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晋王书谢度人出家 南北朝末隋初 · 释智顗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二
切以今月嘉辰,菩萨应世,奉为至尊皇后,报恩功德,镕写灵像,度人出家。
现在因缘,福业无量。
使五沙弥为弟子,辄当恭旨,作说戒师,年岁既小,别须和尚,必选名德,为作依止。
并赐法衣,即于众前,欢喜顶戴。
沙门某敬白。
七月十九日(同上)
册段宝元越州都督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四
维显庆三年岁次戊午七月辛巳朔十九日己亥
皇帝若曰。
于戏。
夫成俗康邦。
寄深于岳牧。
宣风阐化。
任重于循良。
惟尔银青光禄大夫洛州长史段宝元。
体量凝整。
理怀贞赡。
总务仙台。
能官著于纲纪。
分司棘署。
令德表于平反。
三川之野。
允敷声绩。
九江之地。
爰资镇抚
是用命尔为使持节都督越台括婺泉建六州诸军事越州刺史
尔其勤加恤隐。
勉思为政。
审之以刑狱。
驭之以公平。
革剽悍之风。
归淳质之轨。
钦兹宠命。
可不慎欤。
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711年3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府君讳骘
字成骘
范阳方城人也。
张祖曰挥。
帝轩之允。
肇勋弦木。
锡姓上矣。
诗有卿士孝友。
史有留侯世家。
八叶至东汉司空皓。
公子宇。
北平太守
始居范阳
四叶至西司空华。
公子韪。
散骑常侍
乃侨江左
孙太常
复归河洛。
河东有司空砦。
洛阳散骑里。
司空府君
十二代不失仁义矣。
王父讳弋。
周通道馆学士
考讳恪。
无禄早世。
府君茕生遗育。
四代单绪
家世尚儒。
不及伯鱼之训。
外祖为理。
遂读皋陶之书。
明法饶阳长子二尉介休主簿洪洞丞。
以所愿乎下事乎上。
以所愿乎上交乎下。
反身与人。
何往不顺。
台选贞白。
覆囚山南。
人谓是行有典刑矣。
昊天不吊。
年五十二。
调露元年十二月乙卯
捐背于县
夫人长乐县太君冯氏。
父威。
蓝田丞。
敬修法度。
践涉图史。
顾复幼孤。
将就成立。
家道不殒。
夫人是赖。
享年七十有二。
倾背于东都康俗里第。
光圭说不天。
夙遭闵凶。
又集荼蓼。
先王制礼。
不敢从灭。
景龙二年七月己酉
安厝于万安山阳祔。
从周制也。
惟先君不禄俸不奉亲。
不机杼不资身。
僚旧无鸡黍之接。
况非其类乎。
族姻无鱼菽之受。
况其人吏乎。
是全其高而善其独也。
过四十始阅六籍。
观诗得之厚。
观书得之恒。
观乐得之和。
观礼得之别。
观春秋得之正。
观易得之元
曰。
君子多乎哉。
事斯一言而已矣。
每诵道记。
三复三宝。
曰。
至人之心。
有以垂世。
又闻之太夫人云。
吾有子五十载。
非其疾无一日之忧。
先夫人亦云。
吾事夫子三十年。
耳无忤声。
目无暴色。
先君子之违世也。
其忧恋者。
尊门在殡欤。
圣善在堂欤。
我诸孤无日敢忘。
王母终养
二祖封崇。
亦尚克家成遗训矣。
若夫安亲孝也。
宜家义也。
翼子慈也。
轨迹隐乎含光。
故当代䍐耀。
馨香发乎潜德。
故明神终劳。
先大夫久而益荣。
没而不朽盖此。
景云二年
天子嘉侍臣之匪躬。
念前人之蕴德。
二月乙巳诏曰。
故官某。
毓德高迈
藏器下僚。
代载儒雅。
家传清白。
河东佐邑。
长不欺之风。
山南覆囚。
溢无冤之听。
徂谢永久。
邱坟不饰。
启兹令允。
贞事先朝。
宜崇追远之恩。
以表扬名之志。
可赠使持节丹州刺史
王泽漏乎泉壤。
国礼崇乎宗庙。
汉帝论士。
恨不见李牧之为人。
曾子思亲。
泣无逮楚王之厚禄。
道存运往。
痛矣馀悲。
缅寻前哲之所以闻无声于四海。
视不见于百代者。
匪铭颂欤。
桓麟蔡邕
其则不远。
呜呼。
霜露交积。
松槚滋深。
兄弟永怀。
相顾将老。
伯虎岂敢掩大人之清。
陈季方何足知家君之德。
小子衔恤
非曰能文。
莫假辞于他者。
务传信于我也。
铭曰。
猗严考。
用元妙。
体太和。
竭高志。
贞夫一。
戒其多。
孝于亲。
正于家。
形于训。
清厥心。
晦厥迹。
畏厥闻。
宝如何其。
谦俭孝慈。
皇哉褒德。
永世有词。
府君墓志铭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二
府君讳骘
字成骘
姓张氏
其先晋人也。
晋分。
家世相韩。
韩灭。
留侯为汉谋主。
至宇。
范阳太守
因居其郡。
及华。
博物亚圣。
司空
府君司空十二代孙也。
曾祖讳俊
河东从事
大父讳弋
字嵩之
通道馆学士
考讳恪。
未仕即世。
先君四代早孤。
单门茕立。
宗祀之不绝如线。
府君襁褓衰麻。
鞠育舅氏。
而炳太和之纯嘏。
远庆之洪允。
庇身礼乐。
发言忠信。
小无不戒。
大无不慎。
终日乾乾。
远于悔吝。
灵根颠而还植。
祖德坠而复振。
加以好学不倦。
问一反二。
道机元键。
罔不幽探。
外王父大理丞某。
重世为士。
府君传其宪章。
博施精理。
年十九。
明法擢第。
解褐饶阳
王母忧去职。
夫人少而守义。
老而无子。
因心创巨。
事不忍言。
丧纪之数。
加人一等。
服阕。
调长子尉。
介休主簿洪洞丞。
太夫人在堂。
官求近便。
故累徙而不进也。
内清净以化人。
外平反以悦亲。
不乐归美。
而善隐德。
故下车无赫赫之声。
所去有遗爱之恋。
有旨差覆囚山南。
輶轩所历。
全济甚众。
府君以律有违经背礼。
著妨难十九篇。
书奏
帝下有司。
而删定之官。
党同妒异
竟寝其议。
道之将废也欤。
命也。
臧仓其如命何。
调露元年秋
奉使晋阳
遇疾辇归。
药祷无降。
冬十二月大渐。
九日乙卯
弃背于县
春秋五十有二。
光圭说不天。
总角在疚。
明年春
奉輤稿殡于河东
赖夫人抚养孤藐。
躬加训授。
男习文雅。
女工组绣。
姻不失亲。
官复其旧。
景龙元年秋
封长乐县太君
夫人故蓝田丞威之女也。
享年七十有二。
是岁十一月戊申
倾背于东都康俗里第。
于戏哀哉。
靡瞻靡依。
何怙何恃。
二年七月己酉
克葬我先公。
夫人合祔焉。
从周制也。
初议葬。
小子梦度景于万安山南孤堆东峰之下。
淮南宏公相地。
曰。
是山为华盖。
冈为蟠龙。
龙者大人之德。
孤者王侯之称。
卜梦协兆。
何善如之。
乃定坟茔。
创宅兹所。
小子衔恤。
志之幽础。
系曰。
钦若古训。
时惟皇考。
翕和三光。
希圣二老。
清有世业。
俭为身宝。
弥纶典宪。
思缉王道。
佐彼四邑。
人用不扰。
生我曷后。
弃我曷早。
闵予髫发。
遭家不造。
鸤鸠在
其子在棘。
母氏圣善。
示我显则。
命服天朝。
封邑旧国
荣未卒岁。
哀巳匝域。
泣血思亲。
昊天罔极。
孤之华盖土龙蟠。
连冈四绕带林峦。
朝日吐耀远峰攒。
微风夕发过蕙兰
石室固护泉火寒。
灵幽谒奉神欢。
寿宫深静永闲安。
缘迁祔请令子弟营护状817年4月20日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御史大夫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权德舆。右。
臣亡祖松柏。先在东都。
臣幼年流寓江都。夙衅钟罚。
亡父母于润州安厝。今岁在丁酉
是商姓通年。取四月二十日润州启举。
七月十九日于东都迁祔。臣孤单零丁。
早失严训。宠荣累集。
霜露感深。至于岁时。
难遇吉便。常恐忽先犬马。
莫展私诚。伏以守土理戎。
不敢自求营护。欲遣子弟专往。
不敢不先事上闻。谨录奏闻。
李司徒830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维太和四年岁次戊戌七月癸酉朔十九日辛卯中大夫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内从表弟朝请大夫少府监上柱国李翱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相国兴元节度司徒李公。
惟公之生。树名制节。
忠贞谅直。天下所仰。
惟公之殁。遭罹祸乱。
冤愤痛酷。天下所知。
虽千万其言。终不能尽。
故兹奠次。但写私诚。
居易进士时。以鄙劣之文。
蒙公称奖。在翰林日。
以拙直之道。蒙公扶持。
公虽徇公。愚则受赐。
或中或外。或合或离。
契阔绸缪。三十馀载。
至今豆觞之会。轩盖之游。
多奉光尘。最承欢惠。
眷遇既深于常等。痛愤实倍于众情。
永诀奈何。长恸而已。
情兼中外。分辱眷知。
绵以岁时。积成交旧。
敢申薄奠。庶鉴微衷。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南岳陀和尚802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代宗时。有僧法照国师。乃言其师南岳大长老有异德。天子南向而礼焉。度其道不可徵。乃名其居曰般舟道场。用尊其位。公始居山西南岩石之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茹草木。其取衣类是。南极海裔。北自幽都来求厥道。或值之崖谷。羸形垢面。躬负薪槱。以为仆役而媟之。乃公也。凡化人。立中道而教之权。俾得以疾至。故示专念。书涂巷。刻溪谷。丕勤诱掖。以援于下。不求而道备。不言而物成。人皆负布帛。斩木石。委之岩户。不拒不营。祠宇既具。以洎于德宗。申诏褒立。是为弥陀寺。施之馀则与饿疾者。不尸其功。公始学成都唐公。次资川诜公。诜公学于东山忍公。皆有道。至荆州。进学玉泉真公。真公授公以衡山。俾为教魁。人从而化者以万计。初法照庐山。由正定趣安乐国。见蒙恶衣侍佛者。佛告曰。此衡山承远也。出而求之。肖焉。乃从而学。传教天下。由公之训。公为僧凡五十六年。其寿九十一。贞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终于寺。葬于寺之南冈。刻石于寺大门之右。铭曰。
一气回薄茫无穷。
其上无初下无终。
离而为合蔽而通。
始末或异今焉同。
虚无混冥道乃融。
圣袖无迹示教功。
公之率众峻以容。
公之立诚教其中。
服庇草木蔽穹隆。
仰攀俯取食以充。
形游无极交大雄。
天子稽首师顺风。
四方奔走云之从。
经始寻尺成灵宫。
始自蜀道至临洪。
咨谋往复穷真宗
弟子传教国师公。
化流万亿代所崇。
奉公寓形于南冈。
幼曰宏愿惟孝恭。
立之兹石书元踪。
祭九宫祝版不称臣奏 中唐 · 舒元舆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
七月十八日。祀九宫贵神。
臣次合监前件祭职。当检察礼物。
伏见祝版九片。臣伏读既竟。
窃见陛下亲署御名。及称臣于九宫之神。
臣伏以天子之尊。除祭天地宗庙之外。
无合称臣者。王者父天母地。
兄日姊月。而贵神以九宫为目。
是宜分方而守其位。臣数其名号。
太一天一招摇轩辕咸池青龙太阴天符摄提。此九神于天地犹子男也。
于日月犹侯伯也。陛下尊为天子。
岂可反臣于天子之子男耶。臣窃以为过。
纵阴阳者流言其合祀。则陛下当合称皇帝遣某官致祭于九宫之神。
不宜称臣与名。臣实愚瞽。
不知其可。伏缘行事在明日鸡初鸣时。
成命已行。臣不敢滞。
伏乞圣慈异日降明诏。命礼官详议。
冀明万乘之尊。无所亏降。
悠久误典。因此可正。
招安府敕 后晋 · 晋高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六
魏府城马步诸军将校员寮节级军将长行参佐官员僧道百姓等。朕以范延光明宗旧臣。
与朕素敦分义。因开怀而舍释。
果沥恳以归明。君臣之义宛然。
金石之言无改。亦繇诸军将士。
参佐职员。同输归向之诚。
共感怀柔之道。备观忠孝。
深所叹嘉。将遍示于渥恩。
宜先行于慰抚。表予大信。
安尔众心。应在城官员将校长行
今日巳前。罪无轻重。
一切不问。范延光巳除授郓州节度使
赐铁券。封本郡王
孙汉威等将校。等第除授防禦团练刺史
巳各别行制敕。命使往彼。
宣赐恩命。仍令各取便路赴任。
恩命未到閒。仍且委薛霸充都巡检使
乔谨充副巡检范延光赴任后。
即可取便路发赴所任。其馀将帅参佐官吏随职员。
并一一分析名衔奏闻。当议各加渥泽。
其应在城马步军将厅子指挥散员亲从左右义勇先锋。并入马直马步人神勇弩手郑韬张进手下兵士。
并薛霸王建遣诸色将校衙队名额军都。并升为侍卫亲军排连。
所有今年冬衣见阙绵数。巳指挥杨光远
收寨内绵。勘会俵散。
应有先被张从宾胁从。符彦饶惊扰。
卫州黎阳陷失。因兹走入。
及隔过官员使臣将士等。兼自兴师以来。
前后离背军都住彼者。并不问罪。
其官员使臣等。并与录任。
其将士等。各与依旧。
请受诸军收管。如有入城后迁转职名者。
便据见守职名支给请受。如有诸色人辄敢恐动。
并当深罪。在城将校
及诸色官员。应有物业为人请射者。
并许给还。依旧为主。
先有抽入城义军。并放归本家。
如是巳配在诸军者。各随本人所愿。
如愿在军者。即依旧收管。
愿归农者。即放归本家。
所有府城四面人户。三十里内。
与放二年秋夏租税。三十里外。
委逐县令佐专切点检。如实曾经砍伐桑柘。
毁拆屋舍者。分析申奏。
尽与蠲放租税。切仰招携。
速令归业。应九月二十五日巳前。
因事被杀之家。不得更有论讼。
及相雠报。妻孥家产。
巳配没者。并给还。
如有自去年七月十九日后来。曾经在城将校及诸色人请射舍宇等。
或为配率柴薪。或为自要供烧毁拆却者。
只据九月二十五日后见在者舍宇交割。其有巳破除。
却閒未数日。不得更有论索。
如内有属官舍宇。亦仰准此指挥
应自去年七月十九日巳前。有诸色商旅。
或城内与城外。亲情相识。
应是寄留诸色钱物羊马牛畜等。或经括率。
或以没纳入官。或破罄尽。
不计是何公私官员寄付。并不许更有论索。
如敢以敕前事相告言及相雠报者。以其罪罪之。
朕方启基扃。务安华夏。
每推诚而待物。日仗信以怀来。
布兹誓言。质诸天地。
天雄军节度副使朝请大夫检校刑部尚书赐紫金鱼袋李式中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亳州团练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贝州刺史孙汉威可检校太保陇州防禦使
天雄三城都巡检使检校户部尚书薛霸可检校司空卫州刺史。天雄军马步都指挥使检校工部尚书王建检校司空虢州刺史
天雄军内外马军都指挥检校户部尚书药元福检校司空深州刺史。天雄军内外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兵部尚书绣州刺史安元霸可检校司空随州刺史
本业寺记 南唐 · 僧契抚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夫以星池布彩。
扶烈宿于元穹。
鹤树收光。
运真风于像教。
远则摩腾入汉。
近乃达摩来梁。
传三乘一性之宗。
古今恒尔。
指见智无生之忍。
人我自除。
所以佛依法住。
法假人宏。
道本无心。
即心悟道。
未證斯理。
解如然。
喧寂之居。
故非常得。
依王水土。
事佛瓶盂。
设戒防身。
藏名远恶。
剋修三界。
不止六尘。
禀奉四仪。
方归八正。
其本业寺者。
梁天鉴九年。
有释净□舍宅为寺。
累代废兴。
石像既存。
乡人崇信。
凡经亢潦。
众聚祈求。
奉国而事家。
实遵尧而慕舜。
其民戚戚。
其化堂堂。
既偶主上垂衣。
寰中举首。
山河秀实
日月光轮。
遐迩奔趋。
车航辐凑。
三教齐兴于圣代。
一乘别纪于明朝。
频婆王而再出如何。
非须达多而重生弗□于保大五年
上元县近寺众多檀信□义开宁两乡周俊周裼等。
云集□国方奏请开善寺僧令安归寺整葺焚修。
蒙先元宗皇帝御批。
功德使齐王旨。
省司给牒。
重赐开基。
再修此寺。
江月沈而犹出。
塞雁去而还来。
唯酬帝祚之恩。
永感乘时之德。
尔后召募四方檀信。
共创伽蓝。
绀殿光鲜。
晨夜之香灯馥郁。
青龙迤逦。
寒暄之翠联环。
寺主安上人
俗姓□当门人事。
开善出家。
顺义六年
武皇戒品习筵。
经论罢。
好虚閒。
拟易高踪。
应来众议。
□居名迹。
独质劬劳。
执火拾薪。
犹希弟子。
有上足门人道新道升道通道暹道圆等。
相次出家。
承旨训。
如子奉亲。
及至经业该通。
元受具。
甘露之香坛灌顶。
如来之戒制持心。
戴日衔恩。
□山捧国。
师资之义。
恭效无疲。
侍膳之心。
始终曷已。
次教化造得正堂厨库。
其有廊屋僧堂。
必□圆就。
良时已偶。
星宇重兴。
东接文园
昔是储君之主。
西连蒋峤。
今兹萧帝之踪。
几百年而□梵泠音。
流传佛事。
一千载之龙图阐化。
普遍新皇恩。
愿戈鋋无讨伐之心。
愿稼穑有丰登之序。
九功乐业。
三界同安
长开十善之门。
共续五天之教。
金言可显。
磐石恒坚。
名籍有图。
遗踪莫朽。
年移事往。
纪德难胜。
继踵宏扬。
刻镌铭石
谨记。
时唐乾德五年岁次丁卯七月十九日建。
王仁裕神道碑雍熙元年十二月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陇右金石录》宋上、光绪《重修秦州直隶州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皇宋之启昌运,二十有五年,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嗣位之九载,三行郊祀之次月,故赠太子少师太原王公之孙、秘书郎永锡赍列祖行状,哀诉于赵郡李昉曰:「伊我王父,世称哲人,仕历累朝,官登二品,耸缙绅之重望,留台阁之懿范。
奄忽明代,垂三十年,虽马鬣之坟已封于故里,而龟趺之制未表于新阡。
陵谷之变更,致声尘之销歇,奉先之道,是所缺焉。
愿实录其芳猷,永垂名于终古」。
蓬丘之见托,感绛帐之旧恩,属文诚异于好词,颂德岂宜于多让?
谨稽首抽毫而叙曰:王氏之宗,其来远矣。
秉缑山之秀异,沐淮水之灵长,或以儒雅称,或以门阀显,世济其美,代不乏贤。
挺生我公,郁为人瑞。
讳仁裕字德辇,其先太原人,后世徙家秦陇,今为天水人也。
当童稚之年,失怙恃之爱,兄嫂所鞠,至于成人。
唐季乱离,关右斯甚,俎豆之事,蔑无闻焉。
既令师友之规,但以畋游为事。
二十有五,略未知书,因梦开腹浣肠,复睹西江碎石,皆有文字,梦中取而吞之。
及觉,心识开悟,因慷慨自励,请受经于季父。
《诗》《书》一览,如有宿习,凡诸义理,洞究玄微,下笔成章,不加点窜。
岁馀著赋二十馀首,甚得体物之妙。
繇是乡里远近,悉推重之。
秦帅陇西公继崇闻之,以书币之礼,辟为从事
寻属王氏僭窃,奄有两川;
陇右封疆,遂成睽隔。
公因兹入蜀,连佐大藩,历伪尚书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蜀后主衍好文工诗,偏所亲狎,宴游和答,殆无虚日。
后主昏湎日甚,政教大隳,公屡陈谠言,颇尽忠节。
既割席以难救,竟舁棺而纳降。
蜀亡,入朝授雄武军节度判官
桑梓故里,樽俎上列,归与之乐,适我愿兮。
职罢,归汉阳别墅,有终焉之志,著《归山集》五百首以见其志。
无何,南梁主帅王公思同以旧知之故,逼而起之,密奏授兴元节度判官
不获已而受命,非其志也。
居守镐京,复参赞留务
时岐帅潞王据有坚城,将图义举,阴遣间使,会兵于王公
王公依违之间,可否未绝,犹豫方甚,召公谋之。
曰:「事君尽忠、事父尽孝之道,奈何弃之」!
王公勃然而起曰:「吾其效死于王室矣」!
于是戮岐阳之使,驰驿上奏,忠规正论,闻者义之。
俄而王师倒戈,奉潞王为主,王公果死于难,虽寮吏悉罹其祸。
潞王下命军中曰:「获王某者不得杀」。
遂生致于麾下。
潞王素闻公名,喜见公,而文翰之职一以委之。
公自陈曰:「府主渝盟,臣所赞也,请就鼎镬,速死为幸」!
词直色厉,潞王壮之。
载以后车,俾随玉辂,教令诏诰,咸出于手。
安慰京邑,先行榜谕,倚马吮笔,顷刻而成,潞王览之,大称厥旨。
及即帝位,方将升玉堂之深严,备宣室之顾问,旋为近臣排斥,出为魏博支使,改汴州观察判官,数月徵拜尚书都官郎中,召入翰林学士,旌前劳也。
晋祚初改,以本官归班,稍迁左司郎中,历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左散骑常侍
晋室之季也,权臣用事,朝政多门,既荒歉以相仍,复干戈之莫戢。
山河土地,遂强据于诸侯;
礼乐征伐,故不出于天子。
公痛纪纲之隳紊,抗章疏以指陈,屡叩天阍,极言时事。
洪河方溃,非捧土之能湮;
大树既颠,岂一绳之可制?
以至胡兵孔炽,晋鼎寻移。
怀直道而无所施张,遗疏而诚堪嗟叹。
汉高祖顺三灵之眷命,救四海之倒悬,大宝才登,中原亟定。
有天下之踰月,拜公尚书户部侍郎学士承旨
明年,带内署之职,知贡举
制下之日,时论翕然,咸谓俊造孤平,将得路矣!
举罢,转户部尚书承旨如故。
明年,以疾解职,授兵部尚书
周太祖即位,进太子少保,尊名贤而宠旧德也。
显德三年七月十九日寝疾,终于东京宝积坊私第,享年七十有七。
辍朝赙赠,悉从优礼,诏赠太子少师
其年八月一日,权窆于开封县持中村。
大宋开宝四年三月十八日秘书力护神柩,归葬于秦州长道县,祔于先茔,成夙志也。
洋州录事参军讳约,公之曾祖也;
成州军事判官、赠尚书屯田员外郎讳义甫,公之皇祖也;
阶州军事判官、赠太子少傅讳实,公之皇考也;
追封河南郡太夫人元氏,公之皇妣也;
弘农杨氏,公之前夫人也;
渤海郡夫人欧阳氏,公之后夫人也,并先公而殁。
秦州观察推官仁温、秦州仓曹参军仁鲁,公之二兄也;
成州军事判官传圭、秦州长道县传璞,公之二子也;
校书郎党崇俊、适殿中丞刘湘、适河东升,公之三女也;
绵州西昌全禧、秘书郎永锡,公之二孙也。
公秉天地和气,负文章大名信义著于交朋,仁孝被于姻族,闺门卒岁无闻诟詈之声,僮仆终身不知鞭挞之苦,可以见其为人也。
每遇良辰美景,必携生童,命俦侣,前管弦而后琴筑,左笔砚而右壶觞,怡怡然,陶陶然,曾不以家事为意,旷达高怀,世无与比。
篇章赋咏,尤是所长,行路深闺,无不讽诵。
妙于音律,精于历象,又不可得而论矣。
昔公之掌贡闱也,中进士第者凡二十有三人,时则有故宫师相国王公溥,今左谏议大夫判度支许公仲宣大司农李公恽,俱振美名,并升殊级。
宫师王公迥高时望,擢处首科,五年之中,位至宰相
小子固陋,亦预搜罗,玉堂冠于词臣黄阁陪于元辅
逢时偶圣,何幸会以踰涯;
卵化冀飞,岂生成之可报!
其馀陟乌台、登雉省,内游谏署,外佐侯府者,皆一时之名士也
平生所著《秦亭篇》、《锦江集》、《入洛记》、《归山集》、《南行记》、《东南行》、《紫泥集》、《华夷百题》、《西江集》共六百八十五卷。
又撰《周易说卦验》三卷、《转轮回纹金鉴铭》、《二十二样诗赋图》,并行于世。
著述之多,流传之广,近代以来,乐天而已。
呜呼!
位列三孤,名闻四海,享磻溪之寿考,绍阙里之风猷,高明令终,可谓全福。
然而生逢叔世,莫偶盛时,胸襟空贮于经纶,生灵不受乎康济,非公之遗憾,乃时之不幸也。
门阑发迹,丘岳在身。
备位岩庙,讵敢忘于所自;
垂文琬琰,理不在于他人。
英魂凛凛以何归,风草离离而永茂。
洒涕挥翰,谨作铭云:
猗欤少师,生秉灵气。
二十有五,方游于艺,浣肠得梦,梦石表异。
先圣之事,一览而记。
唐祚衰歇,广名播越
四海乱离,九州分裂。
礼乐崩坏,文章断绝。
若水无梁,若舟无楫。
惟我少师,鸿笔丽藻,独步当时。
纶言贡籍,是掌是司。
缙绅领袖,儒者蓍龟。
一代雄才,七朝令誉。
步骤九流,回翔三署。
以文骏位,非惟不遇。
以德藻身,动有阴助。
诚信笃外,温润积中。
行己以正,事君惟忠。
谦让是敦,礼教是崇。
台阁之内,蔼然清风。
呜呼!
明时不幸兮,哲人之逝。
惊波不返兮,令名谁继
磻溪之寿兮,无磻溪之位。
德空高于古人兮,功不施于当世。
茫茫长夜兮,古垄立堂。
离离宿草兮,夜月寒霜。
之变海兮,播休闻之无疆。
与永安持山主第三书 北宋 · 释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五
持侄山主:又加法腊,必益道腴。
经理住持,谅皆成就。
二子在院,粗著工夫,无劳挂虑。
此来丐士,更须栖依,希更周旋也。
秋暑犹盛,切在将调,期成二利之行。
或入郡城,到院相见是望。
不宣。
城隅老(押)上吾侄永安山主。
七月十九日书。
太庙后庙令开封府常切提点巡检及修葺事诏景德二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五
太庙、后庙四面委开封府常切提点巡检,逐日并除秽污,洁净,仍令宗正寺官提总之。
其两庙斋宫合修葺处,令三司条奏,遣内侍监修,严洁牢固,判寺官专切提举
按:《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一(第一册第六五一页)。又见同书职官二○之二(第三册第二八二一页)。
登闻检院急速文字画时进入诏景德四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六五(第三册第二四三○页)
登闻检院,如急速文字,画时进入,常程文字依例五日一度于检内通进。
供报见禁轻重罪人因由诏大中祥符二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四四(第三册第二七一九页)
应在京府刑狱司局,每日具已断见禁轻重罪人因由供纠察司
其殿前马步军司徒已上,亦依此供报。
应外厢巡,凡有编管寄留人,每日一申。
及责保门,留守辜产,限知在者十日一申。
三司开封府逐日结绝不了公事,送军巡、府院、厢界、四排岸军禁者,皆须明上印历,于因由内别项开坐。
三司御史台别无禁系,即十日一报纠察司,若有公事,亦报因由。
知制诰观察使以上知州府申转运止署按检诏大中祥符五年七月乙酉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宋大诏令集》卷一四八、《容斋三笔》卷四
尚书丞郎两省给谏知州府,而本部郎中员外郎两省六品以下官充本路转运使副者,承前例须申报。
虽职当统摄,方委于事权;
而官有等差,宜明于品级。
自今知制诰观察使已上知州府处所申转运司状,并止署按检,令通判已下署衔供申。
转运使官秩在上者,不用此令。
茶盐酒税及诸务亏损科罚有差诏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一六(第六册第五○九一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一
诸路茶盐酒税及诸务,自今总一岁之课合为一,以祖额较之,有亏损,则计分数。
知州军、通判监官一等科罚,州司典吏减专典一等区断。
大臣及武臣知州军者,止罚通判已下。
内侍省申奏差使臣大中祥符七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八(第四册第三○七五页)
内侍省使臣差出勾当者,勘会有已满三年,或元定二年替者,逐旋申奏差替。
强劫贼人以德音免死降流者隶本城诏大中祥符九年七月十九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第七册第六六二五页)
强劫贼人罪当死,以德音降从流者,决讫仍隶本城。
诸州帐籍简停诏天禧二年七月己卯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
诸州帐籍,自今简停。
军士每岁一造,营房半岁一造,职员、马递铺马数每季一造。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一之一一(第六册第四九九八页),食货六九之一七(第七册第六三三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