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清朝
许嗣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如皋人字山涛
康熙二十一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讲
有《孟晋堂诗集》。
主要活动
  • 1682年,进士
胡达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益阳人字清甫号云阁
胡林翼父。
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编修
道光间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后以事降侍讲
寻以艰归。
年六十四,卒。
书法
著《弟子箴言》,融会先儒诸说,语皆心得。
另有《闻妙香轩文集》。
胡达源字清甫号云阁益阳人
嘉庆己卯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降侍讲
有《闻妙香轩集》。
主要活动
  • 1819年,探花
王顼龄清 1642 — 17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1725 【介绍】: 江苏华亭人字颛士又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
康熙十五年进士
十八年,举博学鸿儒,试一等,授编修
侍讲侍讲学士礼部侍郎,至武英殿大学士
在职以“安静”称。
雍正间,加太子太傅
卒谥文恭
有《世恩堂集》
王顼龄字颛士一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人
康熙丙辰进士,官太常寺博士
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雍正癸卯,重宴鹿鸣。
太子太傅,赠太傅谥文恭
有《世恩堂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颛士江南华亭人
康熙丙辰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大学士谥文恭
有《世恩堂诗》。
维基
王顼龄(1642年—1725年)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江南华亭人
顼龄有文名。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丙辰进士,授太常寺博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词科,获一等第六名,授翰林院编修,参纂《明史》,充任日讲起居注官
历迁侍讲,出督四川学政,升侍讲学士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郭琇疏劾少詹事高士奇王鸿绪植党营私,波及顼龄,三人皆休致。
不久,顼龄又得留任。
侍读学士,因父丧归里。
守丧结束后,顼龄复官,累升礼部侍郎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南巡,至顼龄所居“秀甲园”,赐御书榜。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再次南巡时,再度前往其住所。
不久,调吏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升工部尚书,主持会试。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武英殿大学士
雍正元年(1723年)王鸿绪病逝,清廷重史局,以隆科多王顼龄监修
雍正三年(1725年)患痰疾,雍正帝御医治疾,又赐人参、药饵。
不久卒,赠太傅谥文恭
著有《世恩堂诗集》。
清史稿》有传。
主要活动
  • 167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 1679年,宏词科,第一等
高士奇清 1645 — 17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1703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澹人号江村
家贫,以监生就顺天乡试,不利,充书写序班
以明珠荐,入内廷供奉,授詹事府录事
累迁为少詹事,权势渐盛,与王鸿绪等相结,为郭琇所劾,休致回籍。
旋再召进京修书,仍直南书房
官至礼部侍郎,未就任而归。
卒谥文恪
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扈从日录》、《松亭行纪》、《江村销夏录》、《北墅抱瓮录》等。
高士奇字澹人号江村钱塘人
以监生直南书房,授内阁中书,擢翰林院侍讲,官至礼部侍郎
有《清吟堂》、《苑西》、《扈从》、《城北》、《独旦》、《归田》诸集。
词学图录
高士奇(1645-1704) 字澹人号江村又号竹窗
钱塘人
清监生。
累迁至礼部侍郎
谥文恪
有《清吟堂全集》。
词集名《蔬香词》、《竹窗词》。
清诗别裁集
字澹人浙江钱塘人
钦赐翰林,官至詹事府詹事
著有《扈驾》、《归田》等集。
宫詹长于应制,故还山后诗,亦以应制体行之。
卷中采录,特近于疏散者。
彭定求清 1645 — 17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1719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勤止一字南畇号访濂
康熙二十五年进士
自修撰至侍讲,在翰林四年,即回乡不出。
学术根底王阳明,为汤斌弟子。
立志解除当时朱陆门户之争,议论力求贯通。
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稿》。
彭定求字勤止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南畇先生长洲人
康熙丙辰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历官侍讲
有《南畇诗稿》。
清诗别裁集
字访濂江南长洲人
康熙丙辰,赐进士第一人,官翰林院侍讲
著有《南畇诗稿》。
先生遇忠义事,必表以砺人心风俗,故见于诗者,多觥觥岳岳之言。
维基
彭定求(1645年6月2日—1719年5月27日)字勤止号访濂学者称南畇先生
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树市)状元
广东长宁县知县彭珑之子,其家世代书香,人称“长洲彭氏”。
彭定求师从汤斌康熙十一年(1672年)八月,赴江宁(今江苏南京)乡试二十名中举。
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国子监司业
后以病辞职,回归故里,修建文昌阁,潜心研究理学。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曾奉敕编纂全唐诗》。
同年,康熙帝南巡曾问其病况。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卒。
主要活动
  • 1676年,状元,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阿联清末 1873 — ?
维基
阿联(1873年—?
),字简臣,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红旗人进士出身
光绪十四年戊子举人二十四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同年任国史馆协修官、国史馆撰文
光绪三十四年,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
主要活动
  • 1898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张希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北黄安人字石虹
康熙二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历左右春坊赞善侍讲
纂修《三朝国史》、《一统志》、《明史》、《春秋讲义类函》。
工诗文。
有《宝辰堂集》等。
主要活动
  • 1685年,进士
王鸿绪清 1645 — 17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1723 【介绍】: 江苏娄县人初名度心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
王顼龄弟。
康熙十二年进士
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官至户部尚书
曾主修《明史稿》,因万斯同之力成书。
张廷玉等修《明史》即以此书为蓝本。
又长于医,有《鸿绪外科》。
另有《横云山人》。
王鸿绪初名度心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娄县华亭人
康熙癸丑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
有《横云山人》。
清诗别裁集
字季友江南华亭人
康熙癸丑,赐进士第二人,官至工部尚书
著有《横云山人诗稿》。
○不及见全稿,所录皆未贵显时作。
维基
王鸿绪(1645年—1723年)初名度心,中进士后改名鸿绪字季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江南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清朝史学家康熙帝亲信。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主持顺天乡试,充日讲起居注官,不久升赞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侍读,任《明史总裁官,撰写列传。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会试总裁官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左都御史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服父丧期满返京,遭左都御史郭琇弹劾其与高士奇“互相勾结,表里为奸,植党营私,招权纳贿,蒙蔽视听,扰乱朝政”,又收受嘉定知县贿赂银五百两。
康熙令其休致回籍。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因大学士王熙张玉书的推荐,康熙帝以《明史》「自开局纂修以来,岁久未告竣,事预期速,蒇宜专责成」,责成王鸿绪开始编修明史》。
康熙四十一年,《明史》列传刚脱稿,尚未订正,万斯同即逝于王鸿绪寓所,《明史》的编纂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参与纂修《佩文韵府》。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王鸿绪被免职,以原官解任回籍,他私下带走史稿,经五年的删改润笔,于康熙五十二年史稿撰笔初成,次年进呈。
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王鸿绪进呈明史稿310卷,体例均备,七月十八日内阁将之交明史馆收藏。
不久王鸿绪将明史稿刻为己作,此即《横云山人明史稿》,不具万斯同之名。
同年八月十五日王鸿绪即卒于张堰镇家。
明史的第二次修稿至此终点。
王鸿绪工书法,“奄有魏晋以来诸家之长,挥毫落纸,人争藏弆”。
兼通医学,有医著《王鸿绪外科》。
著有《横云山人》27卷。
清史稿》有传。
主要活动
  • 1673年,榜眼,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顾藻清 1646 — 17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1701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懿朴号观庐
康熙十五年进士
编修累擢侍讲,出典江西乡试,提督天等学政
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左侍郎
出视高家堰河工,事未竣而病假归,旋卒。
精书法,曾奉命书御屏金笺,又书泉林碑,福陵、昭陵神功圣德碑。
主要活动
  • 1676年,进士
许贺来
许贺来字燕公号秀山石屏人
康熙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侍讲
有《赐砚堂集》。
主要活动
  • 1685年,进士
申琓清 1646年7月17日 — ?
简介
申琓1646年7月17日 - )字公献号泂庵谥号文庄朝鲜显宗13年(1672)壬子别试乙科第3名(04/21),曾任备边司、承政承旨、户曹参议、户曹参判、右议政、领议政、吏曹判书、礼曹判书、世子侍讲宾客、成均馆大司成同知成均馆事、世子侍讲院师、承政院都承旨弘文馆京畿道观察使江原道观察使等职。
李煌清 1792 — 1848
维基
李煌(1792年—1848年)字栯堂,一作郁堂昆明人
进士出身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
嘉庆二十四年,升任翰林院编修
道光七年提督山西学政
道光十一年,升任右赞善右中允左中允司经局洗马
次年翰林院侍讲右庶子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
道光十三年,起用日讲起居注官右庶子
道光十四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
道光十五年,任会试同考官,并教习庶吉士,后任福建乡试正考官
道光十六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
道光二十年,任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道光二十一年,任殿试读卷官朝考阅卷官文渊阁直阁事
道光二十二年,署吏部右侍郎
道光二十三年任礼部右侍郎
道光二十五年,署吏部左侍郎次年任江苏学政
道光二十六年,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次年左侍郎,兼管理三库事务
主要活动
  • 181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陆建瀛清 1792 — 18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2—1853 【介绍】: 湖北沔阳人字立夫
道光二年进士,授编修
天津道直隶布政使、江苏巡抚,所至有名绩。
道光末,官至两江总督
力排众议,革除淮南盐政宿弊。
咸丰二年冬,闻太平军已克武昌
次年春,仓猝督师溯江而上,至九江,兵溃,逃还江宁
城破而死。
维基
陆建瀛(1792年—1853年3月19日)字立夫一字仲白湖北沔阳人,累官两江总督太平军江宁(今南京)时身死。
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
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直上书房,荐迁中允
大考,擢侍讲,转侍读
道光二十年(1840年),出为直隶天津道,累擢布政使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云南巡抚,同年调江苏巡抚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任两江总督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江宁
陆建瀛仪凤门督战,但夜间回宿总督府
太平军半夜以穴地攻城之法攻破仪凤门陆建瀛即乘“四人绿呢小舆”企图逃入江宁满城(即江宁驻防八旗所驻守的内城原明朝迁都之前之皇城),遭江宁将军祥厚拒绝入城。
陆建瀛不得已返回仪凤门督战,半路遭遇太平军一支数百人的突击队。
“轿夫四散”,一个官员企图背着陆建瀛逃走(原文“将负而趋”),但未能成功,陆被太平军杀死于两江总督府内小校场。
而《清史稿》中则称“建瀛易服走,为寇所戕”。
主要活动
  • 182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松峻
维基
松峻(1783年—1842年)字芸樵芸樵号翰生,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清朝官员。
嘉庆戊寅恩科举人己卯恩科进士
嘉庆二十四年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九年任春事坊左庶子日讲起居注官顺天乡试同考官十三年翰林院侍讲侍读十五年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十七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满洲翻译乡试副考官十八年任正黄旗蒙古副都统盛京刑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镶红旗汉军副都统十九年任正白旗满洲副都统镶白旗护军统领左翼监督二十年总管内务府大臣二十二年因病解任。
主要活动
  • 18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云书清末 1873 — ?
维基
云书(1873年—?),齐鄂尔图特氏,汉姓艾,字企韩号仲森别号瓮翁京口镇江驻防蒙古正白旗人
清末民初官员。
云书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
中华民国初年,任正白旗蒙古副都统
还曾任肃政厅肃政史。
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任长江税务总稽查。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戴梓清 1648年10月3日 — 17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1725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文开
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
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
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
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
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
有《耕烟草堂诗钞》。
戴梓字文开仁和人
监军道,授翰林院侍讲
有《耕烟草堂诗钞》。
清诗别裁集
字文开浙江仁和人
康亲王平三逆有功,王假监军道职。
后因能诗,圣祖直南书房
刚直不阿,受其挫者共掎摭之,诏徙沈阳
诗挺劲有力,谪戍后尤佳。
彭宁求清 1649 — 17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文洽号瞻庭
彭定求从弟。
康熙二十一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左春坊左中允
有《历代山泽征税记》。
清诗别裁集
字文洽江南长洲人
康熙壬戌进士第三人,官翰林院侍讲
维基
彭宁求(1649年—1700年4月23日)字文洽又字瞻廷号约斋
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树市)探花
彭宁求幼年丧父,事母甚为孝顺。
由祖父教授其学业,康熙十六年(1677年)中举,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会试中式壬戌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殿试第三人及第,授翰林院编修
累迁侍读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任会试同考官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彭宁求母亲黄孺人去世,彭宁求回家奔丧。
彭宁求为官清廉,除了每月的官俸之外别无其他收入,这点收入对于一个大家庭的开销而言显得很微薄,彭定求也曾说:“弟虽置身清班,而举家食指所资瘠田不及顷,卜庐复售他姓,仅就旁舍以居。
”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他将居住的房子卖给他人,自己则居住在小的偏房之中。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彭宁求被选为太子顾问,辅导太子学业。
太子看完彭宁求平时诗作,才知道他家里生活条件不好,于是经常给他一些赏赐。
十二月,补翰林院侍读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正月彭宁求进入畅春苑为值,最终积劳成疾,死于任上。
彭宁求禀性淡泊,与世无争,工诗文,善书法。
主要活动
  • 1682年,探花,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陆光熙清末 1878 — 19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8—1911 【介绍】: 顺天宛平人本名惠熙字亮臣
陆钟琦子。
光绪三十年进士
日本士官学校毕业。
归授编修,擢侍讲
宣统三年,由京赴晋。
山西新军攻抚署时,与父同被击毙。
维基
陆光熙(1878年—1911年)本名惠熙字亮臣顺天府宛平县人,本籍浙江省萧山县
清末翰林、官员。
陆光熙之父陆钟琦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官至山西巡抚
陆光熙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中甲辰科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
庶吉士
游学日本,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回国获授编修,擢为侍讲
辛亥革命爆发后,其父陆钟琦准备拼死对抗革命,光熙特从北京赶赴山西
不久当地民军起事,攻打巡抚衙署,父子皆遇难。
清廷追赠三品京堂谥文节
主要活动
  • 1904年,进士,甲辰恩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张曾庆
张曾庆字子余华州人
康熙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
主要活动
  • 1691年,进士
查嗣瑮清 1652 — 17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1733,一作1653—1734 【介绍】: 浙江海宁人字德尹号查浦
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官至侍讲
以弟查嗣庭文字狱事谪戍陕西,死于戍所。
诗比兄查慎行较逊,而亦有可观。
有《查浦诗钞》、《查浦辑闻》等。
查嗣瑮字德尹号查浦海宁人
康熙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
有《查浦诗钞》。
清诗别裁集
字德尹浙江海宁人
康熙庚辰进士,官翰林院侍讲
著有《查浦诗钞》。
维基
查嗣瑮(1652年—1733年)字德尹号查浦
浙江海宁人清朝翰林
嗣瑮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进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讲
清史稿》称其“性警敏,数岁即解切韵谐声。
”工诗,声才可与其兄查慎行齐名。
查嗣庭案发后,嗣瑮也遭牵连,谪戍关西,卒于戍所。
著有《查浦诗钞》、《音类通考》。
清史稿》将其附于查慎行传后。
主要活动
  • 170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