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1972
人物库2443
古籍库89356
活动2626
诗文库 题目
朝奉郎致仕晏子中墓志铭绍定元年十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晏子中之墓,谁其尸之?
臭味之同,亲契之厚,必予也志子中墓者。
然方二竖侵陵,救死之不暇,疾病则乱,岂能发潜德以诏后世?
顾请者不已,姑抚状以叙其略。
子中姓晏氏,讳大正,庆历宰相临淄元献公五世孙。
自幼力学,与寒士游处。
太学以胜己者为师,月书季考之外,宗涧瀍之学,论当世事体,极有本末。
丁卯戊辰间,天子既讨擅兵误国之罪,以和戎息民。
小使既遣,匈奴有桀心。
好事者抟手无策,乃欲函致建议者之首,械送归附者之众,臆决附和,不为中国虑。
子中锐然发愤,上书阙下,率同舍争之,以为大失人心,重损国体,载之史册,贻笑万世。
是时子中奏名礼部,当脱去场屋,不以茍得为喜,而以国论为忧。
议虽不行,识者韪其勇。
及对策赐第,擢入乙科,调永州司户参军
以学问临政,郡倚为重。
凡所剖决,既获事情,而处心坦夷,不以才自恃。
零陵阙,摄事年馀。
洗涤吏奸,蠲除横歛,决累年留滞之讼,为台府所推。
好讼之徒,不得骋其辩。
秩满论荐,又辟为成都府路都钤干官,兼入大幕,为制垣所重。
同列过自表襮,不屑意职业,独以受人罗致,思所以报效。
军国利害,朝夕必究心。
参阅案牍,询究弊政。
及被檄按视边琐,尽识山川险要,知诸将能否,裨赞其长,不遗馀力。
类省差充检点试卷官,尤称鉴裁。
所取词赋策论,悉为闻人。
戊寅敌兵大入,夺我皂郊,统兵官战没,关外汹惧。
大帅出驻益昌,子中驰至天水,督诸将力战,斩其大首领号三府相公者,麾印悉具,兵甲不可胜计。
子中当改秩,可以解组。
独念同来宾客稍稍东归,置大帅西陲,义应尽力,迟留幕下,一身之利害不恤也。
既授京秩,主管袭庆府东岳庙
二年书满,调泽州长沙县
地大事繁,久失检柅,奸胥揽户,囊橐财赋。
而下户贫民,追逮受楚。
子中下车之初,首剔其弊。
一月之后,尘去鉴明。
上官贤重之,已上荐牍。
一岁之间,庭无留讼。
广学宫以养士,新听事以临民。
方将耸动观瞻,冠伦诸邑,而昊天不吊,子中以微疾逝矣。
生于淳熙戊戌九月壬午,终于宝庆丁亥六月甲寅,享年才五十。
讣闻,得进一阶,为朝奉郎
曾祖绅,故朝请郎通判德顺军,累赠宣奉大夫
妣胡氏,赠硕人
祖孝称,未娶早没,以弟奉直大夫、知永州、累赠正议大夫孝本之子益为子;
妣翟氏,宜人
父益,故文林郎、知复州景陵县,赠通直郎
妣黄氏,赠孺人
子中生相门,簪缨相接,崭然露头角,无一毫世禄气习。
人物伟岸,议论淳实,稠人广众中似不能言者。
而又天资好友,立志廉俭。
景陵既没,同产皆早世,选族子贤者为兄后,姊妹之未嫁者皆得配名士,族党子弟贫不能学者,极力教之。
蜀幕号丰腴,历之者皆为富家翁。
子中取之既廉,又以给族人之在西州者,其后几不能归,治装于大帅之手,而后得行。
寓居临川,即僧舍之廊庑为室。
有田仅数十亩,卖其半以赴长沙
及没,不能迁柩,而台府极力济之。
视今之仕者为何如哉!
西边自中兴以来,权归吴氏,总饷者听命焉,未至乏供。
及开禧变故之后,王人之权始重,与制垣抗衡。
然而权出吏手,钱入私门,茍逭目前,未有孰何之者。
子中既被檄巡边,边无宿储,宣限有阙,缇衣不饱。
子中虽不敢言,而王人捉衿见肘,不能自安,造为谤言,日与戎司相水火,竟逐其帅。
其后北骑果来,饥卒自溃。
制总二司,始大不咸,乃至互申朝省,纵臾台评,而两司寮属始有为法受恶者矣。
子中已脱选,尚未旋祝釐岱宗,舆论惜其无辜,归怨馈饷。
今鸣琴一岁,又止于此,曰命也夫,非馈饷者之所为也。
豫章赵氏,封孺人
子男一人,瑰,习儒业。
女五人,长为某之子士兖之妇,以承务郎、前监江陵府沙市镇
次适从事郎、新袁州分宜县主簿张应龙,次适同郡黄应翔,馀未行。
将以绍定元年十月己酉葬于临川县长乐乡南冈之原,祔祖茔也。
始予知子中名,接职事于湘中而不及见。
持节益昌,子中因边事过我,知其本末。
校文类省,又适共事。
见其器识宏远,议论忠厚,于是始结姻好,非泛然邂逅相遇者。
既为之志,又从而为之铭,其辞曰:
吁嗟乎子中,赫赫乎,烨烨乎,其家世也。
谦谦乎,抑抑乎,其自持也。
切切乎,孜孜乎,其力学也。
浩浩乎,瀚瀚乎,其笔力也。
磊磊乎,落落乎,其建议也。
凛凛乎,粲粲乎,其官业也。
隐隐乎,谹谹乎,其声望也。
衮衮乎,岌岌乎,谓不可量也。
渺渺乎,茫茫乎,何其夺之遽也。
喑喑乎,哑哑乎,善良褫气也。
岐岐乎,嶷嶷乎,幸哉犹有子也。
乞以解宗道等守护米脂寨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七
米脂寨降,其寨正当冲要,南直绥德,北捍银夏,粮储器甲万数不少,全藉得力使臣守护。
乞以东头供奉官宗道为寨主,右侍禁思齐监押,前汉州司法参军郑翚为主簿
麻女吃多革已补借职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捕获西界伪枢密院都案官麻女吃多革,熟知兴灵等州道路、粮窖处所及十二监军司所管兵数,已补借职,军前驱使。
乞令勿杀戮效顺人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效顺人已刺「归汉」二字,恐诸路其在臣后者一例杀戮,乞赐约束。
得西人谷窖事奏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八
蕃官三班差使麻也、讹赏等十月丙寅于西界德靖镇七里平山上得西人谷窖大小百馀所,约八万石,拨与转运司河东转运司
蕃汉弓箭手等支马事奏元丰五年十月 北宋 · 种谔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宋会要辑稿》兵四之一一(第七册第六八二五页)
乞以永乐败折汉蕃弓箭手,及再招填得力人,逐名支马一匹,不纳元买价,依旧给马口分田。
当涂县题名记开禧元年十月 宋 · 林宗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七
昌黎韩愈氏记蓝田丞壁,视他作尤为奇倔,余三复不能尽解。
且丞之职于邑无不当问,崔斯立日哦松间,何为哉?
岂以噤不得施,遂泯没从事于此耶?
是则斯立于其职漫不加省,姑与时低徊,聊以卒岁焉耳,退之不应为斯立曲笔如是。
意者有感而云,愚不能识也。
使涖官者一切不问,但从秦之大夫,与子猷所谓此君者寄傲终日,曹事当尽付之高阁矣。
锡山君仲华则不然,志刚而气和,泛应而有守。
贰令当涂也,不谢事以为高,不侵事以为能,智刃周游,终不出于其位。
居无几何,事丝粟以上斩斩就条理,令不以为逼,吏不敢睨视,概之斯立,孰为得乎!
丞于兹邑者,旧不记名氏,仲华访求吴君谦以下,得十有八人,将列而识诸壁,属余书岁月,余不得辞也,因以疑于韩愈者质之。
宋开禧元年十月记。
按:康熙太平府志》卷三六,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御史何正臣黄颜不须回避举主蔡确元丰二年十月 北宋 · 李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九(第四册第三六○三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台官虽令官长荐,然皆陛下召对以为可者,然后命之,取舍在陛下,不在所举。
今欲回避,不过以为恩有所在矣。
舍公义而怀私恩,此小人事利者之所为。
今选为台官者,必以其忠信正直,足以备耳目之任,傥以区区之嫌,遂使回避,则是以事利之小人待陛下耳目之官,此尤义理之所不可者也。
乞广言路奏熙宁九年十月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八、《宋史》卷三四三《邓润甫传》
向者陛下登用俊贤,更易百度,天下狃于见闻、蔽于俗学者,皆竞起而萃非之。
故陛下排斥异论,而一时言责之路,反自此微为壅抑。
非徒抑之,又或疑之,故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
故言者之气,日以摧伏,天下事变,有不尽闻,而纤邪刻薄之徒得容其间。
臣以谓王者执权,当与时推移,翕张阖辟,固不胶于一。
曩者变法定令之初,势自当尔。
今持之日久,法度已就绪矣,则宜有以来天下议论,而激发言者之气,以分别邪正,以补助事功。
至于淫辞诐行者,有挟而发,自当屏弃。
如此,则嘉言不伏,而天下大治矣。
乞治陈绎罪奏熙宁九年十月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八
伏见御史周尹论列开封府陈绎张谔请求,故纵司农吏死罪,诏付有司根治。
中外闻之,皆以怀挟奸邪,附丽权势,为日已久,陛下以天地之量,容而未发。
一旦窥见情伪,赫然付之狱官,此陛下威断之明也。
然臣窃闻有司案治,已见底里,證佐明甚,而骜慢不服,报答制使,无人臣恐惧之意,第诡言都不记忆,欲以𧫩谰欺天,末减罪恶。
此而不治,谓疏者何!
详论陈法奏熙宁七年十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七、《群书考索》后集卷四七、《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宋史新编》卷四五、嘉庆《邛州志》卷四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三
臣伏详置陈之法,以结队为先。
李靖法,五十人为一队,每三人自相得意者结为一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馀押官、队头、副队头、左右傔旗五人即充五十,并相依陈。
凡诸队头与贼相杀,左右傔旗急进相救;
若左右傔旗被贼缠绕,以次行人进前相救;
其进救人又被贼缠绕,以次后行人急须进救。
其前行人被贼,后行人不救者,押官、队头即斩之。
今圣制:每一大队合五中队,五十人为之;
中队合三小队,九人为之;
小队合三人为之,亦择心意相得者。
又选壮勇善枪者一人为旗头,令自择如己艺、心相得者二人为左右傔;
次选勇悍者一人为引战;
又选军校一人执刀在后为拥队
凡队内一人用命,二人应援;
小队用命,中队应援;
中队用命,大队应援;
大队用命,小队应援。
如逗挠观望,不即赴救,致有陷失者,本队拥队军校,次队委本辖队将,审观不救所由,斩之。
其有不可救,或赴救不及,或自受敌,体被重创,但非可救者,皆不坐。
其说虽与古同,而用法尤精密。
此盖陛下天锡勇智,不待学而能也。
然而议者谓四十五人而一长,不若五人而一长之密。
且以五人而一长,即五十人而十长也,推之于百千万,则为长者多而统制不一也。
至如周制:五人为伍,属之比长
五伍为两,属之闾胥
四两为卒,属之族师
五卒为旅,属之党正;
五旅为师,属之州长;
五师为军,属之命卿。
此犹今之军制,百人为都,五都为营,五营为军,十军为厢。
厢都指挥使而下,各有节级,有员品,亦昔之比长闾胥族师、党正之任也。
议者谓什伍之制,于都法为便,然都法恐非临陈对敌决胜之术也。
况八陈之法,久失其传,圣制焕然一新,稽之前闻,若合符节。
盖法制一定,易以致人。
敌好击虚,吾以虚形之;
敌好背实,吾以实形之。
然而所击者非其虚,所背者非其实,故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此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
臣误蒙训谕,蚤暮以思,偶有所见,不敢不尽。
乞于桂州置营训练土兵奏熙宁十年十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五
本州土兵止及二千四百人,乞于邕、宜、融州移雄略、澄海指挥土兵二千六百人于桂州置营,总五千人团结,委官提举训练,候及一年轮替。
开封府滞狱奏熙宁七年十月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七
开封府司、军巡院所禁罪人,多久系不决,有自春夏迄今,犹未予夺。
乞推治冯正符熙宁八年十月 北宋 · 邓润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四二(第四册第三八六七页)
伏见陛下近日用大臣所言,罢出御史中丞邓绾,既又斥逐中书习学公事练亨甫,以身备宰属而与交通。
然臣闻二人所以能关通者,有蜀人冯正符为之往来,传道语言,信其说而幸其利,故正符以布衣直入台谒,之所以怀挟固邪、伤辱国体者,正符者有力焉。
此奸人之尤,不可不治。
言贼中交恶宜禽旺莽额结明爱以离其腹心奏熙宁三年十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三
贼顷犯边,秉常子母无所利,特洪、宥州酋结明爱、旺莽额倡之,未能肆其恶而人畜疲敝,朝廷又绝岁赐,势力贫蹙,上下携贰。
向以梁伊特迈计,絷送韩道喜,于是旺氏与梁氏交怨,正恐伊特迈谋中明爱。
请令边吏谕他,如能禽致旺莽额、结明爱及同谋首领来者,朝廷赐予无所吝。
如此,则彼腹心暌离,虽有狡计,当不得发。
若此二人至,厚宠之以示馀酋,宜各解体,因而招横山之众,不战而屈人兵也。
按阅潞州差夫迫趣民力难胜奏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三
臣等近自晋、绛至潞州,按阅体问。
潞州转运司差夫万一千随军,坊郭上户有差夫四百人者,其次一二百人。
愿出驴者,每三驴当五夫,每五驴别差一夫,驱喝一夫,顾直约三十千以上,驴约八千。
加之期会迫趣,民力实不能胜。
军须调发烦扰。
止是不急之物,如绛州千石往麟府,每石止值四百,而雇直乃约费三十千。
陕西买披皮供公,亦非要切。
如此之类,乞特裁损。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七。又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四八之一八(第六册第五六三一页),同书食货四三之二(第六册第五五七三页)。
李稷河东兵事奏元丰四年十月 北宋 · 赵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九
中正不更事,为谔所欺,轻信妄举,师出逾月,略无功绪。
訾虎一军,夫粮足备,委之麟州
度其本谋,必非持久,既不敢直趋巢穴,而乃傍指鄜延
耻于空还,姑以粮尽为解,令稷奏请,窥测朝廷。
随军空夫可使摺运,路昌衡鄜延,馈饷足以应副。
河东兴夫第三番,往往思变,群聚剽劫,已散复集,必难如期。
太原保安逾十五程,阻阪阻隘,艰于倍道。
臣窃计士久暴露,水落草枯,人马瘏勚,未可以前。
况贼素悍,今伏而屡抄,必怀狡谋,不可不虑。
余芰香过余谈萟旋馈浙来冬笋此物北方所䍐君乃屡令饱啖谨叠初雪诗韵奉谢自入冬来殆无日不饮故有末句时嘉平十日方盼大雪而晴暖转甚如何如何丙辰 清 · 何绍基
 押灰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七
与君比屋湘江隈,垂老论交
直肠易与幸莫逆,笑口相逢时一开。
明湖十里烟水净,閒鸥翩自江南来。
习闻鸾树积嘉誉,宜有鹤子殊凡胎(闻文郎聪慧向学。)
惟怜首剧十郡长,疲神难拨簿书堆。
治丝尚倚精力健,看镜得无须鬓摧。
夜街巡诘耐凛冽,庭讼自理存矜哀(两事皆余目睹,为首郡者所难。)
既扬仁风静民气,定感快雪扶天灾。
馀事何尝废文史,谦谓荒田留冻荄。
愧余半世抱铅椠,探怀无处寻明瑰。
投閒剩有老饕福,会稽竹萌来侑杯。
日饮君醇容我醉,一月止能三十回。
吴潜左丞相枢密使开庆元年十月 宋 · 洪芹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五、《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予方重宵衣之忧,汝不以昼锦为乐。
入趋延英之召,亟奉天章之咨。
惟事务之孔殷,顾弊源之滋甚。
邪不可以干正,而君子小人之界限未明;
戎不可以乱华,而内外夷之名分未肃。
士风抑郁而弗振,民力殚弱而莫纾。
在廷狃于意见之偏,在边玩于守备之弛。
当馈以叹,济川其谁?
遗大投艰,孰念敉宁之计;
任重致远,实维弘毅之贤(云云。)
于戏!
《诗》有《天保》、《采薇》,当厉修政攘夷狄之志;
道在《中庸》、《大学》,尚明治国平天下之经。
予欲祈永命,汝迪;
予欲康庶事,汝为。
惟至忱足以感动神明,惟大公足以信服中外。
繄我耆俊,毋烦训词。
按:《清夜录》,宛委山堂说郛本𢎥三八。
甲申十月戊子正月 明 · 唐伯元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不是忧生不学禅,持来一戒几经年。
尘缘未了寻常事,犹向春风独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