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注释
华阳国志序 南宋 · 李𡉙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六○
古者封建五等,诸侯国皆有史以记事。
后世罢封建为郡县,然亦必有图志以具述。
盖以疆域既殊,风俗各异,山川有险要阨塞之当备,郡邑有废置割隶之不常,至于一士之行,一民之谣,皆有不可没者,顾非笔之于书则不能也。
《周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地图,辨其邦国都鄙、夷蛮闽貊、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之数要。
至于九谷之所宜,六畜之所产,亦未常不佔毕而纪其详。
况夫环数千里之地,分城置邑殆踰数十,中间时异事变,往往裂为偏方霸国,其理乱得失盖有系天下大数,安可使放绝而无闻乎!
晋常璩《华阳国志》之作所以有补于史家者流也。
予尝考其书,部分区别,各有条理。
其指归有三焉:首述巴、蜀、汉中、南中之风土;
次列公孙述、刘二牧、蜀二主之兴废,及晋太康之混一,以迄于特、雄、寿、势之僣窃;
继之以两汉以来先后贤人、益、宁三州士女总赞,《序志》终焉。
就其三者之间,于一方人物尤致深意,虽侏离之氓,贱俚之妇,茍有可取,在所不弃。
此尤足以弘宣风教,使善恶知所惩劝,岂但屑屑于山川物产以资广见异闻而已乎!
本朝元丰间吕汲公成都,尝刊是书,以广其传。
而载祀荒忽,刓缺愈多,观者莫晓所谓,予每患此久矣。
假守临邛,官居有暇,盖尝博访善本,以證其误,而莫之或得。
因摭两汉史、陈寿《蜀书》、《益部耆旧传》,互相参订,以决所疑。
凡一事而先后失序、本末舛逆者,则考而正之;
一意而词旨重复、句读错杂者,则刊而去之;
设或字误而文理明白者,则因而全之。
其它旁搜远取,求通于义者,又非一端。
凡此皆有明验可信不诬者。
若其无所考据,则亦不敢臆决,姑阙之以俟能者。
然较以旧本之讹谬,大略十得五六矣。
锓木既具,辄叙所以,冠于篇首。
好古博雅举我同志者,愿无以夏五郭公之义而律之。
嘉泰甲子季夏朔眉丹棱李𡉙叔廑甫谨序。
按:《华阳国志》卷首,嘉庆十九年廖寅题襟馆刻本。又见《全蜀艺文志》卷三○,同治《大邑县志》卷一八中,光绪《丹棱县志》卷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七四。(刁忠民校点)
自述用前韵 清 · 李兆洛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养一斋诗集卷八 补遗
替戾冈音听吠蓝,殷勤稽首宝莲龛。
封侯数敢论奇偶,系遁占犹揲九三。
肯放我随梅福去,任从人说伯夷贪。
可怜一掬伤心泪,洒向江流日夜南。
按:嘉庆甲戌,予以奉讳去官。其明年,以官事羁留皖江。时周石甫吉甫丈同以奉讳留省垣。石甫寓城南某寺,有沙弥小颠从之学诗,时有唱和。而芝房亦以省侍在焉,与卢湘槎明府及其幕下士李宝之往来过从相善也。石甫作《感怀》诗见示,因次韵答之,已而遍及诸同人,诸君亦相继属和,屈指二十年矣。予诗久佚,其稿芝房忽捡录之,属余重书,时吉甫丈及石甫湘槎相继下世,小颠宝之不知复何状,独芝房与予作寒鸟相依耳。追维往时,栾栾棘人,无端聚首。坐愁行叹,都无好怀。视此日舒心放意,聊可自慰,而一念九原雨坠,天涯星沉,则又为之潸焉出涕也。时道光十四年岁在甲午十月。重录讫,因记其末。
渔家傲 春分已过飞雪积檐支枕赋此 清 · 严元照
 押词韵第九部 出处:补遗
卷地东风吹雪大。
韶光暗里平分过。
竹外桃花红晕破。
开几朵。
燕支判被春泥涴。

佳约杜陵应未果。
清寒镇日愁无那。
妆阁有人双鬓妥。
窗下坐。
隔窗认做杨花堕。
按:悔庵居士壬申仲秋遘疾,久而弗瘳。去年曾从臾刊其乐府二卷,今兹见其新作襞积,又得如干解,乃录其副,续付诸梓。甲戌春二月,徐球记。
李毅(李,山西泽州诗人。)甲戌 清 · 陈沆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简学斋诗存卷之二
李生不羁才,饥走万里外。
一身大布衣,昂首天地隘。
千金去弗顾,送酒乃下拜。
悲歌浩无方,举世称曰怪。
长安风雪中,谁与偿酒债。
兰雪云:「千金」二句传神。又云:甲戌,李生与魏子默深同在京师李为玉松太守所赏,而予爱默深尤挚。魏好学而狷,李嗜酒而狂,竟以酒死,可哀也已。
东宁百咏 其六十八 清末至民国 · 苏镜潭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五裤曾歌太守廉,异材循绩一身兼。
柳州谁继河东起,又见州人誉二髯。
作者注:「林平侯号石潭,籍龙溪。随父渡台,居新庄,由同知分发广西浔州通判、摄来宾县、补桂林同知、署柳州府,与高廷瑶并称『粤西贤守』,时号『二髯』。嘉庆十九年(1814)大学士蒋攸铦督粤,有短平侯者谮之于蒋,比谒指陈利弊,悉中肯要,蒋尤奇之,寻引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