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2519
人物库2447
古籍库89356
活动2625
诗文库
夏令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周语》中,单襄公引《夏令》。韦昭曰:「《夏令》,夏后氏之令,周所因也。」)
敔既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
隹王十月,王才成周,南淮乃迁,及内伐浪昴参泉裕敏阴阳洛。
王令敔追御于上洛。
(未详。旧释𢜦)谷,至于伊班马□(榜)(𢦏,伤也。即下禽馘百。)首百。
执嗘卌□(杂)孚人三百。
(啚)于□(艾)白之□(旂□,即于张,仲簠□形相近)
于□衣□(𧦞,即誧)
复付乃君,隹王十又一夕(月),王各于成周大庙,武公入右敔,告禽馘百嗘。
卌王蔑敔历事尹氏受□(釐)
敔圭鬲币贝五十朋,易田于□五十,田于早五十田。
敔敢对㻛天子休,用乍𱀵既,敔𠀠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钟鼎款识》。)
莱人歌 先秦 · 无名氏
《左传》曰:哀公五年秋齐景公卒。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锄、公子阳生来奔。莱人歌之曰:
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士不与谋。
师乎师乎。何党之乎(○《左传》哀公五年传。《史记》齐世家。《御览》五百七十。《诗纪前集》一。)
河梁歌 先秦 · 无名氏
 押阳韵
《吴越春秋》曰:句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句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车。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诗》曰:
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
阵兵未济秦师降。诸侯怖惧皆恐惶。
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
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吴越春秋》十。《诗纪前集》二。○逯案。《吴越春秋》原注云。案《史记》年表。句践二十五年。是为秦厉共公六年。此书为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非也。由句践二十五年上距秦桓公之卒。盖一百有六年矣。桓公当作厉共公云云。《诗纪》即据此直改秦厉公。○逯案。《吴越春秋》。后汉时短书小说。本不注意年限。勿庸为之改正。今仍照原文作秦桓公。)
国风·豳风(今陕西邠县一带) 七月(陆曰: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成王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大师述其诗为豳国之风焉。)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七月九月授衣
一之日二之日
无衣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
同我妇子至喜。(一章)

七月九月授衣
春日,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
女心公子同归(二章)

七月八月
,取彼
以伐远扬女桑
七月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为公子裳。(三章)

四月五月
八月十月陨萚
一之日,取彼狐,为公子
二之日其同,载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四章)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九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鼠,塞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五章)

六月七月葵及八月枣。
十月,为此春酒,以寿
七月八月九月
,食我农夫(六章)

九月圃,十月
黍稷穋,
嗟我农夫,我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宵尔
亟其乘屋,其始百谷(七章)

二之日冲冲三之日纳于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十月
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称彼兕寿无疆(八章)
按: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采薇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
采薇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之故。
不遑之故。(一章)

采薇采薇,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载饥载
未定,靡使归聘(二章)

采薇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
王事靡盬不遑
忧心,我行不来(三章)

维何,维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
岂敢定居一月(四章)

驾彼四牡,四牡
君子所依,小人所
四牡象弭
不日孔棘(五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六章)

按:采薇六章,章八句。
杕杜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杕杜》,劳还役也。
有杕之杜,有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一章)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二章)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四牡征夫不远。(三章)

匪载匪来,忧心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止,征夫迩止。(四章)
按:杕杜四章,章七句。
金匮 其四 西周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
民谏曰:「孟冬凿山陵,是泄天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
以为妖言杀之。
期年,芩山一旦崩为大泽,水深九尺,山覆于谷,上反居下,耋老谏而杀之。
汤率诸侯伐之(《艺文类聚》三,《御览》二十七,又七十二《路史。后纪》十四)
伐吴命令 其十四 春秋末越国 · 越王勾践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五
二十一年十月,命国人曰:「吾将有不虞之议,自近及远,无不闻者」。
复命有司与国人曰:「承命有赏,皆造国门之期。
有不从命者,吾将有显戮」。
自齐献书燕王 其二 战国东周 · 苏代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
是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
秦取天下,非行义也。
暴也。
秦之行暴于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寡人积甲宛,东下随,知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
王乃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
楚王为是之故,十七年事秦。
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大行。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
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
韩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
我下枳,道南阳、封、冀,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强弩在前,铦戈在后。
决荥口,魏无大梁
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
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
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魏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
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
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
已得安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罪。
秦欲攻齐,恐天下救之,则以齐委于天下,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
有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
已得宜阳、少曲,致蔺、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
残均陵,塞𫑡隘,苟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
魏弃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𫑡隘为楚罪。
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
赵得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
兵伤于离石,《史记》作谯石,遇败于马陵,而重魏,则以叶、蔡委于魏。
已得讲于赵,则劫魏,魏不为割。
困则使太后穰侯为和,羸则兼欺舅与母。
适燕者曰:「以胶东」。
适赵者曰:「以济西」。
适魏者曰:「以叶、蔡」。
适楚者曰:「以塞𫑡隘」。
适齐者曰:「以宋」。
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
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陆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
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
西河之外、上雒之、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半。
秦祸如此其大,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战国策》三十: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燕王燕昭王不行。又见《史记。苏秦传》)
择立吴王高帝十二年十月 西汉 · 汉高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吴,古之建国也。
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后,朕欲复立吴王,其议可者(《汉书·高纪》下)
项羽十罪高帝四年十月 西汉 · 汉高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吾始与俱受命怀王曰:「先定关中者王之」。
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也。
矫杀卿子冠军自尊,罪二也。
当以救赵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也。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财,罪四也。
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也。
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也。
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也。
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与,罪八也。
使人阴杀义帝江南,罪九也。
夫为人臣而杀其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馀罪人击公,何苦乃与公挑战(《汉书·高纪》上)
封赐周勃等诏文帝元年十月 西汉 · 汉文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吕产自置为相国吕禄上将军,擅矫遣灌将军婴将兵击齐,欲代刘氏。
婴留荥阳弗击,与诸侯合谋以诛吕氏。
吕产欲为不善,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谋,夺吕产等军,朱虚侯刘章首先捕吕产等,太尉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诏入北军,典客刘揭身夺赵王吕禄印。
封太尉勃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
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
典客揭阳信侯,赐金千斤(《史记·文纪》,又见《汉书·文纪》,首有「前」字。)
令列侯之国诏文帝二年十月 西汉 · 汉文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一
朕闻古者诸侯,建国千馀,各守其地,以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靡有违德。
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繇教训其民。
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汉书·文纪》)
奏驳公孙臣汉应土德议 西汉初 · 张苍
 出处:全汉文 卷十四
汉乃水德之始,河决金堤,其符也。
冬始冬十月,色外黑内赤,与德相应,如公孙臣言,非也(《史记·封禅书》)
孝文帝乐诏景帝元年十月 西汉 · 汉景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二
制诏御史: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
闻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
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孝惠酎,奏《文始》、《五行》之舞。
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
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遂群生;
减耆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
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肉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
朕既不敏,不能识。
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
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
其为孝文皇帝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
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为礼仪奏(《史记·文纪》、《汉书·景纪》)
雨雹对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四
元光元年七月京师雨雹,鲍敞问董仲舒曰:「雹何物也,何气而生之」?
仲舒曰:「阴气胁阳气,天地之气,阴阳相半,和气周回,朝夕不息。
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
故谓之正阳之月。
阴德用事,则和气皆阴,建亥之月是也。
故谓之正阴之月。
十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
疑于无阳,故谓之阳月
诗人所谓『日月阳止』者也。
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于无阴,故亦谓之阴月
十月以后,阳气始生于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
阴气转收,故言消也。
日夜滋生,遂至四月纯阳用事。
四月以后,阴气始生于天下,渐冉流散,故云息也。
阳气转收,故言消也。
日夜滋生,遂至十月纯阴用事。
二月八月,阴阳正等,无多少也。
以此推移,无有差慝,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则熏蒿歊蒸,而风雨云雾,雷电雪雹生焉。
气上薄为雨,不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
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
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
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
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
其寒月则雨凝于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焉。
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
雹霰之至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
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
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
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
电不眩目,宣示光耀而已。
雾不塞望,浸淫被洎而已。
雪不封条,淩殄毒害而已。
雪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
露则结味而成甘,结润而成膏。
此圣人之在上,则阴阳和风雨时也。
政多纰缪,则阴阳不调,风发屋,雨溢河,雪至牛目,雹杀驴马。
此皆阴阳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
敞曰:「四月无阴,十月无阳,何以明阴不孤立,阳不独存邪」?
仲舒曰:「阴阳虽异,而所资一气也。
阳用事,此则气为阳;
阴用事,此则气为阴。
阴阳之时虽异,而二体常存,犹如一鼎之水,而未加火,纯阴也。
加火极热,纯阳也。
纯阳则无阴,息火水寒,则更阴矣。
纯阴则无阳,加火水热,则更阳矣。
然则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
但是阳家用事,阳气之极耳。
麦枯,由阴杀也。
建亥之月为纯阴,不容都无复阳也。
但是阴家用事,阴气之极耳。
始生,由阳升也。
其著者,葶苈死于盛夏,款冬华于严寒,水极阴而有温泉,火至阳而有凉焰,故知阴不得无阳,阳不容都无阴也」。
敞曰:「冬雨必暖,夏雨必凉,何也」?
曰:「冬气多寒,阳气自上跻,故人得其暖,而上蒸成雪矣。
夏气多暖,阴气自下升,故人得其凉,而上蒸成雨矣」。
敞曰:「雨既阴阳相蒸,四月纯阳,十月纯阴,斯则无二气相薄,则不雨乎」?
曰:「然,纯阳纯阴,虽在四月十月,但月中之一日耳」。
敞曰:「月中何日」?
曰:「纯阳用事,未夏至一日
纯阴用事,未冬至一日
朔旦夏至冬至,其正气也」。
敞曰:「然则未至一日,其不雨乎」?
曰:「然,颇有之,则妖也。
和气之中,自生灾沴,能使阴阳改节,暖凉失度」。
敞曰:「灾沴之气,其常存邪」?
曰:「无也,时生耳。
犹乎人四支五脏,中也有时。
及其病也,四支五脏皆病也」。
敞迁延负墙,俯揖而退(《古文苑》)
封禅文 西汉 · 司马相如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二、文选卷四十八
伊上古之初肇,自昊穹兮生民。
历选列辟,以迄于秦。
率迩者踵武,逖听者风声。
纷纶威蕤,湮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
继韶夏,崇号谥,略可道者七十有二君。
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
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已。
五三六经载籍之传,维风可观也。
书曰:「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因斯以谈,君莫盛于唐尧,臣莫贤于后稷
后稷创业于唐尧,公刘发迹于西戎文王改制,爰周郅隆,大行越成,而后陵迟衰微,千载亡声,岂不善始善终哉!
然无异端,慎所由于前,谨遗教于后耳。
轨迹夷易,易遵也;
湛恩厖鸿,易丰也;
宪度著明,易则也;
垂统理顺,易继也。
是以业隆于襁褓而崇冠于二后。
揆厥所元,终都攸卒,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也。
然犹蹑梁父,登泰山,建显号,施尊名。
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羡,旁魄四塞,云布雾散,上畅九垓,下溯八埏。
怀生之类,沾濡浸润,协气横流,武节猋逝,迩狭游原,遐阔泳沬,首恶郁没,晻昧昭晢,昆虫闿泽,回首面内。
然后囿驺虞之珍群,徼麋鹿之怪兽,导一茎六穗于庖,牺双觡共柢之兽,获周馀珍放龟于岐,招翠黄乘龙于沼。
鬼神接灵圉,宾于閒馆。
奇物谲诡,俶傥穷变。
钦哉,符瑞臻兹,犹以为德薄,不敢道封禅。
盖周跃鱼陨航,休之以燎。
微夫此之为符也,以登介丘,不亦恧乎!
进让之道,何其爽欤?
于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譓,诸夏乐贡,百蛮执贽,德侔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浃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
泰山梁甫设坛场望幸,盖号以况荣,陛下谦让而弗发。
挈三神之欢,缺王道之仪,群臣恧焉。
或曰且天为质闇,示珍符固不可辞;
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甫罔几也。
亦各并时而荣,咸济厥世而屈,说者尚何称于后,而云七十二君哉?
夫修德以锡符,奉命以行事,不为进越也。
故圣王不替,而修礼地祇,谒款天神,勒功中岳,以章至尊,舒盛德,发号荣,受厚福,以浸黎元。
皇皇哉此天下之壮观,王者之卒业,不可贬也。
愿陛下全之。
而后因杂搢绅先生之略术,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寀错事。
犹兼正列其义,祓饰厥文,作春秋一艺。
将袭旧六为七,摅之亡穷,俾万世得激清流,扬微波,蜚英声,腾茂实
前圣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
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
于是天子俙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
迁思回虑,揔公卿之议,询封禅之事,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
遂作颂曰: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甘露时雨,厥壤可游。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嘉谷六穗,我穑曷蓄?
非惟雨之,又润泽之。
非惟遍之我,汜布护之。
万物熙熙,怀而慕思
名山显位,望君之来。
君乎君乎,侯不迈哉!
股股之兽,乐我君圃。
白质黑章,其仪可嘉
旼旼穆穆,君子之态。
盖闻其声,今亲其来。
厥涂靡从。
天瑞之徵。
兹亦于舜,虞氏以兴。
濯濯之麟,游彼灵畤。
孟冬十月,君徂郊祀。
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盖未尝有。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采色炫耀,焕炳煇煌。
正阳显见,觉悟黎蒸
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
厥之有章,不必谆谆。
依类托寓,喻以封峦。
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圣王之德,兢兢翼翼。
故曰于兴必虑衰,安必思危。
是以汤武至尊严,不失肃祗,舜在假典,顾省阙遗,此之谓也。
改元大赦诏元封元年四月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制诏御史: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惧不任。
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修祠大一,若有象景光,屑如有望(此三语《汉书》作「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施,著见景象,然如有闻。)
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而后禅,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此下《汉书》有「其以十月元封元年」)
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复博、奉高蛇丘历城无出今年租税。
其大赦天下,如乙卯赦令。
行有过毋有复作,事在二年前,皆勿听治(《史记·封禅书》,又褚补《武纪》作「依依震于怪物」,又略见《汉书·武纪》。)
巡边诏元封元年十月 西汉 · 汉武帝
 出处:全汉文 卷四
越东瓯,咸伏其辜;
西蛮北夷,颇未辑睦。
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汉书·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