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题目
蕃汉弓箭手等支马事奏元丰五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宋会要辑稿》兵四之一一(第七册第六八二五页)
乞以永乐败折汉蕃弓箭手,及再招填得力人,逐名支马一匹,不纳元买价,依旧给马口分田。
乞奖擢徐勋种朴元丰五年十二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一
宣德郎徐勋、閤门祗候种朴望特奖擢。
请开龟山运河元丰五年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
上有清汴,下有洪泽,而风浪之险止百里淮,迩岁溺公私之载不可计。
凡诸道转输,涉湖行江,已数千里,而覆败于此百里间,良为可惜。
宜自龟山蛇浦下属洪泽,凿左肋为复河,取淮为源,不置堰闸,可免风涛覆溺之患。
延州柳湖(三首 原注:以下延州作(元丰三年五年顷)。) 其一 1081年 北宋 · 沈括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萧洒征西府,青林隐万家。
楼高先见月,山近不藏花。
雨急喧流水,溪深噪乱鸦。
笙歌乘酒兴,可复问天涯。
光化道中遇雨(原注:以下光化随州作(元丰五年八年顷)。) 北宋 · 沈括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望远初翻叶,随风已结阴。
雨蓬宜倦枕,乡梦入寒衾。
蓑笠侵郧俗,溪山动越吟。
烟波千里去,谁识魏牟(《舆地纪胜》卷八七《京西南路·光化军》)
延州柳湖(三首 原注:以下延州作(元丰三年五年顷)。) 其三 1081年 北宋 · 沈括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日暖闲园草半薰,不堪春兴蝶纷纷。
山烟梦松成微雨,关月帘纤出断云。
三弄倚楼喧晚操,六花分队驻新军。
终年不见江淮信,吟向胡笳永夜闻(《永乐大典》卷二二六六)
延州柳湖(三首 原注:以下延州作(元丰三年五年顷)。) 其二 1081年 北宋 · 沈括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延安市
汉使雕阴道秦关白翟宫。
山川红旆里,日明翠微中。
社后寒犹峭,春残草木浓。
花前江国兴,并觉此时同。
乞挪厢军二三千应副工作奏元丰五年正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二
新收五寨,虽各据地利险阻,然守具未全,粮储露积,人兵无所存庇。
欲于侧近那厢军二三千应副工作,及指挥转运司粮储但输安塞堡,候城寨可守则移运。
乞试用景思谊奏元丰五年四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五
尝遣景思措置边事,受使即行,不择难易,乞赐试用。
城山界奏(一元丰五年五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六、《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四七(第八册第七六四九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
准朝旨,条具制贼方略,仍画一具所乞城山界事。
今者泾原方议进讨,贼必未敢舍巢穴而因出山界,本路正当可为之时,今具大意:臣等历观前世本路强敌与中国限隔者,利害全在沙幕。
若彼率众度幕入寇,则彼先困;
我度幕往攻,则我先困。
然而先代常能为边患者,以幕南有山界之可食,山界之民可使,有山界之水草崄固可守。
我师度幕而北,则须赢粮载水,野次穷幕,力疲粮窘,利于速战。
不幸坚城未拔,大河未渡,食尽而退,必为所乘,此势之必然也。
所以兴、灵之民常晏然高枕,而我缘边城寨未尝解严者,地利使然也。
今若能使幕南无可食,无民可使,无水草崄固可守,彼若赢粮疲师,绝幕而南,顿兵沙碛,仰攻山界之坚城,此自可以开关延敌,以逸待劳,去则勿追,击则惜力,治约之势在我,而委敌以空野坚城之不利。
又山界既归于我,则所出之可以养精兵数万,得敌之牧地,可以蕃战马。
盐池可以来四方之商旅,铁冶可以益兵器、置钱监,以省山南之漕运。
彼之所亡者如此,我之所得者如此,而又绝和市,罢岁赐,驱河南之民聚食于河外,彼将何以自赡?
更使之赂契丹、结董毡,乃所以交困之也。
山界既城,则下瞰灵武,不过数程,纵使坚守,必有时而懈。
缘边修战备,积军食,明斥堠,待其弛备,发洮河之舟以塞大河,下横山之卒,捣其不意,此一举可覆也。
兼梁氏与萌讹首为悖乱,使一国之民肝脑涂地,彼宁不猜怨?
独以兵威劫束,势不得动耳。
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此曹操所以破袁绍也。
其当措置事,候得朝旨,别具条奏。
城山界奏(二 元丰五年五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六、《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四七(第八册第七六四九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
昨条具制贼方略,非谓展拓边面而已,盖欲穷困贼势,窥其腹心,须当尽据山界。
若占据山界不尽,则边面之患犹在,沙幕尚为彼用;
若占尽山界,则幕南更无点集之地,彼若入寇,须自幕北成军而来,非大军不可。
如此,尚当先择崄要之地,立坚城,宿重兵,以为永计。
今按视塞北古乌延城正据山界北垠,旧依山作垒,可屯士马,东望夏州且八十里,西望宥州不过四十里,下瞰平夏,最当要冲,土地膏腴,依山为城,形势险固。
欲乞移宥州于此。
宥州地平难守,兼在沙碛,土无所出。
先于华池、油平筑堡,以接兵势,川路稍宽,可通车运,聚积粮草器具,事事有备,并力乌延,先补山城。
山城完,乃筑平城
北地膏美,去盐池不远,其北即是牧地。
他日当为一都会,镇压山界,屏蔽鄜延
其银、夏州可置盐监、铁冶、铁监、马牧,因险控扼。
候乌延工毕,渐次计置。
仍乞将塞门寨以北石堡、背水、油平、罗帏、盐池一带为中路,隶宥州
米脂、浮图、葭芦、义合吴堡银州一带为东路,隶绥德
以金汤、长城岭、德靖、顺宁寨一带为西路,隶保安军
除本路九将外,更增置四将,以新招土兵分隶缘边八将,驻劄边面;
次边三将驻于金明、青涧城延州,近里两将在鄜州河中府
其缘边八州榷客盐自卖交钞,本为禁止青、白盐立法,将来青、白盐池既归我,八州军自可不食解盐。
乞以盐州隶本路,就收盐课应副缘边,兼籴买粮草。
除新克复州、军各系创增课额外,旧来八州亦减得地里,增饶钱贯万数不少。
所有合计备事,除本路及转运司可以那移外,乞朝廷应副钱万缗、厢军万五千人、工匠千人、递马百匹,乞于近里州军应副生熟铁五万斤、牛马皮万张、车二千乘,本司及转运司备义勇、保甲万人应副,以代禁军有事役者。
城山界奏(三 元丰五年五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六、《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四七(第八册第七六四九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五
朝廷若定议城守山界,即乞趁泾原兵马牵制及本路屡捷之后,乘势兴修。
若迟留月日,即恐西贼有谋,费力平荡。
将来兴修乌延毕,当复夏州,则东西相望,控扼山口,其中路以东城寨尽在腹内,来则制其冲,去则断其后。
请筑永乐城元丰五年七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宋会要辑稿》兵八之二八(第七册第六九○一页)
既获米脂寨,以横山势蹙,距宥州才三舍,下瞰银夏,平川千馀里,皆沃壤,可以耕稼,为屯田之计。
今乞于米脂之间城永乐,屯劲兵以抗虏,则河北之地尽可耕种。
永乐城陷奏元丰五年九月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六、《宋会要辑稿》兵八之二八(第七册第六九○一页)
九月九日,西贼三十万通永乐城副都总管曲珍等兵少,禦敌未退,将官寇伟、李师古、高世才、俨、程博古及使臣十馀人,士卒八百馀人死之。
贼遂围城。
二十日永乐城陷。
徐禧、李稷、李舜举并汉蕃官二百三十人,兵万二千三百馀人皆没。
乞罢修国史院官吏及以赵彦若充点检奏元丰五年五月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六
久当史职,国史今已成书,写录进册将毕,止是点对装褾,功亦不多。
缘臣等近各有职局,欲乞自五月一日废罢修国史院官吏,量留楷书等,候进册了放归本处外,臣勘会中书舍人赵彦若职事颇简,元系编修官,可以不妨本职,催促点检进卷。
如有点对出事节,合令元分修官改正,即乞令计会修立。
乞根治台吏引班不当事奏元丰五年五月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六、《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四○(第二册第一八九一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一二二页
今月壬辰贺仆射尚书省,百官方就班,台吏相继趣臣等就列。
三院御史中丞久不至,台吏复至臣等立位前赞云「且归幕次」,在廷观者亦或窃笑。
按,御史中丞班品在学士下,合班即对引,无先令学士尚书侍郎就列,然后报引中丞之仪。
三院御史班品不同,窃虑立班不应在尚书之后。
乞送台吏付有司根治。
中书门下省以无押字画黄付所司事奏元丰五年六月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二○(第三册第二三三九页)
尝奏论门下中书省全录画黄直付所司事,今又于详定官制所受到前批无押字画黄四件,虽著门下中书省官及名,即无首尾可显何处送到。
言执事高品以下朝服事奏元丰五年十二月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一、《宋会要辑稿》舆服四之一四(第二册第一八○○页)
奉诏点阅朝会应奉事,欲令执事高品以下并服介帻、绛服、大带、革带、袜履、方心、曲领。
乞开葭芦米脂里外良田以赡军用奏元丰五年 北宋 · 吕惠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九、《宋史》卷一七六《食货志》上四、《续通典》卷五
今葭芦、米脂里外良田,不啻一二万顷,夏人名为「真珠山」、「七宝山」,言其多出禾粟也。
若耕其半,则两路新砦兵费,已不尽资内地,况能尽辟之乎?
前此所不敢进耕者,外无捍卫也。
今于葭芦、米脂相去一百二十里间,各建一砦,又其间置小堡铺相望,则延州义合、白草与石州吴堡、尅胡以南诸城砦,千里边面皆为内地,而河外三州荒闲之地,皆可垦辟以赡军用。
凡昔为夏人所侵及苏安靖弃之以为两不耕者,皆可为法耕之。
于是就籴河外,而使河内之民被支移者,量出脚乘之直,革百年远输贵籴,以免困公之弊。
财力稍丰,又通葭芦之道于麟州神木,其通堡砦亦如葭芦、米脂之法,而横山膏腴之地,皆为我有矣。
三游山记之一元丰五年四月 北宋 · 沈辽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五、《云巢编》卷七
余卜居齐山逾月,欲一探左史洞而不知其地。
四月丁巳,会公华、德相至,遂召唐生者俱游焉。
延庆兰若,旁山东行,北上数百步,观李氏书堂遗趾。
益北去,委蛇山谷间,道滋峻,多丛高木,时有佳花赤白,芳菲袭人。
不远三四里,地颇平,斗下石壁间,嵚岩丈馀,直北不知其际,皆蓬藟无人迹。
崖西彻阳气,生草木。
东平峭洁白,雨露之所不至也。
德相欲题名,索笔不得,怅然者久之。
左之右有三洞,或可入,或不可入,是谓石燕洞
复南出,循山北上,豁然望青溪圩,田直池荡,楼观窣堵若图画。
山西,皆𡸙嶒怪石,有一穴甚峻,欲下不得,道槃桓其下,以谓不可登。
良久,乃褰荆棘,蹑颠石得上,慄慄如履锋刃,且首步极危殆。
至洞下,岩势若彫斲,实天之成。
俯听水声泠泠,将下穷其渊,取火者缓不至,乃止。
是谓石虎洞。
下求左史洞,失道,陟降崖坂,颇厌苦之,已乃识其处。
石巑巑若深池,四旁相若,欲下不敢,委而引蔓,般跚乃得下。
杜牧之张公子题名,字颇泐灭。
「吴仲庶与张伯益游」,复作大篆题之。
此洞后也。
北望石下有蛇窦,窦口才广尺有咫,俯身伏入,蜿蜒象蛇行乃得至。
洞中宽耸,可容百辈,有遗骸焉。
直北出山顶,日已晡矣,乃谋还前㙏,截山腰,过书堂,观涌泉,遂归。
且将僦工与浮屠者为棺其遗骸而瘗之。
公华姓名琮
德相姓马,名永誉
时元丰五年壬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