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太宗伐燕疏雍熙三年五月 唐末宋初 · 赵普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
武胜军节度使赵普
右,臣自二月中,伏睹忽降使臣,差般粮草。
及详敕命,知取幽州
既奉指挥,寻行科配,非时举动,莫测因由。
尔后虽听捷音,未闻成事。
稍稽剋复,俄及炎蒸。
飞刍挽粟以犹繁,擐甲持戈而未已,民疲师老,渐恐有之。
臣自此月以来,转增疑虑。
潜思陛下万几在念,百姓为心,圣略神功,举无遗算。
至于今平收浙右,力取河东,垂后代之英奇,雪前朝之愤气,四海咸归于掌握,十年时致于雍熙。
唯彼蕃戎,岂为敌对,迁徙鸟举,自古难得制之。
前代圣帝明王,无不置于化外,任其追逐水草,皆以禽兽畜之,此际官家何须挂意?
必是有人扶同谄佞,诳惑聪明,因举不急之兵,稍涉无名之议。
非论曲直,但觉淹延,将成六月之征,颇有千金之费。
以兹忖度,深抱忧虞。
窃念臣虽寡智谋,粗亲坟典,千古兴亡之理,得自简编,百王善恶之徵,闻于经史。
其间祸淫福善,莫不如影随形,焕若丹青,明如日月,尝为大训,历代宝之。
臣读《史记》,见汉武帝时主父偃、徐乐、严安辈所上长书,及唐玄宗时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可以坐销患害,立致升平。
惟虑至尊未能留意,医时救弊,无出于斯。
又闻前事为后事之师,古人是今人之则,据其年代,虽即不同,量彼是非,必然无异。
辄思抄录,专具进呈,伏望圣慈,特垂披览。
谨具逐件如后云云。
伏念臣谬以庸材,叨居显位,幸遇千年之运,深承二圣之知。
从白屋而上青霄,非由智略;
出卑僚而登极位,只是遭逢。
恩私何啻于车鱼,报效不如于犬马。
粗怀性识,尝积惊惶。
所恨者齿发衰残,精神减耗,既不能献谋阙下,又不能效命军前。
惟有微诚,书章上奏。
今者伏自朝廷大兴禁旅,远伐山戎
驱百万户之生灵,咸当辇运,致数十州之地土,半失耕桑,则何异为鼷鼠而发机,将明珠而弹雀?
所得者少,所失者多。
只于得少之中,犹难入手;
更向失多之外,别有关心。
前未见于便宜,可垂兴于详酌。
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贵变通,情无拘执。
故前书所谓事久则虑易,兵久则变生。
臣之愚诚,深惧于此。
秦始皇之拒谏,终累子孙;
汉武帝之回心,转延宗社。
如或迟晚,恐失机宜。
而况旬朔之间,便为七月,窃虑内地先困,边廷早凉,北狄则弓硬马肥,转难擒制,中国则民疲师老,应误指呼。
臣今独兴沮众之言,深负弥天之过,辄陈狂瞽,抑有其由。
窃以暮景残光,能馀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恐劳宵旰之忧,宁避僭踰之罪?
希圣听,早议抽军。
聊为一纵之谋,别有万全之策。
伏望皇帝陛下安和寝膳,惠养疲羸,长令外户不扃,永使边烽罢警,自然殊方慕化,率土归仁
既四夷以来王,料契丹而安往?
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有道之事易行,无为之功最大,如斯吊伐,是谓万全。
臣又窃料陛下非次兴兵,恐因偏听,其奈人多献佞,事欠防微。
大凡小辈,各务身谋,谁思国计?
承宣问,皆不食言;
尽解欺君,尝忧败事。
得之则奸邪获利,失之则社稷怀忧。
昨者直取幽州,未审谁为谋者?
必无成算,俱是诳言。
其于虚实之间,此际总应彰露。
臣既不知头主,无以指射姓名,伏望官家寻其尤者,特正奸人之罪,免伤圣主之明。
所贵诈伪悛心,忠臣尽力,共畏三千之法,同坚八百之基。
臣于此时,欲吐肺肝,先寒毛发,惊疑犹豫,数日沉思。
又念往哲临终,尚能尸谏,微臣未死,争忍面谀?
明知逆耳之言,不是全身之计,但缘恩同卵翼,命直鸿毛,将酬国士之知,岂比众人之报。
投荒弃市,甘当此日之诛;
窃禄偷安,不造来生之业。
惟祈圣明,特赐察量。
更存细微,别具劄子。
冒犯冕旒,臣无任倾心沥恳,忧国忘家,涕泗徬徨,激切屏营之至(《邵氏闻见录》卷六,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点校本。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右编》卷三三,《古今图书集成》戎政典卷一三。)
宋故中大夫左补阙致仕高公墓志铭986年夏五月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河东先生集》卷一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郡府间年贡士上列,宰相择辞臣、学官,躬五试之岁,岁三月甲子渤海高南金,治毛、郑《诗》,中第,在殿方引卷召名,上视之曰:「高书记子乎」?
大臣覆之,曰:「然」。
上曰:「頔在乎?
当老矣」。
南金对曰:「臣父年八十一,在矣」。
上曰:「朕昔迎后(符氏。),抵魏,王命頔曰佐朕膳。
頔上手不懈,兢兢然,多礼人也」。
大臣交赞荐之。
退呼南金问者三。
上曰:「授汝父左补阙其致仕。
吾旌善人,用劝天下」。
致仕官无俸入,赐钱十万,令于魏取之。
翌日,南金捧命来归,公拜之。
幕府吏动天子加殊命,非常者也。
夏五月,开自贝贬逐南行,过公宇下,见公冠大顶乌纱叠帽,衣缁缘褐縠单裘,手右曳杖,左捧囊,中出锦引幅,茜牙轴,纹绫背纸押,押第署朱镂印文,披之,即新诰也。
公持之如不胜,感涕下𧸘,君至也。
明年春三月丁丑,开率县民馈军伐燕,路出大名,乡之人语开曰:「公当去月辛酉殁矣」。
夏五月庚寅,开随兵回,使告其孤曰:「愿铭公墓,以报公厚知于我也」。
润、南金与鼎三子,列公行事以请。
唐建中年,太常七岁女子以父彦昭事能死贼中,谥之为悯,名曰妹妹。
彦昭守濮阳,背贼纳归于德宗,封平恩郡王
同州文学讳衡
衡生西吾,隐而不仕。
西吾生公
公字子奇,用文取进士高第,历慈丘遂平主簿,安、申等州,大名府观察支使
周显德中魏王奏授公掌书记
开宝二年,王移凤翔府,至洛,帝止之。
公从王罢归,复选授旧官。
六年,丁太夫人琅邪王氏忧,终丧足不越庭户。
府帅李公复奏公如故。
上二年,有诬奏公以老而怠其任者,急诏庭见责之,辞不小屈。
上曰:「尔实止为一书记,其久而曾无莅他事乎」?
公对曰:「臣守道俟命,不茍不竞,乃如此也。
府钜细事无官者,臣兼治之,非止在臣所职书记耳」。
上曰:「若何谓老不治务乎?
尔去,复其位矣」。
七年,公始以疾免。
昔王之未去府也,左右惟贪虐取下,下所不能堪。
及王之去,即羞惧无敢一游于魏者,独公居之,前后三十年,不迁不离。
始至之日,与告终之夕,出处进退,语默用舍,无革无愧,人无咎言,世谓公君子也。
公至魏之初,有群小吏遇公于涂中,趋而候公,公即停驾揖之。
有大吏复若是,公乃降,答以礼。
至公免职,公固不易。
以是吏多避去,不敢见。
与公言,经史子集,举而问之,则公恳恳诵之,无有舛忘,皆如目前事。
公为文精且典。
手抄书千卷,字细如豆,无漏无误,老而益精。
得之者,藏为书宝。
信义忠勇,孝爱仁恕,公不阙一。
公长子浣暨公夫人赵郡李氏,先公而死。
某年月日,以公归大名府元城县某乡某里李夫人之坟葬焉。
公三女:孟适故兴元府司录参军晁;
仲适将作监丞
季适著作佐郎集用砺,未归而夭。
南金解褐,得沙河
鼎应进士举
公卒之日无恙,教诫后事不乱。
铭曰:
群万浩浩,公独有道。
驱谀竞偷,公学优优。
易世一官,行积名完。
公之所易,人之所难。
赀充位崇,死矣其空。
方之在公,我殊彼同。
以诰何慝,乃褒何德。
岁纪未极,斯焉消息。
惟天聪明,视谛听诚。
凑声渊穆,无适莫程。
埃坌窒目,奔夷且覆。
纳吉必经,反危以宁。
此之云远,其逝不返。
岂惟于人,亦惟于身。
我来旧乡,公今云亡。
厥善其长,厥裔其昌。
写我心伤,刻为辞章。
雍熙三年丙戌岁具注历日序(干火支土,纳音土凡三百五十四日) 北宋 · 安彦存
 出处:全宋文卷一○○、《敦煌卷》三四○三、《敦煌掇琐》卷八九
夫历日者,是阴阳之纲纪,造化之根原。
敬授人时,尅定律管。
二仪交泰,即有易变之殊,八节推迁,四时更改。
观七十二候要理,审廿四气差移。
显示一年日晨,知月朔之大小;
无亏昏晓,定昼夜之短长。
紫白二方,修造吉庆,促依三百五十四晨。
足下检吉定凶,公私最要,无过于历日也。
日往月来,始成一岁。
凡人年内造作举动,百事先须看太岁及已下诸神将并魁罡,犯之凶,避之吉。
今年太岁在丙戌大将军在午,太阴在申,岁刑在未,黄幡在戌,豹尾在辰,岁煞在丑,岁破在辰,客气在亥,九卿在亥,力士在乾,九卿食舍在子,三公在丑,畜官在寅,博士在艮,大耗在卯,小耗在辰,蚕官在巽,秦书在坤,伏兵在壬,发盗在巳,劫煞在亥,天煞在子,地煞在辰,丧门在未,吊客在辰,三兵在寅,五墓在未,丧车在卯,破败五鬼在坤,年黑方在子。
今年金神、七煞在寅、卯、午、未、子、丑六位之地,切须回避即吉。
今年岁德在丙,合德在辛(丙辛上取土,及宜修造,吉。),右件,太岁已下,其地不可穿凿动土,因有破坏,事须修营,其日与岁德、月德。
岁德合,月德合,夭赦天恩毋仓并者,修营无妨。
太岁、将军同游日:甲子日东游,己巳日还;
丙子日南游,辛巳日还;
庚子日西游,乙巳日还;
壬子日北游,丁巳日还;
戊子日中游,癸巳日还。
犯太岁,妨家长;
太阴,害家母;
将军,煞男女。
太岁所游不在之日,修营无妨。
今年年起六宫,月起五宫,日起九宫。
今年生男起三宫,女起九宫。
今年六月天罡十二月河魁。
魁、罡之月,切不得修造动土,大凶。