人称“闻太师”,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明朝大臣,历官四十五载,历职有二十七任之多。
弘治十八年(1505年),会试第二百八名,殿试二甲四十九名进士出身,初授礼部主事,后改为刑部主事
杨一清管吏部时,调稽勋员外郎
考功郎中,改掌文选,迁南京右通政
嘉靖初年,擢应天府,后改任顺天府
累迁南京兵部右侍郎,掌管部务。
召为刑部右侍郎,后迁刑部左侍郎
南京刑部尚书,后调任吏部
召为刑部尚书
周用逝世后,代任吏部尚书之职。
闻渊耿直,但嫌过于独断。
曾参与“大礼议”之争。
闻渊曾痛陈大宦官刘瑾的五大罪状。
闻渊七十高龄时,辞官获准,回乡,居于月湖之畔天官第。
八十四岁时,在家中逝世。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加封太子太保
卒赠少保谥庄简,葬于栎社(今宁波)。
陈所蕴明 1543 — 16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3—1626 【介绍】: 松江府上海人字子有
万历十七年进士
仕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工诗文,有《竹素堂藏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有上海人
万历己丑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官太仆少卿有竹素堂正续集
维基
陈所蕴字子有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二甲进士,授南刑曹,历员外郎中
性方严,有坐法当讯者,介大司寇所蕴座师为关说,所蕴卒按其罪,有铁面郎之目。
调南选郎参藩江岳,副宪大名,所至有声。
督学中州,谢绝请托。
寻擢参政,分守大梁,有奸弁上疏请核河南羡帑者,乘驿按问,同事震慑,所蕴折服之,弁坐妄言罪。
未几乞休,后起山西按察使,疏辞,复起南京太仆寺少卿,甫半载归。
地方有大利弊,往往以片言指陈当事,郡邑重之,卒年八十四。
马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真定府新乐人,字守礼
宣德二年进士
监察御史,按浙江
为官廉直,所至贪猾屏迹。
湖广右布政使
正统末景泰间,镇压湖南广西苗民义军,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天顺初,废巡抚官,罢归,家居十余年而卒。
维基
马谨字守礼直隶新乐县人
宣德丁未进士
景泰年间,官至河南巡抚
宣德二年(1427年)丁未进士,事父母甚孝,遭丧,亲自负土埋葬。
杨士奇尝称为「冰霜铁石」。
正统年间,任监察御史巡按浙江,修建船只,抵禦倭寇。
平赈灾台州处州宁州绍兴等地饥荒。
吏部尚书郭琎举荐,升任吏部郎中
正统十年(1445年),荐为湖广右布政使
正统末,与参将张善平定湖南苗族叛变,景泰初年,与张善再次出击。
湖广左布政使
景泰六年(145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抚恤流民。
天顺初年,撤销巡抚官职,马谨亦被罢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