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1972
人物库2443
古籍库89356
活动2626
诗文库
朝奉郎致仕晏子中墓志铭绍定元年十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晏子中之墓,谁其尸之?
臭味之同,亲契之厚,必予也志子中墓者。
然方二竖侵陵,救死之不暇,疾病则乱,岂能发潜德以诏后世?
顾请者不已,姑抚状以叙其略。
子中姓晏氏,讳大正,庆历宰相临淄元献公五世孙。
自幼力学,与寒士游处。
太学以胜己者为师,月书季考之外,宗涧瀍之学,论当世事体,极有本末。
丁卯戊辰间,天子既讨擅兵误国之罪,以和戎息民。
小使既遣,匈奴有桀心。
好事者抟手无策,乃欲函致建议者之首,械送归附者之众,臆决附和,不为中国虑。
子中锐然发愤,上书阙下,率同舍争之,以为大失人心,重损国体,载之史册,贻笑万世。
是时子中奏名礼部,当脱去场屋,不以茍得为喜,而以国论为忧。
议虽不行,识者韪其勇。
及对策赐第,擢入乙科,调永州司户参军
以学问临政,郡倚为重。
凡所剖决,既获事情,而处心坦夷,不以才自恃。
零陵阙,摄事年馀。
洗涤吏奸,蠲除横歛,决累年留滞之讼,为台府所推。
好讼之徒,不得骋其辩。
秩满论荐,又辟为成都府路都钤干官,兼入大幕,为制垣所重。
同列过自表襮,不屑意职业,独以受人罗致,思所以报效。
军国利害,朝夕必究心。
参阅案牍,询究弊政。
及被檄按视边琐,尽识山川险要,知诸将能否,裨赞其长,不遗馀力。
类省差充检点试卷官,尤称鉴裁。
所取词赋策论,悉为闻人。
戊寅敌兵大入,夺我皂郊,统兵官战没,关外汹惧。
大帅出驻益昌,子中驰至天水,督诸将力战,斩其大首领号三府相公者,麾印悉具,兵甲不可胜计。
子中当改秩,可以解组。
独念同来宾客稍稍东归,置大帅西陲,义应尽力,迟留幕下,一身之利害不恤也。
既授京秩,主管袭庆府东岳庙
二年书满,调泽州长沙县
地大事繁,久失检柅,奸胥揽户,囊橐财赋。
而下户贫民,追逮受楚。
子中下车之初,首剔其弊。
一月之后,尘去鉴明。
上官贤重之,已上荐牍。
一岁之间,庭无留讼。
广学宫以养士,新听事以临民。
方将耸动观瞻,冠伦诸邑,而昊天不吊,子中以微疾逝矣。
生于淳熙戊戌九月壬午,终于宝庆丁亥六月甲寅,享年才五十。
讣闻,得进一阶,为朝奉郎
曾祖绅,故朝请郎通判德顺军,累赠宣奉大夫
妣胡氏,赠硕人
祖孝称,未娶早没,以弟奉直大夫、知永州、累赠正议大夫孝本之子益为子;
妣翟氏,宜人
父益,故文林郎、知复州景陵县,赠通直郎
妣黄氏,赠孺人
子中生相门,簪缨相接,崭然露头角,无一毫世禄气习。
人物伟岸,议论淳实,稠人广众中似不能言者。
而又天资好友,立志廉俭。
景陵既没,同产皆早世,选族子贤者为兄后,姊妹之未嫁者皆得配名士,族党子弟贫不能学者,极力教之。
蜀幕号丰腴,历之者皆为富家翁。
子中取之既廉,又以给族人之在西州者,其后几不能归,治装于大帅之手,而后得行。
寓居临川,即僧舍之廊庑为室。
有田仅数十亩,卖其半以赴长沙
及没,不能迁柩,而台府极力济之。
视今之仕者为何如哉!
西边自中兴以来,权归吴氏,总饷者听命焉,未至乏供。
及开禧变故之后,王人之权始重,与制垣抗衡。
然而权出吏手,钱入私门,茍逭目前,未有孰何之者。
子中既被檄巡边,边无宿储,宣限有阙,缇衣不饱。
子中虽不敢言,而王人捉衿见肘,不能自安,造为谤言,日与戎司相水火,竟逐其帅。
其后北骑果来,饥卒自溃。
制总二司,始大不咸,乃至互申朝省,纵臾台评,而两司寮属始有为法受恶者矣。
子中已脱选,尚未旋祝釐岱宗,舆论惜其无辜,归怨馈饷。
今鸣琴一岁,又止于此,曰命也夫,非馈饷者之所为也。
豫章赵氏,封孺人
子男一人,瑰,习儒业。
女五人,长为某之子士兖之妇,以承务郎、前监江陵府沙市镇
次适从事郎、新袁州分宜县主簿张应龙,次适同郡黄应翔,馀未行。
将以绍定元年十月己酉葬于临川县长乐乡南冈之原,祔祖茔也。
始予知子中名,接职事于湘中而不及见。
持节益昌,子中因边事过我,知其本末。
校文类省,又适共事。
见其器识宏远,议论忠厚,于是始结姻好,非泛然邂逅相遇者。
既为之志,又从而为之铭,其辞曰:
吁嗟乎子中,赫赫乎,烨烨乎,其家世也。
谦谦乎,抑抑乎,其自持也。
切切乎,孜孜乎,其力学也。
浩浩乎,瀚瀚乎,其笔力也。
磊磊乎,落落乎,其建议也。
凛凛乎,粲粲乎,其官业也。
隐隐乎,谹谹乎,其声望也。
衮衮乎,岌岌乎,谓不可量也。
渺渺乎,茫茫乎,何其夺之遽也。
喑喑乎,哑哑乎,善良褫气也。
岐岐乎,嶷嶷乎,幸哉犹有子也。
亡侄三十郎葬志宝庆元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昌谷曹某,有侄士志,乃吾弟彦继长子。
自吾卜居城下,吾弟守旧庐,营横舟数楹以佚老,隔以大江,会聚有时日。
顾吾喜士志可教,每夺以自随,士志亦从容二父间,谓从吾学也。
积习既久,骤有声于行辈。
词赋体要,尝以魁乡举;
论策识时务,有美有箴。
馀事为诗,为乐府,又馀事作词。
诗贵骈俪,援笔立就,不蹈世俗尘腐语。
及退飞礼部,再试乡举,考官得其所对策,过以贾、董许之。
至申号差舛,乃不得入解名。
识者高其人品,不论得失,户外之屦纷如也。
今上即位,不知其老伯不可,误以兵部侍郎召。
辞至三不得免,议欲行矣。
呼士志谕之:「吾行不挈累,惟汝与吾子士兖俱往」。
士志无难色,买舟治装,约会湖口县
宝庆改元之初,联棹以进。
仲月入都城,馆于井亭桥张木瓜巷,旦而入局,日与士兖送我于中门。
出局而归,则复于是而迎我。
午而饭,夕而饮,则与士兖坐侧,问朝家近日事体,与今日出处本末,又足为我助。
至季月之九日,则吾先祖妣陈夫人之讳日也。
式假斋居,晓坐堂上,闻童仆有异声,即而观之,则士志忽踣地,不知其受病处也。
面目如常人,特口不能语。
医者以为證恶,无所措其技,犹以为不然,踰时不可救。
呜呼痛哉!
日与我言,未尝失次序;
退省其私,未尝有痛楚。
前夕与士兖对榻而卧,环以群仆,亦不改常度也。
晨起谓士兖,言不过讶今日寒甚而已,已而奏厕,不及门而颠。
人之盛壮暴亡,未有若此甚者。
其人本无病,而数止是耶?
将实有病,而不见于外耶?
与其才而不使粗见于斯世,天之夺之,与其所以祸吾家者亦酷矣!
不幸而与之俱来,使之客死。
又幸而吾不入局,亲其医而不效,使吾无所怨咎也。
横舟爱此子,吾不忍讣者且数月。
旅其柩于北关崇果僧舍,至八月而后买舟,知其终不可不言也。
遣士兖与其弟士凭,集诸从兄弟护送之以归,至初冬而后至。
将以十一月甲申葬于家西三里枫林之西胁。
呜呼痛哉!
士志字持可,年三十七,母与继母皆黄氏。
始娶母党,生二女而卒,女亦皆不育。
再娶王氏。
柩既还家,横舟命其长弟士宪、次子钟郎主其祀矣。
吾先君讳某,故左从政郎,赠通奉大夫,妣黄氏,太安人,赠硕人,为士志之祖考妣。
吾祖讳某,祖妣段夫人、陈夫人,为士志之曾祖考妣。
世为南康军都昌县清化乡韩田里龟山人。
无以寓吾哀也,书其实以志之。
莱人歌 先秦 · 无名氏
《左传》曰:哀公五年秋齐景公卒。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锄、公子阳生来奔。莱人歌之曰:
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士不与谋。
师乎师乎。何党之乎(○《左传》哀公五年传。《史记》齐世家。《御览》五百七十。《诗纪前集》一。)
河梁歌 先秦 · 无名氏
 押阳韵
《吴越春秋》曰:句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句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车。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诗》曰:
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
阵兵未济秦师降。诸侯怖惧皆恐惶。
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
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吴越春秋》十。《诗纪前集》二。○逯案。《吴越春秋》原注云。案《史记》年表。句践二十五年。是为秦厉共公六年。此书为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非也。由句践二十五年上距秦桓公之卒。盖一百有六年矣。桓公当作厉共公云云。《诗纪》即据此直改秦厉公。○逯案。《吴越春秋》。后汉时短书小说。本不注意年限。勿庸为之改正。今仍照原文作秦桓公。)
渡黄河用渔洋先生 其二 清 · 纪迈宜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天汉浮槎讵可登,双丸跳荡此中腾。
千帆疾下真如鸟,十月初寒未试冰(杜诗:“黄河十月冰。”。)
觅渡声传樵径月,鸣镳目断猎围鹰。
明朝更访夷门道,独向荒烟酹信陵
夏令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周语》中,单襄公引《夏令》。韦昭曰:「《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
书瑞粟图下淳熙十二年十月 南宋 · 陈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二、《严陵集》卷九
淳熙十有二祀,皇帝将以冬日至郊见上帝。
明年,太上圣寿八十,预于十二月朔奉上尊号册宝,用正月一日行庆寿礼。
天地并贶,神灵欢喜,产祥效祉,不知状名。
维时严陵实太上之潜藩,今日之辅郡,乃生瑞粟,错落原隰。
或一茎而两穗三穗,至于九穗;
或一穗而两歧三歧,至于五歧。
嘉祥创见,目所未睹。
视周禾之异亩同颖,汉谷之一茎六穗,殆异世而同符。
岂非以谷粟者,常庖之所需,奉盛之所告,厚民生而示至和,皆于此乎见之?
今圣主事天事亲,两尽其诚,而又务农重谷,轸于渊衷,宜其叶气薰蒸,蔚为嘉瑞,不于草木而于谷粟,不于庶邦而于潜藩近甸,列歧骈穗,昭然以彰厥符,不亦休乎!
公亮属守兹土,因邦民来告,不敢辄隐。
既图之闻于朝,以备国史之登载,复锓石郡斋,为一时之光云。
乙巳十月既望,知严州军州事陈公亮题。
乞以解宗道等守护米脂寨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七
米脂寨降,其寨正当冲要,南直绥德,北捍银夏,粮储器甲万数不少,全藉得力使臣守护。
乞以东头供奉官宗道为寨主,右侍禁思齐监押,前汉州司法参军郑翚为主簿
麻女吃多革已补借职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捕获西界伪枢密院都案官麻女吃多革,熟知兴灵等州道路、粮窖处所及十二监军司所管兵数,已补借职,军前驱使。
重建贡院淳熙十三年三月 南宋 · 陈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二、《严陵集》卷九
严陵为今三辅,士风日隆。
顷当大比,应诏者已三千人。
郡旧有贡闱,夹于两寺之间,其地湫隘喧嚣,其栋宇卑陋浅窄,不惟不足以容,殆非朝家严科制、崇儒礼士之意。
然而郡治濒溪,每遇海潦之溢,则渰浸城市,居民奔迸迁避,往往即官守佛庙而群处焉。
予被命初,首访是邦利病,咸指水害为急,特未有以宾兴之所言者。
比至往觇之,而气象萧索若是其甚,大以弗称为恐。
窃谓避水所急也。
取贤敛材之宫尤不可缓也,得一贤人;
则天下被其福,得一才士,则天下蒙其利。
使予固欲得高爽地,筑室数百间,为吾民避水计,而民不雅驯,与其区区惟水是防,孰若一新礼闱以振士气,使它时贤能由此而出,将均其施于四方,岂是水之足虑!
万一交流暴涨,有所未免,不妨斯民蚁赴而蜂屯,庶几一举两得焉。
谋既定,会婺守待制洪公迈以召命经筵馆于是,因以见勉。
于是相阴阳,审面势,得地于州序之西偏,计其广袤,适足以当堂庑之地。
层峦前列,秀气可揖,崇岗后峙,旺势岿然,真角才战艺之场,摛藻振奇之地。
同僚观者,咸曰休哉。
乃鸠工度材,授以规模,政事馀隙必声督之。
别驾二三公,既日相从于蓁丛中,而诸邑佐,又悉能劝相,率富室之乐教者,以助其直,亦可以知众心所乡矣。
经始于乙巳之孟冬,迨丙午王正告成,费不病夥,役不叹劳,为屋凡二百间,内外大小略备。
檐楹飞耸,梁栋屹立,望其中则俨如,视其傍则翼如,井井绳绳,端若天造而地设焉。
或谓其地盖熙丰间贡士所,司谏江公公望尝于此取兵级。
兵寇后文记不存,无以考證,岂好事者附会其说,以张斯举乎?
不然,则废兴各有时,信非偶然者,因以记于其末。
淳熙丙午三月一日朝请郎、权知军州兼管内农事、借紫陈公亮记。
浚仪赵仟之书。
乞令勿杀戮效顺人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效顺人已刺「归汉」二字,恐诸路其在臣后者一例杀戮,乞赐约束。
得西人谷窖事奏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蕃官三班差使麻也、讹赏等十月丙寅于西界德靖镇七里平山上得西人谷窖大小百馀所,约八万石,拨与转运司河东转运司
夜泊大滩 明 · 李达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夜缆泊滩下,水村霜气凝。
枯查拾沙渚,爨火乞渔灯。
病客孤舟梦,寒江十月冰。
辞家今几日,黄帽是亲朋。
蕃汉弓箭手等支马事奏元丰五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宋会要辑稿》兵四之一一(第七册第六八二五页)
乞以永乐败折汉蕃弓箭手,及再招填得力人,逐名支马一匹,不纳元买价,依旧给马口分田。
敬斋嘉泰三年十月 宋 · 林宗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七、民国《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卷四
嘉泰三年春括苍汤公以贰卿来牧姑孰,下车三日,问学宫当振新而洗陋者,诸生悉疏以闻,亟捐钱三十万为养士费。
既乃葺奠楹,拓射圃,植射亭,饬祭器,按冕服韠舄不如法者易制之。
先是春秋释菜,繇别乘而下,凡奠献之官致斋无所,士避舍以馆之,礼弗称甚。
公曰:「是匪典之阙耶」!
讲堂东庑外,地荒于沮洳,即命畚筑加隆焉。
屋之凡五楹,区为八室,敞其中为轩,规摹高伉,窗户靖深,位序整秩,面揖槐斋,背頫蕖沼,尘迥趣闲,于以雪烦襟、澄纷虑为宜。
七月辛未落成,公环视有喜色,扁之曰「敬斋」。
戒严扃鐍,时启闭,以待上丁之致斋者。
王仲淹夫子庙,出而歌曰:「大哉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夫子之力也」。
用是夫子之祀达于天下,与社稷等,从事于豆笾者宜如何!
洋洋虖如在其上,必见所与祭者,岂直瞻夫偶像之谓哉!
神之精神顾祭者之精神何如耳。
用志端凝,千古不隔,毫发有间,觌面亦忘。
敬斋以定之,致斋以齐之,颛致其精纯而不杂者,可以对越矣。
身心如一之谓敬,思不出位之谓敬,拳拳服膺之谓敬。
斋宿于是者,齐其不齐而一于敬焉,周旋两楹之间,庶乎温良恭俭逊者如将见之矣。
不然,登降俯伏之既其容,荐羞奠酌之既其物,此心不足以昭对,如礼何?
甚非公命斋之意也。
公名硕,字仲孙
十月望日,从政郎、差充太平州州学教授林宗放记并书。
当涂县题名记开禧元年十月 宋 · 林宗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七
昌黎韩愈氏记蓝田丞壁,视他作尤为奇倔,余三复不能尽解。
且丞之职于邑无不当问,崔斯立日哦松间,何为哉?
岂以噤不得施,遂泯没从事于此耶?
是则斯立于其职漫不加省,姑与时低徊,聊以卒岁焉耳,退之不应为斯立曲笔如是。
意者有感而云,愚不能识也。
使涖官者一切不问,但从秦之大夫,与子猷所谓此君者寄傲终日,曹事当尽付之高阁矣。
锡山君仲华则不然,志刚而气和,泛应而有守。
贰令当涂也,不谢事以为高,不侵事以为能,智刃周游,终不出于其位。
居无几何,事丝粟以上斩斩就条理,令不以为逼,吏不敢睨视,概之斯立,孰为得乎!
丞于兹邑者,旧不记名氏,仲华访求吴君谦以下,得十有八人,将列而识诸壁,属余书岁月,余不得辞也,因以疑于韩愈者质之。
宋开禧元年十月记。
按:康熙太平府志》卷三六,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岭南物产图六十二韵(图为林元嵩画,梁药亭有诗。今摹本为吴觐笔)癸丑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六
范公志虞衡,稽生状草木。
岭外物产多,瑰异骇心目。
我昔官其地,吏事困案牍。
但翻城旦书,奚暇尔雅读。
景色失交臂,自笑吏也俗。
何期归田久,粤产翻盈簏。
一帙没骨图,历历见南隩。
诗画两名家,前辈留遗躅。
彷者吴延陵,追摹极繁缛。
开函首螺贝,大小非一族。
斑斓骈百宝,宛委旋九曲。
次第到花鸟,晁采炫丽瞩。
马缨披午风,佛桑映朝旭。
六出栀子花,梵天号薝卜。
红蕉宜绮疏,幽兰称空谷。
荔枝及龙眼,珍可荐奁盝。
赤白两鹦鹉,慧黠过鸲鸲。
罗浮五色雀,合队成锦簇。
麻姑遗仙裙,化蝶如车辐。
鹧鸪啼軥辀,翡翠飞熠煜。
最后蚌吐珠,光摇海波绿。
伴以珊瑚枝,水底燃绛烛。
使我冰雪胸,顿起溪壑欲。
神哉技至此,知费几管秃。
黄筌应汗流,徐熙定心服。
而我抚卷罢,遍翻岭海录。
觉此尚挂漏,试为数更仆。
匝地青簩𥯨,漫山红踯躅
十月开缃梅,四季霏丹粟
伽㑲夜有光,陀利晓逾馥。
椰子酒满杯,桄郎面论斛。
雷柚大如瓜,扶蔗粗于轴。
一节为舟,茄三岁出屋。
有蠹堪贡,偕蚁并鬻。
媚草情必钟,笑花容可掬。
蜜有波罗甜,绵岂班枝燠。
植物既瑰奇,飞走更纷郁。
孔雀彩自炫,鵔鸃力善触。
吉了巧能言,朱来啼似哭。
水犀角在鼻,石羊胆藏足。
果马三尺高,犦牛一峰独。
饥蛟猛取虎,蚺蛇馋吞鹿。
带箭鸟拖尾,吐绶鸡赘肉。
风猩得风活,火鼠入火宿。
下至喘耎伦,种类益繁复。
牡蛎坚筑墙,蛤蜊贱供蔌。
玳瑁缬纹匀,虾蟆锦袄蹙。
禾虫汁可羹,土蛹乳堪漉。
嗜蚬或改名,食蚝矢弗告。
肪嫩柱是瑶,腹腴珧名玉。
西施舌微吐,杨妃乳新浴。
朐䏰紫引长,彭亨白出缩。
蛤蚧脰能鸣,蟾蜍眉有毒。
虎蟹壳杯深,龙虾须杖矗。
嘘气蜃楼幻,驾浪鲎帆速。
蜈蚣皮鞔鼓,陀蚌甲拒镞。
鲸脊高山邱,鳄牙劘人畜。
斯皆南海滨,阳明所孳育。
语非齐谐怪,事可诺皋续。
已入埤雅编,何妨画笥蓄。
曷不增作图,更写百十幅。
吾当再挥毫,倒尽便便腹
夜雨 明 · 徐居正
五言律诗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二○第二十五
十月萧萧雨,通宵未肯晴。
惊残孤枕梦,滴碎故乡心。
灯影迷窗影,松声和竹声。
拥衾坐无寐,历历数寒更。
御史何正臣黄颜不须回避举主蔡确元丰二年十月 北宋 · 李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九(第四册第三六○三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台官虽令官长荐,然皆陛下召对以为可者,然后命之,取舍在陛下,不在所举。
今欲回避,不过以为恩有所在矣。
舍公义而怀私恩,此小人事利者之所为。
今选为台官者,必以其忠信正直,足以备耳目之任,傥以区区之嫌,遂使回避,则是以事利之小人待陛下耳目之官,此尤义理之所不可者也。
道中感怀 明 · 李达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龙泉鸣吼匣中悲,十月西风两鬓丝。
黄叶满山秋寺废,白沙连渚小桥危。
孤帆过后千峰夕,匹马行时百草衰。
牢落故居空入梦,乱藤疏竹有茅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