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支” 相关资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四十一卷目录
支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支姓〉
支姓部列传
周
支离益 支期
晋
支法衡 支遁
支亮 支纤
支谦 支雄
唐
支叔才 支详
宋
支允文 支咏〈江南人〉
支渐 支邦荣
支咏〈陜西人〉
元
支渭兴
明
支景善 支茂
支立 支俭
支夔 支荣
支节 支鉴
支琮 支大纶
支如璋 支可大
支如璯 支应瑞
支姓部纪事
施姓部汇考
左传〈定公四年〉
郑樵通志〈以字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施姓〉
四川总志〈氏族谱〉
施姓部列传
周
施父 施伯
施孝叔 施之常
汉
施雠
后汉
施延
吴
施明
晋
施游 施彬
唐
施世瑛 施敬本
施肩吾 施士丐
宋
施昌言 施元长
施坰 施钜
施才 施宿
施迈 施全
施师点 施霆亨
施德懋 施子仁
金
施宜生
元
施合德〈父真祐弟发仔〉 施文胜
明
施显 施礼
施德华 施武
施友 施质
施大节 施槃
施环〈弟琼〉 施溥
施纯 施鲁
施儒 施侃
施峻 施昱
施千祥 施大铨
施观民 施梦龙
施策 施尧化
施鹏 施翰
施凤来 施邦曜
施元徵 施文献
施允成 施一鳌
随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随姓〉
随姓部列传
周 随会 随巢子
汉
随何 随但
随蕃
后汉
随弟
宋
随兴祖 随可仪
明
随清 随鸾
随鶤 随承业
随府 随镐
随孟锦 随潮
随沇
隋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隋姓部列传
后汉
隋昱
元
隋宝 隋安
隋世昌 隋荣
隋直弼
明
隋赟 隋训
隋翥 隋潮
隋不矜 隋自强
隋所居 隋不誇
隋侯珠 隋侯璧
隋惟正 隋良辅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支姓〉
支姓部列传
周
支离益 支期
晋
支法衡 支遁
支亮 支纤
支谦 支雄
唐
支叔才 支详
宋
支允文 支咏〈江南人〉
支渐 支邦荣
支咏〈陜西人〉
元
支渭兴
明
支景善 支茂
支立 支俭
支夔 支荣
支节 支鉴
支琮 支大纶
支如璋 支可大
支如璯 支应瑞
支姓部纪事
施姓部汇考
左传〈定公四年〉
郑樵通志〈以字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施姓〉
四川总志〈氏族谱〉
施姓部列传
周
施父 施伯
施孝叔 施之常
汉
施雠
后汉
施延
吴
施明
晋
施游 施彬
唐
施世瑛 施敬本
施肩吾 施士丐
宋
施昌言 施元长
施坰 施钜
施才 施宿
施迈 施全
施师点 施霆亨
施德懋 施子仁
金
施宜生
元
施合德〈父真祐弟发仔〉 施文胜
明
施显 施礼
施德华 施武
施友 施质
施大节 施槃
施环〈弟琼〉 施溥
施纯 施鲁
施儒 施侃
施峻 施昱
施千祥 施大铨
施观民 施梦龙
施策 施尧化
施鹏 施翰
施凤来 施邦曜
施元徵 施文献
施允成 施一鳌
随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廖用贤尚友录〈随姓〉
随姓部列传
周 随会 随巢子
汉
随何 随但
随蕃
后汉
随弟
宋
随兴祖 随可仪
明
随清 随鸾
随鶤 随承业
随府 随镐
随孟锦 随潮
随沇
隋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
隋姓部列传
后汉
隋昱
元
隋宝 隋安
隋世昌 隋荣
隋直弼
明
隋赟 隋训
隋翥 隋潮
隋不矜 隋自强
隋所居 隋不誇
隋侯珠 隋侯璧
隋惟正 隋良辅
氏族典第四十一卷
支姓部汇考
《郑樵·通志》以国为氏〈荒服之国〉
支氏,《石赵司空支雄传》云,其先月支人也,实西域之国。晋有高僧支遁,字道林,天竺人。后赵有司空支雄。唐有武宁节度使支详。宋朝有支允文,太平兴国登科。又支咏,华州人。《廖用贤·尚友录》支姓
支,合阳,徵音。支姓部列传
周
支离益
按《庄子》: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支期
按《战国策》: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支期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王乃止。晋
支法衡
按《法苑珠林》:沙门支法衡,晋初人也。得病旬日亡,三日而苏活。于是出家,持戒菜食,昼夜精思,为至行沙门。支遁
按《高僧传》:遁字道林,本姓关氏,陈留人。或云,河东林虑人。幼有神理,聪明秀彻。太原王濛甚重之。隐居馀杭山,年二十五出家,讲肄善,标宗会。谢安、殷浩皆著尘外之狎。以晋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终,春秋五十有三。〈按支遁本姓关氏则支非其姓但当时称道林者皆冠支字至目其所居山曰支硎则或系所改之姓亦未可知兹故仍尚友录列之支姓传云
〉支亮
按《高僧传》:支遁、支亮、支纤谓之三支。支纤
按《尚友录》:支谦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纤。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
按《高僧传》:支谦博览经籍,莫不谙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六书,通六国语。时人语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支雄
按《郑樵·通志》:后赵有司空支雄。唐
支叔才
按《唐书·支叔才传》:叔才,定州人。隋末荒馑,夜丐食野中,进母还,为贼执,欲杀之,告以情,贼闵其孝,为解缚。母病痈,叔才吮疮注药。及亡,庐墓,有白鹊止庐傍。高宗时,表异其家。支详
按《唐书·时溥传》:溥,徐州彭城人。为州牙将。黄巢乱京师,节度使支详遣溥西讨。军乱,引还,逐详客馆。宋
支允文
按《郑樵·通志》:宋有支允文,太平兴国登科。支咏
按《吴县志》:咏,登皇祐五年第五甲,同进士出身。支渐
按《宋史·支渐传》:渐,资州资阳人。年七十,持母丧,既葬,庐墓侧,负土成坟,蓬首垢面,三时号泣,哀毁瘠甚。白蛇狸兔扰其傍,白雀白乌日集于陇木,五色雀至万馀,回翔悲鸣若助哀者。乡人观感而化者甚众。支邦荣
按《万姓统谱》:邦荣以中奉大夫直秘阁,任扈州刺史。支咏
按《万姓统谱》:咏,华州人,宝祐进士。元
支渭兴
按《万姓统谱》:渭兴,长宁人。至顺初进士,官至中奉大夫、四川行省参政。善属文,别号龙溪。所著有诗集。明
支景善
按《广东通志》:景善,阳江县人。以文学荐辟,任本县训。支茂
按《浙江通志》:茂字宗衍,嘉善人。幼孤,弟荣甫三岁。母陈守节教子。母殁,茂遵遗命,不析居异财,历四十馀年。后贡吏部,授乐安丞,奉府督租。有王某者贫,欲鬻女以偿,茂代输之,女绘像祀。子立,正统中举人。支立
按《万姓统谱》:立字中夫,嘉兴人。事母孝,举乡试,历翰林院孔目,与罗一峰友善。敦本为己,深于经学,号支五经。支俭
按《淮安府志》:俭,沭阳人。儒学廪生。成化初丁父母忧,朝夕悲号不已,蔬食水饮,庐墓终制。知县上其事,旌表。支夔
按《山西通志》:夔,闻喜人。成化丁未进士,历南京户部郎中,升成都知府,改袁州。所至政声大著,以清廉称。支荣
按《广东通志》:荥,阳江县人。成化乙卯乡举,任桂林教授。支节
按《昆山县志》:节字德符,嘉靖间贡生,任绍兴训导。支鉴
按《昆山县志》:鉴字汝同,性整洁,坐一室,日作小楷百字以为常,间画细筱涧蒲,颇极幽致。支琮
按《昆山县志》:琮字敬将,庠生。家贫,事母甚孝,每冬寒,母不能寐,尽以己衣覆之,自暖其足。周文襄时抚吴中,厚赒恤之,后以岁贡任南京留守卫经历。支大纶
按《万姓统谱》:大纶,苏州人,隆庆辛未进士。支如璋
按《昆山县志》:如璋,万历四年中顺天乡试。支可大
按《苏州府志》:可大,字有功,昆山人。万历甲戌进士,授礼部仪制司主事,贵戚大珰请乞事,可大介介自持,屹不可动。张居正欲引为铨曹,辞不受。出为广东提学副使,移疾归。起为浙江提学,历江西参政、应天府丞,升湖广巡抚。时宦者陈奉恣横不法,欲搆大狱,可大揭其诈。称陛辞密语,狱乃解。请告归。支如璯
按《浙江通志》:如璯,号小白,嘉善人。蚤年以制义擅名,后肆力于经国之业。尝上书岳司马元声,指陈朝政五条。晚奉母高隐。所著有《砚亭诸训》。支应瑞
按《万姓统谱》:应瑞,进贤人,万历丁丑进士。支姓部纪事
《唐书·王世充传》:世充祖西域种,号支颓耨,后徙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粲为庶妻。颓耨子收从之,冒粲姓。施姓部汇考
《左传》
《定公四年》
定公四年,刘文公合诸侯于召陵,将长蔡于卫,卫侯使祝佗私于苌弘曰:闻诸道路,不知信否,若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之兄也。先卫,不亦可乎,子鱼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郑樵·通志》以字为氏〈鲁人字〉
施氏,姬姓,鲁惠公之子,公子尾字施父,其子因以为氏。齐有施之常,仲尼弟子。汉有博士施雠。《廖用贤·尚友录》施姓
施,吴兴徵音。《四川总志》《氏族谱》
施氏,谓鲁施孝叔之后。唐友谅从僖宗入蜀不归,居岷山下。七世孙光祚始居成都碧鸡坊。又三世,庭臣、德修同登宣和第,从兄弟也。庭臣,高宗朝为中书舍人,晚居潭州,卒。德修尝除将作簿,兼秘书丞,出守洋、邛二州,除简州,卒。子次卨、次尹,皆以赏得官。次尹官至朝请大夫,今传其子坤之,昔登绍兴第,曰晋卿,又德修从子也,庭臣子渊然、仲舒,登绍兴第,位至司农少卿,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文字。子棐,又世其科。渊然虽不显,以文称于时。初,庭臣置田二顷,赡宗族之贫。徽猷阁直学士胡公寅为之记,其族至今赖之。施姓部列传
周
施父
按《左传·桓公九年》:冬,曹太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太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太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施伯
按《史记·鲁世家》:庄公八年,齐公子纠来奔。九年,鲁欲内子纠于齐,后桓公,桓公发兵击鲁,鲁急,杀子纠。召忽死。齐告鲁生致管仲。鲁人施伯曰:齐欲得管仲,非杀之也,将用之,用之则为鲁患。不如杀,以其尸与之。庄公不听,遂囚管仲与齐。齐人相管仲。施孝叔
按《左传·成公十一年》:声伯之母不聘,穆姜曰:吾不以妾为姒,生声伯而出之,嫁于齐管于奚,生二子而寡,以归声伯,声伯以其外弟为大夫,而嫁其外妹于施孝叔。施之常
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之常,字子恒。汉
施雠
按《汉书·施雠传》:雠字长卿,沛人也。沛与砀相近。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后雠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及梁丘贺为少府,荐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后汉
施延
按《谢承·后汉书》:延字君子,蕲县人。明五经、星官风角。家贫,尝到海盐,赁作半路亭以养母。时冯敷为督邮,到县,知其贤者,下车,入亭,请与饮食,脱衣与之,饷钱不受。顺帝徵拜太尉,年七十六薨。吴
施明
按《吴志·陈武传》:武子表以父死敌场,求用为将,领兵五百人。表欲得战士力,倾意接待,士皆爱附,乐为用命。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明乃首服,具列支党。表以状闻。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晋
施游
按《万姓统谱》:游,宜春人。仕至太常博士、安乐将军、九江太守、宜春侯。施彬
按《万姓统谱》:彬,吴兴人。历官尚书左丞,信安、义兴二郡太守,封中蠲侯。子平畿,官至尚书。唐
施世瑛
按《尚友录》:世瑛字玉华,安吉人。勇断有才气。大业中,天下扰攘,乃率宗族乡邻弟子聚粮自守。闻唐高祖起兵,领众归附。拜洮州刺史,赐赉优厚。施敬本
按《唐书·施敬本传》:敬本,润州丹阳人。开元中,为四门助教。太常博士集贤院修撰。踰年,迁右补阙、秘书郎。施肩吾
按《尚友录》:肩吾,分水人。有诗名。元和中举进士,退隐洪州西山,终身不仕。所著有《文集》十卷。后遇旌阳,授以丹方,竟得仙去。施士丐
按《尚友录》:士丐,吴人,以诗名,兼通《春秋》。在太学十九年为博士。韩愈铭其墓云:先生明毛诗,通春秋左氏传,朝士大夫。从而执经考疑踵于门。子友直,县主簿。次友谅,斋郎。宋
施昌言
按《宋史·施昌言传》:昌言,字正臣,通州静海人。举进士高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后以太常博士召试馆职,不中选,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安抚淮南,还,以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迁三司度支副使,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言事者以为滨、棣等六州河可涉,宜有城守,诏昌言与杨怀敏往视。怀敏以为当城如边,昌言曰:六州地千里,又河数移徙,城之甚难而无利。非便也。或请于麟、府立十二砦以拓境,又诏昌言与明镐、张元度可否,昌言以为:不当事无利之砦,以重困财力。就除知庆州。在州所为不法,降知华州。历知沧州、河阳,移河北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应天府,又知延州。召还,会塞六塔河,以为都大修河制置使,辞,勿许,加枢密直学士、知澶州,以便役事。河决,夺一官知滑州,又知杭州,加龙图阁学士,复知滑州。以老求罢,乃以知越州。至京师,卒。施元长
按《万姓统谱》:元长,宣城人。天圣中进士,累迁两浙提点刑狱,论鉴湖不可为田甚悉。后知洪州,有惠政,建学校,定立章程,以德业镇俗。施坰
按《武进县志》:坰字林宗,以太学上舍,登崇宁第。时方创辟雍,自郓州教授召为直学,迁太学博士。宣和末,除江东提刑,朝命凿银林河通大江,调役繁兴。坰虑导江入浙,苏秀必受漂溺,患亟。抗疏,寝其役。徽宗下诏奖谕,进秩一等,寻除右正言,辞不就。出持宪江浙福建,守信州,皆有能声。绍兴十二年,除礼部侍郎,后以敷文阁待制终。施钜
按《万姓统谱》:钜字大任,武康人。政和间登第,累官参知政事,清约自持,无声色之好,卒年九十一。施才
按《万姓统谱》:才,贵州人。自发解历,任郡倅宣,募洞蛮贼有功,因入对。徽宗问南方风物,才曰:道德一而风俗同。进朝散郎,为永州太守。施宿
按《万姓统谱》:宿字武子,长兴人。为馀姚知县,宿兴废举坠,加意风教,市田置书,教诲学者。姚北濒海,岁役民修堤,民甚苦之。宿为石堤建庄田二千亩,以备修堤之役,功与前令谢景初同称。施迈
按《江阴县志》:迈,绍兴四年以朝散郎知江阴军。时赋重民贫,财用窘迫,计所入不供所出十之六。又积欠官钱二十四万馀贯,且大军移屯,税场住罢,商旅不行。遂下及蠃蚌、蔬茹,空船往还亦皆有税。迈疏请于朝,愿定中数,以宽民力,言极谆恳。施全
按《宋史·秦桧传》:绍兴二十年正月,桧趋朝,殿司小校施全刺桧不中,磔于市。施师点
按《宋史·施师点传》: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未上,丁内艰。服除,为临安府教授。乾道八年,兼权礼部侍郎,除给事中。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仪者以亲王将至,命师点退位,师点屹立。不肯少动。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九年,使还,有言其事于上者,上嘉叹不已。十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复诏兼参知政事,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三年,辞兼同知枢密院事。权提举国史院,权提举《国朝会要》。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五年春,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泉州,继除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二年,除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三年,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有奏议七卷、制槁八卷、《东宫讲议》五卷、《易说》四卷、《史识》五卷、文集八卷。〈按孝宗乾道凡九年淳熙凡十六年传中乾道九年后有十年至十四年而十四年后又有五年其间错缪殊甚据本纪淳熙八年施师点使金则乾道为淳熙之误淳熙十五年知枢密院事施师点罢则五年为十五年之误无疑而史家乃前后错缪眩乱人目兹特为之考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