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节悯太子哀册文 初唐 · 李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六
维景云元年十月朔日。节悯太子梓宫启自鄠杜。
粤某日。将陪窆于定陵
礼也。蜃卫初列。
凤仙将远。阅少海而不留。
赴穷泉而莫返。皇帝怀副君之大义。
降犹子之深慈。饰忠烈于逝者。
备哀荣以送之。汉幄虚侍。
周墙肃事。思台空筑。
幽埏永閟。金相兮玉裕。
揆行兮旌能。峻节兮无泯。
芳声兮有恒。其词曰。
素云流祉。白水贞祥。
祀及百代。威加万方。
勃焉家国。赫矣皇王。
子攸降。乾男以将。
迈德诞灵。怀文抱质。
汉台占雨。秦宫近日。
敏对不偫。能言罕匹。
艺该百变。词含六律。
朝霞自举。夜月尝游。
醴荐推穆。书成重邹。
典戎仙卫。作牧神州。
是谓元子。光膺孟侯
少阳正位。太学知道。
春诵夏弦。尊师敬老。
荣承玉匕。宠殷瑜佩。
三善不忘。四章旋逮。
过阙则下。入庙斯趋。
曰仁与孝。终始不渝。
圣敬日跻。温文岁广。
望高周副。才优魏两。
周事有伦。出言无党。
政成中外。声溢天壤。
邪臣作蛊。匹夫知惋。
不顾身尤。将夷国难。
忠义斯仗。谋猷是断。
获戾宫朝。归魂霄汉。
白驹过隙。苍蝇止藩。
水逝西沼。霜彫北园。
鹤阙谁驭。鸠里徒冤。
瞑目于此。伤心讵论。
呜呼哀哉。去日沦晖。
前星坠彩。形神溘谢。
德音如在。物是人非
年移运改。圣朝延鉴。
徽章有待。有待伊何。
庆逢开辟。延鉴伊何。
恩隆典册。即鸣凤之冈岭。
启占乌之隧宅。人辞中垒之
鸟思平陵。地如伊水。
山连纪市。嗟委化于仙期
欲问安于神理。五营成列。
万国咸酸。挽铎朝喝。
旌麾晓寒。指牵牛以南渡。
乘饮龙而北傃。顾青舍兮非
掩元扉兮大暮。昔之来矣银榜铜楼。
今之往兮旷野荒邱。冉冉兮辰促。
苍苍兮道悠。惟声华与纯懿。
比金石而恒留。呜呼哀哉。
节悯太子谥册文 初唐 · 睿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九
维景云元年岁次庚戌十月戊寅朔二十九日景午。皇帝若曰。
咨尔故皇太子重俊业隆继体。
才膺守器。辨日高视晋储。
防年遐吞汉两。抚军监国
皇基攸固。齿冑问安。
圣图惟永。顷以谗邪浸润。
恩礼疏薄。外迫伊戾之谋。
中启骊姬之谮。彼则凶计斯甚。
摇动元良。尔乃诚心密运。
扫除悖德。兴晋阳之甲。
以罪荀寅。拥汉阙之兵。
而诛赵虏。呜呼。
逆首虽殄。凶党未清。
属投杼生疑。乱兵旋及。
朕代天理物。推亡固存。
近剿四凶。缅怀三善。
言徵备礼。以慰冥魂。
银榜山门。画堂泉室。
三年遂远。上宾之驭不留。
千载犹生。全节之名长在。
存著徽烈。殁有馀裕。
志业若此。痛悼良深。
宜加宠号。用旌不朽。
今册谥尔曰节悯太子。魂而有灵。
嘉兹茂典。呜呼哀哉。
和恩皇后哀册文710年11月2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景云元年岁次庚戌十月戊寅朔二十日丁酉。和恩皇后魂归于仙灵宫之寝殿。
十一月戊申朔二日己酉。招祔于定陵
礼也。皇帝翼翼而承洪绪。
亲亲而居宝位。痛终鲜于棣华。
哀不从于竹泪。祔自姬册。
招因汉图。神既来兮云之际。
神将往兮山之隅。象物中严。
容车外设。閒奇香兮霭如在。
委微烬兮空若灭。当四海之遏音。
延六宫而告诀。有司忝直清之寄。
奉旨宣方大之烈。其词曰。
乾道元亨。川维永贞
德由覆合。功伫载成。
帝典攸正。人伦则厚。
以光虞嫔。思媚京妇。
贵冑昌演。华宗庆膺。
书藏乃命。符得而兴。
展我之媛。惟皇之出。
主家选容。师氏练吉。
觞贺紫掖。軿归朱邸。
俭而中规。荣必循礼。
□□觏止婉兮娈兮。陈诗佩玉。
执事裁袿。姜后通言。
卫臣知行。是修密静。
能服庄敬。芬若吐。
华若李秾。光摇采翟。
歘同飞龙。房乐悬而莫御。
国风咏而犹广。岂娥灵之有凭。
而化羽之无像。呜呼哀哉。
业隆于祀。尊名冠于升唐。
披丽人之金屋。见仙鸟之瑶筐。
才窈窕兮时已逝。事蹉跎兮夜不旸。
潜太虚以灭景。长自依乎清光。
万邦攀于晏驾。七月会于同轨。
往寓集青之台。今招洒丹之水。
上仙厌俗以求故。内则在阴而追美。
无不之兮有来。长作合于神理。
对桥山之坠舄。垂渭溪之造舟。
偫动观而雨泗。柔明进而烛幽。
呜呼哀哉。听鸣鸡以徒奏。
悲服马以空发。箫鼓还兮遗朔风。
翳兮吐微月。归陵其永閟。
绝柘馆而靡寻。资谓德之良史。
图配和之徽音。呜呼哀哉。
唐中宗孝和皇帝谥议册文710年10月13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景云元年岁次庚戌十月戊寅朔十三日庚寅。摄太尉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上柱国宣城郡开国公姚珽等上议曰。
臣闻圣人极天下之赜以象其物。宜成天下之文以察其时。
变加于百姓之谓德。刑于四方之谓风。
德也者。动于神明。
风也者。由于教化。
原始见则。名合道先。
知终存义。迹因行表。
其来尚矣。伏惟大行应天神龙皇帝缵武之命。
允文之基。肇承于宥密
以至乎缉熙。若乃含青云之符。
耀赤光之瑞。履顺而一夷险。
安贞而再潜跃。由是恭于三朝。
服兹四罪。徯予之始。
而无改旧物。若之初。
迁周而有膺新命。虔匹夫蒸蒸之思。
爱于文武。豫大帝庚庚之占。
友于王季。既而三年谅阴。
九族敦叙。免丧问道。
穆乎天子之容。退朝藏密。
怡若家人之礼。功收其成不以微。
刑济其宽不以大。谠词所不忤。
谗说所不入。约躬而厚物。
尽下以推人。翱翔乎儒雅之林。
经启于文章之囿。不伤麛卵。
不夭卉木。体仁也。
行于蛮貊。暨于陪台。
施惠也。酌中衢之樽。
不竭也。陈太庙之器。
不盈也。故能百宝用。
四灵臻。嘉禾神芝
日献于府。柔远格。
怀荒至。名驹钜象。
岁填于牧。方采原陵之露华。
感而通梦。遂扬昊坛之烟燎。
严以配尊。然后心游绝冥。
神寄恺乐。在云台之上。
希夷于真谛之门。追汾水之阳。
缥缈乎列仙之馆。岂图变生氛沴。
凶遘霄极。歘凭玉以大渐。
顾遗弓而上迁。所以函夏攀援。
人神哀戚。龙攒既启。
鸟耘逾慕。礼彻三献。
北有因山之名。法崇二言。
南有至郊之议。谨按谥法。
慈惠爱亲。博施备物。
皆曰孝。安人缉众。
推贤让能。皆曰和。
夫孝以爱亲。和以安人
是则宪先王之典谟。垂后裔之光烈者。
盖天之所称矣。请上尊谥曰孝和皇帝
庙曰中宗。谨议。
泗州普照寺重修大圣殿淳祐三年十二月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八、《可斋续藁前》卷五
僧伽大士唐龙朔中西国来,置寺于临淮,灵迹显著甚异,以景龙四年三月三日荐福寺灭度
中宗敕有司漆其色身,与置普照。
国朝严奉尤盛,中堕夷落,遄归职方。
边城蹂躏之馀,齐人破碎,寺亦堙圮,仅存一宇,以覆像设,壁拆屋漏,风摇雨漂,通梁空中,嵬将压坠,万众无所瞻仰。
刺史窘于捍敌,束于治财,缓而不省者数政矣。
鲍侯治泗之明年,五谷穰熟,边境用宁,既德大士之阴相,乃辍俸于其褚中,为荒度之基,宾校民庶,胥乐檀施,庸直、陶瓦、竹木之费以缗计者二十三万九千八百有奇,公帑之积无取也。
凡为正殿五间,东西翼屋二间,殿后为三间,以奉白衣普陀像。
殿前又益一间,又为僧俗膜拜梵呗之所。
素壁海山涌出,胶漆泥布,塑为化人应现之像。
飞檐斗栱,摩空戛云,旃檀沉水,彩画装铰,墙壁瓦砾,化成诸天,万人作礼,目视森耸。
闰八月乙亥蒇事,九月癸亥毕工,十月戊子设无遮大会,合盱、泗两郡军民以落之。
不可思议,甚希有也。
呜呼!
兵革斗争之祸,黔首割裂之惨,天未悔祸,其何能救!
惟大雄氏以慈悯故,广护尔众生于大怖畏,尔众生善念才至,恶业随灭,大士往昔过去劫,诱暴福良,德有考于是邦,尽未来世,念念相续,固应冥赞是邦之人,俾乐生兴事,共为王民,脱鞭箠刻烙之愁毒。
令侯崇信展诚,以答大士之贶,亦求以惠利于泗人,岂徒为是观美之具而已!
始侯之来也,视京庾,按营堞,料丁壮,缮防具,老练度程,百废具兴,即其馀力,尚及兹宇,谓之非才,可乎!
初役予辍材以倾之,伻来谒祠,于是始为记。
侯名义,高密人
淳祐三年十二月庚寅
右二记旧稿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