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明朝
曾同亨明 1533 — 1607
维基
曾同亨(1533年—1607年)字于野号见台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进士出身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江西乡试第八名举人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进士
刑部主事
礼部主事,迁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主事,与陆光祖李世达齐名。
隆庆改元,为文选司郎中
太常寺少卿
万历元年(1573年)御史刘台推荐,起为大理寺少卿
历官顺天府,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后来刘台得罪张居正同亨刘台的姊夫,给事中陈三谟将他弹劾。
张居正死后,起用为南京太常寺卿,入为大理寺卿,迁工部右侍郎
督治寿宫,节省浮誇的经费三十余万。
工部尚书,迁南京吏部尚书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告老还乡,两年后病逝,赠少保谥恭端
褚鈇明 1533 — 1600
维基
褚鈇(1533年—1600年)字民威号爱所山西太原府榆次县人,民籍。
山西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二百五十五名进士
工部观政四十五年河间知县隆庆三年(1569年)四川道御史,差巡按陕西六年巡按河南
万历三年(1575年)提学南直隶五年大理寺右寺丞六年左寺丞七年右少卿八年左少卿,本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十一年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本年升大理寺卿十二年工部右侍郎,回籍调理。
二十年原官起用,二十一年右都御史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二十二年九月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漕运二十四年太子少保二十五年回籍养病,二十八年卒,年六十八。
二十九年六月赠太子太保
贾待问明 1533 — 1602
维基
贾待问(1533年—1602年)字学叔别号春容直隶威县城内人。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顺天府乡试第十一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五十名,第三甲第九十七名进士
咸宁知县五年九月考选礼科给事中,历吏科右给事中六年十月刑科左给事中十二月巡视京营,又巡视太仓银库,条奏厘弊八款。
出为怀庆府知府,调松江府
万历六年(1578年)八月升任山西右参政,九年正月山西按察使五月湖广右布政使,十一年二月升左布政
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月南京光禄寺卿,随即在八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十五年丁母忧归,十八年十一月以原官巡抚甘肃,十九年九月回籍听调。
二十二年十一月起为南京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二十三年五月加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二十七年四月右都御史,又兼兵部右侍郎,照旧巡抚
二十九年二月升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照旧巡抚万历三十年(1602年)九月太子少保,给应得诰命,十一月因寒疾病故,终年七十岁。
朝廷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张孟男明 1534 — 1606
维基
张孟男(1534年—1606年)字元嗣号震峰河南开封府中牟县人,祖籍直隶保定府定兴县同进士出身
汝南王张柔九世孙,淮阳王张弘范八世孙。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河南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三十二名,廷试三甲二十五名进士
礼部观政,本年六月广平府推官
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任陕西汉中府同知三年三月顺天府治中四年三月刑部员外郎十一月礼部制司五年六月改任尚宝司丞
当时高拱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妻子是张孟男姑姑。
张孟男在公事外从未因私事和姑父高拱沟通,以至于四年没有提升。
之后高拱被驱逐,其他亲戚均躲闪,只有张孟男高拱到府邸,并送高拱郊区
张居正当政时,起用张孟男南京太仆寺卿,张孟男却不依附张居正,后不被调用。
很久后,张居正被贬,张孟男才升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十四年六月工部右侍郎、掌通政司事
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月刑部右侍郎十二月户部左侍郎十八年八月南京工部尚书南京户部尚书
二十一年四月拾遗请告,辞职归乡。
二十五年起复南京户部尚书三十一年以六年任期考满,加太子少保三十四年五月病卒,赠太子太保
王一鹗明 1534 — 1591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荐曲周人
嘉靖癸丑进士历官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舂陵
维基
王一鹗(1534年—1591年)字子荐号云衢又号舂陵直隶曲周县(今河北省曲周县)城东街人。
同进士出身
初姓杨。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式壬子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五名举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联捷癸丑进士
大理寺观政次年授南京刑部主事
历署郎中,调兵部郎中嘉靖四十年(1561年)福建建宁府知府
因抗击倭寇有功,调任凤阳府知府
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升任河南按察司副使,不久调任山东按察司密云兵备副使,备战宁远
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山东右参政,照旧管理密云。
二年六月升本省按察使七月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五年(1577年)四月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
七年八月兵部右侍郎九年四月左侍郎协理京营,十年丁父忧归。
十三年七月起复,以原官兼右佥都御史、整饬蓟辽边备。
闰九月总督蓟镇保定军务兼理粮饷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
十五年(1587年)四月升任兵部尚书
十九年累疏乞休,八月太子少保,准致仕,九月卒于京。
赠太子太保
郜光先明 1534 — 1586
维基
郜光先(1533年—1589年)字子孝号文川山西长治县人
乙卯(1555年)山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七十三名进士
上海县知县,以治行卓异,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升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贵阳隆庆二年巡按湖广,弹劾辽王十三大罪,又巡按山西,论劾总理屯盐右佥都御史庞尚鹏
隆庆三年(1569年)正月大理寺右寺丞四年(1570年)十月右少卿十二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六年十二月巡抚陕西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以三年考满加升右副都御史三年三月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四年正月阅视蓟保定边务,绘各边形胜图进览,五年(1577年)十二月兵部右侍郎六年六月升本部左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无何,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如故。
九月以母亲去世,回籍丁忧
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一月起原官,总督如故,十三年十一月秩满,加升兵部尚书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如故,十五年加太子少保,予诰命。
闻父南庵公病笃,一恸辄僵不起,以万历十七年四月卒,得年五十有七。
讣闻,诏赠太子太保,予祭四坛,命行人董葬事。
朱赓明 1535 — 1608
维基
朱赓(1535年—1608年)字少钦号金庭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
朝重臣,官至内阁首辅。
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嘉靖四十年(1561年)浙江乡试第八十四名,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十名,廷试二甲七十五名进士,改庶吉士四年三月编修,补充《明世宗肃皇帝实录》纂修官
万历初升修撰,四年六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
五年八月侍讲六年(1578年)二月,以侍读经筵日讲官
时宫中大兴土木,建苑囿朱赓主讲宋史》,极言“花石纲”之害。
万历八年五月左谕德陈经邦典试武举十年七月左春坊左谕德翰林院侍读八月侍讲韩世能主考顺天乡试,九月左庶子十一年二月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九月礼部右侍郎,仍兼侍读学士经筵日讲照旧,十二年四月左侍郎十三年四月会典副总裁十四年改任吏部左侍郎十五年二月以大典告成,加太子宾客十六年九月累官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十七年七月丁内艰去职。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六月起掌詹事府印,二十九年九月沈鲤一同起复,命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三十年四月行取到京,七月太子少保,任内极言矿税之害,又献守成、遣使、权宜三论。
当时沈一贯沈鲤相继罢相,唯有朱赓朝纲独断。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因万历怠政,明神宗已多年未上朝,朱赓连日上疏,但十不能一回,朱赓与群臣乃素服至文华门长跪恳请,终不得命。
御史宋焘等相继弹劾,乃以疾乞休。
是年(1608年)冬十一月壬子,卒于官,赠太保
谥文懿
明史》有传。
王家屏明 1536 — 1604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忠伯大同山阴人
隆庆戊辰进士历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少保文瑞有复宿山房集
赵参鲁明 1537 — 1609
维基
赵参鲁(1537年—1609年)字宗传号心堂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
浙江乡试第六十名。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九十名,二甲第十五名进士
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户科给事中,二年(1574年)十二月因弹劾凶监张进,被降五级,贬职为高安典史
饶州府推官五年三月福建提学佥事七年八月以亲老身病,乞致仕。
张居正死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十一年二月复除福建提学佥事十一月南京光禄寺少卿,十三年八月入为太仆寺少卿,十四年改任通政司右通政左通政,十五年升南京太常寺卿
万历十七年(1589年),以右副都御史福建巡抚,期间严申海禁,捕杀与倭寇勾结的商人。
十九年升迁大理寺卿二十年二月刑部右侍郎三月刑部左侍郎二十一年正月兵部左侍郎十二月吏部左侍郎
二十二年六月吏部尚书陈有年称病乞休,由赵参鲁吏部印,八月南京刑部尚书三十一年十一月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三十五年三月累加太子太保
三十七年三月卒,与祭九坛造葬,谥端简,赠少保
石星明 1538 — 1599
维基
石星(1537年—1599年)字拱辰号东泉直隶大名府东明县城内石家井(今解放街仁义胡同)人,嘉靖己未进士
隆庆时给事中,直言敢谏。
万历朝官至兵部尚书
朝鲜之役不利被革职,下狱瘐死。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会试第275名,三甲八十名进士
行人司行人隆庆元年(1567年)十一月,选任吏科给事中
翌年正月,他因上疏切谏:“陛下为鳌山之乐,纵长夜之饮,极声色之娱。
朝讲久废,章奏抑遏。
一二内臣,威福自恣,肆无忌惮。
天下将不可救。
”结果在金殿上被廷杖六十,罢黜为民。
夫人郑氏误信石星被杖毙,竟触柱而死。
明神宗继位,隆庆六年七月复原职八月尚宝司少卿万历二年(1574年)八月大理寺右寺丞三年五月左寺丞十月本寺右少卿
万历四年三月南京太仆寺卿。
第二年又因言事得罪首辅张居正遭罢官回乡,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才得以复出。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起复为太仆寺卿,八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二年三月清理贴黄,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八月兵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十五年三月工部尚书十六年九月神宗寿宫完工,加太子少保
万历十八年(1590年)三月改任户部尚书十九年八月改任兵部尚书
纳浙人李茂之女为妾,结识沈惟敬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占平壤,明军赴朝鲜增援,日军退守釜山,是为朝鲜之役。
石星以军饷难继,一意主和,派沈惟敬平壤和小西行长谈判,并佯言秀吉恭顺受封。
副总兵杨元弃南原而走,日军逼近汉城
不久,日军破朝鲜闲山岛,万历帝大怒,认为石星有“谄贼误国之罪”。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石星被革职,九月,下狱。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石星瘐死狱中,其妻、子皆发配粤西。
杨时宁明 1539 — 1609
维基
杨时宁(1539年—1609年)字子安号小林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民籍江西鄱阳县人
河南乡试第七十八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名,三甲第七十五名进士
山西曲沃县知县,以治理优异,晋升吏部考功司主事
万历改元张居正执政,前首辅高拱之党被排挤,杨时宁降为两淮盐运司判官,历两浙运判南京太仆寺丞,稍迁南京兵部武选司署郎中主事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十五年八月陕西右参议,转固原道兵备副使,值哱拜兵变,时宁督饷决策,从征有功,赐银币,加右参政衔
二十三年三月陕西奇捷功,加升右布政十月晋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十二月巡抚宁夏二十五年七月以军功升右副都御史,荫一子锦衣卫百户
二十七年五月以阅视叙劳,加升兵部右侍郎衔二十九年三月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等处,三十年闰二月论万历二十七年宁夏二次捷功,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总督宣大,赏银四十两,大红飞鱼服一袭,荫子杨汝敏指挥佥事世袭,十二月以边功加太子少保三十二年四月三年考满,加太子太保三十三年二月考察自陈,令致仕。
十一月太子太傅,由于继任者未至,而虏王再次要求明朝颁赐赏物,杨时宁加以拒绝,并严加兵备,敌酋知道难以冒犯,遂上表进贡鞍马弓矢,表示臣服。
事情平定后,杨时宁辞任归乡,在城西建一别墅,与故旧聚会。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一月去世,赠太保,予祭九坛造葬。
著有《宁夏奏议》、《督抚奏议》、《三边图说》。
温纯明 1539 — 1607
维基
温纯(1539年—1607年)字希文号一斋,更号亦斋陕西三原县人
明神宗万历时期名臣。
嘉靖甲子陕西解元,乙丑进士万历时官至工部尚书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少时为人凝重,不苟言笑。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十六岁时举陕西乡试第一,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会试联捷二百五十一名,廷试三甲五十九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六月山东寿光知县,颇有政绩。
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选授户科给事中三年三月吏科右给事中五月升户科左,四年三月兵科都给事中,以敢言著称。
因与首辅高拱政见不合,十月出为湖广参政,以告病回乡
高拱罢职,六年(1572年)七月起为河南参政,分守南阳
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
升任太仆寺少卿,五年(1577年)四月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十一月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光禄寺卿
七年(1579年)正月,转太常寺卿
因与首辅张居正意见不合,在七月请求养病告老归家。
张居正死后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十一年十二月再次起复为太常寺卿十二年三月大理寺卿六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十五年(1587年)二月,调任户部右侍郎三月左侍郎十七年(1589年)九月以母忧去职。
除丧后,二十年四月起为南京吏部尚书,主持癸巳年(1593年)京察。
事毕,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工部尚书
以父亲老迈,上书乞归家奉养,七月准在籍侍养。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终丧,五月召为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又主持己亥年(1599年)京察。
以争请下考选、罢矿税、释逮系诸臣三事,为朝野所瞩目。
由因于永清、妖书、楚宗三案及乙巳年(1605年)京察,与首辅沈一贯交恶。
不久,三十三年七月被迫致仕。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闰六月初三三原家中去世,年六十九,赠少保谥号“恭毅”。
关于他的事迹,有明萧彦掖垣人鉴》(万历间刊本)卷一五,明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万历三十八年刊本)卷一,清徐乾学《明史列传》(旧抄本)卷七六,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二〇均有专传。
明史》载温纯:“肃百僚,振风纪,允称名臣”。
孙矿明 1542 — 1613
维基
孙矿(1543年4月21日—1613年5月27日)字文融号月峰浙江余姚县(今浙江慈溪)人,锦衣卫官籍,明朝大臣、学者。
隆庆四年(1570年)顺天府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三十二岁登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一名,第二甲第四名进士
吏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十二年二月太常寺少卿
十八年九月起用为太常寺少卿十九年四月右通政十月升为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二十年四月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提督营田军务二十一年七月刑部左侍郎二十二年六月右佥都御史,代顾养谦总督经略二十七年九月,以东征功成,受赏赐。
万历三十二年十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三十三年十一月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三十四年五月,以三年考满,加封太子少保
三十七年九月,以留都天鸣奏闻,因乞求罢,优旨许之。
李廷机明 1542 — 1616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尔张晋江人
万历癸未进士第二,授编修
历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学士,赠少保谥文节,有集。
维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新门外浮桥(今属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人。
万历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嘉靖⼆⼗⼀年(1542年)⽣。
以贡入太学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今北京)乡试第一。
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复第一,以榜眼进士第二,授编修
累迁祭酒,历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廷机受万历赏识,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参预机务,但言路认为他与前首辅申时行沈一贯等私相授受,因而受到不少言官的反对,交章弹劾。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臣论首辅朱赓罪,兼及李廷机,李闭门数月不出,内阁事务都由当时新入阁的叶向高处理。
随后数年一直不断有人上疏攻击,李萌生辞意,卖掉燕京房屋产业,赈济贫苦,并将亲人遣回泉州,自己隐居真武,请求退休足足五年,连续上书120回,皇帝视若无睹,最后李廷机冒罪自行回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皇帝终于准许李廷机致仕。
九月太子太保回籍,居四年卒,赠少保谥文节
明史》本传记其人“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而执政“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
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
李春光明 1542 — 1622
维基
李春光(1542年—1622年)字辉甫号实吾山西平阳府解州人,民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山西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二十八名,三甲进士,授保宁府推官,精明公廉,升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万历十一年十一月陕西按察司副使,晋本省右参政,十七年八月升本省按察使,驻宁夏,十九年三月调补整饬洮岷地方兵备陕西按察使,升陜西右布政使,二十年四月左布政使十一月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赞理军务
二十三年十月右副都御史十一月户部左侍郎,二十五年三月改任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五月叙延镇文武将士功,加升右都御史,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世袭,不久去职听用。
年七十九卒,赐祭葬,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著有《中丞疏稿》。
郭子章明 1542 — 16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618 【介绍】: 江西泰和人字相奎号青螺
自号蠙衣生
隆庆五年进士
累迁至贵州巡抚
万历二十七年李化龙等平播州杨应龙,以功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博览典籍,著述甚多。
有《平播始末》、《郡县释名》、《阿育王山志》、《圣门人物志》、《蠙衣生马记》、《豫章诗话》等。
维基
郭子章(1543年1月29日—1618年8月7日)字相奎号青螺别号蠙衣生江西泰和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史学家、地名学家、文学家、医学家。
郭子章出生于泰和县三十一都(今属冠朝镇)。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乡试第十八名。
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进士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
历任福建建宁府推官,升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
万历十年(1582年)广东潮州府知府,四年后迁四川提学佥事,再迁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福建左布政使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郭子章受命为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与湖广川总督李化龙合力剿灭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消灭了盘踞播州二十九世八百余年的杨氏土司
此后,又多次平定杨氏余党叛乱。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告老还乡。
万历四十年,以前后叙功,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阴一子世袭锦衣卫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逝世,卒年七十六岁,葬故里井坑。
赠太子少保谥文定
于慎行明 1545 — 16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1607 【介绍】: 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
于慎思弟。
隆庆二年进士
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
以疾归。
居正死后复起。
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
累迁礼部尚书
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
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
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
旋卒,谥文定
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
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
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陈于陛明 1545 — 1596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忠南充人
隆庆戊辰进士历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少保谥丈宪有万卷楼
维基
陈于陛(1545年—1596年)字元忠号玉垒四川顺庆府南充县人
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年十七举嘉靖辛酉(1561年)四川乡试第四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名,廷试二甲第七名进士,选庶吉士四年三月编修,充《世宗肃皇帝实录》纂修官,因父亲致仕,扶侍同回四川
隆庆六年京师,以《穆宗实录》成,升修撰。
旋以太夫人去世归乡守制。
万历五年(1577年)以《世宗实录》成,升俸一级。
服阕,十月复除原职,十二月经筵日讲官
八年四月请求回乡省亲。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仍补日讲兼起居注十二年二月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修撰四月会典纂修官十三年八月右谕德张一桂主持顺天府乡试,十二月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四年父亲陈以勤去世,丁忧回乡。
十七年八月复召为日讲官十一月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十九年正月礼部右侍郎,仍掌詹事府印信,二十年正月盛讷礼部会试考试官七月改任吏部右侍郎经筵日讲如故,十月左侍郎教习庶吉士
期间曾上奏册立太子、请万历皇帝能够早朝勤政,但是都没有收到回报。
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八月,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日讲、教习如故。
他跟从父亲时,便勤读国家故实;担任史官时,更是习知典故,于经世之学尤有造诣。
上疏请招集人才,开设史局纂修明朝国史,并兼任副总督官。
万历二十三年夏接替王锡爵,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
疏请亲大臣,起用被罢忠贤(录遗贤)、奖励外吏、核实边饷、储养将才,慎择边吏,又请神宗亟图更始、兴修百业,但是神宗只是称赞却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
(优诏答之,而不能用)。
后来又再三力救因兵部考选军政而被削职的言官。
神宗俱不采纳。
不久,改陈于陛文渊阁大学士,而以甘肃破贼功,加太子少保
是时内阁辅臣计四人:赵志皋张位沈一贯陈于陛,为同年进士,遇事虽无掣肘,但因神宗一再拒谏,上下隔绝,政事久废。
陈于陛为此忧形于色,终日叹息不已。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官,年五十二。
赠太子少保谥文宪
明史》有传。
周嘉谟明 1546 — 1629
维基
周嘉谟(1546年—1629年)字明卿,庠籍湖广汉阳府汉川县,世居承天府景陵县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湖广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进士
户部主事,迁韶州府知府万历十年(1582年)五月四川副使,分巡泸州
累升四川按察使右布政使,三十四年二月转左布政使,三十六年八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四十年七月以平滇寇功,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如故。
四十三年二月平逆有功,且三品六年考满,升都察院右都御史七月接替张鸣冈两广总督
四十五年三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四十七年六月改任工部尚书,四十八年六月改任吏部尚书
天启元年(1621年),加太子太保,得罪魏忠贤,指示给事中孙杰弹劾周嘉谟,同年十一月周嘉谟求退,魏忠贤矫旨批准。
大学士叶向高等请留周嘉谟,不准。
天启二年(1622年)广宁失陷,周嘉谟弹劾兵部尚书张鹤鸣误国。
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忠贤党人周维持又弹劾周嘉谟曲庇王安,遂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被推荐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任上。
少保
汤世隆明 ? — 15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6 【介绍】: 凤阳府凤阳人
汤和后裔。
嘉靖三十九年袭爵灵璧侯
隆庆间协守南京,兼领后府,改提督漕运。
历四十余年,以劳进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