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题目
岁日京师诸季端武等784年 中唐 · 韦应物
 押先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滁州市西涧;琅琊山寺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一作裹)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奉天改元大赦制(平朱泚后改建中五年兴元元年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门下。致理兴化
必在推诚。忘已济人。
不吝改过。朕嗣守丕构。
君临万方。失守宗祧
越在草莽。不念率德。
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
期有复于将来。明徵厥初。
以示天下。惟我烈祖
迈德庇人。致俗化于和平。
拯生灵于涂炭。重熙积庆。
垂二百年。伊尔卿尹庶官。
洎亿兆之众。代受亭育。
以迄于今。功存于人。
泽垂于后。肆予小子。
获缵鸿业。惧德不嗣。
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
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
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
不察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
情不上通。事既壅隔。
人怀疑阻。犹昧省已。
遂用兴戎。徵师四方。
转饷千里。赋车籍马。
远近骚然。行赍居送。
众庶劳止。或一日屡交锋刃。
或连年不解甲冑。祀奠乏主。
室家靡依。生死流离。
怨气凝结。力役不息。
田莱多荒。暴命峻于诛求。
疲氓空于杼轴。转死沟壑。
离去乡闾。邑里邱墟。
人烟断绝。天谴于上。
而朕不悟。人怨于下。
而朕不知。驯致乱阶。
变兴都邑。贼臣乘衅。
肆逆滔天。曾莫愧畏。
敢行凌逼。万品失序。
九庙震惊。上辱于祖宗。
下负于黎庶。痛心腼貌
罪实在予。永言愧悼。
若坠深谷。赖天地降佑。
神人叶谋。将相竭诚。
爪牙宣力。屏逐大盗。
载张皇维。将宏永图。
必布新令。朕晨兴夕惕。
惟念前非。乃者公卿百寮。
累抗章疏。猥以徽号。
加于朕躬。固辞不获。
俯遂舆议。昨因内省
良用矍然。体阴阳不测之谓神。
与天地合德之谓圣。顾惟浅昧。
非所宜当。文者所以成化。
武者所以定乱。今化之不被。
乱是用兴。岂可更徇偫情。
苟膺虚美。重余不德。
祇益怀惭。自今以后。
中外所上书奏。不得更称圣神文武之号。
夫人情不常。系于时化。
大道既隐。乱狱滋丰。
朕既不能宏德导人。又不能一法齐众。
苟设密网。以罗非辜。
为之父母。实增愧悼。
今上元统历。献岁发生。
宜革纪年之号。式敷在宥之泽。
与人更始。以答天休。
可大赦天下。改建中五年兴元元年
正月一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
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
有以忠劳。任膺将相
有以勋旧。继守藩维。
朕抚驭乖方。信诚靡著。
致令疑惧。不自保安
兵兴累年。海内骚扰。
皆由上失其道。下罹其灾。
朕实不君。人则何罪。
屈已宏物。予何爱焉。
庶怀引慝之诚。以洽好生之德。
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及所管将士官吏等。一切并与洗涤。
各复爵位。待之如初。
仍即遣使。分道宣谕。
朱滔虽与贼泚连坐。路远未必同谋。
朕方推以至诚。务欲宏贷。
如能效顺。亦与维新。
河南河北诸军兵马。并宜各于本道自固封疆。
勿相侵轶。朱泚大为不道。
弃义蔑恩。反易天常。
盗窃名器。暴犯陵寝。
所不忍言。获罪祖宗。
朕不敢赦。其应被朱泚胁从将士官吏百姓及诸色人等。
有遭其扇诱。有迫以凶威。
苟能自新。理可矜宥。
但官军未到京城以前。能去逆效顺。
及散归本军本道者。并从赦例原免。
一切不问。天下左降官。
即与量移近处。已量移者更与量移。
流人配隶。及藩镇效力。
并缘罪犯与诸使驱使官。兼别敕诸州县安置。
及得罪人家口未得归者。一切放还。
应先有痕累禁锢。及反逆缘坐。
承前恩赦所不该者。并宜洗雪。
亡官失爵放归勿齿者。量加收叙。
未复资者更与进叙。人之行业。
或未必兼。构大厦者方集于偫材。
建奇功者不限于常检。苟在适用。
则无弃人。况黜免之徒。
沉郁既久。朝过夕改。
仁何远哉。流移降黜。
亡官失爵。配隶人等。
有材能著闻者。特加录用。
勿拘常例。诸军使诸道赴奉天及进收京城将士等。
或百战摧敌。或万里勤王。
捍固全城。驱除大憝。
济危难者其节著。复社稷者其业崇。
我图尔功。特加彝典。
锡名畴赋。永永无穷。
宜并赐名奉天定难功臣。身有过犯。
递减罪三等。子孙有过犯。
递减罪二等。当户应有差科使役。
一切蠲免。其功臣已后虽衰老疾患。
不任军旅。当分粮赐。
并宜全给。身死之后。
十年内仍回给家口。其有食实封者。
子孙相继。代代无绝。
其馀叙录。及功赏条件
待收京日。并准去年十月十七日十一月十四日敕处分。
诸道诸军将士等。久勤捍禦。
累著功勋。方镇克宁。
惟尔之力。其应在行营者。
并超三资与官。仍赐勋五转。
不离镇者。依资与官。
赐勋三转。其累加勋爵。
仍许回授周亲。内外文武官。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各加一阶。
仍并赐勋两转。见危致命。
先哲攸贵。掩骼薶胔。
礼典所先。虽效用而或殊。
在恻隐而何间。诸道兵士有死王事者。
各委所在州县给递送归。本管官为葬祭。
其有因战阵杀戮。及擒获伏辜。
暴骨原野者。亦委所在逐近便收葬。
应缘流贬及犯罪未葬者。并许其家各据本官品以礼收葬。
自顷军旅所给。赋役繁兴。
吏因为奸。人不堪命。
咨嗟怨苦。道路无聊。
汔可小康。与之休息。
其垫陌及税间架竹木茶漆榷铁等诸色名目。悉宜停罢。
京畿之内。属此寇戎。
攻劫焚烧。靡有宁室。
王师仰给。人以重劳。
特宜减放今年夏税之半。朕以凶丑犯阙。
遽用于征。爰度近郊。
息驾兹邑。军储克办。
师旅攸宁。式当褒旌。
以志吾过。其奉天宜升为赤县。
百姓并给复五年。尚德者。
教化之所先。求贤者。
邦家之大本。永言兹道。
梦想劳怀。而浇薄之风。
趋竞不息。幽栖之士。
寂寞无闻。盖诚所未孚。
故求之不至。天下有隐居行义。
才德高远。晦迹丘园。
不求闻达者。委所在长吏具姓名闻奏。
当备礼邀致。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
能直言极谏。及博通坟典。
达于教化。并洞识韬钤。
堪任将帅者。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闻荐。
天下孤老。𩻴寡茕独。
不能自活者。并委州县长吏量事优恤。
其有年九十已上者。刺史县令就门存问。
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旌表门闾。终身勿事。
大兵之后。内外耗竭。
贬食省用。宜自朕躬。
当节乘舆之服御。绝宫室之华饰。
率已师俭。为天下先。
诸道贡献。自非供宗庙军国之用。
一切并停。应内外官有冗员。
及百司有不急之费。委中书门下即商量条件
停减闻奏。布泽行赏。
仰惟旧章。今以馀孽未平。
帑藏空竭。有乖庆赐。
深愧于怀。赦书有所未该者。
委所司类例条件闻奏。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
以其罪罪之。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杨弘春日曲江南望784年 中唐 · 武元衡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引用典故:商山 禾黍高低 琼瑶
迟景霭悠悠,伤春南陌头。
暄风一澹荡,遐思几殷忧。
龙去空仙沼,鸾飞掩妓楼。
芳菲馀雨露,冠盖旧公侯。
朱戟千门闭,黄鹂百啭愁。
烟濛宫树晚,花咽石泉流。
寒谷律潜应,中林自幽。
商山将避汉,晋室正藩周。
黍稷闻兴叹,琼瑶畏见投。
君心即吾事,微向(一作尚)在沧洲。
甲子岁元日郑侍御明府784年1月 中唐 · 权德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万里烟尘合,秦吴遂渺然。
无人来上国,洒泪向新年。
世故看风叶,生涯寄海田。
屠苏聊一醉,犹赖主人贤。
唐兴元节度使王公先829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唐制五等。
有爵服而无山川。
登于三事。
得立四庙。
备物崇祀。
以交神明。
敬先报本。
以辅孝治。
有国之令典也。
长庆三年
相国王公始卜庙于西京崇业里。
公时镇剑南东川
上章曰。
臣涯官秩印绶。
品俱第三。
请如式以奉宗庙。
制曰可。
是岁仲冬
申命长男孟坚祔其主于三室。
明年
公入为御史大夫
复以十二月躬行烝祭。
间岁。
公出梁州
就拜司空
礼崇异数。
庙加祀室。
大和二年
增新室既成。
祔显考于尊位。
告飨由礼。
观之者以为世程
第一室曰上仪同幽州别驾府君讳元政
以妣博陵崔氏配。
第二室曰湖州安吉县尚书刑部员外郎府君讳寔
以妣赠扶风县太君马氏配。
第三室曰朝散大夫青州司马户部侍郎府君讳祚
以妣赠武威郡太夫人贾氏配。
第四室曰温州刺史太尉府君讳晃
以妣赠鲁国太夫人博陵崔氏配。
初周王太子晋遇浮邱公。
化为神仙。
时人号曰王家。
其后遂以命氏。
显于秦者曰剪。
三世将秦师。
子孙分居晋代间。
东汉徵君霸。
霸孙甲。
亦号徵君
徙居祁县为著姓。
故至于今为太原人
自汉涉魏。
益以炽昌。
凡十叶至后魏度支尚书广阳侯囧。
广阳有二子。
神念神感。
神念南奔梁。
神感北仕
仪同府君广阳侯五代孙也。
唐兴太原
寔从义旗。
成王
故有开府仪同之宠。
刑部府君功臣子理二邑。
不跻贵仕。
故有锡羡后大之祥。
户部府君幼孤以孝闻于乡曲。
未冠以文售于有司。
前进士延州临安县主簿
会诏徵贤良。
策在甲科。
瀛州饶阳
岁满迁渭南
天后在神都。
而东畿差重。
遂由渭南河阳
适逢建万象神宫。
甸内吏分董其役。
因上书切谏。
繇是名益闻。
开元初大理司直轺车联谳大狱。
闽禺朔漠。
所至决平。
早以栾棘伤生。
晚成剧恙。
乐就夷旷。
故不至大官
太尉府君生于治平时。
文学自奋。
年十有五。
贲然从秋赋。
明年春升名于司徒
又一年
元宗御层楼。
发德音。
悬文辞政术科以置髦士。
府君策最高。
太常寺太祝
未几。
复以能通道德南华冲虚三真经进盩厔
天宝中右拾遗左补阙礼部司驾员外郎
属幽陵乱华。
遣兵南服。
因佐闽粤。
检校比部郎中行军司马
时中原甫宁。
江南为吉地。
二千石多用名德。
乃以府君温州
朝廷虚公卿以俟高第。
及闻讣。
永嘉人辍舂罢社。
荐绅閒以不淑相吊焉。
虽位负于道。
而迈德垂矩。
后之人得以缵承丕扬之。
其储休启祐有自云尔。
生三子。
皆聪明绝人。
长曰沼。
以神童仕至检校礼部郎中
次曰洁。
以奇文仕至国子司业
代郡
寔季子也。
早在文士籍。
射策连中。
咸世其家。
贞元中
德宗闻其名。
蓝田召入禁中视草。
厥后三典书命。
再参内庭。
宪宗器之。
付以国柄。
翊赞有道。
虽策免。
常居大僚。
今年自梁州请觐。
上思用旧臣为羽仪。
遂领太常
其公府如故。
以一心事六君。
显官重务。
靡不扬历。
且夫起诸生三公
而心愈卑。
道益广。
出授黄钺以临诸侯。
入服华章以谒家庙。
追崇极大位。
血食备多室。
享全荣而奉昭荐。
呜呼。
公侯之孝欤。
宜书庙器。
以视乔公之三鼎。
其词曰。
閟宇神庭。
邃清而严。
上公之仪。
四室耽耽。
牺以洁牲。
粢以大糦。
交神尚敬。
合魂尚气。
子姓宗工。
骏奔奉事。
副笄侈袂。
俨恪居次。
孝孙兢兢。
执爵而升。
以祼以濯。
以伏以兴。
水陆具来。
膻芗毕登。
列于圜方。
其器增增。
乃礿乃尝。
敬而追远。
二昭二穆。
孝以尊本。
瞻瞻几幄。
蹜蹜堂阃。
礼成起慕。
涕落元衮。
濡露践霜。
谁无永怀。
不如达者。
哀与荣偕。
逢时奋庸。
谁不得位。
不如仁人。
以道为贵。
惟公之达兮。
名以显亲。
惟公之仁兮。
德以澡身。
六朝清臣
一代之全人。
宜其世家。
翼翼振振。
罔不肃祗。
于庙之门。
复京德宗建中四年朱泚叛,上如奉天兴元元年李晟收复京城。) 唐 · 李商隐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引用典故:昭陵石马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